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物理学第十一章几何光学几何光学4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22
《医用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Physics)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072602,1407260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医学/药学/医检等专业学分:3总学时:48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后续课程:医学专业课课程简介:医用物理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物理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也是医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是通过较系统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为医学院学生后续学习现代医学打下必要、坚实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在物理思想、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与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以讲课为主,讲课形式兼顾PPT和板书,同时教学视频录像作为辅助手段,网络教学作为资源库和教学辅导手段。
选用教材:陈仲本,况明星.医用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必读书目:[1] 倪忠强,刘海兰,武荷岚.医用物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选读书目:[1] 王振华.医用物理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2] 李旭光.医用物理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3] 程守洙,江之永,胡盘新. 普通物理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马文蔚.物理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D. Halliday, R. Resnick, J. Walker.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Extended) [M].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1二、课程总目标:本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对经典物理学和近代物理学的系统学习,尤其是和医学紧密相关的知识的介绍,了解物理学发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了解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基本实验,基本思路。
掌握经典物理学中力学,热学和电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并且能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医学专业课服务。
(完整版)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目录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 (5)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 (21)麻醉学专业本科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 (46)全科医学专业本科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 (65)生物技术本科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 (88)卫生检验专业本科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 (109)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Medical Physics(供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四年制用)前言《医用物理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是研究生命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等基本规律,介绍物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现代医药科学的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
医用物理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医学所需要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以及将来从事医疗卫生和科研工作打下必要的物理基础。
第十一章 几何光学通过复习后,应该:1.掌握单球面折射成像、共轴球面系统、薄透镜成像、薄透镜的组合、放大镜和显微镜;2.理解共轴球面系统的三对基点、眼的分辨本领和视力、近视眼、远视眼、散光眼的矫正;3.了解透镜像差、眼的结构和性质、色盲、检眼镜、光导纤维内窥镜。
11-1 一球形透明体置于空气中,能将无穷远处的近轴光线束会聚于第二个折射面的顶点上,求此透明体的折射率。
习题11-1附图(原11-2附图)解: 无穷远处的光线入射球形透明体,相当于物距u 为∞,经第一折射面折射,会聚于第二折射面的顶点,则v=2r(r 为球的半径),已知n 1 =1.0,设n 2 =n(即透明体的折射率),代入单球面折射成像公式,得rn r n 1.0-20.1=+∞ 解得n =2.0,即球形透明体的折射率。
11-2 在3m 深的水池底部有一小石块,人在上方垂直向下观察,此石块被观察者看到的深度是多少?(水的折射率n =1.33)习题11-2附图(原11-3附图)解: 这时水池面为一平面的折射面,相当于r 为∞,已知u =3m,n 1 =1.33,n 2 =1.0,观察者看到的是石块所成的像,设其像距为v ,应用单球面折射成像公式,得∞=+ 1.33-.010.1m 333.1v 解得v =-2.25m,这表明石块在水平面下2.25m 处成一虚像,即观察者看到的“深度”。
11-3 圆柱形玻璃棒(n =1.5)放于空气中,其一端是半径为2.0cm 的凸球面,在棒的轴线上离棒端8.0cm 处放一点物,求其成像位置。
如将此棒放在某液体中(n =1.6),点物离棒端仍为8.0cm,问像又在何处?是实像还是虚像?习题11-3附图 (a)【原11-5附图(a)】解: ①如本题附图(a)所示,已知n 1 =1.0,n 2 =1.5,u =8.0cm,r =2.0cm,代入单球面折射成像公式,得cm0.2 1.0-.515.1cm 0.80.1=+v得v =12cm,在玻璃棒中离顶点12cm 处成一实像。
医⽤物理学-⼏何光学习题解答医⽤物理学-⼏何光学习题解答第⼗⼀章⼏何光学⼀、内容概要【基本内容】1. 单球⾯折射公式r n n p n p n 1221'-=+ (1)近轴条件(2)符号规定:凡是实物、实像的距离,p 、'p 均取正值;凡是虚物、虚像的距离, p 、'p 均取负值;若是⼊射光线对着凸球⾯,则r 取正值,反之,若是⼊射光线对着凹球⾯,则r 取负值.2. 单球⾯折射焦距 r n n n f 1211-=r n n n f 1222-= 3.折射⾯的焦度 r n n Φ12-=或2211f n f nΦ== 4. 单球⾯折射成像的⾼斯公式(近轴) 1'21=+p f p f 5.共轴系统成像规则采⽤逐次成像法,先求出物体通过第⼀折射⾯后所成的像I 1,以I 1作为第⼆折射⾯的物,求出通过第⼆折射⾯后所成的像I 2,再以I 2作为第三折射⾯的物,求出通过第三折射⾯所成的像I 3,依次类推,直到求出最后⼀个折射⾯所成的像为⽌.6. 薄透镜成像(1)成像公式 )11('112100r r n n n p p --=+ (2)焦距公式 12100)]11([---=r r n n n f (3)空⽓中 121)]11)(1[(---=r r n f (4)⾼斯公式f p p 1'11=+ 7. 薄透镜组合21111f f f += 或 21ΦΦΦ+=8. 厚透镜成像采⽤三对基点作图9. 透镜的像差远轴光线通过球⾯折射时不能与近轴光线成像于同⼀位置,⽽产⽣像差,这种像差称为球⾯像差.物点发出的不同波长的光经透镜折射后不能成像于⼀点的现象,称为⾊像差.10. 简约眼⽣理学上常常把眼睛进⼀步简化为⼀个单球⾯折射系统,称为简约眼.11. 能分辨的最⼩视⾓视⼒1= 最⼩视⾓以分为单位.例如医学视⼒表,最⼩视⾓分别为10分,2分,1分时,其视⼒分别是0.1,0.5,1.0.标准对数视⼒表,规定θlg 5-=L ,式中视⾓θ以分为单位.例如视⾓θ分别为10分,2分,1分时,视⼒L 分别为4.0,4.7,5.0.12.近视眼和远视眼当眼睛不调节时,平⾏⼊射的光线,经折射后会聚于视⽹膜的前⾯,⽽在视⽹膜上成模糊的像,这种眼称为近视眼,⽽成像在视⽹膜后,这样的眼称为远视眼.11. 放⼤镜的⾓放⼤率 fy f y a 2525//==12. 显微镜的放⼤率(1)理论放⼤率 2'2'2525f y y y f y M ?=?=其中y y /'为物镜的线放⼤率(m ),2/25f为⽬镜的⾓放⼤率(a )(2)实际放⼤率 21212525f f s f f s M =?=式中s 为显微镜与⽬镜之间的距离;f 1为物镜的焦距;f 2为⽬镜的焦距。
11 几何光学一、选择题1、单球面折射成像公式适用的条件为:(A)平行光入射; (B)近轴光线;(C)曲线半径为正;(D)折射率应满足21n n > 。
[ ]2、一圆球形透明体能将无穷远处射来的近轴平行光线会聚于第二折射面的顶点, 则此透明体的折射率为:(A)2; (B)1.3;(C)1.5; (D)1。
[ ]3、某折射率为1.5的平凸透镜,在空气中的焦距为50cm ,则其凸面的曲率半径为:(A)20cm ; (B)50cm ;(C)25cm ; (D)30cm 。
[ ]4、焦度为12D 的放大镜,它的角放大率为:(A)2.08; (B)0.02;(C)2.5; (D)3.0。
[ ]5、人眼可分辨的最短距离为0.1mm ,欲观察0.2m μ的细节,若物镜的线放大率为25,则目镜的焦距应为:(A)2cm ; (B)2.5cm ;(C)1.25cm ; (D)1.75cm 。
[ ]6、某人看不清2.5m 以外的物体,则他需要配戴的眼镜度数应该为:(A)40度; (B)-40度;(C)250度;(D)-250度。
[ ]7、某人看不清1m以内的物体,则他需要配戴的眼镜度数应该为:(A)100度;(B)-100度;(C)300度;(D)-300度。
[ ]8、一折射率为1.5的薄透镜,在空气中的焦距为50cm。
若将它置于折射率为1.4的液体中,则此时透镜的焦距为:(A)150cm;(B)250cm;(C)350cm;(D)500cm。
[ ]9、一个将眼睛紧靠焦距为15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看到邮票在30cm 远处。
邮票离透镜的距离为:(A)紧靠透镜;(B)10cm;(C)23cm;(D)30cm。
[ ]10、黑板上有两条相距2mm的直线,学生能分辨这两条直线的最大距离为:(A)3.4m;(B)6.88m;(C)13.6m;(D)27.2m。
[ ]11、一架显微镜的物镜焦距为4mm,中间像成在物镜后160mm处,如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20倍,显微镜总放大率为:(A)200倍;(B)400倍;(C)600倍;(D)8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