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21
五一水库是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上报国家旅游局的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也是呼和浩特市2005年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项目之一。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1、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五一水库反映了呼和浩特市所在的土默川及其相邻山地地区的整体自然风貌。
该景区位于大青山中段,东西宽4公里,南北长7公里。
山势陡峭,地质构造上颇具观赏价值。
具备开展登山、攀岩、滑翔等极限运动的条件。
2、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山中沟岔纵横,泉眼众多形成小溪汇入白石河,常年川流不息,沟内总过水面积达8平方公里,占景区总面积的35%,为漂流、荡舟等水上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五·一水库750000平方米,水而开阔,为泛舟、乖钓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生物类旅游资源景区内行大面积的次生林(桦树、野梨树、杏树、和人工松林、果树,主景区植被覆盖率达到55%以上,其中阴坡的植物覆盖率达到75%以上,生态状况好,在大青山区域内屈指可数。
由于不同季节植被有不同的变化,极具观赏价值。
景区内有青羊、狍子、野鹿、野兔、松鼠、鹰、山鸡、石鹑等多种动物。
4、景观建筑类旅游资源景区从2003年初步开发以来,景区内相继建设了欢乐谷、百鸟园、蒙古包群、农家院落、凉亭、人工瀑布、山洞等设施,具备初步接待游人的能力。
总体看,白石头沟景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主要在自然资源方面,在于山-林-水一体的综合优势,为开展休闲度假、健身探险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5、红色旅游资源五一水库自然地理位置在大青山腹地,位于井儿沟西南。
大青山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点抗日游击根据地,这里发生过著名的白石头沟战役。
我党的许多高级干部在此领导和指挥过抗日战争,如:李井泉、张达志、姚品,杨植霖、苏谦益、高克林、白如冰等。
白石沟目前已开发建成92个景点设施,需要三日游才能游览观赏全景。
编辑本段乘车路线现在五一水库已经改名叫白石沟生态旅游景区,91路可到,不过得到金川去倒车先坐79路道金川,但是提醒你,91路是定点发车,每半个小时一趟,而且91路只是到五一水库门口,从门口到玩的地方还有很长一段路![1]编辑本段门票调整经过18位代表近3个小时的听证,呼和浩特市发改委13日做出决定:呼和浩特市白石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由每人次20元,调整至每人次45元,内蒙古旅游淡季可适当下浮门票价格,下浮比例由景区自行确定;对6周岁(不含6周岁)到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实行半票,残疾人、儿童(6周岁及以下或身高1.2米及以下)、现役军人、离休干部、老年人免票。
旅游景区的分类1.按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1)自然景观类景区: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观赏景区(2)人文景观类景区: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
2.按自然资源细分。
(1)地文景观类景区: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直接受地层和岩石、地质构造、地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景观。
(2)水域风光类景区:属于自然景观但重点突出江河、湖海、飞瀑流泉等水域景观。
(3)生物景观类景区:指各类由动植物为主体所组成的景观(4)天象与气候类景区:主要指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天气现象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源所构成的丰富多彩的气候天象景观3.按人文资源细分(1)历史遗址景区:依托由古代流传,保存至今,具有历史意义的的资源而产生的景区。
(2)建筑物景区:通常指设计具有独创性,唯一性,具有纪念意义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3)博物馆景区(4)民族民俗景区:具有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氛围以及能体现各个民族传统风尚、礼节、习性的景区(5)关于宗教的景区(6)关于节事节气的景区:由重要的节日庆典或特别的节日活动而独树一帜的景区。
4.以开发类型分类。
(1)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2) 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有明确的地域界限,适于集中设配套旅游设施,所在地区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对外开放工作已有较好基础。
5.按游客参与度划分旅游景区。
6.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7,按娱乐内容划分景区8以景区适合的年龄段划分.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选择的景区必然有不同之处,比如小孩会想去游乐园性质的景区,而中年轻人会想去新奇,有刺激性,有挑战性的地区,而中老年人则会选择偏向轻松的观光型休闲景区。
同理,个人,情侣,家庭,在选择景区时也会有一定差异,因此可根据此划分景区。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主要包括以下4类:
1.地文景观类:山岳形胜、岩溶景观、风沙地貌、海滨沙滩、特殊的地质现象和地貌
类型等。
2.水域风光类: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冰川、滨海等。
3.生物景观类:森林、草原、珍稀树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4.气候与天象景观类:适宜于避暑避寒疗养治病的气候及特殊的天象景观,如泰山日
出、庐山云瀑、黄山云海以及虽可遇不可求但出现频率较多的峨嵋佛光、沙漠海市蜃楼、极地极光等。
以上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旅游资源往往需要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以确保其可持续性和对旅游者及当地社区的积极影响。
旅游景区的分类1.按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1)自然景观类景区: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观赏景区(2)人文景观类景区: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
2.按自然资源细分。
(1)地文景观类景区: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直接受地层和岩石、地质构造、地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景观。
(2)水域风光类景区:属于自然景观但重点突出江河、湖海、飞瀑流泉等水域景观。
(3)生物景观类景区:指各类由动植物为主体所组成的景观(4)天象与气候类景区:主要指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天气现象以与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源所构成的丰富多彩的气候天象景观3.按人文资源细分〔1〕历史遗址景区:依托由古代流传,保存至今,具有历史意义的的资源而产生的景区。
〔2〕建筑物景区:通常指设计具有独创性,唯一性,具有纪念意义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3〕博物馆景区〔4〕民族民俗景区:具有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氛围以与能体现各个民族传统风尚、礼节、习性的景区〔5〕关于XX的景区〔6〕关于节事节气的景区:由重要的节日庆典或特别的节日活动而独树一帜的景区。
4.以开发类型分类。
(1)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2) 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有明确的地域界限,适于集中设配套旅游设施,所在地区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对外开放工作已有较好基础。
5.按游客参与度划分旅游景区。
6.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7,按娱乐内容划分景区8以景区适合的年龄段划分.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选择的景区必然有不同之处,比如小孩会想去游乐园性质的景区,而中年轻人会想去新奇,有刺激性,有挑战性的地区,而中老年人则会选择偏向轻松的观光型休闲景区。
同理,个人,情侣,家庭,在选择景区时也会有一定差异,因此可根据此划分景区。
按照国家旅游局最新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确定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旅游资源共分成8大主类(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31种亚类、155种基本类型,对舒城县旅游资源作如下分类。
1.1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5种,基本类型全部37种。
舒城县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有亚类3种(AA、AB、AC综合自然旅游地),基本类型3种,代表性单体资源29处(表1)。
表1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1.2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6种,基本类型全部15种。
舒城县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有亚类4种,基本类型5种,代表性单体资源21处(表2)。
表2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1.3 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种,基本类型全部11种。
舒城县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有亚类2种,基本类型3种,代表性单体资源7处(表3)。
表3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1.4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2种,基本类型全部12种。
舒城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亚类2种,基本类型4种,单体资源27处(表4)。
表4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1.5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7种,基本类型全部49种,舒城县有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亚类6种,基本类型17种,代表性单体资源55处(表5)。
表5 建筑设施类旅游资源1.6 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1种,基本类型全部7种。
舒城县有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亚类1种,基本类型2种,代表性单体资源4处(表6)。
表6 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1.7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4类,基本类型全部16类,舒城县有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亚类4类,基本类型5种,代表性单体资源12处。
(表7)。
表7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总结:经调查,舒城县共有旅游资源主类7类,亚类22类,基本类型39种。
水域风光旅游类资源的概述:一. 概念:各种形态的水体在地质地貌、气候、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配合下,形成不同类型的水体景观,即水域风光。
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游览、度假健身、参与体验等活动的各种水体资源,都可视为水域风光的旅游资源。
二. 水体的类型和分布1. 水体的类型,水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是地球上以3 种聚合态--- 液态固态气态共存于自然界的唯一物质。
2,. 水体的分布。
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质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外,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和冰雪共同构成了水体资源。
二,水域风光。
1. 水域风光的概念: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进行游览观光,度假健身,参与体验等活动的各种水体资源都可成为水域风光累旅游资源。
2. 水体资源与旅游的关系:(1)水体是最宝贵的旅游资源之一;(2)水体资源是各类旅游景区的重要够景要素;(3)水体可单独成景;(4)水体可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
二. 水域风光的功能:水形-- 指水体不同的形状;水声指水体流动或冲击时发出的各种美妙声音;水色指水体的颜色;水味止水体的不同的味道;水影- 指映在水中的倒影;水态- 指水体的形态。
三. 旅游功能:1.具有审美功能,开展欣赏旅游。
(1)水的壮阔之美。
(2)水的秀丽之美。
(3)水的奇特之美。
2.具有疗养功能,开展休闲健体旅游。
3. 具有品茗功能,开展茶文化旅游。
4. 具有娱乐功能,开展水上游乐旅游。
5. 含有文化内涵,开展水文化旅游。
河段景观旅游资源,风景优美的河段--- 长江、桂林‘、漓江。
历史悠久的河流--- 黄河、京杭大运河。
. 水是生命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也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之一,同时,也是构成旅游资源重要的物质条件基础。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包括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海洋、冰雪等。
1)河流:河流通常可分为河源段、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段。
这些河段各自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景观。
中国河流众多,大小河流总长度达42 万千米以上,流域面积超过1000 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500 多条,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是著名的“黄金水道”和“黄金旅游线” 。
第一章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10客)1、水域风光的概念: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游览、度假健身、参与体验等活动的各种水体资源,都可以视为水域风光类的旅游资源。
2、水体资源与旅游的关系:(1)水体是各类景区的重要构景要素:“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天堂”——苏杭一带(2)水体自身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美景: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陕西宜川的黄河壶;杭州西湖;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3)水体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游泳、划船、滑冰、滑雪、潜水、冲浪、滑水、垂钓3、水域风光的吸引因素吸引因素:形、声、色、味、影、态4、域资源的旅游功能(1)具有审美功能,开展观赏旅游(2)具有疗养功能,开展休闲健体旅游:北京小汤山温泉、辽宁鞍山汤岗子温泉、山西华清池温泉(3)具有品茗功能,开展茶文化旅游:杭州西湖的龙井茶、济南的趵突泉(天下第一泉)、镇江的金山泉、无锡的惠山泉以及杭州的虎跑泉(天下第二泉)(4)具有娱乐功能,开展水上游乐旅游(5)含有文化内涵,开展水文化旅游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漓江: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洞庭湖: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5、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类型(1)河段景观适合漂流的河段要:风景优美、水流速度快、安全系数大(水不宜太深、暗礁险滩少、水温适宜)(2)湖泊与沼泽景观湖泊的类型及特点湖泊景观:浙江杭州的西湖(西子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3)瀑布景观浙江雪窦山的千丈崖瀑布:拔地万里清丈立,悬空千张素流分;南岳衡山水帘洞瀑布:南岳第一泉、下雪晴雷以及天下第一泉(4)泉水景观(济南——泉城)(5)海洋景观A海面风光:B海滨风光:我国钱塘江口的大潮C海底风光: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印尼和我国海南岛(6)冰雪景观A冰川: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以及西部高山地区B冰盖:南极大陆和格林兰岛分布最为典型。
C积雪地:西安的“太白积雪”;北京的“西山晴雪”;嵩山的“少室晴雪”;九华山的“平岗积雪”;西湖的“断桥残雪”;太湖东洞庭山“厘峰积雪”。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水域风光旅游资源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水域风光旅游资源作为其中独具魅力的一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到宁静秀美的湖泊,从奔腾不息的江河到潺潺流淌的溪流,水域风光以其多样的形态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
然而,要充分发挥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的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开发与管理至关重要。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的类型丰富多样。
海洋拥有广阔的海岸线、迷人的海滩、神秘的海底世界以及壮观的海浪和潮汐,是众多游客向往的度假胜地。
湖泊以其宁静的水面、优美的湖岸线和周边的山水景观,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江河则以其奔腾的气势、独特的河道景观和丰富的水上活动吸引着冒险者和爱好者。
此外,还有瀑布、温泉、湿地等特殊的水域景观,每一种都具有独特的旅游价值。
在开发水域风光旅游资源时,我们首先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资源评估。
了解水域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周边的基础设施等情况,是制定合理开发规划的基础。
例如,对于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湖泊,我们可以在开发中注重挖掘和展示其文化内涵,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而对于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湿地,开发时则应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规划是开发的蓝图。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和体验,同时也要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合理规划旅游设施的布局,如酒店、餐饮、娱乐设施等,既要方便游客,又要避免对水域生态造成破坏。
此外,还要规划好交通线路,确保游客能够便捷地到达景区。
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和特色。
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要结合现代游客的需求,开发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比如,在海边可以开展冲浪、潜水、海钓等水上运动项目;在湖泊可以举办龙舟比赛、帆船体验等活动;在江河可以组织漂流、皮划艇等探险项目。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和独特的旅游体验。
然而,开发只是第一步,有效的管理同样不可或缺。
重庆水域风光旅游资源分析景点1: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景点2:酉阳桃花源景区;景点3:南川区金佛山景区;景点4: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景点5:长寿区长寿湖景区。
通过价值系数分析,重庆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条件中,重庆的资源价值条件占比重最大41.07%,是最具优势的生态旅游发展因素,其次是生态环境条件36.81%,最小因素为旅游开发条件,占比重22.12%。
生态旅游尤为看重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资源匮乏直接导致景区吸引力下降,开发旅游区无人问津,同时生态旅游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条件也在占据重要组成。
在具备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的前提下,旅游开发条件也不容忽视,经济相对落后的旅游发展条件,往往成为制约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是影响生态旅游资源价值的重要因素;对选取的五个景点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价值工程计算,综合排名为:武隆喀斯特旅游区(94.88)>酉阳桃花源景区(92.55)>南川区金佛山景区(91.86)>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86.12)>长寿区长寿湖景区(82.33)15个评价因子中,武隆喀斯特旅游区有8个评价因子的价值系数大于1,说明武隆的生态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生态旅游资源价值潜力较大,是重庆生态旅游的绝佳之地;酉阳桃花源景区有5个评价因子大于1;而金佛山景区,铁山坪森林公园,长寿湖景区分别只有3,2,1个评价因子大于1,说明生态旅游开发还有待提高;在资源价值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和旅游开发条件3个评价因素中,武隆喀斯特旅游区的资源价值条件优势最明显。
6个因子中,有5个因子的价值系数均大于1(资源种类与规模、资源知名度与影响力、生态环境价值、观赏游憩价值、教育科研价值),唯独历史文化价值方面比较薄弱。
从整体上看,武隆喀斯特旅游区15个评价因子中价值系数最高的是资源种类与规模。
(1.04),由此可知发展生态旅游是武隆喀斯特旅游开发的最佳选择;价值系数最低的是区位交通(0.72),因此交通条件是限制武隆喀斯特旅游区旅游发展起主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