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的观察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47.88 KB
- 文档页数:1
静滴催产素的产程观察及护理催产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子宫收缩,它能选择的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强子宫收缩力及收缩频率,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引产及催产。
该作用与使用的催产素浓度剂量有关,小剂量能使子宫口肌张力增强,收缩力加强,但保持节律性,对称性,极性。
在分娩活跃期应用,可选择的使宫颈肌纤维松弛,宫口迅速扩张,缩短产程而不增加产后出血。
若大剂量可引起张力持续增加,乃至舒张不全导致强直性收缩,由于催产素和加压素的结构极为相似,因此大剂量,高浓度的催产素进入体内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血压急骤升高,甚至出现脑血管痉挛症状。
故此,催产素入壶时应严密观察产妇有无头痛,头晕,呕吐,视力模糊,血压升高等症状。
所以切记不可使用大剂量。
1 正确的给药方法5%葡萄糖50ml加入催产素2.5u,选用7号输液针头,输入血管后调节滴速为8-12滴/分,观察30分钟后,如无宫缩或宫缩很弱,缓慢增加滴速数,每15分钟增加2滴,直到有效宫缩,但最快不超过40滴/分,将宫缩调整稳定在每次收缩持续30-60秒,宫缩间歇2-5分钟,进入规律宫缩,对连续注3d,仍未临产者,视为催产素引产失败。
2 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2.1适应症(1)胎膜早破。
(2)过期妊娠。
(3)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分娩时无梗阻情况,胎位正常者。
(4)加强分娩过程。
(5)当胎儿娩出时,经过0.5小时,胎盘尚未剥离,采用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使胎盘剥离。
(6)对胎儿娩出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400ml以上者,可用较大剂量的催产素迅速引起子宫直性收缩,使子宫肌层的血管压迫而止血。
2.2禁忌症(1)头盆不称。
(2)瘢痕子宫。
(3)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4)中央型前置胎盘。
(5)先兆子宫破裂或痉挛性子宫收缩。
(6)胎儿宫内窘迫。
3 产程观察3.1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将手放平于产妇腹部,相当于子宫体的位置,观察子宫收缩强度,持续时间,间歇时间,是否规律,并根据宫缩情况调整滴速,使宫缩持续时间维持在30秒/次左右,间歇时间每次2-3分钟,如发现痉挛性子宫收缩或病理性缩复环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
催产素引产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详细了解病史与病情,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催产素引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包括对催产素过敏史、先兆流产、前置胎盘、胎儿异常等的了解;2.充分沟通与解释,向患者或家属介绍催产素引产的目的、过程、风险和注意事项;3.准备好相应的医疗器械和药物,并检查其有效性和日期;4.写好护理计划,明确护理重点和要求。
术中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定期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变化;2.监测胎心率,进行连续监护,观察胎儿心率的变化情况,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3.监测宫缩情况,观察宫缩强度、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记录宫缩图,评估宫缩情况;4.观察阴道流血量和性质,及时发现异常出血情况;5.监测宫颈扩张情况,观察宫颈口开张程度,记录宫颈扩张情况;6.评估产程进展,观察临床表现,如阵痛强度、表情和体位等;7.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如吸氧、按摩、走动等,缓解疼痛;8.协助医生进行阴道检查和膜破,保持无菌操作;9.协助患者更换合适的体位,促进分娩进展;10.鼓励患者充分休息和饮食,保持精神愉快和营养充足;11.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支持,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和不适。
术后护理:1.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定期记录;2.观察产妇子宫收缩情况,一般在出生后30分钟内产妇子宫开始收缩,观察宫缩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3.监测患者的阴道流血情况,观察出血量和性质,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4.评估产妇的排尿情况,协助产妇排尿,观察尿量和性质;5.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6.教育患者产后护理知识,如个人卫生、乳房护理、恶露排出和会阴伤口护理等;7.监测新生儿情况,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皮肤颜色和喂养情况;8.提供产褥期的心理支持和陪伴,关注产妇的情绪和需求;9.建立良好的产妇和新生儿保健指导计划,指导患者应该注意的饮食、体力活动、心理与社交问题等。
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的观察与护理标签:催产素;引产;护理中图分类号R71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0-0092-02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是指产前静脉滴注催产素来促进宫颈成熟及子宫收缩。
静脉滴注催产素进行足月引产是最常用的方法,且安全有效,经济简便,使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的家庭经济负担。
但是,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的观察及护理十分重要,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如软产道裂伤、子宫破裂、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甚至造成過敏性休克。
因此,护理过程中需注意调节滴速至正常范围,准确控制浓度,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准确处理,保证母婴安全[1]。
2010年3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共对67例产妇进行静脉点滴催产素引产,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对67例产妇进行静脉点滴催产素引产,产妇年龄22~39岁,其中初产妇58例,经产妇9例;正常足月41例,羊水早破10例,过期妊娠16例(孕周>42周)。
1.2方法1.2.1适应证保证头盆、头位相称,产道无异常,胎膜破裂超过10 h,滞产、活跃期延长[2]。
1.2.2引产前准备了解本次妊娠经过及孕产次,引产前进行胎心监护(NST检查);清楚宫颈成熟情况,进行内口探查:以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法来评判宫颈成熟度,最高11~13分。
引产4 h内开始有规律的宫缩,进入产程,停止滴注后24 h内临产,则引产成功;相反,引产时间达4 h,0.5%的催产素溶液调整至40滴/min静脉滴注,仍无有效宫缩,连续48 h不临产,则引产失败。
宫颈成熟是催产素滴注引产成功的前提。
分娩过程十分复杂,受胎儿、产道、产力等因素影响,催产素滴注的成败可直接由宫颈成熟度决定。
正常宫颈由弹性纤维组织构成,其中含有大量氨基葡萄糖聚多糖、弹性硬蛋白和胶原纤维,妊娠后孕周增加的同时,宫颈含水量逐渐增多变软。
催产素引产/催产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评估骨盆大小、胎儿体重、胎方位、宫缩强度、宫颈成熟度及生命体征。
2 .了解NST检查结果。
3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
1 .常规作阴道检查,做好宫颈评分,并做好记录。
2 .根据医嘱静脉滴注催产素。
催产素由专人守候,每15〜30分钟调整1次输液滴数,直至有规律宫缩。
如调至最大滴数仍无规律宫缩,则根据医嘱加大浓度,再调整滴数至规律宫缩。
催产素应维持到分娩后2小时,如宫缩好、阴道流血不多,可停止使用。
3 .催产素滴注引产者出现规律宫缩后,每小时监测宫缩1次,每30〜60分钟听胎心1次,必要时胎心监测,以便了解胎儿宫内情况。
4 .监测生命体征,催产素滴注引产期间,测血压、脉搏每4小时1次。
5 .催产素静脉滴注至晚上如未发作,应拔针休息,以不影响患者休息为度;催生(引产)发作后,按分娩三产程护理常规。
6 .给予心理护理,传授分娩的相关知识,降低恐惧及焦虑程度。
(三)健康指导
1鼓励患者适当休息,加强营养。
2.学会呼吸及放松技巧,增加自我控制感。
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与探讨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方法:2015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引产的初产妇300例,所有产妇都给予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记录引产效果。
结果:在300例产妇中,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成功249例,引产过程中无子宫疤痕破裂、宫颈裂伤、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引产成功率为83.0%,其中胎膜早破、过期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胎、其他等引产成功率分别为85.4%、84.4%、74.4%、100.0%和80.0%。
结论: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有很好的成功率与安全性,但是在点滴过程中要加强护理干预,改善产妇预后。
【关键词】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238-02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引产产妇越来越多,常需要人工诱发促进宫缩,使产程加快。
催产素也叫缩宫素,是脑垂体后叶激素的一个主要成分[1]。
催产素能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强子宫收缩力及收缩频率,在引产中的应用广泛[2]。
虽然引产安全性比较高,但是由于产妇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注意引产后的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本文总结了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的观察与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5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引产的初产妇300例。
纳入标准:自愿进行药物引产;妊娠周期≤12周;无用药禁忌症;单胎妊娠,自然受孕;产妇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及急性炎症;精神疾病产妇。
平均年龄(25.14±3.19)岁;平均孕周(8.14±1.78)周;平均产次(1.42±0.75)次;平均孕次(2.36±0.36)次。
引产原因:胎膜早破123例,过期妊娠7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3例,死胎7例,其他50例。
1.2 引产方法所有产妇给予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选择5%葡萄糖500ml加入催产素2.5U,选用7号输液针头,滴速8~40滴/min,观察30min后,根据宫缩情况酌情逐渐调节滴速,如无宫缩或宫缩很弱,滴速调节到20~25滴/min,最快不超过40滴/min。
静脉滴注催产素的产程观察及护理
王燕霞
【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年(卷),期】2006(12)15
【摘要】催产素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在产程过程中经常应用到它,如果使用
得当,可使产程进展顺利,反之则危及生命。
回顾和总结我科在临床根据子宫收缩准确情况调节催产素滴速引产的产程观察及护理经验,得出结论:静脉点滴催产素引产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但若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如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软产道严重损伤、产后大出血等。
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1月,共使用催产素引产345例,305引产成功,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现将我们的
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122-123)
【作者】王燕霞
【作者单位】茂名市人民医院产科,广东,茂名,5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静脉滴注催产素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J], 刘月英
2.安定配合催产素静脉滴注加速产程进展103例产妇临床观察 [J], 黄珍玉
3.全产程陪伴加硬膜外分娩镇痛用于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孕妇的临床观察 [J], 陆
瑞光;诸英;宋勤奋;冯红星;章晓红;杨春芳
4.催产素静脉滴注介入导乐陪产与分娩护理的效果观察 [J], 蒋莉玲;黄敏瑜;黄梅娟;林丽凤;周玉玲
5.全产程陪伴加硬膜外分娩镇痛用于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孕妇的临床观察 [J], 陆瑞光;诸英;宋勤奋;冯红星;章晓红;杨春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催产素静脉点滴的应用及观察体会催产素,是一类能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引起子宫收缩力加强的药物。
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以小剂量催产素加强子宫节律性收缩,促进分娩。
催产素静脉点滴:适用于协调性宫缩乏力、胎位正常、头盆相称者,所以用药时必须明确指证,凡明显的产道异常、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前置胎盘以及有剖宫产史者禁用。
使用催产素引产时应严格掌握剂量和静滴速度,以免因子宫收缩过强而导致胎儿窒息或子宫破裂的发生。
1、用药前的观察:认真询问病史,查看病例,了解产妇的主要诊断、主要病情。
使用胎儿监护仪进行胎心监测及宫缩压力监测。
了解使用催产素前的胎心及宫缩压力情况。
测量血压、脉搏。
向产妇介绍点滴催产素的目的,点滴催产素后会出现的宫缩情况,取得配合,避免产妇及家属自行调节滴速。
2、方法:用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点滴。
为保证输液通畅及输入剂量的准确性,使用留置针、微剂量输液器。
静脉输液成功后,在输液瓶中加入2.5U催产素摇匀。
再将微剂量输液器内的生理盐水排空,使微剂量输液器内保留2.5U催产素。
速度调至每分钟8滴开始,视宫缩强度和频度调节点滴速度。
首先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可增加点滴速度,之后每15分钟增加一次滴速。
每次以4滴∕分钟增加点滴速度为宜。
调节滴数最多不超过40滴∕分钟。
直至最佳的有效宫缩(每10分钟3次宫缩,每次持续40秒-60秒,压力不低于60mmHg)。
3、用药中,用药后的观察:严密观察产程进展与胎心音变化。
及时做阴道及肛门检查,了解子宫颈扩张与先露下降情况。
宫口开全时,应专人守护。
在用药过程中,发现宫缩过强、过密,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点滴。
避免强直宫缩所导致的子宫破裂等严重后果,保证母婴安全。
4、注意事项:(1)将配置好的催产素摇匀,避免大剂量浓度滴入,导致强直宫缩,引起胎儿窘迫。
(2)使用微剂量输液器时,应注意滴速误差:如液体滴入时间过长,液体内压力变小,导致滴速变慢;产妇体位姿势的改变,所导致的滴速过快或过慢。
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观察与护理我院近5年来,共使用催产素引产79例,均引产成功,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5年来,我科住院引产孕妇79例,其中胎膜早破7例,过期妊娠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例,计划分娩56例,胎儿畸形2例。
死胎3例,孕妇年龄20~39岁,孕周33~44周。
初产妇36例,经产妇43例。
静脉滴注催产素浓度最高每500 ml葡萄糖液体内加入催产素5 U,最低加1 U,滴速10~50滴/分。
本组产妇中76例于3日内引产成功,无严重并发症。
具体方法是:5%葡萄糖500 ml,选用7号输液针头,进入血管后,液体中加入催产素2 U,调节滴速为10滴/分,观察10~15分钟,如无宫缩或宫缩弱,逐步调整滴速至30~40滴/分,最快不超过50滴/分并逐步调整催产素浓度3~4 U/500ml,将宫缩调整稳定在每次收缩持续30~60秒,宫缩间隔2~5分钟,维持输液浓度与滴速。
在引产成功、产程进入活跃期后,遵照医嘱和宫缩酌情逐渐减少催产素的浓度和滴速,以避免造成人为的急产。
对连续滴注3日,每日输入催产素总量10 U,仍未临产者,视为催产素引产失败。
2 结果经B超检查及监护,有1例产妇由于不能再耐受和等待而行剖宫产结束分娩,2例产妇在休息1天后用5%葡萄糖液体中加入 1 U催产素滴注,分别再滴注1~2天临产。
另2例产妇顺其自然,未再行引产而在监护下分别于4~7天自然临产,其余47例引产顺利,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3 护理体会3.1 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由于催产素引产并不适宜所有产妇,我科要求负责监护的护士必须明确催产素的使用范围,主要用于:(1)计划分娩;(2)胎膜早破;(3)过期妊娠;(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6)胎儿畸形、胎死等。
而对有下列情况者禁用或及时停用催产素:(1)明显头盆不称、胎位不正;(2)严重胎盘功能低下;(3)瘢痕子宫;(4)严重心肺功能不全;(5)前置胎盘;(6)先兆子宫破裂或痉挛性子宫收缩;(7)催产素过敏或低血压者。
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的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2-03-23T15:53:01.5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6月(上)总第193期供稿作者:刘兴华赵丽芳[导读] 催产素引产是足月引产最常用的方法,如使用得当,可使产程顺利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
刘兴华赵丽芳(固原市妇幼保健院宁夏固原756000)
【摘要】催产素引产是足月引产最常用的方法,如使用得当,可使产程顺利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减少产妇的痛苦及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若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如子宫破裂、胎儿窘迫、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因此准确控制浓度、调节滴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是促进产程进展,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
将我院近一年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催产素;引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115-01
1引产前准备
详细询问孕产次及本次妊娠经过,结合超声估计胎儿大小,骨盆测量排除头盆不称,宫颈评分了解宫颈成熟情况,引产前均进行胎心监护(NST检查)。
2用药方法
用0.5%催产素每分钟8滴(2.5 mIU/min)开始。
方法是: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行静脉滴注,调好滴速,由于产妇对催产素敏感的差异很,静脉滴注时应由小剂量开始,并先调好滴速,后加催产素。
般8滴/min 开始,然后用1ml注射器准确吸取催产素2.5U加入液体中,摇匀。
视宫缩强度和频度调节点滴速度。
每15min按等差级的比例增加滴速,直至出现每10min 3次宫缩,每次持续40~60s,为最佳的有效宫缩。
3注意产程进展
3.1首先观察宫缩情况:将手轻按在孕妇腹部,相当于宫体的位置,感觉宫缩时子宫收缩的强度、能持续多少秒、两次之间可以间歇多长时间、是否规则,并依据子宫收缩情况进行滴数的调解,使宫缩持续时间维持40s/次左右,每间歇2~3min出现一次宫缩,滴速一般不超过40滴/min,一旦出现强直性子宫收缩或病理性缩复环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
静滴缩宫素期间必须严密监测宫缩及胎心变化。
3.2严密监测胎心音:临产后由于子宫收缩影响了子宫的血流量,对胎儿氧的供应受到一定的影响,可以出现胎儿缺氧的危险性。
在严密观察产程的同时,需要每隔15~30min监听一次胎心音,应在宫缩间歇期间监听,每次不少于30s,注意监听其速率、强弱,是否规律,如出现胎心音超过160次/min或低于120次/min,或时快时慢不规律时,提示可能有胎儿宫内窘迫现象,应迅速寻找原因尽快处理,并根据情况减慢滴速,必要时停止滴注。
3.3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在宫缩时进行肛门检查,了解宫颈软硬度、薄厚、宫口扩张程度及先露下降情况,特殊情况亦可在严格消毒下做阴道检查。
正常产程是随着产程的进展宫颈口不断扩大及先露逐渐下降,如出现宫颈口不扩张或胎先露不下将或宫颈口渐渐开大而先露不下降或两者进展缓慢等异常情况时应寻找原因,及时处理,必要时减慢滴速或停药。
3.4观察羊水情况:破膜可加速产程进展,了解胎儿宫内情况,但胎膜破裂时随着羊水流出脐带易随之脱垂等并发症,故破膜后应立即听胎心音,注意观察羊水性质、量、颜色是否混有胎粪污染,可以判断胎儿宫内情况,如羊水胎粪污染严重短时间内不能经阴道分娩,可停止缩宫素改剖宫产。
4 注意事项
4.1子宫强直性收缩:当缩宫素浓度过大或滴速过快,容易引起强直性或痉挛性子宫收缩,已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子宫持续强烈收缩而没有舒张期或舒张期很短,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不理想,产道又有狭窄或胎儿过大、胎位不正等情况,阻碍了胎儿的下降,而子宫下段越来越薄,可导致子宫先兆破裂或最终破裂,致孕妇大出血,胎儿缺氧,严重时危机母儿生命。
4.2急产或软产道裂伤:由于缩宫素浓度过大或滴速过快引起强烈子宫收缩,产道阻力又不大时,助产士来不及消毒、保护会阴等,可造成产道裂伤出血、新生儿坠落伤,产后感染等严重后果。
4.3胎儿宫内窘迫:由于宫缩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或没有间歇性,严重影响了胎盘的血液循环,致使胎儿在宫内出现急性缺氧,如短时间内不能分娩,缺氧时间过长可引起死产或新生儿重度窒息等。
5 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
首先对入院分娩的孕妇做好宣教工作,讲述分娩知识,使其树立良好的心态及经阴道分娩的信心。
使其消除精神紧张、恐惧心理。
有的孕妇对宫缩痛的承受力较差,宫缩时会大喊大叫,不与配合,不能进食,甚至对自然分娩失去信心。
当出现这情况时,护士应当将手放在孕妇腹部感觉子宫收缩情况,排除子宫强直性收缩或先兆子宫破裂等情况,当排除这些因素后,护士应鼓励、关心和体贴产妇,经常陪伴于产妇身边,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其了解分娩的生理过程及应用催产素的作用,并将产程进展情况随时告诉产妇,以消除其顾虑和恐惧心理,增强信心、取得合作,并鼓励产妇进食,防止发生体力衰竭,使产程顺利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