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地理知识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高中地理知识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它们的主要特征:(1)建立在丰富的煤炭、铁矿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3)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2、传统工业区当前发展状况:(1)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2)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衰落,急需改造。
3、德国鲁尔工业区:(1)主要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较少,需由法国和瑞典进口);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广阔的市场。
(2)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过于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整治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发展第三产业;
③调整工业布局;④完善交通网络;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新工业区基本特征:(1)时间新:出现于二战后;(2)地区新:形成于无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4)部门新:以出口型轻工业或高科技电子工业为主。
新工业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1)以新兴工业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区,如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2)以。
地理高一下册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一、传统工业区
1、传统工业
2、传统工业区特点:时间早;结构重;区位优;规模大;经历久
3、德国鲁尔工业区
(1)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利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2)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开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 (3)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开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知识扩展:
1、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开展特点 ,主要是分析传统工业区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及构点特点 ,如鲁尔区的形成分析如下:
传统工业区由于开展的历史悠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开展 ,原有的优势会逐步丧失,高一 ,进而出现许多问题 ,出现衰落 ,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开展 ,如下:
2、分析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 ,传统工业区的综合整治一般从存在问题入手分析 ,一般途径如下:
(1)积极开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 ,同时对原有传统工业部门进行大力改造 ,促进其经济结构多样化。
(2)调整工业布局 ,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 ,使工业布局适当分散。
(3)开展、建设交通运输 ,完善交通运输网。
(4)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工作 ,关闭或转移一些污染严重又无法治理的企业 ,开展大规模的植树种草 ,美化环境。
3、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异同。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传统工业区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历程。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掌握其综合整治措施。
3.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的主要条件。
4."硅谷"高科技工业的主要特点和崛起的区位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1.认识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和整治措施。
2.了解新工业区的主要类型、区位优势和发展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2.德育目标强化科学的区位观念和人地观念,提高学生关注祖国经济发展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可持继发展观)。
教学重点:(1)鲁尔区的工业区位条件,衰弱原因,整治措施。
(2)"硅谷"高科技工业的主要特点和崛起的主要条件。
(3)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的主要条件。
教学难点:(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内部的网络关系,独特的工业小区。
(2)高科技工业的区位分析。
(3)分析任意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并能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如何使环境和发展相协调。
教学过程: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在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其中传统工业区多形成于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工业区1.主要的传统工业区;2.传统工业区的特点;3.形成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等;4.代表工业: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5.存在问题: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开始衰落。
二、鲁尔区的区位特点阅读教材案例,读图和图分析讨论归纳出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区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水陆交通;5.广阔的市场。
三、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继续分析鲁尔区工业部门间的关系学生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图①回答鲁尔区基础工业是什么?主导工业是什么?与这两大工业部门相关的工业是什么?这些工业都是重工业,说明鲁尔区的生产结构的特点是什么?②教师讲解五大工业部门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高中地理知识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它们的主要特征:(1)建立在丰富的煤炭、铁矿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3)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2、传统工业区当前发展状况:(1)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2)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衰落,急需改造。
3、德国鲁尔工业区:(1)主要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较少,需由法国和瑞典进口);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广阔的市场。
(2)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过于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整治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发展第三产业;
③调整工业布局;④完善交通网络;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新工业区基本特征:(1)时间新:出现于二战后;(2)地区新:形成于无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4)部门新:以出口型轻工业或高科技电子工业为主。
新工业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1)以新兴工业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区,如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2)以
出口型轻工业为主的出口型工业区,如意大利萨索洛、普拉托。
5、意大利工业小区模式: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有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基本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④生产高度专业化;⑤企业分布于小城市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6、美国硅谷电子工业区:(1)主导区位:科技、环境、交通。
(2)主要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
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人才集中;④便捷的交通;⑤稳定的市场(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定货);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3)主要特点: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②增长速度较传统工业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