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机械式制动器的控制方法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8.52 KB
- 文档页数:3
承 诺 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 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 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 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 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 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河南科技大学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郑 晨2. 王文霞3. 李培飞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日期: 2009 年 9 月 11 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 号 专 用 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制动器试验台上的控制方法分析,通过把车辆的路试过程模拟到 试验台上,将制动器的机械问题定量化,从而更深入的研究制动器的控制方法。
对此, 我们分别运用到物理、 理论力学和BP 神经网络与GM(1,1)灰色模型等等一系列的知识结 构体系,建立数学模型求解。
问题一通过等效转动惯量的概念,与力学知识列出动能守恒定理的方程,带入数据求解方程,得到等效转动惯量的结果是 2 52kg m× 。
问题二 运用 理论力学 转动惯量的 公式 , 由此可以推出飞轮惯量 ( )( ) 44 2 3 21 1 1 2 2 r R J D r d R R D Rr p rp =××××=- ò 的公式。
电动汽车刹车系统的制动控制算法研究第一章:绪论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新时代的代表性车型。
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有着更加高效、环保的特点。
这得益于电动汽车采用了先进的电力系统,而其中刹车系统则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由于电动汽车的驱动模式与传统汽车不同,因此其刹车系统的制动控制算法也自然不同。
本文将对电动汽车刹车系统的制动控制算法进行探究,以期为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合适的制动控制方法。
第二章:电动汽车刹车系统的发展2.1 传统汽车刹车系统的发展传统汽车刹车系统主要分为液压刹车系统和气制动系统。
液压刹车系统通常使用传统的踏板式制动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刹车鼓会受到压力,从而使制动器夹紧刹车片,制动效果显著。
气制动系统则是通过空气压力来实现制动,因此在载重时制动效果更佳。
2.2 电动汽车刹车系统的发展电动汽车刹车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机械刹车、液压刹车和电子刹车。
在机械刹车中,驾驶员需要使用物理力量来控制刹车系统。
液压刹车则使用了液压压力来控制刹车,已经普遍应用于传统汽车中。
电子刹车则是通过电子信号控制刹车,已成为电动汽车刹车系统的标准。
第三章:电动汽车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3.1 刹车信号传输与传统汽车不同,电动汽车通常使用电子信号来控制所有的操作,包括刹车。
在电动汽车中,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信号会发送到车辆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随即调整制动力度。
3.2 刹车控制算法电动汽车刹车控制算法是使刹车力精准控制的关键,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3.2.1 脚踏力控制算法脚踏力控制算法是电动汽车刹车控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算法,主要根据驾驶员踏下刹车踏板时,车辆控制单元所获得的负载信息来控制刹车力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广泛应用于目前的电动汽车中。
3.2.2 制动负荷分配算法制动负荷分配算法是基于车轮制动负荷来进行算法控制。
这种算法将刹车力度分配到每个车轮上,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平衡制动。
电机械制动系统在地铁列车中的应用摘要: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因结构简单、制动效果好、易于与其他电控功能集成在一起,逐渐成为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热点。
针对EMB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阐述,结合实际道路测试发现:装备EMB系统的车辆MFDD比传统制动系统提高4%左右,同时EMB系统在响应时间上优势更加明显,较传统系统响应时间快30%左右,并且具有更好的车轮滑动控制功能。
提出EMB系统存在可靠性、成本、测试方案3个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轨道交通;制动系统;电机械引言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重载及快捷货物运输的发展,标准动车组、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跨座式和悬挂式单轨列车、高速磁浮和中低速磁浮列车等众多新车型的下线,制动系统作为与安全、舒适、高效运输紧密相关的关键技术领域和核心子系统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
1电机械制动技术电机械制动(EMB)技术是一种利用电能直接驱动基础制动中的摩擦副产生摩擦力,从而使得运动减缓或停止的制动技术。
它是一种能够替代空气制动系统的新型制动系统,既继承了电空制动系统的制动指令传递方式,又直接用电能作为制动力的源动力,通过电动机驱动闸瓦或闸片,其中电动机可由BECU直接控制,中间不需要通过空气(液压)的转换、放大。
同时,电机械制动将电能直接驱动机械摩擦副,真正地实现了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全电气化。
这使得制动系统的响应和控制精度在空气制动系统基础上大幅提升,使制动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系统的智能化维保成为可能,必将成为新一代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
2EMB工作原理及性能优势EMB系统利用电子元件和电控信号进行制动,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汽车制动系统。
主要包括电控单元(ECU)、电子制动踏板、传感器、整车电源、轮端控制模块等。
工作原理为:当驾驶员对电动汽车发出制动需求时,EMB系统的ECU根据行驶工况结合控制信号和制动踏板信号判断前、后轮所需要的制动力大小,并将制动轮接收到的所需制动力大小的信号通过传感器传递给对应的轮端控制模块,最终作用到制动盘上,从而达到制动目的[2]。
电子手刹EPB和自动驻车AUTO-HOLD原理解析电子手刹EPB 和自动驻车AUTO HOLD 原理解析电子手刹EPB 学名为电控机械式驻车制动器(为简化文字,下文继续沿用电子手刹的名称)。
这个名称显得很高科技,但一个上提(脚踩)手刹的动作能有多么复杂?确实,常规手刹基本就是用一个杠杆拽一根刹车拉线,来牵动后轮刹车,而电子手刹基本上就是用按钮代替手刹杆,用电机来完成拉起放下的动作并不十分复杂。
有些电子手刹就是用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电机带动卷线器,或者是电机驱动螺杆,使滑块移动,带动拉线,控制后轮的刹车系统。
这种方式和传统手刹差异不大,对原平台车型是碟刹还是附加的驻车鼓刹并不在意,布局改动也不大。
而另一种行驶的电子手刹则复杂了一些,是通过装置与刹车壳体上的电机,来压紧刹车片完成操作的,其中异类之处就在于中间的偏心齿盘。
使用这种齿轮减速比非常之大,随后驱动中央的螺旋推杆对刹车片施压,动作完成。
与卡钳一体式的电子手刹,天合出品。
宝马、大众等品牌在用以大众电子手刹模块为例,以电机驱动齿轮通过齿形皮带带动一个大齿轮,减速比为3:1,大齿轮驱动斜盘齿轮(红)再带动从动齿轮(绿),减速比为50:1,再通过螺杆将力矩转向,推动卡钳,实现对刹车盘的制动。
电子手刹相对于普通的拉杆手刹,附加的控制功能:动态起动辅助功能:当车辆从静止起步,车轮扭矩达到一定程度时,电子手刹自动释放,将操作简化。
动态紧急制动功能:如果在行车过程中发生极端情况,操作电子手刹按键,可以对车辆进行制动,这个情况有些复杂。
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这个极端情况,假如驾驶员无法控制刹车(刹车踏板故障、新手没有刹车意识、驾驶员睡着了等情况),通过拉起手刹按键,车辆会紧急制动,注意:此时车辆的刹车并非机械的驻车手刹,高速情况下,紧急制动是通过ESP控制单元以略小于全力刹车的力道对全部四个车轮进行液压制动,而当车辆接近静止状态时,才能直接用电子手刹来降速或驻车。
例如大众的电子手刹在7km/h以上的速度是就是如此,而只有当速度在7km/h以下时,才是直接施以驻车手刹制动。
分析电子机械式制动器(EMB)的原理及控制方法论文1.EMB 的概述1.1 概述的组成及原理。
在现今广泛使用的电子机械式制动器,主要由EMB空制器、EMB电机控制器、减速装置、电机、运动转换装置、电子制动踏板以及通信网络组成。
其原理为:信号由电子制动踏板及ABS ESP 等系统传入到EMB空制器中,然后由控制器根据相应算法做出运算,发出目标制动力信号,传入EMB电机制动器,之后,由电机制动器改变电机输出力矩的方向和大小,进而使制动力大小达到理想状态;具有减速增扭作用的减速装置,和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的电机,以及用来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装置,共同构成EME执行器;电子制动踏板的用途是将踏板的位移和速度转化为电信号;而通信网络可以实现EMB内部控制信号以及其他控制系统与EMB>间的信号传递。
当EMB进行工作时,EMB根据各种控制系统输入的信号,与预先设置的数据进行对比,来做出是否需要进行制动及制动力大小的判断,再把相应的制动力大小信号传输给EMB空制器,然后再输送到电机控制器中,从而使得EMB执行器产生相应大小的制动力。
1.2EMB 特点分析。
与之前历代制动系统相比,电子机械式制动器有着无可比拟的显著优势。
从结构上来看,EMB B对于传统控制系统少了很多部件,如液压管路和制动主缸,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和维修;从可靠性来看,EMB 的结构采用模块化的形式,接口更加牢固,大大提高了制动可靠性;从精确性来看,EM啲电信号传输快速精确,大大优于传统机械系统,而时间的缩短,还可使得制动距离减小;从整体性能来看,EMB能轻易的与其他控制系统相配合,如ABS ESP EBD等,从而提高整体性能;从适应性来看,EMB能更容易更新升级,从而适应不同车型、环境等,简单快捷;从舒适性来看,采用EMB的汽车噪声更小,振动也较小,更为舒适。
当然,目前EMBi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该系统的电子电路的可靠性很差,从而使其易出现故障,电子元件的大量使用,既能使速度与效率提升,也会造成损坏时故障不易排除的问题;其次,从安全性方面来看,EMB能否适应真实行车环境下恶劣的内部工作环境,在高温环境中仍能正常运行,还需大量的模拟检验;而其抗电磁干扰能力的强弱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在真实的行车过程中,电子电路需在复杂的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从经济上考虑,EMB 由于采用大量先进的技术,使得其成本不可避免的远大于传统制动系统;最后,从车辆设计来看,EMB 的执行机构会使得其他结构布置困难,从而影响车辆的整体性能。
“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ABS”的控制方式ABS系统中,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称为控制通道。
如果对某车轮的制动压力可以进行单独调节,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独立控制;如果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车轮的制动压力一同进行调节,则称这种控制方式为一同控制。
在两个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一同控制时,如果以保证附着力较大的车轮不发生制动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称这种控制方式为按高选原则一同控制;如果以保证附着力较小的车轮不发生制动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则称这种控制方式为按低选原则一同控制。
按照控制通道数目的不同,ABS系统分为四通道、三通道、双通道和单通道四种形式,而其布置形式却多种多样。
四通道ABS对应于双制动管路的H型(前后)或X型(对角)两种布置形式,四通道ABS也有两种布置形式。
控制装置和A BS警示灯等组成,在不同的AB 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往往不同,电子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和控制逻辑也可能AB S通常都由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电子不尽相同。
在常见的AB S系统中,每个车轮上各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将有关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
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摘要】利用实验台模拟汽车制动器过程中遵循的转动定律,扭矩作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以及扭矩做的功等于扭矩与车轮转过的角度的乘积,推导出电动机驱动电流依赖于可观测的瞬时转速和瞬时扭矩的数学模型:Ii=1.5L效-1.5πΔJ×■。
利用二元线性回归方法,用matlab软件处理数据,构建第i+1时间段角加速度a■■关于第i时间段角加速度a■■和电动机第i时间段角加速度与理想状态下角加速度之差Δa■■的二元回归模型。
由此得到根据前一时间段观测到的瞬时转速和瞬时扭矩设计本时间段电流值的计算机控制方法模型:Ii+1=1.5J 电·(-0.032+0.2919·π■-■)。
【关键词】转动定律;二元线性回归;扭矩;转动惯量0 引言汽车的行车制动器(以下简称“制动器”)联接在车轮上,为了检验设计的优劣,必须进行相应的测试。
我们通过路试和在专门的制动器试验台上对所设计的路试进行模拟试验。
但是,车辆设计阶段无法路试,只能在专门的制动器试验台上对所设计的路试进行模拟试验。
试验原则是试验台上制动器的制动过程与路试车辆上制动器的制动过程尽可能一致。
由于单个飞轮的机械惯量不同,几个飞轮可以组合成多个机械惯量,对于某个恒定的等效的转动惯量的情况,就不能精确地用机械惯量模拟试验。
这个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是:设定机械惯量,然后在制动过程中,让电动机在一定规律的电流控制下参与工作,补偿由于机械惯量不足而缺少的能量,从而满足模拟试验的原则。
由于制动器性能的复杂性,电动机驱动电流与时间之间的精确关系是很难得到的。
工程实际中常用的计算机控制方法是:把整个制动时间离散化为许多小的时间段,比如10ms为一段,然后根据前面时间段观测到的瞬时转速与/或瞬时扭矩,设计出本时段驱动电流的值,这个过程逐次进行,直至完成制动。
现在我们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建立电动机驱动电流依赖于可观测量的数学模型,初始速度为50km/h,制动5.0秒后车速为零,计算驱动电流;2、按照上面导出的数学模型,给出根据前一个时间段观测到的瞬时转速与/或瞬时扭矩,设计本时间段电流值的计算机控制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
智能网联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技术分析作者:刘彪杰杨果仁邹瑾兰旭陈伟李定明来源:《时代汽车》2022年第14期摘要:现在的中国在产业技术研发、政策法规制定等各个方面不仅有效推动了我国智能信息网络汽车联合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有效促进汽车相关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
本文详细性地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线性制动刹车辅助控制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应用发展,并对其基本原理和功能特点分别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合目前汽车市场上两种主流的混合油压线控制动技术系统,深入研究分析目前汽车采用线性式控制油压制动技术系统所可能面临的各种技术难题,我们最新提出了一种基于更实用的新型电子机械油压制动器(EHB)和基于电机驱动器(EMB)的线性制动技术系统。
为未来几年智能网联汽车高速制动监控系统的广泛发展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汽车时代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智能网联线控系统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Brake-by-wire System of Intelligent Networked VehiclesLiu Biaojie Yang Guoren Zou Jin Lan Xu Chen Wei Li DingmingAbstract:At present, China has not only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network automobile combined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i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olicy and regulation formulation, but also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automobile-related industrial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linear braking and braking auxiliary control braking system of intelligent networked vehicles in detail, and analyzes and compares its basic principles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mbining the two mainstream hybrid hydraulic brake-by-wire technology systems in the current automobile market, we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various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may be faced by the current automotive linear control hydraulic brake technology system. Practical new electromechanical hydraulic brake (EHB) and electric motor drive (EMB) are based on linear braking technology system. It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high-speed brake monitoring system of intelligent networked vehicles in the next few years, and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era.Key words:intelligent network connection, wire control system, technical analysis1 引言在汽车产业的进步中,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是线控底盘技术的关键。
纯电动汽车制动器工作原理分析纯电动汽车的制动器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动器主要通过产生摩擦力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减速和停止车辆。
本文将对纯电动汽车制动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一、纯电动汽车制动模式纯电动汽车主要有两种制动模式:机械制动和回收制动。
机械制动是通过摩擦力来实现车辆的减速和停止;回收制动则是通过利用电动机的逆向工作原理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起来。
二、纯电动汽车机械制动原理纯电动汽车的机械制动主要依靠制动盘和制动夹来完成。
制动盘固定在车辆的轮毂上,制动夹则通过液压系统或电子控制单元来控制。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液压制动系统或电子控制单元向制动夹施加压力,使制动夹的摩擦片与制动盘接触,并施加摩擦力。
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制动盘的转动能量被转化为热能,使车辆减速或停止。
三、纯电动汽车回收制动原理纯电动汽车的回收制动通过利用电动机逆向工作原理来实现。
当驾驶员松开油门或踩下制动踏板时,电动机不再提供动力,而转变为发电机。
在这个过程中,电动机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能,并将其储存在电池中。
同时,电动机的转动也产生阻力,减缓车辆的速度。
这种利用电动机进行回收制动的方式被称为电动机制动。
四、辅助制动系统纯电动汽车还配备了辅助制动系统,以提高制动效果并保持驾驶员的操作体验。
1. 制动助力系统:纯电动汽车通常配备了制动辅助泵,通过增加液压制动系统的压力来增强制动效果。
这种助力系统可以提供额外的制动力,保证制动距离更短。
2.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部分纯电动汽车采用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在制动过程中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存储起来,用于充电电池。
这种系统可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延长行驶里程。
3. 制动控制系统:纯电动汽车还配备了制动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监测车辆行驶状态,并根据驾驶员的操作来控制制动盘和制动夹的工作。
这种系统可以提供精确的制动力和响应速度,提高行驶安全性。
五、制动器的优势和不足纯电动汽车制动器相较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制动器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能量回收:纯电动汽车的回收制动可以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起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策略分析摘要:针对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的分析,对前、后轴制动力与电机再生制动力的协调进行了研究,从而实现了对车辆制动距离的安全性、制动方向的稳定性和制动能量的充分恢复。
本文介绍了一种机电混合制动器的模糊控制方。
研究表明,纯电动汽车前、后车轴的机电复合制动控制与所设计的曲线基本一致,达到了安全性的要求。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制动分配引言:在城市环境中,汽车制动频繁,制动所需的能耗超过了汽车总动力的一半。
电动汽车的复合制动可以很好地避免这种能源的浪费。
复合制动技术可以将电动机制动力作用于主动轴上,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1、机电复合制动系统简介机电复合制动器是一种将再生制动和液压制动结合起来的新型制动器。
目前,纯电动汽车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电池的能源问题。
而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都是用电,这就造成了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不足。
所以,采用再生制动和液压制动相结合的机电联合制动,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互补的目的。
再生制动可以分成两部分,即能量再生和车辆制动。
在制动启动的时候,汽车不会因为惯性而立刻停下来,车轮还在旋转,马达内部会有一条磁力线,产生电流,然后被储存在电池中,这就是能量的循环。
在纯电动汽车要求高强度制动,而再生制动的制动力扭矩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液压制动是非常必要的。
在纯电动汽车上采用再生制动时,由于各种因素和限制因素,很难决定制动所需要的再生制动扭矩。
同时,在高负荷的制动过程中,由于制动主油缸与车轮油缸间的压差发生突变,导致制动踏板振动。
因此,在制动过程中,要确保制动系统的能量恢复和制动踏板的手感,必须对再生制动和液压制动进行合理的协调。
2、机电复合制动的原理及影响因素2.1 工作原理机械式制动是指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由制动主缸的驱动,最后由静止部件向转动部件提供制动力,从而实现制动,其输出力矩大,工作稳定可靠,但是最后会以热的形式向外释放。
制动器试验台机械惯量电模拟控制方法一、概述制动器作为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安全。
为了对制动器性能进行准确、高效的测试,制动器试验台成为了车辆设计阶段不可或缺的设备。
传统的制动器试验台往往存在设备复杂、操作繁琐、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械惯量电模拟控制方法的制动器试验台设计方案。
该方法利用电学系统模拟机械系统的转动惯量,通过控制可调速电机的电枢回路输入电压,实现对电动机输出转速的精确控制,从而模拟出制动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机械惯量效应。
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案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且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制动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状态,提高制动性能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首先介绍了制动器试验台的设计原理和控制方法,包括力学原理、控制原理和传感技术等。
详细阐述了机械惯量电模拟控制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包括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电机补偿策略的制定以及驱动电流的计算等。
通过实例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制动器试验台的优化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提高制动器性能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检测成本,而且对于推动车辆设计制造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索制动器试验台和机械惯量电模拟控制方法的优化设计,以提高检测精度的稳定性、扩大应用范围以及降低检测成本。
同时,还可以研究其他新型的制动性能检测技术,以实现更高效、准确和可靠的检测。
1. 制动器试验台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制动器是汽车安全性能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制动器试验台可以对制动器进行全面的性能检测,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抗热衰退性以及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等关键指标。
通过制动试验台,可以对制动器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的性能进行准确的评估,为汽车研发、生产和检测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电子机械式制动器的控制方法分析
摘要:从第一辆真正汽车诞生到现在,汽车行业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从而使
汽车的功能变得更加的丰富,性能也更加的卓越,并且全球汽车尤其是我国的汽
车保有量在逐年上升。
但汽车数量增多的同时多发的交通事故也导致了较多的问题,导致消费者在选择汽车时首先考虑的是汽车的安全性能。
汽车的制动安全性
最为汽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对保证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根据
目前的发展情况,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正成为多数汽车厂商的首选。
为了进一步
了解电子机械式制动器,本文对电子式制动器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对
其控制方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汽车制动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能够起到一
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机械式制动器;电子;控制方法
1 电子机械式制动器概述
1.1 电子机械式制动器的组成及原理
电子机械式制动器简称EMB,而目前常用的电子机械式制动器主要由电子制动踏板、通
信网络、EMB电机控制器、电机以及EMB控制器组成。
而EMB具体工作原理主要为以下过程:首先通过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简称ESP)以及电子制动
踏板等将信号传输到EMB控制器当中,利用控制器的算法进行相应的运算,传出目标制动力的信号并传输到EMB电机制动器当中。
然后电机制动器根据得到的信号对电机输出力矩的大小以及方向进行调整,最终使制动力的大小达到合适的状态。
其中EMB执行器包括三部分,分别为能够进行减速增扭的减速装置、能够实现电能向机械能转化的电机、能够将电机的旋
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装置。
而电子制动踏板能够将踏板的位移以及速度转变为
电信号,通信网络能够将EMB的内部控制信号与其他控制系统之间相互的信号传递。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EMB按照不同控制系统输入的信号,同提前设置完成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对是否需要进行制动以及需要的制动力的大小进行判断。
之后将具体的制动力大小
的信号传输到EMB控制器以及电机控制器当中,进而使EMB执行器能够产生对应的制动力。
1.2 电子机械式制动器的特点分析
同原有的制动系统相比,电子机械式制动器的优势更加明显。
首先从结构上看,与传统
的控制系统不同的是,EMB没有液压管路以及制动主缸等部件,从而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的
简单,能够使设备的装备更加容易,同时便于后期的维修。
其次从可靠性上看,EMB的结构
使用的是模块化的形式,因此接口连接更加牢固,从而使制动的可靠性更高。
此外从精确性
上看,EMB的电信号能够进行更为快速准确的传输,精确性明显优于传统的机械制动系统,
并且因为制动时间短,能够明显降低制动距离。
而从整体性能上看,EMB兼容性更强,能够
比较容易的同ABS、ESP等不同的控制系统进行配合,从而使制动系统具备较高的性能。
最
后从适应性上看,EMB的升级改进更为容易,对环境以及车型的适应性更强,并且汽车的整
体噪声与振动较低,舒适性也更好一些。
尽管EMB优势比较明显,但现阶段其还存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1)EMB系统采用
的较多的电子元件,从而大幅的提高的速度与效率,但出现故障的频率也高,一旦出现问题
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发现与解决,导致系统电子电路的可靠性较差。
(2)在安全性上,EMB
对于现实行车过程中的恶劣环境能否适应,对高温和严寒的适应情况还需要进行较多的模拟
检验;此外,电子电路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才能得知;经济性上,因为EMB使用了较多的先进技术,因此导致其实际的成本会明显的高于传统的制动系统。
(3)从汽车的整体设计角度进行分析,因为EMB执行机构的存在,会导致在布置其他结构时会出现困难,进而对汽车的整体性能产生影响。
2 控制方法分析
2.1 ABS+EBD 综合控制分析
EBD简称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其与ABS在汽车的制动过程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BS是汽车车轮马上将会出现抱死的情况时发挥作用,提升行车的安全系数,而EBD则是在汽车制动的初期就对制动力进行控制,通过将ABS与EBD进行结合,则能够使汽车的制动性能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
EBD的控制子程序按照前后轮的参考因素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以滑移率作为参考因素,假如汽车后轮的滑移率低于前轮的滑移率时,在某个数值的附近能够得到一个最优的分配关系。
可以先调节后轮的制动力,之后对前轮的制动力进行调节,或者只是对后轮进行调节也可以。
为了能够利用滑移率对制动力进行更好的分配,需要在滑移率较低时对EBD进行控制,因此这种方法需要车辆车轮的滑移率具有较高的精度。
(2)以车轮速度作为参考,因为能够对轮速的信号进行反应,因此控制的实时性更强,从而使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为了增加后轮的制动力,可以对前后轮的转速进行调整,使后轮的转速小于前轮的,为了得到合适的转速,通常都是对制动压力进行调整,同时按照低速的后轮与高速的前轮的速度差值当做参照因素。
ABS的控制子程序同样也是两种:(1)通过检测车轮的速度信号,ABS能够进行判断,按照提前设置的参数,向车轮的制动装置输出调节信号与调节大小,进而进行制动。
(2)根据滑移率测定装置输出的信号进行反映,输出调整车轮制动力的信号,从而完成制动力的调整。
ABS的控制方法对制动性能会产生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在制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非线性因素,只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是难以实现的。
而以经验作为基础的控制方法则需要通过进行大量的实验才能够得到测定控制参数的大概范围,因此这种方法不可取。
目前非常流行的仿真技术则能够避免上述问题,因此应用的十分广泛。
2.2 EMB 硬件在环技术分析
随着近几年CAE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在汽车的设计制造环节中应用仿真模拟等技术,通过运用高速运行的实时仿真模型在真实的模拟环境中进行运行分析,取代传统的真实环境汽车实验,从而能够将需要测试的细节在模型中逐个体现并得到反馈,根据反馈的内容在对相关的设计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修改。
通过采用这种方法在保证了实验效果的基础上能够显著降低时间与人力成本,缩短汽车研发设计的周期,使工作的效率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因此可以将这种技术应用在EMB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与开发环节当中。
EMB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包括:EMB控制执行系统、电子制动踏板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取代汽车与道路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实验的硬件要求显著降低。
3 结论
现阶段,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电子机械式制动器凭借其在汽车制动上的卓越性能,逐渐成为多数汽车厂家的首要选择。
本文从原理、结构以及特点对电子机械式制动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其控制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不过本文在分析的角度上还不够全面,因此其他有关电子机械式制动器的特点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同时现阶段的电子机械式制动器还存在较大能够继续完善与改进的地方,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的研究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宗梅. 汽车制动性能评价与建议系统的开发研究[D]. 华东交通大学,2009.
[2]谭树梁. 轻型汽车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及硬件在环试验台研究[D]. 吉林大学,2008.
[3]张猛.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试验台的开发[D]. 清华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