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临床思维剖析
- 格式:pdf
- 大小:5.76 MB
- 文档页数:50
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初探目的:在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中培养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方法:采用重组课程教学内容、PBL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结论:突出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是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的关键。
标签: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方法;培养;中医临床思维Abstract:Objective In the TCM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to cultivate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Methods By restructuring teaching content,PBL teaching,case teaching,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 and so on,to build a varie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Results cultivate th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CM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Conclusion TCM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s the key to cultivating students’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Keywords:Clinical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eaching Methods;Training;Clinical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临床护理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其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中医临床常见病的概念、辨证分型、护理措施,更应培养学生的中医护理临床思维能力。
中医护理最常用的思维方式
中医护理最常用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器官相互协调,相互影响。
因此,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调理,通过对患者的全面了解,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达到调节身体内部环境、促进康复的目的。
2. 辩证施护:辩证施护是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例如,对于风寒感冒的患者,中医护理会采用温热疗法,如艾灸、拔罐等,以祛除寒邪,达到治疗目的。
3. 以人为本:中医护理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例如,对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中医护理会采用心理疏导、情志调摄等方法,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4. 预防为主:中医护理注重预防保健,强调在疾病未发生前进行预防和调理。
通过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5. 个体化护理:中医护理强调个体化护理,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例如,对于慢性病患者,中医护理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长期护理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整体观念、辩证施护、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和个体化护理等为特点。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思维方式,中医护理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中医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目的:探究在护理工作用应用中医思维的价值以及扩大护理人员的中医思路的方法。
方法:将中医思维运用到本院的护理工作中,观察护理的效果。
结果:中医思维运用到护理工作中显著改善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理的效率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中医思维的提升要靠不断地学习以及在工作生活中积极的思考并积累经验以及进行总结。
结论:护理工作者在要辩证的运用中NN-维,充分发挥其优势,才能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
标签:中医思维;临床护理;应用最近几年,对中医思维的研究逐渐增多,其发展以及应用也愈来愈受到重视,愈来愈多的医疗工作者意识到将中医思维运用到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本文从笔者自身的护理工作体会出发,对中医思维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并为护理人员养成中医思维提出了建议,希望中医思维能够更广阔的应用到临床中。
1.中医思维的特色中医学是基于我国古代哲学的兼具理性思辨以及哲学睿智的一门医学,将观物取象作为一般方法,将哲学思想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同時对人体的生理进行解释,对病理进行分析,进而形成的一种中医思维法。
中医思维注重“调和”以及“从化”,关注“形、神以及环境”的变化对疾病造成的影响,讲究“营卫气血”,以及“阴阳平衡,五行生克”等,变现了其“和谐平衡”的理念。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以五脏为中心,而治病护理其实就是利用中药的基本特性从整体出发对机体失衡的状态进行调理,使之能够重新达到新的平衡。
2.临床护理中运用中医思维的优势2.1减少护患矛盾提升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是一种特别的关系,处理不好极易发生矛盾。
患者对护理的期望很高,但是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繁杂等原因会造成工作上出现疏漏,或者态度冷漠等都能够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而矛盾的出现更让护理人员心力交瘁。
笔者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将中医中的“和”作为指导思想,充分重视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包括病情、经历、体质凉热、兴趣等,在最大限度内降低因护理方式问题或者因生活习惯不同而和其他人员产生的纠纷,使护理过程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护士的临床思维(讲义)思维——是人脑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抽象,并进行判断、推理的认识活动。
临床思维——是指医务人员在诊治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对疾病现象进行的一系列的思维活动。
临床思维的主体是医护人员,客体是病人。
临床治疗护理过程是主客体相统一的思维过程。
一、临床思维的特点(一)对象的复杂性1.病象的复杂性:2.心理的复杂性:3.个体的的差异性:4.病程的动态性(二)决断的紧迫性。
(三)临床资料的相对性1.资料的不完备性2.资料的局限性二、临床思维的一般过程临床思维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认识过程。
这个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1.临床资料收集过程;2.通过分析资料做出护理诊断的过程;3.根据诊断订出护理计划的过程;4.通过观察病情的发展及治疗对护理诊断及计划的应验或修正过程。
三.护士应有的思维品质(一)系统性系统性就是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中加以考虑,从而揭示系统运动规律和功能特征,以达到对事物的最佳处理。
当前整体护理的思维模式就集中体现了护理思维的系统性。
它强调从人的整体性出发,在对整体的结构、功能等进行初步综合的认识基础上,再进行要素与要素之间关系的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整体的综合,由此建立必要的护理模型。
(二)深刻性指在思维过程中,善于透过问题的现象而深入问题的本质,及时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恰如其分地解决问题。
护士工作涉及面广,患者病情又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护士思考、分析问题时要周密详尽,以杜绝差错的发生。
(三)预见性预见性是人们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手段,对事物的未来状况预选作出推知和判断的思维特征。
护理思维的预见性是建立在对思维对象发展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
(四)逻辑性指在思维过程中,能严格遵守各种逻辑规则,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概念准确,判断有据,论证有理,始终如一。
(五)敏捷性指在思维过程中,思维活动十分迅速、果断。
对问题的变化觉察快,应变能力强,有“触类旁通”的能力,并有创新,是一种较深刻成熟的优秀品质,它保证了思维活动的高效率。
护理人员如何培养中医思维?这是第一篇文章,有点类似于《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绪论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的绪论主要讲的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脉络,传授的是知识性的东西,我今天要说的是中医思维,而不是绪论。
护理人员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要,其实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服用药物之后的护理工作对于药效的发挥也是异常重要的,护理人员有中医思维有的时候比医生还重要。
如何培养护理人员自己的中医思维,对于中医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或者其余教材都受到各方面的诟病,一方面也表明现代人学学习中医已经不是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将视野开方到了比较广阔的范围,能够审视不同书籍传授的东西的差别。
《思考中医》之所以能火,其实更重要的是他带领大家开始反省,开始以一个中医的思维来反省,我们的教材的编辑者是作为一个教育家在编辑教材,而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其实是临床家,而不是纯纯的教育家。
思考中医所揭示的其实就是一个原始的中医所思考的内容,但是又不是很纯粹,里面很多引用的材料没有经过甄别,而且儒释道的思维都有,所以大家看《思考中医》,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学习中医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中医思维,所谓的中医思维,现代有很多文章进行解析,把中医思维归纳为很多种,但是这种归纳的只是知识,我们很多人其实压根就没有学会中医思维,所以学到最后,还是一头雾水,咳嗽就用止咳药,感冒只会用感冒药,更有甚者,最后到了没有现代医学的确诊,就不能看病,这是很不中医的特色。
学习中医思维,最重要的不是了解象思维是什么,还有所谓的直观思维,很多归纳出来的思维方法,而是只需要象一个中医一样思考,即可。
如何像一个中医一样思维?前几年,李敖非常火,他经常说别人不在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方法学训练”,即一个人最重要的本领,不是知道干什么,而是知道用什么东西来干。
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话来说,人与类人猿之间的差别在于人类知道制造和使用工具。
知道制造和使用工具,就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论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李卫红,李卫民,胡艳宁,马秋平,韩叶芬,聂莎(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00)关键词:中医思维;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中图分类号:R248;G6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441(2020)04-0098-04收稿日期:2020-04-14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重大项目(编号:2019ZD002);广西教育厅高校教改重点课题(编号:2010JGZ016)第一作者简介:李卫红,女,医学博士,教授,从事中医教育的研究通信作者:李卫民,医学博士,教授,从事中医方证的研究;E-mail :****************中医临床护理学是护理学本科具有中医特色的一门临床课,中医思维贯穿于中医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体现护士的临证思维过程,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题。
学生尚未接触临床课程,因此尽量选择简单、典型的病例,让学生能利用现有的病理学知识进行解答,而且问题设置应由浅入深、逐渐深入,激发学生探究相关知识点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消化性溃疡病时,针对病例设置的问题为“初步判断患者所患何种疾病?该病与患者的职业是否有关?你认为还需对患者进行哪些方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第一个问题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总结思考引起腹痛的各类疾病,第二个问题的设置是帮助学生复习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第三个问题的设置能帮助学生掌握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方法,特别是胃镜和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要点。
总之,病例宜选择具备典型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的案例,尽量简短,不易附加过多的辅助检查结果,给出与疾病相关的检查结果即可,而且病例中的症状能用学过的病理知识进行解释。
教师还要掌握网络资料更新上传等计算机网络技能;在课堂讨论总结与网络指导协助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超出病理学的范围,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总结[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