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4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教学设计_教案第一篇: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②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1.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模拟实验,认识酸雨的危害。
②运用讨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③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
④培养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
2.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①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②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2 教学难点①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②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3.教学用具投影仪、烧杯、“ 模拟酸雨水”。
4.标签教学过程[以图片的对比,创设情境] [教师]在开始学习新内容前,我们先来观看两组幻灯片。
(或投影)[投影] 第一组:课本P128图7—24。
第二组:课本P134图7—30、图7—31、图7—32。
[设问]这样的两组画面给同学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学生回答]第一组画面显示的是化石燃料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第二组画面显示了燃料在燃烧提供能量的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腐蚀岩石,污染空气。
[过渡]非常好。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板书]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新课引入]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我们主要从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的角度来学习。
[板书]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设问]你知道哪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呢? [学生讨论] [回答]可能有的答案:1.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氮、含硫的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2.1930年12月1日至5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燃料的燃烧排放出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江苏省南京市科利华中学陈芳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等产品;认识化石燃料能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3)了解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认识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的探究,初步培养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燃料充分燃烧方法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通过对化石燃料形成和利用的了解,树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2.了解使燃料完全燃烧的一般方法,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3.知道化石能源的用途,认识化石能源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三、教学难点:1.了解使燃料完全燃烧的一般方法。
2.通过对化石燃料形成和利用的了解,树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板书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二、化石燃料1.形成2.组成元素3.合理利用与开发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4年《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燃料的种类及其性质;(2)培养学生掌握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3)使学生了解燃料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燃料利用与开发的认知;(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保的思想感情;(2)使学生认识到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对人类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种类及其性质(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3)燃料的性质:热值、燃烧产物、环境影响等。
2. 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1)提高燃烧效率:燃烧设备优化、燃料预处理等;(2)能源转换与利用:热电联产、余热回收等;(3)节能减排:能源政策、环保法规、节能技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燃料的种类及其性质;(2)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
2. 难点:(1)燃料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2)燃料合理利用与环保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燃料的种类、性质、合理利用方法等基本知识;2. 实验法:进行燃料燃烧实验,观察燃烧现象,分析燃烧效率等;3. 讨论法:分组讨论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及环保问题;4.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燃料利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 实验器材:燃料样品、燃烧设备、检测仪器等;3. 课件:燃料的种类、性质、利用方法等图片和视频资料;4. 参考资料:燃料开发新技术、环保政策法规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燃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对燃料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基本知识:介绍燃料的种类、性质、合理利用方法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燃料的多样性及利用方式。
3.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燃料燃烧实验,观察燃烧现象,分析燃烧效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024年《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认识燃料在能源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 提高学生对能源环保意识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种类与性质2. 燃料的合理利用3. 燃料的开发与新技术4. 能源环保意识5. 实践与探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料的种类与性质,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和技术。
2. 教学难点: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实践操作,能源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燃料的种类、性质和利用与开发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准备实验器材,进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实验。
3. 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燃料问题的关注。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燃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了解燃料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燃料资源的现状,让学生认识到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紧迫性。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6. 总结讲解:总结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和技术,强调能源环保意识。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知识。
七、作业布置1. 调查了解我国燃料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现状。
2. 思考如何在家里进行燃料的合理利用。
3. 查阅资料,了解新型燃料的开发与利用。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评价: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燃料知识的掌握。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种类及其性质;2. 掌握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提高能源利用率;3. 了解燃料开发的新技术和新方向。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 学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燃料的利用效率;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能源问题的认识,提高节约能源的意识;2.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能源政策,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念;3.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燃料的分类与性质1. 燃料的分类及特点2. 常见燃料的性质3. 燃料的燃烧过程及影响因素第二章:燃料的合理利用1. 燃料的燃烧效率与能源利用率2. 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3. 燃料合理利用的实例分析第三章:燃料的开发与新技术1. 我国能源现状与燃料开发的重要性2. 新型燃料的研究与开发3. 燃料开发新技术及其应用第四章:燃料利用与环境保护1. 燃料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 减少燃料利用污染的方法3. 环保型燃料的研究与应用第五章:燃料利用与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与燃料利用的关系2. 燃料利用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3. 学生实践活动:设计燃料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方案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 通过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燃料的利用与开发技术;4.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与讨论;3. 学生实践活动成果展示;4. 学生期末考试燃料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 实验器材:燃料样品、燃烧设备等;3. 多媒体课件:燃料利用与开发的图片、视频等;4. 网络资源:相关研究报告、新闻资讯等。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反应中伴随有能量变化。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3)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多向度平台,体验独立学习、合作探究、团队交流等学习方法。
(2)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理念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激发民族自豪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化石燃料的一些基本知识。
难点:对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理解,以及对充分燃烧的条件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家里做饭用的是什么燃料?随着科学的发展,又出现许多新型燃料,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2.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提出问题】“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呢?”【合作探究】演示进行生石灰与水反应实验、镁条与稀盐酸反应实验。
【实验指导】幻灯片展示操作步骤、教师强调重点操作。
【展示】【得出结论】除了燃烧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有些反应是吸收热量。
3.自主学习:认识化石燃料【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照幻灯片所列要求,要求找出化石燃料的相关知识。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找出相关信息。
【师生点评】教师评价、拓展和强化。
4. 实验探究天然气是由碳、氢组成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观察甲烷的颜色、状态。
(2)点燃从导管放出的甲烷,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
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现象。
(3)这个实验说明甲烷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4)总结甲烷的性质5. 合作探究:充分燃烧条件【情景引入】天然气燃烧为什么有黄光【提出问题】如何使燃料充分燃烧呢?【小组讨论、举例探究】认识足够多的空气(氧气)能够使燃料充分燃烧。
【导语】教育要使⼈愉快,要让⼀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忧考为⼤家准备了⼈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的合理利⽤与开发》教案【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教学⽬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燃料是⼈类重要的⾃然资源,对⼈类⽣活起着重要作⽤;同时,知道⽯油炼制⼏种主要产品及其⽤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法:通过⼀些探究活动,进⼀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燃料的不可再⽣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化⽯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 ⒈煤、⽯油、天然⽓三⼤化⽯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课题 播放⽣活中的图⽚,设问: 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什么燃料? 3、炼钢⼚、热点⼚等常使⽤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油、天然⽓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 汽油、柴油... 煤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燃料:煤、⽯油、天然⽓等由古代⽣物的遗骸经⼀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
使学⽣联系⽣活,关⼼⽣活从已有的经验⼊⼿,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学⽣了解⽣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燃料的形成过程和⽤途。
知识拓展 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播放录像:煤的⽤途 学⽣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讨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焦碳、煤焦油、煤⽓ 3、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 激发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的思维 1、⽯油可以直接⽤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油直接⽤作燃料? 2、⽯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炼制的? 播放录像:⽯油的⽤途 介绍⽯油的⽤途。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三、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初步学会分析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书刊、报纸、上网、访问和请教他人等方法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环保。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难点: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
2024年《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范文第一章:燃料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料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类型的燃料。
2. 培养学生对燃料分类的认知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燃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定义与特性2. 燃料的分类及特点3. 燃料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燃料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不同类型的燃料。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燃料分类的认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燃料吗?”2. 讲解燃料的定义与特性,引导学生认识燃料的重要性。
3. 介绍不同类型的燃料,如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等,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燃料分类的认识。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2. 思考如何合理利用燃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化石燃料的利用与开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分布及利用方式。
2. 培养学生对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的认识。
3. 引导学生关注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化石燃料的种类与分布2. 化石燃料的利用方式3. 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的环境问题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分布及利用方式。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化石燃料的开发与利用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化石燃料环境问题的看法。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提问:“你们知道化石燃料有哪些吗?”2. 讲解化石燃料的种类与分布,引导学生认识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3. 介绍化石燃料的利用方式,如燃烧、提炼等,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化石燃料环境问题的看法。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简要介绍我国主要的化石燃料种类及其分布。
2024年《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料的种类、性质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
3.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种类及性质2. 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3. 燃料开发与环境保护4. 燃料利用案例分析5. 实践活动:设计燃料合理利用方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燃料的种类、性质,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燃料开发与环境保护。
2. 难点:燃料利用案例分析,实践活动设计燃料合理利用方案。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燃料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燃料利用的案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设计燃料合理利用方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能源状况,引发学生对燃料合理利用的思考。
2. 讲解燃料的种类及性质,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特点。
3. 分析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提高燃料利用效率的方法。
4. 讲解燃料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环保的意识。
5. 分析燃料利用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
6. 实践活动:分组设计燃料合理利用方案,并进行汇报交流。
7.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点评,总结燃料合理利用的关键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燃料种类、性质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燃料合理利用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 评价学生对燃料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认识。
4. 评价学生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 探讨燃料利用技术在未来发展中的趋势。
3. 组织学生参观能源企业,加深对燃料开发与利用的了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 多媒体课件:燃料种类、性质、利用方法及案例分析3. 实践活动素材:设计燃料合理利用方案所需资料4. 网络资源:关于燃料利用与开发的新闻、论文、报告等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性质和用途。
2. 使学生掌握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料的性质、用途及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具体实践。
三、教学准备1. 燃料样品: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燃料等。
2. 相关图片:燃料开采、利用过程的图片。
3. 教学视频:燃料利用与开发的相关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燃料开采、利用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燃料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意义。
2. 讲解:介绍不同燃料的性质、用途及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方法。
3. 实践:观看燃料利用与开发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家中、学校等进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5. 总结:总结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强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1. 调查生活中燃料的利用与开发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2. 研究新型燃料的开发与应用,介绍其优势和前景。
注意: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估学生对不同燃料性质、用途和合理利用与开发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措施的可行性。
3. 环保意识: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表现出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教学策略1. 实物展示:通过展示不同燃料样品,增强学生对燃料实物的认识。
2. 图片和视频资料:运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燃料的利用与开发过程。
3.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燃料开发企业,了解燃料生产与加工过程。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
3. 开展校园节能减排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3.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介绍化石燃料的成因及开采、用途。
2.通过甲烷燃烧实验,介绍可燃物中碳、氢元素的鉴定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能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石燃料的类型及其主要成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教学难点】甲烷燃烧产物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天,贵州省某山村一片废弃的农田莫名其妙着起火来,并持续不断燃烧着,人们议论纷纷,惶恐不安。
据村民介绍,每到晚上,田间的火苗就此起彼伏。
最初,村民们以为这块田“中邪”了,都不敢靠近,后来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就经常有人站在“鬼火”边取暖,还有人利用“鬼火”烧水、煮饭。
经专家反复考察检测,证明燃烧发出火焰的物质是一种煤层气,因为这片农田处在断裂地带,导致地下的天然气冒出。
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二、推进新课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渡]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燃料的燃烧来获得能量。
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呢?[演示实验]实验7-3,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CaO+H2O Ca(OH)2[归纳总结]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是放出热量的,如物质的燃烧、缓慢氧化、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镁与盐酸的反应等;有些反应是吸收热量的,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讨论交流]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常被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你能举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吗?2.化石燃料的利用[投影展示]讲解煤的形成过程。
欢迎共阅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章节第七单元课题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计划课时2课时讲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及几种主要的化石燃料,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及不可再生性;3.了解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知道煤的综合利用属于化学变化,而石油的综合利用属于物理变化。
4.掌握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和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材料,在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逐渐培养自身阅读习惯,提高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2、运用科学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结论;3、运用已有知识预测实验现象及结果,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及化石燃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2、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3、通过自身参与科学实验探究过程,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点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3.知道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 1.培养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2.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实验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究式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新课引入】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和灭火?谁能准确地说出燃烧是一个怎样的反应呢?可燃物、氧气和温度是燃烧的三个条件。
大家写一下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C+O2CO2是或不是?生石灰和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水蒸气,放出大量热。
生石灰和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水蒸气,并放出热量,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从物质角度看化学反应从学生已有的只是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猜想,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谁能说一下这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化学方程式从质和量的角度表示出了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变化,但是现象描述中有放出大量的热。
2024年《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燃料的种类及其特性;2. 掌握燃料的合理利用方法;3. 了解新型燃料的开发和应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 利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保的意识;2. 培养学生珍惜能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燃料的种类与特性1. 燃料的分类2. 常见燃料的特性第二章:燃料的合理利用1. 燃烧的基本原理2. 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第三章:新型燃料的开发和应用1. 新型燃料的特点2. 新型燃料的开发和应用案例第四章:燃料利用与环保1. 燃料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 减少燃料利用对环境影响的方法第五章:燃料利用与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燃料利用中的应用2. 学生实践活动:设计一个燃料合理利用的计划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环节的表现;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课后作业、课程论文、燃料利用计划设计等环节对学生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 实验器材:燃料样品、燃烧实验装置等3. 案例资料:新型燃料开发与应用的案例4. 网络资源:相关燃料利用与环保的资讯和数据六、第六章:燃料的储存与运输1. 燃料的储存方法2. 燃料的运输方式七、第七章:燃料的经济性分析1. 燃料成本的影响因素2. 提高燃料经济性的方法八、第八章:燃料安全与防护1. 燃料泄漏的处理方法2. 燃料事故的预防与应对九、第九章:燃料利用与气候变化1. 燃料利用与温室气体排放2. 减少燃料排放的措施十、第十章:实践活动与案例研究1. 学生实践活动:参观燃料利用企业或研究机构2. 案例研究:分析现实中的燃料利用案例,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十一、教学建议:建议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引入相关的现实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