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医对肺心病的认识
中医对肺心病的认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病因:中医认为肺心病主要是由于肺气虚、肺气胀满、痰湿内停、
血行不畅等因素导致的。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肺主气功能失常,肺气壅塞,出现胸闷如塞的症状。
2.病机:中医认为肺心病的发展过程是复杂的,涉及到多个脏腑的
功能失调。
首先,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犯肺,致肺失宣降而为咳,肺失清肃则为喘。
若失治或误治,迁延不愈,损耗肺气,导致肺气虚、卫外不固,易于复感外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久则肺虚,肺主气功能失常,肺气壅塞则表现胸闷如塞。
3.症状:中医认为肺心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喘息气促、咳嗽、咳痰、
胸部膨满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肺气虚、痰湿内停、血行不畅等因素导致的。
4.治疗:中医认为治疗肺心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祛邪宣肺、
降气化痰、温肾利水、活血化瘀等。
常用的药物有小青龙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桂枝茯苓丸等。
同时,中医也强调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如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适当摄入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等。
总的来说,中医认为肺心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涉及到多个脏腑的功能失调。
治疗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祛邪宣肺、降气化痰、温肾利水、活血化瘀等。
同时,也需要注重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肺心病知识小结肺心病是指由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脏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
它主要是由于肺部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负荷过重,最终导致右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肺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病因肺心病的主要病因是慢性肺源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功能下降,引起肺血管收缩和肺动脉高压,从而导致肺心病的发生。
二、发病机制肺心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心室负荷过重,使右心室壁肌肉增厚,心室容积减小,导致心脏收缩力下降和心脏排血量减少。
同时,肺动脉高压还会导致肺毛细血管床扩张,肺循环阻力增加,进一步加重右心室负荷,最终导致右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
三、临床表现肺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乏力、心悸、水肿等症状。
由于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患者出现气短、咳嗽、胸闷等呼吸系统症状。
同时,由于心脏排血量减少和心脏功能不全,患者还会出现乏力、心悸、水肿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四、诊断肺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
临床上可以通过询问病史和进行身体检查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辅助检查方面,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等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肺心病。
五、治疗方法肺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症状缓解和并发症的处理。
对于慢性肺源性疾病,应积极控制病情,减少肺动脉压力,以降低肺心病的发生率。
同时,还需要对症治疗,如给予利尿剂、扩血管药物等来缓解症状。
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还需要使用心脏强心药物来改善心脏功能。
肺心病是由于慢性肺源性疾病引起的心脏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
它的病因主要是肺部疾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是由于右心室负荷过重导致右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
临床上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心悸、水肿等症状。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
治疗方面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缓解症状和处理并发症。
肺心病最好治疗方案简介肺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通常由肺部疾病引起,导致肺部压力增加,进而影响心脏功能。
肺心病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以及防止进一步心脏和肺部损害。
本文将介绍肺心病的最好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利尿剂利尿剂是肺心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其作用是减轻体内液体潴留和降低血容量,以减轻心脏负荷。
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利尿剂:如氯噻嗪、号尿噻嗪。
•袢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
利尿剂的使用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肾功能进行调整,剂量和服用时间应咨询医生。
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可以帮助扩张血管,降低体循环阻力,从而减轻心脏负荷。
常用的血管扩张剂有:•ACE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培哚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厄贝沙坦。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
血管扩张剂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性来确定合适的剂量。
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可以增加心脏的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
常用的洋地黄类药物有:地高辛、毛花苷丙等。
治疗肺心病时,洋地黄类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中毒风险。
2. 减轻症状的方法控制体重肺心病患者常伴有体重增加和水肿症状,因此控制体重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计划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体重,减少水肿。
避免过度劳累肺心病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荷。
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对改善心脏功能和减轻症状有益。
规律服药肺心病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要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
可以设置提醒工具,帮助患者提醒规律服药。
3. 手术治疗对于肺心病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此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肺移植肺心病患者如果出现严重的肺部功能损害,可能需要进行肺移植手术。
肺移植是一种高风险的手术,需要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和相关检查。
心脏手术对于肺心病同时合并严重心脏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手术,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脏支架植入术等。
肺心病健康教育一、引言肺心病是一种由于肺部疾病导致的心脏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为了提高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七个方面详细介绍肺心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帮助。
二、正文疾病认识教育(1) 肺心病定义: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导致的心脏疾病,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2) 症状识别:肺心病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等。
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3) 诊断与治疗:肺心病的诊断依赖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康复治疗等。
生活方式教育(1) 戒烟:戒烟是预防和治疗肺心病的重要措施。
吸烟会增加肺部感染和COPD的风险,从而加重肺心病。
(2) 健康饮食: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饮食习惯,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持身体健康。
(3) 适量运动: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心理支持教育(1) 情绪管理:患者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2) 心理疏导: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预防与控制感染(1) 预防感冒: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2) 控制肺部感染:患者应遵医嘱治疗肺部感染,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感染。
定期复查与随访(1) 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2) 随访管理: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和记录病情变化。
肺心病的发展趋势
肺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其发展趋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1. 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肺心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心脏负担加重,往往更容易患上肺心病。
2. 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增加: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是导致肺心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从而间接推动了肺心病的发展。
3. 空气污染的加剧:空气污染是导致肺心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增加,人们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下,对心脏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增加了患肺心病的风险。
4. 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过度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都会增加患肺心病的风险。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相应增加,但同时也存在一部分人保持不良生活习惯的问题。
5. 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改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肺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改善。
这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也推动了肺心病的发展。
总体来说,肺心病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增加的,主要受到人口老龄化、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增加、空气污染增加、不良生活习惯和医疗技术的进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肺心病的发展,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环境质量,并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肺心病护理措施》肺心病,全称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进而导致右心肥厚、扩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肺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慢性疾病,其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下面将详细阐述肺心病的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1. 环境与休息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换气,避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粉尘等刺激。
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 50~70。
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活动量,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可适当进行室内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2. 饮食护理肺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保持呼吸道湿润,利于痰液排出。
对于伴有水肿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2~3g 以内,同时适当控制水分的摄入。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易产气的食物,如咖啡、浓茶、辣椒、豆类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给予适当的药膳调理,如百合粥、银耳羹等,以增强体质。
3. 氧疗护理氧疗是肺心病患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和氧流量。
一般情况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可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为 1~2L/min,氧浓度为 25~29。
在氧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有无氧中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要保持吸氧装置的清洁和通畅,定期更换湿化瓶中的水。
二、病情观察1.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频率和节律的改变。
肺心病患者在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此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2. 意识状态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如有无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的表现。
肺心病健康教育肺心病是一种心脏病,特点是心脏功能减退和肺循环淤血。
它通常是由于慢性肺疾病引起的,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
肺心病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疲劳和水肿等。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肺心病,以下是一些关于肺心病健康教育的重要信息。
1. 了解肺心病的原因和风险因素:肺心病通常是由于肺部疾病引起的,如COPD等。
了解肺心病的原因和风险因素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预防和管理疾病。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吸烟,长期暴露在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中,家族遗传等。
2.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呼吸道感染对于肺心病患者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这包括经常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如病毒和细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
3. 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肺心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这些药物包括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和血管扩张剂等。
定期随访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剂量的调整。
4. 饮食和营养:良好的饮食和营养对于肺心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他们应该遵循低盐饮食,限制液体摄入,并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对于保持健康的心脏功能和免疫系统至关重要。
5. 适度的体力活动:肺心病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提高心肺功能,减轻疲劳和呼吸困难。
常见的活动包括散步,游泳和瑜伽等。
但是,患者应该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6. 管理压力和情绪:压力和情绪波动可能会对心脏和肺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肺心病患者应该学会有效地管理压力和情绪,如通过放松技巧,深呼吸和寻求社会支持等。
7. 避免有害环境和物质:肺心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环境和物质,如二手烟,空气污染和化学物质等。
这些物质可能会加重病情并导致进一步的损害。
8. 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和监测:肺心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和监测,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液检查等。
2015年03月17日 08时53分首次病程记录主诉: 咳嗽、喘息10年余 心悸、活动后气短1年。
加重1天现病史: 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10年余,每遇感冒常引起咳嗽、咳痰、喘息发作,痰液呈粘液脓性痰,不易咳出,以冬春季节为甚,且逐年加重,近年来犯病时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心悸、气短 入院前1天因受凉后上诉症状明显加重,痰量增多,感呼吸困难,急至我院求治,门诊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收入住院。
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一般,大小便正常。
过去史: 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无食物、药物过敏、中毒史,无手术及外伤史。
无输血史.个人史: 生于当地,无外地久居史。
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喜嗜烟酒,现已戒。
婚姻史,已婚,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家族史:家族成员体健 无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6℃脉搏101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2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主动体位,神志清晰,检查合作。
皮肤潮红、湿润。
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
眼睑闭合可,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
角膜透明,无溃疡、斑翳。
瞳孔两侧等大同圆,对光反应灵敏,口唇、甲床明显发绀,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耳廓无牵拉痛。
外鼻无畸形,鼻前庭无异常分泌物,通气良好。
鼻中隔无弯曲张口无受限,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
颈软,运动自如、可见颈动脉搏动颈静脉怒张。
气管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桶状胸,运动正常,肋间隙增宽,叩诊过清音两肺广泛存在干、湿啰音及散在哮鸣音,心尖搏动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上,心浊音界缩小,心率106次/分,律不齐。
剑突下可见明显心脏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
腹壁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肝、脾、未触及肿大。
肝浊音上界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肝、脾区均无叩击痛。
双肾无叩击痛,无过度回响及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无亢进,肝、脾区无摩擦音,未闻及血管杂音。
脊柱、四肢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下肢无浮肿,肌张力及肌力正常。
生殖器及肛门未检 余(-)辅助检查:1、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速,肺性P波。
2、胸片示: 两肺透过度增强,肺动脉段突出,右心室增大。
初步诊断: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Ⅱ级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鉴别诊断:1、冠心病:该病患者常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常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一般无反复咳嗽、咳痰及喘息病史,X线胸片一般无肺动脉高压征象。
2、肺结核:病人有结核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食欲不振X线可见肺内结核性病变,血沉加快,痰菌检查可查到抗酸杆菌。
诊疗计划:1、入院后行相关检查,2、给予抗炎、止咳、化痰、利尿等对症治疗。
侯晓明2015年03月18日 08时46分汪时兴主治医师查房记录入院后第二天,患者主诉心悸、气短较昨日明显缓解,仍咳嗽、喘息,今晨测血压 120/80mmHg,无恶心、呕吐及呼吸困难,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桶状胸,运动正常。
肋间隙增宽,叩诊过清音,两肺广泛存在干、湿啰音及散在哮鸣音 心尖搏动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上,心浊音界缩小,心率95次/分 律不齐。
剑突下可见明显心脏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均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肺性P波,胸片示:两肺透过度增强 肺动脉段突出,右心室增大,今汪时兴主治医师查房后嘱: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结合查体及辅助检查,诊断COPD、肺心病成立。
应积极控制支气管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暂给予抗炎、利尿、降压等对症治疗,续观病情变化,遵汪主治医嘱执行。
侯晓明2015年03月19日 13时53分日常病程记录入院后第三天,患者主诉无心悸、气短 仍咳嗽、咳痰、喘息,痰量较前减少,无恶心、呕吐及呼吸困难。
查体:桶状胸,运动正常,肋间隙增宽,叩诊过清音,两肺广泛存在干、湿啰音及散在哮鸣音。
心尖搏动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上,心浊音界缩小,心率95次/分,律不齐。
剑突下可见明显心脏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
今日查房后嘱续给予抗炎、利尿、改善心功能等对支持症治疗,续观病情变化,遵嘱执行。
侯晓明2015年03月20日 08时12分日常病程记录入院后第四天,患者主诉无心悸、气短,仍咳嗽、咳痰、喘息,痰量较前减少,无恶心、呕吐及呼吸困难。
查体:桶状胸,运动正常,肋间隙增宽,叩诊过清音,两肺广泛存在干、湿啰音及散在哮鸣音。
心尖搏动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上,心浊音界缩小,心率95次/分,律不齐。
剑突下可见明显心脏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
今日查房后嘱续给予抗炎、利尿等对症治疗续观病情变化,遵嘱执行。
侯晓明2015年03月21日 09时09分日常病程记录患者主诉无心悸、气短,偶感咳嗽,无咳痰,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桶状胸,运动正常,肋间隙增宽,叩诊过清音,两肺广泛存在干、湿啰音,较前减少,哮鸣音减轻,心尖搏动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上,心浊音界缩小,律不齐。
剑突下可见明显心脏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今日查房后嘱:患者病情基本稳定,今日治疗同前 续观病情变化。
侯晓明2015年03月22日 08时08分日常病程记录患者主诉无心悸、气短,偶感咳嗽,无咳痰,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桶状胸,运动正常,肋间隙增宽,叩诊过清音,两肺广泛存在干、湿啰音,较前减少,哮鸣音减轻,心尖搏动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上,心浊音界缩小,律不齐。
剑突下可见明显心脏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要求出院,经劝阻无效予以办理自动出院。
侯晓明主诉:咳嗽、气促、咳痰2年 加重一周。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 伴有气促 无胸痛 无恶心、呕吐。
无发热 无双下肢浮肿。
发病后曾多次在本院或院外拟"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后好转 但反复发作。
近1周来患者在田间劳作感冒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气促、乏力加重 因自服药不解、在家人扶持下来本院申请住院治疗。
患者起病以来 精神、睡眠差 胃纳欠佳 二便正常。
既往史:2009年在武威市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
否认支气管扩张、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
否认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生长在本地 否认外地长期居住史 无血吸虫病及疫水源接触史 否认其他疫水疫源接触史 否认毒物、毒药接触史 否认放射物接触史。
否认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否认冶游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 妻子健康 育有1男3女 均体健 家庭和睦月经史:13岁初潮、周期28天、行经天数3-5天 量中等、色红、无血块及白带等分泌物。
家族史:父母已故多年 死因不详 否认二系三代中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家族中成员无类似病史者。
体格检查:发育正常 体型消瘦 神志清楚 慢性病容 构音清楚 对答切题 半卧位 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 无肝掌及蜘蛛痣 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
头颅、五官无畸形 头发分布均匀 眼睑无水肿 结膜无苍白 巩膜无黄染 双侧瞳孔等大等园 直径约3mm 对光反射灵敏。
双侧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 双侧乳突无压痛 听力正常。
鼻翼无扇动 鼻腔无异常分泌物 副鼻窦区无压痛。
双侧鼻唇沟对称。
口唇无发绀 牙龈及口腔粘膜无出血 咽部无充血 扁桃体无肿大 无化脓点 伸舌居中。
颈无抵抗 颈静脉未见充盈 气管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对称 呼吸运动平顺 肋间隙等宽 双肺触诊语颤对称 略减弱 双肺叩诊过清音 双肺呼吸音弱 双下肺可闻少许湿性罗音及干罗音 无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 心尖搏动点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约1.5cm处 无异常搏动 触诊无震颤 心界不大 心率110次/分 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双侧桡动脉搏动规则、对称 周围血管征未见异常。
腹平坦 无腹壁静脉曲张 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肝脾肋下未触及 肠鸣音正常。
肛门、直肠及外生殖器未检。
脊柱无畸形 无活动障碍 四肢关节无红、肿、热、痛 双下肢无浮肿。
四肢无畸形 肌张力、肌力正常。
生理性神经反射存在 未引出病理性神经反射。
辅助检查:心电图提示 窦性心动过缓、异常心电图。
肝胆B超提示:胆囊内结石、慢性胆囊炎、肝未见异常。
尿RT - 、空腹血糖1.9mmol/L、血RT wbc3.3*109/L Lc30.5% Nc63.3% RBC 3.49*1012/L 肝功直接胆红素9.6umoI/L 胸部正位片提示 肺门阴影浓大、双肺纹理增重专科情况:胸廓对称 呼吸运动平顺 肋间隙等宽 双肺触诊语颤对称 略减弱 双肺叩诊过清音 双肺呼吸音弱 双下肺可闻少许湿性罗音及干罗音 无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 心尖搏动点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约1.5cm处 无异常搏动 触诊无震颤 心界不大 心率110次/分 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双侧桡动脉搏动规则、对称 周围血管征未见异常。
腹平坦 无腹壁静脉曲张 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肝脾肋下未触及 肠鸣音正常。
肛门、直肠及外生殖器未检。
脊柱无畸形 无活动障碍 四肢关节无红、肿、热、痛 双下肢无浮肿。
四肢无畸形 肌张力、肌力正常。
生理性神经反射存在 未引出病理性神经反射。
病情摘要咳嗽、气喘、咳痰 精神欠佳、神情。
胸廓对称 呼吸运动平顺肋间隙等宽 双肺触诊语颤对称 略减弱 双肺叩诊过清音 双肺呼吸音弱 双下肺可闻少许湿性罗音及干罗音 无胸膜摩擦音。
诊断依据:1、发病年龄及性别、女60岁2、既往有咳喘病史二年 曾经多方治疗 反复发作。
3、症状与体征 咳嗽、气促、咳痰 胸廓对称 呼吸运动平顺 肋间隙等宽 双肺触诊语颤对称 略减弱 双肺叩诊过清音 双肺呼吸音弱 双下肺可闻少许湿性罗音及干罗音 无胸膜摩擦音。
4、辅助检查 心电图提示 窦性心动过缓、异常心电图。
肝胆B超提示:胆囊内结石、慢性胆囊炎、肝未见异常。
尿RT - 、空腹血糖1.9mmol/L、血RT wbc3.3*109/L Lc30.5% Nc63.3% RBC 3.49*1012/L 肝功直接胆红素9.6umoI/L 胸部正位片提示 肺门阴影浓大、双肺纹理增重鉴别诊断:1.支气管扩张 有反复发作咳嗽、咳痰特点 常反复咯血。
合并感染时有多量浓痰。
查体常有肺部固定罗音。
部分胸部X片显示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
高分辨CT可见支气管扩张改变。
2.支气管哮喘 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起病。
以发作性喘息为特征。
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 缓解后症状消失 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史。
哮喘的气喘受限多为可逆性其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肺结核 可有午后低热、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痰检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