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非生物2
- 格式:ppt
- 大小:3.61 MB
- 文档页数:31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生物与非生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物与非生物》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从而能够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二.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对生物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比如知道生物需要食物、水、空气等。
但是,他们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够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明白生物和非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够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深入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中,我将采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同时,我还会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来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什么是非生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我会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类。
3.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类结果,讨论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4.总结:我引导学生总结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5.拓展: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生物和非生物,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生物 | 非生物由细胞构成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进行。
学生能够正确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一概念。
课题:第2章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以及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2.介绍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动物和植物的区分3.通过观察,认识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放大镜2.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方法,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3.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情感目标:1.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4.培养合作的技能,对集体合作的意义有所体验5.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安排本节建议三课时课前准备《生物与非生物》第一课时——观察蜗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蜗牛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技能目标:学会使用放大镜,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情感目标: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同时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对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教学难点]对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教学准备]关于蜗牛的采集及饲养方法的小资料、盛放蜗牛的解剖盘、放大镜、滴瓶、黄瓜、酒精、白醋、30%蔗糖溶液、30%食盐溶液、电筒、镊子、教师购买的大蜗牛、八X汇报用的纸。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与实验观察教学法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初步的科学探究。
《生物与非生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思索,认识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动物和植物的区分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培养学生观察和对比的能力情感目标: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合作的技能,对集体合作的意义有所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思路新教材的编写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较多地倾注了对学生的探究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观察生物2.1生物和非生物目录 (1) (2) (3) (5) (8)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是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便是非生物。
2.生物的基本特征:能生长、能繁殖后代、能呼吸、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3.生物和非生物共同构成了自然界,非生物是生物生存的条件,没有非生物就没有生物,生物最终转化为非生物。
二、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1.蜗牛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使用放大镜是为了能观察得更清楚。
2.蜗牛的结构:蜗牛的身体包括眼、壳、口、足、触角等部分,如图所示。
(1)蜗牛的壳呈螺旋状,壳内紧贴外套膜,里面有柔软的身体。
(2)蜗牛的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短,后一对较长。
(3)蜗牛的眼睛长在较长的一对触角的顶部。
(4)蜗牛的口位于头部的腹面,口里有颚片和齿舌,齿舌上长有小齿,齿舌前端可伸出口外刮取食物。
(5)蜗牛的足是运动器官,足的下面有足腺,能分泌黏液,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所以蜗牛爬过的玻璃上会留下痕迹。
3.蜗牛有味觉、视觉、嗅觉、触觉,但没有听觉。
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主要特征①除病毒外,生物都具有细胞等基本结构。
②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③生物有生长发育现象。
④生物有繁殖后代的能力。
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⑥生物有应激性,能对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⑦生物能进行呼吸。
(2)生物最基本的特征:能进行新陈代谢。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生物可以进行新陈代谢,即生物有生命。
【难点聚焦】生物不一定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例如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能进行增殖,也属于生物。
3.蜗牛的感觉(1)视觉:蜗牛的眼位于后一对触角的顶端,能感受光线的强弱。
(2)触觉:蜗牛有两对触角,前一对短,后一对长,触角的触觉最灵敏,其次是足和壳。
(3)嗅觉和味觉:蜗牛的后一对触角有视觉、嗅觉和味觉的功能。
(4)听觉:蜗牛没有听觉,实验时用力鼓掌它也没有反应。
题型生物与非生物的识别判断4.生物的学习方法(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
2024年小学科学第18课生物与非生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科学教材第18课,主题为“生物与非生物”。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特征;学会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掌握生物的基本需求及其对环境的适应;了解生物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能准确区分它们。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激发对自然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PPT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学习单、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和非生物,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定义,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初步区分。
3. 实践活动:分发观察记录表,组织学生分组观察,记录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4.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分方法,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介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展示生物多样性。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出生物和非生物。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非生物的定义2. 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4. 生物多样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周围环境,找出生物和非生物,记录下来,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参加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详细说明:1. 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分: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对生物和非生物概念的理解。
《生物与非生物》生物课教案3篇教学目标1、知道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蜗牛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2、通过观察和思索,认识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动物和植物的区分3、学会使用放大镜,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4、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培养学生观察和对比的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
3、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
教学难点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
3、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
【基础知识梳理】一、观察蜗牛1、身体结构:蜗牛身体结构分为五个部分(1)触角:蜗牛头上有四个触角,两个长,两个短。
(2)壳:蜗牛有壳,但是没有骨头,身体软绵绵的,能缩进壳里面去,也能从壳里伸出来(3)腹足:蜗牛没有脚,只有一片扁平的足,即是腹足,是蜗牛的运动器官,腹足会分泌黏液使蜗牛的身体在黏液中滑行。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蜗牛经过的地方有一条亮亮的足迹。
问:黏液对蜗牛的滑行有什么好处?(4)眼:蜗牛的眼睛在触角上(5)口:蜗牛有口,主要以植物的茎叶为食。
2、蜗牛的生活习性:陆生,有夏眠和冬眠的生活习性,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夜间活动。
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农业害虫。
二、生物与非生物二、生物的基本特征有七点。
这也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
1、生物具有严谨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这个在后面会讲到。
2、生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时时刻刻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用来组成自身的物质,储存能量,例如:我们吃饭,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生物又能分解自身组成的物质,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例如:我们运动,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