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圈舍,肉羊]北方地区肉羊圈舍育肥养殖技术探讨
- 格式:docx
- 大小:16.22 KB
- 文档页数:2
肉羊舍饲育肥技术肉羊舍饲育肥技术是指利用封闭式舍饲模式,通过科学、合理和高效的管理方法,将肉羊在较短的时间内养肥,使其体重快速增长,并达到肉羊养殖的最佳肥育状况。
下面将从舍饲环境、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方面阐述肉羊舍饲育肥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舍饲环境1.舍舍设计:对于肉羊的舍舍设计,需要考虑通风透光、疏水透气和温度合适的原则。
舍舍应该采用合理的高低搭配,通风良好,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以确保肉羊舒适的生长环境。
舍舍内部的设计需要合理布局,以便于管理和清洁。
2.饲料储存:在肉羊舍饲育肥过程中,饲料储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储存的饲料应干燥、无异味,并且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
饲料储存区域需要保持清洁,以防止饲料受到污染而影响肉羊的生长。
3.卫生管理:保持肉羊舍饲的卫生是保证肉羊健康成长的关键。
定时清理舍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持舍舍干燥和清洁。
进行舍内消毒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肉羊的疾病发生。
二、饲料配制1.合理配方:在肉羊舍饲育肥过程中,合理的饲料配方是非常关键的。
根据肉羊生长发育的特点和需要,合理配置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满足肉羊生长发育的需求。
2.饲料品质:为了确保肉羊能够获得高质量的饲料,饲料的品质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选用优质的主要原料,辅以适量的饲料添加剂,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和口感诱人,有利于肉羊的饲料摄入和生长发育。
3.定时定量:对于肉羊舍饲育肥,需要确保饲料的定时供应和定量投喂。
通过科学的饲料定量,可以促进肉羊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减少浪费和饲料成本。
三、疾病防控1.疫苗接种:在肉羊舍饲育肥过程中,对于疾病的防控是非常关键的。
及时接种疫苗,提高肉羊的免疫力,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定期检查:定期对肉羊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个体,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3.饲养管理:在肉羊舍饲育肥中,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定期进行消毒,保持舍舍内的卫生环境,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肉羊育肥饲养的管理技术对于农村规模养羊户和中小型养羊场来讲,抓好肉羊的饲养管理,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圈舍的建造圈舍以座北朝南、东西走向偏东10度为宜。
建造规格形式采用单斜面、半开放式,冬季可扣塑膜防寒,夏季可遮阳防暑,单间可养羊20只左右。
建筑结构以土墙建筑为宜,主要结构包括墙壁、屋顶、地面、过道、门窗、补饲槽、木栏等,墙基用砖混建造。
前墙高1.20米、厚0.12米、后墙高1.80米、厚0.24米,人行道与羊舍用木栏隔开,木栏高0.80米,木栏间距0.20米,木栏端设一(宽0.50米)小门。
地面为砖铺水泥砂浆藻缝地面,地面前后坡度为2%。
舍顶为单坡,坡度为1/5~1/3,以利水为原则,从下至上依次为梁、木椽、竹帘、草、泥、瓦。
舍顶设排气天窗。
人行过道距后墙1.50米,一端山墙上设一门,宽0.80米、高1.70米。
补饲槽依木栏外沿圈走向,口宽0.35米,内深0.20米,高0.30米。
羊舍前墙一侧,墙基部设0.24×0.12米的清粪口,外设长×宽×深为1×1×0.50米的贮粪池用砖砌成,上盖混凝土盖板。
二、饲养管理1.羔羊育肥羔羊指断奶后至周岁内进行的育肥的羊,羔羊育肥分过渡阶段和正式阶段,过渡阶段统一断尾、去势、驱虫、药浴、健胃、称重乃至编号。
并根据体重、性别、年龄、体况分圈饲养。
过渡阶段为10~15天,期内日粮供给坚持先粗后精,先少后多,少喂勤添的原则循序渐进。
正式育肥阶段一般为60~90天,期内按标准日粮饲喂和科学饲养管理。
饲养方式分半舍饲育肥和全舍饲育肥。
羔羊半舍饲育肥的放牧时间秋季一般11~12小时/天,冬季4~5小时/天;补饲饲草量每只为0.80千克/天;亦可按饲养标准制定日粮。
羔羊全舍饲育肥应当按羔羊的饲养标准供给日粮,每天每只羔羊按1.30千克(风干状态)左右供应,分3次饲喂,饲喂顺序先粗后精、先喂后饮、先劣后优。
肉羊舍饲育肥技术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年第09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羊肉需求量越来越大。
羊肉因其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成为消费者的主要日常食材。
羊肉价格高,市场需求大,为了提高羊肉产量,养殖户必须对传统的肉羊养殖技术进行创新,缩短肉羊育肥时间,提高肉羊产量和羊肉品质。
本文主要探讨了肉羊舍饲育肥的意义和关键技术手段,以期为养殖户提供理论参考。
1舍饲育肥的意义1.1提高羊肉品质传统的放牧饲养受季节和天气影响较大,在北方,秋季和冬季草地长势较差,因草场质量和数量达不到放牧养殖的肉羊食用需求,造成了肉羊营养不足,导致羊肉品质较差。
当出现自然灾害天气时,处理不及时也会对肉羊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采取舍饲育肥的肉羊,能够减轻自然灾害对肉羊的不良影响,提高肉羊产肉性能及羊肉品质。
1.2保护生态环境过度的土地开发和放牧养殖造成了草地面积大量减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舍饲养殖有利于草地的自我修复,改善生态环境的治理效果。
1.3便于粪污处理使用肉羊舍饲育肥技术对粪便垃圾进行处理,技术更加成熟,集中吸收粪便用于发电、制作农肥,不仅能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能作为肥料为农作物提供养分,实现资源的转化和有效利用,提高肉羊舍飼养殖经济效益,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肉羊舍饲育肥准备工作2.1建造羊舍在建造羊舍时,要符合肉羊的生活习性,充分考量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坦的地方以方便污水排放;要选择背风向阳的方向建造;附近有充足的清洁水源;要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为饲料运输和肉羊外销降低运输成本。
在建造羊舍时,要配套取暖设备和通风设施,便于冬季保暖和夏季通风降温,一个良好的羊舍环境对肉羊健康生长和育肥速度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羊场建设必须考虑到饲料草的储存问题,根据肉羊数量建造能够满足其半年食用量的草棚和储藏室。
羊舍的内部结构一般采用双列式格局,能够节省空间和建设成本。
2.2选择优良的肉羊品种品种优良的肉羊,能够提高羊肉产量,降低舍饲育肥成本,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肉羊舍饲育肥技术肉羊舍饲育肥技术是指通过舍饲管理控制肉羊的食物摄入和生长发育过程,提高育肥效率,降低成本,达到最大化利益的技术。
下面将对肉羊舍饲育肥技术进行详细讲解。
一、饲料配方饲料配方是育肥的核心,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育肥效率,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料成本。
通常肉羊饲料要求粗蛋白质含量在15%-18%,粗脂肪含量在2.5%-4.5%。
可选用豆粕、玉米、麦麸、豌豆、小麦麸等作为粗饲料,混合饲料中再添加适当的浓缩饲料及矿物质盐、维生素等营养添加剂,制成均匀、易于储存、保存的饲料制品。
二、饲喂量和时间育肥羊的饲喂量和时间是影响育肥效益和生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首先要明确饲喂的时间,通常采用3-4餐制,每天饲喂3-4次,宜在早晨、中午、傍晚、晚上等固定时间点饲喂,同时要注意保持定时定量,一定要按照饲料配方中规定的含量饲喂,不可随意加减。
三、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适当添加营养添加剂可以满足羊只的各种营养需求,同时增强羊只的免疫力、抗病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适量添加矿物质、蛋白质饲料及维生素等营养添加剂能够促进肉羊生长和增重,促进代谢,保持健康。
四、饲养环境的控制育肥羊的饲养环境要保持舒适、卫生。
首先保持饲料、饮水的清洁,春夏季节要及时更换饮水,防止污水污染、生病感染,同时要保持通风良好,保温,防止疫病的传播。
五、定期体检对育肥羊的定期体检能够及早发现育肥羊的生长状况,及时处理脚炎、消化不良、腹泻、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疾病,避免发展成复杂疾病,从而影响育肥效益。
六、饲料种类的选择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的肉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在选择饲料种类时,要根据肉羊的品种、年龄等适当调整,以保证最大育肥效果。
总之,做好肉羊的舍饲育肥技术,可以提高育肥效益,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同时还可以保障肉羊的健康,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肉羊圈舍育肥养殖技术近年来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改变,人们对羊肉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所以养羊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养羊业中,肉羊圈舍育肥养殖技术是一项非常关键的饲养管理技术,我国的养羊业起步比较晚,增加羊肉产量、提高羊酮体品质非常关键。
本文就肉羊圈舍育肥养殖技术进行探析,首先分析了肉羊圈舍育肥养殖的关键技术,然后阐述了不同时期肉羊圈舍育肥养殖技术,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标签:肉羊;圈舍育肥;养殖技术肉羊育肥是使羊强度增重来提高羊肉屠宰率和品质的一种技术,也是畜牧养殖户增加养羊收益的有效手段。
因此,肉羊养殖过程中要求养殖户一定要掌握肉羊圈舍育肥养殖的关键技术,并能够在肉羊的不同生长时期采取合理的育肥养殖方式,以此来提高肉羊的重量,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肉羊圈舍育肥养殖的关键技术在肉羊圈舍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该掌握以下的育肥养殖关键技术:1.羊舍建造:肉羊圈舍育肥需要充足的活动空间,确保每只成年羊至少有1.5平方米的活动空间,羔羊和育成羊的占地面积可以稍微更小一些,肉羊圈舍的高度一般在2.5-3.0米之间。
如果养殖的肉羊数量比较大,则应该建造多栋圈舍,或者建造大型的圈舍并设置隔栏,每个隔栏或者圈舍内的羊的数量应该在80只以下。
2.品种选择:肉羊品种的选择应该结合当地的饲草饲料资源情况、自然环境以及饲养技术等多个方面来选择,要引进高产优良品种,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合理编群和驱虫:在圈舍育肥之前一定要对肉羊进行合理编群,要结合肉羊的抢食能力、体重和大小等来合理编群,以免发生羊只采食不均的情况,导致育肥效果不佳。
育肥羊要统一驱虫。
4.提供良好的环境:肉羊圈舍育肥期间一定要提供舒适的环境,创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育肥期间的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55%-65%之间,温度保持在10-25℃之間。
最好的羊育肥季节是春天和秋天,羊舍要保持干燥。
5.饲草、饮水:在育肥期间要全天候供应充足的水和饲草,要有科学合理的饲喂程序,在不同的育肥阶段要有对应的日粮配方饲喂,不能随意变更。
肉羊舍饲育肥技术肉羊养殖是畜牧养殖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饲养肥肉羊是养殖业中的重要环节。
如何有效地进行肉羊舍饲育肥,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肉羊舍饲育肥技术相关知识,从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肉羊养殖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饲养1. 饲料配制肉羊舍饲育肥的饲料配制是关键的一环。
饲料的配制需根据羊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草原资源条件进行合理搭配。
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粗粮和精料,保证肉羊的全面营养需求。
2. 饮水管理肉羊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
要确保肉羊有充足的饮水,保持水质清洁,经常更换新鲜水源。
注意水源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洗工作,预防因水源问题导致的疾病传播。
3. 饲喂管理在饲喂肉羊时,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肉羊进行分群饲养。
在饲养上要有规定的饲喂时间,并且精确控制肉羊的饲料量,以保证肉羊的适当生长。
二、管理1. 环境管理肉羊饲养舍的环境管理直接影响着肉羊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
要保持肉羊饲养舍的通风良好,保持温度适宜。
定期对肉羊饲养舍进行卫生消毒,预防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疾病传播。
2. 定期体重测定肉羊的体重是评判其生长情况和未来发育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
要定期对肉羊进行体重测定,及时调整饲料配比,保持肉羊的良好生长状态。
3. 疫病防控肉羊舍饲育肥过程中,要加强疫病防控工作。
对常见的肉羊疾病,如口蹄疫、细小病毒病等进行防治工作。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对养殖场的安全隐患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疾病防控1. 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非常容易传染的疾病,会给养殖场带来非常严重的伤害。
肉羊舍饲育肥过程中,要加强对口蹄疫的预防工作。
定期进行养殖场的卫生消毒工作,避免外来动物进入养殖区域,严禁肉羊的自由觅食,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及时发现并隔离已感染的肉羊。
2. 细小病毒病细小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对肉羊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
在肉羊舍饲育肥中,要注意增加免疫力,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保持养殖场的卫生,及时发现并隔离已感染的肉羊。
肉羊舍饲育肥技术肉羊舍饲育肥技术是指在肉羊养殖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方、适当的饲养管理、科学的养殖环境等手段,提高肉羊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达到高肥效益的一种养殖技术。
本文将从饲养环境、饲料营养、饲喂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饲养环境1. 羊舍建筑:选用通风性好、保温性能强的羊舍建筑。
舍内布局合理,保证羊只有充足的活动和休息空间。
避免床上潮湿和过度干燥的问题,确保羊只舒适度。
2. 温度管理:合理控制室内温度,保持适宜的饲养环境。
冬季要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并提供充足的温暖,以促进肥羊的良好生长;夏季要降低室内温度,防止肥羊中暑。
3. 空气质量:保持羊舍内空气流通,排除尿液和粪便的氨气等有害气体。
舍内应有足够的通风设施,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
二、饲料营养1. 饲料配方:根据肉羊的生长阶段、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合理配制饲料。
一般可以添加适量的粗蛋白质、粗纤维、能量等营养成分,以满足肉羊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2. 饲料品质:选择优质、新鲜的饲料,防止发霉、变质等情况。
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要合理控制,以保证肉羊的消化道功能正常。
3. 细小料:给肉羊提供合适的细小料,促进肉羊消化,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常见的细小料有细盐、细石灰、饲料添加剂等。
三、饲喂管理1. 饲喂时间:每天定时定量进行饲喂,建立规律的饲喂习惯。
避免过度饲喂或饥饿状态,以保证肉羊的营养需要。
2. 饲喂量:根据肉羊的性别、品种、体重等因素,合理控制饲喂量。
要根据羊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肥胖或生长不良的情况。
3. 饲喂方式:采用分饲喂、离栏喂养等方式,避免饲料的浪费和卫生问题。
定期清理饲槽和饮水设备,保持卫生。
四、疫病防控1. 注重羊只的免疫:合理制定疫苗接种计划,及时进行羊只的疫苗接种,提高肉羊的免疫力。
2. 定期检查和排查:定期对羊只进行体检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对羊舍、饲料、饮水等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洁,防止疾病传播。
3. 防虫防蛇:保持羊舍的清洁和卫生,防止害虫和蛇类的滋生。
舍饲肉羊育肥养殖技术介绍舍饲肉羊育肥技术适用于农区养殖肉羊,并且随着肉羊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放牧饲养肉羊的方式也已经不再符合现代生产的要求,因此,舍飼或者半舍饲肉羊育肥技术开始逐渐的取代传统的放牧饲养。
利用舍饲技术饲养肉羊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消耗,提高肉羊的品质,还不受季节的影响,可全年育肥,另外,还有利于秸秆过腹还田,减少了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但是舍饲育肥肉羊的生产成本较高,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需要掌握关键的育肥技术,才能提高舍饲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一、建设羊舍肉羊养殖过程中要确保有充足的圈舍和充足的活动场地,以提高羊群的身体抵抗能力,加速肉羊快速生长。
圈舍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
通常情况下,,要选择避风良好、通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性好、附近水源充足的地方,满足夏季防暑和冬季避寒需求。
羊舍的面积要根据肉羊的饲养量来确定,一般每只羊的占地面积在1㎡~1.5㎡,种羊的占地面积要相对的大一些,育成羊和羔羊的占地面积则相对的小一些。
冬季羊舍为了保暖,需要搭建塑料暖棚,但是要在棚顶打孔排出湿气。
羊舍内的设备设施要尽可能的齐全,料槽和水槽的数量要配备充足,保证羊舍通风良好,因此要合理的设计羊舍的朝向,选择合适的材料建造羊舍,另外,还需要便于夏季降低舍温。
除此之外,还需要设置有运动场,运动场的面积一般为羊舍面积的2~4倍,在运动场的中间放置固定的水槽,四周放置固定的料槽。
夏季还应搭设凉棚。
二、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肉羊患病会严重影响到育肥效果。
因此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对于舍饲肉羊的疾病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
首先要给肉羊提供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羊舍保持通风良好、温暖干燥,做好通风和防潮的工作,并定期进行严格的消毒,合理饲喂,增强体质。
因羊易患寄生虫病,所以要加强羊群的驱虫工作,使用广谱高效的驱虫药,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坚持自繁自养的饲养方式,如果从外地采购羊育肥,则要注意从无疫病区购买,并且羊入舍育肥前要做好隔离工作。
肉羊舍饲育肥技术肉羊舍饲育肥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肉羊饲养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肉羊舍饲育肥技术的几个方面。
1.舍饲环境肉羊舍饲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和卫生。
饲舍内要定期清理,保持干净。
在饲舍内要放置适当的喂食器,同时要保证羊只的饮水充足,饮水器要在清洁之后定期更换水。
2.饲料与营养肉羊的饲料应选用营养丰富、造价适宜的饲料。
在饲料中要注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含量。
通常情况下,肉羊喜欢吃粗粮以及绿色饲料,如青草、麦草、玉米等。
同时还可以添加适量的牛奶粉、蛋白质饲料等。
3.定时喂食肉羊一天需要喂食两到三次,每次的饲料量应控制在能够让羊只吃饱的程度。
喂食前应将饲料检查一遍有没有异味或杂草,以免影响羊只的食欲。
喂食的时间可以选择在早晨、中午和傍晚。
4.日常管理肉羊舍饲育肥的日常管理包括羊只的疫苗注射、体重的测定和记录、繁殖季节的安排等。
对于羊只的疫苗注射,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注射,以预防疾病发生。
每个月要对羊只进行一次体重测定,并记录在册,以便调整饲料的用量和种类。
在繁殖季节,要根据肉羊品种的繁殖特点,选择合适的种公羊和配种时间。
5.疾病防治肉羊舍饲育肥过程中,要定时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对于常见的疾病,如口蹄疫、猪瘟等,要根据规定的防治程序和方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羊只的身体状况,注意羊只是否出现了不适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总之,肉羊舍饲育肥技术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需要对肉羊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关爱。
只有做到科学规范、细致耐心,才能保证肉羊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
肉羊舍饲育肥技术肉羊饲育肥技术是指为了提高肉羊生产性能,使其快速生长和发育,获得优质高产的肉羊产品而采用的一系列饲养管理措施和技术方法。
下面将介绍肉羊舍饲育肥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肉羊舍饲场地选择和建设1. 场地选择:应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土壤肥沃、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选择高寒、多风、多雨、高湿地区。
2. 场地准备:应进行地块清理,清除杂草、矮树、石头等障碍物,并进行平整处理,确保饲养环境整洁。
3. 羊舍建设:根据饲养量进行舍房规模的确定,合理设计舍房结构,保证肉羊的饲养空间和活动舒适度。
配置合适的栏位和舍内设备,确保羊只的饲料供给和饮水条件。
二、肉羊品种选择1. 选择产量高、体型大、繁殖能力强的优良肉羊品种,如多克羊、山羊、绵羊等。
2. 避免选择肉羊品种遗传问题较多或养殖难度较高的品种。
三、饲料管理1. 饲料配制:根据肉羊的生长需要,合理配制各阶段的饲料,控制好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的比例,保证肉羊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2. 饲料供给:按照肉羊的年龄、体重和生长状态,合理确定日粮供给量。
根据羊只的食欲和消化能力,分配好饲料的供应时机和供应次数。
3. 饲料选择:选择优质、新鲜、干净的饲料供给肉羊,避免使用发霉或有毒饲料。
4. 饮水管理:保证肉羊每天充足的饮水量,定期清洗饮水设备,确保饮水的清洁和卫生。
四、养殖管理1. 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预防,进行防疫检查和体温测量,及时发现和处理肉羊的疾病问题,防止疾病传播。
2. 环境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干净,定期清理羊舍内外的粪便和杂草,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通风和日照条件良好。
3.羊群管理:每天进行肉羊的观察和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和异常情况,调整饲养管理措施和饲料配制。
五、肉羊饲养技巧1. 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养分供给充足,提高饲草的营养价值。
2. 羊只分类:根据肉羊的生长状态和体重,将肉羊分类,分别进行饲养管理和饲料供给。
肉羊舍饲育肥技术肉羊舍饲育肥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合理的饲料配比,将羊的体重快速增加,达到理想的肉质、肥肉比例和市场需求。
以下是肉羊舍饲育肥技术的具体内容。
一、舍的设计舍的设计应根据饲养的数量和羊的品种、体型、品质等因素进行规划,保证羊舍安全、通风、采光和舒适。
舍内应设置饮水设备、饲料设备、羊栏、隔板等,方便管理和饲养。
舍内需要保持干燥,避免羊被雨水打湿和寒冷刺激,影响生长发育。
二、饲料管理肉羊舍饲育肥技术的关键是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配比可以促进羊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效益。
一般情况下,肉羊的饲料可以分为粗饲料和浓饲料两类,粗饲料可以提供羊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等需要,浓饲料则可以提供羊的蛋白质和能量需要。
粗饲料可以使用氧化铝、青贮玉米和豆饼等,浓饲料可以选择大豆油粕、玉米、麦麸和菜籽油饼等来进行饲养。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肉羊对饲料需要的量和种类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比,避免羊的身体出现不良反应。
三、管理饮水肉羊的饮水管理也是肉羊舍饲育的重要环节,保证羊群足够的饮水量可以提高羊的免疫力、促进消化吸收和加速肉羊的生长。
牲畜饮水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会导致牲畜产生多种疾病。
饮水需要保持清洁和新鲜,不可以使用脏水和过长时间的水。
提供足够的水量也是必要的,肉羊每天需要喝到2-4次水,每次喝水的时间也需要保证充足。
同时,羊水的废水也需要定期清理,避免污染环境和传播疾病。
四、疫病防治肉羊舍饲育中,疫病防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疫病可以直接影响肉羊的身体健康,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营养失调等问题。
预防疫病需要定期做好疫苗注射和常规体检工作。
同时,定期消毒工作也是必要的,可以使用消毒剂和紫外线杀菌器等设备进行消毒,避免传染疾病。
在观察肉羊的健康状态时,要重视羊的精神状态、食欲、呼吸和排泄等指标,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五、育肥管理在育肥阶段中,肉羊需要定期称重、检查羊体情况并记录,以控制肥肉含量和生长速度。
随着消费市场对羊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各地区畜牧业积极发展肉羊养殖业,提高了当地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水平。
在肉羊饲养管理中,养羊场要积极学习育肥技术,根据自身的养殖规模合理选择育肥羊的饲养方式,科学配制育肥饲料,规范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从而为提高养羊场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一、合理选择肉羊育肥饲养方式养羊场要根据自身饲养条件和自然资源情况选择适合的育肥饲养方式,以确保养羊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方式:1、放牧育肥放牧育肥方式具有饲养成本低的优势,但是育肥效果易受到牧草品质、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
在东北地区,放牧时间一般在夏季和秋季,在放牧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每只羊每日的采食量,并配合水、盐等物质,以保证让每只羊能够摄入足量的青草。
从放牧育肥效果来看,每只羊的育肥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在放牧方法不当的情况下会导致肉羊育肥不理想。
2、舍饲育肥舍饲育肥是在羊舍内进行肉羊育肥,按照饲养标准搭配日粮,保证肉羊育肥达到良好的效果。
与放牧育肥相比,舍饲育肥方式具有饲养成本高、生产率高、肉羊增重快的特点,能够提高出栏育肥羊的体重,缩短育肥周期。
舍饲育肥需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对饲养环境和饲料的要求较高。
如,在饲养环境中,需提供标准化的羊舍居住条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时通风、消毒、清扫卫生等。
在饲料管理中,需合理搭配日粮和粗料,一般日粮以混合精料为主,含量不低于45%,粗料及饲料含量为55%。
3、混合育肥混合育肥是结合采用放牧育肥与舍饲育肥的饲养方式,具有平衡饲料与料草营养、肉羊肉质鲜美的优势,能够为养羊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混合料育肥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肉羊育肥全期,每日放牧+饲料投喂,满足育肥羊增重的营养需求。
此种饲养方式适用于生长速度快、增重速度快的肉羊饲养;另一种是将育肥期划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在前期阶段采用放牧饲养,在中后期阶段逐步增加精料比重进行舍内饲养。
如,中后期饲养阶段最初每日投喂混合精料200-300g,待30d后混合精料增至每日400-500g。
Y a n g z h i j i s h u随着羊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过去那种以放牧为主的养羊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育肥羊的生产要求,已经开始采取舍饲或半舍饲的模式进行育肥羊的生产,向规模化和生态化养羊发展。
舍饲育肥可以减少生产消耗,有利于提高产量、质量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但是,由于舍饲会造成养殖成本提高,所以必须掌握舍饲养羊的技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就肉羊的舍饲育肥技术进行了分析。
1、肉羊舍饲育肥的原则(1)饲料搭配合理在配置饲料时应根据肉羊的生长和发育规律,按照肉羊饲养的相关标准,对饲料进行合理搭配,确定饲料搭配比例、每日的供应量和补料的数量。
在饲喂一段时间以后,根据肉羊增重的效果进行调整。
(2)追求成本效益的最佳化在进行肉羊饲养时往往会陷入盲目追求肉羊增重速度的怪圈,而加快肉羊增重速度是以提高精饲料量、增加成本投入为前提的,这种情况下,不一定会形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要处理好成本和效益的关系,保证成本的合理性和肉羊生产的最佳效益。
(3)适时屠宰上市根据肉羊的生长发育情况确定育肥期,育肥期达到后就应及时进行屠宰上市。
育肥期一定要科学合理,羔羊育肥一般50天左右即可,不可过短,也不能过长。
育肥期短增重效果没达到,育肥期过长,导致成本增加,影响经济效益。
因此,在肉羊育肥一段时间后,如果体重已经达到出栏标准,就应及时进行上市出售。
没必要以最大体重为追求目标,那样只会导致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下降。
2、肉羊舍饲育肥的前期准备(1)建好圈舍肉羊舍饲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标准化的圈舍,要将圈舍建在地势高、干燥向阳、通避风适宜、排水良好的地方,圈舍还应有面积足够的活动场地。
规模化养殖时,圈舍应建在距离村落比较远的地方,方便进行消毒防疫。
家庭养殖或小规模养殖时,可选择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或利用现有的房屋改建成羊圈舍。
羊圈舍的面积以每只羊占地1平方米左右为准,羊圈舍应设有门窗,方便进行通风排湿。
羊群的活动场地面积应是圈舍面积的3倍左右,场地上要安放水槽和饲槽。
圈舍饲养羊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
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禽之一,其肉、毛、皮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而圈舍饲养羊则是一
种相对集约化的养殖方式,通过建设合理的圈舍,可以有效提高羊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下面将介绍圈舍饲养羊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
1.圈舍建设
圈舍建设是圈舍饲养羊的基础。
建设圈舍时要考虑羊的品种、规模和养殖目的。
一般
情况下,圈舍可以按照如下要求进行建设:选择地势较高、土地肥沃的地区建设圈舍;建
设适合羊的温度和湿度的圈舍;圈舍的底部需要铺设牢固的地面,以方便清理和消毒;圈
舍内要设置饮水设施、饲料槽、喂料器等设备,以方便羊的饲养和管理。
2.饲料管理
合理的饲料管理是圈舍饲养羊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优质的饲料,如优质干草、玉米秸秆、豆饼等,以满足羊的营养需求。
要根据不同羊的生长阶段和体重,控制饲料的摄入量
和种类,以防止羊脂肪堆积和营养不良。
还要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和畅通,确保羊有足够
的饮水量。
3.疾病防治
圈舍饲养羊容易出现疾病传播和感染的问题,所以要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
要保持圈
舍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圈舍内的粪便和废料。
要根据不同季节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如给羊注射疫苗、定期驱虫等。
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
取措施进行防治。
4.羊群管理
羊群管理是圈舍饲养羊的核心。
要建立起科学的羊群管理制度,包括定期进行羊群的
体检和评估;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包括喂养、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记录羊群的生长情况、饲养管理措施等,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
肉羊舍饲育肥技术肉羊舍饲育肥技术是指在舍内完成对肉羊的饲养和肥育,以提高肉羊的体重和增加羊肉产量的技术。
舍饲育肥技术包括羊舍设计、饲养管理、饲料配制和营养调控等方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羊舍设计羊舍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肉羊的需求和舒适度,通常按照羊群的数量来确定所需的舍面积。
舍内的设施包括羊床、食槽、饮水装置和通风设施等,这些设施应符合卫生标准,并能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羊床必须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能够降低肉羊蹄部的湿度和保持干燥。
羊床的表面应平整,厚度约为15-30厘米,通常用沙子混凝土或压土铺设。
床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成本控制。
食槽必须能够装下每天所需的饲料量,同时可以避免浪费。
食槽的设计应考虑到肉羊的体型和食量,建议使用金属制的食槽,便于清理和消毒。
饮水装置应放置在羊舍内,羊群易于接近。
钢制水槽是比较常见的饮水装置,应定期清洗,保持水的清洁和新鲜。
通风设施要符合卫生标准,并保持羊舍内的空气流通。
建议安装窗户和通风扇,通风孔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羊舍面积和羊群数量确定。
二、饲养管理肉羊舍饲育肥技术的第二个关键是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中,必须预防疾病,保持卫生和提供合理的饮食和饮水。
首先,必须从供应商处采购健康、质量好的幼羊,并避免不必要的压力。
同时要避免过度饲养,每只羊每天的食量不应超过体重的3%。
在羊舍内,应定期清理和消毒,保持卫生环境。
饲养员要经常检查羊群的健康状况,注意羊的呼吸、消化和呕吐等反应。
羊群的饮食要营养均衡,包括优质饲料、粗精料和水。
饲养员需要根据肉羊的需求,合理配制饲料,并根据季节和气候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比例。
三、饲料配制和营养调控饲料配制和营养调控是肉羊舍饲育肥技术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肉羊的体重增长和产量的提高。
首先,要选用优质的饲料,包括精饲料和粗饲料。
精饲料通常包括谷物、油料和蛋白质饲料,而粗饲料则包括干草和青饲料等。
其次,需要根据肉羊的需求和生长阶段,合理配制饲料。
北方地区肉羊圈舍育肥养殖技术探讨
摘要以北方地区作为研究范围,对北方地区肉羊品种、一般育肥、饲料搭配,以及养殖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数据统计分析,对其模式加以归纳总结,提出比较高效的养殖模式。
关键词肉羊;圈舍育肥;养殖模式
羊肉在北方深受民众喜爱。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观念的转变,对羊肉的需求显著增加,推动了羊肉市场的迅速发展。
因此,大多数养殖户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看到羊具备几何式的繁殖方式与潜在经济效益,选择养羊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但盲目跟随市场信号进入养殖业后,引发了诸多问题,如肉品质量下降、品种选择失衡、圈舍养殖缺少科学管理等。
因此,需要对肉羊圈舍育肥养殖技术进行分析。
1基本情况
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对河南地区部分养殖户、饲料供应商进行了调研。
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根据初步的交流与联系,先了解一般情况。
然后,根据搜集、整理的信息资源设置调查问卷,采用问卷、口头采访记录笔记2种方式,对该地区的羊养殖品种、饲料选择进行了数据统计。
然后,将养殖中出现的一般问题进行了汇总提炼。
最后,根据文献资料、调查数据、事实记录,提出了肉羊圈舍育肥养殖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种羊养殖、育肥羊养殖、常见疾病预防治疗等[1]。
2)品种与饲料。
在河南地区,不同区域因环境存在差异,所以,品种相对较多;另一方面,由于河南属中原地区枢纽地位,所以,既有新疆一带羊品种的杂交,又有与陕西、山西、河北一带相同的品种。
养殖较多且常见的品种主要是小尾寒羊、布尔山羊、奶山羊,还有少量的波尔山羊品种,以及布尔山羊与奶山羊的杂交品种、波尔山羊与奶山羊的杂交品种。
目前多以圈舍养殖为主,但偶尔会有外出“放风”。
一般养殖户,因养殖数量少,以当地种植的玉米、麦麸、青草混合料等为主要饲料;但在规模化养殖场,则以加工饲料为主,原料除以上3种之外,还增加了豆粕、矿物质、氨基酸等,可以分为浓缩料、全价料。
在饲养中,通常与草粉、黄贮秸秆、青贮料等均衡搭配使用,而且按照肉羊生长周期差异进行配比调整。
2数据统计
此次研究中,根据对20位养殖户(共210头羊)、4位饲料商的调研,以及跟踪记录应用不同饲料配合饲喂的情况发现,在应用全价料+草粉料的情况下,育肥成活率96.8%,黄脂肉发生率仅1.2%,根据随机抽样,检测到黄疸性黄脂率为14.5%。
但只应用全价料的情况下,育肥羊成活率、黄脂肉发生率、抽样黄疸性黄脂率分别为88.4%、7.6%、85.5%。
因此,可以在经验与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认为圈舍育肥养殖需要以适量运动、全价料+草粉料、科学圈养的综合养殖模式为主,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益。
3养殖模式分析
1)比较优势及养殖要素。
北方地区肉羊养殖的比较优势在于品种集中、养殖成本低、繁殖速度快、消费市场活跃度高。
所以,在养殖模式分析中,需要从市场的角度来进行把握。
而在具体的养殖实践中,则需要按照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式进行落实。
北方地区肉羊圈舍育肥养殖模式属于混合模式,一般要求少量运动、适当放风、饲料草料配合均衡、做好圈舍卫生通风、疾病防控。
2)优势与不足。
除了经济发展层面的比较优势之外,在养殖模式的管理层面,它的优势在于通风、粪便处理相对较好,由于养殖传统的影响,在一般性疾病的防控方面也比较有经验。
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科学管理的意识较差,按照不同养殖目的进行分类养殖的思想不足,而且,在饲料配比方面,多采用经验法,缺少细致的配比研究与分析[2]。
3)建议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将种羊养殖、奶羊养殖、育肥出栏羊进行分类,针对性养殖;种羊选择圈舍结合运动场模式;开始配种后,要求补充精饲料等;育肥羊则需要在优势条件的基础上,做好保暖、消毒、注射疫苗、控制数量;尤其应该注意时间管理,将喂养次数、喂养时间固定在3个时间段,做好饮水配备等。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北方地区肉羊圈舍育肥养殖属于混合模式,需要从品种选择、饲料均衡搭配、适量运动、疾病防控、科学管理等多个层面进行考虑,并在统一的混合模式之下,实施育肥养殖。
根据一般经验的归纳情况分析,建议养殖户在未来的养殖中,按照3月、6月、1年这样的时间段划分,调整饲料比例,幼羊时可以适当增加一点饲料;羊龄较大则应该多辅以草料。
另一方面,还需要按照奶量、出栏时间、繁殖计划等,合理地规划不同意图下的肉羊育肥养殖方案。
参考文献
[1]庾雪梅.兴安县发展山羊舍饲圈养技术的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14,8(9):23-24.
[2]李发弟,马友记.中国养羊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47(14):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