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接纳自己,健全人格——自我意识发展与完善修改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68
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完善方法1. 自我意识到底是啥?不就是像我们心里的那面镜子嘛!比如我自己,有时候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好,这不就是自我意识在起作用?那怎么完善它呢?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就像我每次跟朋友交流,从他们的反馈里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就是完善自我意识的一步呀!2. 自我意识就像是我们内心的导航仪,指引着我们的行为和思考。
你想想,当你在做一个重要决定时,是不是心里会有个声音在告诉你该怎么做?这就是自我意识呀!比如我决定换工作的时候,内心的声音让我思考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就是在完善自我意识嘛!3. 自我意识难道不是我们认识自己的关键钥匙?就好比你走进一个迷宫,自我意识能帮你找到出口。
像我之前总是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言,后来我意识到这是因为我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呀!那怎么完善?多给自己一些鼓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像我逼着自己参加演讲比赛一样!4. 自我意识其实就是你灵魂深处的那个小精灵,时刻提醒着你。
比如说,当你想要偷懒不学习的时候,是不是有个声音告诉你这样不行?这就是自我意识呀!那要完善它,就得像训练小精灵一样,不断地给它“喂食”知识和经验,比如我每天写日记反思自己,就是在喂养这个小精灵!5. 自我意识不就是我们内心的一盏明灯吗?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像我在面对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这么懦弱,这就是自我意识在发挥作用。
那怎么让这盏灯更亮?多经历一些挑战,就像我主动去承担难度大的项目,不断磨炼自己!6. 自我意识仿佛是我们身体里的智慧军师,出谋划策。
比如说,当你面临选择朋友的时候,内心的感觉会告诉你谁更适合,这就是自我意识呀!就像我曾经选错了朋友,后来我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在完善自我意识。
7. 自我意识难道不是我们心灵的指南针?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像我之前沉迷游戏,后来意识到这样会浪费时间,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那要完善它,就得像校准指南针一样,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比如我给自己制定严格的时间计划。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一、全面认识自我自知才能自信,才能自强,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心理健康的前提是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知自己的潜能、优势,扬长避短。
如果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就会产生两种心理:一是自卑心理,二是自负心理。
自卑是一种自我否定,即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不满和否定自己,把目光总盯着自己的缺点、不足和失误。
如有的同学学习成绩暂时落后,就认为自己笨,不是学习的料,于是放纵自己,使自己白白浪费大好时光,青春年华随时间而去;有的学生常因自己长像不够漂亮,或身材矮小、肤色黑一点、脸上有些青春痘而对镜感叹、苦恼;有的学生因为自己没有什么特长(琴、棋、球、书、画),看到其他同学在某一领域独领风骚,一展风采,自叹不如别人而自卑;还有的同学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父母位卑而感到抬不起头来,等等。
自负是一种自我膨涨即过度的自信,对自己的认识以点带面,一方面好就认为自己光芒万丈,很了不起,孤芳自赏,瞧不起其他同学,不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更缺乏自我批评。
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盛气凌人,总认为自己对而别人错,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难以和同学心理相容,影响他的人际交往。
过于自负的人会产生自恋人格,也叫水仙花症。
上述两种心理的产生是因为缺乏对自己全面的、正确的认识。
前苏联心理学家认为:青年初期最宝贵的心理成果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发现对于青少年来说,等于一场真正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了解自我、分析自我、达到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青年一代走向成功。
那么如何全面的认识自己呢?(一)、自我认识方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自我: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生理状态(如身高、体重、容貌等)的认识和体验。
它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它使一个人把自我和非我区别开来,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是寄存在自己的躯体内。
有物质必有精神,所以自我的第二方面就是精神的我,即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心理品质的认识、体验和感受,包括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性趣爱好、情绪、技能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的认识和体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优秀教案自我意识与生涯发展篇之自我接纳,自我成长自我接纳,自我成长授课年级:高一设计思想:1、中学阶段,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自我”形成的关键时期。
2、健康的自我意识来源于个体对自我、对他人评价的客观认识,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同一性决定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方向。
活动目标1、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客观评价自己;2、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学生将对未来作出进一步的思考。
活动准备1、将课桌拼为六组,供分组活动用2、课程讲义及幻灯片3、彩色笔6套、大白纸6张4、等同于学生数量的白纸若干张,水笔若干支,双倍的别针若干个5、印有“周哈里窗”的纸张若干张活动过程一、热身★本课简介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活动主题及内容,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
★活动原则尊重、开放、接纳★分组活动(一)活动名称:水果沙拉(二)活动目的:1、随机分组2、活跃课堂气氛,让分到一组的同学尽快融合到一起(三)活动步骤:1、全体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每一位同学被命名为一种水果,水果数量为6种,品种及顺序是固定的2、被命名为同一种水果的同学组成新的小组3、新的小组形成,可以请各小组学生设计本组的组标和口号,并用彩色笔展现在大白纸上部4、各小组简单介绍本组的组标及口号二、导入(一)活动名称:看看谁最美(二)活动目的:1、相互观察,学会有意识地去欣赏对方的优点,拉近彼此的距离2、转换欣赏的角度,悦纳自己的外表(三)活动步骤:1、请学生观察本组同学,找出每个人最好的躯体特征,比如最美的脸型、最修长的腿等,以此组合,在大白纸上画出一个想象中“最美”的人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所完成的图片并进行讲解,请同学们分辨图片上的人的特征3、请同学们讨论此活动后的感想4、教师总结: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特点是别人所欣赏的,只不过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忽略了别人眼中的另一个自己。
这就像照镜子一样,一旦你常常照这面“镜子”,你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优点,同时也能认识到自身的一些缺陷,学会更客观地看待自己。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第一篇: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在心理学上,即“个性”。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
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将人格分为三类: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出生便存在。
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
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快乐)原则。
例如婴儿在饥饿时需要立即喝奶,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完全以本我行事的人,孩子气,不成熟,仅凭心愿生活: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猪八戒)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但也只是部份意识而已。
自我处于原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是外部世界与原我之间的居间者。
人若在原我控制的社会中,危险与恐惧是难以想像的,因为原我不受管制。
自我与原我不同,它不是按满足原则来活动的,而是根据外部世界的需求来行事,并调节著外部世界与原我之间所存在的冲突。
自我是尊从现实原则,藉著次级历程,及现实考验而运作。
单以自我行事的人,表现为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别人怎么样,那我不管。
(孙悟空)超我:超我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理地位最高的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仅以超我行事的人,是殉葬者,自己怎么样都行,只要别人好。
(唐僧)《大话西游》在这部戏中,“超我”的宏伟叙事被摈弃了。
至尊宝其实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两个人的统一,即是“本我”与“自我”的融合。
本能的快乐原则,不再是与西天取经的目标截然相反的一件事。
一、认识自己(一)怎么样了解自己1、讲在前面的话:(1)心理测试能不能认识了解自己;(2)我认识自我的方法(做选择时抓阄);(3)分析有时候不能认识到自己潜意识里的东西;(4)关于潜意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朱建军《我是谁》意象对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