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油烟污染管理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255.01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预防火灾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餐饮商户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餐饮商户所有油烟管道、设备、设施及其操作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油烟管道清洗、维护、操作流程,确保油烟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二章油烟管道清洗第四条油烟管道清洗周期为每季度一次,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
第五条油烟管道清洗前,操作人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关闭油烟净化设备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2. 清理油烟管道周围环境,确保清洗过程中不影响正常营业;3. 准备清洗工具、清洁剂等。
第六条油烟管道清洗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1. 按照清洗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清洗彻底;2. 使用清洁剂时,注意个人防护,防止化学品伤害;3. 清洗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部门。
第七条油烟管道清洗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1. 检查油烟管道清洗效果,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 清理现场,恢复油烟管道周围环境;3. 开启油烟净化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章油烟设备维护第八条油烟净化设备应每月进行一次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等。
第九条保养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严格按照保养流程进行操作;2. 使用专用工具和清洁剂;3. 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维修。
第四章操作规范第十条操作人员应熟悉油烟管道、设备、设施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规范。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1. 严禁在油烟管道、设备、设施附近吸烟、乱扔杂物;2. 严禁使用明火或高温设备;3. 严禁私自拆装、改装油烟管道、设备、设施。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二条餐饮商户应设立专人负责油烟管道、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十三条餐饮商户应定期对油烟管道、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十四条餐饮商户应将油烟管道清洗、维护、操作情况记录在案,并定期上报相关部门。
城管局餐饮油烟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保障城市环境质量,规范餐饮行业生态环境,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及个人,包括餐馆、快餐店、饮品店、食品摊贩等。
三、相关法规及规定1.《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应当防治油烟、噪声、废气等环境污染。
2.《饮食服务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应当配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油烟净化设施。
3.《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投诉者有权了解其所消费的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等情况。
四、管理要求4.1 餐饮场所的油烟净化设施1.餐饮场所的油烟净化设施应当配置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确保油烟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油烟净化设施应当每日按规定清洗,存储油脂的容器应当每日清洗并消毒。
4.2 环境检测1.餐饮场所的油烟排放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应当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并记录。
2.环境检测记录应当保存至少一年,接受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
4.3 投诉处理1.市民对餐饮场所的油烟污染有投诉需求时,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主动配合调查处理。
2.市场监管机构应当及时处理投诉,并做好投诉处理记录。
4.4 处罚措施1.餐饮服务经营者违反本制度规定,应当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给予罚款等行政处罚。
2.对于多次违反本制度规定的餐饮服务经营者,市场监管机构可以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五、实施与监督1.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加强对员工油烟排放卫生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餐饮服务经营者的监督与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并及时通报油烟排放情况。
3.内部员工应当按照规定使用油烟净化设施,减少油烟排放。
六、总结城管局餐饮油烟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同时,对于那些经营不合法、违反规定的餐饮服务经营者,严厉打击、依法处理,切实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城市公共卫生水平。
油烟管理规章制度最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餐饮行业油烟排放的管理,减少油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维护公共利益,根据《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餐饮企业及相关单位,包括餐馆、酒楼、快餐店等。
第三条餐饮企业应当加强对油烟排放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油烟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第四条油烟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综合考虑减排、治理、监控等措施,实行分类管理。
第五条各级环保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餐饮企业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保障环境质量。
第二章油烟排放标准第六条餐饮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油烟排放标准,保证油烟排放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第七条餐饮企业应当定期对油烟能源进行清洗维护,保持油烟排放设施的通畅和正常运转。
第八条新建餐饮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达到环保要求,减少油烟排放。
第九条环保部门应当组织对餐饮企业进行定期的油烟排放监测,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整改指导。
第十条餐饮企业应当配合环保部门开展油烟排放监测工作,如实提供相关资料,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第三章油烟净化设施管理第十一条餐饮企业应当配备齐全的油烟净化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转。
第十二条油烟净化设施应当具备有效收集、过滤、清洁油烟的功能,确保油烟排放符合标准。
第十三条环保部门应当对油烟净化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设施予以整改或者停用。
第四章油烟管理责任第十四条餐饮企业应当设立专门岗位负责油烟管理工作,并明确工作职责和相关制度。
第十五条油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油烟排放控制技术,能够有效管理和维护油烟净化设施。
第十六条餐饮企业应当建立油烟管理档案,保存油烟排放监测记录和整改情况,接受环保部门监督检查。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第十七条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餐饮企业,环保部门应当根据《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十八条对油烟排放达标的餐饮企业,环保部门应当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和表彰,鼓励企业积极配合进行油烟排放减排工作。
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管理制度1. 前言餐饮油烟污染是一个持续存在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为强化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工作,促进环境保护和健康发展,本文将介绍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管理制度。
2. 制度内容2.1 目标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减少餐饮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公共和个人健康,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2 适用范围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管理制度适用于餐饮活动中产生的油烟污染治理,包括以下范围:•餐饮企业•餐饮服务机构•家庭小餐馆2.3 职责分工2.3.1 餐饮企业或服务机构餐饮企业或服务机构应当在经营过程中做好油烟排放控制,包括以下职责:•安装油烟控制装置•定期对油烟控制装置进行维护•保证油烟排放符合规定2.3.2 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餐饮油烟排放管理,包括以下职责:•对餐饮企业或服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针对违规企业或服务机构进行惩罚处罚•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油烟排放治理技术培训和指导2.4 控制标准2.4.1 排放标准•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标准要求•对超标排放的餐饮企业或服务机构,需进行处理,并要求其达到标准排放或取缔2.4.2 油烟控制设备标准•油烟控制设备应安装在油烟来源处•油烟控制设备应具备自动清洗或手动清洗的功能•油烟控制设备应具备稳定的控制效果2.5 监督检查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餐饮企业或服务机构的油烟排放监督检查,包括以下内容:•油烟排放量抽测•油烟控制装置使用效率检查•油烟控制装置维护情况检查2.6 附则•对于拥有自主治理能力的餐饮企业或服务机构,其油烟排放治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要求•对于业主自建的家庭小餐馆,其油烟排放治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要求•本制度由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实施3. 结论本文针对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制度进行了详细介绍,制度涉及到了餐饮企业或服务机构的职责分工、控制标准以及监督检查等方面,能够有效地降低餐饮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公共和个人健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管理,保障公众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餐饮经营单位,包括但不限于餐厅、饭店、快餐店、小吃店等。
第三条餐饮经营单位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油烟排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第二章油烟排放设施要求第四条餐饮经营单位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第五条油烟净化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洗、维护,确保其净化效率。
第六条餐饮经营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安装油烟在线监测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章油烟排放管理第七条餐饮经营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严格控制油烟排放。
第八条餐饮经营单位应建立油烟排放管理制度,明确油烟排放责任人和操作流程。
第九条餐饮经营单位应定期对油烟排放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条餐饮经营单位应配合环保部门进行油烟排放监测,如实提供相关资料。
第十一条餐饮经营单位不得擅自改动油烟排放设施,确需改动的,应事先向环保部门申请审批。
第四章油烟处理设施第十二条餐饮经营单位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油烟处理设施,如油烟过滤器、油水分离器等。
第十三条油烟处理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洗、维护,确保其处理效果。
第十四条油烟处理后的废水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五条环保部门负责对餐饮业油烟排放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环保部门可对餐饮经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要求其提供相关资料。
第十七条环保部门可对油烟排放超标或未按本制度执行的餐饮经营单位依法进行处罚。
第十八条鼓励公众对餐饮业油烟排放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者给予奖励。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餐饮经营单位违反本制度,造成环境污染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烧烤餐饮油烟治理制度规定1. 引言近年来,烧烤餐饮店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由于油烟排放不当,给周边居民带来了诸多困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为规范烧烤餐饮行业的油烟排放行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本文将制定烧烤餐饮油烟治理制度规定。
2. 对象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从事烧烤和餐饮服务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
3. 油烟治理原则1.烧烤餐饮店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油烟治理设备,有效控制油烟排放,确保周围环境不受污染。
2.烧烤餐饮店必须按照规定的排放标准进行污染物排放和监测,确保排放的油烟浓度不超过国家的法律标准。
3.烧烤餐饮店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经营活动,不得违反环保、消防等相关规定。
4. 油烟治理设备要求1.油烟治理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测和维护。
2.油烟治理设备必须具有强制排风和油烟净化功能。
3.油烟治理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转状态。
5. 排放标准要求1.烧烤餐饮店的油烟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不得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
2.烧烤餐饮店必须每年对自身油烟排放进行一次检测,如发现超标,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
6. 法律责任1.违反本规定的烧烤餐饮店,将被责令整改,直至达到排放标准为止。
2.拒不整改的烧烤餐饮店,将被依法处罚,并由环保、消防、质监和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联合处罚。
3.若因烧烤餐饮店的油烟排放造成周边居民身体损害或环境污染,烧烤餐饮店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 结论烧烤餐饮店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未经治理的油烟污染已经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范围。
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必须制定科学的油烟治理制度规定,切实保护人类的身体和生活环境。
餐饮油烟的规范管理制度一、背景在现代城市中,餐饮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餐饮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油烟排放方面,对环境和人体卫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制订一套餐饮油烟规范的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变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与适用范围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餐饮业的油烟排放,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餐饮企业和个人,包括饭店、餐厅、餐饮小摊等。
三、主要内容1. 设备与设施1.1 餐饮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油烟净化设备,确保油烟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要求。
1.2 餐饮企业应建立餐饮油烟净化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3 餐饮企业应配备灭火器材和报警设备,经常进行维护检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生产操作规范2.1 餐饮企业应定期进行油烟排放检测,并保存检测报告,以备环保部门检查。
检测报告应记录在相应的档案中。
2.2 餐饮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油烟净化设备的操作,确保油烟净化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厨师应注意食品烹饪火力控制,防止因过度火力造成油烟污染。
3. 废弃物处理3.1 餐饮企业应建立规范的废弃物处理制度,确保餐饮用油、废弃物和菜品残渣等垃圾被妥善处理。
3.2 废油应由合法单位回收,不得倒入下水道或其他非法渠道。
3.3 废弃物应分类处理,厨余垃圾、大骨头、菜品残渣等应尽量处置于合规食品废弃物处理场所。
废旧设备、容器、包装材料等应统一收集并交由合法回收单位处理。
四、监督与管理4.1 环保部门应定期对餐饮企业的环保设施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检查。
4.2 监管部门对于发现环保违规企业,应及时通知企业改正,并按照国家环保法规进行相应的处罚和罚款。
对于恶意违规者,应实施重罚。
4.3 餐饮企业应根据管理制度要求建立相应的档案并保存5年,以备相关部门检查。
五、总结通过对餐饮油烟规范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企业应当对油烟净化设备的选用、生产操作规范和废弃物处理等进行全面规范,确保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
益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若干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益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10.25•【字号】益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4年第1号)•【施行日期】2025.03.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益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4年第1号)《益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若干规定》已于2024年8月29日由益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24年9月26日经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益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10月25日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益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若干规定》的决定(2024年9月26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经过审查,决定批准《益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若干规定》,由益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益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若干规定(2024年8月29日益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24年9月26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第一条本市城市建成区、县城建成区和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实施城市综合管理的其他区域的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及其相关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餐饮业,是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行业,包括餐饮服务企业、个体工商户、单位食堂等餐饮业经营者提供的餐饮服务。
第二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财政投入,建立健全部门协作联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按照职责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本区域内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有关工作,加强对餐饮业油烟污染投诉的协调处理。
国家餐饮油烟管理制度背景介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就餐消费水平的提高,餐饮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的餐饮业已经成为了世界餐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中,也伴随着油烟问题的不断加重。
油烟问题不仅影响到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国家出台了餐饮油烟管理制度,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制度内容一、餐饮油烟排放标准国家制定了餐馆油烟排放标准,要求餐厅必须装设油烟净化设备并保持正常运行,将油烟排放浓度降至规定范围内。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餐厅,国家还制定了不同的油烟排放标准,以便更好的满足各个类型餐厅的油烟排放需求。
二、餐厨垃圾规范管理餐厨垃圾是餐饮行业必然产生的垃圾,但其管理常常被忽略,不仅污染环境,还给环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此,国家规定餐饮企业必须按照分类投放餐厨垃圾,通过科学合理地回收和利用餐厨垃圾,减少浪费,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三、餐饮油烟抽查制度国家制定了餐饮油烟抽查制度,对餐饮企业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以确保各家餐厅在油烟排放、垃圾分类投放等方面符合国家规定,并对不符合规定的单位进行处罚。
四、诚信建设和社会监督国家号召餐饮企业建设诚信经营,建立企业信用体系。
同时,呼吁公众积极参与到餐饮油烟管理工作中来,通过投诉与监督,来监管餐饮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使得整个行业更加健康、透明和安全。
结论餐饮油烟管理制度的出台,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目前仍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方面,例如对于一些小餐饮店的监管、油烟净化设备的完善等。
因此,作为餐饮企业经营者和公众,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餐饮油烟管理工作中来,共同推动行业更加健康发展,从而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餐饮业油烟污染管理规
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餐饮业环评手续摸底调查方案
近年来,随着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引起的污染扰民问题,尤其是油烟扰民问题引起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并危害着居民的身体健康,引起了环保局的高度重视。
县环保局打算近期对县城餐饮行业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掌握了解城区油烟污染的现状。
一、油烟污染现状
目前,县城餐饮业发展迅猛,部分居民用其个人民房作为农家乐经营,仅有几家餐饮业安装了专用烟道,使用了高效环保油烟净化器。
未安装油烟净化器的餐厅,油烟通过换气扇排出,影响着居民的生活环境。
由于未做到油烟分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烟囱、墙面等都会附着油垢,如长时间未清理,经过日晒,会散发出恶臭,甚至遇见明火就会剧烈燃烧,发生火灾。
县城内的餐饮业基本分布在临街面和居民区,城区内有各类餐饮业店面摊点,大多分布在主干道两侧,少一半分布在居民区内。
餐饮业大都与居民楼相邻或在居民楼下一楼经营,经营中产生的油烟污染直接对周围居民构成污染或危害,所以严把餐饮行业的选址及办理餐饮环评手续是至关重要的。
二、油烟污染的构成
城区餐饮业油烟污染源以点源污染为主。
点源是单个的餐饮饭店或摊点。
油烟污染安排放的方式可分为散排、高烟囱排放和已处理达标排放三种。
辖区内油烟散排的占整个餐饮业的绝大部分;高烟囱排放也只有少数几家。
县城区内餐饮业油烟污染的形势相当严峻,全部处于无序的排放状态,对辖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油烟污染扰民呈现出的特点:
以点源散排油烟污染引起的污染扰民问题整治难度大。
由于这些点源大都集中在居民区内,一个点就影响到一大片,一家餐馆影响一栋楼甚至几栋楼的居民。
餐馆产生油烟的过程中,楼上的居民根本无法打开窗户,有的居民家中的家具和家用电器表层全是油腻。
三、产生的原因
(一)选址不合理
县城区内的餐饮业大都存在选址不合理,大部分餐饮业分布在居民稠密的街道和居民区,特别是油烟散排的早点、夜市更是见缝插针,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
以前点源的开业基本不用经过环保部门,直接在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环保部门犹如消防队扑火一样,那里出现了油烟污染,环保就赶到那里,疲于应付。
(二)排烟无设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的通知》的规定,所有新建和改建、扩建的饮食单位,必须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安装符合要求的油烟净化设备。
大多数餐饮业主的环保意识淡薄,只顾经济利益,不顾他人生活的现象相当普遍;有的业主甚至还没有听说过“油烟污染”,直到居民反映强烈引起管理部门的强制整治才着手治理,一般都不主动采取防治措施;有的业主虽然安装了排烟装置,但业主只顾眼前利益,不愿意在自已经营期内作无经济效益投入,也不会主动上污染治理设施,甚至会跟执法人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三、防治对策
(一)加大油烟污染防治的宣传力度
油烟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必须找准突破口,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既要解决油烟扰民的问题,又要保障餐饮业有序发展,通过治理实现经济和环保“双赢”的目标。
油烟扰民,餐饮业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提高业主的环保意识,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应多为社会想一想,从而保证居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助于业主同社会和谐相处。
通过电视台、短信、广播等宣传油烟污染的危害,以及宣传环保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工商局联合管理监督。
(二)加强城市规划及管理
加强城市规划,严格执行城市环境功能区划,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在规划中明确区分使用功能。
用于饮食娱乐的区域和住宅小区建设,饮食专用场所规划建筑设计部门应预设专门的烟道竖井,环保部门应依法实施环保第一审批权,把好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批关,从源头上治理油烟污染的问题。
(四)确立环保第一审批权
油烟污染要得到有效遏制,就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这就必须依法对新建的餐饮店进行环境影响先期评价,并由环保部门先期依法审批。
同时,由环保、工商、食品药品监督局三个单位牵头对现已开办的餐厅就行联合检查,对未达到油烟发排放的餐饮业进行处理整改。
因此,必须要确立环保部门对新建餐饮业的第一审批权。
只有征求周围居民的意见,通过了环保部门环境影响评价并审批同意后,方能在有关部门办理开业手续。
(五)协调配合,加大整治和监管力度
根据巩留县的实际,有时仅凭环保部门的力量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难度很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执法,如:工商、城建、药监、公安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局组成餐饮业污染整治办公室,对城区内的餐饮业
污染进行专项整治,通过两到三年时间的全面整治,对治理无望的取缔一批,对治理有望而污染严重的则采取限期治理的办法,强制治理。
餐饮业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配合治理,因地制宜选取适合条件的油烟治理技术及设备,安装符合要求的油烟净化设备。
同时,对新建筑物功能严格区分,开办餐饮店的商用楼必须预设餐饮专用烟道,并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油烟净化技术,减少油烟污染给居民生活环境带来的烦恼,努力改善城区的环境质量,为巩留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