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
- 格式:ppt
- 大小:598.50 KB
- 文档页数:54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测试开始时间:2019-08-09 23:57结束时间:2019-08-30 00:02满分:90发布人:刘红艳我的作业90分正确答案:true学生答案:true正确答案:true学生答案:true正确答案:true学生答案:true正确答案:true学生答案:true• A.有政府的干预• B.有先进的科技为支撑• C.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D.有一套管理经济的制度正确答案:C学生答案:C• A.发达国家的物价水平高• B.发达国家的税率高• C.发达国家工人的生产率高• D.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学生答案:C• A.计划经济以计划为基础配置资源,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 B.计划经济中有国有经济,市场经济中没有国有经济•• C.计划经济是按劳分配,市场经济是按资分配•• D. 计划经济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 A.符合社会道德标准• B.能给他人带来利益• C.使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D.使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正确答案:C学生答案:C• A. 无法有效利用的• B.稀缺的• C.不能开发的• D.利用的边际成本是无限上升的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测试关闭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测试开始时间:2019-08-10 00:00结束时间:2019-08-30 00:05满分:100发布人:刘红艳我的作业100分正确答案:true学生答案:true正确答案:true学生答案:true正确答案:false学生答案:false正确答案:true学生答案:true• A.因为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科学• B.因为经济学家有不同的价值观• C.实际上根本没有分歧,只是看起来有分歧• D.以上说法均不对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 A.意见分歧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科学判断• B.意见分歧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价值观• C.实际上根本没有分歧,只是看起来有分歧• D.以上说法均不对•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 A.减少失业救济金将降低失业率• B.失业率应该降低,一位失业剥夺了个人尊严• C.通货膨胀应该降低,因为通货膨胀剥夺了老年人的储蓄• D.国家应该增加对大学的补贴,因为经济的未来取决于教育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 A.政府发行过多的货币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B.如果工资更高,人们会更努力工作• C.失业率应该降低• D.大量政府赤字使经济增长更慢正确答案:C学生答案:C• A. 资本存量的增加• B.技术进步• C.失业减少• D.劳动增加正确答案:C学生答案:C• A.有效率的• B.无效率的• C.不能达到的• D.规范的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第三章相互依存于贸易的好处测试关闭第三章相互依存于贸易的好处测试开始时间:2019-08-10 00:01结束时间:2019-08-30 00:06满分:45发布人:刘红艳我的作业45分正确答案:true学生答案:true正确答案:false学生答案:false正确答案:true学生答案:true正确答案:false学生答案:false正确答案:false学生答案:false正确答案:false学生答案:false答案解析:正确答案:false学生答案:false答案解析:错。
2023版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用油的所有物品与劳务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3.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4.平等:讲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6.理性人:能系统而由母的的尽最大努力去实现目标7.编辑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8.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9.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10.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11.市场势力:单个人或者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12.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动数量经济学十大原理L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毛衣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又是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事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二章要点1.循环流向图,见书20o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由两类觉得这,家庭和企业组成,2.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家庭是买者,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是卖者3.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图形,标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出。
大炮与黄油4.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影响5.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6.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实证表述:描述性的,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二,规范表述: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L某种物品与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的市场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的两个特征: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买者与卖者众多以至于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此时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4、垄断者: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由他决定价格5.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种物品的数量6.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7.需求曲线: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8.市场需求:所有个人对某种特定物品或劳务的需求的总和9.需求变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为去求增加,向左移动为需求减少10.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价格11.影响需求的因素: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12.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种物品的数量13.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减少14.供给变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为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为供给减少15.影响供给的因素:投入品的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16.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两者都移动;二,确定曲线移动方向;三。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稀缺性: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效率: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平等:指将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机会成本: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理性人:在机会成本成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边际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市场经济: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产权: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经济周期:用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或雇佣的人数来衡量的,经济活动中无规律的、大部分无法预测的波动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循环流向图:一个用普通术语来解释经济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并说明经济的参与者如何相互交易的直观的经济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出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影响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实证表述:是描述性的,做出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规范表述:是规范性的,做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第3章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绝对优势:描述一个人、一家公司或一个国家相对其他人、公司或国家的生产力比较优势:根据生产商的机会成本进行比较。
进口品: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出口品: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第4章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力量市场:一个市场就是由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买者和卖者组成的群体竞争市场:描述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供给表:表明在影响某种物品的生产者想出售数量的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该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表格供给曲线:将价格与供给量相联系的向上倾斜的曲线均衡: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被称为市场的~需求表:表明在影响消费者想购买的数量的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物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是将价格与需求量相联系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正常物品:当收入减少时,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减少,这种物品就被称为~低档物品:当收入减少时,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物品就被称为~均衡价格:使得供给和需求平衡的价格均衡数量:使得供给和需求平衡的数量过剩:在现行价格下,供给者不能卖出他们想卖的所有物品替代品: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减少时,这两种物品被称为~互补品: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引起另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增加时,这两种物品被称为~供给量:是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
复习题1.解释买者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和需求曲线如何相关。
答:需求曲线反映了买者的支付意愿。
在任何一种数量时,需求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
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总面积是一种物品或劳务市场上所有买者消费者剩余的总和。
2.解释卖者的成本、生产者剩余和供给曲线如何相关。
36答:供给曲线的高度与卖者的成本相关。
在任何一种数量时,供给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
价格之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3.在供求图中,标出市场均衡时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答:APE 的面积代表消费者剩余;PBE 的面积代表生产者剩余。
图7-1 供求图4.什么是效率?它是经济决策者的唯一目标吗?答:效率是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除了效率外,经济决策者还应该关心平等。
实际上,市场交易的好处很像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割一块蛋糕,经济决策者不仅要关心如何将经济蛋糕做大,即效率;还要考虑如何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这块蛋糕,这就涉及公平问题。
5.看不见的手有什么作用?答: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会尽力追求自己的利益,看不见的手指引他们在相互竞争中达到一个并非他们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市场均衡点。
在均衡点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整个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6.说出两种市场失灵的名称。
解释为什么每一种都可能使市场结果无效率。
答:市场失灵包括市场势力和外部性。
如果某一市场上存在市场势力,即只有极少部分(可能是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控制市场价格,他们就会使价格趋向于对他们这一小部分人有益的水平。
于是,市场价格和数量背离供求平衡,社会福利达不到最大,市场失去效率。
外部性是某些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它使市场福利还要取决于买者评价和卖者成本之外的其他因素。
由于买者和卖者在决定消费和生产时并没有考虑这种负作用。
所以,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市场均衡可能是无效率的。
问题与应用1.Melissa用120美元购买了一个iPod,并得到了80美元的消费者剩余。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7.1 复习笔记1.消费者剩余(1)消费者剩余等于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为此所支付的量。
每一个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称为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它衡量买者对物品的评价。
每个买者都希望以低于自己支付意愿的价格购买商品,并拒绝以高于自己支付意愿的价格购买,而且,对于正好等于自己支付意愿的价格购买商品持无所谓的态度。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2)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与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密切相关,通过求出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可以来计算消费者剩余。
(3)价格下降可以增加消费者剩余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剩余因两个原因而增加:①原有消费者可以为要购买的量少支付而得到了更多的剩余;②新的买者由于现在价格低于他们的支付意愿而进入市场,新的消费者剩余出现。
(4)消费者剩余衡量买者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反映了买者的经济福利由于需求曲线是用支付意愿衡量的买者对一种物品的评价,所以,消费者剩余衡量“作为买者自己感觉到的利益”。
因此,如果政策制定者尊重买者的偏好,消费者剩余就是对买者利益的一种恰当衡量。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除了吸毒等例外情况,买者都是理性的。
而且,买者的偏好应该受到尊重。
2.生产者剩余(1)生产者剩余等于卖者出售其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它们的生产成本市场上每一个潜在卖者都有某种生产成本。
这种成本是生产者为了生产一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一切东西的价值,并应该解释为生产者生产的机会成本——钱包里的实际支出加生产者时间的价值。
生产成本是卖者为了生产物品所愿意接受的最低值,生产者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就是生产者剩余。
(2)用供给曲线衡量生产者剩余通过求出价格以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可以来计算生产者剩余。
(3)价格上升可以增加生产者剩余这种生产者剩余的增加由两部分构成:①原有卖者可以为要出卖的量而得到了更多的利益;②一些新卖者进入市场,新的生产者剩余出现。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在本章中你将——考察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与需求曲线之间的联系了解如何定义并衡量消费者剩余考察卖者生产一种物品的本钱与供应曲线之间的联系了解如何定义并衡量生产者剩余知道供应与需求均衡可以使市场总剩余最大当消费者为购置感恩节晚餐而到商店时,他们可能为火鸡的价格如此之高而感到失望。
同时,当农民把他们饲养的火鸡送到市场时,他们希望火鸡的价格能再高一些。
这些观点并不使人感到惊讶:买者总想少付些钱,而卖者总想多得些钱。
但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存在一种火鸡的“正确价格〞吗?在以前各章中,我们说明了,在市场经济中供应与需求的力量如何决定了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和销售量。
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是描述了市场配置稀缺资源的方式,而没有直接说明这些市场配置是不是令人满意的问题。
换句话说,我们的分析是实证的〔是什么〕,而不是标准的〔应该是什么〕。
我们知道,火鸡的价风格整是要保证火鸡的供应量等于火鸡的需求量。
但是,在这种均衡时,火鸡的生产量与消费量是太少、太多,还是正好呢?在本章中,我们要讨论福利经济学这个题目,即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
我们从考察买者和卖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开始。
然后我们考虑社会如何可以使这种利益尽量到达最大。
这种分析得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结论:市场上供求均衡可以使买者和卖者得到的总收益最大化。
也许你还记得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更充分地解释了这个原理。
它还要答复火鸡的正确价格这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使火鸡供求平衡的价格是最好的价格,因为它使火鸡消费者和火鸡生产者的总福利最大化。
消费者剩余我们从观察参与市场的买者得到的收益开始我们的福利经济学研究。
支付意愿设想你有一张崭新的猫王的首张专辑。
因为你不是一个猫王迷,你决定把该专辑卖出。
这样做的一种方法是举行拍卖。
四个猫王迷出现在你的拍卖会上:约翰、保罗、乔治和林格。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在本章中你将——考察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与需求曲线之间的联系了解如何定义并衡量消费者剩余考察卖者生产一种物品的成本与供给曲线之间的联系了解如何定义并衡量生产者剩余明白供给与需求均衡能够使市场总剩余最大当消费者为购买感恩节晚餐而到商店时,他们可能为火鸡的价格如此之高而感到败兴。
同时,当农民把他们饲养的火鸡送到市场时,他们期望火鸡的价格能再高一些。
这些观点并不使人感到惊奇:买者总想少付些钞票,而卖者总想多得些钞票。
然而,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存在一种火鸡的“正确价格”吗?在往常各章中,我们讲明了,在市场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的力量如何决定了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和销售量。
然而,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是描述了市场配置稀缺资源的方式,而没有直截了当讲明这些市场配置是不是令人中意的咨询题。
换句话讲,我们的分析是实证的(是什么),而不是规范的(应该是什么)。
我们明白,火鸡的价格调整是要保证火鸡的供给量等于火鸡的需求量。
然而,在这种均衡时,火鸡的生产量与消费量是太少、太多,依旧正好呢?在本章中,我们要讨论福利经济学那个题目,即研究资源配置如何阻碍经济福利。
我们从考察买者和卖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开始。
然后我们考虑社会如何能够使这种利益尽量达到最大。
这种分析得出了一个阻碍深远的结论:市场上供求均衡能够使买者和卖者得到的总收益最大化。
也许你还记得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更充分地讲明了那个原理。
它还要回答火鸡的正确价格那个咨询题:在某种意义上讲,使火鸡供求平稳的价格是最好的价格,因为它使火鸡消费者和火鸡生产者的总福利最大化。
消费者剩余我们从观看参与市场的买者得到的收益开始我们的福利经济学研究。
支付意愿设想你有一张崭新的猫王的首张专辑。
因为你不是一个猫王迷,你决定把该专辑卖出。
如此做的一种方法是举行拍卖。
四个猫王迷显现在你的拍卖会上:约翰、保罗、乔治和林格。
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习题一、名词解释1、福利经济学2、支付意愿3、消费者剩余4、成本5、生产者剩余6、效率7、平等8、生产率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正误题(请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______消费者剩余是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其生产成本。
2、______如果一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是不变的,当该市场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剩余减少。
3、______如果你对一个汉堡包的支付意愿是3美元,而汉堡包的价格是2美元,你的消费者剩余是5美元。
4、______生产者剩余衡量市场上供给者未销出的存货。
5、______如果买者是理性的,消费者剩余就是对买者利益的一种良好衡量。
6、______卖者的成本包括卖者时间的机会成本。
7、______供给曲线的高度是边际卖者的成本。
8、______总剩余是卖者的成本减去买者的评价。
9、______自由市场是有效率的,因为它把物品配置给支付意愿低于价格的买者。
10、______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
11、______允许自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优点是配置的结果有效率。
12、______竞争市场上的均衡使总剩余最大化。
13、______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类型是市场势力和外部性。
14、______外部性是市场上买者和卖者没有考虑到的副作用,如污染。
15、______生产更多的某种物品总会增加总剩余。
三、单项选择题1、消费者剩余是________A 在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B 在供给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C 在需求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D 在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2、买者的支付意愿是________。
A 买者的消费者剩余B 买者的生产者剩余C 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大量D 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小量3、如果一个买者对一辆新本田车的支付意愿是20000美元,而她实际以18000美元买到了这两车,她的消费者剩余是________。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 )答:福利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福利经济学研究要素在不同厂商之间的最优分配以及产品在不同家庭之间的最优配置。
它的主要特点是: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建立理论体系,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建立福利概念,依据既定的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制定经济政策。
20世纪初,西方国家为调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福利经济学应运而生。
英国经济学家A ·C ·庇古是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庇古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命题:一是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愈大;二是国民收入分配愈均等,社会经济福利愈大。
由于在1929~1933年的大危机以后,庇古的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需要,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
与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相对的是其后出现的新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有勒纳、卡尔多、希克斯等。
2.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 )答:支付意愿指买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
支付意愿是衡量买者对物品的评价,评价越高支付意愿越强,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反之,评价越低支付意愿越弱,愿意支付的价格越低。
3.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西北大学2004、2006研;华南理工大学2007、2008研;北京工业大学2008研)答: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第三篇市场和福利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问题与应用1.Melissa用120美元购买了一个iPod,并得到了80美元的消费者剩余。
A.她的支付意愿是多少?答:消费者剩余等于支付意愿减去付出的价格。
因此,梅莉莎须支付200 美元($120 + $80)。
B.如果她在降价销售时买了售价为90美元的iPod,她的消费者剩余会是多少?答:此时,她的消费者剩余为:200-90 =110 美元。
C.如果iPod的价格是250美元,她的消费者剩余会是多少?答:如果iPod 的价格是250 美元,其价格大于梅莉莎的支付愿意,因此她不会再买,这时的消费者剩余就为零。
2.加利福尼亚早来的寒流使柠檬变酸。
柠檬市场上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动?柠檬水市场上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动?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答:柠檬变酸,消费者对柠檬的评价下降,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减少。
如图7-2(a)所示,柠檬质量下降,使需求曲线从D1下降到D 2,△APE是原先的消费者剩余,△A′P′E′是变动后的消费者剩余,△APE>△A′P′E′。
由于柠檬价格的下降,柠檬水的投入成本减少,柠檬水的价格也下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柠檬水市场上消费者剩余增加,如图7-2(b)所示。
图7-2 寒流的影响3.假设对法国面包的需求增加。
在法国面包市场上,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在面粉市场上,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答:由于需求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法国面包的价格会上升,市场上的生产者剩余增加。
如图7 -3(a),价格从P1 上升到P2 ,销量从Q 1上升到Q 2,生产者剩余从面积P1BE1增加到面积P2BE2 。
由于面包产量上升,它的生产要素面粉的需求量也会上升。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面粉价格上升,市场上的生产者剩余增加。
如图7-3(b)所示,生产者剩余从面积P1BE1增加到面积P2BE2 。
第七讲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本讲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结合起来,说明竞争性市场在竞争性产品的资源配置上是有效率的。
本讲分为三个部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市场效率。
本讲的分析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假设之上:第一、市场是完全竞争性的,不存在使价格和数量背离供求均衡的市场势力;第二、不存在外部性,市场运行的结果只影响买方和卖方,因此,市场均衡即便从社会的角度的来看也是有效率的。
一、消费者剩余1.概念消费者剩余:买者对某一物品或者劳务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支付的量,也就是物品的市场价格。
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实际参与市场交易的消费者的利益。
正是由于消费者剩余的存在,自愿的市场交易才会增进消费者福利。
在这里,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被称为支付意愿。
支付意愿衡量了买者对物品的评价。
案例:四个买者通过竞价竞争一张猫王专辑,通过竞价,买者分别表达了他们各自的支付意愿。
如表一所示。
消费者对商品竞价是从低价开始,出价最高的买者得到猫王专辑,假设张三竞价到比80元略微高一点,无人再加价,则张三得到专辑,但他对专辑的最高可接受的价格为100元,也就是其支付意愿是100元。
因此,与支付意愿相比,节约了大约20元。
经济学于是引入消费者剩余来衡量消费者因此得到的利益。
因此,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市场价格假设猫王专辑有两张,每个竞价者都只买一张、购买价格相同。
假设竞价在比70元略微高一点时结束,于是张三、李四分别购得一张,他们各自的消费者剩余大约为30元、10元,消费者总剩余为40元。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对于消费者或者买者而言,其获得商品或者劳务服从价高者得的原则。
也就是说,市场机制会把商品或者劳务分配给队商品或者劳务评价最高的买者。
2.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由于需求曲线上每一个价格与需求量的对应关系都反映了特定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因此,可以很方便地运用需求曲线说明消费者剩余。
继续用上面的例子,根据买者的支付意愿推导出一个需求表,如表二所示,并作出需求曲线(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