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仙居县绿道建设效益分析

浙江省仙居县绿道建设效益分析

浙江省仙居县绿道建设效益分析
浙江省仙居县绿道建设效益分析

浙江省仙居县绿道建设效益分析

摘要:本文从自然资源、景观资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了仙居县建设绿道的优势,简要分析了仙居县绿道建设的综合效益,为今后绿道网建设提供经验。

关键词:仙居;绿道;效益

“绿道”(Greenway)于1959年在美国首次提出。广义上的“绿道”包括从城市社区到整个市域范围内的野生动物季节性迁移的引导性生态走廊,从城市滨湖、滨河、滨水、滨海绿化到城郊山林溪岸游步道等用来链接人与自然的各类线型开敞空间[1]。

1仙居县绿道网建设的优势

1.1 绿道建设已经成为国际运动,是世界城市建设新趋势

“绿道”理念来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并成功的运用于巴黎、伦敦等世界著名城市建设的实践中。绿道建设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也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还可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地方风貌特征,提升发展品位。因此,在低碳、环保生活理念倡导下,绿道建设已经成为了国际运动,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一种新趋势。

1.2 建设绿道是响应仙居“四大战略”的重要举措

仙居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特色名县、跨越兴县”四大发展战略,全力建设富有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绿道建设有利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高城乡宜居性、保护文化资源等;以绿道为抓手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休闲空间建设,将对仙居县落实生态立县战略,全面建设“特色生态宜居城市”提供巨大的支撑。绿道还可打造为仙居的品牌,推动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助力神仙居景区等景点旅游以及“杨梅节”、“油菜花节”等节庆活动,是提升特色产业、营造地方特色的一条康庄大道。绿道的建设可进一步增加仙居的吸引力、强化仙居的魅力,为推动仙居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贡献。

1.3仙居绿道建设热情高涨

虽然绿道建设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绿道理念在台州已经深入人心。台州各市县表现出了对绿道建设的极大热情,路桥区、临海市等地对绿道规划编制已经作了有力的尝试。仙居县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本底及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旅游优势明显,绿道的建设不仅为仙居人民提供丰富的户外休闲运动场所,

浅析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方法与对策.docx

浅析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方法与对策1引言 近几年,我发展的关键目标就是注重经济的建设,而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然而,在此过程中,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逐渐提出了新的内容与目标。小康生活已经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人们也更加关注周边的生活环境,希望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在城市绿化工程中,绿道项目属于其中一项成功的项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基于此,我们就需要加强绿道景观设计的重视程度,促使绿道设计水平能够得到合理提高,进而有效保障城市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 2城市绿道概述 城市绿道建设,主要指的就是城市自身历史以及自然本身存在的,或者是后期人工建设的,例如:公园、人工湖等绿色开敞空间通道。本文所提到的城市绿道,主要构成是绿廊以及休闲节点构成的,不仅能够有效维护城市生态环境,还能够对我国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改善,同时对于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还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休闲休息的场地。而在城市绿道中,仅仅能够步行,或者非机动车辆通入,对于机动车具有一定的莒县。与此同时,城市绿道的建设还能够不断延伸,呈网络状全面覆盖整个城市,不仅包含城市中的公园等公共空间,还包含商业街以及学校、社区都能够包含其中,有效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1]。 3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原则

3.1生态化原则 为了能够保障城市绿道充分发挥起其积极作用,就需要在城市原有生态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进而使得城市绿道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在城市原有河岸以及绿地基础上,融入更多先进的现代化设计,从而使得城市建设能够区域多元化方向,从多层次打造城市的生态廊道,建立城市内的生态网络系统,推动城市生态化的发展。 3.2地域化原则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的历史文化,可以彰显出城市发展的历程,是在时间的推移下,历史同自然之间碰撞产生的城市精华内容。因此,在城市绿道设计的过程中,融入城市文化的精华,能够突出城市的独有特色,建设出不一样的城市绿道。 3.3多样化原则 城市绿道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注重多元化的建设,还需要注重现实的发展基础,建设出不同风格,而且还可以途经公园、广场等地,扩大城市绿道的覆盖面,增加城市绿道多元化的发展。 3.4人性化原则 在设计城市绿道景观路线时,需要注意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不但需要注意城市绿道的优美环境,还需要注重增加体验服务活动,例如:跑步、汽车等有氧活动。 3.5科学化原则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还需要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考虑,虽然城市绿道的建设仅仅属于其中的一个方面,但是局部建设也需要与

城市绿道规划编制指南

城市绿道规划编制指南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2-12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 参考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规划编制工作程序 (2) 4.1 确定任务 (2) 4.2 调查、收集资料 (3) 4.3 编制规划 (3) 4.4 成果 (3) 5规划编制主要内容 (4) 5.1现状概况与分析 (4) 5.2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4) 5.3绿道网络构建 (5) 5.4绿道建设实施途径 (6) 5.5工程造价估算及效益评估 (6) 5.6实施保障、绿道管理与运营策略 (6) 6 指南实施 (6)

1适用范围 本指南所指的城市绿道主要串联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绿色开放空间、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由绿廊系统、人工系统((含慢行道、标识系统、基础设施、服务系统)两部分组成。 本指南适用于安徽省内的各市、县城市绿道规划编制工作。 2 参考文件 《安徽省绿道总体规划纲要》 《安徽省城市绿道设计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城市绿道 城市绿道具有以下两层内涵: 一是连接居住区与办公用地,为居民提供日常自行车与步行通勤的城市慢行系统; 二是以绿化为特征,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串接主要的公园绿地、公共服务设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休闲游憩节点,形成的供行人和非机动交通工具进入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 3.2绿廊系统 绿廊系统是由地带性植物群落、水体、土壤等构成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是绿道控制范围的主体。 3.3节点系统 节点系统是绿道中游客逗留和休憩的重要节点,包括各类城市绿地、城市广场、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共空间、社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和人文景点等重要游憩空间。 3.4慢行道系统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意义

题目: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学号 XXXXXXXXX 姓名 XXX 专业 XXXX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摘要:加快园林绿化美化的建设,建设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具有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城市园林美景。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目录 (Ⅱ) 引言 (1) 1、×××××× (4) ×××××××× (4) ××××××× (10) 2、×××××××××××× (18) ............结语 (113) 参考文献 (115) 致谢 (118) 附录 (121)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建设优美的环境已逐渐成为各城市的园林建设的也成为工作的重点。绿化是园林景观的主体,选择与应用好绿化的要素决定了园林景观的最终效果。 1 园林绿化树木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树种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点,关系到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树种选择合理,不仅可大大提高绿化、美化效果,还可以节约建设投入与以后的管理养费用。园林建设树种的选择应满足栽培目的,应能够适应栽植地的立地条件,要选择的树种要来源广、成本低、繁殖和移栽较容易。总之,园林树种的选择应满足目的性、适应性、经济性三个基本的原则。 2 主要绿化树种选择 街道树 是为了满足美化、遮荫和防护等目的,在道路栽植的树木,是城镇绿化的主要部分。一般对街道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有两种,一是单一树种配置,即一条街道应用一种树种,整齐化并便于管理;另一种则采用多树种配置,主要是因为单一树种可能在结构上具有不稳定的因素。道路绿化应统一的规划,根据道路级别,位置等条件来确定树种。选择树种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城市风貌,避免树种的单一化,一般街道树以种植有一定冠幅的高大乔木为主,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要适当,既能遮蔽夏季的阳光又不影响冬秀的采光,同时不妨碍交通。 庭荫树 是指树冠浓密,形成较大绿荫的树木,常栽植于庭园、庭院、公园等绿地中,主要为了人们提供一个阴凉、避免日光曝晒和清新的室外休憩声所或作为景点装饰用。 孤植树

珠三角三级绿道网络规划构建实践

066 发现有两个重要的深入方向:首先要保障“绿”的实现,即划定足够面积的绿道缓冲区,为珠三角的健康发展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维护珠三角地区特有的生物多样性体系;然后在满足生态容量控制的基础上,完善城市绿道网和社区绿道网,实现珠三角绿道的“三级”网络构建。 2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珠三角绿道网生态容量计算 哈丁(Hardin)在1991年进一步明确定义生态容量,即在不损害有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的前提下,可无限持续实现最大资源利用和废物产生率。生态足迹研究者接受了哈丁的思想,并将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总和定义为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以表征该地区生态容量。因此,珠三角绿道网的生态容量是指满足珠三角绿道缓冲区的正常功能使用,但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的最大人口容量[3-4]。 2.1 计算方法 生态承载力则是指在不削弱某一地区的生产能力的情形下,该区域所能持续支持某一种群的最大生物数量。其计算方法为:将生态缓冲区内的现有耕地、草地、林地、建 土地利用类型均均衡因子产量因子耕地 2.82 1.66林地(园地) 1.140.91草地0.540.19水域0.22 1.00化石燃料 1.140建筑用地 2.82 1.66 珠三角三级绿道网络规划构建实践 The Planning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Greenway Network 何昉 高阳 锁秀 叶枫 HE Fang, GAO Yang, SUO Xiu, YE Feng 中图分类号:TU98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30(2011)01-0066-06收稿日期:2010-12-25修回日期:2011-01-10 摘要:目前作为景观都市主义集大成者的珠三角绿道网已经实现全面贯通,初步完成了预期的首年任务。而在珠三角绿道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珠三角绿道网生态容量的计算,发现只有进行珠三角三级绿道网络构建,实现城市和社区绿道网的合理规划布局、棕地再利用、不同功能组团转换,才能将珠三角绿道网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关键词:风景园林;绿道;规划设计 Abstract: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l Greenway, a practice of landscape urbanism, has almost realized. The goal for the first year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was achieved. In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l Greenway Network, the authors calculated the eco-capacity of the Greenway Network and found out that the reasonable layout, brownfield reuse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fferent groups of different functions can achieve the maximum of the ec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way; Planning and Design 表01 各类土地类型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 Table 01 Equivalence Factor and field factor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nds 1 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地区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开发建设强度最大的城镇密集区域之一。特别是长期以来,建筑物决定城市的形态,而城市被当作放大的建筑来设计。加之快速的城市化,以及对城市中自然生态过程的忽视,导致城市绿色空间被大量挤占,人们的生活方式面临健康危机。因此,现代城市建设尤其是珠三角都市群的规划设计需要从更生态的角度和理论去摸索。代表景观都市主义的“珠三角绿道网”顺应历史潮流,适时走到我们这些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面前[1-2]。 珠三角绿道网是在珠三角自然生态格局、历史文化遗产和城乡发展状况等资源本底的基础上,对具有休闲娱乐价值的生态和人文要素进行识别,通过自行车道、步行道等人工走廊进行串联,同时配置完善的设施和多元化的功能,形成供城乡居民休闲游憩的开敞空间,是珠三角建设宜居城乡的重要途径。经过2010年一年的规划建设工作,珠三角九市已经累计完成2 372km的区域绿道建设工作,珠三角区域绿道网骨架已基本成型。但如何最大化实现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大量的理论研究和项目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我们

城市绿道绿化的景观性与功能性

城市绿道绿化的景观性与功能性 ——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绿道设计资料选城市绿道以绿化为特征,串联成网,供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是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集合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教育等多种功能。发挥城市绿道景观的地域性和文化性,让生态、历史、文化、景观实现有机统一,共同构筑绿色和谐的城市绿廊空间。 随着城市工业化程度的加快,人们对绿色的渴求与日俱增。如何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为熙熙攘攘的人们营造一个陶冶性情、缓解生活压力的绿色生态系统,已成为城市绿化者们正在研究实施的课题。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的,以城市道路网状绿化系统为核心的城市绿道绿化工程正是这个课题的子项目之一。建设绿道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名园、自然博物馆、名木古树、农业观光和风景游憩林地贯通,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体系,较好地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发展模式。下面,笔者就结合绿道建设,对城市绿道的概念及绿道绿化的景观建设与功能建设方面作以论述。 一、城市绿道的概念及属性 城市绿道主要指自然存在的,或者历史本来存在的以及人工建设的如城市林荫道,运河廊道在内的连接滨河公园、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聚居区之间,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道,以绿化为特征,串联成网,供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是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集合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教育等多种功能。 城市绿道的属性必须具备可达性、可通性,因此,和传统的城市绿地相比,城市绿道比我们通常所说的绿带更有助于形成人、城区和自然的和谐互动的关系。城市绿道建设基本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也是符合我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 二、城市绿道绿化景观的建设原则 所谓景观性,就是指城市绿道建设中的绿化要素通过合理配置,所体现出来的具有审美特征的景色、风景、风光所表现的特性。在绿道建设中,绿化涉及到地理、生态、园林、建筑、文化、艺术、哲学、美学等多个方面。绿廊系统建设是城市绿道的生态基底,其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绿化种植以及控制范围内的生态保护与景观提升。目前的城市绿道绿化,已脱离了最基础的植树绿化这个概念,而是晋升为以绿化工程为主体的园林景观建设级别。在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从“绿道”核心理念出发,根据绿道类型以及绿道慢行道类型及周边环境,合理选用植物品种,有针对性的进行种植设计,大统一,小变化,改变以往片面追求道路绿化设计“美化、美观”的局限性,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绿道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绿道的各个部分也是有机联系的。我们要用

城市内部绿道选线规划的实践-反思和拓展

城市内部绿道选线规划的实践\反思和拓展【摘要】通过对珠三角多个城市绿道的调研研究,发现其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进行反思。中国城市和欧美城市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拓展迅速,我们除了可以为即已存在的城区进行类似欧美城市“更新式的”绿道选线外,有更多机会可以在新区规划中预先建立更加完善的绿道网络。文章进而结合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实践和其它规划项目阐述新区规划中城市内 部绿道选线规划的要点。 【关键词】城市内部绿道选线新区规划考虑因素难点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l greenways planning,i find that the existence of many problems are worth our reflection.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cities and european or american cities is that there are more opportunities in the new districts planning in adv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re perfect greenways network in china,in addition to do the renewal greenway planning in existing cities like european and american way. because china is in the process of city urbanization,and the cities expand rapiddly.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l greenways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other planning projects,in order to tell us the kernel of the urban greenway route planning in the new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社会的,城市园林绿化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交通业、贸易业、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园林绿化的重要性逐步增强,人们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重要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业迅猛发展,绿化公司日益增多,各地相继出现了很多有特色的园林绿化小区,形式喜人,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市场正在慢慢步入正轨。但在内陆各中小城市中,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一、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园林绿化是城市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生物多样性因素,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具备环境效益,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美学、生态和社会效益。从功效上看可以防止土壤侵蚀,滞尘、涵养水源并保持地下水不受污染,调节温度,减少声、光、视觉污染等,园林绿

化可以使环境更加优美,更有吸引力,能促使人们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缓解精神压力,充分体现城市活力和城市风貌。所以要在城市开展高标准园林绿化带,在近郊建森林公园、风景林、防护林、公益林,以此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合理布置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是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的有效措施。要以高大的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为上木,以半耐阴的小乔木或常绿灌木为中木,以耐阴的小灌木作下木,由下木过渡到地被植物,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了。 二、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致使一些绿化工程不达标,如住宅小区内绿化,开发商为了达到规划部门30%的绿地率的要求,同时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必须要绿化,但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就请一些个体户,胡乱种上几棵树,铺点草,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 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也对经济造成无以挽回的损失. 2.绿化施工队伍参差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再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不结合实际,机械地照搬图纸。殊不知:“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

绿道专项施工方案

龙泉路绿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笃西路——荆河路)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滕州市龙泉路,南接笃西路,北连荆河路,为两侧人行道升级改造所成。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8+975。本段全长8975m。设计绿道宽度5m,其中自行车道宽度3m,新增绿化带宽度1.5m,三道路缘石宽度依次为0.2m、0.2m及0.1m。 自行车道路面设计结构层为:5㎝厚红色沥青混凝土面层+15㎝厚C15商品混凝土垫层+路床,路面以1%的横坡坡向新增绿化带外侧路缘石并与之顺接。本工程设计驿站二处,分别为龙泉南路驿站和笃西路驿站,驿站内设洗手间、小型超市、自行车服务站及休息长椅等设施。 原人行道结构层为两种:①1:2水泥砂浆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10㎝厚C15商品混凝土垫层+路床,②3㎝砂垫层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路床。二.施工组织机构 为加强本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保证安全文明施工、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集团公司选派一分公司经理张翔同志为龙泉路绿道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整体事务。 宋峰为技术主管,配合项目经理的施工管理工作,贯彻落实项目质量方针和目标,负责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有效实施,掌握质量现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攻关,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和处理方案,并责成有关人员限期改进,负责工程项目中发生的工程量审核、劳力调整、机械调配、现场施工等工作。 葛鸢为资料员兼办公室干事,负责整个工程的内业资料、台账管理、晴雨表填写、上报下传有关文件、后勤保障及办公用品采购等工作。

刘志强为技术员,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计划、进度及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的编制及施工日志的记录工作等,配合监理工程师对本工程的质量做直接指导。 高庆国为安全员,协助项目部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负责落实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护、现场标牌等,做好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和工地日常巡查工程,积极配合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需要。 三.施工方案 开工前,在全面总结试验段施工的基础上,科学组织,统筹安排,指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时应本着“先易后难”原则,对于施工条件好的路段可优先安排施工,同时改造施工条件差的路段。 (一)拆除工程施工 本工程拆除工程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工程量较大,影响机械施工的主要因素有原人行道种植树木、路灯线杆、高低压线、检查井及外侧绿化种植苗木、草皮等,施工时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1)原人行道结构层为1:2水泥砂浆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10㎝厚C15商品混凝土垫层+路床。 人工配合机械拆除并装车外运环保透水砖、砂浆垫层及其他拆除物,拆除原路缘石边向外侧1.7m宽度下混凝土垫层。保证新增绿化带宽度、新增绿化带外侧路缘石施工条件及新增绿化带种植土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2)原人行道结构层为3㎝砂垫层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路床。 人工配合机械拆除并装车外运环保透水砖及砂垫层,挖除并外运多余土方。路床整形碾压合格后,保证垫层施工条件及新增绿化带种植土条件符合设计要求。可将多余土方调至新增绿化带土方不足的路段。 自行车道路床含水量过大时,经碾压出现的“弹簧”现象,软弹面积

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2012

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 (试行) Guideline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gional Greenways in Pearl River Delta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前言 为深入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要求,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面开展宜居城乡建设的基础上,先行加快推进珠三角绿道网的规划建设,从而为区域绿地划定及管理工作积累经验。为保障区域绿道(省立)规划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相关标准、指引和规范以及实际案例,并广泛吸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

目录 1 总则 (1) 2 区域绿道(省立)的定义和功能 (2) 3 区域绿道(省立)的分类和组成 (4) 4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6) 5 绿廊系统规划设计 (8) 6 慢行道规划设计 (10) 7 节点系统规划设计 (12) 8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 (14) 9 服务系统规划设计 (15) 10 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17) 附图 (19) 附表 (22)

1 总则 1.0.1本指引为适应和满足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省立)规划建设的需求编制而成,旨在确保规划设计单位和建设管理单位在开展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建设时,准确理解规划理念、原则和方法,把握好设计要点、成本控制、工程施工、后期养护等有关环节的关键问题。 1.0.2本指引所指的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1.0.3本指引主要针对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的规划设计工作,适用于珠三角地区的各城市。 1.0.4区域绿道(省立)是区域绿地的组成部分,应纳入区域绿地统一规划布局。 1.0.5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的实施,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建设、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渔业、水利、旅游、文物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进行。各部门应按照规划要求和职能分工,依法履行职责。 1.0.6区域绿道(省立)的规划设计应同时符合国家、广东省以及珠三角地区各城市的有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 1.0.7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的规划设计可参照本指引。 1.0.8本指引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区域绿道(省立)的义务;有权监督区域绿道(省立)规划建设工作,检举违反区域绿道(省立)规划的行为。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余佳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余佳 发表时间:2018-07-24T16:09:40.9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作者:余佳梅芳萍[导读] 从而促进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行业可持续的发展与绿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这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面广泛支持和努力。 杭州景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化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整个生命之网的一部分,在这个生命网中,植物和大地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植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的给人类 和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建设;城市绿化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绿化的步伐也迅速提升,一些城市大力引进多品种的种植树种进行配种与栽植,意图通过绿化数量的增加、达到满足绿化标准、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建管单位却忽略了必要的养护与协调配比,舍近求远的引进、盲目的栽种,密集的分布导致种植树种水土不服、相互抑制、争抢阳光和肥料,易受到病虫害的大面积侵袭,反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1 城市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潜存的关键性问题参差不齐的施工队伍,不能够很好的展现工程设计理念。在众多工程当中,尤属绿化工程的专业技术型、严谨性比较低,这就会令不少人产生一个错误的认识:绿化施工极为简单,加之绿化工程能够为施工单位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此就出现了目前不少的人在不具备绿化施工专业素质的情况下进入到绿化施工队伍当中来,在日常施工过程中仅仅知道参考图纸施工,却不会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重的缺乏专业性技能。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工程来讲“三分靠设计,七分靠施工”,要想创造一个良好的园林绿化工程在拥有一个完美的设计以后,必须要具备一支拥有专业性科学技术的施工队伍。 2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及掌控的重点是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为达到有关合同及规范的质量标准必须要开展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经过利用有关检查方式对施工情况进行定期检验,而在施工管理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2.1创建科学规范的绿化管理方式绿化工程建设管理是选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促使工程在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工程进展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掌控,以此保证园林工程在预期内得以竣工。 2.2对城市园林绿化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掌控城市园林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是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保障,如果所使用的原材料达不到有关要求,那么工程质量奖会受到巨大的威胁,为此,对园林绿化材料进行严格掌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 2.3对园林绿化施工开展全方位掌控,着重把握相关工序质量园林绿化工程通常是由多个项目组合而成的,要想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质工程的效果,是一定要对工程开展全方位掌控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早总体上达到最终的质量要求。可以看出,唯有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工序质量掌控,才能够有效的把握好工程质量。 2.4不断创新,提高绿化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只有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得到最大的进步。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来讲亦是如此。依据施工管理项目的自身特征,不断的进行有关创新,促使绿化管理模式具备很强的操作性能,以有效的提升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工作效率。 3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3.1 提升管理者素质,令管理者拥有一个正确的理念;统一管理者思想意识,树立管理者威信。工程施工管理其实是对施工过程中所有参与人员的一种管理,建设单位管理者唯有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起到带头的作用,才能够使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2 明确工程最终目标,创建管理体制,促使日常管理工作有明确的规范约束。 3.3 明确管理者的责任,对其进行有关考核。建设单位管理者一定要真正的明白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预防有越级的情况出现。在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药充分调动设计、施工、监理部门管理者的能动性。 3.4 加强施工管理者的定期培训,促使其掌握有关绿化工程基本知识,以便于所开展的园林绿化工程在建设单位的科学指导下达到最佳的一个完成状态。 4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措施4.1遵循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原则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当中一定要遵循园林绿化管理原则,依据每一座城市自身的特殊性,制定城市专属的用地指标,同时选择对应的绿化用地区域,科学安排城市的园林绿化体系,当做进行城市绿化管理的重要依据。 4.2运用科学园林绿化管理方法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法有很多种方式,具有显著的主观性、目标性以及程序性等特征,开展有效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一定要具有先进合理的管理方法。在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多阶段决策是经常在园林绿化管理当中得以有效运用的管理方法。 4.3规范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同时是引导城市开展城市园林绿化的政府行为,同时能够有效的推动城市公民全体参与到社会运动当中去。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制定一定要具备综合性、阶段性及区域性等特点,同时一定要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及建设有关方面的方针政策以及城市所处在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因素来进行编制。科学合理制定城市园林规划一定要很好的展现城市绿化发展客观规律,与目前城市各方面状况相吻合,促使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4转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论文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交通业、贸易业、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园林城市也就油然而生了。 1.城市园林化的含义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中有乡,郊区有镇,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镇,总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共同提高。 2.建设城市园林的原因 2.1 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2.2 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由于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造成了文化国际化倾向的加剧。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2.3 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 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8.1%,我国1998 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 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2.4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我国60 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3 亿,占总人口的10%;等到2020 年,这个比率将达到16%,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目前我国已有1/4 的省市率先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老龄化社会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退休制度、劳保制度、社会福利政策、医疗保健及保险业,以及居住环境等。老龄化社会对园林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公园、绿地的分布、服务半径,到园内的布局、设施,都要求能适合老年人散步、健身、娱乐、休闲和交往的需要,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环境。 2.5 工作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多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使工作时间缩短,人们的闲暇

绿道专项施工方案

龙泉路绿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笃西路——荆河路)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滕州市龙泉路,南接笃西路,北连荆河路,为两侧人行道升级改造所成。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8+975。本段全长8975m。设计绿道宽度5m,其中自行车道宽度3m,新增绿化带宽度1.5m,三道路缘石宽度依次为0.2m、0.2m及0.1m。 自行车道路面设计结构层为:5㎝厚红色沥青混凝土面层+15㎝厚C15商品混凝土垫层+路床,路面以1%的横坡坡向新增绿化带外侧路缘石并与之顺接。本工程设计驿站二处,分别为龙泉南路驿站和笃西路驿站,驿站内设洗手间、小型超市、自行车服务站及休息长椅等设施。 原人行道结构层为两种:①1:2水泥砂浆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10㎝厚C15商品混凝土垫层+路床,②3㎝砂垫层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路床。二.施工组织机构 为加强本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保证安全文明施工、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集团公司选派一分公司经理张翔同志为龙泉路绿道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整体事务。 宋峰为技术主管,配合项目经理的施工管理工作,贯彻落实项目质量方针和目标,负责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有效实施,掌握质量现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攻关,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和处理方案,并责成有关人员限期改进,负责工程项目中发生的工程量审核、劳力调整、机械调配、现场施工等工作。 葛鸢为资料员兼办公室干事,负责整个工程的内业资料、台账管理、晴雨表填写、上报下传有关文件、后勤保障及办公用品采购等工作。

刘志强为技术员,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计划、进度及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的编制及施工日志的记录工作等,配合监理工程师对本工程的质量做直接指导。 高庆国为安全员,协助项目部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负责落实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护、现场标牌等,做好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和工地日常巡查工程,积极配合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需要。 三.施工方案 开工前,在全面总结试验段施工的基础上,科学组织,统筹安排,指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时应本着“先易后难”原则,对于施工条件好的路段可优先安排施工,同时改造施工条件差的路段。 (一)拆除工程施工 本工程拆除工程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工程量较大,影响机械施工的主要因素有原人行道种植树木、路灯线杆、高低压线、检查井及外侧绿化种植苗木、草皮等,施工时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1)原人行道结构层为1:2水泥砂浆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10㎝厚C15商品混凝土垫层+路床。 人工配合机械拆除并装车外运环保透水砖、砂浆垫层及其他拆除物,拆除原路缘石边向外侧1.7m宽度下混凝土垫层。保证新增绿化带宽度、新增绿化带外侧路缘石施工条件及新增绿化带种植土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2)原人行道结构层为3㎝砂垫层铺筑6㎝厚环保透水砖+路床。 人工配合机械拆除并装车外运环保透水砖及砂垫层,挖除并外运多余土方。路床整形碾压合格后,保证垫层施工条件及新增绿化带种植土条件符合设计要求。可将多余土方调至新增绿化带土方不足的路段。 自行车道路床含水量过大时,经碾压出现的“弹簧”现象,软弹面积

绿道管理机制初探 ——以珠三角绿道网为例

绿道是一种沿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主要由自然因素所构成的绿廊系统和为满足绿道游憩功能所配建的人工系统两大部分构成。其中绿廊系统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水体、土壤等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是绿道控制范围的主体;人工系统由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和人文景点等重要游憩空间的发展节点、慢行道、 2010年初,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决定, 在珠三角率先开展绿道建设,先行构建起2000多km的珠三角绿道网骨架。半年多来,珠三角绿道网建成量已经过半,部分路段已逐步投入使用。绿道作为公共产品,是为公众提供休闲、游憩、开展科学文化教育活动及锻炼身体的重要场所,绿道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为了保障绿道功能的发挥,解决多级政府、多个城市、多个部门单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绿道 绿道网由区域、城市、社区三级构成, 按照等级和规模划分,绿道可分为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区域绿道是指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支撑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城市绿道是指a 区域绿道 b 城市绿道 c 社区绿道

2 省市联动的珠三角绿道网规划管理架构

四、结语 绿道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事物,绿道网建设 是广东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城乡的重 要内容。珠三角绿道网不仅能满足居民日益增 长的亲近自然的生活需求,增强城市的亲和力 和吸引力,还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创新手 段。通过研究和探索可行的绿道管理机制,可 有力保障珠三角绿道网真正建成惠及广大百姓 的标志性工程,确保绿道功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建设厅. 广东省区域绿地规划指引[S]. 2003-10. [2]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珠三角绿道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2010 (01). [3] 年兴等. 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6 (9):3108-3116. [4] (01). [5] 2006,30(11):46-50. [6] 深圳市规划局,关于执行《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的 实施意见(代拟稿).2007-03. [7]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深圳市绿道网规划建设指导手册 .2010(04). 3 动态检测系统

浅谈城市绿道的建设

浅谈城市绿道的建设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一步步向外围扩张,乡村转化为中小城市。一方面,人们的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在空间上的聚集使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也造成了自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拥堵,居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渴望绿色、安全的休闲场所。现在已经有许多城市建设者意识到了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建设绿道成为了许多国家提供开放空间的一种途径。本文就城市绿道建设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绿道; 城市; 建设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stage of rapid urbanization, the city to peripheral expansion step by step, and the country in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on the one hand, people’s production activities and life activities in space city scale more and more big gathered, also cause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traffic jams, living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a series of problems. on the other hand, 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material life level,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life, people for the life of the mind increasingly strong demand, eager to green, safety of leisure place. now there have been many city builder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绿道绿廊规划文本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条规划的编制背景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临城县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构建全县生态安全新格局,为全县人民提供安全、舒适的户外活动平台,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与规模 本次规划编制范围:以临城县行政范围为界限,总面积797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依据与年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绿化条例》(1992 年)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年)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临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临城县城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0年)》 规划年限:根据国家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结合临城实际,确定规划年限。 近期:2013~2015年; 远期:2015~2020年。 第四条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2、通达便捷原则 3、生态先行原则 4、彰显特色原则 5、以人为本原则 第五条规划目标

从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区的目标出发,突出绿道绿廊网的生态和旅游休闲功能,达到绿量和布局的优化。规划将临城县内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通过绿带连接起来,形成点、线、面、环相结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充分发挥临城县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使绿道成网、景观相连、景随步移、人景交融,打造生态、休闲、宜游、宜行的绿色廊道,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 近期目标:完成首期规划绿道线以及示范段的建设,构建绿道的主体框架,使人们认识绿道、了解绿道、使用绿道。为居民提供休闲锻炼、绿色出行旅游的场所。 中期目标:完成次要绿道线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使绿道形成初步网状,更加便捷通达。加强宣传力度,使绿道观念深入人心;绿道沿线的商贸服务业更加成熟,对乡村经济起到带动促进作用;创建属于临城独特的旅游品牌,将临城打造成为邢台市旅游的新亮点。 远期目标:完成绿道连接线和部分偏远绿道建设工作,使绿道网更加完善合理。最终建设集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绿道,创造安居、康居、乐居的人居环境,提升临城在邢台市的竞争力,成为邢台市旅游的中心点。 第二章绿道绿廊总体规划 第6条绿道绿廊规划原则 (1)必须与周边城市绿道绿廊空间对接。 (2)必须与河流水系整治相结合:绿道与水系相结合是临城地域特色的体现,绿道建设可以利用和依托河流水系进行,同时绿道绿廊也就具备极为明显的水质改善功能。 (3)必须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绿道绿廊通过串联各种旅游资源点,增加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可观赏性和趣味性。 (4)必须体现生态化和本土化:绿道绿廊本身就是生态学中的生态廊道,是将区域生态斑块串连成“网”进而成“面”的重要手段。建设中尽可能以本土植物为主,保障本地生态安全。 第7条规划布局理念 临城绿道绿廊规划布局,区域角度重点考虑融入石家庄市、邢台市发展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