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问题由来及解决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1、这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
3、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
4、祖国统一是历史最终的发展趋势。
不利因素:1、我国大陆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
都不成熟。
2、台独分子不断破坏。
3、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1.香港问题的由来: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的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租期为99年。
2.澳门问题的由来: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强占了澳门地区。
3.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
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根据《基本法》,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实行「一国两制」,除防务和外交归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澳门:葡萄牙人最初限定只能居住在澳门南方,由果亚亲王管辖,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马士加路也为首任澳门总督。
1640年当葡萄牙摆脱西班牙统治后,因澳门未曾投降于西班牙,于是被授“天主圣名之城”(Cidade do Nome de Deus)的称号。
澳门历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驰名于世,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中在地区上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亦曾在世界经济的运转中发挥重大作用。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1844年9月20日,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宣布澳门为自由港;1849年,葡萄牙停止向中国交澳门地租及占领关闸。
1851年,葡萄牙占领氹仔。
1863年,侵占塔石、沙冈、新桥、沙梨头和石塘街。
1864年,再占领路环。
1879年,占领龙田村。
香港问题由来及解决一文摘录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秦代香港地区属南海郡番禺县管辖,历经汉、晋、隋、唐、五代、宋、元、明,直到清代道光年间,中国政府始终对香港行使主权;17世纪以后,英国一直图谋夺占中国土地;19世纪,英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势力蓄谋吞并的目标;1840—1842年间和1856—1860年间,英国借口保护英商进行鸦片贸易的所谓“利益”,两次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把香港岛和九龙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同它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地区99年从而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帝国主义所强加的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从来都不予承认;为反抗英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对于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之前,暂时维持现状;中国政府还采取一系列政策在政治上稳定香港,在经济上支持香港,为日后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创造条件;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和港澳问题的构想开始形成并不断完善;而此时“新界”租期届满日趋临近,英国方面也开始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业已成熟;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明确指出用“一国两制”方针解决香港问题,揭开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谈判几经周折,直到1984年9月,双方就全部问题达成协议;1984年12月19日,两国政府首脑正式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于同时把香港交还给中国政府;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至此,香港问题得以解决;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港澳台问题香港问题:(一)由来1、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1860年10月英国又迫使清政府缔结中英《北京条约》,《北京条约》第六款规定,我国新安县九龙司的一部分领士,即位于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领土,永久割让给英国。
3、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英国借机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6月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了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35个岛屿,租期为99年。
——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二)解决1、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曾向和会提出收回租借地(包括九龙租借地)的问题。
2、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在和她会谈时明确提出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
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并于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3、香港回归的原因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
重要原因:“一国两制”方针战略的正确,为中英港三方接受。
再次: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4、香港回归的意义:a、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香港历史新的一页b、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c、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贡献d、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澳门问题:(一)由来1、1553年,葡萄牙商人谎称商船遇风暴,请借澳门曝晒“水渍贡物”并贿赂明朝官员,得以入据澳门。
2、1845年8月,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趁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之机,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并在澳门任命了自己的总督。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这是20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
经历了英国殖民统治150多年风风雨雨,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在这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时刻,回顾香港问题的由来与解决经过,回顾香港同胞始终如一的爱国精神,总结历史经验,这对于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是非常重要的。
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问题是在列强侵略中国的大背景下,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瓜分在华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形成的。
英国作为一个老牌殖民主义国家,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很早就图谋占据中国沿海岛屿,作为对华侵略的基地。
1793年,英国全权大使马戛尔尼到承德会见乾隆皇帝时,要求割占舟山附近一个小岛,遭到断然拒绝。
1830年,47名旅华英商向英国下议院呈交请愿书,要求“取得邻近中国沿海的一处岛屿”。
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于1840年8月打到天津白河口。
道光皇帝派琦善到广东议和,并将林则徐革职。
在谈判过程中,英方提出割让香港岛的要求,并突然发动进攻,于1841年1月7日占领位于珠江口的大角和沙角炮台,对琦善施加压力。
琦善答应代英方请求皇帝将香港给他们“泊舟寄居”。
谈判尚在进行,英军就于1月25日强行在香港岛登陆,后又发布文告,谎称已与琦善达成割让香港岛的协议。
1842年6月,驻华全权使臣兼商务监督璞鼎查,指挥英军北上进犯长江。
英军攻占上海后,“采用了极端残酷的手段”攻下长江、运河交汇处的重要城市镇江,占据了清朝的漕运枢纽。
接着长驱西进,兵临南京城下。
此时清政府已无力阻止英军的进攻。
当双方还在长江沿岸交战时,道光皇帝就密令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按照璞鼎查提出的要求,与英方讨论议和问题。
8月18日,他下令说:“香港准其赏借。
”“赏借”即割让。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同英方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该条约规定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这是英国侵占香港地区的第一步。
咸丰皇帝在位时,清代政治更加腐败,内外交困。
先是南方爆发太平天国起义,接着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香港问题由来及解决》一文摘录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秦代香港地区属南海郡番禺县管辖,历经汉、晋、隋、唐、五代、宋、元、明,直到清代道光年间,中国政府始终对香港行使主权。
17世纪以后,英国一直图谋夺占中国土地。
19世纪,英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势力蓄谋吞并的目标。
1840—1842年间和1856—1860年间,英国借口保护英商进行鸦片贸易的所谓“利益”,两次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把香港岛和九龙割让给英国。
1898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同它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地区99年从而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
帝国主义所强加的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从来都不予承认。
为反抗英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
对于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之前,暂时维持现状。
中国政府还采取一系列政策在政治上稳定香港,在经济上支持香港,为日后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创造条件。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和港澳问题的构想开始形成并不断完善;而此时“新界”租期届满日趋临近,英国方面也开始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业已成熟。
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明确指出用“一国两制”方针解决香港问题,揭开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
谈判几经周折,直到1984年9月,双方就全部问题达成协议。
1984年12月19日,两国政府首脑正式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于同时把香港交还给中国政府。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至此,香港问题得以解决。
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