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惜时专心苦读是学习八年级历史知识的一个好方法。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的知识点归纳,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1-4课

第1课: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内容有: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⑤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 1949 年 10月 1 日,开国大典隆重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

1、抗美援朝:(1950.10—1953.7)

原因: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②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③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间:1950年10月

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队总司令:彭德怀

胜利:1953年7月,美国被迫签定停战协议。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其中黄继光和邱少云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3、黄继光: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邱少云:在一次潜伏任务中,敌人的炮火燃烧到邱少云的身上,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烧死。

第3课:

1、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农民受尽剥削,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开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具体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1952 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解放。

2、土地改革的意义: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 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巩固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4课:

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并取得显著成绩: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③第一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④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⑤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了西藏。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5-8课

第5课:

1、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手工业采取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4、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第6课:

1、1956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此后,党中央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3、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1956年—1966年十年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5、铁人(大庆油田)——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第7课:

1、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毛泽东决定发动““””。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的决定,

2、“”:

时间:1966年—1976年

指挥机构:“中央“”小组”

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先粉碎掉林彪后粉碎掉江青)

“”中最大的冤案:刘少奇被开除出党,含冤而死

结束: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的结束。

3、““””开始后,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都进行了抗争,批评““””中错误的做法,但却林彪、江青等人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第8课:

1、““””后,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持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年底

内容: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凡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考试高分必备!

小编特别整理了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为大家选用参考,相信这些专题知识点帮助大家掌握的知识更牢固! 家长和老师们也可以打印出来给班级的孩子们使用。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10.1) 一、筹备新中国成立的是什么会议?作出了哪些决定(内容)?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1.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内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意义/作用: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意义是什么?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为什么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因为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三、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文件、意义是什么?

1、文件:1951年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 抗美援朝 (1950.10~1953.7) 一、抗美援朝的原因、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原因:(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2)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性质:反侵略战争 3.过程:(1)军队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时间;1950.10 ;司令员:彭德怀 (2)主要战果: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三八线”附近。 (3)结束标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5.英雄事迹:舍身堵枪口: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严守纪律,烈火烧身:邱少云 6.“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三 土地改革 (1950~1952) 新中国成立初土地改革的原因、内容、方式(措施)和意义是什么?1.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②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2.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3.开始标志: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要点汇总 撰写人: 班级:姓名: 第一课: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到那些作用?(两种) 3.人民英雄纪念碑三个时间的含义及代表性事件和意义? 4.西藏解放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5.新中国诞生的国内及国际意义有哪些? 第二课:1.抗美援朝开始的时间、结束时间、出兵作战纪念日、目的、司令员、军队名称。 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3.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是“最可爱的人”?代表人物有哪些? 第三课:1.土地改革的时间、措施、内容、结果、意义。第四课: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容、成就、意义? 2.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会议名称、宪法性质。 第五课:1.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实施办法。、 2.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 第六课:1.中共八大时间、八大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意义?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时间、内容。 3.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失误、原因、表现、结果。 4.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两次失误有哪些教训。、 第七课:1.文化大革命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原因、目的、结束标志。 2.文化大革命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及覆灭的时间、标志。 3.文化大革命期间最大的冤案。

4.四五运动的时间、性质、意义。 5.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第八课: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思想界展开一场什么讨论,结果及意义是什么?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内容、意义? 3.我国第四部宪法颁布的时间及性质。 第九课:1.对内改革(改革先从开始) ①措施:农村改革实行。 (1)目的: (2)内容及作用: ②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 (2)对国有企业实行,实行。 (3)实行的制度。 2.对外开放中第一批建立的经济特区、发展的方向、对外开放的格局。 3.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第十课:1.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的人物、时间、内容。 3.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内容、影响? 4.邓小平理论地位的确立过程? 第十一课:1.我国在对待民族问题上实行 (政治)和 (经济)政策。 2.为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又实施了。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 第十二课:1.“一国两制”提出者、目的、含义、意义? 2.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意义? 第十三课:1.不同时期,我国对台的不同政策有哪些? 2.两岸授权交往的团体成立的时间、名称、会长? 3. 年,两会会长在谈判,达成“”的共识,即“”。 4.发展两岸关系的现实意义?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期中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期中 本期中考试会考察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我 们在学习历史下册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在这篇文章中, 我将向大家介绍八年级历史下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对大 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19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向欧洲大陆扩散,德国、法国、 意大利等国家都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这一时期,生产工艺和技 术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机器代替人力,大规模生产和流水线 作业使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从而打破了封建制度下的手 工业的生产方式。 工业革命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它还对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它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加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实力,从 而影响了世界格局。 二、大航海时代和殖民扩张

大航海时代是指欧洲航海家为了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和新的殖民 地而进行的发现和征服活动。15世纪迄今的500多年中,欧洲列 强曾征服了全球约四分之三的陆地,建立了大量殖民地与附属国,成为地球上的霸主。 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了诸多好处。它促进了海运业与贸易发展,增加了财富和资源,提高了生活水平。但同时,它也带来了很多 的负面影响。 例如,殖民扩张严重扰乱了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秩序,并 使许多地区遭受剥削和压迫。那些没有得到殖民地权益和殖民地 财富的人们在被禁止进行国际贸易后的痛苦中挣扎。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资本主义是一种封建主义的发展。它是指生产资料为私有财产,资本家出资购买生产资料和雇用劳动力,生产得到了国家的保护,利润可以用于扩张生产,同时工人通过买卖自由出卖劳动力赚取 工资,并获得了人身自由和财产自由。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期中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期中 期中考试就要来了,各科目都要复习了,那么,同学们复习好历史知识点了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期中,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期中之一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召开 (1)背景:①国际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 ②国内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分析。 国内主要矛盾: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 (2)时间与地点:1956年,北京 (3)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失误 (1)主要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3)失误原因: ①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 ③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影响:① 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 ② 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5)调整:

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二、建设成就与模范人物 (1)建设成就 ①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新产品全部自给。 ②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2)模范人物及其先进事迹 ①邓稼先:为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 (注:“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②王进喜:参加大庆油田会战,为中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自给作出贡献,被誉为“铁人” ③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风沙,被誉为“书记的好榜样““党的好干部”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期中之二 一、动乱和灾难 1.时间:1966~1976年 2.原因 (1)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而发动“文化大革命”。 (2)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3.开始: 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4.动乱表现: 全国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迫害,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 5.抵制抗争: ①“二月逆流”: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错误

八年级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优秀10篇)

课开放篇一 1、先从农村开始: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 附:农村经济体制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目的是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对外开放: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广州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开始的;开放格局:开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 3、国企:三个方面,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2、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发生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 3、为新中国成立做好准备的会议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 4、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但没有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5、三大改造的完成既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 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 7、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是开国大典,而非抗战胜利; 8、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的事件是新中国成立; 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屡败局面的事件是抗战胜利; 9、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三次剧变: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开放; 10、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而非祖国统一; 土地----农业的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而土地没有改变所有制,依然是土地私有制,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国有。 12、一五计划的成就中“一桥三路”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而不是铁路;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一、中国现代发展线索 1、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议会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内容】 新中国的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进入过渡时期。 ○2标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3标志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被推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4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比如:1953年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等】 2、过渡时期(1949—1956年):这个时候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实质) 内容:○1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这是发展生产力】 ○2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改)【这是改变生产关系】——实质就是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五计划(1953—1957年):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而制定,目的是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内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步完成三大改造。成就见课本21页。 顺利完成一五计划的原因有:○1中共的正确领导,人民的辛勤劳动。○2新政权的巩固,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提高了人民的建设热情。○4苏联的帮助。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 中占主导地位。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1976): ○11956—1966年:1956年中共八大——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1962底年国民经济开始复苏 ○21966—1976年十年文革期间:开始的标志是1966年的“五一六通知”,结束的标志是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革发生的原因、性质、后果。 5、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知识点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即将到来,大家都在复习备战。本文将重点梳理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该时期从420年到589年,共170年。南北朝时期存在了南北两个朝代,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政治、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主要内容有: 1.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分裂统治的政治制度。南朝先有宋、齐、梁、陈等国,北朝先有北魏、东魏、北齐等国。 2. 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制度: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各种手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同时海外贸易和国际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以诗歌、乐曲、美术等闻名于世。如南朝的“乐府诗”、北齐的“房玄龄墓志”。

二、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辉煌的时期,该时期从581年到907年,共326年。隋唐时期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政治、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隋唐时期主要内容有: 1.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隋唐时期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对外扩张,统一了西域和朝鲜半岛,军事上“天下兵我有”的形态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2. 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隋唐时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实现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联系,在海外贸易中繁荣起来,并且出现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市场——唐长安。 3. 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特别发达,以诗歌、乐曲、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该时期从618年到1279年,共661年。唐宋时期代表了中国历史上科技、思想、文艺、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唐宋时期主要内容有: 1. 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唐宋时期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宋朝时期还涌现了民主思想,如欧阳修提出“民为邦本,民生国计”之说。 2. 唐宋时期的经济制度:唐宋时期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商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也是唐宋时期达到了一个繁荣的重要基础。 3. 唐宋时期的文化艺术:唐宋时期的文化艺术一直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巅峰,陆游、李清照等文学家、王羲之、张仲、姚雪垠等书法家,多数被誉为中国艺术史上最杰出的代表。 总之,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的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唐宋时期,这也是我们在复习的时候需要着重关注的方面。希望大家认真复习,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惜时专心苦读是学习八年级历史知识的一个好方法。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的知识点归纳,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1-4课 第1课: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内容有: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⑤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 1949 年 10月 1 日,开国大典隆重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 1、抗美援朝:(1950.10—1953.7) 原因: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②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③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间:1950年10月 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队总司令:彭德怀 胜利:1953年7月,美国被迫签定停战协议。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其中黄继光和邱少云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3、黄继光: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邱少云:在一次潜伏任务中,敌人的炮火燃烧到邱少云的身上,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烧死。 第3课: 1、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农民受尽剥削,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开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具体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1952 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解放。 2、土地改革的意义: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 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巩固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4课: 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并取得显著成绩: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③第一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④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⑤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了西藏。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必考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必考知识点 【导语】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快乐,所以我想让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学习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乐。作者搜集的《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必考知识点》,期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必考知识点 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中共xx届x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2.最早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广东、福建两省。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3.含义:在设立经济特区的地方,实行特别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答应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待条件。 4.深圳地位: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体会,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必考知识点 抗美援朝 1.原因 (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入侵朝鲜。

(2)美国的入侵活动严重要挟中国的安全。 (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要求中国政府派兵支援。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进程 (1)开赴前线: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理想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入侵者。 (2)主要战果:中国人民理想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争,把美国入侵军赶回到“三八线”邻近。 (3)终止标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中朝人民获得反入侵战争的胜利。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固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必考知识点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保护清王朝的统治。 2、代表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一)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2、政协会召开的历史条件 ⑴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 ⑵国统区爱国主义运动空前高涨 ⑶中共积极筹备政协会议的召开,为建立新中国进行重要的准备工作。 3、中共为什么召开新政协会议? 为争取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为建立新中国进行重要的准备工作。 4、时间:1949年9月21日—30日 5、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决议)(贡献): ⑴政协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⑵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⑶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⑷采用公元纪年 ⑸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⑹五星红旗为国旗 ⑺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⑻会议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为副主席。 6、参加者:出席第一届政协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共662人。 7、性质:简称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8、意义: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奠定了基础。 9、《共同纲领》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人全国人民制定宪法前还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大宪章。 开国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⑴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 ⑵地点:中南海 ⑶内容:①国家领导人宣布 ②会议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 ③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④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⑤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开国大典的过程: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从此,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西藏和平解放 1、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追击盘踞在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南沿海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很快就扫清了各地歼敌。 2、西藏和平解放的经过: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同时中央人民政府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年5月经过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3、时间:1951年5月 4、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至此,除台湾和少数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人版: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5、西藏获得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2 人民政权的巩固 整顿经济秩序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经受了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等多方面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对处理全国性、特别是大城市中的经济问题还缺乏经验,如何迅速制止市场物价混乱,整顿经济秩序,进而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条件,是一项既复杂艰难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复习提纲精华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提纲精华版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通过了《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国旗,国歌、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8响礼炮:共产党奋斗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开国大典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第二课抗美援朝(1950—1953)美国朝鲜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1、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英雄:黄继光(不怕枪)、邱少云(不怕火) 3、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相关战役;上甘岭战役(主题曲英雄赞歌) 第三课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 1、土地改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内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成农民土地所有制(即农民土地私有制) 3、意义: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巩固政权,解放生产力,为工业化准备条件 第四课工业化起步(1953——1957 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成就:长春一汽(汽车城)、鞍山钢铁厂、沈阳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宝成铁路等 2、民主法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类型; 第五课三大改造(1953—1956) 1、一化三改:工业化+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农业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化,公有制,促进农业发展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赎买(创举) 4三大改造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第六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1966) 1、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矛盾,并提出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探索的良好开端 2、失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根本原因:“左”倾错误泛滥 3、“大跃进”:农业表现为浮夸风(亩产10万斤);工业表现为“大炼钢铁”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 【导语】学习是把知识、能力、思维方法等转化为你的私有产权 的重要手段,是“公有转私”的重要途径。你的一生,没法离开学习, 学习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会听你的召唤,它会帮助你走向一个又一个 成功。以下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供 大家查阅。 1.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 1.对农业的改造 (1)时间:1953年—1956年 (2)改造方式: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 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时间:1954年—1956年 (2)方式:先是公私合营,后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 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3.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低级阶段。 4.三大改造的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5.三大改造的缺点: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2.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 一、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1、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标志? 2、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大? 3、四大文明古国与哪些河流有关?说明什么? 4、古代埃及什么时候统一? 5、古代巴比伦统一的时间、统一者、都城分别是什么? 6、古代印度是最早栽培什么的国家?由谁统一?统一时间? 7、最早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一些小国家的什么人? 8、在中国是最早栽培什么的.国家?分别在什么流域? 9、良诸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10、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是什么? 11、夏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分别是什么? 12、早期人类文明都起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是什么? 二、早期国家的形成 1、国家形成的原因?国家的显现是什么的标志? 2、比较四大文明古国的异同?(城市、王权、社会等级、刑法) 3、埃及国王又称什么?它自认为是什么之子?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汉谟拉比自称什么和什么? 5、谁划定“九州”?铸造什么作为权利的象征?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要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要点(第一单元)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要点(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简述题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的一次会议是什么?请说一说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答:(1)这次会议 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时间:1949年9月,地点: 北平(3)内容:①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②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标志着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标志着中国人民 从此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标志着我国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 任务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何意义?)答:(1)国内意义: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每个人的成长都带有时代的印痕,小华的爸爸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名字叫建国,那么他今年度过多少岁的生日?请你分析新中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答:(1) 2005-1949=56岁(2)意义:同第2题 4、建国后,x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但现在在外国 势力扶持下的达赖集团长期从事分裂中国的“西qd立”活动,请你 用史实说明x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的分裂活动都是不得人心的。并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x藏现在已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了?为x藏和平解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有哪两位?x藏和平解放说明了什么?请你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一谈x藏的现在,并展望一下它的未来。答:(1)史实:①唐朝时,唐政府先后把文 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到x藏(当时称吐蕃),加强了x藏与中央政府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知识点归纳背诵(1-10课)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意义: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完成了筹建新中国的使命,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准备。 2、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主权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根本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巩固了祖国统一、各民族团结;中国由衰落走向强盛的转折点,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 1、土地改革的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2、起止时间:1950——1952年底 3、法律依据:1950年6月,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5、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从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物质基础。 6、抗美援朝。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司令:彭德怀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 中国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结果: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意义:打击了美国侵略扩张野心,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第3课迈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间:1953年制定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一五”计划的重要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2、“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1953年——1957年 3、“一五”计划的成就:各项指标超额完成。 成就:①1953年底,鞍钢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地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⑤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这是我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密切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⑦ 1956年,宝成铁路建成通车;⑧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⑨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4、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起止时间:1954——1956年 2、形式:公私合营 3、政策:赎买政策。 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4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初步确立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内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意义: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人民第一次享有政治权利。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第5课艰难曲折的探索 1、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1)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基于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 (2)1956年 (3)内容:①大会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②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4)意义:进入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背景: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主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2)时间:1958年 (3)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3、探索时期: (1)原因:①对国情认识不足;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2)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最新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最新版)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历史八年级期中考知识点

历史八年级期中考知识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要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④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红色象征革命,黄色象征光明,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 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⑤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⑥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⑦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⑧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首次会议内容:①政府领导人宣布就职②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③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对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 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对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 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战争。

4、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本课重要历史时间及事件: 时间事件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 北平召开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1951年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西 藏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 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 1、抗美援朝战争原因: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a、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干涉内政b、美国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c、美国入侵台湾海峡 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支持。 2、抗美援朝战争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10月25日为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具有国际 主义和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5、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战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