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南京市民政局关于全市性社会组织2021年度检查结论
公示(第一批)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京市民政局
•【公布日期】2022.06.13
•【字号】
•【施行日期】2022.06.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民间组织管理
正文
全市性社会组织2021年度检查结论公示(第一批)
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政部《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办法》《基金会年度检查办法》和南京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全市性社会组织2021年度检查工作的通知》(宁民法〔2022〕37号),我局对全市性社会组织实施年度检查工作,现将第一批658家在市民政局登记的社会组织2021年度检查拟定结论予以公示,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154家:109家合格,45家基本合格;社会团体504家:498家合格,6家基本合格。
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公示的拟定结论持有异议,均可在公示期间,通过书面形式向南京市民政局综合法规处(行政审批服务处)举报或反映。
公示期:5个工作日(截止日期为2022年6月17日)
联系人及电话:程文琴************(社会团体);
朱家富************(民办非企业单位)
传真:************
地址:南京市江东中路265号政务服务中心一楼1159室
附件:全市性社会组织2021年度检查结论名单(第一批)
南京市民政局
2022年6月13日附件。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调查研究——以南京汤山街道为例作者:郝炫如陈思誉曹刘香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2018年第11期0 引言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引领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努力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要创新社会治理思路,扩大开放公共服务市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健全激励补偿制的方法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为了响应号召,南京市江宁区政府于2014年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南京红叶社会工作服务社入驻江宁汤山益乐家园服务中心,并由红叶社会工作服务社负责中心日常的运营和管理。
这对于分析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方面的经验教训、探讨基层政府引进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了解汤山街道发展现状并发现当前汤山街道在参与社区服务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对当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的研究进行补充,本文重点研究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时出现的问题及如何产生问题的成因并针对当前的问题提出建议。
提出基层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居民四位一体的协同治理模式,构建新形势下社区治理的新模式,这是本项目在应用研究上的创新性。
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参与所在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和方式[1],更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在当地社区的培育和发展。
1 汤山街道的社会组织发展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1.1 调研对象和内容汤山益乐家园服务中心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地处上善路、延祥路交叉路口,建筑面积4 000 m2,本课题组成员先后深入到汤山益乐家园,针对汤山益乐家园发展情况进行了充分调研,主要调查了益乐家园基础设施、孵化流程、举办的活动以及群众满意度等具体情况。
1.2 调研方式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资料搜集整理、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相关人员访谈等方式。
1.3 汤山益乐家园调研结果1.3.1 汤山益乐家园发展现状汤山街道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主要负责孵化培育本街道内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进行监督和管理。
总第102期Sum No. 102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of N anjing R adio & TV U niversity2021年第1期N o. 1.2021全要素网格化治理下网格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孙华(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1200)【摘要】全要素网格化治理作为江苏省地方社会治理创新提法和模式,顺应了国家对社会治理精细化 的要求。
南京江宁区作为江苏省第一批全要素网格化治理的试点地区,近三年在网格员队伍建设上初显成 效,构建了一支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全方位网格教育培训体系以及科学规范的网格员考评机制。
今后,还需在 报名资格上放开户籍限制,在培训上遵循个人需求导向、网格组织需求导向以及社会需求导向,在职业发展 上尽快建立网格员职业晋升机制。
【关键词】全要素网格化治理;网格员队伍;需求导向;晋升机制【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459(2021 )01-0065-04一、全要素网格化治理背景与缘起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网 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 管理平台”的要求,这标志着“网格化管理”一词正 式进人国家政策话语,网格化管理从个别性的地方 创新成为国家对地方社会治理的普遍性要求。
各地 在网格化管理创新实践中形成了诸多特色模式,如北京东城区的“万米单元网格化”管理模式、上海长 宁区的“两个轴心”管理模式、浙江舟山“网格化管 理,组团式服务”模式、深圳桃源“一格三员”模式、河南漯河的“一格四员”模式等,截至2016年底网格 化管理至少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一半以 上的地级行政建制%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 代化的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中过度“技术化”、组 织结构“科层化”、治理方式“行政化”、“网格泛化”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当前社区治理强调多 元参与、合作治理理念的指引下,单一主体的“网格 化管理”必然向多元主体的“网格化治理”转变。
南京市民政局关于全市性社会团体2020年度检查结论
公告(第一批)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京市民政局
•【公布日期】2021.05.26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5.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全市性社会团体2020年度检查结论公告(第一批)
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2016年2月国务院第666号令修订)和南京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全市性社会组织2020年度检查、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宁民法〔2021〕35号),全市性社会团体2020年度检查工作(第一批)已结束,共有106家年检结果,其中104家合格,2家基本合格,现予以公告。
凡公告的全市社会团体,请持法人登记证书(副本)原件到市民政局窗口
A221、A222(江东中路265号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加盖年检印鉴。
南京市民政局
2021年5月26日。
附件一:雨花台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介绍一中心概况南京市雨花台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位于雨花台区花神庙社区服务中心三楼,占地1500㎡,是目前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社会组织孵化中心。
孵化中心由南京市雨花台区民政局建立,委托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NPI)进行运营,通过“政府牵头建立、专业团队管理、社会力量支持、公益组织受益”的模式培育和扶持初创期雨花台区公益组织发展。
孵化中心通过社会组织培育、信息政策咨询、优秀成果展示、社会组织评估、公益资源整合、公益理念宣传、社会创业研究等多位一体的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为雨花台区的优秀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搭建交流、活动的平台,打造雨花区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支持体系,促进南京市社会建设领域的改革与创新。
孵化中心的功能定位是以孵化初创期社会组织为核心,兼具四大职能:公益人才实践基地——培育公益人才;社会组织咨询诊所——服务公益组织;公益资源对接平台——促进社会融合;公益创意交流空间——助力社会创新。
二区域规划孵化中心根据场地情况与实际需求,将孵化中心进行了功能划分:孵化办公区——孵化办公区是整个孵化中心的核心区域,内部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话及网络。
入驻孵化中心的公益组织在此进行公益创业。
创意孵化区为入驻机构提供了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的支持,减少它们在后勤、办公方面的困难,让优秀的项目赢得时间和机会成长。
创意梦工厂——创意梦工厂内部设有阅览书架、会议桌椅等设备,社会组织在此进行自我学习、创意交流、沙龙研讨、洽谈合作等活动。
阅览书架的书籍包含了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创业等领域的专业书籍。
创意梦工厂内部装饰以实用、时尚为基调,力图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工作环境。
项目服务部——项目服务部是单独的办公区域,中心运营方在此进行办公。
除了对孵化中心的日常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外,还对雨花台区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管理咨询、组织诊断、项目评估等服务。
公益加油站——公益加油站设有4个独立的办公室,引进了4家成熟的社会组织入驻孵化中心。
南京市民政局全市性社会组织2020年度检查结论公告
(第二批)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京市民政局
•【公布日期】2021.08.12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8.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民间组织管理
正文
全市性社会组织2020年度检查结论公告(第二批)
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政部《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办法》《基金会年度检查办法》和南京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全市性社会组织2020年度检查工作的通知》(宁民法〔2021〕35号),我局对全市性社会组织实施2020年度年检工作,现对第二批622家社会组织检查结论予以公告,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176家:122家合格,48家基本合格,6家不合格;社会团体441家:416家合格,23家基本合格,2家不合格;基金会5家:5家合格。
凡公告的社会组织,请持法人登记证书(副本)原件到南京市民政局窗口(江东中路265号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楼A221、A222)加盖年检印鉴。
附件:全市性社会组织2020年度检查结论名单(第二批)
南京市民政局
2021年8月12日附件
全市性社会组织2020年度检查结论名单(第二批)。
南京市民政局关于2020年度社会组织评估等级结果公
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京市民政局
•【公布日期】2021.03.22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3.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民间组织管理
正文
2020年度社会组织评估等级结果公告
宁社管〔2021〕45号根据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以及南京市有关社会组织评估工作要求,南京市民政局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南京市众惠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2020年度南京市属社会组织及各区申报的4A(含)以上等级社会组织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已在南京民政官方网站及全市社会组织QQ群进行了10个工作日的公示,现将评估等级结果公告如下:
南京市民政局2021年3月22日。
下墟社区下墟社区地处秣陵街道腹地,东临秦淮河,南至吉印大道,西至宁溧路与殷巷社区毗邻,北濒牛首山河。
距江宁区政府2.5公里。
社区区域总面积8.8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500亩,水面1450亩。
总户数1364户,人口5044人,总劳力2099人,已就业1449人。
全社区下辖11个自然村(石家垾、马家头、仙家庄、木头桥、刘家垾、东头村、西头村、陈家、姚家、余家、下墟),分为36个居民小组。
社区驻地殷巷新寓H区,距秣陵街道驻地秣陵镇约7公里。
[沿革及主要领导]由2007年3月之前的钱庄社区与下墟社区合并而设置。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前,下墟大队(原下墟社区前身)与渡桥大队(原东南社区前身)合称大马墩三分支;前庄大队(原钱庄社区前身)与殷巷大队(原殷巷社区前身)合称大马墩一分支。
1962年,殷巷人民公社成立后,各自分离出来,分别成立下墟大队、前庄大队。
1983年政社分设,分别改称下墟村委会、前庄村委会。
随着整体开发,2002年4月分别改名为下墟社区、钱庄社区。
2007年3月秣陵街道村级区划调整中,下墟社区、钱庄社区合并称下墟社区。
历任村级主要领导一览表表:02-20-01下墟社区现任主要领导成员一览表表:02-20-02[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社区属大马墩圩区,地势低洼,平均海拔高程约7米,而秦淮河、牛首山河圩堤堤项高程达海拔11米。
境内水域面积较大,有一横沟、二横沟、三横沟、一纵沟,纵横交错,沟塘渠洼遍布境内,水系繁杂,怕涝不怕旱,属易耕种的平原地带,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旧时生产力水平较低,区域内村落规模小,人口数量少,村民大多靠租田过日子,再加上水害天灾,粮食产量很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大规模建设农田水利,格田成方,沟渠配套,开挖3条横沟2条纵沟,兴建马木桥、坝水庙、姚家3座排灌站。
1972年秦淮河拓宽动用刘家渡、木头桥、姚家自然村部分农田,1979年江宁县小龙湾水利大会战在本境进行,1991年对牛首山河河堤进行加固。
附件一招聘单位基本情况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简介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承担收养儿童的服务和孤残儿童的救治工作,地址位于南京市后宰门东村80号。
该院创建于1951年,占地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集保育、教育、医疗、康复、寄养、送养、科研、培训等八位一体的综合性儿童福利机构。
长期以来,该院始终把为孤残儿童提供优质服务作为中心工作,坚持“以保教为基础,医疗为保障,康复为特色,特教为辅助,输送为目的”的办院方向,努力提高收养儿童的“生存能力、生存质量、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
2003年,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国际认证,使院内的管理及孤残儿童的养育工作更加科学规范;2004年,院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被江苏省民政厅确定为“明天计划”手术康复定点医院;2008年被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授予“十佳”儿童福利机构。
多年来,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一直关心和支持该院的建设,收养儿童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康复治疗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单位建设不断加强。
1993年,该院被江苏省评定为“省一级福利院”;1994年被国家民政部评定为“国家二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历年来均被省、市命名为“文明单位”和“全国民政系统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等荣誉称号。
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高淳分部简介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高淳分部位于南京市高淳县东坝镇。
总用地面积为1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892平方米,设定床位400张。
已于2011年11月底竣工,2012年1月正式开办。
分部现收养孤儿100名,主要功能是收治5岁以上无家可归、无人抚养、无依无靠的未成年人,其中大部分为中度以上残疾孤儿。
该院利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维护孤残儿童基本权益,帮助孤儿适应社会,促进他们自身发展,并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发挥政府兜底作用,为那些无法回归社会的大龄孤残孩子提供供养、医疗、康复、特教服务。
加快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实现领先跨越——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着力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
葛玲
【期刊名称】《改革与开放》
【年(卷),期】2011(000)013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南京市江宁区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加速融入大南京、接轨长三角、推进产业化和城市化联动并进的重要时期.作为江宁的城市核心区、开发区与科学园的主要承载板块,秣陵街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创新提升、跨越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回首往昔,国际金融危机和资源要素约束加剧对加快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形成的“倒逼”压力与动力犹在;展望未来,作为江宁“十二五”全面实施的四大战略之一,加快创新驱动既是潮流所向、大势所趋,也是街道构筑新的发展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新的五年,秣陵街道有责任、有基础、有条件推动创新型经济的几何级、裂变式和爆发式增长,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快、取得领先.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葛玲
【作者单位】江宁区人民政府秣陵街道办事处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推动创新型经济加快发展 [J],
2.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发展——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探析[J], 谢从军
3.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发展——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探析[J], 谢从军
4.加快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实现领先跨越——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着力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 [J], 葛玲
5.以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推进社会进步——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多元化发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管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新方向——以南京市江宁区社会组织发展实践为例e文丨古德武张和平S前,社会组织逐渐发展成社会治理中的重要角色.多样化公益服务模式也开始出现但社会组织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还面临许多新的困境。
本文聚焦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实践进程.从公益创投模式成效中总结出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不均衡”“持续运转力不够”“活跃度不高”三大难题。
针对这些现实困境,本文针对社会组织发展的集成体系、资金筹集、项目收集、发展扶持、人才培养培育、品牌驱动等六个主要方面.提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六个模式.为社会组织高效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新思路。
社会组织:社会治理中的新角色社会治理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组织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朿要社会力量。
公益创投:江宁社会组织发展实践成效近年来,在公益创投资金的注入下,江宁区社会组织形成了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培育发展体系日渐完善。
一是投入资金打造平台2017年,江宁区投入1000万元.打造了总而积2672平方米的江宁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中心,10个街道全部建有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作川发挥提供全方位支持。
二是委托运营推动发展。
江宁区区街两级平台全部委托第三方枢纽型社会组织承接运行.2019年,区级平台开展讲座、沙龙、资源对接、优质项目路演、论坛等各类活动48场次,街道平台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26场次。
三是成立社会组织促进会促进交流。
2017年.江宁区成立区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会,加强区属社会组织联系交流.禄口、东山等街道在全市率先成立街道社会组织发展联合会,聚合多方资源与多元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组织培育支持体系(二)品牌化发展方式日渐成熟-是评选树立典型拉动社会组织示范效应,发挥品牌社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从2016年开始,每年委托第三方开展江宁区“示范性社会组织”和“品牌服务项目”评选活动截至2019年,共评选出35个示范性社会组织、40个品牌服务项目二是塑造区级公益品牌打造“益动江宁”区级公益品牌,通过设计公益文创产品,开展中国好公益平台项目路演、公益视频制作、爱德A+活动、大学生求职能力大赛、“创益江宁”专业志愿服务遴选等系列活动进行品牌内涵的挖掘和传播,三是打造地方特色组织:区域化党建聚合资源、网格化管理延伸服务、品牌化战略创新理念、项目化运作激发活力,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环保等领域拓展社区服务的空间.提高社区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化水平。
32>管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社会组织“活水”—南京市江宁区激活社会服务因子新路径©文丨张和平不久,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民政局2019年躯公益创投项目完成新一轮竞标,1120万元区级财 政购买资金花落各家,创下本区域最 高购买服务纪录,资金池规模在江苏 省IX:级层面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排名中 也位于前列江宁区是江苏和南京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活力板块,地理位置上从东 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区域面积1561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00万,下辖10 个街道、201个社区。
2017年,江宁区 被民政部确定为首批“全国街道服务管 理创新实验区”近年来,区政府在公 益服务品牌打造、社会组织培育、社会 工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投人大量人力、物 力和财力,为居民提供了精准有效的社 会服务:省内不少社会学研究者感叹:“一部金陵公益史,半部发展在江宁。
”从2018年起,江宁区、街两级公益创 投资金总量达3000万元以上,每年扶 持公益服务项目400多个资金规模一年一个大跨越,对社会服务的认知 也是一年一个大飞跃。
从服务到产品,从品牌到项目,如何生产更高质量的 公益产品,江宁民政人一直在孜孜以 求。
今年的公益创投又进行了几大创 新:公开征集需求、服务好中选优、资金监管从严,为江苏社会组织公益 创投提供了新的范本制度创新:公开征项目,服务有章法新时代,社会组织当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处提到社会组织,强调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肖治良性互动这对广大社会组织来说,是重要的历史机遇_规范发展,政策为纲为使社会服务更有章法,江宁区先后制定出台了《江宁区公益创投暂行管理办法》《江宁区公益创投资金管理办法》和《江宁区公益创投绩效评估办法》,通过规范的公益创投提升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保证公益创投项目以百姓需求为导向,以精准服务为目标脱离居民需求,社会服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随着公益创投的持续深人开展,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基层社丨x:越来越意识到,必须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推动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社会组织服务化、公益项目品牌化为此,江宁区连续三年持续推动公益创投项目上马,今年竞争更激烈,项目更新、资金更多、服务范围更广、参与组织更优秀、政府培育力度更大。
江宁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申请书
申请单位:
团队负责人:
2019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基本情况详见《遴选公告》,请认真仔细阅读后填写。
二、本申请书如实填写,填写的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和关键。
三、本申请书一式3份,双面打印,寄送江宁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并用EMAIL将word格式电子版文件同时发出。
通讯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166号1403室,邮政编码:211100,联系人:史喜军电话:(025)52110716,电子邮箱:120531949@。
一、主要成员
二、团队负责人和主要成员近三年相关研究成果
三、工作方案
四、综合优势阐述。
乡镇(街道)社工站承接组织的行政转型——以南京江宁区社工
站承接组织为例
李燕
【期刊名称】《热带农业工程》
【年(卷),期】2024(48)2
【摘要】社工站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民政服务综合平台,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南京江宁区乡镇(街道)社工站调研,发现江宁区社工站大多由政府购买方式交给社会组织运营,服务型社会组织在运营过程中出现角色迷茫、日常服务超负荷、人力和资源失调、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乡镇(街道)社工站承接组织调整定位,从服务下放、资源统筹、人才和组织培育、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完成行政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总页数】3页(P89-91)
【作者】李燕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0;C916
【相关文献】
1.乡镇(街道)社工站链接志愿服务资源的自主性探析——以贵州省六盘水市Y街道社工站为例
2.乡镇(街道)社工站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省Z市乡镇(街道)社工站为例
3.乡镇(街道)社工站发展困境与对策的个案研究--以广
东“双百工程”J市L街道社工站为例4.党组织如何在社工站项目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广州市人民街道社工站党支部为例5.乡镇(街道)社工站驻站社工人才管理研究——以L市镇街社工站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简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进一步对辖区内社会组织进行重新整合,优化升级。
街道现有社会组织210家,其中公益慈善组织10家,行业协会2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78家。
为规范社会组织服务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集聚效应,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街道结合辖区内社会组织发展和社会建设现状,打造了“秣陵街道社会组织发展中心”这一综合服务平台。
秣陵街道社会组织发展中心以“汇聚公益力量〃助力社会治理”为原则,核心功能在于打造社会组织硅谷,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中心以“引进一批、孵化一批、发展一批”为导向,重点培育和发展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行业协会类等与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
目前进驻中心的21家成熟型社会组织,6家待孵化社会组织中涉及为老、为少和为特殊群体服务等诸多领域。
中心在“三个一体化”逻辑框架下具体运转,即行政服务和社会服务一体化,孵化和引入一体化;社会组织运营和社区服务一体化。
中心持续引导社会组织入社区、接地气,实现社会组织服务和居民需求的无缝对接。
当前秣陵街道正细化梳理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分类引导
社会组织介入。
街道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将根据功能定位设立专项社会组织发展扶持基金,以“服务项目确定—择优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监督”的路径建立社会组织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从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努力把中心打造成为集孵化培育、资源整合、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公共服务、合作交流、展示风采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和社会治理公益助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