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知识梳理
- 格式:ppt
- 大小:4.81 MB
- 文档页数:10
第八节汉语双宾语句及其教学在很多语言中都存在双宾语句,这一点不会给留学生造成困难。
留学生在学习双宾语句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语序的问题;一是动词的问题。
下面我们分别来谈。
一.汉语双宾语句的语序汉语的双宾语句语序和别的语言(如英语)相比,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指人的宾语(理论语法叫“间接宾语)只能在前面,指物(一般指物,其实有时也可以使人)的宾语(理论语法叫“直接宾语”)只能在后面。
我们可以格式化为:Sb1 +V+ Sb2+ N如:他给我一本书。
王老师教我们语法。
他拿我200 块钱。
因为在英语中也可以指人的宾语在后,指物的宾语在前。
如:He brought a book to her.He gave a gift to his dought.所以留学生把母语的规则套用到汉语的双宾语句中,造成如下偏误:*我要送一件礼物女朋友。
*明天我就还钱你。
*我要告诉一件事妈妈。
*请打电话我。
我们老师要事先预见到学生会在这儿出问题,然后针对这种错误设计教学,在通过例句总结格式后,可设计一个小的活动来达到操练的目的。
比如:老师:明天是吴宝贝的生日,你们打算送她什么礼物?学生1:我们要送她一本书,因为她爱学习。
学生2:我送她一面镜子,因为她很漂亮,喜欢看自己。
学生3:……另外,在使用双宾语句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双宾语句中指物的宾语一般是不确定的事物,除非是特别强调。
如:我送你一件礼物。
我给你一本书。
他告诉我一件事。
二.汉语双宾语句的动词汉语中能带双宾语的动词是非常有限的,而留学生由于受母语的影响,比如英语中有很多动词都可以带双宾语,他们往往把母语中能带双宾语的动词类推到汉语中造成偏误。
如:*妈妈讲我们一个故事。
*请打我一个电话。
*请问好你的妈妈。
一般的对外汉语教才对带双宾语的动词采取部分列举的办法,并不作分析,对学生来说,无规可循,只能死记硬背,有时感到无所适从。
我们觉得有必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对能出现在双宾语句中的动词作一简单分析和分类,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双宾兼语句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
语法特征:
-双宾兼语的句子结构通常是“主语+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或者是“主语+动词+直接宾语1+直接宾语2”。
-动词可以是及物动词或者是使役动词等能够带两个宾语的动词。
-直接宾语通常是对动作直接承受者或者受益者的表示,间接宾语通常是动作的目标或者再给动作的对象。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可以通过位置、词序、语法关键词等特征来区分。
语义特征:
-直接宾语通常表示动作的直接对象,它是动作的承受者。
-间接宾语通常表示动作的目标或者再给动作的对象。
-双宾兼语句中的动词通常会对两个宾语分别施加不同的语义作用。
语用特征:
-双宾兼语句可以提供更加详细和清晰的信息,通过两个宾语的搭配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意思。
-双宾兼语句可以强调动作的对象和目的地,使得句子更具表现力。
-双宾兼语句在表达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可以通过调整宾语的顺序来突出不同的信息。
双宾句一.定义:双宾语是指一个谓语动词后面带两个宾语。
野人予之块。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后稷教民稼穑。
(《孟子·许行》)这两个宾语依次紧接动词之后,分别表示行为关涉到的人和事物。
通常一个指人,靠近动词,间接受动作的支配,称间接宾语(或近宾语);一个指物,远离动词,但直接接受动作的支配,称直接宾语(或远宾语)。
两个宾语分别跟述语发生述宾关系。
双宾语句在古今汉语中都存在,但比较起来,古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更为复杂多样,其语义和类型比现代汉语更多,有时还会产生歧义和误解,有些双宾语句式的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这些情况,往往给阅读古籍带来困难,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二.双宾语句的分类:一般来说,人们从词义特征入手,或限定双宾动词的范围,或给双宾语分类。
双宾动词的范围较广,双宾语句的谓语动词,从意义上可分为六类,即:授受类、问告类、处置类、称谓类、使动类,为动类。
1.授受类:授受义双宾语句所表示的语义为将某种东西授给别人,或从别人处接受某种东西。
又可分为授予义和接受义两个小类。
授予义动词有“授、予、与、赐、锡、贻、遗、馈、归、赏、付、报、施、助、降、舍、输、供、资、属、献、介、弃、赍、厘、匈、借、分、假”等。
公赐之食。
(《左传·隐公元年》)汤使遗之牛羊。
(《孟子·滕文公下》接受义动词有“受、取、得、举、借、贷、假、藉、分”等,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我币。
(《谷梁传·僖公二年》)珍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
(《孟子·告子下》)“借、假、分”等词既可是授予义,又可是接受义,这种施受同辞现象所构成的歧义句,要视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分析区别。
2.问告类:其表示的语义为向别人告诉或询问某种事情。
可分为告诉义和询问义两种。
告诉义动词有“言、告、语、报、许、教、诲、戒、谢、嘱、宣告、指示”等。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左传·隐公元年》)不可,是示之无魏也。
(《韩非子·说林下》)询问义动词常见的只有“问”。
双宾兼语句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
1.双宾语句就是一个动词带两个宾语。
通常情况下一个宾语是人一个宾语是物。
比如:我送了他一个礼物。
这里头,“他”是间接宾语,欧美语言中一般实现为“与格”。
“一个礼物”是直接宾语,欧美语言中通常实现为“宾格”。
2.兼语句指的是宾语本身又是另一个后续动词的主语。
也就是说,句子里包含一个动宾短语,一个主谓短语。
但动宾短语的“宾”兼职做主谓短语的“主”。
比如:老师叫你去办公室。
这里头:“你”是“叫你”这个动宾短语的宾语,但又是“你去”这个主谓短语的主语,身兼二职。
3.主谓谓语句很像日语里...は...が...句型。
具体来说就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是个主谓短语。
比如:我心情很好!
“我”是整个句子的主语,但谓语部分又是个主谓短语“心情很好”。
在这个小的主谓短语中,“心情”是主语,“很好”是谓语。
多说一句,有人认为上句中的“很”在小的主谓短语中起系动词的作用。
这个问题在翻译中,尤其是外(包括但不限于英语)译汉时很显著。
比如:I'm fine. 你是翻译成“我好”,还是“我很好”呢?。
现代汉语双宾语符号
摘要:
一、现代汉语双宾语符号的定义与特点
1.定义
2.特点
二、双宾语符号的类型及功能
1.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2.动态和静态双宾语
3.并列双宾语
4.数量和质量双宾语
5.功能
三、双宾语符号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挑战
1.歧义问题
2.翻译问题
3.教学问题
四、结论
正文:
现代汉语双宾语符号是指在句子中,一个动词可以有两个宾语,其中一个是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承受者;另一个是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或者受益者。
这种结构在汉语中非常常见,具有鲜明的特点和重要的功能。
双宾语符号的类型繁多,包括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动态和静态双宾语、
并列双宾语、数量和质量双宾语等。
这些类型的双宾语符号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功能,如表示动作的对象、目的、原因、方式等。
然而,双宾语符号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由于双宾语的结构较为复杂,可能会导致歧义,如“给我一本书”和“给我一本书吧”,虽然都包含双宾语,但意义完全不同。
其次,在翻译过程中,双宾语符号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如英语中很难准确翻译出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
最后,在汉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双宾语符号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双宾语符号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对理解和掌握汉语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汉语双宾语符号一、双宾语的定义与作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是一种常见的句子结构。
它指的是一个动词同时拥有两个宾语,其中一个宾语表示动作的承受者,另一个宾语表示动作的实施者。
双宾语结构在句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复杂的关系和意义。
二、现代汉语双宾语的分类1.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在双宾语结构中,我们可以将宾语分为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直接对象,而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间接对象。
例如:“他送给我一本书。
”中,“书”是直接宾语,“我”是间接宾语。
2.物质宾语和心理宾语根据宾语的性质,双宾语结构可以分为物质宾语和心理宾语。
物质宾语表示物质事物的转移,如“他把苹果送给我”;心理宾语表示心理活动的对象,如“他喜欢她”。
3.具体宾语和抽象宾语另外,双宾语结构中的宾语还可以分为具体宾语和抽象宾语。
具体宾语指的是具体的事物,如“他给我一本书”;抽象宾语则表示抽象的概念,如“他给我知识”。
三、双宾语结构的语法特点在现代汉语中,双宾语结构具有一定的语法特点。
一般来说,双宾语结构的动词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动词要有两个宾语,一个表示直接对象,一个表示间接对象。
2.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要有转移性,如给予、传递等。
四、双宾语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例子及解析1.他送给我一本书。
在这个例子中,“他”是施事,“送”是动词,“我”和“书”是宾语。
送书这个动作既有物质转移的特点,也涉及到心理活动的传递。
2.她答应给我帮助。
在这个例子中,“她”是施事,“答应”是动词,“我”和“帮助”是宾语。
答应帮助这个动作主要涉及到心理活动的传递。
五、如何提高双宾语使用的准确性1.熟练掌握双宾语结构的定义和分类,明确动词的要求。
2.在实际运用中,注意动词的动作性质,确保动作具有转移性。
3.加强对语境的理解,合理选择具体的动词和宾语,使句子表达更清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双宾语结构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双宾语结构,我们需要了解其定义、分类和语法特点,并在实际写作中注意动词的选择和语境的理解。
现代汉语双宾语句【内容摘要】双宾构造一个常见的句型,八十多年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年来,随着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引介和汉语研究相结合的深化,这个问题尤其是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的研究逐步正走向深入。
【关键词】双宾语传统语法生成语法双宾构造是古今汉语都存在的一个重要句型。
近年来,随着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引介和汉语研究相结合的深化,这个问题尤其是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的研究逐步正走向深入。
当代语言学理论,特别是生成语法理论等均已广泛运用到对双宾语句的梳理和详尽的语义、句法的分析中。
一、传统语法之下的双宾句研究1、双宾语的定义双宾语这一术语最先是由黎锦熙提出的。
《新著国语文法》提到“有一种外动词,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格化的事物之间)交换一种事物的,如‘送’‘寄’‘赠’‘给’‘赏’‘教授’‘吩咐’等,常带两个名词作宾语,叫做双宾语"这种带双宾语的句子里边,就有两个在宾位的名词"这两个宾位中,属于被交接之事物的叫‘正宾位’(即正式的宾语);属于接受事物之人的叫‘次宾位’(属副性宾语);次宾位常在前,而正宾位常在后。
”持相似观点的还有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商务印书馆)和赵元任《中国话文法》河北教育出版社)等。
双宾句的全面研究是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背景下进行的。
在这一时期,双宾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双宾句进行全面的描写,双宾动词语义特征的提取及动词的分类,双宾句的成句条件等。
此期,朱德熙认为,双宾语指“一个述语后边接连出现两个宾语”,这两个宾语分别称作近宾语和远宾语。
持相似观点的还有马庆株、李临定。
2、双宾动词的分类黎锦熙、刘世儒(1957)把双宾动词分成两大类:“授与”义的,如“送”“寄”“给”“赏”;“教示”义的,如“教”“告”“示”。
吕叔湘以是否与两个宾语同现将双宾动词分为四类:“称、叫”类,“问、请教”类、“借、贷”类及“求、告诉”类。
不同于传统语法对双宾语的界定,必然导致不同的双宾动词分类,如李临定把双宾动词分为11类,即“给”类、“送”类、“拿”类、“吐”类、“问”类、“托”类、“叫”类、“欠”类”V给”类”VP”类和”习惯语”类型。
语法点:双宾语结构基本句型1.句型:主语+谓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sb)+直接宾语(sth)2.一个动词后接了两个宾语,一个指人的间接宾语(表示动作所指向的人)和一个指物的直接宾语(表示动作作用的对象),称为“双宾语”,含这类动词的句子称为双宾语结构。
3.双宾句型的谓语必须是及物动词,因为只有及物动词才能接宾语。
例句呈现She often tells me funny stories.Our teacher gave us some books about science.Pass Tom the ball,Kang kang.语法点津(一)句型解读句型:主语+谓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sb)+直接宾语(sth)1.大部分及物动词只能接一个宾语(如invent,play,eat);但有些及物动词可接两个宾语(如buy,make,send),一个指人的间接宾语和一个指物的直接宾语,称为“双宾语”,这类句子称为双宾语结构。
(1)一个宾语结构He likes apples.他喜欢苹果。
主语谓语宾语(一个宾语apples)Edison invented the bulb.爱迪生发明了灯泡。
Maria plays soccer once a week.(2)双宾语结构My father buys me a computer.我爸给我买了一台电脑。
主语谓语宾语宾语(两个宾语:一个宾语是me,另一个宾语是a computer)She sent me an email.People build themselves houses to keep warm.Please throw me the ball!My father buys us each a computer.我爸爸给我们每人买了一台电脑。
He handed me the handbag.他递给我那个手提包。
Please show the officer your passport.请把你的护照出示给工作人员。
主谓双宾和宾补结构第四类基本句型—主谓双宾:主语+谓语+双宾语(直接宾语+ 间接宾语)I间接宾语放在前面Pass me that book, Tom!Can you give me your phone number?Lily hands her sister a picture.Will you fetch me today’s evening paper?II间接宾语放到后面1、间接宾语由to引导:Can you lend us your car?—lend your car to us?He handed me the letter.—handed the letter to meShe gave me her telephone number.—gave her telephone number to me2 有的间接宾语由for引导:Can you fetch me the eveningpaper?/fetch the evening paper for meShe sang us a folk song. –sang a folk song for usShe cooked us a delicious meal .—a delicious meal for us*3、直接宾语是从句Our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re would be a national conference next month.Please advise me whether/if I ought to go wi th them. Can you inform me where Miss Green lives?He taught me why we should love our country.He asked me what time it was.Show me what you bought!Tell me whatever you know about it.Translation exercise:1 递给我一杯水,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