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1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65
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护理措施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
在早期阶段,由于患者可能处于胃肠功能紊乱状态,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下降等情况,此时需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而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也尤为重要,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护理措施。
一、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1. 确定适当肠内营养支持时机: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稳定后可考虑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一般来说,需经过临床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稳定程度、营养状况、肠道功能等因素,来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同时还需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来判断胃肠道的情况。
2. 确定鼻空肠管位置:在给予患者安置鼻空肠管之前,需要确保患者没有严重的鼻腔出血倾向和颅内高压等禁忌证,并需要确保鼻腔通畅。
通过鼻孔插入鼻腔内,再将空肠管引入空腔,检查位置是否正确,然后固定好空肠管。
3. 检查和维护空肠管通畅: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鼻空肠管的通畅情况,避免管腔被食物残渣或分泌物堵塞。
同时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时,也需要定期检测胃肠排空情况,以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
4. 用药和营养液的准备:在饮食不足或无法口服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鼻空肠管给予患者营养液补充。
在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要确保给药和营养液的无菌,同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营养液成分。
5. 营养液的输注:经过准备的营养液通过鼻空肠管缓慢地输注到患者的胃肠道内,一般来说,每天3-4次,每次100-150ml的输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耐受程度来确定具体的输注量。
同时也需要注意观察患者输注后的反应,如腹胀、呕吐等情况。
1. 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血液生化指标、电解质等情况,以及观察患者的情绪和食欲状况,帮助医生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急性胰腺炎是消化酶被激活而消化胰腺自身及胰周组织引起的炎症,住院患者中80%是轻症胰腺炎,20%是重症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严重的分解代谢疾病,常由于剧烈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全身性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病死率较高(10%~20%)。
因此,一旦临床怀疑SAP,就应该立即进行积极的全身支持治疗,尽早给予特殊的肠内营养(EN)支持。
近年来有些学者强调应对SAP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甚至在发病48小时内就开始逐步给予EN,在临床和实验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临床资料13例患者,男6例,女7例,年龄22~81岁,均为我院2002~2006年入住消化科和ICU的SAP病人。
在发病初期均在综合治疗上给予TPN,经4~8天后,肠蠕动功能恢复,即可放置鼻肠管,并逐步过渡到全肠内营养。
置管时间7~36天不等。
全部患者营养过程顺利。
并发现离发病时间越短,肠道感染几率越少,病情恢复时间越短,预后越好。
2 护理2.1 肠内营养时机:SAP患者经动态CT 扫描等检查,明确胰腺坏死灶局限、炎症减退、渗出消退、无继发感染,患者病情稳定,胃肠功能恢复,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就可以实施肠内营养。
2.2 心理护理:实施肠内营养之前,应详细解释肠内营养的意义、重要性及实施方法,说明置鼻肠管是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告知患者配合要点。
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肠内营养、心理生理反应,给予心理支持。
2.3 置管时护理2.3.1 EN途径:我们使用的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具有以下特点:长度为145 cm,可以进入到空肠;管道材料为聚氨酯,完全不透X线;管道头有4个侧孔,不易堵管;具有螺旋型记忆性能即管道前端23 cm段是直径大约为3 cm 2.5圈的螺旋,在插管过程中,被引导钢丝拉直,钢丝撤除后,由于材料的记忆性能,管道远端恢复螺旋状,有利于通过幽门,并能以理想的状态停留在小肠肠腔内;可在内镜或X线透视下进行。
聊一聊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急性胰腺炎是消化酶被激活后,消化胰腺自身和周围组织发生的炎症,在众多住院治疗的病人有80%是轻度胰腺炎,只有20%是重症一项。
而急性重症胰腺炎属于一种情况较重的分解代谢疾病,多是由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或是全身发生感染而造成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很高。
如果怀疑是急性重症胰腺炎要立即进行全身治疗,尽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1、心理护理在进行肠内营养之前,要向病人的家属讲清楚有关肠内营养护理的目的和重要性,在置管前要让病人知道可能会有一些不适的反应,但置管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重要保证,需要病人多加配合。
而且在开始肠内营养治疗时需要不断的尝试,病人很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反应,再加上疾病本身的不适和痛苦,所以病人极易出现厌烦和焦虑等状态,所以要耐心对病人做出各种解释,多帮助病人度过这不适时期,加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密切观察病人的各项变化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要每隔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记录血压、心跳、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
每隔三四个小时记录下体温变化,还要观察病人的腹痛情况、腹胀和呕吐物的颜色及形状有无变化等。
监测病人的尿量和尿比重,记录好在24小时内的出入量,特别要记录好尿量和胃肠道分泌物的丢失量,要动态监测病人的电解质情况。
每周复查一次或两次肝肾功能、血糖和血常规等,要观察好病人皮肤弹性的变化,还有皮下脂肪的厚度等,如果方便活动的病人还要每周测量两次体重,以此来评估病人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便及时调整合理的治疗方案。
3、置管时配合插管前要和病人讲清楚置管的过程、置管的重要性和在置管中可发生的问题。
病人取坐位或是半坐位,头要轻轻的向后仰靠稳。
确定好插管的长度,管道上做好标记。
鼻肠管管腔中注入20毫升的水,将管道前端做好润滑处理,当插到咽喉部是要嘱咐病人做吞咽动作,这样了方便管道顺利进入到食道和胃中,然后通过十二指肠顺利进入空肠中。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与观察【摘要】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肠内营养在其中的应用意义不可忽视。
在早期肠内营养中,需要注意患者的胰腺炎症状和肠内营养方案的选择,以达到最佳效果。
监测患者的肠内营养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饮食护理和营养指导也是帮助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肠内营养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护理、观察、注意事项、监测、调整方案、并发症、预防、饮食护理、营养指导、重要性、研究、改进、早期、患者、效果、营养情况、流行病学、胰腺炎定义、应用意义。
1. 引言1.1 胰腺炎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特点胰腺炎是一种由于胰腺组织的炎症导致的疾病,通常会导致腹痛、消化不良和其他不适。
其流行病学特点表明,胰腺炎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地区。
据统计,在美国每年有大约30万人被诊断患有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饮食不当、酗酒、胆结石、胰腺癌、感染等因素。
酗酒是导致胰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胰腺炎还与遗传因素和胰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症状多样化并且容易被误诊。
对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胰腺炎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特点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意义肠内营养可以维持肠道屏障功能,预防细菌和毒素的肠道移位,减少感染的风险。
肠内营养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加速病情的康复。
肠内营养还可以减少外周静脉输注的需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不仅可以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时,肠内营养应被重视并合理应用。
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护理措施1. 引言1.1 概述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危重病情,患者常常因为胰腺的严重炎症而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无法正常进食。
为了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及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经鼻空肠管是一种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有效方式,能够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并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
通过经鼻空肠管插入操作,可以在ICU环境下较为迅速地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肠内营养支持配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进行合理配比,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监测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是关键,可以通过定期检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和生化参数,及时调整配制以达到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
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护士需要定期清洁和护理经鼻空肠管,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消化道症状,及时处理并发症。
护士需要密切配合医疗团队,共同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重点护理包括及时观察患者营养状态、合理调整配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等。
通过严密的监测和护理,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营养供给,提高治疗效果。
团队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医护人员要齐心协力,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实现良好的疗效评估和团队协作。
2. 正文2.1 经鼻空肠管插入操作经鼻空肠管插入操作是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进行插管操作前,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胃肠道状况,确保患者没有肠梗阻或其他相对禁忌症。
插管操作应由专业护理人员或医生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插管操作前,需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如经鼻空肠管、透视器、麻醉药物等。
患者应处于卧位,头部适度仰升,口腔擦洗干净。
操作者应戴好手套,消毒双手,准备好水溶润滑剂。
操作过程中,首先选择合适的鼻孔插入经鼻空肠管,通过鼻腔逐渐进入食管、胃,利用透视器引导下经由幽门进入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