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态转换译法
- 格式:ppt
- 大小:179.50 KB
- 文档页数:43
语态变换法这里说的语态是指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这两种语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是很不相同的:英语大量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则很少使用,即便使用,也不像英语那样有固定或比较统一的构成形式。
譬如说,汉语的被动不是只用一个“被”字表示。
因此在英汉互译中,要经常变换语态,以使译文符合习惯用法,显得地道而自然。
试看译例:1.The coming physics examination is said to be rather difficult,so we must get well prepared for it.即将举行的物理考试据说相当困难,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2.If bad weather is expected, the forecaster must be able to suggest another airport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aircraft where the weather will be suitable for landing.如果预计天气恶劣,天气预报人员必须能够在该飞机航程内提出另一个天气适合着陆的机场。
3.How can a series of motionless,or still,pictures be blended on a screen to produce motion pictures?一组不动的即静止的图片是怎样在银幕上连到一起合成电影的呢?4.Such liquid fuel rockets as are now being used for space research have to carry their own supply of oxygen.像现在用于宇宙研究的这类液态燃料火箭,必须自己携带氧气。
5.How long will it be before black and white television sets are found only in museums?还要过多久黑白电视机才会被送进博物馆呢?6.The oil of the world will have been used up,and man will be using the more convenient power obtained from the splitting of the atom.全世界的石油将会用尽,人们将使用从原子分裂获得的这种更为方便的动力。
【翻译技巧】英语笔译技法——转态译法所谓转态译法,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文的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转换成译文的主动语态(被动语态)。
我们知道,英语更惯用被动语态,而汉语更多用主动语态。
因此,在英译中时,通常将英语原文的被动语态转换成汉语译文的主动语态;而在中译英时,则将汉语原文的主动语态转换成英语译文的被动语态。
科技英语是使用被动语态最为频繁的一种文体,不仅有语言结构上的原因,也有一定的语义价值。
科技英语总是把事物的名称作为主语放在突出的位置,用被动语态表述相关的动作或状态,有利于突出表述的客观事实,结构简练。
汉语则惯用主动语态,大量使用无主语、形式主语、意义被动的句子以及判断句等。
此外,汉语中使用的被动语态也不仅限于“被”字,还包括“挨”、“给”、“让”、“受”、、“遭到”、“为…所”、“经…所”等大量被动含义的词,其形式更多样化和随意化,不像英语那样有固定或比较统一的构成形式。
一、英译汉中的转态译法1、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主动句(最常见)(1)原文主语在译文中仍作主语①根据原文语序直接顺译成主动句(将动词改为主动态),译文虽为主动句但意义是被动的The news was passed on very soon.消息很快传开了。
The enemy’s plot was exposed.敌人的阴谋暴露了。
This plan is good,but can still be improved.这计划不错,但还可以改进。
②译成“是…的”结构,强调施事者,译文意义是被动的That ridiculous idea was put forward by his brother.这个怪念头是他哥哥想出来的。
The credit system in Amer i ca was first adop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in1872.美国的学分制是1872年在哈佛大学首先实施的。
③改变原文的谓语动词,译句的意义是主动的The teacher was satisfied with the answer.老师对回答感到满意。
转态译法一、定义所谓转态译法是指在翻译中把原文中的被动语态转换成译文中的主动语态,或把原文中的主动语态转换成译文中的被动语态。
这里说的语态是指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这两种语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是很不相同的:英语大量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则很少使用,即便使用, 也不像英语那样有固定或比较统-的构成形式。
比如说,汉语的被动不是只用一“被”字表示。
因此在英汉互译中,要经常变换语态,以使译文符合习惯用法。
显得地道而自然。
二、翻译方法(一)、被动句翻译成主动句(1)The novel A Dream of Red Mansion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foreign languages.小说红楼梦已译成许多外国文字.(2) During the world cup the streets were filled with football fans. 世界杯期间,接上挤满了球迷.(二). 被动句翻译成汉语的判断句。
1.The poetry was chanted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the lyre.诗歌吟唱是用七弦琴伴奏的。
2.The credit system in America was first adop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in 1872.美国的学分制是1872年在哈佛大学首先实行的。
(三)、被动句译成汉语的无主句1.In many countries, authority is seldom, if ever, questioned.在很多国家,很少向权威提出质疑。
2.Wrong must be righted when they are discovered.发现了错误一定要纠正。
(四)、被动句译成被动句。
1.用“被、受、得”等字(1). I hope that the resolution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willat last be respected by member states and by Israel in particular. 我希望大会的各项决议终将得到各会员国,尤其是以色列的尊重。
语态转换译法
语态转换译法是一种文本翻译方法,它将原文中句子的语态由述
说变换为表达,以此来准确把握原文信息并明确翻译系统。
语态转换译法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不同的文本翻译技术,以更准确
地把握原文信息。
例如,对于一个述说句子“John left the room”,可以将其转换为表达句子“The room was left by John”,从而更确
切地传达原文信息。
这样,一个原文句子就可以生成两个翻译句子,
可以更好地把握原文的内涵。
语态转换译法的优势在于可以转换语态,从而更好地翻译;另外,由于语态可以转换成另一种,所以语法也可以得到转换,从而在日语
等异语中更好地翻译出意义。
另外,语态转换译法还可以用于翻译复杂文本结构,如把复杂结
构转换为简单结构,以及跨语言间的句法转换,都需要用到语态转换
译法。
总之,语态转换译法是一种有效的文本翻译方法,它可以通过将
述说句子的语态转换为表达句子来更准确地把握原文信息,同时也可
以用于翻译复杂文本结构和跨语言间的句法转换,有助于改善文本翻
译质量。
翻译技巧中的换形译法举例换形译法是翻译中常用的一种技巧,也称为意译。
它指的是将原文中某个形式的表达方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下面是几个换形译法的例子:1. 转换句式:原文中的长句可以根据目标语的语法习惯和表达方式进行分割和简化。
例如,原文中的一条长句子“Despite the fact that he was tired, he managed to finish the project on time”可以换形为“虽然他很累,但他仍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这个项目”。
2. 转换主动语态为被动语态:原文中的主动语态可以改为被动语态,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中的重点和情感。
例如,原文中的句子“I made a mistake”可以换形为“我犯了一个错误”。
3. 转换动词词性:原文中的动词可以根据目标语的习惯转换为名词、形容词或副词等。
例如,原文中的句子“He walked quickly”可以换形为“他迅速地走了起来”。
4. 转换固定搭配:原文中的固定搭配可以根据目标语的习惯进行重新组合或替换。
例如,原文中的句子“He has a heart of gold”可以换形为“他心地善良”。
5. 转换文化背景:原文中的某些文化和背景知识可能在目标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因此可以使用相似或相关的文化元素进行替代。
例如,原文中的句子“His face turned as red as a tomato”可以换形为“他的脸变得通红”。
6. 转换成语和习语:原文中的成语和习语可以根据目标语的习惯进行替换或解释。
例如,原文中的句子“He’s just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可以换形为“他就是个披着羊皮的狼”。
7. 转换修辞手法:原文中的修辞手法可以根据目标语的修辞习惯进行重新表达。
例如,原文中的句子“All the world’s a stage”可以换形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舞台”。
语态转换译法
语态转换译法是一种英汉双语翻译的译法,它可以有效地增强译文的对比性,并使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语态转换译法是译文写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以母语概念和英语概念之间的一致性来增强译文中母语和外语之间的联系。
语态转换译法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和有效性,它不仅可以阐明译文的概念,还可以提高母语和外语在译文中的表达能力和精确性。
语态转换译法的基本原理是在译文中保留母语和外语之间的系统性关系,即保留原文中的句法结构,把原文的句式结构转换成英语的句式结构。
在使用语态转换法时,译者需要把母语的某种句子结构转换成一种英语句子结构。
语态转换译法有助于保持原有的句子结构,以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熟悉。
语态转换译法是英汉双语翻译中最重要的译法之一,它以特定的语态结构进行英汉双语翻译,使译文与原文保持一致,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母语的概念。
它也被广泛用于科技性文章的翻译,使得译文更加可靠,更能满足读者的要求。
语态转换法在翻译中的应用有很多方面,在使用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在相同的句子结构中应尽量保持原语语态结构。
2.尽量确保译文中出现的母语和外语之间的相互联系。
3.在译文中尽量表达原文的概念,确保译文的可理解性和准确性。
4.尽量在译文中保持原有的表达方式,使译文具有良好的句式结构,从而获得良好的口语效果。
语态转换译法是英汉双语翻译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翻译中的语义上的问题,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原有的句子结构,从而使译文更加准确,更具有口语效果。
语态转换译法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译文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译文的可靠性和可理解性,为英汉双语翻译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翻译中时态和语态的转换“转换”在翻译中是用的很广泛的一个概念,一种基本技法。
译词有转换,译句也有转换。
语态的转换1、汉语主动态→英语被动态(箭头表示转换)英语中被动态使用范围很广。
凡是在不必说出主动者,不愿说出主动者,无从说出主动者或是为了行文上的方便,使上下文更连贯等等场合,往往都用被动语态。
汉语与英语不同。
汉语的被动式用的较少,这也是汉语的特征之一。
严格说来,汉语动词不具备以形态作依据的“被动范畴”。
汉语动词不具备英语动词那样的形态变化,而主要依靠词汇手段以及句式来表示被动。
就翻译而言,有显性被动特征的句子在英译汉时是比较好处理的。
但在很多情况下,汉语诸位之间的被动关系是隐含的,不一定非要借助“被”、“叫”、“给”、“受”、“遭”、“让”等助词来体现,也可以说汉语的被动在内容后和形式上并没有形成严谨的规范,以汉语做母语的人主要靠交流中的语感来表示主动与被动。
(1)、日本两位围棋高手接连受挫。
Two super go players from Japan were defeated one after another.(2)、错误不应当加以掩饰,而必须加以揭露,才能得到改正。
Mistakes must not be covered up. They must be exposed before you can correct them.(3)、这种行为将为所有有良知的人所蔑视。
Such conduct will be looked down upon by all with sense with decency解释:以上三例都有明显的被动标志:“受”、“加以”、“为……所”,这类汉语句子叫做显性被动语句,汉译英时可译成对应的英语被动态。
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这些显性被动标志在翻译是不一定要用英语动词的被动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也可以用含有被动意义的名词、分词、形容词或介词短语来表达。
如下二例:(1)、他本想再去天津,遗憾的是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没能看到经济建设给他的故乡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