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纹测量技术
- 格式:pptx
- 大小:4.74 MB
- 文档页数:94
摘要微细尺度对流换热温度场的光学测量技术是微细尺度传热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可以为微细尺度传热学的实验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途径。
本文针对微细尺度对流换热温度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微细尺度对流换热温度场测量的傅立叶变换莫尔偏折法。
提高莫尔偏折法的测量灵敏度,是解决微细尺度对流换热温度场测量的关键。
本文研究并探索了提高测量灵敏度的三个技术途径。
研究了利用莫尔偏折法测量微细尺度对流换热流体温度场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该方法的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模型,分析并掌握了莫尔条纹的形成规律,讨论了实验装置中光学参数对莫尔偏折法测量温度的影响,提出了探测微细尺度热流场对光学参数的要求。
最后,本文进行了实验验证,利用傅立叶变换莫尔偏折法测量了竖直加热细丝自然对流温度场。
实验中不仅顺利地探测到了细丝加热前后莫尔条纹的变化,还得到了细丝周围流场的温度分布。
实验验证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测量微细尺度对流换热温度场的傅立叶变换莫尔偏折法是可行的,所提出的提高微细尺度流场测量灵敏度的三种技术途径也是有效的,它将对微细尺度传热学的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法。
关键词:微细尺度传热学,莫尔偏折法,傅立叶变换,温度场测量。
AbstractOptical flow vis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is one of the interesting fields in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f heat transfer,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mini/micro scale heat transfer. An optical method, Fourier Transform Moiré Deflectometry, applicable to mini/micro scale heat transfer,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es are focu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measurement sensitivity,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measurement for mini/micro scale flui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Three approaches are presented.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of Moiré Deflectometry are investigated to make clear the rule of Moiré fringes’ genera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t is pointed out how to select appropriate optical parameters to measure the teperature of mini/micro scale fluid.To verify the optical metho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for natural convection around a vertical heated thin wire was measured by Fourier Transform Moiré Deflectometry. The small phase variation in moiréfringes,when the thin wire was heated, was obtained successfully. Furthermor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heated thin wire was finally determined.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actually applicable to mini/micro scale fluid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 researches also showed that the three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sensitivity work well. The optical method will be a useful experiment technique for mini/micro scale heat transfer.Key words: Mini/micro scale heat transfer, Moiré Deflectometry, Fourier transform, Temperature measurement目录1 高温云纹干涉法基本理论与研究概况 (1)1.1引言 (1)1.2 云纹干涉法的基本原理 (1)1.2.1基于空间虚栅概念的解释 (2)1.2.2云纹干涉法的波前干涉理论 (3)1.3云纹干涉法实验方法与技术 (5)1.3.1双光束光路系统 (5)1.3.2三反镜光路系统 (5)1.3.3大准直镜光路系统 (6)1.3.4光栅分光光路系统 (7)1.4云纹干涉法在高温领域的研究概况 (9)1.5小结 (11)2 莫尔偏折法测量流体温度场的基本原理 (12)2.1格拉斯通-戴尔(Gladstone-Dale)公式 (12)2.2非均匀介质中光线的传播 (13)2.3莫尔偏折法测温的基本原理 (13)2.4傅立叶变换求取莫尔条纹相位的基本原理 (18)2.5小结 (21)3 基于MATLAB的图像仿真得到相位的移动 (22)3.1试验系统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22)3.2基于MATLAB的图像处理以获得相位变化 (22)3.3 总结 (27)总结 (28)参考文献 (29)致谢 (32)1 高温云纹干涉法基本理论与研究概况1.1引言近二十年来,由于激光技术和近代光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推动及其在实验力学领域中的应用,产生了以全息干涉法、散斑干涉法、云纹干涉法和数字图象处理为主要研究和应用内容的“现代光测力学新领域”。
§ 1 概述云纹法(moire method)是利用栅线干涉所形成的条纹,称为云纹,以测定受力物体的位移场或应变场的新型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此法的取名和中国古代输往欧洲的云纹绸等丝绸的编织技艺有关。
国外就是利用了中国丝绸中因纤维交叉编织而形成的条纹,即云纹(moire)一词,来命名此法的。
云纹方法适用的测试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可以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对各种对象进行测试。
例如,不同的温度(常温、高温、低温),不同的受载(静载、动载),不同的测试时限(冲击、爆炸等瞬时测试和蠕变、松弛等长期测试),不同性质的变形(弹性、塑性、粘弹性等),不同量程的变形(小变形、大变形),任意性能的固体材料(透明的或不透明的、金属的或非金属的、各向同性的或各向异性的、应力应变关系为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弹性模量高的或低的、以及聚合或复合材料等)。
尤其在应用于高温、塑性、大变形、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特别低的材料以及需要进行长时限测试等方面,更显出云纹法的特点——对温度的上限﹡、变形的量程、测试的时限以及固体材料的不同性能等都没有什么限制。
还可以对像航天、核能工程等温度极高的严酷工作条件下进行测试。
云纹法的一种——影子云纹法,可以简便有效的用于测试人体背部的等高线(图1),使体格检查中关于脊椎骨是否扭歪的检查,只对少数等高线左右不对称的病例(图1)(a),才需要配合X光作进一步检验(图1)(b)。
还可用于检验齿轮环的侧平面的不平度(图2)。
虽然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因衍射光栅的制造和理论方面的进展,有关云纹干涉的物理现象已被观察和描述出来。
但其应力受到当时栅板制造技术水平的限制,还只能用于检查透镜质量、测定两块栅板间相对位移等狭小的范围。
作为云纹法发展成为实验应力分析方法的早期标志,是在1948年首次运用云纹干涉测定等间隔穿孔的简支梁的挠度、圆环受载后的面内位移、试件内表面(球面)的等深线。
以及1952年用于测定二维应变场的各个应变分量。
云纹干涉法实验云纹干涉法是应用高密度衍射光栅和激光干涉技术进行位移和变形测量的一种现代光测力学实验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全场分析、实时观测、高反差条纹和非接触测量等优点。
近年来,已经在材料科学、微电子封装、断裂力学、细观力学、残余应力测量等方面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是一种具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新的实验力学方法。
§1 光栅和云纹法光栅是由很多平行、等宽、等间距的狭缝组成的,如图1a 所示,为平行光栅。
与栅线垂直的方向称为光栅的主方向。
两组互相垂直的平行光栅可组成正交光栅,如图1b 所示。
自然界中的光栅和云纹现象是很常见的。
例如梳子和帘子可视为平行光栅,纱窗和丝绸可视为正交光栅。
两幅丝绸或纱窗重叠在一齐,对着天空迎着光亮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不规则条纹,这就是云纹条纹,如图2所示。
这种云纹条纹反映了两组光栅的相对变形或相对位移的分布情况。
中国古代的丝绸传入欧洲,也将云纹现象带进了欧洲。
法国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Moire’,翻译成中文便是云纹,也有将其音译为莫瑞或莫尔的。
图2 云纹现象图1b 正交光栅 图1a 平行光栅(a) 窗纱重叠云纹 (b) 梳子叠合云纹如果产生云纹现象的两组光栅中的一组光栅是规整的,可看作是未变形的和静止的标准栅或参考栅,则所获得的云纹条纹分布便代表了另一组光栅的变形。
借助这种云纹现象测量物体变形的方法称作云纹法。
图3a 平行云纹的形成图3b 转角云纹的形成p当两组栅距不等、栅线方向相同的光栅重叠时(如图3a 所示)所出现的云纹条纹称为平行云纹。
这种条纹通常平行于栅线方向,它代表其中的一组光栅的栅距p 1相对于另一组参考栅的栅距p 发生了变化,即具有垂直于栅线方向的应变和变形。
S 为两级条纹在水平方向的距离。
相邻两级条纹所在位置的水平位移之差为一个栅距p 。
当两组栅距相同、但栅线有一夹角,即一组光栅相对于另一组参考栅有一转角θ时,所产生的云纹条纹为转角云纹。
转角云纹条纹基本上垂直于栅线方向,如图3b 所示。
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TFT-LCD云纹自动检测技术管信;牟同升【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拟合及小波多尺度分析的TFT-LCD云纹自动检测方法,大大减少了液晶显示器背景总体不均匀给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同时综合了小波小尺度和大尺度变换的优点,成功地将云纹区域提取出来.国际相关组织已经制定了云纹量化的标准,但是仅仅考虑到云纹的对比度、面积这两个因素,本文根据人类视觉空间性质,提出了云纹的位置参数,开展了相关的人因试验,对云纹量化标准做了适当的补充.最后,通过对13片LCD样板的检测,实验结果和人眼观测的结果完全一致.【期刊名称】《光电工程》【年(卷),期】2010(037)004【总页数】6页(P66-71)【关键词】TFT-LCD;云纹检测;背景拟合:小波多尺度;亮度均匀度【作者】管信;牟同升【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浙大三色仪器有限公司,杭州,3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1820 引言近几年,液晶显示器的技术和生产发展迅速,液晶显示屏广泛地应用于手机、计算机、家用电视等民用领域,在医疗、航空、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也十分普遍。
这主要是因为液晶显示器有着平板型结构、低功耗、显示信息大、长寿命等特点[1]。
但是液晶显示屏的质量仍然在不断改进中,其中最关键的是它的光学性能。
随着液晶显示屏的大尺寸化,以及背光源的轻薄化,显示屏的亮度均匀性,尤其云纹(即Mura)引起业界的重视。
传统的多点亮度测试的方法在亮度差别比较小时不能正确反应整个屏幕的发光性能;人工检测的办法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偶然性,很难制定相关的标准,并且也是对人力资源的是一种浪费。
用智能识别的方法就能客观地、准确地检测出不均匀区域,大大缩短的产品的生产周期。
产生云纹的主要原因有:背光源、液晶材料的不均匀、杂质等[2]。
根据形状,云纹可以分为点状云纹、线状云纹以及区域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