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22
冬病夏治三伏贴主持稿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天人合一”、“未病先防”观点的体现,既是养生保健的法则,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
冬病夏治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之际,激发人体正气,夏季体内阳气生发,气血充足,并于三伏季节人体阳气到达最高峰值,此时皮温最高,经络最为畅达,可利用这一时机运用阳性药物治疗虚寒型疾病。
“三伏贴”与“冬病夏治”。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的常用治疗方式,在农历“初伏”“中伏”“末伏”期间,即在三伏天予以中药贴敷治疗,经皮肤给药,药物吸收快,利用率高,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激发人体经络功能,增强和改善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哪些皮肤病适合“三伏贴”治疗。
慢性湿疹、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容易在冬季发生或反复发作的皮肤病,在夏季阳气生发旺盛之时,保护阳气、解暑健脾、祛湿气。
对于体内湿气重、舌苔厚腻齿痕、夏季熬夜看球、冰镇饮料瓜果过度、空调间久坐等人群,有一定保健作用。
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祛斑、祛痘的美容养颜作用“三伏贴”的作用。
祛风除湿,健脾养胃宁心安神,温阳益脾三伏贴适用于慢性湿疹、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慢性皮肤病稳定期;对痤疮、脂溢性脱发、黄褐斑亦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三伏贴”的优势。
1. 皮肤直接吸收药物,使得药物直达病所2. 药物不经胃肠道消化液破坏,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可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3. 通过对穴位的良性刺激使药物持续作用于机体,激发大脑皮层对自主神经的调节而达到平衡,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体质注意事项。
1. “三伏贴”每次贴敷时间为4-6个小时,自行取下敷贴,建议到医院由专业医护人员根据穴位精准贴敷2. 治疗后2小时内不可洗澡,治疗当天不宜游泳3. “三伏贴”禁忌人群为处于急性过敏期患者4. 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患者敷贴后局部皮肤会出现潮红、瘙痒等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忌抓挠或沐浴揉搓,以免皮肤破损感染,待症状消失1~2天后再进行下一次敷贴治疗。
冬病夏治三伏贴宣传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是炎热的夏季,天气炎热,阳光强烈,但我们也要注意一个古老的中医养生原则,冬病夏治。
为了提醒大家做好夏季保健工作,我们特别向大家介绍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贴敷疗法,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配制制作而成的药贴,根据夏季阳气旺盛能够提高人体感受的特点,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进行贴敷,调养人体,起到治疗、预防疾病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三伏贴及其作用。
三伏贴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采用天然植物药材配制而成。
它的贴敷部位主要在夏季最炎热的三个节气,也就是小暑、大暑和立秋期间,故名三伏贴。
三伏贴的药材为竹醋炭、木质素、丁香油、木脂油等植物药物,经过科学提炼和制作,无任何副作用。
三伏贴有很多功效。
首先,三伏贴具有祛湿化痰的作用。
夏季气候潮湿,很容易引起身体湿气过重,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贴敷三伏贴能够帮助去除体内湿气,改善消化功能,提高食欲。
其次,三伏贴有调节气血的作用。
夏季气温较高,人体往往会出现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易导致精神疲劳、头晕、心慌等症状。
而三伏贴能够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这些不适。
再次,三伏贴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夏季容易出现火气旺盛的情况,例如口腔溃疡、痤疮等。
贴敷三伏贴能够有效清热解毒,治疗这些疾病。
此外,三伏贴还能够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夏季常见疾病。
使用三伏贴很简单,只需选取适合的穴位,将贴敷在皮肤上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适合使用三伏贴的穴位有太阳穴、阳白穴、耳郭、手天池穴等,具体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贴敷三伏贴的效果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显现,病情轻的患者一般只需要贴敷2-3天就可以见效,病情重的患者贴敷7-10天即可。
三伏贴具有温热刺激的特性,所以贴敷后可能会有热感或发红现象,这是正常反应,不必过于担心。
朋友们,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自己的健康管控工作。
冬病夏治的理念告诉我们,在夏季也要重视养生,避免疾病的发生。
而三伏贴作为一种中医传统贴敷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冬病夏治三伏贴宣传文案以下是 9 条冬病夏治三伏贴宣传文案:1. 哎呀呀,你知道吗?这冬天的毛病可真是烦人呐!但咱有招儿啊,那就是三伏贴!你想想,夏天贴上三伏贴,就好像给身体打了一针“预防针”,把那些冬天可能来捣乱的病痛给提前赶跑。
就好比给你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城墙!还在等啥?赶紧来试试三伏贴吧!例子:像我之前每到冬天就咳嗽,贴了三伏贴后,真的好多了。
2. 嘿!三伏天来了,你可别小瞧这时候哦!冬病夏治三伏贴可厉害着呢!它就像是夏天里的一把火,专门来烧掉冬天的那些病痛。
贴一贴,舒服一夏天,冬天少遭罪,这不是很香吗?难道你不想给自己的身体一个好好调理的机会?例子:我邻居阿姨就是贴了三伏贴,关节痛都缓解了好多呢。
3. 哇塞!三伏贴好处多到说不完啊!夏天贴上它,就如同给身体注入了活力源泉。
这难道不是在为我们的健康未雨绸缪吗?还不赶紧行动起来,让三伏贴为你保驾护航!例子:我朋友之前总觉得身体发虚,贴了三伏贴后感觉精神多了。
4. 你还在被冬天的疾病困扰吗?那快来试试三伏贴吧!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贴,能把那些病痛悄悄带走。
别再犹豫啦,难道你想一直被病痛折磨吗?快来加入三伏贴的大家庭吧!例子:我奶奶贴了后,冬天哮喘发作都没那么频繁了。
5. 嘿,你可别错过三伏贴这个好东西呀!这相当于在夏天给身体存下了健康的“财富”。
等冬天来了,就可以开心地享受啦。
你还不快来?这可是对自己身体负责的表现哦!例子:我自己亲身体验了三伏贴,真的感觉很不错。
6. 哇哦!三伏贴,那可是冬病夏治的绝佳武器!你想想,这么热的天,用它来驱赶冬天可能来的病痛,多棒啊!就像战士保卫我们的健康,你难道不想拥有这样的战士吗?例子:小区里好多人都在贴三伏贴呢。
7. 哎呀呀,三伏贴的好谁贴谁知道呀!它可是能让你在夏天为健康打下坚实基础的宝贝呢。
还不赶紧行动?别等到冬天又遭罪了才来后悔呀!例子:我同事贴了三伏贴,整个冬天身体都轻松不少。
8. 嘿哟,三伏天用三伏贴,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嘛!这就好像夏天给健康买了一份保险,冬天就不用担心啦。
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科三伏贴用药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一、贴敷一号组方 : 附片15g、麻黄10g、肉桂10g、细辛5g、白芥子10g、延胡索10g、乳香10g、没药10g、血竭10g、白芷15g、冰片5g等研粉功能: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
1、颈椎间盘突出。
穴位:肩中俞(双)、大杼(双)、大椎、身柱、阿是穴、天柱(双)。
肩中俞(双):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大杼(双):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前正在线旁开1。
5寸.大椎:后正中线,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身柱:后正中线,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双):斜方肌外缘后发际凹陷中,后发际正中旁开1.5村2、腰椎间盘突出。
穴位:肾俞(双)、志室(双)、腰阳关、阿是穴、环跳(双)、腰加脊、命门等.肾俞(双):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志室(双):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腰阳关: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上。
环跳(双):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的交点。
腰加脊:腰部,腰椎正中旁开0。
5寸.命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3、膝关节退变、骨质增生。
穴位:膝眼(双)、阳陵泉(双)、膝阳关(双)、梁丘(双)、血海(双)、伏兔(双)、阿是穴.膝眼(双):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阳陵泉(双):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膝阳关(双):膝外侧,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踝上方凹陷中.梁丘(双):大腿外侧,髂前上棘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2寸.血海(双):大腿内侧,髌底上两寸,骨四头肌内侧隆起处。
伏兔(双):大腿外侧,髂前上棘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6寸4、肩周炎。
穴位:肩髃、肩髎、肩前、肩井、天宗、膘俞、肩外俞、手三里、阿是穴等。
肩髃: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中。
肩髎:肩髃后方,臂外展时,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前: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髎连线中点。
肩井:大椎与肩峰端连线中点.天宗:肩胛冈下缘中点与肩胛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程一、三伏贴开展时间及基本作用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贴敷以晴天的9:00—17:00为佳。
作用:一是穴位作用:运用敷贴疗法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二是药效作用:药物直接敷贴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三是综合作用: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整体作用。
二、贴敷方法1.患者取正坐位暴露贴敷部位先擦去汗液再用75%的酒精消毒贴敷局部皮肤面积要大于贴敷面积,皮肤干燥后将贴敷膏放在选取的腧穴上贴敷,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2.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老人及体质敏感者应酌情缩短时间。
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
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3.根据病情每伏贴敷1-3次,连续治疗3年为宜。
三、选取穴位基本原则1.根据疾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如哮喘、久咳、肺痹、肺胀呼吸系统疾病应首选肺俞、心俞、膈俞、膻中其次百劳定喘、脾俞、肾俞、天突.鼻疾、咽炎首选肺俞、膈俞、大椎、天突等;风湿类疾病、肩周炎、颈肩腰腿痛首选腰阳关、膝阳关、足三里、关节局部穴位;痹症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应选取病变部位周围的穴位;2.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经穴取之选穴不宜多。
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终审版一、前言冬病夏治三伏贴是一项中医传统技术,在我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由于技术操作规范不规范、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应用效果参差不齐、安全性难以保证。
为了推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保障民众的健康,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从事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的中医师、护士、药师等医疗人员。
三、技术操作规范3.1 贴药前的准备3.1.1 常规检查在贴药前,应仔细问询患者有无过敏史、药物史等,认真查看相关病历和体检报告,以及检查病人的皮肤情况,了解患者自身状况,判断是否适合贴贴敷。
3.1.2 选择药材根据患者的病症及中医四诊,选用适当的贴膏方并提取药材制成膏状,通常采用水蜜丸研磨贴敷法制作贴膏。
药材应选用正规生产的、符合药典规范的材料,同时需要按照处方选用合适的材料,禁止使用禁药、毒药和有毒杂质的药材。
3.1.3 准备用具准备好需要用到的用具,包括手套、医用棉签、棉片、消毒纱布、消毒水等。
同时,还要准备好需要贴的敷料,如透气性好、无菌、柔软的棉质贴敷物等。
3.2 贴药技术要点3.2.1 准备贴敷物在开始贴药前,患者应该先暴露贴敷部位的皮肤,切记要保持皮肤干燥。
此外,应选择透气性、抗菌性好的贴敷物,贴敷部位应光洁平整。
3.2.2 贴敷穴位根据病情及中医四诊,选取合适的穴位贴敷。
穴位应选取具效的经穴、筋穴、肌肉穴、络穴等。
在位置选择和穴位标注上,应遵循中医学相关规范。
3.2.3 涂敷贴膏涂敷贴膏时应戴上手套以确保膏剂不被污染。
在准备好药品后,将适量药膏涂抹在贴敷物上,按照贴敷物尺寸和涂敷量的比例进行涂敷。
3.2.4 粘贴贴敷物将涂有药膏的贴敷物贴于相应穴位上,用手指顺着贴敷物逐渐将其与皮肤贴合。
贴敷物应尽量平整,部位不能有空隙,同时贴得不要太紧或过松,以免影响穴位的正常活动或外伤皮肤。
冬病夏治:三伏貼夏季三伏天是中国传统的一个节气。
三伏天意味着酷热的天气,通常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之间持续三个时段。
由于高温、潮湿和污染等条件的影响,三伏天容易导致各种身体不适,特别是容易导致皮肤问题的出现。
因此,三伏天的健康保健尤为重要。
在传统中医学中,三伏天被视为治愈冬季疾病的好时机。
因此,有一种叫做“三伏贴”的中草药治疗方法在夏季广泛使用。
三伏贴是一种以中药为主要成分的贴片,贴在人体穴位上,以治疗各种疾病和促进健康。
三伏贴的使用时间应该在三伏天左右,但也可以在其他季节使用。
根据中医理论,三伏贴的应用原理是利用贴片中的草药成分刺激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身体功能。
三伏贴的成分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常用的中草药:1. 朱砂: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湿气,清热解毒。
2. 辣椒: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
3. 紫草:具有消炎、杀菌、止血和治疗皮肤病的作用。
5. 炒麦芽:健脾胃,滋补身体。
这些草药成分相互搭配,能够有效地治疗以下一些疾病和症状:1. 皮肤问题:三伏贴能够缓解各种皮肤问题,如湿疹、痤疮、过敏性皮炎等。
贴片中的紫草和石膏等成分具有消炎、杀菌和止血功效。
2. 风湿痛:三伏贴能够消除风湿痛和关节疼痛。
通过刺激穴位和促进血液循环,能够缓解疼痛和强壮关节。
3. 消化不良:三伏贴能够缓解消化不良和胃炎等问题。
炒麦芽能够健脾胃,消除胃突等不适。
5. 失眠:三伏贴能够缓解失眠和焦虑等问题。
它的草药成分能够促进神经系统的健康和平衡。
因此,对于一些身体不适和皮肤问题的人来说,三伏贴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法。
使用三伏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贴片应在适当的穴位上敷贴。
一般来说,应选择身体局部的穴位。
2. 在使用三伏贴前,应清洁和消毒皮肤。
贴片应粘贴在干净的皮肤上。
3. 在使用三伏贴期间,应多喝水,以帮助身体排毒,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4. 具体的治疗剂量和使用时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
总之,三伏贴是一种中草药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促进身体健康。
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
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一种传统方法,而三伏贴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三伏贴是指在三伏天(夏至后的第11天、21天和31天)使用的一种中药贴敷方法,对于许多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孩子常见的冬病夏治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虚寒感冒、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痛、肩颈痛和腰痛等。
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的三伏贴配方。
例如,哮喘患者需要使用穴位肺俞、百劳、膏肓和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和适量的生姜汁。
虚寒
性便秘患者需要使用穴位神阕、足三里、气海和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和少许生姜汁。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要使用穴位曲池、足三里、外关和阳陵泉,以及毛莨、白芥子、老虎草和独蒜头中的一种药物。
高血压患者需要使用穴位神阕涌泉和药物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和适量的
米醋。
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要使用穴位肺俞、百劳、膏肓和药物
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和适量的姜汁。
三伏贴的施术时间应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因为此时阳气生发,施术效果最佳。
每年施术应该连续三年,每年贴药一次。
2012年的三伏贴施术时间安排如下:。
冬病夏治:三伏貼夏天是一个炎热的季节,对于某些人来说,夏季的高温天气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为了预防和治疗夏季疾病,人们常常采用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治疗方法——三伏贴。
本文将介绍三伏贴的原理、制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三伏贴的原理三伏贴是一种通过贴贴敷中药的方式,将中药成分渗透到皮肤下,调节人体机能的传统疗法。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经络与瘀血淤积有关,而三伏贴的作用就是通过散寒祛湿、活血止痛的作用,防止瘀血淤积,使经络畅通,从而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制作方法三伏贴的主要成分是中药,它具有独特的成分组成和药性,因此需要认真选择材料,制作方法如下:材料:川芎、当归、丹参、生地黄、三七、透骨草1.所有材料洗净,晒干;2.川芎、当归、丹参粉末以1:1:1的比例混合;3.生地黄、三七、透骨草也切成粉末;5.按照1:1:1的比例,将混合好的药材放在棉布或纱布中,制成大小合适的贴敷体。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三伏贴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在发病初期或患有急性病症时,将药材敷于患处,常常能很快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1. 清洗皮肤。
使用三伏贴前,需要先清洗患处皮肤,以避免污染药材。
2. 贴敷部位。
将贴敷体缠绕在患处,注意不要太紧。
如为关节疼痛,可缠绕在关节上。
如为肌肉疼痛,可将药材敷在疼痛处。
3. 时间控制。
初次使用三伏贴时,切勿长时间使用。
一般情况下,一次使用时间不应超过6小时,并在贴敷后擦去患处的汗水和残留的药物。
每日使用次数不应超过三次,避免频繁使用。
4. 注意保暖。
三伏贴敷在患处后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感觉热。
尤其是关节处,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总之,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治疗方法,它不仅能够缓解夏季疾病的症状,还能够起到保健作用,并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但是,在使用三伏贴时也需要注意适应症和使用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应用管理规定为加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以下简称“三伏贴”)技术应用管理,规范临床应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临床疗效,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三伏贴”应用范围“三伏贴”适用于以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它系统疾病。
二、“三伏贴”应用时间“三伏贴”的使用时间应在头、中、末伏的第1天至第3天,贴敷疗程每伏以1-3次为宜。
三、提供“三伏贴”服务机构基本要求具有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或民族医学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
四、“三伏贴”处方基本要求“三伏贴”用药应为医院制剂或协定处方,明确处方用药禁忌症及相关注意事项,协定处方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任中医师组织拟定,并经一定数量病例的预试验证实其安全性。
五、“三伏贴”操作人员基本要求对患者实施“三伏贴”治疗和干预的人员,应由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接受过穴位贴敷疗法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或接受过中医学和穴位贴敷疗法专业培训的从业人员组成。
医疗机构应对本单位能够从事“三伏贴”操作的人员予以明确并进行培训、考核。
六、“三伏贴”安全管理与疗效评价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三伏贴”的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制定不良反应处理措施,确保其应用安全。
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三伏贴”效果评价工作,收集相关数据,按照科学的评价方法和体系,跟踪评价接受“三伏贴”治疗与干预人员的效果。
七、监督管理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对“三伏贴”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伏贴”技术应用管理的各项要求和规范,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控制质量,做好本单位“三伏贴”处方及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工作。
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敷贴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
陈贤标建议最好每伏第一天来进行三伏贴治疗,当然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错过了第一天也会有满意的疗效。
敷贴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敷贴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段时间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哮喘发作的症状。
三伏贴的功效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可以说“冬病夏治”配合全新磁药叠加疗法,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冬病夏治对于哮喘病、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贴敷药方法,是祖国几千年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慢性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现代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
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
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
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痊愈的目的。
【御夫子冬病夏治三伏贴贴敷使用方法】
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厚朴膻中穴,白芥子双肺俞,麦冬神阙
2、慢性鼻炎、鼻窦炎
辛夷花贴大椎双肩井,麦冬神阙
3、免疫力低下、久病体虚
芜夷中脘,麦冬神阙,足三里
4、扁桃体经常发炎
或伴有腺样体肥大者,蒲公英天突,辛荑大椎,麦冬神阙或足三里
5、反复感冒
麻黄大椎,麦冬神阙,足三里
6、慢性胃病
苦参神阙,佛手中脘穴,麦冬神阙。
8.各种骨痛、风湿关节炎
阿是穴骨碎补;麦冬神阙(有高血压,心脏病,内热体质者慎用!)
有什么症状需要就贴对应药,我们的产品大家可以灵活应用。
具体调理看病人是那些症状!头伏:2018、07、17――07月26日
中伏:2018、07、27――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