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外部性与公共产品-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外部性与公共产品-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外部性与公共产品-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外部性与公共产品-习题

第十二章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一、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外部性的机理与解决思路

2.效率改进方法

(二)难点

1.公共产品的供求问题以及相应的决策规则

二、关键概念

外部性交易成本科斯定理公共物品免费搭车一致同意规则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可用()来描述一个养蜂主与邻近的经营果园的农场主之间的影响。

A.外部不经济B.外部经济C.外部损害D.以上都不对

2.某人的吸烟行为属于()。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经济

3.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问题可妥善解决。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C.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D.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4.解决外部不经济可采取()。

A.征税的方法B.通过产权界定的方法C.通过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方法

D.以上各项均可

5.“搭便车”现象是对下面哪个问题的一种形象的描述?()

A.社会福利问题 B.公共选择问题 C.公共产品问题 D.市场失灵问题

6.某一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是指该活动的()。

A.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D.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7.政府进行市场干预的理由在于()。

A.税收B.反托拉斯法C.外部性D.以上都是

8.以下()不是公共产品的特征。

A.非排他性 B.竞争性 C.外部性 D.由政府提供

9.()最准确地说明了产生污染的生产是缺乏效率的。

A.社会总成本高于私人成本B.社会边际成本高于私人边际成本

C.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D.忽略了外在成本

10.公共产品的定价()。

A.由市场供求决定

B.由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决定

C.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评估

D.由购买者决定

11.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

A .垂直相加

B .水平相加

C .算术平均数

D .加权平均数

12.公共产品的生产可通过特定的社会体制决定,称为公共选择理论,下面属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为( )。

A .集权决策

B .投票决策

C .阿罗不可能定理

D .以上各项都是

13.关于科斯定理,正确的论述是( )。

A .科斯定理阐述的是产权和外部性的关系

B .科斯定理假设没有政府干预

C .科斯定理一般在涉及的交易主体数目较少时才较为有效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14.通过税收或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是指( )。

A .通过税收使原有外部不经济的产品增加供给

B .通过税收使原有外部不经济的产品减少需求

C .通过补贴使原有外部经济的产品增加供给

D .通过补贴使原有外部经济的产品减少需求

15.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正在造成污染,因而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适当的税收政策是征税,征税额等于( )。

A .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成本之差

B .人边际成本

C .治理污染设备的成本

D .社会边际成本

(二)判断说明题

1.如果物品的生产不存在外部性成本,那么边际社会成本就等于边际私人成本。

2.在消费者数量达到一定的数量以前,增加公共物品的消费者数量一般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商品的消费,例如外交、国防、和路灯等。

3.科斯定理指出,如果产权明晰且交易成本很低,那么就不会存在外部性问题。

4.如果政府给予补贴,那么生产某种物品所造成的外部性成本就能够被克服。

5.对教育的私人生产征税可以有助于解决教育的外部性问题。

6.外部性问题是由于私人产权的缺位所造成的。

7.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完全不好。

8.政府所提供的任何物品都是公共物品。

9.公共物品的边际收益曲线所获得的方式与私人物品边际收益曲线相同。

10.任何个人都消费同等量的公共产品。

(三)计算题

1.假设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100010Q P =-,成本函数为40C Q =,试问:

(1)若该产品为一垄断性厂商生产,利润极大时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

(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

2.教育有利于一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一般说来,教育存在外部经济。政府为了鼓励教育,需对学校的学生给予补贴,现某国政府对凡参加高等教育的学生都给予1000美元的补

贴。初始状况如图12-1所示,试对此进行分析。

3.设有10个人住在一条街上,2美元,而不管已提供的路灯数量。若提供

4.假设社会用品的需求分别分:123100,1003p x p =-=-,其中x 是共用品数量,每单位共用品成本是4元。

(1)社会对共用品需求函数。

(2)该社会共用品最优数量是多少?

(3)每个公民的价格是多少?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其原因有哪些?

2.试述改善资源配置的方式?

(五)案例分析

1.阅读以下材料,联系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评析。

有朋友住在市区的某单位宿舍楼,经常抱怨有陌生人敲门,或推销物品,或谎称有东西要送给他,不安全因素相当高。从此,他对未预约的敲门声高度警觉。邻里关系也因此受到了影响。终于,有人倡议,在楼道统一安装对讲防盗门,以有效解决骗子及推销人员的干扰。于是,有热心人士对各家各户进行了调查,征求意见,并要求每户填写愿意支付的数额,准备集资安装防盗门。结果发现各户愿意支付的钱款总额不足购买最便宜的防盗门。后来,这位热心人士又提出一种方案,按照安装防盗门的预算,各户平摊收费,在让各住户确认的时候,发现有几户表示不愿意出资安装防盗门,并历数不装防盗门的各种好处。于是,朋友所住的宿舍楼最终没有装上防盗门。

2.“我真搞不明白,我们经济学家老是说一些污染是有效的,我的意思是,污染是坏的,我们不需要任何的污染,即污染的最好水平是零污染。”请你对此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 2.(B ) 3.(C ) 4.(D ) 5.(C ) 6.(C ) 7.(C ) 8.(B )

9.(C ) 10.(C ) 11.(A ) 12.(D ) 13.(D ) 14.(B ) 15.(A )

(二)判断说明题

1. 对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外部性产生的成本问题。

【解析】: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外部成本之和,如果没有边际外部成本,边际社会成本将与边际私人成本相等。

2. 对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公共物品的特点。

【解析】:由公共物品的定义和非排他性能得出该命题是正确的。

3.对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科斯定理。

5 2500

每年注册人数(百万)

每年学费

【解析】:该题实际上是科斯定理的定义。

4.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外部性。

【解析】:如果某种物品的生产会造成外部性成本,那么为了实现效率需要对物品的生产征税而非给予补贴。

5.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外部性收益。

【解析】:教育会带来外部性收益,因此正确的政策是应该给予补贴而非征税。

6. 对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外部性与产权。

【解析】:存在外部性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产权的划分不够明晰。

7.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市场失灵。

【解析】:市场失灵指的是私人市场无法生产有效数量的产品的情况。

8. 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公共物品。

【解析】: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

9. 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物品的边际收益曲线。

【解析】:把每个(公共物品)个人边际收益曲线进行纵向相加,就可以得到公共物品的边际收益曲线;而水平相加私人物品的个人边际收益曲线可以得到私人物品的边际收益曲线。

10.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公共物品的消费。

【解析】:个人消费公共物品一并不完全是同等的,如道路和灯塔等。

(三)计算题

1.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垄断厂商的厂商决定和社会福利损失。

【解析】:(1)该产品为垄断性厂商生产时,市场需求函数即为该厂商的需求函数。 由100010Q P =-得:1000.1P Q =-,∴ 1000.2MR Q =-

由成本函数40C Q =,得:40MC AC ==

利润极大时,MC MR =,即401000.2Q =-

∴300,70,70300403009000Q P π===?-?=

即产量、价格和利润分别为300,70和9000。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则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即

1000.140P Q MC =-==,得

600,40Q P ==

(3)当300,70Q P ==时,消费者剩余为

300

0(1000.1)CS Q dQ PQ =--?

2300

0(1000.05)1003000.05300300703004500Q Q PQ =--=?-??-?=

当600,40Q P ==时,消费者剩余为

600

0(1000.1)CS Q dQ PQ =--?=1006000.056006004060018000?-??-?=

社会纯福利损失为:18000-4500-9000=4500

这里,13500(=18000-4500)是垄断造成的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其中的9000转化为了垄断者的利润,因此,社会福利纯损失为4500。

2.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察政府补贴对社会的影响。

【解析】:根据题意,现在政府给予每个注册学生以1000美元的学费补贴,则相当于增加了市场上较低学费注册学校的供给,则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平移。如图12-2所示,达到一个新的供需均衡点,在此均衡点上,学费降低为每人2000美元,注册学生人数由每年500

3. (即居民愿意出的价格)MC 因此 只。

4.【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察公共产品的供给。 【解析】:(1)社会对共用品需求函数:

123p p p p =++

10010021003x x x =-+-+-

3006x =-

(2)该社会共用品最优数量为社会对共用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数量。在此,每单元共用品成本是4元,故共用品供给数量为4p x =

当30064x x -=时,30x =即为社会共用品最优数量。 (3)1231003070

10060401009010

p p p =-==-==-=,故120p =元为社会对共用品总价格。

(四)问答题

1.【解题思路】:本题侧重考察市场失灵。

【解析】:、市场失灵是指在一个未加管制的市场上,买方和卖方的选择导致了无效的产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价格体系无法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失灵的最主要原因是私人决策所依赖的边际收益和成本与实际社会编辑收益和成本存在差异。在这种差异存在的情

5 每年注册人数(百万)

6 图12-2

况下,市场价格就无法正确反映社会边际收益和成本。

2.【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察资源配置的改善。

【解析】:既然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自动实现帕累托最优,就需要采取某种方法对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进行干预。一般认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改善资源的配置。

第一:征税和补贴。具体说来,就是对造成负外部性的个体征税(庇古税),其数额等于或接近该个体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而对生产正外部性的个体给予适当的补贴,使其私人收益等于或接近于社会收益。无论是正的或负的外部性,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得个人的成本与收益等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收益,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这种方法是由庇古提出来的,它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传统思路与方法之一。按照庇古的观点,而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来矫正价格,即通过适当的税收和补贴,使得个人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分别等于社会成本和收益。

第二,企业合并和内在化。一个企业(或个体)对另外一个企业有外部性,如果是正的外部性,则第一个企业的产量会低于社会的最优产量,如果是负的外部性,产量会高于社会的最优产量。但是,如果两个企业合并,合并后的企业会认识到原来在两个企业之间存在的正的或负的外部性,从而将外部性内在化,则原来的外部性就会消失,那么,私人的社会成本等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等与社会收益,于是资源的配置就事先了最优的配置。这就是所谓的一体化或内部化的解决办法。

第三,确定产权和交易产权。通常情况下,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产权就是对某种资源的排他性使用权,在产权明确并且其实施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外部性产生的机会就会减少,或者生产正的或负的外部性的主体会得到相应的补偿或处罚。

工厂产生大量的噪声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产权明确的情况下,无论是工厂享有产生噪声的权利还是居民享有宁静的生活环境的权利,外部性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如果工厂有权利产生噪声,则附近居民可以通过搬家或同工厂协商并支付一定的费用向工厂购买舒适生活环境。同样,如果权利被确定给附近居民一方,则工厂会减少噪声,或者工厂搬迁,或者向居民支付一定的费用作为对居民的补偿。总之,在财产权得到明确的情况下,外部性得到解决,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之间不再存在差别。

(五)案例分析

1. 【解题思路】:本案例主要考察公共产品理论的有关问题。

【解析】:本案例提示的是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公共产品是指某产品一旦被提供给某一集团,则该集团所有的人都能享受该产品的好处。公共产品具有的最显著的三个特征是:(1)非排他性。是指当一个人在消费公共产品时,往往其他人也能同时消费并获益。(2)外在性。是指来参加交易的双方往往能在别人的交易中获益或受到损失。(3)垄断性。是指公共产品往往较易产生垄断,并且只有在垄断情况下才能获得规模经济。

一个楼道安装的防盗门可以认为是这个楼道的公共产品,因为它一旦安装,该楼道的各户居民都能使用它,即消费没有排他性。谁来生产公共产品?谁来支付其成本?怎样才能够使公共产品的产出量满足资源配置的最优条件?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学家的难题。

由于公共物品的消费不具排他性,因而个人不愿意主动为公共物品付费,总想让别人生产以后自己免费享用,因而发生了被称为免费搭车的现象。在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上,个人具有“搭便车”动机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公共产品不能由私人生产和供给,不能通过一个私人交易市场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

在本案例中,楼道中的各居民都意识到防盗门不能由某一居民来提供,因此希望通过大家集资的形式来筹款。并提供了两条思路,一是根据每户装防盗门效用的大小来交费,通过居民户认捐来显示其对装防盗门的偏好。这种思路的困难在于谁也不清楚一个人是否具有“如实显示”其偏好的动机;相反,按照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行为,出于“搭便车”的相同动机,人们更具有不说实话的动机,因而,每个人具有少报效用从而少出钱的行为。二是不管居民从安装防盗门得到的效用大小,平均分摊费用。但是,这也遇到了困难,有一些所获效用低于均摊额的居民就会反对安装,因为对他们而言,收益不足以弥补成本。因此,依靠非强制性平摊费用也会失败。

安装楼道防盗门还只是属于楼道的公共产品,如果涉及整个社会的公共产品,其生产和提供方面的问题就更复杂。一般来说,应该由政府通过征税收入来提供公共产品。

2.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外部性。

【解析】:污染的确不好,但是很显然,完全消除污染并不合适,因为这样付出的成本过于昂贵。不妨这样想一下:社会需要颁布法律,规定使用汽车、火车和飞机都全部非法,关闭所有的工厂,消灭所有的动物(因为动物会排出粪便)。这样才能消除所有的污染。但是,显然我们不会这样做,其原因非常简单:代价太昂贵了。

我们的确喜欢污染少一些,但是实现零污染却很不合算,倘若如此,我们将得不到任何利益,因此,任何认为零污染是最好的人都没有透彻地考虑该问题。事实上,有一些污染是好的,我们可以坐车而不必徒步,我们有空调而不必疲于出汗而毫无办法了。

考研题精选

(一)判断说明题

1.公共物品的(public goods)的提供,如果没有政府出钱或者出面组织,是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北大1999研)

2.如果产权界定是清楚的,那么,就不会有外部效应问题。(北大1996研)

3.在出现了污染这种外部性的条件下,没有政府的干预,就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效率条

件。(北大1996研)

(二)问答题

1.简述公共产品的特性,举出两种公共产品,并说明为什么它们是公共产品。(北方交大1999研)

2.公共产品的特性。(中财2004研)

3.外部影响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的?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矫正市场失灵?(人大2002研;人行2002研)

4.为会么外部性会导致竞争市场上的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西南财大2004研)

参考答案

(一)判断说明题

1.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公共物品的提供。

【解析】:公共物品的提供并非一定是由政府出钱或者出面组织才可以有效解决,根据科斯定理,只要能够界定清楚公共物品的产权,同样可以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

2.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科斯定理。

【解析】:科斯定理指出:只要法定权利可以自由交换,且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法定权利的最初配置状态对于资源配置效率而言就是无关紧要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交易成本等于零时,才不会产生外部性问题。

3.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科斯定理。

【解析】:除政府干预外,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明确所有权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条件。:科斯定理指出:只要法定权利可以自由交换,且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法定权利的最初配置状态对于资源配置效率而言就是无关紧要的。政府干预的方法有:一、对污染企业按污染程度征收消污费;二、预布污染标准;三、关闭污染企业。

(二)问答题

1.【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公共产品的特点。

【解析】:公共产品是指某产品一旦被提供给某一集团,则该集团所有的人都能享受该产品的好处。公共产品具有的最显著的三个特征是:(1)非排他性。是指当一个人在消费公共产品时,往往其他人也能同时消费并获益。(2)外在性。是指来参加交易的双方往往能在别人的交易中获益或受到损失。(3)垄断性。是指公共产品往往较易产生垄断,并且只有在垄断情况下才能获得规模经济。

公共产品之所以具有这些特性是因为公共产品生产上具有不可分性,如国防、警务等提供的物品,不可能像面包、衣服等可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位,而只能作为一个整体供全体社会成员使用。

2.答案参见问答题1。

3.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市场失灵与外部性。

【解析】:(1)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非对称信息。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性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

令p V 、s V 和p C 、s C 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再假定存在外部经济,即有s p V V >,但又有p p s V C V <<,则此人显然不会进行该活动。这表明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从上述两个不等式可以得到:()()s p p p V V C V ->-,这一新不等式表明,社会上因此得到的好处s p V V -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所受到的损失p p C V -。可见,这个人如果从事这项活动的话,从社会上其他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进行活动的私人所受到的损失以后还有剩余,即可能使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这说明,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

反之,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分析。

因此,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为矫正外部性而导致的市场失灵,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①课税与补贴

对产生外部成本者课税,对产生外部利益者补贴,其目的在于使外部效果的产生者自选负担其外部成本或享有外部收益。

②合并企业

合并企业的目的在于使外在性问题内在化。如果生产Y产品的厂商对生产X商品的厂商施加了外在性,那么这一现象导致资源配置扭曲的原因是第二家厂商不考虑其行为对第一家厂商所产生的成本或收益。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将这两家企业合并在一起。合并后的企业会继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将导致社会的资源的有效配置。

③赋予财产权

对能排他的公共财富或无主物赋予财产权,这样就能对享用者收取费用,对破坏者要求赔偿,使外部性削减,同时提高经济效率。

④政府直接管制

主要是指政府对产生外部成本的情况加以管制。例如,对污染的管制。

4.习题答案参考上面的第3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复习资料完整版

一.简答题 1.机会成本相关 答: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2.劣等品和低档品的逻辑推导(P78) 答:低档品或劣等品(inferior goods):指消费量随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物品。 对于正常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对于低档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总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吉芬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通向变动,收入效应极大地大于替代效应,使总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其需求线向右上方倾斜。 二.计算题 1.生产理论:已知企业的生产函数要素价格需求函数企业生产量 求:市场长期均衡的产品价格和企业数量 EG A: 已知生产函数为Q=KL-0.5L2—0.32K2,其中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若 K=10,求: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分别计算出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量。

(3)证明当APL 达到最大值时,APL=MPL=2 AN A: (1)TP=Q=10L-0.5L^2-30 把K=10带进去 边际产量(MPL )函数 就是上式对L 求导。MPL=10-L 平均产量(APL )函数 就是总产量除以投入的劳动。APL=TP/L=10-0.5L-30/L (2)当TP 最大时,MPL=0。令MPL=10-L=0 ,解得L=1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总产量TP 达到极大值。 当APL 最大时,是APL 与MPL 相交的时候。令APL 的导数=0,解得L=2倍根号15(负值舍去),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倍根号15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当MPL 最大时,是TP 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由MPL=10-L 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劳动投入量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APL 达到极大值时,一定有APL=MPL 。由(2)可知,当L=2倍根号15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 达到极大值, 即相应的极大值为 APLmax=10-0.5 * 2倍根号15-30/2倍根号15 =10-2倍根号15 又因为APL 达到极大值,有APL=MPL 所以 边际产量函数MPL=10-2倍根号15 很显然,当APL 一定有极大值时,APL=MPL=10-2倍根号15 EN B: 5.某完全竞争行业中每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 。假设市场需求函数是。试求市场的均衡价格,数量和厂商数目. 解:已知LTC q q q =-+3248,则LAC q q =-+248,欲求LAC 的最小值,只要令d d LAC q =0,即 q -=240,q=2。 当每个厂商的产量为q=2时,长期平均成本最低,其长期平均成本为:224284LAC =-?+=。当价格p 等于长期平均成本4时,厂商既不进入,也不退出,即整个行业处于均衡状态。故行业长期供给函数即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为p=4。 需求曲线为d Q p =-2000100,而行业的供给函数为p=4。 所以行业需求量d Q =-?=200010041600 。 由于每个厂商长期均衡产量为2,若有n 个厂商,则供给量QS=2n 。行业均衡时,Qd=QS ,即 1600=2n ,n=800。故整业行个均衡价格为4,均衡产量为1600,厂商有800家。 EN C . 某竞争 行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相等,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4元,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个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为4.5元,市场需求函数为 ,供给函数为Q =40000+2500P ,求解下列问题: (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 (2)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70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安徽工业大学经管学院2012-2013学年二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答案(A卷)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年级:xxx级 专业:xxx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46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38小题,共38分) 1、一种要素投入的第二阶段开始于平均产量最大的点 A、总对 B、从不对 C、有时对 D、常常对 答案:A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B、生产技术不变 C、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A和B 答案:D 3、当生产函数Q=f(L)的APL为正且递减时,MPL可以是: A、递减且为正; B、递减且为负; C、为零; D、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答案: D 4、如果生产函数是常数规模报酬的,当劳动增加10%而资本保持不变时,产量将 A、增加10% B、下降10% C、增加超过10% D、增加不到10% 答案:D 5、当AP L为正但递减时,MP L是() A、递减 B、负的 C、零 D、上述任何一种 答案:D 6、在以横轴表示生产要素X,纵轴表示生产要素Y的坐标系中,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2,这表明 A、Px/Py=2 B、Qx/Qy=2 C、Py/Px=2 D、上述都不正确 答案:A 7、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A、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B、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 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答案:A 8、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提供既定产量时,那么他 A、总收益为零; B、一定获得最大利润;

C、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 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 答案:D 9、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与TC的切点上,AC A、是最小的; B、等于MC; C、等于A VC+AFC; D、上述都正确。 答案:D 10、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后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B、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C、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D、MC′>MP′ E、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BD 11、由企业购买或使用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A、显性成本 B、隐性成本 C、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 答案:A 12、得到MC曲线是由() A、TFC曲线的斜率 B、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TC曲线的斜率 C、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TVC曲线的斜率 D、既是TVC又是TC曲线的斜率 答案:D 13、当收益递减律发生作用时,TVC曲线() A、以一递减的速率上升 B、以一递增的速率下降 C、以一递减的速率下降 D、以一递增的速率上升 答案:D 14、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A、外露成本 B、内隐成本 C、经济利润 答案: B 15、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B、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C、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答案: C 16、如果没有分摊成本,且生产过程中规模收益递增,那么()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两者不随产量变化 B、边际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下降,平均成本保持不变,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微观经济学一些真题

微观经济学一些真题

简答题: 1、当消费者的收入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本身是否会发生变化?(清华大学2004研) 2、试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人大2000研) 3、用序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均衡。(南开大学2005研) 4、说明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为什么 说明该等式与边际替代率之间的关系。(武大2002研) 5、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三个假设公理是什么?(武大2003研) 6、商品价格下降通过哪些途径影响到该商品的需求?是增加还是减少?并据此区分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武大2003研) 7、简述效用最大化原则。(首都经贸大学2001研) 8、为什么说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人大2000研) 9、假设王五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I 代表以千元为单位的年收入。 (1)王五是风险中性的,风险规避的还是风险爱好型的,请解释。 (2)假设王五现在的年收入为10000元,该工作是稳定的,他可以获得另一份工作,收入为15000元的概率为y x MU Y MU X ??=??

0.5,收入为5000元的概率为0.5,王五将作何选择?(中山大学2004) 论述题: 1、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与希克斯替代效应的异同。(上海交大2004研;厦门大学2006研) 2、我国北方许多大城市,由于水资源不足造成居民用水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回答与你的方案有关的下列问题: (1)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 (2)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的影响?有何补救的办法?(北交大2005研) 3、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形状是根据什么理论得出来的?你如何评价这个理论?(人大2001研) 4、作“价格-消费曲线”图,论述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并推导和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中南财大2005研) 5、试画图说明正常物品价格上升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人大2000研) 6、何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它们对低档物品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人大2002) 7、请分析价格——消费曲线分别向上、右下倾斜及呈水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第一章引论 一、单选题(70题) 1、下列哪一种资源就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 A.医生; B.苹果; C.铁矿石; D.空气; 2、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就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 A、一般物价的膨胀; B、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总产出的增长率; D、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 ) A、通货膨胀与失业就是由什么引起的? B、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不? C、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就是什么? 4、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就是因为:( ) A、它强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B、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她学科; D、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就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就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就是理性的,才就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就是否为理性的,都就是有效的。 6、微观经济学研究( ) ,宏观经济学研究( )。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 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 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就是稀缺的”就是指( ) A.资源就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就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 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 10.下列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 ) A.股市持续走强B、通货膨胀 C、有用资源被发掘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11.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就是(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 12.计划经济体制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方式有( )。 A.分散决策B、竞争生产C、纵向传递信息D、要素市场定价 13.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不发挥哪个功能( )? A.激励功能B、集中资源办大事C、收入再分配功能D、信息传递功能 14、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主义陈述( )? A、1990年的海湾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了汽油消费的下降。

微观经济学典型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典型习题及参 考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一 一、判断题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量经济问题。() 2.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运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3.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倒”需求曲线(价格与需求同向变化)。() 4.市场均衡状态是供给与需求相等的状态。() 5.离原点约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6.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7.生产函数为Q = 0.5L0.6K0.5时,厂商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状态。() 8.厂商短期生产的第三阶段是劳动的边际产量(报酬)为负的阶段。() 9.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0.外在不经济会使企业的LAC向上方移动。() 11.面临两条需求曲线的是寡头厂商。() 12.斯威齐模型又被称为“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13.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以劳动为例)的需求原则是:VMP = W 。() 14.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也可能是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15.不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资源。() 二、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个体经济单位 B.社会福利 C.利润最大化 D.资源稀缺性 2.墨盒的价格上升会使打印机的需求:()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不能确定 3.需求曲线右移,表示在同一价格水平下供给()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收入增加的同时, 4.以下关于价格管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B.支持价格总是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C.只要价格放开,商品的供给就会增加 D.对农产品而言,为防止“谷贱伤农”,可使用支持价格的策略 5.商品在消费者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则商品的需求弹性() A.越小 B.越大 C.与之无关 D.不确定有无关联 6.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会增加销售收入 A.提高价格 B.降低价格 C.提价和降价都 D.提价和降价都不会 7.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 A.越不能达到 B.越不能确定 C.越低 D.越高 8.边际产量(报酬)递增的阶段,往往对应的是厂商()的阶段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报酬如何不能判断

微观经济学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 1.以下属于自由物品的是()。 A.阳光 B.电视机 C.汽车 D.自来水 2.稀缺性是指()。 A.生产家具的木材太少 B.生产粮食的土地太少 C.可用的经济资源与人类的欲望相比总是显得不足的 D.生产力不发达造成了物品供给不足 3.稀缺性意味着:() A.决策者必须做出选择; 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做重要的决策; D.消费者必须抑制他们的贪婪。 4.当经济学家研究货物税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时,他们采用的是()。A.规范分析方法 B.实证分析方法 C.既是规范分析方法,又是实证分析方法 D.既不是规范分析方法,也不是实证分析方法 5.下列属于规范经济学的命题是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降低失业率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 C.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6.以下属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 A.社会资源是充分利用了还是被浪费了 B.货币的购买力是高了还是低了 C.经济增长率是高了还是低了 D.消费者如何用既定的收入获得最大的效用 7.以下属于静态分析方法的是()。 A.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决定均衡价格 B.消费者的收入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变动 C.消费者的偏好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变动 D.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变动 8.以下属于规范分析的命题是()。 A.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反方向的变动关系 B.政府征收货物税会使商品的价格提高 C.公司规模应当是越大越好 D.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 9.经济人是()。 A.损人利已的人 B.毫不利已的人 C.在经济活动中从利己心出发,并总是企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利益的人D.一心一意想赚钱的而不考虑理想、信念的人

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1、钻石用处小而价格极其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 解释。 2、答: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从钻石中得到的总效用,但商品的价格是 由P=MU/入决定,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意付非常低的价格,钻石用途不大,但数量小,边际效用高,因此价格昂贵。 3、吉芬商品与劣质商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相同之处,替代效果和收入效果的作用方向相反,两者互相抵消。不同之处,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用,是劣质商品中的特殊情况。 4、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P1/P2,则消费者减少对商品2的消费,增加对商品1的消费,反之,则相反调整 5、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 的关系。 答:图略,由图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L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以后又下降的趋势。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L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导出TPL曲线和APL曲线,并掌握他们各自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关于TPL 曲线。由于MPL=DTPL/DL,所以,当MPL>0时,TP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0时,TPL 曲线是下降的,而当MPL=0时,TPL曲线达到最高点。换言之,在L=L3时,MPL曲线达到零值的B点与TPL曲线达到最大值的B’点是相互对应的。此外,在L0的范围内,当MP’L>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增,即TPL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当MP’L<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减,即TPL曲线以递减的速率上升,而当MP’=0时,TPL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换言之,在L=L1时,MPL曲线斜率为零的A点与TPL曲线的拐点A’是相互对应的。关于APL曲线。由于APL=TPL/L,所以,在L=L2时,TPL曲线有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切线,其切点为C。该切点是由原点出发与TPL曲线上所有的点的连线中斜率最大的一条连线,故该切点对应的是APL的最大值点。再考虑到APL曲线和MPL曲线一定会相交在APL曲线的最高点。因此,在图中,在L=L4时,APL曲线与MPL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C’,而且与C’点相应的是TPL曲线上的切点C。 6、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II阶段(2)厂商将使用什 么样的要素组合(3)如果PL=0或PK=0或PL=PK,厂商应在何处经营 答:(1)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I阶段经营,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意味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总产量的增加会使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III 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第II阶段,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2)厂商在生产的第二阶段,由MPL/PL=MPK/PK决定的使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或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点上进行生产。(3)如果PK=0,厂商将在使劳动有最大平均效率的点上进行生产(即在劳动第II阶段开始出处,此时APL为最大且MPK=0),如果PL=0,厂商将在资本第II阶段开始处进行生产(此时APK为最大且MPL=0),如果PL=PK,厂商将在第II阶段内MPL和MPK相等的组合点上进行生产(有均衡条件MPL/PL=MPK/PK,当PL=PK时,MPL=MPK。 7、为什么扩展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均衡点 答:扩展线是不同的等产量线和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所形成的一系列切点的轨迹。根据对厂商生产均衡的分析可知,扩展线上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在相应(不同的)产量水平或相应(不同的)成本水平上的最优要素组合(均衡点)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__问题。 2.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_________,向右移动是需求____________。 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_____________。 4.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__________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________边际收益。 6.分配理论是__________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 8.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_____________。 9.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__________。 11.货币供给是指_______________。 12.周期性失业又称为___________的失业,是由于_________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3.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_,贸易收支状况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2.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60 B。45 C。150 D。75 3.内在经济是指:()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4.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MC,AR=AC C。AR=AC D。MR=AC 5.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 A。等于零B。等于一C。等于无穷大D。无法确定 6.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 A。消费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D。遗憾指数 7.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模型,资本—产量比率应该是:() A。4 B。2。5 C。6 D。5 8.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国外的需求 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 附答案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 均衡价格理论 1、某市场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分别为P=4Q s和P=12-2Q d。求出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 衡数量。 Q s =1/4P Q d=1/2(12-P)Q s = Q d1/4P=1/2(12-P)P=8,Q=2 2、如果大豆是牛的一种饲料,那么对大豆市场的价格补贴计划会如何影响牛肉的均衡价格 和均衡数量。 价格补贴计划会抬高牛饲料的价格,这又会使牛肉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于是牛肉的均衡价格上涨,均衡数量减少。(图略) 3、考虑一个市场,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P=4Qs和P=12-2Qd。如果对场卖主出 售的每单位产出课税为6,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将会受到什么影响?如果对买主征收同样的税呢? 最初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4Q s=12-2Q d,解出Q=2,P=8 税后,供给曲线变为:P=6+4 Q s P′,Q′分别表示税后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得:=6+4Q′=12-2Q′,解出,P′=10,Q′=1 P′代表买主支付的价格。P′-6=4是卖主收取的价格。 若对买主课以6美元的税,则需求曲线变为P=6-2Q d,于是得到4Q″=6-2Q″, 解出Q″=1,P″=4。P″代表卖主收取的价格。P″+T= P″+6=10是买主支付的价格。 4、1986年7月某外国城市公共汽车票从32美分提高到40美分,同年8月的乘客为880 万人次,与1985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求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解:P1=32 P2=40 Q2=880 Q1=880/(1-12%)=1000 E d= △Q/(Q1+Q2)·(P1+P2)/△P =(880 -1000)/(40 -32)× (40+32)/1000+880)=-0.57 所以,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约为-0.57 5、X公司和Y公司是机床行业的两个竞争者,其主要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PX=1000—5QX PY=1600—4QY 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X和250单位Y。 A:求X和Y当前的价格弹性。 A:Q X=100 Q Y=250 P X=1000-5Q X=1000 -5×100=500 P Y=1600-4Q Y=1600 -4 ×250=600 E dX=dQ X/dP X· P X/Q X=–1/5 ×500/100 = –1 E dY=dQ Y/dP Y· P Y/Q Y= –1/4 ×600/250 = –0.6 B:假定Y降价以后,使Q Y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X销售量Q X下降到75单位。试问X公司产品X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由题设Q Y=300 Q X=75 P Y=1600-4 Q Y=1600 -4 ×300=400 △Q X=75 -100=-25 △P Y=400 -600=-200 于是X对Y的交叉弹性为: E XY= -25/ -200 ×(600+400)/(100+75)=5/7

《微观经济学》测验题

《微观经济学》测验题

作者: 日期: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2章供给与需求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某一时期内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其原因可以是( ) A 、彩电的价格上升 B 、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 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D 、黑白电视机 的价格上升 3、某月内,X 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该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 50单位和 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 X 商品需求数量( ) A 、 增加130单位 B 、 减少130单位 C 、增加30单位 D 、 减少30单位 3、均衡价格随() A 、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下降 B 、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下降 C 、需求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下降 D 、需求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下降 4、某洗衣机市场调查表明,按 1800元的价格销售供求平衡,按 2700元的价格销售将无人购买,若提价 到2000元,销售收入会( ) A 、 增加130单位 B 、 减少130单位 C 、增加30单位 D 、 减少30单位 填空题 5、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 )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 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 )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 6、 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降低价格会( )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降低价格 会( )厂商的销售收入。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 )变动对( )变动的反应程度。 9、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 ),均衡数量 ( );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 )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 ),均衡数量( )。 10、 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恩格尔系数越 ( );反之,则越( )。 三、 多项选择题 1、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主要有( )。 A 、商品的可替代性; B 、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C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D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2、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除价格外,主要因素还有( )。 A 、消费者偏好; B 、商品的预期成本; C 、相关商品价格; D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3、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除价格外,主要因素还有( )。 A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B 、相关商品价格; C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D 、生产的技术水平。 4、 下列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有( )。 A 、食油; B 、彩色电视机; C 、食盐; D 、大米。 5、 下列( )项将导致商品需求的变化而不是需求量的变化。 A 、消费者的收入变化; B 、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变化; C 、消费者预期该商品的价格将上升; D 、该商 品的价格下降。 四、 判断题 A 、减少 B 、 增加 5、市场上某商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A 、该商品价格超过均衡价格 C 、该商品供不应求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 B 、该商品是优质品 D 、该商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稀缺的?() A、医生; B、苹果; C、铁矿石; D、经济学课程; E、空气。 2、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映? D、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 B、企业获取报酬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分配稀缺资源及不同的用途 D、人们靠工资生活 4、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 A、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B、如何在证券市场上盈利 C、何时无法作出选择 D、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 5、“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要被消耗光 6、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市场上贩卖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7、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A、供给大于需求 B、失业或者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资源得到最适度分配使用 8、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则只有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才能导致另—种物品生产的增加 C、改进技术会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 9、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通货紧缩 C、资源增加或者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减少,资本品生产下降 10、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11、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 A、 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己超过30000美元 1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 A、一般均衡论 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D、完全竞争市场下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简答题

微观经济学试题(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 D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 D、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 2、学校里一块新停车场的机会成本就是 ( B ) A、由此引发的所有费用 B、由用于其她用途产生的最大价值决定 C、由用于建造停车场的机器设备的折旧大小决定 D、由在停车场停车所需的费用来决定 3、下列有关无差异曲线的特点说法正确的就是( D ) A、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小 B、同一平面中,两条无差异曲线可能会相交于一点 C、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并凸向原点 D、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4、如果商品A与B就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D )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5、两种商品中若其中的一种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A ) A、负 B、正 C、零 D、1 6、市场均衡要求( D ) A、政府平衡供求双方的力量 B、价格与数量相等 C、价格保持不变 D、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买者想要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卖者想卖的数量 7、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 A、为正值,并其值不断增加 B、为正值,并其值不断减少 C、为负值,并其值不断减少 D、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8、当生产函数Q=f(L,K)的APL为递减时,则MPL( D )。 A、递减且为正 B、递减且为负 C、为零 D、上述情况都可能

9、在以下四种情况中,哪一种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 C ) A、MPK / PKMPL / PL C、MPK / PK=MPL/ PL D、MPK / PK ≥MPL/ PL 10、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B )。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成本下降 C、成本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1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就是( A )。 A、厂商的生产由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变动 B、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C、生产规律 12、当生产要素增加10%时,产量的增加小于10%的情况就是( D )。 A、边际成本递减 B、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D、存在规模收益递减 13、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 A )。 A、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价格高于最低平均变动成本 B、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价格高于最低平均固定成本 C、总收益最大化 D、平均可变成本最小 14、如果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一个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就就是( C )。 A、在市场价格时的水平线 B、在零产量时的垂线 C、与边际成本曲线一样 D、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样 15、在长期中厂商发生的最大经济亏损就是( A ) A、零 B、其总成本 C、其可变成本 D、其平均可变成本 16、垄断者要实现市场分割的条件之一就是( A ) A、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B、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相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C、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相同的需求人数 D、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相同的市场价格 17、下列对利息率论述正确的就是( C )。 A、利息率仅指银行贷款的利息率 B、利息率即厂商购买一项资本品的价格 C、利息率就是厂商使用资本的价格,即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品所提供“服务”的价格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8、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底效率的资源配置就是因为产品价格( A )边际成本?。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能不等于 19、市场不能向公众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就是因为( D )。 A、公共物品具有排她性 B、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

微观经济学试题附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 1、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 2、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方向变动。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与相等时的价格,它在图形上是 和相交时的价格。 4、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是。 5、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倾斜,其斜率为。在同一平面图上有 条等产量线,它们互相不能相交,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 6、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在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边际成本平均成本;而在相交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只有在相交时,边际成本平均成本,这时,平均成本处于。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8、经济生产的选择包括、、 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问题。 9、生产可能线又称,它是一条表明在条件下,社会可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组合的曲线。 10、当今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经济体制基本有两种,一种是,一种是。 1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 12、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条件有、、。 13、需求弹性分为、、。 14、根据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五类。 15、在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总收益。 16、在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17、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 分析法。 18、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两种可能的解释。第一是;第二是。 19、生产要素分为:、、和。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是 2、下列各项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3、保持所有其它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以估计到其中任何 一个生产者的需求将是:() A、毫无弹性 B、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5、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食物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 A、大大增加 B、稍有增加 C、下降 D、不变 6、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x的时, 他更愿意放弃()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1/2 B、2 C、1 D、1.5 7、恩格尔曲线从()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无差异曲线 8、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固定成本 B、隐含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 9、长期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与()有关 A、规模报酬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C、要素的边际生产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 10、在拐折需求曲线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需求弹性是() A、左边大,右边小 B、左边小,右边大 C、左右一样大 D、、以上均不对 二、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注:对的打“√”,错的打“×”) 1、实证经济学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2、对于一个正常品来说,它的替代品价格上涨时,它的需求曲线回向右上

微观经济学部分-历年试题(有答案)

微观经济学部分——历年试题 一、选择题 1. [2003】所有社会而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C) A. 高失业率 B.高通货膨胀率 C.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D.国际收支逆差 2. [2004]有关“生产什么”的经济问题是指(A ) A、生产哪些商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 B、哪些商品可以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 C、哪些商品可以使得一定时期内的福利增长率最大化 D、生产中使用哪种资源组合 3. [2005]所有社会而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D) A. 充分就业 B.价格稳定 C.收支平衡 D.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 4. [2(X)6]所有社会而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D) A. 保持充分就业 B.保持价格稳定谍 C.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D.选择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 5. [2(X)7]所有社会都而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D) A、维持充分就业 B、确保价格稳定 C、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D、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以实现人们的满足最人化 6. [2009]所有社会而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C) A、确保所有适龄人口都有工作 B、确保政府收支绝对平衡 C、确保可利用的经济资源获得最大可能产出 D、确保国际贸易平衡 7. [2003]如果政府决定国防开支多一些,教育上的支出就会少一些,这种现象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是(C) A?规模不经济 B.比较成本 C.机会成木D?职业非流动性 &【2009】如果政府决定增加医疗支出,因此导致交通运输支出减少,这是关于卜列哪一项的例子?C A、比较成本 B、规模不经济 C、机会成本 D、过度支出 9. [2(X)5]如果-个消费者放弃购买套装,而决定购买电视机,它说明以下哪?种经济学原理?(B) A.比较成本 B.机会成本 C.边际成本 D.沉没成本 10. 【2006】消费者决定购买DVD而不买书,这说明的是哪二种经济学概念?(C) A.比较成本 B.边际成本C?机会成本 D.负成本 11. [2007]如果我决定不去购买一块地毯而是购买一台笔记木电脑,这涉及到的经济学概念是(C) A、机会成本 B、平均成本 C、边际成本 D、总成本 12. 【2008】如果政府决定增加教育支出并因此减少国防支出,这个例子说明的是下列哪一个概念?(D) A、边际成本 B、规模不经济 C、工作的非流动性 D、机会成木 13. 【2009】在口由市场经济中最不可能见到的情况是(C ) A、大企业做出关键性经济决策 B、消费者?主权得以体现 C、国家决定资源配習 D、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14. 【2004】指令性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依赖于(C ) A、价格机制 B、生产者 C、政府 D、企业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