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日伤亡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1、凇沪会战国军战报:日寇伤亡16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公布自身死亡16万人,伤31157人(引自《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2、太原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万余人日寇战报:伤亡6.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3、南京保卫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1.3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10.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4、徐州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承认伤亡13.2万余人5、武汉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25万余人日寇战报:自身伤亡2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6、随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寇伤亡13万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7、枣宜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3万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69000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8、南昌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9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3、上高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39000余人,病减员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4、晋南(中条山)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39900人日寇战报:日军损失计战死33670名,负伤2292名(《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5、第二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也有说7.4万)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7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6、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军战报:伤亡14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7、浙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8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71714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8、鄂西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34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9、常德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28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0、豫中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335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1、长衡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5.2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2、桂柳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军6.3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6万余人(日本《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23、缅北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9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8.4万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和《支那事变陆军作战》,为同一本书,都是日本防卫厅在20世纪60-70年代编写的,是日本军事院校的教科书。
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抗日战争中每一场战役中日两军都有牺牲,那么具体损失是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迪。
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主要将领:蒋介石、张治中、陈诚、谢晋元(四行仓库)“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
由于中国军队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
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主要将领:阎锡山、林彪(平型关)、卫立煌(忻口)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中国军队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
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万余人。
但从此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主要将领:李宗仁、孙连仲、池峰城(台儿庄)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
国民党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
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1万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主要将领:陈诚、白崇禧(代)、薛岳(万家岭)、徐焕升(空军东征)历时4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为结束,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4万人、近10万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广州战役:1938年10月主要将领:余汉谋日军控制了广州及附近要地,广州失陷。
广增之战,双方伤亡不少:日本防卫厅的《中国事变中国作战史》载:日军伤亡1923名。
历史上的五次中日战争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中国矿业大学 2014-2015(2)《简明中国通史》课程考试(论文)历史上的五次中日战争之所见学号:学院:姓名:得分:摘要:正如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外交大臣亨利·帕麦斯顿所言,“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样的种族,相近的血缘,没有能够血浓于水,却常常刀兵相见。
日本一次次发起“西进运动”,挑衅和欺凌中华民族。
我们在此回顾那些不幸的历史,就是为了警示未来。
既然两个民族谁也不可能征服和消灭对方,那为什么就不能相逢一笑泯恩仇,铸剑为犁,化干戈为玉帛呢中国人民期盼和平,但是,首先做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应该向德国那样,承认自己的错误,承担起起自己的战争责任。
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赢得大家的尊重。
关键词:中国日本战争中日第一战:唐日血战白村江(唐朝)公元660年,唐军跨海进军朝鲜半岛,联合新罗准备先灭百济,次灭高丽,以雪唐太宗讨伐高丽战败之耻。
百济国受到新罗和唐朝联军的进攻,王城陷落,国王被俘,百济遗臣前往日本求援。
公元663年,天智天皇为保护这个精心扶持的半岛跳板,倾其国力,派出了三万余军队应援百济。
这就是史称的“白村江之战”。
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8月,日军进入白村江河口。
严阵以待的唐和新罗联军,派出170艘战舰迎战。
日本诸将轻视对手,自以为“我等争先,彼应自退”,向大唐坚阵发起进攻。
唐军以逸待劳,巧施包抄合击之术,予以反击。
这一战直杀得日月无光,海水染红。
唐军“四战而捷,焚其舰四百”,日军溃不成军。
《日本书纪》载“须臾之际,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
”白村江战役后,日本在九州的太宰府建“水城”,防范唐朝和新罗军队进攻日本本土。
经此惨败,日本试图在朝鲜半岛上扩张势力的野心成为泡影,天智天皇不得不在战后与唐重新修好。
抗战最惨烈守城战:1.7万国军毙伤日军7万随着国际局势变化,中国的抗战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击,大道小道的各种消息水陆并进向这个长江尽头的古镇传来。
1943年6月18日,蒋介石下令把陕北洛川防犯日军的国民党胡宗南部40万大军,调往陕甘宁边区包围中共就地坐大的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和军队。
9月6日至13日,蒋介石主持召开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并致训词,指出“现在最后胜利已在望”,强调“在这次全会期中,特别要集中心力于建国的问题,以期得到一个圆满的方案”。
这次会议推选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南按:原主席林森已于这年8月1日去世)。
11月23日,蒋介石以堂堂中国国家元首和世界级政治巨头的身份,出席了中、美、英三国首脑开罗会议。
其间与罗斯福单独举行会谈,主要讨论中国领土被日本占领地区的归还问题。
双方一致同意:东北三省、台湾及澎湖列岛在战后一律归还中国,琉球群岛由中美共管;日本天皇制要否维持应由日本人民自决;朝鲜的独立可予保障。
12月3日,在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著名的《开罗会议共同宣言》,于重庆、华盛顿、伦敦同时公布。
也就在这一天,侵华日军为策应太平洋战场和印缅作战,以4个精锐师团的优势兵力攻占湖南常德。
国民党守军第57师将士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全师8529人仅321人突围而出,其余全部阵亡。
4天之后,中国军队联合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共同作战,一举夺回常德,围困中国整个西南地区的日军全线撤退。
1944年1月1日,蒋介石向全国军民发表广播讲话,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在望,中国国誉日隆,围攻并彻底打垮日寇,中国须担当主要任务云云。
就在抗战曙光照亮东方地平线并向浩瀚辽阔的天际放射之时,风云突变,深感危在旦夕,即将全面崩盘的日本大本营,决定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拼死一搏,打通大陆交通线,力争“一战而挽回颓丧之民心士气”,[3]死里求生。
日本大本营制定的战略构想是,以黄河南岸之“霸王城”为基点,先征服平汉铁路之南半段,进而攻占长沙、衡阳、桂林、柳州以迄南宁,打通湘桂及粤汉两铁路线,全程共1400公里。
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比较表
在二战期间,中国先后遭受了日本军队发起的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造成了极
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四次侵华战争进行对比,以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第一次侵华战争
•时间:1894年-1895年
•原因:日本通过对中国朝鲜的干预,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结果:中华甲午战争的失败,让中国割让台湾,开放四个港口,赔款两千万两白银
第二次侵华战争
•时间:1937年-1945年
•原因:日本政府认为中国应该被日本控制,发生了“盘古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战争
•结果: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放弃对中国的控制,签署了日本无条件投降书
第三次侵华战争
•时间:1945年-1949年
•原因:日本国内抵制投降,于是发动了侵华战争,企图继续掌控中国
•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战争的胜利为契机,中国开始了一段新的历史
第四次侵华战争
•时间:1979年
•原因:中越战争对两国关系造成影响,日本认为可以趁机对中国发起进攻
•结果:中方在较短的时间内击败了日军,同时发表声明反对日本的侵略行为
四次侵华战争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黑暗历史,也是对全人类都造成了深刻
的反思。
任何国家都应当遵守国际法,尊重他国的领土和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同时,我们也应当记住那些倒在战争中的英雄们,珍惜和平,让历史成为我们未来更好的引路人。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之战争背景对外扩张甲午海战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便是其对外扩张侵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这次战争是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日中两国国力的悬殊对比以及国际社会绥靖主义政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后果。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的迅速强大,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1894年甲午战争后,中国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日本利用条约中从中国夺得的赔款2.3亿两白银中的80%来发展军事,开始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并把“大陆政策”定为基本国策。
1900年,因为庚子事变问题,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之一,占领天津、北京,并利用《辛丑条约》在京、津一带驻屯重兵。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攻克俄国建立的旅顺口要塞,并于对马海战中重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从俄国手中夺取了在中国东北的特权,更加加强了日本的野心。
1910年日韩并合,更使日本有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跳板。
袁世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入侵胶州湾的德国势力,进而占据山东。
1915年,跟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彻底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张作霖1927年,中国国民革命迅速发展,日本一面策划“满蒙”独立,一面出兵济南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
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有外务省、陆海军省、参谋本部、关东军及有关中国问题专家等人参加的“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确立了先占东北、内蒙,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
随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又向天皇上奏了《田中奏折》,明确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扩张总战略蓝图。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一、平津保卫战(1937.07.07--07.30)日军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约5万余人。
日军死亡127人,负伤384人;第29军阵亡5000余人。
二、南口会战(1937.08.07--08.27)日军第5、第20师团、察哈尔派遣兵团、独立混成第11旅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等部共计7万余人;中国第13军、第17军、第72师、第94师、独立第7旅、炮兵第27团等部共计6万余人。
日军伤亡2600余人,国军伤亡29376人。
三、凇沪会战(1937.08.13—11.12)日军9个师团和2个旅团28万余人,中国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日军伤亡4万余人,国军伤亡333500余人。
四、南京保卫战(1937.12.5--12.13)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师团先遣队、第9师团、第16师团、第13师团一部)、第10军(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第五师团歩兵第九旅团)、第3飞行团共计20万人;中国第2军团、第66军、第71军、第72军、第74军、第78军、第83军、教导总队、宪兵部队、陆军装甲兵团、江宁要塞部队等部共计15万人。
日军伤亡12000余人;国军伤亡50000余人,另有近100000万人放下武器缴械投降。
日军进城后,展开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城内军民共计300000多万人丧生。
五、平型关大捷(1937.09.25)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1个中队、骑兵小队加大行李;八路军115师3个团1万余人。
日军死伤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900余人。
重创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击毁汽车百余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余枝、机枪20余挺、步兵炮1门、炮弹3000余发、军马53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
六、忻口会战(1937.10.13—11.2)日军3个师团7万余人;国军第二战区31个师13个旅28万人。
抗日战争中国各个各省份死亡数排名在抗日战争中我国有很多军人牺牲了,各个省份死亡了多少士兵?下面是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各省份死亡数,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人口伤亡统计:军人作战伤亡3227926人(其中死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军人因病死亡422479人,平民伤亡9134569人(其中死亡4397504人,负伤4739065人)。
全国军民人口伤亡总计12784974人。
此数字不包括台湾省、东北地区和解放区军民的伤亡数字。
解放区晋察冀等7个抗日根据地民众伤亡数字。
1946年4月,《中国解放区抗战8年中人口损失初步统计表》统计:“据初步统计: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冀热辽、山东、苏皖、中原7个解放区在抗战期间共计被敌伪杀死或被虐待而伤病致死者3176123人,被捕壮丁2760227人,鳏寡孤独及肢体伤残者2963582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伤亡数字。
《抗日战争8年敌我兵力损失统计》载:“中共军队负伤29万人,阵亡16万人,被俘4.6万人,失踪8.7万人,合计58.3万人。
”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的调查统计数字1987年在北京“七七”事变50周年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提出:“中国在8年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人数有2000万人。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刘大年在《近代史研究》第5期也提出:“抗战8年,中国人民生命牺牲多达2000万。
”日本为了解决国内劳动力枯竭的问题,强掳中国平民和战俘押往日本国内从事繁重劳役。
据日本官方统计,侵华日军在中国共强掳青壮年人41758名,押解上船之前死亡2823人,乘船以后以及在各企业单位共死亡6830人,占乘船总数38935人的17.5%。
关于细菌战伤亡。
据1989年出版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8:细菌战与毒气战》所收资料统计,日军曾在我国20个省进行过细菌战,有27万多名军民死于细菌战。
这仅是当时当地的不完全统计数字,不包括在当地继续蔓延和向周围地区传播后的死亡人数,也不包括农业细菌战造成各地饥荒的死亡数字。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在抗日战争中每一场战役否牺牲了很多人,具体人数是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一、八一三凇沪抗战(1937.08.13-11.12) 日军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国军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日军伤亡97000余人,国军伤亡333500余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二、平型关战役大捷(1937.0925) 日军坂垣师团两个联队,八路军一一五师1万余人。
日军死亡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1000余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三、忻口战役(1937.10.13-11.12) 日军4个师团,国军第二战区31个师13个旅28万人。
日军伤亡近30000人,国军伤亡100000人以上。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四、太原会战(1937.10--11)(忻口战役含在太原会战中)日军四个半师团14万人,国军第二战区6个集团军52个师28万人。
日军伤亡近30000人,国军伤亡100000人以上。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五、台儿庄战役大捷(1938.03.24-04.07) 日军第十、第五师团3万余人,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军团等部10个师10万余人。
日军伤亡10000余人,国军伤亡20000余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六、武汉会战(1938.06.11-10.25) 日军35万余人,国军第五、第九战区130个师110万余人。
日军伤亡近40000人,国军伤亡400000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七、广州战役(1938.10.09-10.29) 日军第21军的3个师团,国军第12集团军。
日军伤亡1923名,国军亡2954名,伤5645名,失踪2643名。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八、南昌会战(1939.03.17-03.27) 日军4个师团12万余人,国军33个师20余万人。
日军伤亡24000余人,国军伤亡10万余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九、随枣会战(1939.05.11-05.24) 日军第11军第3、第13、第16师及骑兵第4旅,10万余人;国军第31集团军、第2集团军,20余万人。
抗战期间到底消灭了多少日本“鬼子”统计战争中的军队伤亡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战时情况复杂,无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统计,再加上为鼓舞士气,很可能夸大敌人伤亡或隐匿我方伤亡。
战后的军队伤亡统计则受统计口径不同、所见材料等因素限制。
鉴于抗战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要求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伤亡数,则更加不易。
正因其不易统计,故众说纷纭。
本文不求得出一个抗日战争中敌我双方伤亡的精确答案,只罗列抗战时期中日军队伤亡总人数和武汉会战中日伤亡的各家说法,使大家对于战争的残酷与中国人民抗战之不易有更加深切的认识。
日军在华总伤亡张廷贵在1985年第4期《军事历史》上发表《从若干材料看我军在抗战中的主力军作用》一文,指出日本在侵华八年中(不包括东北),死伤官兵133万余人,中共领导的抗日军民歼灭日军52万多人,国民党军队歼灭日军80万人。
1994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写的《中国抗日战争史》,该书认为中国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9月日本投降签字,在此14年中,中国军队歼灭日军150余万人。
其后,中国领导人在讲话中也采用了这一说法。
1995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说:“中国人民在与日本法西斯进行的殊死搏斗中,共歼灭日军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对其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日军列队迎接阵亡官兵的遗骨2004年,自称社科院历史所张忠义的网友在网上发表秘密研究报告——《八年抗战中国并未取胜》的文章引发了广泛争议。
该文认为八年抗战中国虽然对战胜日本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美国才是战胜日本的主力,其主要理由是:第一,日军在中国损失133万是个累计数,包含了死亡和受伤两个数据,我们是用日军在中国的死亡数和累积受伤数去和日军绝对损失总数对比,才得出70%这一比例。
二战中日军总计战死和残废伤员195万人,其中在中国八年战死40万人,中国八年抗战击毙日军数只占日军二战死亡总数的22%。
027SPECIAL特稿淞沪会战 始于1937年8月13日的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约80万中日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统计死伤30万人。
会战中,中国军队以自己的浴血奋战,彻底粉碎了日本的“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上高会战 1941年3月,因友邻师团的严重不配合,驻南昌的34师团大贺茂落入了4个中国军的合围圈。
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15000余人,日军自报伤亡千余人。
上高会战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正义战争中的光辉一页。
南京保卫战 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之战。
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
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
12日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长沙会战 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
持续五年的四次长沙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
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中,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共伤亡10.7万人。
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台儿庄大捷。
徐州会战给予日军巨大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回顾徐州会战中,在鲁南平原上奋战的中国军队。
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文库1、凇沪会战国军战报:日寇伤亡16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公布自身死亡16万人,伤31157人(引自《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2、太原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万余人日寇战报:伤亡6.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3、南京保卫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1.3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10.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4、徐州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承认伤亡13.2万余人5、武汉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25万余人日寇战报:自身伤亡2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6、随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寇伤亡13万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7、枣宜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3万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69000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8、南昌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9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3、上高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39000余人,病减员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4、晋南(中条山)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39900人日寇战报:日军损失计战死33670名,负伤2292名(《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5、第二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也有说7.4万)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7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6、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军战报:伤亡14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7、浙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8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71714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8、鄂西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34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9、常德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28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0、豫中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335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1、长衡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5.2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2、桂柳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军6.3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6万余人(日本《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23、缅北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9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8.4万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和《支那事变陆军作战》,为同一本书,都是日本防卫厅在20世纪60-70年代编写的,是日本军事院校的教科书。
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追求民族解放、捍卫国家独立的一场伟大全民族抗战。
抗战八年,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并最终与世界反法西斯正义力量一起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逐日寇出国门,挽民族免灭绝,奠立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根基。
但中国人民也为此伟大胜利付出了极其惨烈的代价,遭到前所未有的损失,人口损失即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们经过长达四年时间的研究,利用战争期间及战争胜利后形成的大量档案文献资料,对国民政府权辖区域内南京市、江西、广西、湖南、福建、河南、云南、贵州等省,以及陕甘宁地区、国民政府部分中央部会机关、南洋华侨等方面的战时人口损失情况进行了分别的考察,并结合利用相关资料对部分省区的战时人口损失数目进行增补及重新核算,对中国解放区抗战人口损失进行了分析、核算及对山东省以及含晋冀察绥热辽在内的华北地区的人口直接损失数目予以分析,对包括中国共产党抗日武装部队、国民党军队等在内中国抗日官兵的战时伤亡统计,并对相关数目进行核算;还对上海市、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广东、东北地区等部分省区以及强制劳工、伪军、台籍日军士兵等方面的人口伤亡损失,运用若干法则进行估算或估计,构建了汇总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总体估计最低限数的具体的数据基础。
并经过利用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合民国时期人口发展相关指数,对1937年及1945年中国人口实际保有的可能数进行了逆测,并由此做出中国抗战时期人口损失的总体估计。
经过上列各项基础研究工作,得出有关中国抗战时期人口损失的初步研究结论: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xx年到1945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展开了人类史上最凶残的屠杀,对中国的物质财富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与破坏,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罕见的摧残与毁灭。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与破坏是多方面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卞修跃博士5日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简而言之,大体表现为人口损失与财产损失两个方面,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中国社会进步的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