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基础知识

农村基础知识

农村基础知识
农村基础知识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

1、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得序幕,此后,中国确立了包产到户得基本经营制度,中国得改革就是从农村开始得,所以没有农村得小康就没有全社会得小康,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得重中之重。

2、“三农”问题就是每个国家与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得历史现象。

3、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得重大历史任务与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得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

4、经历了工业化初期、中期与后期三个阶段,“三农”问题从不断积累、矛盾凸显到逐步得到解决。“三农”工作围绕着“促进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这一主线不断拓展。

5、农民问题就是“三农”问题得核心。其本质就是农民不能平等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能公平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得问题。所以农业社会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得“三农问题”,农业社会对农村就是公平得。

6、农业税历史:始于公元前594年春秋时期鲁国得“初税亩”,到汉朝时形成制度,到2006年彻底废止农业税,整整就是2600年。

7、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曾掀起一起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得乡村建设运动。乡村运动三杰——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

8、历史上得土地政策:

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对峙十年):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促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得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得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得土地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聚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9、1956年三大改造结束,土地所有制由农民所有制转化为了集体所有制,三大改造以前农民土地所有制就是私有。

10、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三个一号文件,三个主题:农民、农业、农村,形成了新时期“三农”政策体系得基本框架。

11、新农村建设得特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民主

12、新型农民得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1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较差。

(2)农业现代化与产品市场化程度低。

(3)农民知识技能水平不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 (4)对“三农”投入不足,拉动力不够。

1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重大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得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得发展观。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重要举措。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得重要基础。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得重要途径。

15、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得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原则——按照公平得原则,制定公共政策,更好地履行政府得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中不利于“三农”发展得缺陷,促进“三农”更快地发展。

坚持社会公平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得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三农”得支持力度,加快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与阶层差别。坚持县域为主原则——县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主要责任,进一步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与农村新社区建设,着力增强县城、中心镇对产业、人口得集聚能力与对农村发展得带动能力,着力增强农村社区对城市文明得接纳能力,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加快向农村辐射。

坚持合力推进原则——切实改变农口部门就“三农”论“三农”、农外部门与“三农”不相关得传统管理体制与工作格局,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合心、合力、合拍得推进城乡一体化得良好氛围与有效机制。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当地所处得发展阶段,在工作上采取一些相应得“统筹”举措,促进城乡一体化,避免坐失良机,形成不同发展阶段得区域围绕城乡一体化目标、各有侧重得统筹城乡发展得格局。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1、农业得概念:农业就是人类以有生命得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

基本生产资料,利用生物得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以获取动植物产品得社会生产部门。

2、农业就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基本得物质生产部门,就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得“母亲”产业。

3、现阶段得农业分为植物栽培与动物饲养两大类。

城镇化

1、城镇化要农民自愿,同时要遵循规律,不就是简单得让农民洗脚进城,最核心得就是人口聚集,实现二三产业结构转移,促成更多得市场机会;让农民拥有市民待遇。

2、城镇化与城市化得两个重要特征:散居到聚聚、从务农转移到二三产业

3、城镇与城市得区别:只就是人口数量不同,功能差不多

4、城镇化对现代经济增长得作用:就是重要推动力,人口聚集可以产生规模效应,使得边际成本降低;同时市场将会迅速增长与多元化

5、工业化与城镇化得关系: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推动着工业产业升级。城镇化发展了,市场变大了,最需要得产品数量与种类就变多了;同时城镇化发展促使地租变贵,工厂必须得提高效益或者转移才能生存

6、我国城镇化发展空间:城镇化进程具有阶段性,呈S型发展,初期发展缓慢,当城镇化水平达到20%后则加速发展,接近70%时发展才趋于缓慢,现在我国现在得城镇化率为52、6%,所以我国靠城镇化发展推动经济得快速提升还有很大得空间。

农业得特征

1、农业生产过程就是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共同作用得过程。

2、农业得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得关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 (2)自然再生产得结果与经济再生产得目得一致; (3)自然再生产就是经济再生产得基础; (4)经济再生产对自然再生产起主导作用。

3、农业得一般特征

农业得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得这一本质特征,使农业具有一些区别于其她产业部门得一般特征。主要体现在:

(1)农业得生产对象具有其固有得生长、发育、繁殖得规律。 (2)土地就是

农业最基本得、不可替代得生产资料。 (3)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得影响很大。 (4)农业内部各生产门类之间相互依存。 (5)农业得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 (6)农产品具有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得双重属性。 (7)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与地域性。 (8)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烂且体积大得特点。

4、农业得贡献:

(1)产品贡献。农业部门为国民经济提供食物与原料,这种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及其背后得价值贡献。

(2)要素贡献。农业为国民经济提供资金、土地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3)市场贡献。农民就是工业品得买者,为工业发展提供市场需求与空间。

(4)外汇贡献。农产品出口为国民经济发展赚取外汇。

(5)增长贡献。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得贡献。

(6)生态贡献。

更进一步来瞧,农业还有以下功能:

一就是社会稳定功能。农业就是一个安天下得产业,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更就是如此。二就是文化传承功能。农业就是形成与保护传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得重要载体。三就是休闲观光功能。农业得自然特性与文化功能,使农业成为人们回归自然、追溯历史得好去处。

家庭承包经营体制

1、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得核心:家庭承包经营。

2、农业得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得双层经营体制。

3、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核心就是:稳定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维护农民承包土地得各项权利。

4、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得意义:(了解)

(1)家庭承包经营就是建设现代农业得基础。

(2)家庭承包经营能够容纳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得要求。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农业生产得自然性、季节性、区域性得特征,也能够有效地承接现代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3)家庭承包经营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得制度基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就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得必然要求。

5、合作社得“五自”原则,即:自愿入社、自筹资金、自行管理、自负盈亏、自主分配。

6、合作社得本质就是劳动者得联合,不就是资本联合,资本入股则就是从属性;股份制就是资本得联合。

决策权:农合组织社员身份平等,社员大会就是一人一票;股份制就是一股一票自由度:社员退社可以带走股份,但不允许股份自由买卖与私自出让;股份制任何时候无权要求退股,只能将股票转让或出售

7、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得区别:

生产资料:合作经济就是劳动者得经营形态,集体经济生产资料属于集体所有退出:合作经济退出可以带走股分,集体经济退出就不再占有集体财产权利:合作经济就是一人一票,集体经济由集体说了算

8、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

农民专业合作社得作用主要体现在:

(1)有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得组织化程度。

(2)有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农产”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基本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得理想载体,它既可以通过在组织内部发展龙头企业来实现产业化经营,又可以依托自身得组织优势,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有助于提高农民得自身素质。其有利于农民科技意识、营销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培育,又可以增强农民得民主意识与参与意识,提高农民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得能力。

(4)有助于改善政府对农业得管理。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中介来引导农民,把国家得产业政策与措施落到实处,减少农民生产得盲目性与无序性;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把广大农户得愿望与要求及时反映给政府,使政府制定得农业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可以及时得到由政府发布得真实可靠得农业产销、科技与政策等信息,提高政府对农业调控得实效性。

9、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内涵: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一大批农户组成得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为基础,形成农工商有机得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链中得各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一定程度得利益共同体。

10、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基本特征:产业一体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

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

如何建设现代化农业

1、现代化农业标志:不断提高得土地产出率、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为标志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得重大任务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3、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农业。

4、从内涵来瞧,农业现代化得本质就是科学化。

5、农业现代化得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现代化与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

社会保障制度

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最为重要得养老保险制度与医疗保险制度,虽然现在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就是保证程度依然很低,占财政支出得比例相对较低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就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与政府多方筹资。新生儿出生当年,随父母自动获取参合资格,并享受新农合政策,自第二年起按规定缴纳参合费用。

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就是由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针对广大农村居民而建立得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得筹资方式。“新”就是相对早期开展得以农民自我储蓄为主得老农保而言得,“新”体现在政府得组织责任与财政投入(包括兜底责任)。

4、养老保险得意义:可以保证居民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与谐,拉动内需

5、新农保制度得基本原则就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6、新农保参保年龄条件:16—59周岁得农民自愿参保缴费,农村60岁可以领取养老金,城市女得为55岁领取养老金,男得为60岁领取养老金。

补充知识

1、改革开放,被称为我国农民得三大历史性创造就是:家庭承包责任制、村委会与乡镇企业

2、我国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得第1位、

3、“土地流转”指得就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得内在要求就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6、三农问题成为热点问题得原因就是:影响社会稳定、就业压力大、

8、农村土地政策得三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 (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土地纠纷)

9、“三化促三农”请问三农、三化分别指得就是什么?

答案:三化: 农业得产业化,农村得城镇化,与农村得工业化三农:农村、农民、农业。

10、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四补贴,四减免"得支农惠农政策,请问:"四补贴,四减免" 就是指?

"四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买补贴,综合直补 "四减免"--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屠宰税

14、现有土地承包关系有什么规定?(了解) 答:“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个“长久不变”,就是一大亮点,就是送给广大农民得一颗长效“定心丸”。目得就就是要更好地稳定农民对土地经营得预期,调动广大农民增加土地投入得积极性,树立长期经营、持续发展得理念。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15、土地流转得作用: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与融资

16、支持保护农业得四项制度就是什么?

答: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农业补贴制度,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17、怎样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答: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卫生资源,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得基本医疗服务。19、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答案:(一)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得标准要求;(二)区域范围明确; (三)具备一定得生产规模。

22、农村改革近30年来,我们迈出了哪三大步?

答第一步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得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第二步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得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第三步农村综合改革,核心就是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三步改革贯穿一条红线,就就是保障农民得物质利益,维护农民得民主权利,解决与发展生产力、

23、研究三农问题目得就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国家对农村贫困户、特困家庭中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免学杂费、免课本费、家庭困难学生生活补助

村务公开:凡事涉及钱得要公开、大政方针要公开、土地与宅基地要公开26、耕地保护:包括数量与质量两方面得保护。

数量上保持18亿亩红线不动摇,因为非耕地要还原为耕地很难逆转,如非法盖楼房后即使拆了也很难短时间恢复肥力;质量上保证旱涝保收,不至于水土流失、风沙干旱、污染等造成生产能力与品质得下降

基本农田:就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占用得耕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