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3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45(32)237实现机器人动态路径规划的仿真系统杨姗姗,戴学丰,唱江华YANG Shan-shan,DAI Xue-feng,CHANG Jiang-hua齐齐哈尔大学机器人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Robots Institute,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Heilongjiang 161006,ChinaE-mail:************************YANG Shan-shan,DAI Xue-feng,CHANG Jiang-hua.Robot dynamic path planning simulation 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2009,45(32):237-239.Abstract:The paper presents a new approach to robot path planning under dynamic environment.The whole system includes two parts,the global path planning and the local planning for obstacle avoidance.In the global path planning,an optimal route to the goal is founded by RRT algorithm;in the local planning for obstacle avoidance,while following the global path,several collision-free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situations are used after the environment detection and collision prediction based on rolling windows in order that the robot reaches the goal safety.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feasible.Key words:robot path planning;dynamic obstacle avoidance;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 algorithm;global path planning;local planning for obstacle avoidance;grid method摘要:针对机器人动态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在动态环境中移动机器人的一种路径规划方法,适用于环境中同时存在已知和未知,静止和运动障碍物的复杂情况。
第三届工程仿真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名单第一、总述工程仿真创新设计大赛作为工程领域的重要比赛,每届都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参赛者和创新团队。
而第三届工程仿真创新设计大赛更是在上一届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下面文章将着重讨论第三届工程仿真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分析其中的优秀作品和获奖团队,以及对整个工程领域的影响。
第二、获奖名单1. 一等奖:团队ABC的《基于仿真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优化设计》2. 二等奖:团队DEF的《工业机器人动力学仿真与优化设计》3. 三等奖:团队GHI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多物理场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第三、作品评价1. 一等奖作品《基于仿真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优化设计》这个作品通过充分利用仿真技术,深入研究了智能交通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方案和解决方法。
团队在研究中充分考虑了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仿真技术,成功优化了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为城市交通管理和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二等奖作品《工业机器人动力学仿真与优化设计》这个作品针对工业机器人动力学仿真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工业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成功实现了机器人的优化设计。
团队利用仿真技术,为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对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3. 三等奖作品《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多物理场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这个作品深入探讨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多物理场仿真分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
团队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案,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影响和展望获奖作品的出现,不仅是对参赛团队的肯定,更是对工程仿真领域的技术和研究方向的认可。
这些作品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将对工程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可以预见,这些优秀作品所呈现出的技术和创新成果,将在工程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和价值。
第三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命题近年来,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推广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其应用,促进青年人才培养,第三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即将启动。
本次计算机仿真大赛由国内知名大学以及相关产业联合主办,旨在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提高其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
同时,赛事也为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
本届计算机仿真大赛将面向全国优秀高校,参赛选手需以团队形式报名,每个团队由2-5人组成。
参赛团队需提交一个完整的计算机仿真作品,作品体现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某一领域的实际应用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具体要求如下:一、选题要求1. 选题要紧贴国家现实需求,至少针对以下领域中的一个进行深入研究:物理模拟、机械设计、流体动力学、水文模拟、航空模拟、交通流模拟、城市规划、数字地球、医学仿真、宏观经济、环境模拟、社会动力学、计算机网络等。
2. 选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还可以针对当前社会热点、民生问题或产业发展方向等进行探索。
二、作品要求1. 作品需为本团队自行完成的原创作品,不得为其它竞赛或项目中的作品。
2. 作品需完整且具体,包括但不限于: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思路、算法实现、仿真效果展示、结论与分析等。
3. 作品需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研究与实现,至少具备以下要求之一:(1)新颖性、创新性和前瞻性;(2)复杂性和可控性;(3)实时性和高效性;(4)工程应用和可操作性。
4. 作品完成后,需要提交完整的资料包括:方案报告、程序源代码、仿真演示视频,以及团队成员名单、课题指导教师指导意见和答辩资料等。
三、评审标准评审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选题的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2. 作品的完整性、具体性和复杂性;3. 作品的技术难度和实用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作品的创新性、创造性和学术价值;5. 作品的良好展示和答辩能力。
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计算机仿真》
【年(卷),期】2012(29)4
【摘要】各有关院校、研究所、工厂、公司:为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推动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高司函[2004]167号文),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组织委员会,拟于2012年6月举办“第五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总页数】1页(PI0001-I0001)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部;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9
【相关文献】
1.关于举办第八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的通知 [J],
2.关于举办第六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的通知 [J],
3.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的通知 [J], 无
4.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的通知 [J],
5.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