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裙装结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9.48 MB
- 文档页数:106
裙装结构原理与设计(三)褶裙结构设计
褶裙结构设计
褶可以分为自然褶,如波形褶、缩褶;和规律褶,如普力特褶、塔克褶等。
自然褶具有随意性、多变性、丰富性和活泼性的特点。
规律褶则表现出有秩序的动感。
例1. 抽褶裙
规格:160/68A,L=1750px,W=1750px。
例2. 波形裙
规格:160/68A,L=1550px,W=1750px,H=2400px,腰宽=75px,结构制图见图3-4-12及图3-4-13。
1. 做出基本裙原型。
2. 做出分割线的位置及形状。
3. 将分割线下的部位应用切展的方法,根据褶量大小拉展。
褶量越大,拉展量越大,分割线变形越大。
但总长应保持不变。
例3. 普力特裙
规格:160/68A,L=70cm,W=70cm,原型H=96cm,褶数n=24。
1. 做出长为裙长、宽为臀围大的矩形。
2. 将矩形按效果图的褶数分成均等份,每份宽为Hn 。
3. 放出褶量,每个褶量不能大于2Hn ,以避免褶的双重叠。
4. 将腰臀差放在每个褶份中。
5. 修顺腰口线。
例4. 塔克褶裙
规格:160/68A,L=1750px,W=1750px,原型H=2400px。
1. 做出基本裙型。
2. 做出分割线,将省收在分割线中。
3. 放出褶量,用腰头固定,不需熨烫。
4. 修顺轮廓线。
例5. 节裙
规格:160/68A,L=80cm。
例6.阴褶裙
规格:160/68A,L=84cm,W=70cm,原型H=96cm,腰宽=4cm。
服装结构设计4_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裙装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服装类型,在时尚界备受瞩目。
裙装的结构设计非常重要,它不仅关乎到穿着者的外观美感,还与穿着的舒适度和功能性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裙装的结构设计和原理两个方面来介绍。
一、裙装的结构设计1.裙子的长度:裙子的长度可以根据穿着者的身高、气候和场合来确定。
一般来说,短裙更加活泼、时尚,适合夏季或者派对等场合;中长裙则更加优雅、稳重,适合正式场合;长裙更加贵气、宫廷,适合重要场合。
2.裙子的裁剪:裙子的裁剪需要考虑到穿着者的身形和体型特点。
修身款式适合身材窈窕的女性,强调曲线美;A字裙适合身材较丰满的女性,能够很好地遮盖腰部和臀部的赘肉;直筒裙适合身材匀称的女性,简洁利落。
3.裙子的腰部设计:腰部设计是裙装的重要部分,它关系到裙子的松紧度和舒适度。
常见的腰部设计有松紧带、拉链、钮扣等。
不同的设计方式会给穿着者带来不同的穿着体验和外观效果。
4.裙子的面料选择:面料的选择与裙子的质感和整体效果密切相关。
如蓬松感强的裙子可以选择蓬松的纱网面料;修身感强的裙子可以选择有弹性的面料;质感要求高的裙子可以选择丝绸、缎子等高档面料。
二、裙装的原理1.空间感的运用:裙装的设计可以通过层次感、细节处理等方式来创造空间感。
层叠设计可以使裙子更加立体饱满;褶皱和褶饰的运用可以增加裙子的纵深感;细节设计如腰部装饰、绣花等可以使裙子更加精致。
2.身体与裙子的协调:裙子设计应考虑到穿着者身体的曲线和特点。
如高腰设计可以拉长身材比例;A字裙可以修饰臀部赘肉;适当加入缀饰可以吸引眼球,转移注意力等。
3.功能性的考虑:裙子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穿着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如裙子的下摆可以选择圆下摆、直下摆等来提高穿着的灵活性;裙子的面料要选用透气性好、柔软舒适的材料;裙子的内衬设计可以避免静电和闷热感。
综上所述,裙装的结构设计涉及到长度、裁剪、腰部设计和面料选择等方面,而裙装的原理则涉及到空间感的运用、身体与裙子的协调以及功能性的考虑。
筒型裙A型裙鱼尾裙育克裙第三章直筒裙纸样设计第一节裙子介绍裙子概念与分类在人体腰围线以下穿着的服装被称为下装。
下装又分为裙装和裤装两大类,他们在结构设计上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
裙装是下装的一种,主要是女性所穿着的服装。
我们通常所说的裙装主要是以独立形式存在的裙子,但有时也把连衣裙称为裙装。
裙子是覆盖人体下身的服装,是下装的一种,在女装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至今已经成为现代女性不可缺少的服装之一。
裙子的款式可以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流行趋势进行变化,种类繁多,风格各异,能够充分体现女性的优美体态。
裙子的种类繁多,款式各异,长短不一。
但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1. 按裙子廓型的变化分类:紧身裙、A型裙、斜裙、半圆裙和整圆裙。
2. 按裙子的长短分类:裙长及膝的被称为标准裙,膝以上的被称为短裙,再短的被称为超短裙或迷你裙,裙长在膝以下至小腿部位的被称为半长裙,裙长至脚踝的被称为长裙。
超短裙、短裙、及膝裙、中长裙和长裙。
在以上变化的基础之上再加以分割、收褶、腰位以及裙摆形状的变化就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裙子,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
裙子外形线的变化有很多,如图3——1——1。
下装结构(一)波浪裙腰鼓型灯笼型3 ------- 1 -------- 1)、裙子各部位名称在学习裙子结构前,应对裙子各部位的名称有所了解,见图3――2―― 1。
、裙子纸样设计的依据裙子是覆盖人体下身的服装,因此分析人体腰围线以下的体型特征是裙子纸样设计的基础。
1在臀围线以上腰围细,臀围粗,总体近似呈圆台体,前有腹凸,后有臀凸,且腹凸的位置高于臀凸(要求前省长短于后省长)的位置,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主要是腰部的运动状态。
2 •在臀围线以下主要是下肢结构,围度逐渐减小,应该更多考虑运动状态,臀部运动主要有直立、坐下、前屈等动作。
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包括臀部运动和人体行走的尺度。
大表3-3-1 腰部变化尺度单位:CM运动姿势动作腰围增加量裙子纸样作用点正常直立姿势450前屈 1.1 腰围加放量90o前屈 1.8 腰围加放量坐着正坐 1.5~1.6 腰围加放量900前屈 2.7~2.9 腰围加放量表3-3-2 臀部变化尺度单位:CM 运动姿势动作臀部增加量裙子纸样作用点正常直立姿势450前屈0.6 臀围加放量900前屈 1.3 臀围加放量坐姿正坐 2.6~2.9 臀围加放量900前屈 3.5~4.0 臀围加放量表3-3-3 人体行走尺度单位:CM 动作距离两膝围度裙子纸样作用点行走65~73 82~112 裙摆松度登高20~40 98~128 裙摆松度U四、裙子纸样设计注意点实验取一长方形布料,使其长度等于人体腰线至膝关节的距离,其宽等于人体臀围,将这一方布覆在人体上,形成垂直状圆筒形。
裙装结构设计范文一、引言裙装是妇女最常穿的服装之一,有着丰富的种类和多样的款式。
裙装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其舒适度、美观度以及穿着感受。
因此,合理的裙装结构设计对于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优质裙装具有重要意义。
二、裙装结构设计的原则1.舒适性原则:考虑到人体的活动需求,裙装的结构设计应该保证穿着者的舒适感。
这就要求在裙装的摆裙部位和腰部设计上留出足够的空间,使穿着者可以自由地活动。
同时,材料的选择也应该舒适透气,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2.美观性原则:裙装作为一种时尚的服装,结构设计应该注重美观度。
这就要求裙装的设计要合理利用面料的特性,突出穿着者的身材优势,同时搭配合适的配饰,使整体效果更加美观。
3.功能性原则:裙装的结构设计需要与其功能相匹配。
不同的裙装应有不同的结构设计。
例如,长裙的结构应该注重保护腿部,防止受凉;短裙的结构应该注重活动性和展示腿部曲线;休闲裙的结构应该注重舒适度和方便性。
三、裙装结构设计的要素1.顶部设计:裙装的顶部设计包括领口、肩部和背部设计。
合适的领口设计不仅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款式突出穿着者的特点。
肩部和背部的设计要考虑到裙装的紧固性和舒适感,避免产生不适感。
2.腰部设计:腰部设计是裙装结构设计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到裙装的舒适感和美观度。
腰部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学原理,避免束缚腰部和呼吸困难。
同时,腰部设计还可以通过合适的尺寸和搭配腰带等配饰来突出穿着者的身材优势。
3.摆裙设计:摆裙设计是裙装结构设计中最容易变化的部分,可以根据不同的款式和要求来设计。
摆裙的设计可以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剪裁方式和裙子长度来实现。
同时,摆裙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面料的特性,避免过于紧贴或过于松散,影响舒适度和美观度。
4.其他细节设计:除了上述要素,裙装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其他细节部分的设计。
例如,裙装的口袋设计,裙装的开合方式以及裙装是否需要内衬等。
这些细节设计直接关系到裙装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女装结构设计目录第一章女装原型的绘制第二章裙子结构设计第三章裤子结构设计第四章衣身结构设计第五章领子结构设计第六章袖子结构设计第七章整体结构设计第一章女装原型的绘制第一节上衣基本结构线一、原型的部位名称(1)线:横——前后肩线、腰围线、胸围线,背宽线;竖——前后中心线、侧缝线,胸宽线,背宽线;曲——前后领口弧线、袖窿弧线;(2)点:前颈点FNP,后颈点BNP,侧颈点SNP,前后肩点SP、袖窿底点,胸乳点BP;(3)部位:前后横开领、直开领、袖窿深,前胸宽,后背宽;(4)省道:肩胛省,前后腰省;二、袖片原型的部位名称(1)线:横——袖肥线,袖肘线;竖——袖中线,前后袖缝线;斜——前后袖山斜线;曲——前后袖山弧线,袖口弧线(2)点:袖山高点(与衣片的肩点对位);(3)部位:袖山高,前后袖肥。
第二节原型结构制图一、衣身原型的平面结构制图二、衣袖原型的平面结构制图第二章裙子结构设计第一节腰省变分割线第二节腰省变褶裥第三章裤子结构设计第一节牛仔裤第二节喇叭裤第三节萝卜裤第四章衣身结构设计第一节省道、省道转移1、前后衣身原型样板的省道设计2、省道的设计及转移(1)省道的类型及名称:肩省、领省、袖窿省、腰省、侧缝省、门襟省;(2)省道转移原理省道转移的原则:(A)新旧省道的张角必须相等;(B)当新、原省道的位置不相连时,尽量通过BP点作辅助线使两者相连,以便于省道的转移;(C)保证衣身的整体平衡;(3)省道设计的三要素:(A)省道的形式(B)省量的大小(C)省尖的位置(4)省道的转移方法:(A)量取法(B)旋转法胸省转移至侧缝(C)剪切法胸省转移至肩部(二)省道转移与样板制作1、省道转移:(1)省道位置的确定(2)纸样剪切(3)省量的确定(4)纸样轮廓线的修正2、样板制作:(1)面料样板各部位放缝(2)丝缕线(3)样板标注(4)衬料样板要求第五章领子结构设计第一节立领立领:定义——从领口线其始沿着脖颈立起来,只有领座,没有领面,没有翻折关系的一类领子。
《女装结构设计与纸样:衬衫、连衣裙》阅读札记目录一、基础知识篇 (3)1.1 服装结构设计概述 (4)1.1.1 服装结构设计的定义与重要性 (5)1.1.2 服装结构设计的发展历程 (6)1.2 纸样原理与技巧 (7)1.2.1 基础的纸样制作方法 (9)1.2.2 制作纸样的常用工具与材料 (10)二、衬衫结构设计篇 (10)2.1 衬衫的基本结构与款式 (11)2.1.1 衬衫的分类与特点 (13)2.1.2 衬衫的基本结构线 (14)2.2 衬衫纸样设计 (15)2.2.1 基础纸样的绘制 (16)2.2.2 衬衫细节部分的设计 (17)2.3 衬衫的试穿与调整 (19)2.3.1 试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0)2.3.2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1)三、连衣裙结构设计篇 (22)3.1 连衣裙的基本结构与款式 (23)3.1.1 连衣裙的分类与特点 (24)3.1.2 连衣裙的基本结构线 (25)3.2 连衣裙纸样设计 (26)3.2.1 基础纸样的绘制 (28)3.2.2 连衣裙细节部分的设计 (29)3.3 连衣裙的试穿与调整 (30)3.3.1 试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1)3.3.2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2)四、实战案例篇 (34)4.1 时尚衬衫纸样设计实例 (35)4.1.1 时尚衬衫的设计理念 (35)4.1.2 实例分析 (37)4.2 优雅连衣裙纸样设计实例 (38)4.2.1 优雅连衣裙的设计理念 (39)4.2.2 实例分析 (40)五、总结与展望 (41)5.1 本书总结 (42)5.1.1 重点内容回顾 (44)5.1.2 学习成果评估 (44)5.2 未来发展趋势 (45)5.2.1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47)5.2.2 个人职业发展建议 (48)一、基础知识篇在深入探讨女装结构设计与纸样的奥秘之前,我们必须从基础做起。
女装结构设计,就是研究如何将人体曲线转化为具体的服装轮廓和内部结构。
裙装结构设计在服装结构这门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裙装结构变化较多,可以采取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这个项目的教学教案的编写中,做了以下几个创新点。
1、情境模式与教学活动的设计。
在进入课堂教学中,展示关于各类裙子图片的展示,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1、从图片中观察这些裙子是怎样变化的?2、从图片可以分析出裙子的款式变化是很多的,今天学习裙子结构设计。
短裙、超短裙短裙齐膝裙中庸裙长裙曳地裙(2)按裙腰分:装腰、无腰、连腰、低腰、高腰。
(3)按裙子外形分:H型、A型、Y型。
H 型 A 型 Y 型2、裙子尺寸控制裙子尺寸主要是三围的尺寸,三围指腰围、臀围与裙摆围。
(1)腰围后中心线分割,上端装拉链,下摆开衩。
裙子长短差异较大,开衩位置也各不相同。
②线,即提问中的侧面、腰、臀等术语。
③点,裙装中相关点的名称。
腰头(4)、制图说明 ①裙子的收省原理 裙子围度是采用臀围1/4分配方法来制作的,故腰部需要收一定的省量才能合体。
腰部收省是由于臀腰的差量引起的。
省量的大小是由臀腰差决定的,其次,我们通过分析人体的臀腰部形态,发现标准人体的臀突大于腹突。
所以前后的收省量大小也不一样。
标准人体的臀突围低于腹突围,所以前后的省长也不一样。
②裙长、臀围、摆围的关系在裙长和臀围一定的情况下,裙摆围越小,腰省越大,反之,越小。
一般情况下,摆围大于腰围时腰省比较小,甚至无腰省,这样的裙子形状,人们称它为圆台行(俗称喇叭裙)。
摆围小于臀围时腰省往往比较大,这样的裙子形状,人们称为倒圆台行(俗称旗袍式),摆围等于臀围的裙子形状为圆柱形(俗称直筒式),它的腰省介于两者之间。
③为什么裙子的后腰缝线要低落1cm 左右东方女性与西方女性相比,臀部略有下垂,致使后腰至臀部之间的斜坡显得偏长而有平坦,并在上部处略有凹进,腹部有明显的隆起现象,从侧面观察,腰际至臀底部呈S 形。
2、第三章第三节女裙款式变化(A字裙) 教案《服装结构制图》(高教版第6版)一、教材分析《服装结构制图》(高教版第6版)第三章第三节女裙款式变化(A 字裙)是针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一节专业课程。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A字裙的款式变化和结构制图,通过对不同款式A字裙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掌握A字裙的基本结构和变化规律。
本节课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和制图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A字裙的款式变化和结构制图,掌握A字裙的基本结构和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和制图技能。
教学内容包括A字裙的基本结构、变化规律、结构制图等。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解A字裙的基本结构和变化规律,让学生对A字裙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A字裙的结构制图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采用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使学生理解服装设计在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对国家文化和社会制度的认同感。
通过学习A字裙的款式变化和结构制图,学生能够理解服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
科学精神是本节课的另一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分析A字裙的基本结构和变化规律,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服装设计中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
法治意识是本节课的第三个核心素养目标。
在讲解A字裙的结构制图时,学生将学习如何遵循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培养法治意识。
学生将了解服装设计行业的法律法规,培养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公共参与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学习A字裙的款式变化和结构制图,学生将了解服装设计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公共参与意识。
2021年自学考试《服装设计学》第三章服装结构设计
第三章服装结构设计
一、裙装结构设计
裙装结构设计注意点:
1、前后片省的分配问题及设计问题
省量等于臀腰差,但是前后片的省量是不一致,省量前片占45%,后片占55%。
2、裙装腰线
裙后腰线中点标准体型下降1cm,如果是凸臀体(臀腰差量大于标准臀腰差)后腰线中点下降0-1cm,如果是瘦臀体后腰线中点下降1-1.5cm。
3、省的转化——廓形、分割、褶
廓形分为:H、A、斜裙、半圆裙、圆裙
分割:横向分割和纵向分割
褶:缩褶和规律褶(活褶、明褶、暗褶、塔克褶、普利特褶)
作业:结合自身体型,绘制裙装结构样板,并找到一款本身喜欢的裙装的效果图或照片,按照图把裙装的结构设计绘制结构图,然后做出准确实验样衣。
二、裤装结构设计
1、省的分配
与裙装有点区别前片占40%,后片占60%,为什么与裙装不一样呢,就是因为存在一个档,因为后臀股沟部位形状与裙装不一样,裙装后中是平的,而裤装是内凹的,所以后片省量偏大一些,同时后片省量大部分在后中。
在这些省的分配里面前中按照具体情况一般取0-1cm,前侧缝一般取1-2cm,前片剩余的放在中间,如果中间省量如超过3cm,就可以分成两个;后片后中的省量是由后中线倾斜角度决定,后侧缝0-1cm,其余剩余部分放在中间,按照省量大小分两个或一个省。
第三章裙装结构原理与设计第一节裙装原理一、测量部位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臀围: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裙摆围:裙子下摆周长裙长:腰节线至所需裙长的长度二、裙装基本结构线名称三、裙装的分类(一)按裙装的长度分类:超短裙,短裙,膝裙,中长裙,长裙等。
(二)按腰位高低分类:低腰裙,无腰裙,腰带裙,高腰带裙,高腰裙等。
(三)按裙外形分类:窄裙,直裙,A字裙,斜裙,圆裙等。
(四)按裙的片数分类:一片裙,四片裙,多片裙,节裙等。
(五)按褶的类别分类:单向褶裙,对褶裙,活褶,碎褶,立体褶等。
四、裙原型裙原型是取自女体直立状态下绕腰、臀部一周所形成的旋转体形态。
(一)作前中心线(1),上平线(2),下平线(3)。
(二)作臀围线(4),中臀围线(5),侧缝线(6),后中心线(7)。
(三)确定前腰侧点(8),后腰侧点(9),后中心点(10)。
(四)画顺前侧缝线(11),后侧缝线(12),前腰口线(13),后腰口线(14)。
(五)作前后省。
第二节裙装结构分析一、裙装的放松量(一)腰围的放松量人在呼吸及站、坐时腰围会有2cm的差值变化。
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体腰部周长缩小2cm时,人体不会产生强烈的压迫感,所以裙装的放松量可控制在0~2c m。
(二)臀围的放松量臀围放松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裙装的造型风格。
人体一般坐立的变化需要,臀围的放松量一般控制在4~6cm左右。
(三)裙摆围的放松量裙摆围的大小由款式的造型而定。
宽松裙的摆围可呈A形,圆形,甚至超过360°。
运动类型裙摆围波浪起伏、飘逸、舒展,而合体的裙摆围设计则要考虑到人体的活动范围。
裙叉一般开在距腰口线40cm以下为宜。
无裙叉的裙摆围应随裙长的增加而增加。
二、臀高线的确定臀高线与人体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一般认为臀高线距腰口线的距离为身高/10+1,也有按H/6计算的。
还可实际测量从腰节线至臀围线的长度进行确定。
三、腰省的确定(一)省量腰省量为腰臀围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