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2:纯水处理工艺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57
纯净水处理工艺流程
《纯净水处理工艺流程》
纯净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将自来水、地下水或污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步骤,去除其中的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最终得到符合特定要求的纯净水的过程。
首先,经过预处理,包括筛选和沉淀,将大颗粒的杂质和悬浮物去除,净化水质。
然后进行混凝,通过加入混凝剂促使微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便于后续沉淀或过滤处理。
接下来是沉淀和过滤,通过让混凝后的颗粒在水中沉降或通过过滤器去除,进一步净化水质。
随后,进行离子交换,通过特制的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离子杂质,使水质更纯净。
另外,也可以采用逆渗透技术,通过高压将水逼过半透膜,将大部分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去除。
在此过程中,可能还会加入消毒剂,如臭氧、紫外线或氯气,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最后,进行后处理,包括添加矿物质、气体和调整水质。
例如,通过添加适量的氯化钙和碳酸镁来提高水的硬度,以及添加二氧化碳来调整水的pH值。
通过以上一系列处理步骤,最终可以得到符合特定要求的纯净水。
这样的工艺流程在工业生产、饮用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安全、健康的饮用水,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原水源。
给水处理的目地和对象。
给水处理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答:目的与任务是对从水源取得的水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得到质量符合用户要求的水质。
天然水杂质按它们在水中存在的状态分为哪三类?答:分为悬浮物、胶体杂质和溶解物三类。
悬浮物1.什么是悬浮物--指杂质颗粒直径在10-4㎜以上的微粒。
它们常悬浮于水中,产生浑浊现象。
2. 悬浮物的构成--漂浮的:如草本植物等;悬浮的:如一些动植物的微小碎片,纤维或死亡的腐烂产物等;沉降的:如泥沙、粘土之类的无机化合物。
3. 悬浮物的特点--在水中很不稳定,分布也很不均匀,是一种比较容易除去的杂质。
悬浮物是造成水质浊度、色度、气味的主要来源。
它们在水中的含量也不稳定,往往随着季节、地区的不同而变,这些杂质凭肉眼可以看见。
水静止的时候,较重的微粒(主要是沙子和泥土一类的无机物质)会沉淀下去,轻的微粒(主要是动植物及其残骸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会浮在水面上,这些用过滤分离的方法可以除去。
一、沉降类的混砂、粘土的危害:(1)使水浑浊,沉积于各配管装置系统的锅炉,热交换器中;(2)产生粘泥;(3)沉积在树脂中,影响离子交换,使工交下降。
二、漂浮、悬浮类的藻类、微生物的危害:(1)产生色度,并有臭味;(2)产生粘泥。
三、还有某些有机物的危害:(1)产生沉积;(2)污染树脂;(3)进入锅炉,发生起泡现象,从而产生汽水共腾现象,影响蒸汽品质。
胶体1.什么是胶体--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
通俗的讲,用一束激光从胶体射出,如果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那就是胶体。
2. 胶体的构成--分散剂类:气溶胶,固溶胶,液溶胶;分散质类:分子胶体、粒子胶体;1、气溶胶:烟、云、雾;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液溶胶:蛋白溶液,淀粉溶液,肥皂水,人体的血液。
2、分子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粒子胶体:土壤。
纯水处理基础工艺1、粗滤粗滤:指机械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浊度、色度、异味等。
主要过滤方式有澄清池、快滤池、砂滤池、砂滤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盘式过滤器、高效纤维过滤器等。
2、精滤精滤: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滤膜,过滤精度较高。
常见的为微滤膜和滤芯过滤。
3、超过滤超过滤:是一种膜过滤,去除大分子和胶体、细菌等。
过滤精度高,常见的是超滤膜。
4、反渗透反渗透:反渗透简称RO,其原理是原水在高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水中的溶剂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从而达到分离、提纯、浓缩的目的,由于它同自然界的渗透方向相反。
5、离子交换水中各种无机盐类电离生成阳、阴离子,经过氢型离子交换剂层时,水中的阳离子被氢离子所取代,即阳床的除盐原理;经过OH-型离子交换剂层时,水中的阴离子被OH-离子所取代,即阴床的除盐原理。
混床是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填于同一交换柱内的离子交换装置。
6、EDIEDI:是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结合的除盐新工艺,取电渗析和混床离子交换之长,利用离子交换做深度处理,不用药剂再生,用电离产生H+和OH-,达到再生树脂的目的。
纯水处理重点难点问答1、降低酸碱耗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保证进水水质;(2)保证再生质量,延长制水量的周期;(3)保证再生液的质量、纯度,严格控制再生操作规程;(4)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正常。
2、胶体能存在于水中的稳定性原因有哪些?(1)胶体表面带电;(2)胶体表面有水位层;(3)胶体表面吸附某些促使胶体稳定的物质。
3、使用助凝剂有何目的?1)改善絮粒结构,使其颗粒长大,强韧和沉重;2)调整被处理水的PH值和碱度,使其达到最佳混凝条件,提高混凝效果;助凝剂本身不起混凝作用,但能促进水中杂质的混凝过程。
4、混凝的基本概念?由于水中存在的胶体颗粒是带负电荷,他们间同性相斥,同时又在水中不断做“布朗运动”极为稳定,不易下沉,当加入适量混凝剂后,水中的微小胶体颗粒就能脱稳,产生吸附架桥作用,絮凝成絮状物迅速下沉,这一过程称之为混凝。
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水处理技术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改善水质,保障人类健康,还能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培训从事水处理工作的人员,以下是一份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水处理概述水是生命之源,而水处理技术则是确保饮用水安全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
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细菌和病毒,从而得到干净的饮用水。
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步骤,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水质分析在进行水处理过程中,水质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水中各种指标如浊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合格的水质分析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第三部分:常见水处理设备在实际的水处理工作中,常用的水处理设备有过滤器、除氯器、反渗透设备等。
这些设备各有特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组合,确保水处理效果达标。
同时,设备的安装、维护和保养也是关键,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及时更换损坏部件,可以延长设备寿命,保障正常运行。
第四部分:水处理工艺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如今,一些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如电解水处理、超滤膜技术等逐渐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效果显著。
水处理工作者应不断学习新知识,积极跟进行业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水处理工作贡献力量。
第五部分:应急响应与管理在水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如水质异常、设备故障等。
因此,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至关重要,及时处理问题,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同时,对水处理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水质安全。
结语水是生命之源,水处理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本次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水处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共同为保障水质、改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纯水工艺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纯水工艺的概念和作用1.纯水工艺是指通过特定的工艺方法,去除自来水或其他水源中的杂质、离子和微生物,以获得高纯度的水。
2.纯水工艺的作用主要包括用于实验室、制药、电子、化工等领域的水质要求较高的工业用水,以及饮用水生产、医疗卫生、化验室、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需要高纯度水的场所。
第二部分:纯水工艺的分类1.纯水工艺根据水质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纯净水、超纯水、高纯水和超纯水四种类型。
2.纯净水指水中无溶解固体、微生物、细菌等污染物的水。
纯净水可应用于日常生活用水、实验室用水、一般工业用水等领域。
3.超纯水是相对纯净水而言,还要求水中溶解氧及有机物的含量极低。
超纯水通常应用于制药工业、电子工业和半导体制造等对水质要求非常高的领域。
4.高纯水和超纯水的区别主要在于处理工艺的不同。
高纯水是由纯净水经过进一步处理得到的,而超纯水是由纯净水或高纯水经过多级反渗透和电离交换等工艺得到的。
第三部分:纯水工艺的处理方法1. 滤过法:是一种使用滤器将水中的固体颗粒和一部分溶解性有机物分离出来的方法。
滤过法主要包括常压滤过、加压滤过和真空滤过等方法。
2. 蒸馏法:是一种通过水的沸腾和凝结来去除杂质和有机物的方法。
蒸馏法能够去除水中的大部分离子和微生物,但对一些挥发性物质的去除效果不佳。
3. 反渗透法:是通过高压将水逼过反渗透膜,使大部分溶质无法通过膜孔而得到纯净水的方法。
反渗透法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盐和一些有机物。
4. 电离交换法:是通过交换树脂将水中的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进行置换,达到去除溶解性无机盐的目的。
电离交换法广泛用于高纯水和超纯水的制备中。
5. 紫外线消毒法:是使用紫外线的照射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方法。
紫外线消毒法对水质的影响较小,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消毒方法。
第四部分:纯水工艺中的关键设备1. 过滤设备:包括各种滤器、滤芯和滤料等,用于去除水中的颗粒和有机物。
2. 蒸馏设备:主要包括蒸馏塔、冷凝器和加热器等,用于将水进行蒸馏处理。
纯水处理方案1. 简介纯水处理方案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将原水中的杂质和离子完全去除,得到纯净的水。
纯水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医药、电子、化工等领域,其质量要求较高,需要达到一定的纯度标准。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纯水处理方案以及其工艺流程。
2. 常见纯水处理方案2.1 反渗透(RO)纯水处理方案反渗透纯水处理方案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处理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半透膜将原水中的溶质离子和杂质分离出去,从而得到纯净水。
反渗透膜具有高选择性,可有效去除大多数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
该技术的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绝大部份应用的纯水要求。
反渗透纯水处理方案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反渗透膜过滤、后处理等步骤。
预处理主要包括颗粒物过滤、活性炭吸附等,用于去除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有机物。
反渗透膜过滤是核心步骤,通过高压驱动原水通过半透膜,将溶质去除。
后处理主要包括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用于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确保纯水的卫生安全。
2.2 离子交换纯水处理方案离子交换纯水处理方案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原水中的离子,从而得到纯净水。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够选择性去除特定的离子。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等领域,对纯水的电导率要求较高的场合。
离子交换纯水处理方案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离子交换、再生等步骤。
预处理主要包括颗粒物过滤、酸洗等,用于去除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有机物以及对树脂进行再生。
离子交换是核心步骤,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原水中的离子吸附、置换掉,从而得到纯净水。
再生是将被吸附的离子从树脂上释放出来,恢复树脂的吸附能力。
2.3 蒸馏纯水处理方案蒸馏纯水处理方案是利用水的沸腾和凝华原理进行水质处理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原水加热至沸腾,然后通过冷凝器将产生的蒸汽凝结成纯净的水。
蒸馏纯水处理方案能够有效去除溶解于水中的大部分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
该技术的处理效果较好,适用于对纯水质量要求极高的场合。
纯水处理工艺技术解析一、臭氧灭菌超纯水处理臭氧(O3)的消毒原理是:臭氧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气(O2)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将其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普通氧原子(O2),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故称无污染消毒剂,它不但对各种细菌(包括肝炎病毒,大肠杆菌,绿浓杆菌及杂菌等)有极强的杀灭能力,而且对杀死霉素也很有效。
1、臭氧的灭菌机制及过程类属于生物化学过程,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葡萄糖氧化酶。
2、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其细胞器和核糖核酸,分解DNA、R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物质代谢生产和繁殖过程到破坏。
3、渗透胞膜组织,侵入细胞膜内作用于外膜脂蛋白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胞发生通透畸变,导致细胞溶解死亡。
并且将死亡菌体内遗传基因、寄生菌种、寄生病毒粒子、噬菌体、枝原体及热原(细菌病毒代谢产物、内毒素)等溶解变性灭亡。
二、活性炭吸附纯水处理工艺活性炭依靠吸附和过滤作用主要去除水中的异色、异味、余氯、残留消毒物等有机物杂质。
三、薄膜微孔过滤(MF)纯水处理工艺薄膜微孔过滤法包括三种形式:深层过滤、筛网过滤、表面过滤。
深层过滤是以编织纤维或压缩材料制成的基质,利用隋性吸附或是捕捉方式来留住颗粒,如常用的多介质过滤或砂滤;深层过滤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方式,可去除98%以上的悬浮固体,同时保护下游的纯化单元不会被堵塞,因此通常做为预处理。
表面过滤则是多层结构,当溶液通过滤膜时,较滤膜内部孔隙大的颗粒将被留下来,并主要堆积在滤膜表面上,如常用的PP纤维过滤。
表面过滤可去除99.9%以上的悬浮固体,所以也可作为预处理或澄清用。
筛网滤膜基本上是具有一致性的结构,就象筛子一般,将大于孔径的颗粒,都留在表面上(这种滤膜的孔量度是非常的),如超纯水机终端使用的用点保安过滤器;筛网过滤微孔过滤一般被置于纯化系统中的终使用点,以去除后的残留微量树脂片、碳屑、胶体和微生物。
纯净水生产工艺纯净水生产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将原水中的杂质、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等去除,以达到安全饮用水的要求。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纯净水生产工艺。
首先,原水需要经过预处理。
这一步是为了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常见的预处理工艺有过滤和沉淀。
过滤通常采用粗滤和细滤的方法,通过不同孔径的滤网或滤介来去除水中的固体颗粒。
而沉淀则是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淀到底部,从而使水变得清澈透明。
接下来,需要进行深度处理。
这一步是为了去除原水中的溶解性杂质和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细菌等。
常见的深度处理工艺有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和超滤等。
活性炭吸附是利用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和部分溶解性物质的吸附作用来去除。
离子交换则是通过树脂吸附和释放离子的特性,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物质。
而超滤则是利用膜的微孔结构,通过物理筛选的方式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胶体等。
在深度处理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这一步是为了杀灭深度处理无法去除的微生物,以确保水的安全性。
常见的消毒工艺有氯化、臭氧氧化、紫外线照射和臭氧化等。
氯化是将氯添加到水中,通过其强氧化和杀菌作用来消毒。
臭氧氧化则是利用臭氧对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达到消毒的目的。
紫外线照射是利用紫外线对微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破坏,从而达到灭菌杀菌的效果。
最后,需要对纯净水进行后处理,以提高其口感和饮用体验。
常见的后处理工艺有加矿化处理、臭氧氧化和加装矿物质等。
加矿化处理是为了调整水中的矿物质含量,使其更符合人体需要。
臭氧氧化则是利用臭氧对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降解,从而改善水的口感。
而加装矿物质则是在纯净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矿物质,使其更加健康。
综上所述,纯净水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包括预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处理和后处理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以确保生产出安全可靠的纯净水。
纯水处理工艺处理要求及说明:根据用户原水水质报告及RO装置进水条件。
分预处理部分、RO二级脱盐、后级杀菌系统。
1预处理部分a.由于原水浊度不稳定,在前级预处理部分设置一台多介质过滤器,同时投加PAC使小颗粒悬浮物凝聚,以便过滤器去除。
活性炭过滤器主要去除原水中的有机物、余氯,因原水中余氯超标,不符合RO进水条件。
由于原水中总硬度较大,且变化系数为12左右,在RO进行前级设备阻垢剂加药系统,投加PTOIOO 进口阻垢剂后允许原水的郎格里尔指数<2.8RO,基本符合进水条件。
预处理系统设计产水量=0.9m3∕h°b.外网原水由于压力不够,(预处理进水压力应≥0.3MPa),由原水箱贮藏、原水泵增压进入后级过滤器,确保RO高压泵进水压力>0.1MPa以满足高压泵的正常启动水头。
c.预处理设备性能参数及说明@多介质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设计流速为7~8m∕h,过滤器内装石英砂及无烟煤双层滤料,上层无烟煤,下层石英砂,无烟煤的粒径较大,石英砂粒径较小,因此在过滤时形成两个过滤阶面,大颗粒的悬浮物由无烟煤层截留,小颗粒的悬浮物由石英砂层去除。
因而该过滤器接近理想过滤器,具有截污能力强,运行阻力小,过滤周期长,反洗容易,产水量大等特点。
因过滤器经反洗后,表面滤膜被破坏,过滤效率明显降低,固反洗后宜采用低流速运行,以便滤膜的形成,同时提高过滤效率。
多介质过滤器反洗周期按出水浊度是否小于1度来确定,反洗强度为15-181∕m2∙S,宜采用气水清洗法,滤料反洗膨胀率为20~30%为宜,反洗水可用前级自来水进行反洗,可减少1台反洗水泵。
多介质过滤器前设一台PAC加药装置,加药与原水经混合器混合,使原水中的颗粒状固体、悬浮物、胶体呈絮凝状析出,便于过滤去除。
◎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设计流速为8~10m∕h,过滤器内设多种粒径的石英砂填层及101渗银灭菌型活性炭,该活性炭为净水专用吸附剂,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及繁殖,以防RO系统发生细菌膨胀而影响出水水质及系统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