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信息安全第2章 网络信息安全理论基础[精]
- 格式:ppt
- 大小:494.00 KB
- 文档页数:53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2 章
1 为什么密码的安全性应该基于密钥的保密,而不能基于算法细节的保密?
如果密码的安全性是基于保持算法的秘密,这种密码算法就称为受限制的算法。
受限制的算法在历史上起过作用,但按现代密码学的标准,它们的安全性已远远不够。
这是因为保密的算法只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设计和研究,少数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
算法的步骤和细节与密钥空间比总是非常有限的。
只有那些公开的、经过多年让众多的学者和黑客去研究仍不能被破解的算法才是真正安全的。
安全的加密体制中,密钥空间总是很大,相对于对算法细节保密,对密钥保密更安全。
2 密码的安全准则是什么?
密码的安全性应该基于密钥的保密,而不是基于算法细节的保密。
3 什么是雪崩准则?
雪崩准则就是要求算法具有良好的雪崩效应,输入当中的一个比特发生变化都应当使输。
第2章网络安全技术基础1. 选择题(1)SSL协议是()之间实现加密传输的协议。
A.物理层和网络层B.网络层和系统层C.传输层和应用层D.物理层和数据层(2)加密安全机制提供了数据的()。
A.可靠性和安全性B.保密性和可控性C.完整性和安全性D.保密性和完整性(3)抗抵赖性服务对证明信息的管理与具体服务项目和公证机制密切相关,通常都建立在()层之上。
A.物理层B.网络层C. 传输层D.应用层(4)能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的是()。
A.认证服务B.数据保密性服务C.数据完整性服务D.访问控制服务(5)传输层由于可以提供真正的端到端的连接,最适宜提供()安全服务。
A.数据保密性B.数据完整性C.访问控制服务D.认证服务解答:(1)C (2)D (3)D (4)B (5)B2. 填空题(1)应用层安全分解成、、的安全,利用各种协议运行和管理。
解答:(1)网络层、操作系统、数据库、TCP/IP(2)安全套层SSL协议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提供通信双方网络信息的性和性,由和两层组成。
(2)保密性、可靠性、SSL 记录协议、SSL握手协议(3)OSI/RM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七层协议是、、、、、、。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4)ISO对OSI规定了、、、、五种级别的安全服务。
对象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防抵赖(5)一个VPN连接由、和三部分组成。
一个高效、成功的VPN具有、、、四个特点。
客户机、隧道、服务器、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保证、可扩充和灵活性、可管理性解答:(1)网络层、操作系统、数据库、TCP/IP(2)保密性、可靠性、SSL 记录协议、SSL握手协议(3)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4)对象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防抵赖(5)客户机、隧道、服务器、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保证、可扩充和灵活性、可管理性3.简答题(1)TCP/IP的四层协议与OSI参考模型七层协议的对应关系是什么?Internet现在使用的协议是TCP/IP协议。
网络安全基础第三版课后完整答案加油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一章:1、什么是OSI安全体系结构?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安全服务2、被动和主动安全威胁之间有什么不同?被动攻击的本质是窃听或监视数据传输;主动攻击包含数据流的改写和错误数据流的添加3列出并简要定义被动和主动安全攻击的分类?被动攻击:小树内容泄漏和流量分析;主动攻击:假冒,重放,改写消息,拒绝服务4、列出并简要定义安全服务的分类?认证,访问控制,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成性,不可抵赖性5、列出并简要定义安全机制的分类?加密,数字签名,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可信功能,安全标签,事件检测,安全审计跟踪,认证交换,流量填充,路由控制,公证,安全恢复。
第二章:1、对称密码的基本因素是什么?明文,加密算法,秘密密钥,密文,解密算法2、加密算法使用的两个基本功能是什么?替换和转换3、两个人通过对称密码通信需要多少个密钥?1个4、分组密码和流密码的区别是什么?流密码是一个比特一个比特的加密,分组密码是若干比特(定长)同时加密。
比如des是64比特的明文一次性加密成密文。
密码分析方面有很多不同。
比如流密码中,比特流的很多统计特性影响到算法的安全性。
密码实现方面有很多不同。
比如流密码通常是在特定硬件设备上实现。
分组密码既可以在硬件实现,也方便在计算机上软件实现。
5、攻击密码的两个通用方法是什么?密钥搜索和夯举方法6、什么是三重加密?在这种方式里,使用三个不同的密钥对数据块进行三次加密,三重DES 的强度大约和112-bit的密钥强度相当。
三重DES有四种模型。
(a)使用三个不同密钥,顺序进行三次加密变换(b)使用三个不同密钥,依次进行加密-解密-加密变换(c)其中密钥K1=K3,顺序进行三次加密变换(d)其中密钥K1=K3,依次进行加密-解密-加密变换7、为什么3DES的中间部分是解密而不是加密?3DES加密过程中的第二步使用的解密没有密码方面的意义。
它的唯一好处是让3DES的使用者能够解密原来单重DES使用者加密的数据8、链路层加密和端到端加密的区别是什么?对于链路层加密,每条易受攻击的通信链路都在其两端装备加密设备。
信息安全理论基础是什么意思1. 简介信息安全是当今数字化时代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为了维护个人、组织和国家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信息安全理论基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信息安全理论基础的含义和意义。
2. 定义信息安全理论基础是一系列关于保护信息的理论原则和概念,目的是确保信息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不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和破坏。
3. 保密性保密性是信息安全的核心要素之一。
信息的保密性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可以访问敏感信息。
为了实现保密性,需要使用加密算法、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等措施。
4. 完整性完整性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防止信息被篡改。
完整性的实现方式包括使用数字签名、数据校验和安全传输协议等。
5. 可用性可用性意味着在需要时能够访问和使用信息。
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关注维护系统和网络的可用性,以防止由于攻击、硬件故障或其他问题而导致的服务中断。
6. 认证与授权认证和授权是信息安全中重要的概念。
认证确保用户的身份和准入权限,授权决定用户能够访问哪些资源和执行哪些操作。
7. 安全的通信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强调安全通信的重要性。
通过使用加密技术和安全传输协议,可以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保持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8. 安全策略和控制为了保护信息资源,组织需要制定和实施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
这些策略和控制措施包括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制定访问控制策略、实施审计和监测机制等。
9. 威胁分析与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引入威胁分析和风险管理的概念。
通过评估潜在的威胁和漏洞,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风险水平。
10. 信息安全法律与合规性信息安全理论基础还考虑法律和合规性的要求。
组织需要遵守适用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并确保其信息处理活动符合业界标准和最佳实践。
11. 总结信息安全理论基础提供了维护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信息安全的核心目标,认证、授权、安全通信、安全策略和风险管理等概念与方法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
网络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章节一:网络安全概述1. 什么是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软件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泄露、篡改以及其他网络威胁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
2. 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有哪些?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包括病毒和恶意软件、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网络钓鱼、拒绝服务攻击等。
3.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是什么?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护个人隐私、保护商业机密、保护国家安全、保护网络基础设施等。
章节二:网络攻击与防御1. 什么是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未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通过网络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获取信息、破坏系统功能或者进行其他非法活动的行为。
2. 常见的黑客攻击方式有哪些?常见的黑客攻击方式包括:密码破解、拒绝服务攻击、中间人攻击、网络钓鱼、木马病毒等。
3. 如何预防黑客攻击?预防黑客攻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新系统和应用软件、使用防火墙和安全软件、加密网络通信等。
章节三:个人信息安全保护1. 什么是个人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个人身份和隐私数据免受非法获取、使用和泄露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
2.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持谨慎使用网络、注意网络隐私设置、定期检查账户安全、避免泄露个人信息等。
3. 什么是强密码?强密码是由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组成的,长度较长且复杂的密码,以提高密码的安全性。
4. 如何创建和管理强密码?创建和管理强密码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使用不相关的词语组合、定期更换密码、不在多个网站使用相同密码等。
章节四:防火墙和安全软件1. 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以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2. 防火墙有哪些类型?防火墙可以分为网络层防火墙和应用层防火墙,网络层防火墙主要用于过滤IP层的数据包,应用层防火墙则更关注应用层的数据包。
3. 什么是安全软件?安全软件是指用于保护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专门软件,如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反间谍软件等。
第1章信息安全概述1.信息的安全属性是什么?(1)保密性(2)完整性(3)可用性(4)可控性(5)不可否认性2.信息安全的定义是什么?信息安全面临威胁有哪些?信息安全从广义上讲,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的保持。
由于当今人类社会活动更多的依赖于网络,因此狭义的讲,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3.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什么?总而言之,所有的信息安全技术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安全目标,即通过各种技术与管理手段实现网络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保密性、完整性、有效性、可控性和拒绝否认性。
4.PDR模型的重要内容是什么?ISS公司提出的PDR安全模型,该模型认为安全应从防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响应(reaction)三个方面考虑形成安全防护体系。
5.OSI安全体系结构定义了五大类安全服务,同时提供这些服务的八类安全机制,它们的内容是什么?五类安全服务,包括鉴别服务(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和抗抵赖性(抗否认),用来支持安全服务的8种安全机制,包括加密机制、数字签名、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认证交换、业务流填充、路由控制和公证6.国际上,重要的信息安全评估标准和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有哪些?我国的情况是怎样的?信息安全评估标准有:参考表本章的表1-6 各个时期、不同区域的信息安全评估标准。
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有:(1)ISO/IEC信息安全管理标准(2)英国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BS 7799和BS 15000)(3)美国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NIST SP系列特别出版物(4)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系统审计治理领域——COBIT和ITIL第5章网络设备安全技术1.什么是防火墙?简述防火墙的功能、特点。
在现代计算机网络中,防火墙则是指一种协助确保信息安全的设施,其会依照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是禁止传输的数据通过。
网络信息安全(毕业论文)目录前言摘要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概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与主要用途第2章网络信息安全概述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产生与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第3章实例网络信息应用中字符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参考结束语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人们称它为信息高速公路。
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产物,是应社会对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要求发展起来的,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
我国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速度也很快,在国防、电信、银行、广播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我相信在不长的时间里,计算机网络一定会得到极大的发展,那时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
正因为网络应用的如此广泛,又在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其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它是网络能否经历考验的关键,如果安全性不好会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
网络信息交流现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信息安全却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本文就网络信息的发展,组成,与安全问题的危害做一个简单的探讨摘要本文就网络信息安全这个课题进行展开说明,特别针对字符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概述简要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的功能,网络的定义,网络系统的组成以及网络的主要用途。
第2章对网络安全做一个概述。
第3章简单探讨一下字符过滤不严而引发的网络信息威胁第1章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与主要用途计算机网络源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其发展历史按年代划分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50-60年代,出现了以批处理为运行特征的主机系统和远程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
60-7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
主机运行分时操作系统,主机和主机之间、主机和远程终端之间通过前置机通信。
美国国防高级计划局开发的ARPA网投入使用,计算机网处于兴起时期。
70-80年代是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的阶段,网络开始商品化和实用化,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互相促进,结合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