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原卟啉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_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1)
- 格式:pdf
- 大小:317.44 KB
- 文档页数:5
HIF-1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的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缺氧是心肌梗死、心肌病变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缺氧激活了细胞保护性适应性反应,但过度的缺氧会导致心肌细胞死亡。
缺氧引起的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和细胞死亡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关键过程。
因此,通过调节心肌细胞对缺氧/复氧的适应性反应,可以找到新的治疗方法来减轻心脏缺氧损伤。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缺氧/复氧是否会影响心肌细胞HIF-1的表达,以及HIF-1在心
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含有心肌细胞的试管培养系统,将细胞分为3组:正常培养组、缺氧组和缺氧/复氧组。
分别使用Western blot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细胞活性检测、细胞凋亡检测等方法来检测HIF-1与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细胞的活性和死亡情况。
并通过药理学手段抑制或激活HIF-1的表达,观察其对缺氧/复氧相关病理分子的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进一步研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机制,探究HIF-1在缺氧/复氧过程中
的作用机制和保护作用。
同时,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可能为心脏缺氧性损伤的治疗提供
新的治疗策略。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毛智姚;郑继锋;赵士棋【期刊名称】《心脑血管病防治》【年(卷),期】2022(22)2【摘要】目的评估丹皮酚对H9c2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调节作用并探讨其潜在机制。
方法通过缺氧/复氧诱导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模型。
根据H9c2细胞是否用丹皮酚(10μmol/L)预处理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根据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siRNA或control-siRNA转染H9c2细胞分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
通过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使用商业试剂盒检测总抗氧化能酶(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评估BRCA1和Nrf 2转录因子表达水平;使用RNA干扰技术验证丹皮酚可能通过BRCA1调控细胞内ROS水平。
结果治疗组细胞中ROS的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SOD和T-AOC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BRCA1和Nrf 2转录因子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 <0.05)。
使用siRNA阻断BRCA1表达后实验组ROS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Nrf 2转录因子、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mRNA和T-AOC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5.862、7.630、5.706、5.914,P <0.05)。
结论丹皮酚可显著抑制H9c2细胞内ROS水平,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其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BRCA1基因依赖的Nrf 2抗氧化信号通路。
【总页数】4页(P19-22)【作者】毛智姚;郑继锋;赵士棋【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研究生院;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丹酚酸B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2.花旗松素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3.茶多酚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4.活血解毒中药配伍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自噬损伤的保护机制5.参附注射液诱导H9C2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22表达并减轻缺氧/复氧损伤的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一、引言心肌细胞是维持心脏功能的重要组成单元,其在缺氧复氧过程中极易受到损伤。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丹皮酚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其在心血管保护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所用H9c2心肌细胞购自ATCC细胞库,丹皮酚购自Sigma-Aldrich公司。
实验所用药品和试剂均符合实验要求。
2. 方法(1)细胞培养与处理:将H9c2心肌细胞分别进行缺氧复氧处理,同时设置丹皮酚干预组和对照组。
(2)检测指标: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等。
(3)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实验结果1.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干预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 丹皮酚对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丹皮酚干预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丹皮酚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3. 丹皮酚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丹皮酚干预组Bcl-2蛋白表达升高,而Bax、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表明丹皮酚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比例及Caspase-3活性来发挥其保护作用。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丹皮酚可能通过提高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来保护心肌细胞;其次,丹皮酚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比例及Caspase-3活性来发挥其保护作用。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一、引言心肌细胞是维持心脏功能的重要组成单元,缺氧复氧是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丹皮酚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丹皮酚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其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细胞:H9c2心肌细胞系(2)药物:丹皮酚(3)实验仪器与试剂:细胞培养箱、显微镜、酶标仪、Western blot试剂等。
2. 方法(1)细胞培养与处理:H9c2心肌细胞培养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皮酚处理组。
模型组和丹皮酚处理组进行缺氧复氧处理。
(2)指标检测: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等。
(3)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实验结果1. 丹皮酚对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处理组H9c2心肌细胞的活力较模型组明显提高,表明丹皮酚具有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2.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丹皮酚处理组H9c2心肌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说明丹皮酚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3. 丹皮酚对H9c2心肌细胞内氧化应激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处理组H9c2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较模型组降低,表明丹皮酚具有抗氧化作用。
4. 丹皮酚对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丹皮酚处理组相关信号通路(如PI3K/AKT通路)的活性较模型组增强,表明丹皮酚可能通过调节相关信号通路发挥保护作用。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摘要:本研究以H9c2心肌细胞为模型,探究了丹皮酚在缺氧复氧条件下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
实验发现丹皮酚可以有效地减少缺氧复氧导致的细胞损伤,这主要得益于其抗氧化、抗炎、调节细胞凋亡等生物效应。
本论文详细描述了丹皮酚在H9c2心肌细胞保护方面的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及结论,为丹皮酚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引言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
因此,寻找有效的药物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氧复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丹皮酚作为一种天然的中药成分,因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多种生物活性,被广泛关注。
本研究以H9c2心肌细胞为模型,探讨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H9c2心肌细胞、丹皮酚、缺氧复氧模型等。
2. 方法:(1)建立缺氧复氧模型:采用模拟人体缺氧和复氧的环境条件,对H9c2心肌细胞进行缺氧和复氧处理。
(2)药物处理:在缺氧复氧处理前后,对H9c2心肌细胞进行丹皮酚处理。
(3)指标检测:通过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等指标,评估丹皮酚对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三、实验结果1. 丹皮酚对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可以显著提高缺氧复氧后H9c2心肌细胞的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
2. 丹皮酚的抗氧化作用:通过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发现,丹皮酚可以有效地清除细胞内的ROS,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3. 丹皮酚的抗炎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细胞的损伤。
4. 丹皮酚对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通过检测Bcl-2、Bax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发现,丹皮酚可以调节细胞的凋亡过程,抑制细胞凋亡。
四、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中药卷柏现代化探究摘要:中药卷柏及其同属植物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品种繁多,植物资源丰富,全年均可采收,尽管各基原品种均属于同科同属植物,但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主治方面却不尽相同,各基原品种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
基于此,本文就中药卷柏现代化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中药;卷柏;现代化1 中药卷柏研究概述卷柏属于多年生草本蕨类植物,该属植物众多,外观形态也较为相似,在我国境内,江南卷柏的干燥全草,收载于湖北省、广东省中药材质量标准中,也是广泛应用的民间药和民族药。
江南卷柏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消肿,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黄疸胁痛,胸胁腰部挫伤,全身浮肿,肌衄等病症,还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江南卷柏所属的卷柏科植物极其丰富,虽然只含卷柏属1属,却有约700种植物,中国分布约有60-70种,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许多形态相似,区分难度大,使得临床应用中经常会出现同属混淆品的状况,临床主要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吐血、崩漏、便血、脱肛等。
为了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缺乏保障。
关于卷柏药材的鉴别方法,曾经有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和高效液相指纹图谱(HPLC)鉴别的研究报道,但未见江南卷柏与其近缘物种旱生卷柏、兖州卷柏的比较研究,也尚未发现关于江南卷柏 HPLC 色谱图较全面的成分指认报道。
但是在我国某些地方标准和民间尚有其他种基原的卷柏也供药用,并且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鉴于此,本文对中药卷柏的现代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卷柏药用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 化学成分关于卷柏的化学成分研究,大多数文献都集中于对药典品来源卷柏的研究,但近年来相关研究人员对其他卷柏属植物也加大了研究力度。
相关学者在对卷柏多样性的化学成分进行综述时指出,国内外学者目前已从卷柏药材中分离并鉴定的化学成分达130多种,主要有黄酮类、苯丙素类、甾体类、炔酚类、糖苷类、酚类、蒽醌类、萜类及生物碱类化合物等。
有关学者采用现代色谱和波谱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从卷柏药材中分离鉴定了16个与Selaginellin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其中Selagintamarlin A、Selaginpulvilin E 等为首次从卷柏中发现的化合物。
Epac/Rap1信号途径介导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目的:研究 Epac/Rap1(exchange proteins directly activated bycAMP-Ras-related protein 1)信号通路在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临床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寻求新的靶点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方法:1.采取体外缺氧/复氧(H/R)模拟体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OGD)、OGD+Epac1 激动剂组(OGD+8-CPT)、OGD+Epac1 抑制剂组(OGD+ESI-09)、OGD+Epac1 激动剂+PKA 抑制剂组(OGD+8-CPT+H-89)、OGD+Epac1 抑制剂+PKA 抑制剂组(OGD+ESI-09+H-89)6 组。
MTT 及 LDH 检测细胞活力与损伤,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检测细胞内[Ca2+]i含量;Western Blot、qRT-PCR、IF观察Epac1表达及下游Rap1活性形式Rap 1-GTP的表达。
2.采取体外缺氧/复氧(H/R)模拟体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OGD)、OGD+Epacl 激动剂组、OGD+Epacl 抑制剂组、Epacl-shRNA干扰组、Epac2-shRNA 干扰组、OGD+Epacl-shRNA 干扰组、OGD+Epac2-shRNA干扰组8组。
MTT检测细胞活力,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 AM)检测细胞内[Ca2+]i浓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细胞中Epac1、CaMK-II、Rap1-GTP和p-ERK蛋白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pac1、Rap1的mRNA的表达变化;Co-IP检测细胞中Epac1与Rap1的相互作用。
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GD组心肌细胞缺氧5h复氧1h后,心肌细胞活力降低,LDH量释放增加,心肌细胞中Epac1激活,表达上调,其下游Rap1活性形式Rap 1-GTP的表达增加,促进心肌细胞损伤;Epac激动剂8-CPT不仅增强心肌细胞Epac1过表达,而且增加了 Epac下游Rap1活性形式Rap 1-GTP的表达,并导致胞内钙超载,加重心肌细胞损伤;Epac抑制剂ESI-09可抑制心肌细胞Epac1的激活与过表达,抑制下游Rap1活性形式Rap1-GTP的表达与CaMKII蛋白的表达,并增加ERK的磷酸化,抑制钙超载从而减轻心肌细胞损伤;H-89对心肌细胞Epac1的表达和下游Rap1的活化有轻度抑制作用。
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HIF-1与ROCK-1的表达及相互作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的死亡,从而影响心功能。
在缺氧复氧过程中,HIF-1和ROCK-1是两个重要的分子,它们参与了心肌细胞的适应性和损伤性反应。
因此,研究HIF-1和ROCK-1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表达及相互作用将有利于深入了解心肌缺氧损伤的机制,并为心肌缺血复灌注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目标。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实验设计方案: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组和缺氧复氧组。
通过Western blot和PCR技术检测HIF-1和ROCK-1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其在缺氧复氧过程中的变化。
同时,采用共免疫沉淀技术检测HIF-1和ROCK-1之间的相互作用。
2、实验方法:(1)细胞培养和处理:将H9C2心肌细胞种植于培养皿中,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和缺氧复氧组。
缺氧组和缺氧复氧组在培养基中加入缺氧缓冲液进行处理。
(2)Western blot检测:收集细胞,将其裂解并提取蛋白质。
之后使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F-1和ROCK-1的表达水平。
(3)PCR检测:提取细胞的RNA,通过RT-PCR技术来检测HIF-1和ROCK-1的mRNA表达水平。
(4)共免疫沉淀检测:将细胞裂解,之后使用共免疫沉淀技术检测HIF-1和ROCK-1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本实验将检测HIF-1和ROCK-1在H9C2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探究其在缺氧复氧过程中的变化,并通过共免疫沉淀技术来检测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有望揭示HIF-1和ROCK-1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为心肌缺氧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目标。
Nrf2-ARE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李小娟【期刊名称】《遵义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5)003【总页数】4页(P258-261)【关键词】Nrf2 - ARE通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活性氧【作者】李小娟【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麻醉系,贵州遵义563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3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 perfusion injury,MIRI)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随着溶栓法、介入手术、冠脉搭桥、心脏移植等治疗手段的开展,MIRI问题拭待解决。
据统计因为MIRI导致患者死亡或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10%、25%。
缺血后再灌注期过量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导致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与MIRI的发生密切相关[1]。
而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 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通路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为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应激通路,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分布非常广泛,诱导激活后可上调内源性抗氧化系统,从而减轻心肌的氧化损伤。
同时Nrf 2是氧化应激的感受器,在参与细胞调节抗氧化应激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抗氧化应激的重要转录因子。
ARE对抗氧化应激有其独特的诱导机制,作为顺式作用元件,可与过氧化氢(H2O2)、ROS和亲电子基团等外来化合物共同诱导抗氧化基因的表达。
因此,研究Nrf 2-ARE通路对MIRI的保护作用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经济效益。
本文以Nrf 2-ARE通路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Nrf 2-ARE的基本结构1.1 Nrf 2 Nrf 2是Moi等1994年在克隆实验中发现的一种分子量为66000的新蛋白,含有一个基本的亮氨酸结构域,几乎在各种细胞内都可表达。
《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一、引言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其中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是导致心肌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寻找有效的药物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氧复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丹皮酚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多种生物活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H9c2心肌细胞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库,丹皮酚购自南京润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实验中所用到的培养基、血清及其他化学试剂均为优质品牌产品。
2. 方法(1)细胞培养与处理:将H9c2心肌细胞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及丹皮酚处理组。
(2)缺氧复氧模型建立:采用无糖DMEM培养基,利用三气培养箱建立缺氧复氧模型。
(3)丹皮酚处理:在缺氧复氧前、中、后不同时间点给予丹皮酚处理。
(4)指标检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三、结果1. 丹皮酚对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与缺氧复氧组相比,丹皮酚处理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
这表明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 丹皮酚的作用机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丹皮酚处理组细胞内抗氧化酶(如SOD、CAT)活性增强,同时炎症因子(如NF-κB、COX-2)表达水平降低。
这表明丹皮酚可能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抑制炎症反应来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氧复氧损伤。
此外,我们还发现丹皮酚处理组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如Bcl-2、Bax、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发生改变,这可能与丹皮酚的抗凋亡作用有关。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丹皮酚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活性氧清除剂保护心肌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魏水生;冯鉴强;廖新学;杨春涛;蔺际;杨战利;兰爱平;黄雪;王礼春;陈培熹【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29)010【摘要】目的探讨活性氧(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能否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引起的损伤.方法应用化学性低氧模拟物氯化钴(CoCl_2)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实验模型.在CoCl_2处理H9c2心肌细胞前60min把NAC加入培养基中,作为预处理.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罗丹明123(Rh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谷胱甘肽试剂盒检测GSSG/(GSSG+GSH)的比值.结果600 μmol/L CoCl_2明显地降低细胞存活率.在CoCl_2处理H9c2心肌细胞前60 min,应用500~2000μmol/L NAC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oCl_2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使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2000/μmol/LNAC能明显地对抗CoCl_2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使H9c2心肌细胞内GSSG/(GSSG+GSH)的比值及ROS水平明显降低,并明显地对抗CoCl_2对MMP的抑制作用.结论 NAC能显著地对抗化学性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此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与其降低GSSG/(GSSG+GSH)的比值及ROS水平,改善MMP等机制有关.%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scavenger, N-acetyl-L-cysteine (NAC), against H9c2 cardiomyocytes from injuries induced by chemical hypoxia. Methods H9c2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cobalt chloride (CoCl_2), a chemical hypoxia-mimetic agent, to establish the chemical hypoxia-induced cardiomyocyteinjury model. NAC was added into the cell medium 60 min prior to CoCl_2 exposure. The cell viability was evaluated using cell counter kit (CCK-8), and the intercellular ROS level was measured by 2', 7'- dichlorfluorescein-diacetate (DCFH-DA) staining and photofluorography.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MMP) of the cells was observed by Rhodamine 123 (Rh123) staining and photofluorography, and the ratio of GSSG/ (GSSG+GSH)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detection results of the GSSG kit.Results Exposure of H9c2 cardiomyocytes to 600 μmol/L CoCl_2 for 36 h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cell viability. Pretreatment with NAC at the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500 to 2000 μmol/L 60 min befor e CoCl_2 exposure dose-dependently inhibited CoCl_2-induced H9c2 cell injuries, and obviously increased the cell viability. NAC at 2000 μmol/L obviously inhibited the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CoCl_2, decreased the ratio of GSSG/(GSSG+GSH), increased ROS level, and antagonized CoCl_2-induced inhibition on MMP. Conclusions NAC offers obvious protective effect onH9c2 cardiomyocytes against injuries induced by chemical hypoxia by decreasing in the ratio of GSSG/ (GSSG+GSH) and ROS level and ameliorating MMP.【总页数】5页(P1977-1981)【作者】魏水生;冯鉴强;廖新学;杨春涛;蔺际;杨战利;兰爱平;黄雪;王礼春;陈培熹【作者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血管病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R541【相关文献】1.PI3K/Akt信号通路在硫化氢保护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的作用 [J], 孟金兰;陈雅嘉;陈红;董艳芬;邢德刚;梁燕玲;兰爱平;冯鉴强2.热休克蛋白90在硫化氢保护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中的作用 [J], 孟金兰;兰爱平;杨春涛;杨战利;王立伟;陈丽新;朱琳燕;陈培熹;冯鉴强3.硫化氢通过抑制p38 MAPK保护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 [J], 兰爱平;梅卫义;孟金兰;胡芬;杨春涛;杨战利;陈培熹;冯鉴强4.N-乙酰半胱氨酸保护心肌细胞对抗化学性低氧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 [J], 郑东诞;兰爱平;莫利求;杨战利;杨春涛;王秀玉;郭润民;陈培熹;冯鉴强5.依达拉奉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化学性低氧引起的损伤 [J], 张蔼玲;兰爱平;郑东诞;胡芬;郭润民;沈宁;冯鉴强;廖新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公藤甲素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一、引言心肌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常见的问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雷公藤甲素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药物成分,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逐渐受到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雷公藤甲素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细胞:H9c2心肌细胞系。
(2)药物:雷公藤甲素。
(3)实验仪器与试剂:细胞培养板、培养基、缺氧罐、显微镜等。
2. 方法(1)细胞培养与处理:将H9c2心肌细胞置于细胞培养板中,进行常规培养。
实验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雷公藤甲素处理组。
(2)缺氧再灌注模型建立:采用缺氧罐法建立缺氧再灌注模型。
(3)药物处理:在缺氧前、缺氧期间及再灌注期间,对雷公藤甲素处理组给予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处理。
(4)指标检测: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1. 细胞存活率比较实验结果显示,雷公藤甲素处理组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组,表明雷公藤甲素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 LDH释放量比较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甲素处理组的LDH释放量明显降低,说明雷公藤甲素能够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
3. SOD活性比较实验发现,雷公藤甲素处理组的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说明雷公藤甲素能够提高心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这一作用可能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首先,雷公藤甲素能够提高心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降低LDH释放量,减轻细胞损伤;其次,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调节相关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最后,雷公藤甲素还可能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提高细胞的抗缺氧能力。
这些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雷公藤甲素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苦参碱对 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王瑞霞【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杂志》【年(卷),期】2015(20)4【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Matrine on hypoxia/ reoxygenation (H/ R) injury in rat H9c2 cells. Methods Cultured rat H9c2 cell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control group, hypoxia/ reoxygenation (H/ R) group, H/ R with low dose Matrine treated (10 μmol/ L) group and H/ R with high dose Matrine treated (30 μmol/ L) group. After Matrine treated for 12 hours, the H9c2 cells were put into humidified hypoxia chamber for 12 hours and then reoxygenated for 6 hours. Cell via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MTT assay. The changes of apoptosis in H9c2 cells were quantitatively assayed with Annexin V/ PI double staining by FSC and Tunnel assay. The release of MDA and activity of SOD were simultaneously measured. The ROS was detected by FSC. The expressions of ASK1, JNK and Bcl-2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Cell viability in Matrine trea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47. 7% ± 3. 4% of H/ R group to 59. 3% ± 3. 1% of low dosage group and 70. 6% ± 2. 7% of high dosage group (all P ﹤ 0. 05); the release of MDA decreased from 2. 17 ± 0. 19 nmol/ mgprot to 1. 14 ± 0. 21 nmol/ mgprot of low dosage group and 0. 83 ± 0. 14 nmol/ mgprot of high dosage group (all P ﹤0. 05); the activity of SOD decreased from 128. 45 ± 9. 34 U/mgprot of H/ R group to 147. 54 ± 6. 47 U/ mgprot of low dosage group and 179. 76 ± 5. 85 U/ mgprot of high dosage group(all P ﹤ 0. 05); the fluorescence value of ROS decreased from 935 ±73 to 1 165 ± 75 of low dosage group and 1 535 ± 123 of high dosage group ( all P ﹤ 0. 05);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JNK and ASK1 was elevated from 0. 212 ± 0. 015 and 0. 343 ± 0. 025 of H/ R group to 0. 408 ± 0. 027 and 0. 428 ± 0. 027 of low dosage gr oup and 0. 729 ± 0. 085 and 0. 759 ± 0. 067 of high dosage group (all P ﹤ 0. 05);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Bcl-2 decreased from 0. 821 ± 0. 055 of H/ R group to 0. 597 ± 0. 047 of low dosage group and 0. 329 ± 0. 037 of high dosage group. Conclusions Mat rine could effectively protect H9c2 cells from hypoxia/ reoxygenation injury, which may be related with its anti-oxidant and anti-apoptosis effects through the JNK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目的:探讨苦参碱对 H9c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尼可地尔后处理对缺氧复氧损伤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李铭扬;桑明;孙晓东;李露;刘福元【摘要】目的探究尼可地尔后处理对H9c2细胞缺氧复氧的保护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Con)组,缺氧复氧(HR)组,尼可地尔缺氧复氧(Nic+HR)组,尼可地尔加5羟基葵盐酸缺氧复氧(Nic+5-HD+HR)组.经过缺氧复氧处理后用细胞计数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 33258检测细胞凋亡、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双氯荧光素染色(DCFH-DA)检测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测cleaved Caspase-3和ATP敏感的钾通道(KAT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尼可地尔后处理可以增加H9c2细胞活性,抑制细胞凋亡,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减少ROS的生成,下调cleaved Caspase-3,上调KATP蛋白(均P<0.05);加入KATP阻断剂5-HD后以上作用均被阻断(均P<0.05).结论尼可地尔后处理能够降低H9c2细胞缺氧复氧引起的细胞凋亡,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机制与开放KATP及增加KATP蛋白表达密切相关.【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47)006【总页数】5页(P669-673)【关键词】尼可地尔;后处理;缺氧复氧;KATP蛋白;凋亡;氧化应激【作者】李铭扬;桑明;孙晓东;李露;刘福元【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襄阳 441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襄阳 441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襄阳 441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襄阳 441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襄阳 4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5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及时的再灌注,开通血管是治疗心肌梗死最有效方法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