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厚墓志铭-原创-实用
- 格式:ppt
- 大小:214.50 KB
- 文档页数:41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原文和译文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原文和译文柳子厚墓志铭韩愈【概述】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两人往来甚密,私交深厚。
柳宗元卒于元和十四年,韩愈于元和十五年(820年,韩愈任袁州刺史)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柳子厚墓志铭》.在韩愈写的不少悼念柳宗元的文字中,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概括交代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交友、文章等,着重论述其治理柳州的政绩和文学成就。
韩愈满腔热情地颂扬柳宗元的政治才能,称颂其为人正直、急朋友之难的美德和刻苦自励的精神。
对他长期遭受贬谪之辱的坎坷遭遇,满怀同情;但对其遭贬谪的原因-—早年参加王叔文集团,企图改革政治,触犯朝廷——却措词隐晦,极尽回避,表现了作者的保守思想。
文章气势酣畅,情辞并茂,乃韩愈至真性情所发。
墓志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
文章通常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叙述死者的姓氏、爵里、世系和生平事迹;后一部分是铭文,缀以韵语,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颂赞。
这一篇墓志铭的铭文极短,是一种变格。
【原文】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
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柳子厚墓志铭柳子厚,字元青,江苏省姑苏县人,生于公元1865年,卒于公元1929年。
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化人物,学者、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兼医生,被誉为“中国的爱因斯坦”。
他是中国首届北洋政府教育部部长,为清末民初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柳子厚自幼聪颖过人,十岁时已通晓《四书五经》。
年少时,他读完《泰西学概论》后,受到科学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启发,决心投身于教育事业,改变中国的现状。
柳子厚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大力推崇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倡素质教育,并提出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认为知识分子要为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负起责任。
他在清末民初的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柳子厚曾担任北洋政府教育部部长,推动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包括实行普通教育制度、兴办技术学校和农村小学、设立奖学金等。
他还主张教育要与社会和生产相结合,提倡学以致用、实践锻炼为主的教育方法。
柳子厚在教育事业之外,还涉足医学。
他自学医术,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并在上海长海医院担任院长。
他提倡中西医结合,并在医学教育和医疗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了教育和医学领域,柳子厚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关心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他积极投身社会事务,呼吁社会改革和民主革命。
他主张“协商主义”,提出国家治理应以协商为基础,重视各阶层的参与和民主化建设。
然而,柳子厚的一生并不平坦。
他在政治上遭受到了很多困扰和压力,受尽非议和迫害。
尤其是在辛亥革命后,他的政治立场被人们所非议,不被接受,一度陷入困境。
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默默努力。
柳子厚去世后,他的墓志铭上写道:“致力于教育、医学、社会改革与政务,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句话恰如其人,概括了他一生的奉献与努力。
柳子厚的理念和思想,在中国教育界以及社会发展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追忆柳子厚,我们不仅仅是回顾一个杰出的教育家和政治家的生平事迹,更是要借鉴他关于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实践经验。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原文和译文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原文和译文柳子厚墓志铭韩愈【概述】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两人往来甚密,私交深厚。
柳宗元卒于元和十四年,韩愈于元和十五年(820年,韩愈任袁州刺史)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柳子厚墓志铭》。
在韩愈写的不少悼念柳宗元的文字中,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文章概括交代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交友、文章等,着重论述其治理柳州的政绩和文学成就。
韩愈满腔热情地颂扬柳宗元的政治才能,称颂其为人正直、急朋友之难的美德和刻苦自励的精神。
对他长期遭受贬谪之辱的坎坷遭遇,满怀同情;但对其遭贬谪的原因——早年参加王叔文集团,企图改革政治,触犯朝廷——却措词隐晦,极尽回避,表现了作者的保守思想。
文章气势酣畅,情辞并茂,乃韩愈至真性情所发。
墓志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
文章通常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叙述死者的姓氏、爵里、世系和生平事迹;后一部分是铭文,缀以韵语,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颂赞。
这一篇墓志铭的铭文极短,是一种变格。
【原文】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
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柳子厚墓志铭唐代:韩愈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
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原文和译文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原文和译文柳子厚墓志铭韩愈【概述】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两人往来甚密,私交深厚。
柳宗元卒于元和十四年,韩愈于元和十五年(820年,韩愈任袁州刺史)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柳子厚墓志铭》。
在韩愈写的不少悼念柳宗元的文字中,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文章概括交代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交友、文章等,着重论述其治理柳州的政绩和文学成就。
韩愈满腔热情地颂扬柳宗元的政治才能,称颂其为人正直、急朋友之难的美德和刻苦自励的精神。
对他长期遭受贬谪之辱的坎坷遭遇,满怀同情;但对其遭贬谪的原因——早年参加王叔文集团,企图改革政治,触犯朝廷——却措词隐晦,极尽回避,表现了作者的保守思想。
文章气势酣畅,情辞并茂,乃韩愈至真性情所发。
墓志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
文章通常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叙述死者的姓氏、爵里、世系和生平事迹;后一部分是铭文,缀以韵语,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颂赞。
这一篇墓志铭的铭文极短,是一种变格。
【原文】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
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柳子厚墓志铭》原文和翻译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
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涣,而自肆于山水间,其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有云:“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为州人顺赖。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元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故卒死于穷裔。
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
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周不穷。
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
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译文:子厚,名叫宗元。
七世祖柳庆,做过北魏的侍中,被封为济阴公。
韩愈《柳⼦厚墓志铭》原⽂、翻译及赏析柳⼦厚墓志铭唐代:韩愈 ⼦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求为县令江南。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权贵⼈死,乃复拜侍御史。
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
⼦厚少精敏,⽆不通达。
逮其⽗时,虽少年,已⾃成⼈,能取进⼠第,崭然见头⾓。
众谓柳⽒有⼦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经史百⼦,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
名声⼤振,⼀时皆慕与之交。
诸公要⼈,争欲令出我门下,交⼝荐誉之。
贞元⼗九年,由蓝⽥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涯涘。
⽽⾃肆于⼭⽔间。
元和中,尝例召⾄京师;⼜偕出为刺史,⽽⼦厚得柳州。
既⾄,叹⽈:“是岂不⾜为政邪?”因其⼟俗,为设教禁,州⼈顺赖。
其俗以男⼥质钱,约不时赎,⼦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厚与设⽅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不能者,令书其佣,⾜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岁,免⽽归者且千⼈。
衡湘以南为进⼠者,皆以⼦厚为师,其经承⼦厚⼝讲指画为⽂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京师⽽复为刺史也,中⼭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厚泣⽈:“播州⾮⼈所居,⽽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辞以⽩其⼤⼈;且万⽆母⼦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穷乃见节义。
今夫平居⾥巷相慕悦,酒⾷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出肺肝相⽰,指天⽇涕泣,誓⽣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旦临⼩利害,仅如⽑发⽐,反眼若不相识。
落陷穽,不⼀引⼿救,反挤之,⼜下⽯焉者,皆是也。
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其⼈⾃视以为得计。
闻⼦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不⾃贵重顾籍,谓功业可⽴就,故坐废退。
《柳子厚墓志铭》文言文原文和翻译《柳子厚墓志铭》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散文,题中柳子厚即柳宗元。
文章综括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交友、文章,着重论述其治理柳州的政绩和文学风义。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柳子厚墓志铭》文言文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柳子厚墓志铭》文言文原文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
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柳子厚墓志铭》原文及作品赏析
【作品介绍】
《柳子厚墓志铭》题中柳子厚即柳宗元。
文章综括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交友、文章,着重论述其治理柳州的政绩和文学风义。
韩愈赞扬柳宗元的政治才能,称颂其勇于为人,急朋友之难的美德和刻苦自励的精神。
【原文】
柳子厚墓志铭
子厚,讳宗元(1)。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2)。
曾伯祖奭(3),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4),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5),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6)。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7),失御史。
权贵人死(8),乃复拜侍御史(9)。
号为刚直(10),所与游皆当世名人(11)。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12),虽少年,已自成人(13),能取进士第(14),崭然见头角(15)。
众谓柳氏有子矣(16)。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17)。
俊杰廉悍(18),议论证据今古(19),出入经史百子(20),踔厉风发(21),率常屈其座人(22)。
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23),交口荐誉之(24)。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25)。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26)。
遇用事者得罪(27),例出为刺史(28)。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29)。
居闲(30),。
柳子厚墓志铭“此处柳子厚,官爵凤翔通。
”柳子厚,又名柳季冠,西晋末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秉文”,号“芳苑游者”,出生于山西太原,他所作的《柳毅传》,是当时历史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
柳子厚思想继承晋朝文化,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任务,崇尚古人的精神,重视礼仪守节,并以此振兴国家。
他曾经说过:“若有百姓树秽,就要有仁义来调和”。
这语言,反映出柳子厚自己追求宽容、调节、改变社会中纷繁复杂的矛盾,以及强调其应用仁义来保护我们社会。
柳子厚尤其重视诗歌,他认为:“歌赋以解其志,诗赋以记其道,是古今用之最为常用的文章。
”他的《柳毅传》不仅记叙家族间的往事,还记录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社会发展。
它不仅激发出传奇般的情节,还提出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变革的观念。
这本书也引发了社会上的讨论,被当时文人、士大夫们读来受益良多。
柳子厚存世作品不多,但他在历史上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和作品为历史文学大家所追崇。
朝廷在中和二年(342年)太原下设的前锋坊举行了柳子厚的追念仪式。
朝廷还订定了特别的规定:每年三月,古韵坊要拜拜柳子厚,敬献酒汤,以示追念。
柳子厚墓志铭写着:“此处柳子厚,官爵凤翔通,恩爱痴心连,可以犹今闻。
”柳子厚的先祖历经两千多年,他的记忆将永远留存在历史文献中,而它又将传承给后人,使他们能够了解当时的历史和文化,他们也能从中汲取精神灵感,勉励自己不断进步。
这就是柳子厚墓志铭,它用朴实的文字,传递出柳子厚本人的精神和思想,它让后人深思不尽,或许可以用来激发更多的历史研究,对社会未来提出更大的建设性指导。
而这份墓志铭,以及古代文学家柳子厚的杰出贡献,至今仍是我大中国文化的荣耀,向我们晋朝的先贤们致敬!。
中考文言文《柳子厚墓志铭》全文详细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柳子厚墓志铭》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柳子厚墓志铭作者:韩愈子厚,名宗元。
七世祖柳庆,北魏时官至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柳奭,在唐朝曾出任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一同得罪了武后,死于高宗朝。
父柳镇,为就便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任命,请求到江南去做县令。
后来又因为不能迎合权贵,失去了殿中侍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个权贵死了,才重新被用为侍御史。
为人以刚直著称,所交往的朋友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
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小时候就精锐敏捷,通达事理。
当他父亲还在世时,他虽然年纪轻,已经独立成人,能够考中进士,显露出超凡的气象,众人都说柳家有了个好儿子。
以后又应博学宏词科考试合格,授集贤殿正字。
他才能出众,端方坚毅,每有议论往往引据古今事典为证,贯通经史百家学说,识见高远,意气风发,经常使在座的人为之折服。
他的名声因此大振,一时间人人都向往和他交游。
那些公卿显要们,也争着要把他收到自己的门下,异口同声地赞誉举荐他。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诃授集贤殿正字。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他由蓝田县尉晋升为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后,出任礼部员外郎。
这时遇上当权的人获罪,他被视为一党,同被遣出京城做州刺史。
还未到任,又一道被贬为州司马。
居官清闲,愈加刻苦自励,专心读书记诵,写作诗文,如江河泛滥,湖海蓄积,其造诣可谓精深博大无有止境,但只能恣意寄情于山水之间罢了。
元和年间,曾将他和一道被贬的人召回京城,又再次一道出京为刺史,这次子厚分在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