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术后患者的饮食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脾切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要点脾切除术后,那可真是得小心再小心!这就好比一辆刚大修完的汽车,得精心呵护才能跑得顺溜。
术后的观察那是相当重要。
首先得盯着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这些可不能有半点马虎。
要是血压忽高忽低,那不得吓死人?心率要是乱了节奏,就像乐队没了指挥,能不乱套吗?呼吸不顺畅,就感觉像是被人捂住了口鼻,多难受啊!所以得时刻留意着这些指标,有啥不对劲赶紧找医生。
伤口的观察也不能马虎。
看看伤口有没有红肿、渗液,这就像盯着一个可能会漏水的水龙头,一旦发现有情况,就得赶紧处理。
要是伤口红肿得厉害,那不是跟个熟透的桃子似的?渗液要是多了,就像小瀑布一样,那可不得了。
想象一下,要是伤口不好好愈合,那得多遭罪啊!再说说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那是肯定的,可不能让疼痛把人给折磨得没了精神。
就像有只小怪兽在身体里捣乱,得把它给制服了。
该用止痛药的时候就别犹豫,别硬扛着。
但也不能乱用,得听医生的话。
不然止痛药用多了,说不定会有副作用呢。
饮食方面也得讲究。
刚做完手术,那可不能大鱼大肉地猛吃。
就像一辆刚加完油的车,不能一下子踩猛油门。
得从清淡的开始,慢慢过渡。
先喝点米汤、果汁啥的,等肠胃适应了,再吃点软面条、鸡蛋羹。
要是一开始就吃油腻的,那肠胃不得闹罢工啊?活动也得注意。
不能整天躺在床上不动,也不能一下子就蹦蹦跳跳的。
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得一步一步来。
可以先在床上翻翻身,活动活动手脚。
等身体恢复点了,再慢慢下床走走。
但也不能走得太多,累着了可不行。
心理状态也很重要呢。
做了这么个大手术,心里肯定会有点害怕、焦虑。
这时候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就像温暖的阳光,能驱散心里的阴霾。
多和病人聊聊天,讲讲开心的事,让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还有啊,预防感染也是关键。
病房得保持干净整洁,就像一个温馨的小窝。
空气要流通,不能有细菌病毒在里面乱窜。
医护人员和家属也要注意卫生,勤洗手。
不然感染了,那可就麻烦了。
总之,脾切除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要点可不少呢。
脾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腹部外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跌落等高能量损伤。
在经过手术切除脾脏后,患者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术后恢复。
其中,切口的护理对于预防感染、促进愈合至关重要。
以下是脾破裂术后切口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一、术后早期护理1. 观察切口:术后24小时内,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红肿、疼痛等症状。
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 保持切口清洁:术后切口敷料需保持干燥、清洁。
每日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如发现敷料潮湿或污染,应及时更换。
3. 伤口拆线: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一般术后5-7天进行拆线。
拆线时,护士需使用无菌器械操作,避免感染。
4. 观察引流管:术后切口处放置引流管,用于排出渗液和血液。
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引流管颜色、引流量,保持引流管通畅。
如有阻塞,应及时清理。
二、术后中期护理1. 伤口换药:术后1周左右,伤口开始愈合,此时需进行伤口换药。
换药时,护士需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2.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术后1-2周,切口逐渐愈合。
护理人员需观察切口有无感染、愈合不良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3. 鼓励患者活动:术后1-2周,患者可逐渐下床活动。
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切口愈合。
但活动时需注意保护切口,避免碰撞。
4. 饮食指导:术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三、术后晚期护理1.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术后3-4周,切口基本愈合。
此时,护理人员需继续观察切口有无感染、愈合不良等情况。
2. 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教会患者如何进行切口护理,如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等。
3. 伤口复查:术后1个月,患者需进行伤口复查。
复查时,医生将评估切口的愈合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四、预防感染1. 加强病房环境管理:保持病房清洁、通风,定期消毒,减少细菌滋生。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需戴好口罩、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小孩刚做完全脾切除手术,要注意什么:脾脏是人体内很重要的器官之一,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脾脏对血液循环、造血、免疫功能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切除,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特别的注意。
一、术后治疗1、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小孩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饮食,必须多吃清淡、色素低、体积小的食品,比如鸡肉、鱼肉、蛋类、青菜、水果、面包、米粉等,避免高脂、高蛋白等油腻食物和大量的淀粉类食物,以免影响消化系统的吸收和对小孩肠道的刺激。
2、保持正常的体温小孩的体温往往比成人高,营养状况也更不同,所以需要特别注意维持正常的体温,避免过度或过低的温度,严重者可导致危及生命。
3、避免重体力劳动小孩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需要避免过度用力的行动,比如跑步、跳跃、爬山、长时间站立等,以避免肝脏负担过大,影响恢复。
4、避免暴饮暴食小孩的营养需要量往往比成年人要大得多,但有些小朋友术后特别喜欢吃的东西(比如糖果、薯条等)都应避免过量食用,这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感。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小孩术后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使身体得到良好的营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小孩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严格控制晚上睡觉时间过晚。
6、药物治疗小孩手术后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药物治疗,如需要进行抗感染、抗代谢诊断等。
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药物治疗,确保最终达到治疗效果。
二、注意事项1、注意疫苗接种脾脏是儿童免疫系统的一部分。
手术后,由于脾脏对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已经完全被破坏,建议进行额外疫苗接种,以防止小孩出现感染等情况。
2、避免感染消化道是最容易感染的地方之一,在手术后的早期一定要避免消化道感染。
需要保持手术关键部位的清洁,避免使用常规消毒水来清洗。
3、压缩腹部因为手术部位在肚脐附近,术后难免会有疼痛和刺激,所以在行动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肚子受到压力,建议在站立和坐着时,都要注意压缩腹部。
4、注意避免碰撞脾脏切除后,儿童的肝脏可能会受到外力的冲击而受到损伤。
脾切除术后护理要点
脾切除术后,患者需要经过一定的护理和康复期才能恢复健康。
以下是脾切除术后护理的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如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伤口护理
脾切除术后,患者伤口部位应注意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伤口愈合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敷料。
3.饮食调整
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逐渐增加营养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4.预防并发症
脾切除术后,患者应注意预防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5.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散步、慢跑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伤口造成压力。
6.心理护理
脾切除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等情绪。
此时,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其度过心理难关。
7.定期随访
出院后,患者应定期随访,以便医生了解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随访期间,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患者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总之,脾切除术后护理十分重要,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患者可以尽快恢复健康。
脾切除护理措施脾切除护理措施脾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脾功能亢进、脾囊肿、脾外伤等疾病。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确保身体恢复良好。
本文将详细介绍脾切除后的护理措施。
一、术后观察1.生命体征:手术结束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2.伤口:需要定期检查伤口,观察是否有渗液、感染等情况。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3.尿量:由于手术会对肾功能造成影响,因此需要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情况。
4.心理状态:手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二、饮食护理1.饮食原则:手术后第一天不宜进食固体食物,可逐渐过渡到软食和半流质食物。
饮食应以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为主。
2.饮食禁忌:手术后应避免进食刺激性、油腻、辛辣等食物,同时也要避免饮酒。
3.进食方式:手术后需要逐渐恢复正常的进食方式,可以采用小口慢咽、多次少量的方式进食。
三、药物护理1.止痛药: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止痛药。
2.抗感染药:手术后可能会引起感染,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抗感染药。
3.其他药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如肠道动力药等。
四、活动护理1.卧床休息: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2.早期活动:手术后一定要注意早期活动,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转身、抬腿等,有助于恢复身体功能。
3.康复运动: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
五、其他护理1.伤口护理: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2.防止便秘:手术后可能会引起便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适当的运动。
3.注意个人卫生:手术后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干净。
总结脾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在手术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术后观察、饮食护理、药物护理、活动护理和其他护理。
16学习版■文/白玛措姆无论做什么手术,即使手术再完美顺利,也会对机体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
一般手术都可能有失血、发热、感染、代谢功能紊乱、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食欲减退以及咀嚼困难等,影响伤口愈合。
手术后的饮食非常重要,稍有不慎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还可能带来更多的损害。
因此在手术后要注意营养均衡,保持合理的饮食,以帮助机体恢复。
一、术后努力提升患者的食欲。
术后患者主要心理反应包含焦虑以及抑郁等,会造成程度不一食欲不振,因此,首先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协助其树立起康复自信心,消除患者思想顾虑,营造出整洁、安静饮食环境,尽量离开病床,在餐桌前就坐就餐。
饮食搭配需注重多样化,忌单调,多菜谱,确保营养成分平衡,注重饮食结构,避免偏食,不要日复一日地吃同一种食物。
注重食物感官形状,在色香味方面多花些功夫。
二、提倡少餐多食。
手术后一般1—2天内要少吃,因为动过手术,胃,胆等由于受到刺激,还不能够正常的工作,消化系统还不是很好,所以要少吃。
可以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初期约以一日6-8餐为宜,后期可减为4-6餐。
由于每个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具体情况有所差异,因此这一方面的标准并不固定,可根据患者进食后是否感到不适以及不适的程度,对患者的进餐量和间隔时间可以进行调整。
三、患者需要多喝温水。
患者在手术之后可以多喝一些温水来促进肠胃的蠕动,对于手术的恢复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但是要注意一点,在手术后不能喝凉水,温水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手术后行动会很不方便,肠胃蠕动效果不是很好,喝点温水能够恢复肠胃工作,防止出现便秘的情况。
四、根据营养价值选择食物。
手术后应多进食营养价值比较高、清淡又易消化的食物,特别是优质动物蛋白质,其次是补充微量元素,特别是锌与钾。
锌是化学反应中的媒介,在促进蛋白(尤其是胶原蛋白)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钾能维持肌肉兴奋,术后容易缺钾,导致疲乏无力;再次是各种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补充。
它们可以增加抗感染的能力,而维生素A、C、E 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然后,可适量饮用碱性矿泉水。
脾脏切除术后二三问对于人体而言,脾脏具有四大生理功能,当人们安静、休息的时候,它贮存血液,当人们处于应激状态的时候,如缺氧、失血、运动等,它将血液传送至血液循环中,以此来增加人体内的血容量,这是它的第一功能,即“血库”;当人体血液中有出现原虫、异物、抗原以及病菌的时候,脾脏中所存在的淋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会将这些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吃掉,这是它的第二功能,即“过滤器”;而脾这个器官在人体血循环中属于十分重要的一个“过滤器”,它能够将人体血液中所存在的死亡细胞、衰老细胞给清除掉,尤其是血小板以及红细胞,故而,当脾功能处于亢进状态时,会清除正常的血小板及红细胞,可能会导致体内血小板及红细胞出现异常减少情况,这是它的第三功能;脾脏能够在人体内产出淋巴细胞,脾脏还能够制造出一些免疫物质,如补体、免疫球蛋白等,从而发挥出免疫作用,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淋巴器官,这是脾脏的第四功能。
正常情况下,脾脏能够过滤到人体血液中所存在的异常物质,比如细菌等,能够避免人体出现感染。
在外科治疗中,脾切除术是主要治疗一些血液系统疾病、脾囊肿、脾功能亢进、肝硬化脾大、外伤性脾破裂等方式。
当患者脾脏被切除之后,会影响到其自身的免疫系统,体内其他的免疫器官将迅速发挥代偿作用,逐渐恢复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
那么在脾脏切除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呢?饮食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1.脾脏切除术后的注意事项(1)当患者手术结束之后,通常可以直接回到普通病房中,或者是在外科重症室中观察一天。
由于脾切除术对于患者腹腔内脏器的刺激比较大,尤其是对胃,且胃管是经过患者鼻孔而插入到胃中的,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引流出患者胃内的消化液,避免其在手术之后出现胃扩张现象,且还能起到预防呕吐的作用。
若患者在手术之后,每天所引流出的液体并不多,可以在患者恢复肠道功能之后,尽早将其拔除。
(2)尿管的护理。
尿管是放在患者膀胱中,用来引流患者尿液的,一般会在手术后的2天-3天将尿管拔除。
脾摘除后吃什么好关于《脾摘除后吃什么好》,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肝脏在平常是较为关键的人体器官,肝脏不但具备造血功能的功效,并且还具备免疫力的功效,假如肝脏发现异常或是是肝脏被切除以后,是会造成身体的造血机能及其免疫功能遭受影响,对人身心健康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做了肝脏切除手术治疗以后,是需要好好地开展维护保养的,尤其是在饮食搭配上,一定要留意。
脾切除后吃什么食物?第一:脾切除术后护理上一定要留意,尽可能吃熟菜,生冷食物寒凉食物,隔宿食不必吃,由于人体抵抗能力弱,非常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等病症。
防止刺激性、油腻感、辛辣食物等食材、戒烟戒酒酒等,积极主动补充提升营养成分调整人体十分必要。
第二:能够服健脾胃食品,如健脾的食品有:红枣,大樱桃,淮山药,伏苓,菱角,莲子肉,党参,荷兰豆,薏米仁,饭豆角,草鱼,山楂果这些。
骨折需要服中药材接骨续筋片,接骨丹,接骨丹胶襄,补肾壮阳健骨,舒筋活络,止疼。
会提升骨质增生尽早痊愈尽快恢复的。
第三:考虑蛋白的供应,常常吃猪瘦肉、蛋、鸡鱼、乳制品,每日还应吃些豆类食品。
铁制尤不能少,务必供应比平常多的含铁食物,以考虑造血功能需要,预防贫血,如蛋白质食物、血、猪瘦肉、蛋类食品、缘色蔬菜水果。
肝脏不好吃哪些1、红枣粥大枣还可以补血补气,滋补肠胃,脾胃虚寒的人常服用红枣粥,可提升胃口,医治饮食搭配不小心所造成胃涨等胃炎症状。
大枣温性,营养成分高,带有蛋白、维他命、铁、钙、磷等矿物原素及其多起身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考虑人的营养成分要求,对身体健康保健十分有好处。
2、栗子粥板栗具备健脾健脾养胃的作用,并且板栗温性,并且板栗中带有成分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化合物,可以给身体补充能源,因而可厚补胃肠,对恶心想吐不食、脾胃虚弱拥有非常好的功效。
将稻米自来水侵泡;板栗煮开削皮后,将其擦成茸;将稻米放进锅中,添加适量冷水,并往里滴进少量油后,稻米添足水,开枪煮滚,这时把板栗茸放进白米粥中,一边搅,一边再次煮,5-10分钟后,就可以出锅服用。
全脾切除术后护理观察要点1. 哎呀,伤口出血情况可得密切关注啊!就像你时刻留意家里是不是漏水一样。
如果看到伤口有渗血,那可要赶紧告诉医生呀!比如说,纱布上突然出现了一小片血迹,这可能就是个信号呢。
2. 体温变化很重要哦!这就好像天气的变化一样,体温异常可能就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啦!要是术后体温总不正常,一会高一会低的,那不就糟了嘛!像测到 38 度以上,可得紧张起来呢。
3. 呼吸顺畅不顺畅也得盯着呀!想想看,如果呼吸像被堵住了一样,那多难受呀!比如感觉病人呼吸有点急促或者费力,那可不能马虎对待呀。
4. 腹部体征不能忘哦!肚子就如同一个小世界,里面有任何动静我们都要知晓。
要是肚子突然胀起来,或者按下去有点疼,这可不是小事情呀!就好像肚子在喊“我不舒服啦”。
5. 病人的精神状态也是个关键呢!如果病人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没精打采,那肯定不对劲啦!像一直懒洋洋不想说话,那可不行呀。
6. 饮食方面要留意啊!术后吃东西可不是随便的事,这就好比给车子加合适的油一样。
要是病人吃了不该吃的,或者吃了不舒服,那就麻烦了哦!比如吃了油腻的东西就开始难受。
7. 排便情况得关心呀!这就像家里的下水道通不通畅一样重要呢。
如果好几天都不拉,那多让人着急呀!像三天都没动静,是不是就该想想办法啦。
8. 管道护理可不能马虎!这些管子就像身体的小通道,要是出问题可就麻烦大了。
比如引流管突然不顺畅了,是不是让你心里一紧呀。
9. 病人的活动情况也得注意哦!不能像懒虫一样一直不动呀,但也不能过度运动。
就好像走路一样,要走得恰到好处。
要是病人总躺着不动,或者突然剧烈活动,那可不好啦!总之,全脾切除术后护理观察要点真的一个都不能马虎呀!一定要用心、细心,才能让病人快快康复呀!。
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脾切除后49例护理探讨适合晚期血吸虫病脾切除后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及时解决患者的病痛问题。
方法对收治的49例晚期血吸虫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出血时护理、健康教育。
结果通过护理49例患者均好转出院。
结论通过各种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病死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关键词] 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脾切除后;护理[中图分类号] R53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2116(2010)03-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寄生虫病[1]。
晚期血吸虫病是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后,未经及时抗病原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经过较长时期(5~15年)的病理发展过程成为肝脏损害较重的晚期血吸虫病[2]。
根据患者受损脏器病变程度不同可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及侏儒型四型[2]。
为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实施的“有现症晚血患者住院救治项目”的整体部署,进一步了解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提供依据,2009年大理市血吸虫病防治站收治了已经脾脏切除多年,遗留有现症的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49例。
现将护理措施及结果分述如下。
1 临床资料49例巨脾型患者均为疫区农民,其中男13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为65岁,其中12例患者为1975年已做过脾脏切除术及抗病原治疗,1例为1997年在大理州人民医院做脾脏切除术。
女性36例,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为67岁,其中35例患者为1975年已做过脾脏切除术及抗病原治疗,1例于2007年在大理州人民医院做脾脏切除术。
49例患者中3例曾有上消化道出血,其他患者分别有头昏、头晕、乏力、纳差等症状。
实验室数据统计结果:血红蛋白(Hb)降低者占65.31%(32/49),红血球减少者占57.14%(28/49),白蛋白/球蛋白降低者占26.53%(13/4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者占36.73%(18/49),门冬氨酸氨基转移增高者占18.36%(9/49),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者占22.25%(11/49),肝损伤者占97.96%(48/49)。
医院护理部普外科脾切除手术前后健康教育
(一)术前指导
L心理指导: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安慰患者,耐心解释病情,介绍治疗措施,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2 .饮食指导: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防术中呕吐引起窒息。
3 .术前准备指导:根据病情,做好术前准备及相关检查。
备皮,预防切口感染。
(二)术后指导
L饮食指导:患者术后要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待肠蠕动恢复后,早期清淡,易消化,高热量的流食,后过渡为半流、软食,可进富含营养的食物。
4 .休息与活动指导,
(1)术后采取适宜体位:当麻醉平面消失后,多采取半卧位,鼓励深呼吸、咳嗽,避免发生肺不张。
(2)卧床期间指导患者四肢床上主动缓慢活动,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一个月内勿参加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
5 .管道指导:定期检查切口情况,有无出血、红肿,保持各种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扭曲、脱落和感染,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三)出院指导
(1)休息与活动相结合,不易过劳。
(2)少食多餐,均衡营养,低脂软饭。
(3)注意保暖、防护,避免外感;杜绝烟酒。
(4)定期复查B超,血象,了解血管栓塞状况及随访指征。
一例脾切除术病人的术后护理摘要】目的提高护士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力,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增加对病人疾病的危机意识方法通过学习讨论一例脾切除病人的护理讨论共同探讨,分析原因结果大部分护士在学习中认识到了脾切除术后病人需要观察和总结的要点,有利于提高护士对病人并发症的危机感,结论护士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提高了专科业务水平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一般资料资料5月11日1时患者P160次/分,R20次/分,Bp160/95毫米汞柱,血氧88%,腹部胀痛,听呼吸音散在哮鸣音,测中心静脉压13-14cm水柱,急诊复查胸腹部B超可见脾窝89cm深积液,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
遵医嘱予以胃肠减压,扩肛,强心利尿,安赛玛等对症治疗;行气管切开术,予患者呼吸机持续辅助呼吸。
患者病情好转。
5月12日,急诊腹腔B超显示:左侧脾窝积液。
予患者行左隔下穿刺引流术,引流出200ml血性液体。
5月14日,患者T39℃,予以物理降温,温开水灌胃降低血氯血钠,患者体温下降。
5月15日试脱呼吸机,予气管切开处氧气吸入5L/分,患者可自主呼吸。
遵医嘱予以营养支持,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2.护理2.1体位:术后平卧6小时。
生命体征平稳,麻醉过后取半坐卧位。
有利于病人的呼吸和循环,减轻切口缝合处张力,减轻腹痛、腹胀,促进引流,尽量让腹腔残留液流入盆腔,预防膈下血肿或包块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行气切护理,预防坠积性肺炎和感染。
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的引流,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
如果腹腔引流液超过100ml/h连续3h或第1h引流液超过150ml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引流管一般24h~48h拔除。
伤口护理:术后密切观察伤口,保持敷料干燥清洁。
一旦出现敷料渗湿或伤口出血情况,立即通知医生。
2.2报告护理措施尿道护理:为防止尿道感染,每日行会阴擦洗及膀胱冲洗两次。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的重要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脾切除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资料。
结果我们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心理疏导,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和综合健康教育,认真进行术前预备,术后护理和观察记录,使患者能平稳度过脾切除术围手术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结论脾切除是治疗肝硬化脾亢或外伤性脾破裂的常规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前后的各项护理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有力措施,有益于患者恢复。
还要重视术后随访,警惕粘连性肠梗阻的出现。
【关键词】脾切除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60-021 临床资料我院于2000年1月——2012年12月行脾切除术52例,男性24例,女性28例,年龄为5-65岁,平均为45岁;其中肝硬化脾亢15例,外伤性脾破裂37例,术后并发症:腹腔内出血1例,脾热1例(以上2例均为肝硬化脾亢患者),切口裂开9例,胰漏4例,炎性肠梗阻并发dic1例(死亡),后期粘连性肠梗阻4例(其中再次手术1例)。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肝硬化患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而外伤性脾破裂因急诊就诊,造成精神压力大,表现为忧郁、恐惧、焦虑等,要向患者或家属针对性地讲解手术目的、方法、意义及注意事项,介绍同种病例的成功患者现身说法,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2.1.2 术前准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积极备血。
术前留置鼻胃管。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晚给予温生理盐水灌肠。
急诊手术需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行中心静脉置管。
2.2 术后护理2.2.1 术后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1],去枕平卧6h,低流量吸氧以提高血氧浓度,向医生及麻醉师了解术中病情,制定术后护理计划。
2.2.2 饮食患者肛门通气后指导饮水。
排大便后可进流食。
应指导患者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应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以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脾切除术后的护理措施1. 引言脾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一系列的脾脏疾病。
脾脏在人体中有着重要的免疫和造血功能,因此脾切除术后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脾切除术后的护理措施,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2. 术后第一天的护理2.1 术后疼痛管理脾切除术后的第一天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的疼痛,这是正常的。
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同时,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以预防肺部感染,但要避免剧烈咳嗽引起疼痛。
2.2 液体摄入和排尿术后的患者通常会感到口渴,所以饮水量应该逐渐增加。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尿色,确保足够的液体摄入并预防尿潴留。
2.3 监测体温和感染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
然而,如果体温超过38摄氏度,可能是感染的迹象,应及时通知医生。
2.4 血液凝块预防术后的患者需要采取措施预防血液凝块的形成,如定期活动腿部、穿着弹力袜等。
医护人员应教育患者关于血栓形成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2.5 饮食术后患者应遵循医嘱的饮食指导,一般建议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
少量多餐,逐步增加食量。
避免过度饱餐和暴饮暴食。
3. 术后恢复期的护理3.1 切口和伤口术后患者切口通常需要密切观察,每日更换敷料并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若有红肿、渗液、出血或感染迹象,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同时,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3.2 活动和锻炼术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增加活动量,如站立、行走、上下楼梯等。
适度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和防止肺部感染。
然而,要避免剧烈运动和举重等活动。
3.3 康复护理脾切除术后的患者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生理状况。
医护人员应提供必要的康复护理,如情绪支持、营养指导和心理咨询等,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康复期。
3.4 注意并发症术后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肺栓塞等。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复查和检查,确保早期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并发症。
1 例脾切除术后病人的饮食与心理护理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人民医院,云南贡山673500 ) [关键词】脾切除;心理护理
脾破裂时腹部闭合性损伤常由钝性暴力引起的常见有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等损伤。
如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病人的生命。
我科于2008 年7 月收治1 例脾破裂病人,行脾切除术,经过积极抢救治疗,精心护理,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生活落后,对术后病人的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1 临床资料
患才,男性,22 岁,腰背部被石头砸伤4h 入院。
直体:T 37 . 5 ℃,R22 次/分,P90 次/分,BP85 / 60m 耐g ,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腹部触痛、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有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抽不出凝固血液。
B 超检查示:腹部弥漫性积液。
做好术前准备,协助医师进行腹部探查术及脾脏切除术。
2 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伤后以及手术后失血均较多,机体消耗大量能量,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缓慢,术后72h 自解大便,观察腹部有无腹胀,属患者进行流质饮食少林多次,以后逐步进半流质、善食,饮食要求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3 心理护理
3 . 1 焦虑或恐惧:与创伤的意外性刺激或担心手术颈后有关,护士与病人做好沟通,使病人情绪稳定,安全渡过围术期,促进康复。
3 . 2 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突入奇来的外伤对病人家属精神打击较大,护士应耐心解释患者家属的疑问以及治疗疾病的经过和愈后,使家属了解术后病人的愈后情况。
3 . 3 疼痛心理护理:腹部手术后,患者会因咳嗽或呼吸引起伤口疼痛,指导术后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术后协助患者在按压伤后后,进行深呼吸和咳嗽,必要时要药物止痛。
3 .
4 疾病知识缺乏:缺乏脾脏切除术的有关知识及治疗方面的有关知识等。
向病人宣教脾切除术的知识及治疗经过,并能依从医护指导,配合治疗和护理。
3 . 5 出院指导、加强营养:定期随防小板计数,近6 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建议多吃蘑菇、酵母、蛋类、全谷类、牛奶、大豆、番茄等食物,患者要少吃药,多休息,戒烟戒酒,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这类食物能够直接改善肝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并促进抗体形成,加强白血球的吞噬作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轻肝脏脂肪变性,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