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 常见主板技术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102.30 KB
- 文档页数:1
电脑主板各个模块介绍与原理解读主板又称为母板,是电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笔者来为大家介绍下主板的基本结构和所包含各个模块的功能为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希望对电脑爱好者学习电脑知识有帮助.相关阅读: 电脑硬件之电脑主板基础知识浅谈如果您对电脑硬件比较熟悉可以尝试看看我们提供的组装电脑配置单.一、主板的模块结构功能主板主要由CPU芯片组(Chipset)、高速缓存(Cache)、系统总线槽、RAM(内存)、系统BIOS(基本输入输出管理系统)及输入输出设备接口等组成。
主板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协调主板上的各个功能部件运行工作,为它们提供信息通路和数据通道。
计算机的主要电路和核心部件都集成在主板上。
按其电路功能分为以下几大模块。
1.CPU模块 CPU模块包括CPU芯片、CPU插座和风扇。
CPU的类型不同,CPU的插座也不一样。
2.内存模块内存模块包括内存插槽和内存条。
内存插槽是连接和放置内存条的地方,它决定着所安装的内存条类型,目前的形式有168线槽(DI MM槽)和184线槽(RIMM槽)。
3.芯片组(Chipset) 芯片组称为控制芯片组(Chipset),由一片或多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构成。
主要包括以下功能电路。
1)总线控制器其主要功能是执行CPU的命令,根据CPU的状态信号译码出各种控制命令,并代替CPU去下达命令,送往各功能电路 2)计时/计数器计时/计数器是计算机电路中的辅助时钟发生器,用硬件电路实现分频并产生其他时钟脉冲,供给除CPU以外的其他电路使用,它产生的时钟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系统时钟计时(System Timer CLK),作为系统计时及时间的处理;二是内存刷新时钟(DRAM Refresh CLK),对DRAM进行数据刷新;三是喇叭声音时钟(SPEAK CLK),产生各种声频的时钟,用来控制扬声器发声。
3)中断控制器控制各种硬件向CPU申请中断的优先权。
4)DMA通道控制器芯片组中含有DMA通道控制器,实现8条数据通道DQR0~DQR7的控制和管理。
大家知道,主板是所有电脑配件的总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下面我们就以图解的形式带你来全面了解主板。
一、主板图解一块主板主要由线路板和它上面的各种元器件组成1.线路板PCB印制电路板是所有电脑板卡所不可或缺的东东。
它实际是由几层树脂材料粘合在一起的,内部采用铜箔走线。
一般的PCB线路板分有四层,最上和最下的两层是信号层,中间两层是接地层和电源层,将接地和电源层放在中间,这样便可容易地对信号线作出修正。
而一些要求较高的主板的线路板可达到6-8层或更多。
主板(线路板)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PCB的制造过程由玻璃环氧树脂(Glass Epoxy)或类似材质制成的PCB“基板”开始。
制作的第一步是光绘出零件间联机的布线,其方法是采用负片转印(Subtractive transfer)的方式将设计好的PCB线路板的线路底片“印刷”在金属导体上。
这项技巧是将整个表面铺上一层薄薄的铜箔,并且把多余的部份给消除。
而如果制作的是双面板,那么PCB的基板两面都会铺上铜箔。
而要做多层板可将做好的两块双面板用特制的粘合剂“压合”起来就行了。
接下来,便可在PCB板上进行接插元器件所需的钻孔与电镀了。
在根据钻孔需求由机器设备钻孔之后,孔璧里头必须经过电镀(镀通孔技术,Plated-Through-Hole technology,PTH)。
在孔璧内部作金属处理后,可以让内部的各层线路能够彼此连接。
在开始电镀之前,必须先清掉孔内的杂物。
这是因为树脂环氧物在加热后会产生一些化学变化,而它会覆盖住内部PCB层,所以要先清掉。
清除与电镀动作都会在化学过程中完成。
接下来,需要将阻焊漆(阻焊油墨)覆盖在最外层的布线上,这样一来布线就不会接触到电镀部份了。
然后是将各种元器件标示网印在线路板上,以标示各零件的位置,它不能够覆盖在任何布线或是金手指上,不然可能会减低可焊性或是电流连接的稳定性。
此外,如果有金属连接部位,这时“金手指”部份通常会镀上金,这样在插入扩充槽时,才能确保高品质的电流连接。
主板常用基础知识讲解主板就是PC(个人计算机)中最重要的硬件组成部分。
英语:Motherboard, 又称主机板、系统板、逻辑板、母板、底板等,是构成复杂电子系统例如电子计算机的中心或者主电路板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主板常用基础知识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电脑基础知识主板主板作为电脑的主体部分,提供着多种接口与各部件进行连接工作,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主板上的各种接口与规范也在不断升级、不断更新换代。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CPU接口,Intel方面,有奔腾、酷睿2系列的LGA 775,酷睿i7的LGA 1366接口,i5、i3的LGA 1156;AMD方面也从AM2升级到了AM2+以及AM3接口。
其他如内存也从DDR升级到最新的DDR3,CPU供电接口也从4PIN扩展到8PIN等。
面对主板上如此多的接口,你都知道它们的用途吗?主板中如此繁多的接口,你全都认识吗?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主流主板上的各种接口进行介绍,使用户能清楚、明白主板上各种接口的作用。
1、CPU接口首先是CPU接口部分,目前PC上只有Intel和AMD两个公司生产的CPU,它们采用了不同的接口,而且同品牌CPU也有不同的接口类型。
Intel芯片组主板分为:Intel的LGA 775接口;IntelLGA 1366和LGA 1156接口Intel的CPU采用的是LGA 775、LGA 1366和LGA 1156这三种接口。
除了酷睿i7系列采用的是LGA 1366接口,酷睿i5和i3采用的是LGA 1156,市面上其他型号的CPU都是采用LGA 775接口,可以说LGA 775仍是主流,各种接口都不兼容。
在安装CPU时,注意CPU上的一个角上有箭头,把该箭头对着图中黄色圆圈的方向装即可。
IntelLGA 1366和LGA 1156接口AMD芯片组主板分为:2009年2月中,AMD发布了采用Socket AM3接口封装的Phenom II CPU和AM3接口的主板,而AM3接口相比AM2+接口最大的改进是同时提供DDR2和DDR3内存的支持。
电脑主板的知识简介电脑主板的知识简介主板安装在机箱内,是计算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小编整理了电脑主板的知识简介,欢迎欣赏与借鉴。
一、主板是什么?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
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
所以个人认为将主板单纯的认为只是一块集成PC插槽的电路板是不确切的。
虽然现在的主板对PC性能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但是主板就好比PC主机的骨骼和经络,选择一块具有适当功能(例如ITX主板对安装兼容性和无线功能的需求)和与其他配置相匹配的电气性能的主板还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主板,用户主要需考兼容、稳定性、扩展即可,优先建议选择主流型号品牌主板,稳定性更有保障。
主板的板型分类:主板的板型分类是在选择主板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主板的板型会决定整台PC的大小与相应的扩展性。
台式电脑的主板板型主要通过数主板的扩展插槽数来判断,以下是目前常见的主板板型。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ATX(大板),M-ATX(小板),ITX。
ATX主板比较适合安装在中塔机箱中,M-ATX比较适合中塔迷你塔机箱,ITX主板比较适合HTPC机箱。
E-ATX、XL-ATX、HTPX则相对较少有相关产品,产品更多的集中在旗舰级产品或服务器级产品。
二、主板的灵魂:芯片组主板芯片组是什么简单的说,芯片组是主板最重要的一颗集成芯片,他决定了主板可以使用什么CPU,可以具有多少原生接口和扩展能力(主板的扩展桥接芯片也要受到芯片组扩展能力的制约)。
我们常说的H61主板,Z87主板都是说的主板芯片组的型号。
图中就是一颗INTEL的Z87芯片组。
现在除了较为古老的AM3+接口的主板外,其他的主板均已经取消了北桥,芯片组芯片就位于南桥位置。
主板技术参数详解主板是电脑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零部件,它承载着各种硬件的连接和支持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主板的技术参数。
主板的尺寸:主板的尺寸决定了它能够支持的其他硬件设备的数量和尺寸。
常见的主板尺寸有ATX、ITX、Micro-ATX等,每种尺寸对应的机箱都会有相应的孔位和连接接口。
CPU接口:主板的CPU接口决定了它兼容的处理器类型。
常见的CPU 接口有Intel的LGA和AMD的AM4接口。
不同接口的主板对应不同类型的CPU。
内存插槽:主板上的内存插槽决定了它支持的内存类型和容量。
现在常见的内存类型有DDR3和DDR4,而容量则受到主板设计和插槽数量的限制。
存储接口:主板上的存储接口用于连接硬盘、固态硬盘等存储设备。
常见的存储接口有SATA(Serial ATA)和M.2,它们的版本和数量也会影响存储设备的传输速度。
USB接口:主板上的USB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如鼠标、键盘、摄像头等。
USB接口的版本和数量决定了设备的兼容性和传输速度。
音频接口:主板上的音频接口用于连接扬声器、耳机等声音设备。
常见的音频接口有耳机接口(3.5mm)和数字光纤接口(SPDIF)。
网口:主板上的网口用于连接局域网,实现网络通信。
常见的网口有以太网接口(RJ45)和无线网卡接口。
BIOS:主板上的BIOS用于控制硬件设备的启动和配置。
它决定了主板支持的操作系统和硬件特性,并且可以进行一些基本设置和优化。
供电接口:主板上的供电接口用于连接电源,为主板和其他硬件设备提供电力支持。
常见的供电接口有ATX 24pin和EPS 12v,它们的版本和功率等级也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支持能力。
除了上述主要参数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参数也值得了解,如主板上的散热系统(散热片、风扇等)、芯片组(North Bridge和South Bridge)、USB插针数量、PCIe插槽的分配方式(如是否支持SLI/CrossFire技术)等。
总之,主板的技术参数非常多且复杂,不同的参数组合决定了主板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
计算机基础主板知识点总结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也是计算机的基础。
它负责连接和支持各种硬件设备,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枢纽。
本文将从主板的组成、功能、类型、工作原理、选择和维护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主板的组成1. CPU插槽:主板上用来安装处理器的插槽,一般有多种规格,如LGA1151、AM4等。
2. 内存插槽:主板上用来安装内存条的插槽,一般有两个或四个插槽,支持DDR3、DDR4等规格的内存。
3. 显卡插槽:主板上用来安装独立显卡的插槽,一般有PCI-E x16插槽。
4. 主板芯片组:主板上的芯片组通常包括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它们负责处理主板和其他硬件设备的数据传输。
5. 存储接口:主板上的存储接口包括SATA接口和M.2接口,用于连接硬盘、固态硬盘等存储设备。
6. 扩展槽:主板上的扩展槽包括PCI插槽、PCI-E插槽等,用于安装其他扩展卡,如网卡、声卡等。
7. 输入输出接口:主板上的输入输出接口包括USB接口、音频接口、网口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8. 供电系统:主板上的供电系统包括电源插口、电源模块、供电芯片等,用于提供电源给主板和其他硬件设备。
二、主板的功能1. 连接硬件设备:主板通过各种插槽、接口和扩展槽,可以连接和支持CPU、内存、显卡、存储设备、扩展卡、输入输出设备等各种硬件设备。
2. 数据传输:主板上的芯片组负责处理各种硬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3. 供电管理:主板上的供电系统负责为主板和其他硬件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确保它们的正常工作。
4. 控制与管理:主板上的芯片组和BIOS/UEFI固件负责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启动、运行、停机等各种操作。
5. 扩展功能:主板上的扩展槽和接口可以支持各种扩展功能,如独立显卡、声卡、网卡、无线网卡等。
6. 散热管理:主板上通常配备有散热器,用于散热和保护主板和其他硬件设备。
三、主板的类型1. ATX主板:是最常见的主板类型,通常用于台式机。
第一章主机第一节主板知识梳理主板,又叫主机板、系统板或母版;主板的平面是一块PCB(印刷电路板),一般采用四层板或六层板。
一、主板分类按照主板板型划分:ATX(标准型30.5cm×21.8cm)、Micro-ATX (M-ATX紧凑型)、Mini-ITX(ITX迷你型)、加强型;按照主板结构划分:AT主板、Baby AT主板、ATX主板(就像把Baby AT主板横过来放置)和BATX主板等。
期中AT主板和Baby AT 主板已经被淘汰,目前主流为ATX主板,BATX主板是ATX主板的改进型,它使用窄板设计,使部件布局更加紧凑。
二、主板构成1.主要芯片(1)南北桥芯片:CPU插座旁边,被散热片盖住的就是北桥芯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前端总线与CPU进行教据交换,主要负责处理CPU、内存、显卡三者间的“交通”,由于发热量较大,因而需要散热片散热。
南桥多位于PCI插槽的上面,与BIOS芯片相通,主要负责对外部设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同时管理IDE设备,DMA通道控制、对AC97音频数据的处理,以及对网络接口、USB接口的控制和电源管理等。
南桥和北桥合称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主板的功能和性能,芯片组以北桥桥芯片为核心,一殷情况,主板的命名都是以北桥的核心名称命名的。
(2)BIOS芯片: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全称是ROM-BIOS,属于ROM(只读存储器)。
为电脑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硬件控制的程序,它是连通软件程序和硬件设备之间的枢纽,BIOS 中主要存放:POST加电自检程序;CMOS设置程序;系统自举装载程序;主要I/O设备的驱动程序和中断服务。
目前大多采用Flash ROM 作为存储介质,常见品牌;Award BIOS、AMI BIOS、Phoenix BIOS。
(3)CMOS芯片: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属于RAM(随机存储器),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存放BIOS中的设置信息。
计算机组装常见主板技术介绍
作为计算机核心部件,主板的意义不仅是为其他配件提供运行平台和接口,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还使主板具备了保障系统安全、降低计算机功耗的作用。
接下来,本节将对当前主流主板上的部分常见技术进行讲解,使用户更加透彻的认识主板。
1.双BIOS技术
正如其名称所描述的那样,该技术便是在主板上额外添加一颗备用BIOS芯片。
这样一来,当主BIOS芯片发生错误或损坏时,备用BIOS芯片便会自动代替主BIOS芯片,以保障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如图2-26所示。
图2-26 双BIOS计算机启动示意图
2.主板节能技术
随着人们对能源消耗问题的重视,华硕和技嘉分别在2008年初发布了各自的主板节能技术——Energy Processsing Unit和Dynamic Energy Saver(简称EPU和DES)。
随后,另一家主板大厂微星也发布了自家的GreenPower主板节能技术。
事实上,无论是华硕的EPU、技嘉的DES还是微星的GreenPower技术,本质上都是通过一颗Intersil公司PWN供电相数控制芯片来实现的。
工作时,PWN芯片通过控制MOSFET 的开关频率来输出指定的电压和电流,并最终实现控制CPU供电相数以降低能耗的目的。
除了使用特定的硬件芯片外,各厂家的节能技术还需要“节能”软件的支持。
以技嘉公司的DES技术为例,PWN芯片只是控制MOSFET的开关频率来输出指定电压和电流,但却并不知道输出的正确性;然而一旦发现输出有误,便能够通过调整MOSFET开关时间来补偿。
依据这一特性,技嘉工程师在将PWN补偿、调整过程反向分析后,将分析结果最终呈现在相应的DES节能软件上。
3.QPI总线技术
QPI(Quick Path Interconnect,快速通道互联)技术的功能是实现芯片之间的直接互联,作用则是替代已经无法满足高速CPU数据运算需求的FSB(系统前端总线)。
在实际运作中,QPI技术使得数据无需通过FSB连接到北桥,从而提高了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
此外,由于QPI支持多条系统总线连接,因此能够在被分为多条连接后,以不同的频率来同时应对多个子系统的数据传输需求,极大的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