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抗日战争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历史革命斗争知识点的详细整理中学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而革命斗争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中革命斗争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整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一、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以推翻满清王朝为目标,争取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的爆发受到了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西方文化的传入、外国侵略的加剧、民族意识的觉醒等。
辛亥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革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端。
它是为了反对《凡尔赛条约》中割让中国领土的不平等待遇而发起的。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解放和进步。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了中国的民族觉醒和社会变革。
三、北伐战争(1926年-1928年)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共两党合作发起的一次反蒋介石、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革命战争。
北伐战争的胜利,使得国共两党在中国革命中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北伐战争过程中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事件,如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蒋介石的“围剿”等。
四、土地革命战争(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农村革命战争。
这场战争以农民群众为基础,旨在实现土地革命和农村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力量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五、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长期斗争,也是二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最终赢得了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亚洲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1.敌后战场的抗战有哪些典型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2.平型关大捷的指挥者是谁?林彪3.平型关大捷的历史地位是什么?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4.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哪里?延安5.敌后战场有哪些战斗形式?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6.为巩固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怎样的政策和措施?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7.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什么政策?囚笼政策8.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谁?彭德怀9.百团大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1.在日军的诱降下,谁公开叛国投敌?汪精卫2.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哪一反共“摩擦”?皖南事变3.枣宜会战中牺牲的国民党将领是谁?张自忠上将4.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的共产党将领是谁?左权5.哪一会议上,毛泽东思想被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6.中共七大上确立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7.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意义?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8.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9.中国14年抗战胜利的标志是什么?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10.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1)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2)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作战11.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收回了哪一地区?台湾1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八上历史第24课笔记
1.抗日战争的背景:
-日本军国主义扩张: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
-中华民族危机: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民族矛盾加剧
2.抗日战争的经过:
-局部抗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等组织抗日
-全民族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战略防御阶段: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
-战略相持阶段: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百团大战等
-战略反攻阶段: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3.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全民族抗战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持
-抗日战争正义性
4.抗日战争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抗战战役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1.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2. 乙未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3.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国土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受损害4. 日本侵略者采取了全国嵖民的实施,全面进行对华侵略的实施5. 中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民族运动的发展。
二、抗战战略的制定和实施1. 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2. 军事抗日战争的形成3. 中国军队战略的制定和战术实施4. 中国抗日军事战略中的重要战役5. 抗日战争战略实施中的相关问题三、抗日战役的演变和胜败1. 1937年发生的淞沪会战2. 1938年发生的平型关大捷3. 1938年发生的太原保卫战4. 1938年发生的台儿庄会战5. 1938年发生的武汉保卫战6. 1938年发生的南昌保卫战7. 1939年发生的河南保卫战8. 1939年发生的中原会战9. 1940年发生的胶济线会战10. 1940年发生的长沙会战11. 1940年发生的常德保卫战12. 1940年发生的延安保卫战13. 1940年发生的开宁会战14. 1940年发生的衡阳会战15. 1941年发生的南昌战役16. 1941年发生的同蒲决战17. 1941年发生的海港战役18. 1941年发生的兰新战役19. 1941年发生的华中战役20. 1941年发生的黄松战役21. 1941年发生的包座战役22. 1941年发生的天河镇战役23. 1941年发生的牂牁山战役24. 1941年发生的十万大山战役25. 1941年发生的岭面战役26. 1942年发生的与打27. 1942年发生的秦伯平原战役28. 1942年发生的孟良崮战役29. 1942年发生的独山战役30. 1943年发生的草庙山战役31. 1943年发生的孟良崮战役32. 1943年发生的樟园战役33. 1944年发生的琼崖保卫战34. 1945年发生的时期湾会战35. 1945年发生的新疆解放战役36. 1945年发生的平津战役四、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1. 抗战时期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2. 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3. 抗战时期中国文化的变迁和发展4. 抗战时期中国政治的变迁和发展5. 抗战对世界的影响五、抗战战役的意义和价值1. 抗战战役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2. 抗战战役对中国人民的深刻影响3. 抗战战役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推动4. 抗战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以上是抗日战役知识点的总结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第22课是关于抗日战争的内容。
以下是该课的部分内容:
1. 抗日战争的背景:讲述抗日战争前的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和行动。
2. 抗日战争的经过:介绍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斗,包括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用。
3. 抗日战争的胜利:讲述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和标志性事件,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等。
4. 抗日战争的影响: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包括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等。
该课通过讲述抗日战争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提高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该课也强调了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影响,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问题。
一、时空线索二、知识架构三、考点梳理考点一、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1.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的主要变化:①社会矛盾: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国共关系: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合作。
③革命分期:由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
2.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华北危机: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九一八 事变时间 1931年9月18日 地点沈阳背景 (1)日本方面: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29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缓和国内矛盾,日本加速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2)中国方面:国家积贫积弱,内战不断。
国民党全力围剿工农红军,给了日本可乘之机(3)国际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欧美列强无暇东顾,对日本侵略实行绥靖政策概况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附近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
第二天,日军占领沈阳 结果 (1)日军扩大侵略,东北军撤至关内,东北三省快速沦陷(2)1932年,日本扶植前清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影响(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抗战(2)九一八事变使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3)打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均势”,加深了英美等国同日本的矛盾中国局部 抗战的开始(1)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3)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民族自卫战争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初中历史战争知识点总结历史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是历史上重要的节点和转折点之一。
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和掌握一些历史战争知识点,不仅可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战争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一、古代战争1.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频繁的时期,主要有楚国、齐国、晋国、秦国等国家之间的战争。
其中,楚国和齐国以及楚国和秦国的战争影响较大。
秦国通过战争逐渐强大起来,最终实现了统一中国的目标。
2. 羌族起义羌族起义是西汉末年的一场大规模武装起义,由羌族首领阴智高率领的羌族人民发起。
起义军曾攻占西北地区的多个县城,对于当时已经分裂的汉朝造成了威胁。
3. 唐朝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时期发生的叛乱事件,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
他们率领大军攻入长安,威胁到唐朝的统治。
最终,唐朝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成功平定了这次叛乱。
二、近代中国战争1.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场战争,由英国发动。
这场战争导致中国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使中国深受欺凌和割地失土。
2.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对抗日本侵略者的一场全民族的战争。
这场战争从1937年开始,历时8年之久,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取得了抗日胜利。
3. 中越战争中越战争是中国和越南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起因是越南侵犯了中国的领土。
中国军队经过多次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强化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三、世界历史战争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全球性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无数人丧生,触发了世界格局的重大变革,奠定了二战爆发的基础。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上世纪40年代发生的一场全球性战争。
这场战争是纳粹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轴心国与盟军之间的对抗,最终以盟军获胜告终。
3. 冷战冷战是二战后苏联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一场持续了几十年的对抗。
初中历史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引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捍卫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人民幸福所进行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自1937年始,持续了八年之久。
这场战争不仅动员了全国各阶层人民,也融合了各个政党、军队与地方政权的努力。
本文将从起因、主要经历及战争结果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二、起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起因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铁路上制造借口,并深入侵占辽宁省和沈阳市。
此后,日本帝国主义逐渐扩大对中国领土的侵略行动,如1932年“一二八”事件以及1933年满洲事变等。
应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提出并积极推动国共合作,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抵抗。
三、主要经历1. 投降主义与顽强抵抗:由于内忧外患,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任务,并倡导全国各阶层人民进行统一战线抗日斗争。
面对日军的强大压力,有些投降主义分子希望通过妥协来保持地方政权。
然而,广大人民普遍响应纲领要求,勇敢地进行了长期抵抗。
2. 八年艰苦: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历时八年之久,可谓是艰苦卓绝。
中国人民不断经历着战胜与失败、攻与守、破和立新功绩等各种情况。
同时,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其所起到的领导作用越来越受到更多人们的认同。
3. 统一战线合作:为了实现全社会抗日统一战线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提出开展“三三制工作”以扩大统一战线,并并致力于巩固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共在全国范围内的联盟。
4. 抗击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
中国共产党推动全国人民继续进行抗战、求解放的伟大斗争。
到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胜利和国内外力量转变对中国有利,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战争结果1. 高昂的牺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牺牲惨重,死伤人数达到几百万人。
与此同时,由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也为全面抗战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初中历史冀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第20课血肉筑长城抗日战争:民族团结与血肉筑长城1941年12月13日,发生在浙江绍兴的焦山战斗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一座丰碑。
这场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却体现出伟大的抗日战争所蕴含的民族团结与血肉筑长城的精神。
初中历史课本的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第20课介绍了这场战斗,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百姓展开了毫无节制的侵略和杀戮。
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以顽强的斗争精神与侵略者展开了抗争。
焦山战斗就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斗,它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抗争精神。
焦山战斗迅速打消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坚决抵抗的幻想。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军队、民兵和游击队三方联合作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焦山地势险要,阻隔了日本侵略者南进的道路。
中国军队利用这一地理优势,结合游击队和民兵的力量,策应作战,展开了顽强的抵抗。
他们以实际行动宣告:中国不容侵略,中华民族将以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长城,捍卫家园。
焦山战斗中,游击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游击队是由乡村革命根据地发展起来的民兵组织,他们以灵活机动的战术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在对付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熟悉地形,善于利用山地、河流等自然条件,使得敌人在焦山一役中碰得头破血流。
与此同时,民兵也是焦山战斗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民兵成为了保卫家园的重要力量。
他们是深入生活的农民,熟悉乡村情况,熟悉当地的地理和人情。
在抗日战争中,他们奋起抵抗,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家园。
中国军队也在焦山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奋勇杀敌的精神,奠定了中国人民顽强抗日的信念。
焦山战斗表明,中国军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而且他们有着无畏的精神与爱国之情。
通过这场战斗,中国人民表明了坚决抵抗、浴血奋战的决心。
他们用血肉之躯向侵略者展示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无论是城中的战士,还是农村的民兵和游击队,他们的共同努力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民族团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主要原因:中国军民的长期抗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至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的。
1945年10月25日,中国受降代表在台北主持受降仪式,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
(1)联合国制宪会议。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2)法西斯的末路。
第一,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第二,1945年8月上旬,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猛烈攻击日本关东军。
第三,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等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一,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
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
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第二,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
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
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4)中国抗日战争的原因
战争的正义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了全民族的共同抗战(根本原因);国共爱国官兵的浴血奋战;海外华侨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援助等。
1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中国是在亚洲大陆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伟大贡献。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
(考试重点:通常命制选择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在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1)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2)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了日军大部分陆军和大量空军,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太平洋战场美英的压力,有力的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抗日战争经典例题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