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料中维生素要合理添加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维生素C的作用及功能维生素C在养猪应用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和动物有多种作用和功能。
下面将重点介绍维生素C的作用和功能,并探讨其在养猪应用中的意义。
1.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减少自由基的形成和损害细胞的氧化损伤。
在养猪过程中,维生素C可以帮助猪减少氧化应激导致的损伤,增强猪的抗氧化能力,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免疫调节作用:维生素C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并促进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产生。
在养猪中,维生素C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其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减少猪的感染风险和疾病发生率。
3.抗炎作用:维生素C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在养猪中,维生素C的抗炎作用可以帮助猪减少炎症反应,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猪的疼痛和不适感。
4.抗肿瘤作用:维生素C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并促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在养猪中,维生素C的抗肿瘤作用可以减少猪的肿瘤风险,保护猪的身体健康。
5.抗应激作用:维生素C可以减轻和缓解机体的应激反应,对抗各种应激因素的作用。
在养猪中,维生素C可以帮助猪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少应激对猪的不利影响,维持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
在养猪应用中,维生素C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提高猪的免疫力:维生素C可以增加猪的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猪的抗病能力。
2.改善猪的生长性能:维生素C可以帮助猪减少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提高猪的饲料转化率,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改善猪的生长性能。
3.减少疾病发生率: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作用,可以帮助猪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的疾病风险,减少猪的疾病发生率。
4.提高猪肉质量:维生素C可以促进猪体内胶原和肌纤维的合成,改善猪的肉质和口感,提高猪肉的品质和附加值。
总之,维生素C在养猪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它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改善猪的生长性能、减少疾病发生率和提高猪肉质量。
饲料添加剂的合理使用为预防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引起的仔猪腹泻,在日粮中合理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很有必要的。
锌、铜、硒、维生素E 和生物素等对断奶仔猪抗腹泻很关键。
其中有的是通过改善饲料的转化效率。
增强猪体的体质和免疫力而发挥作用,有的则是直接有抗菌和抑菌作用。
这些物质的适量补给,对预防腹泻有明显的效果,具体添加量按饲养标准使用。
铜可降低小肠脲酶活性,锌可以杀死细菌,从而起到预防腹泻的作用。
仔猪由于断奶应激和日粮成分的改变,体内消化酶分泌不足。
加之应激对消化酶活性增长有下降影响。
因此。
有必要添加外源性酶来协助消化,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消化不良。
目前使用的酶制剂包括胃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类、糖类分解酶、淀粉酶等。
通过添加蛋白酶、淀粉酶可弥补内源性消化酶不足,提高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
添加纤维素分解酶、木聚糖酶等外源酶。
可提高日粮中不能被动物分解的寡聚多糖的消化率,且能降解抗营养因子,降低肠道的粘稠度,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消除消化不良,减少腹泻的发生。
在仔猪补料和断奶时,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酸化剂,可使仔猪胃内pH值下降,促进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提高对食糜中蛋白质的消化率,降低消化障碍的发生率。
此外,有机酸具有较强的消炎、杀菌能力,可通过降低pH值抑制致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益生菌的增殖,保持仔猪肠道的微生态平衡,防止和减少仔猪腹泻发生。
充足的采食量对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极为重要。
因此,如何改善仔猪饲料的适口性,已成为养猪业所关注的问题。
仔猪的嗅觉比较敏锐,对饲料的味道与气味比较敏感。
所以在断奶仔猪日粮中应用不影响胃肠消化吸收的饲料调味剂,不仅能引诱仔猪进食、尽早开食、提前断乳,而且能增加采食量、促进其生长发育、减少腹泻的发生。
Summarize and reviews | 综述与专论122 ·2021.17在结肠中。
一种高效且专门的载体介导的系统,用于吸收细菌合成的B-维生素(硫胺素、叶酸、生物素、核黄素、泛酸)。
因此,部分结肠合成的维生素,可能在猪体内稳态的微调中起作用[2]。
1.2 抗生素对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合成维生素的影响抗生素的使用会抑制微生物群并改变其组成,会增加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猪体内的亚治疗水平的抗生素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影响脂溶性维生素E 的吸收。
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导致猪肠道共生微生物种群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影响维生素的合成和吸收。
1.3 维生素和饮食结构对猪肠道微生物组的影响饮食中补充维生素不仅会影响肠道的组成,还会影响肠道细菌群落的活动,维生素可能在细菌的代谢和基因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B-12可能通过其公认的抗菌或抗微生物活性影响肠道微生物种群。
减轻细菌病原体中抗菌素耐药性的传播,相似的特性可能至关重要。
维生素(A 、B1、B2、B6、B12、C 、D 、E 和K )与抗生素对细菌菌株的协同作用。
在不同的维生素之间及在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菌株中,效果都各不相同,核黄素与抗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的抗生素协同作用最有效,这是猪养殖业中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肠道微生物群可以通过多种饮食因素调节,这些因素既对微生物组有害又有益。
未消化的底物主要取决于营养成分和从小肠到大肠的采食量。
虽然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流入后肠会产生有益的影响,但后肠中微生物群过度的蛋白质发酵会导致肠道营养不良,进而导致猪断奶后腹泻(PWD )。
胆汁酸是重要的微生物群调节剂,如果不被吸收可能会促进胆汁酸耐受细菌的生长。
除将所有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视为“真正的”益生元外,现在已经认识到,几种非碳水化合物的结构(例如多酚,矿物质或维生素)也可发挥这种功能。
2 维生素影响猪免疫功能的机制(1)维生素A 。
猪的饲料营养成分与配方比例猪是人类常见的农产品,其饲养过程中的合理饲料供给对于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猪的饲料营养成分和配方比例是确定猪饲料配制的基础,本文将深入探讨猪的饲料营养需求和配方比例的相关知识。
一、猪饲料营养需求1. 能量:猪的生长和生理功能维持需要能量供应,能量来源主要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猪的能量需求量与其体重、生长阶段和环境温度有关。
2. 蛋白质:蛋白质是猪体内组织构成的主要成分,对猪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猪的蛋白质需求量与其体重、生长速度、种类和环境因素有关。
3.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猪需要适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代谢。
猪对钙、磷、镁、钠、钾、铁、锌、铜等矿物质的需求量较大。
4. 维生素:猪需要多种维生素来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长发育。
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群以及维生素C。
二、猪饲料配方比例猪饲料的配方比例需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体重、品种和生产目标进行调整。
下面是一些常见饲料配方比例的建议供参考:1. 生长猪配方比例:- 蛋白质:约16%-18%- 能量:约3000-3200千卡/千克- 钙:约0.7%-0.8%- 磷:约0.5%-0.6%- 色氨酸:约0.8%-1%- 赖氨酸:约0.45%-0.5%- 蛋氨酸:约0.4%-0.45%2. 肥育猪配方比例:- 蛋白质:约14%-16%- 能量:约2900-3100千卡/千克- 钙:约0.7%-0.8%- 磷:约0.4%-0.5%- 赖氨酸:约0.35%-0.4%- 色氨酸:约0.8%-0.9%- 蛋氨酸:约0.35%-0.4%3. 孕猪配方比例:- 蛋白质:约14%-16%- 能量:约2900-3100千卡/千克- 钙:约0.8%-0.9%- 磷:约0.5%-0.6%- 色氨酸:约0.5%-0.6%- 赖氨酸:约0.4%-0.45%- 蛋氨酸:约0.35%-0.4%4. 哺乳猪配方比例:- 蛋白质:约18%-20%- 能量:约3200-3400千卡/千克- 钙:约1.0%-1.2%- 磷:约0.8%-1.0%- 色氨酸:约0.8%-1%- 赖氨酸:约0.8%-0.9%- 蛋氨酸:约0.7%-0.8%请注意,以上是一般的建议比例,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地区、环境和猪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饲料中维生素含量标准
一、维生素A的限量标准
维生素A是动物生长、繁殖和免疫等方面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饲料中维生素A的限量标准是根据动物分类和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猪为例,幼猪每千克饲料中的维生素A限量为9000-15000 IU,生长育肥猪每千克饲料中的维生素A限量为5000-9000 IU。
二、维生素D的限量标准
维生素D是维持动物骨骼正常发育和免疫系统健康的重要营养素。
饲料中维生素D的限量标准也根据动物的品种和生长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鸡为例,每千克饲料中的维生素D限量为1000-6000 IU。
三、维生素E的限量标准
维生素E是维护动物运动能力、生殖健康和免疫功能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饲料中维生素E的限量标准同样与动物的品种和生长阶段有关。
例如,猪的每千克饲料中的维生素E限量为40-60 IU。
四、维生素K的限量标准
维生素K是维持动物正常凝血功能和骨骼生长的关键所需营养素。
饲料中维生素K的限量标准因动物品种和生长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幼猪每千克饲料中的维生素K限量为0.1-2.0 mg。
综上所述,饲料中维生素限量标准因动物品种和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这是为了保证动物摄入适量的维生素,同时避免过量导致的不良影响。
育肥猪饲料配方
育肥猪饲料配方是指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选择不同种类饲料,进行合理的配合,使猪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增强猪的生长和发育能力,达到育肥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幼猪饲料配方
幼猪出生后三周内,主要以母乳为主食,此时的幼猪需要摄入大量的蛋白质和糖类,以满足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
同时,幼猪还需要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强化身体免疫力。
建议幼猪饲料配方:发酵的母猪奶替代品、小麦、豆粕、玉米、鱼粉、骨粉、维生素E、矿物质等。
二、育肥猪饲料配方
育肥期猪最需要的是蛋白质和能量,以保证肉类的质地和口感更佳。
但是过多的能量会增加脂肪的积累,所以,育肥期的猪需要适量控制能量的摄入,保证蛋白质和能量的均衡。
建议育肥猪饲料配方:粉碎的玉米、豆饼等,蛋白质含量高于15%以上的鱼粉、骨粉等,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
三、成熟期猪饲料配方
成熟期的猪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证猪的体重保持在稳定的水平。
同时,聚集了一定的脂肪也会影响坐骨肌的质地和口感。
建议成熟期猪饲料配方:粉碎的玉米、豆饼等,白磷、饱和酸和必需脂肪酸等。
在配方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量的饲料,确保猪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促进生长和健康。
当然,饲养猪的环境、生产制度等都非常重要,配方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猪所需微量元素补加方法在养猪生产中,大家都知道蛋白质饲料和碳水化合物等饲料对猪的发觉重要作用,并在猪的日粮中需注意鱼粉、血粉、豆饼、棉饼、玉米、高粱、麸皮等的供给。
但有的但他却忽视了营养物质“微量元素”的供给,导致出现猪体重增加受阻和山羊繁殖能力下降的情况。
在猪发育和繁殖过程中,数量非常多的微量元素,如铁、铜、钴、碘、锌、镁、硒等,它们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此,现将它们在猪发育和繁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补加方法介绍如下。
铁:是猪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各种氧化酶的组成物之一。
初生仔猪体内铁的储存量和母猪奶中铁的含量都很少,哺乳期仔猪除了从奶中获得铁以外,如果不能从其他途径获得铁,就很容易会发生贫血症。
补充铁的方法是:挖取红色土壤的深层土撒在猪圈的一角,让仔猪自由舔食。
无红土的水生植物地方可从土壤深层挖出一些泥土,再加入铁、铜溶液(用2.5克硫酸亚铁和1克硫酸铜,溶于100毫升清水中),制成蚕豆粒大的土块,晒干后才放在食槽内,让仔猪自由舔食。
铜:银一金对猪的血红蛋白的形成有催化作用,并和骨骼的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代谢有关,是猪机体内各种酶的组成物和活化剂。
如果猪只缺铜,在饼饵饲料中添加2毫克硫酸铜即可,喂多了易发生中毒。
钴:钴是维生素B12的组成物。
如果缺钴,会影响铁的代谢。
猪对钴的需要量极微,饲料中加入百万分之十五的氯化钴或硫酸钴,就可促其生长发育。
锰:锰硫具有促进猪体内磷和磷的代谢、加速骨骼的形成等作用。
解决猪缺锰的方法是:多喂些小麦麸皮、燕麦和青绿饲料。
冬春季节青绿肉类缺乏时,喂些含锰丰富的发芽饲料。
碘:猪体内缺乏碘时,主要个股表现为甲状腺肿胀,代谢机能降低,生长发育受阻,丧失生殖能力。
严重缺乏时还会造成死亡。
怀孕肉食如果缺碘,易产死胎或产无毛仔猪。
防治方法:在母猪产仔前10天左右,将含0.02%碘化钾的食盐按1%的比例加在母猪混合饲料中喂给。
锌:锌是构成碳酸水解酶的金属元素。
碳酸水解酶起着催化体内碳酸合成和分解的作用。
猪日粮中微量元素的影响与调节作者:王道坤来源:《湖南饲料》 2013年第3期王道坤(山东省沂水县第二职业中专 276400)矿物元素是猪体内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根据需要量大小,矿质元素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占体重0.01%以下的为微量元素,主要包括铁、铜、钴、锰、锌、硒、碘等。
微量元素虽然不产生能量,但却参与猪生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具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
微量元素在体内不能相互转化或代替,必须从饲料或饮水中供给。
日粮中微量元素不足,会影响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日粮中微量元素过量,既会导致中毒死亡,还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调配猪饲料,必须合理补充微量矿物元素。
铁。
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多种氧化酶的成分,对猪机体的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有重要作用,可以维持猪体健康,防止发生贫血,还能防止脂类氧化、保持猪肉风味。
每千克日粮中铁的含量,哺乳仔猪需要80毫克,母猪需要110毫克,生长猪需要60~110毫克。
除块根外,大部分饲料中铁的含量都超过猪的需要量,尤其是幼嫩青绿饲料、鱼粉、血粉等含铁都很丰富,所以,猪日粮中一般不需要另外补充铁元素。
哺乳仔猪正常生长每日需要7毫克铁,但母猪乳汁中仅能提供1毫克铁,所以,哺乳仔猪容易患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不良、皮肤黏膜苍白、头肩部肿胀。
给仔猪补铁可采用口服法或注射法。
口服法:将2.5克硫酸亚铁、1克硫酸铜,溶于1000毫升水,用纱布过滤后,装入奶瓶中让仔猪吸吮,或者在仔猪吃奶时滴在母猪乳房上,每头每天约需10毫升;注射法可选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或铁钴注射液,一次深部肌肉注射2毫升。
铜铜是酶系统的重要成分,在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猪缺铜时会出现贫血、骨质发育不良,易发生骨折。
天然饲料中含有足够的铜,能够满足猪生长发育的需要。
每千克日粮中铜的含量,幼猪需要6毫克,母猪需要5毫克,生长猪需要4~10毫克。
用每千克含125~200毫克铜的日粮饲喂生长猪,可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但若每千克日粮中铜含量超过250毫克,则会导致中毒,损伤猪的肝、肾功能。
维生素a在饲料中的添加标准
维生素A是一种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生长发育、视力、免疫功能和生殖健康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可以确保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
根据不同的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维生素A的添加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动物的维生素A添加标准的参考值:
1. 猪:
- 生长猪: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应为2500-3000国际单位(IU)。
- 母猪: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应为2500-3000国际单位(IU)。
2. 禽类:
- 肉鸡: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应为2000-3000国际单位(IU)。
- 蛋鸡: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应为2000-3000国际单位(IU)。
- 母鸡: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应为2000-3000国际单位(IU)。
3. 反刍动物(牛、绵羊、山羊等):
- 谷物饲养: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应为1500-2000国际单位(IU)。
- 青贮饲养: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应为2000-3000国际单位(IU)。
请注意,以上数值仅为一般参考值,实际添加量可能还需根据特定饲料配方和动物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一定要遵循当地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地添加维生素A。
最佳的添加量可以通过和兽医或饲养专家进行咨询和评估来确定。
猪饲料调制和饲喂方法猪饲料调制和饲喂方法对于猪的生长和养殖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饲料调制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质量。
同时,正确的饲喂方法也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饲料调制和饲喂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猪饲料调制2.基础饲料选择:选择适合本地环境和猪品种的基础饲料作为饲料的主要成分。
常见的基础饲料包括玉米、大豆粉、麦麸、鱼粉等。
确定基础饲料的比例时,需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合理的配比。
3.辅助饲料添加:根据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辅助饲料进行添加。
辅助饲料可以包括豆粕、油麸、花生粕等。
辅助饲料的添加可以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增加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
4.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猪的生长和免疫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可以改善猪的免疫力和骨骼发育。
可以向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D3E、硫酸锌等。
5.添加促生素:促生素是一种能够促进猪生长的特殊物质,能够提高猪肉的产量和质量。
可以添加一定量的促生素,并根据兽医建议合理使用。
二、猪饲料饲喂方法1.定时定量饲喂:猪的饲喂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和数量进行,保证猪每天摄取足够的饲料。
对于幼猪,应该定时细分饲喂,保证其在成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营养。
2.节食饲喂法:节食饲喂法是指饲喂量逐渐增加的过程。
猪在刚入栏时要逐渐适应新环境,饲喂量要逐渐增加,使其消化系统适应饲料的改变,防止猪受到胀气或腹泻的影响。
3.分离饲喂: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猪,需要进行分离饲喂。
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调整饲喂量和饲喂比例,保证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4.多次饲喂:为了保证猪的营养供给,可以采用多次饲喂的方式,将整天所需的饲料分成3-4次饲喂。
这样可以让猪保持饥饿感和稳定的血糖水平,促进其食欲和生长。
5.水源充足:猪在饲喂过程中也需要适量的水分摄入。
水能够帮助消化,促进营养吸收和排泄。
因此,饮水设施要齐全,并保持水源的清洁和充足。
养猪的饲料配方养猪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合理的饲料配方。
猪是杂食性动物,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才能保证其生长发育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养猪的饲料配方,帮助养猪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提高猪的生产效益。
一、猪的饲料营养需求1.蛋白质猪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占比较高,一般在15%-20%之间。
猪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才能保证其生长发育和肌肉生长。
蛋白质来源有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植物蛋白来源有豆类、麦类、玉米等,动物蛋白来源有鱼粉、肉骨粉等。
2.碳水化合物猪的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比较高,一般在50%-60%之间。
碳水化合物是猪体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可以保证猪体内代谢正常。
碳水化合物来源有玉米、麦麸、小麦等。
3.脂肪猪的饲料中脂肪含量较低,一般在2%-4%之间。
脂肪是猪体内的重要能量来源,同时也是猪的饱腹感来源。
脂肪来源有豆油、棕榈油等。
4.维生素猪的饲料中维生素含量也比较重要,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
维生素是猪体内的重要营养素,可以保证猪身体健康。
二、饲料配方1.初生猪仔饲料配方初生猪仔的饲料配方需要注意蛋白质含量,一般在20%-24%之间。
初生猪仔的饲料配方主要包括豆粕、麦麸、玉米等。
2.育肥猪饲料配方育肥猪的饲料配方需要注意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在55%-60%之间。
育肥猪的饲料配方主要包括玉米、麦麸、豆粕等。
3.母猪饲料配方母猪的饲料配方需要注意维生素含量,一般需要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等。
母猪的饲料配方主要包括玉米、麦麸、豆粕等。
三、饲料配方的制定方法1.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制定饲料配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对营养需求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
初生猪仔需要高蛋白饲料,育肥猪需要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母猪需要添加维生素饲料。
2.根据饲料成本制定饲料配方饲料成本是影响养猪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根据饲料成本制定饲料配方。
一般情况下,饲料成本越低,养猪效益越高。
养猪应正确选用饲料的添加剂
目前养猪应用饲料添加剂,由于品种繁多,必须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正确选用饲料添加剂,才能使猪增进食欲,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繁殖率,增强免疫力,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现就如何正确选用饲料添加剂介绍如下:(一)矿物质饲料添加剂:是以常量元素钾、钠、钙、磷、镁和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等组成。
多以碳酸氢钙或磷酸氢钙为载体,添加膨润土、饭麦石、沸石粉或各种微量元素配制而成。
这种饲料添加剂适用面广,各年龄的猪均可喂饲。
(二)维生素饲料添加剂:是以微量元素配制一定量国际单位的多种维生素粉剂,主要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这种饲料添加剂适用于工厂化、规模化养猪或青饲料缺乏的季节,配种的公猪、妊娠母猪和开食仔猪均可喂饲。
(三)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是微量元素添加一定量的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和蛋氨酸,这种饲料添加剂,适用于育肥猪、母猪妊娠前期和后期喂饲。
(四)药物饲料添加剂:是以微量元素配之一定量的药物。
其药物有土霉素、四环素粉、呋喃类和磺胺类药粉,这类添加剂应严格按有关规定使用。
适用于易发病的季节和患有慢性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疾病及仔猪断奶后喂饲。
(五)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多由消食健胃、驱虫、止泻、抗菌消炎的中草药组成。
这种饲料添加剂,适用于育肥猪的初期、哺乳期母猪和病毒性疾病的预防。
(六)酶类饲料添加剂是以淀粉经微生物发酵制成,
有植酸酶、纤维素酶,主要用于开食仔猪。
中猪配合饲料标准
一、饲料原料
中猪配合饲料应采用优质的玉米、豆粕、麦麸、鱼粉、骨粉等原料。
其中,玉米应具有新鲜的黄色、无发霉、无虫蛀;豆粕应色泽鲜亮、颗粒均匀、无杂质;麦麸应具有淡淡的麦香味、无发霉;鱼粉应色泽鲜黄、无异味、无虫蛀;骨粉应颜色洁白、无杂质。
二、饲料添加剂
中猪配合饲料中应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添加剂,以满足猪的生长需求。
添加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
三、饲料配方
中猪配合饲料配方应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设计。
配比应合理,营养均衡,满足猪的生长需求。
同时,应考虑到原料供应和成本控制等因素,确保配方的可行性。
四、饲料营养含量
中猪配合饲料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满足猪的生长需求。
具体营养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饲料卫生标准
中猪配合饲料的卫生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饲料的安全卫生。
同时,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卫生条件,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六、饲料加工工艺
中猪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应合理,确保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加工过程中
应考虑到原料的特性、温度、压力等因素,确保饲料的质量稳定。
七、饲养管理
在中猪饲养过程中,应注重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通风、光照等条件,确保猪的生长环境良好。
同时,应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和卫生情况,及时调整饲养方案,确保猪的健康生长。
猪的饲料配方和营养平衡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动物之一,它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肉类来源之一。
猪饲料的配方和营养平衡对于猪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猪饲料的配方原则、关键成分以及营养平衡的重要性。
一、猪饲料配方的原则在制定猪饲料配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适宜的营养需求: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应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量来编制饲料配方。
比如,生长期的猪需要高蛋白含量的饲料来促进肌肉生长,而生产期的母猪需要更多的能量和维生素。
2. 质优价廉:猪饲料的配方应该以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为目标,同时确保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充分供给。
3. 动物源性蛋白的合理利用:由于猪是杂食性动物,可以从谷物、豆类和动物源性蛋白中摄取所需的蛋白质。
为了合理利用动物源性蛋白,我们应该将肉骨粉、鱼粉等添加到饲料中。
4. 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生长环境会影响猪对营养的需求。
在配制猪饲料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来确定合适的饲料成分和比例。
二、关键成分在猪饲料的配方中,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成分:1. 能量源:猪饲料中的主要能量源包括谷物、豆类和蔗糖。
谷物如玉米、高粱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猪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
豆类如大豆、豌豆等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可以提供额外的能量。
2. 蛋白质:猪饲料中的蛋白质通常来自于植物或动物源性成分。
豆粕、菜籽粕等属于植物蛋白源,肉骨粉、鱼粉等属于动物蛋白源。
蛋白质是猪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组织。
3. 维生素和矿物质:猪饲料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猪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和生殖能力,矿物质如钙、磷、铁等是骨骼健康和血红素合成的必需元素。
4. 纤维素:猪饲料中的纤维素主要来自于谷物皮层、秸秆等植物性原料。
纤维素可以促进猪的消化道蠕动,增加食物的停留时间,有利于猪的消化和吸收。
三、营养平衡的重要性猪饲料中的营养平衡对于猪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猪饲料中维生素要合理添加
在生产实践中,如何使用好维生素是较为令人头疼的事。
一般营养性添加剂是根据饲养标准来确定的。
饲养标准所列的维生素需要量应是最低需要量,是养殖动物处于中立温度区,健康良好条件下从饲料中获得的量。
但在生产中,出于环境条件、饲料加工工艺、饲料储存时间、饲料组成、生产水平及饲养对象健康情况变化较大,所以根据生产经验,其饲料中的添加量要比饲养标准中建议的需要量高。
日粮中维生素的推荐量一般均大于饲养标准中的需要量。
生产维生素产品的公司所提出的推荐量均大于科学工作者或品种公司的推荐量,一般应科学工作者或品种公司的推荐量。
饲料中按维生素生产厂家推荐的添加维生素量可能对饲养动物健康与体内储存有一定好处,但在经济效益上不一定达到理想结果,维生素的合理添加会大大促进饲养动物的健康生长发育,生产者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和生产饲喂效果,每千克饲料中最低维生素含量建议考虑以下因素:1.一般植物性饲料中不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即使经包囊技术的维生素A 和维生素D也容易失活,所以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推荐量比需要量应大几倍到十几倍。
维生素K、维生素E推荐量比饲养标准应高3倍~5倍。
2.维生素B2与维生素B5添加量应高于饲养标准的需要量,提高1.5倍~2倍。
3.常用饲料中维生素B1、维生素B6含量丰富,为了降低成本,用量可比饲养标准需要量低一些。
动物性饲料和豆饼饲料中含有较多胆碱,所以添加量应比饲养标准需要量低为宜;同时氯化胆碱呈碱性,与其他维生素添加剂一起配合时,影响其他维生素的效价,一般不予混合在内,应单独添加。
4.生物素在饲料中含量丰富,可以比需要量降低一些;生物素价钱高,添加一定量时未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许多商用维生素中均不加生物素。
5.其他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泛酸可按需要量添加,饲料中含量作为一个安全量看待。
维生素添加剂添加量一般每吨饲料中添加200克~3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