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美国肝病学会、美国感染病学会指南:成人HCV感染的检测、
- 格式:pdf
- 大小:405.79 KB
- 文档页数:5
HCV感染检测、管理和治疗建议—指南共识2019年12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联合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更新发布了丙型肝炎感染的检测、管理和治疗建议指南。
此版是2018年版以下是该指南的所有推荐意见:一、丙肝的筛查1. 推荐所有年满18周岁的成人均进行一次常规、选择性HCV筛查。
(I, B)2. 推荐对所有18岁以下具有与HCV感染风险增加的行为、暴露或环境的青少年和儿童进行一次HCV筛查。
(I, B)3. 推荐向所有具有与HCV感染风险增加的行为、暴露或环境的人提供定期重复的HCV筛查。
(IIa, C)4. 推荐对所有近期有注射毒品者,以及无保护措施的男男性行为并感染HIV 者每年进行一次HCV筛查。
(IIa, C)5. 首次HCV筛查推荐采用HCV抗体检测与HCV R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I, A)二、丙肝的检测和随访6. 对于过去6个月内暴露于HCV的人群,若HCV抗体检测呈阴性,建议在暴露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进行一次HCV RNA检测,或再检测一次HCV 抗体。
HCV RNA检测也可用于免疫缺陷患者。
(I, C)7. 对于那些自发或治疗相关性病毒清除后面临再次感染风险的患者,由于HCV抗体检测多呈阳性,建议进行HCV RNA检测。
(I, C)8. 对于HCV抗体检测呈阳性和RNA检测(PCR)呈阴性者,虽然他们当前没有活动性HCV感染的证据,但不能避免再次感染。
(I, A)9. 在开始抗病毒治疗之前,建议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以记录基线时的病毒载量。
(I, A)10. 对于那些可能改变治疗策略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HCV基因型检测。
(I, A)三、为活动性HCV感染者提供咨询和临床护理11. 目前,HCV感染者应接受旨在缓解肝脏疾病进展和预防HCV传播的教育和干预措施。
(IIa, B)12. 应建议所有HCV感染者均应节制饮酒或禁酒。
(IIa, B)13. 应向所有HCV感染者提供有关如何预防丙肝病毒向他人传播的教育。
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药师学会、感染病药师学会共同推荐的万古霉素治疗指南刘小丽;黄勋【期刊名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年(卷),期】2009(008)005【摘要】@@ [编者按]2009年8月,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药师学会、感染病药师学会(Michael J.Rybak,Ben M Lomaestro,John C.Rotscahfer)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了一篇推荐万古霉素治疗指南的文章.综述了关于万古霉素剂量和血药浓度监测的现有证据.提出在万古霉素使用中,必须将患者预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安全记录以及专家意见结合考虑.在血药浓度监测基础上,该指南可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成年患者的治疗参考.【总页数】2页(P373-374)【作者】刘小丽;黄勋【作者单位】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15;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相关文献】1.《2015年美国肝病学会、美国感染病学会指南:成人HCV感染的检测、管理和治疗建议》推荐意见 [J], 江勇2.HIV感染者合并慢性肾病的治疗指南(美国感染病学会推荐方案)-儿童的HIV 相关肾病 [J], 唐荣(编译);凌云(编译);卢洪洲(审校)3.《2018年美国肝病学会/美国感染病学会指南:成人HCV感染的检测、管理和治疗建议》推荐意见 [J], 靳春雪;蒋孟书;王芳;徐亚捷;刘姝静4.万古霉素治疗严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药物监测:2020年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美国感染病学会、儿童感染性疾病学会和感染病药师学会更新修订的共识指南 [J], 范亚新5.HIV/AIDS合并慢性肾病者的治疗指南(美国感染病学会推荐方案)——HIV相关肾病的筛选 [J], 唐荣(译);凌云(译);卢洪洲(审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型肝炎病核酸定量检测在国内外的开展情况及相关文献资料摘要:I.概述- 丙型肝炎病毒(HCV)核酸定量检测的定义和作用- 国内外开展情况II.国内开展情况-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 相关法规和标准- 主要研究者及机构- 检测方法及应用III.国外开展情况-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 相关法规和标准- 主要研究者及机构- 检测方法及应用IV.文献资料- 相关论文和著作- 数据库和网站正文:I.概述丙型肝炎病毒(HCV)核酸定量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感染程度和治疗效果。
在国内外的临床实践中,HCV 核酸定量检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II.国内开展情况A.技术发展我国在HCV 核酸定量检测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早在2000 年,我国就已经研制出了第一代HCV 核酸检测试剂盒,并在2005 年左右,第二代和第三代试剂盒也相继问世。
目前,我国已经可以生产第四代试剂盒,其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有了显著提高。
B.法规和标准我国对于HCV 核酸定量检测的法规和标准也在不断完善。
2010 年,我国发布了《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及定量测定试行方法》,为HCV 核酸定量检测提供了技术指导。
2015 年,又发布了《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疗指南》,对HCV 核酸定量检测的应用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C.主要研究者及机构我国在HCV 核酸定量检测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大医院的感染科、肝病科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其中,一些重要的研究机构如北京友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在HCV 核酸定量检测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D.检测方法及应用目前,我国在HCV 核酸定量检测方面的主要方法有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巢式PCR、线性扩增实时PCR 等。
这些方法在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III.国外开展情况A.技术发展国外在HCV 核酸定量检测技术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丙肝(HCV)高危人群检测指南丙肝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地位在病毒性肝炎这个“大家庭”中,丙型肝炎排行第三。
丙肝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欧、美、日本等国家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也是我国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
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约为3%,即感染人群约有1亿7千万。
而我国的丙肝病毒感染人群约有4千万。
目前,大部分人包括许多医生对丙肝的认识严重不足。
肝基会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丙肝的知晓率只有38%,远远低于甲肝(91%)和乙肝(95%)。
被访者中仅有1%的人对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有正确的认识;76%的被访者对丙肝可治愈不了解;80%的被访者甚至错误地认为“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丙肝”。
丙肝认识的三大误区误区1. 丙肝没有乙肝危害大许多人错以为丙肝没有乙肝危害大,用不着多加防范。
其实不然。
与乙肝相比,丙肝具有更强的隐蔽性,且更容易慢性化。
丙肝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比例也都在乙肝之上。
误区2. 丙肝患者少因为丙肝检查并不在常规体检的范围内,所以很容易漏诊。
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丙肝患者转氨酶并不高,但是这并不代表丙肝患者少,只是没有发现而已。
误区3. 丙肝主要是输血传播这是一种传播误区,其实还有一半丙肝患者并无输血史。
除了输血或使用血制品,丙肝的传播途径还有:破损皮肤、黏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
踢走迷惘!先从自我检测开始丙肝被喻为“沉默的杀手”,感染丙肝病毒后,很多人在很长时间内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出现。
但无症状并不代表没“杀伤力”,如果不治疗,丙肝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将一直持续。
据统计,感染丙肝病毒后,约75%~85%的患者演变为慢性丙肝。
而慢性丙肝如得不到及时、正确、合理治疗,有10%~30%可发展为肝硬化。
丙肝肝硬化患者中,又约有3%~10%可演变为肝细胞癌。
丙肝防治关键是“早发现、早检测、早治疗”,如何做到“早发现”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揪出“沉默杀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一、确认自己是否有过丙肝高危行为或从事丙肝高危行业;二、高危人群应该及早到医院接受丙肝的检查项目。
美国肝病学&美国感染病学会关于丙型肝炎的检测、管理和治疗的建议简介(Recommendations for Testing, Managing, and Treating Hepatitis C,/news/access-full-report)界首市人民医院感染病科张学武张学武背景介绍大约有3、4百万美国人感染HCV并患有慢性肝病,最新一代的直接抗病毒药(DAA)具有治愈绝大多数HCV患者的潜能,然而药品快速发展的步伐导致了医疗服务人员和保险公司不能确定到底什么是最佳的治疗。
为此美国肝病学会(AASLD)、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携手国际抗病毒学会美国分会(IAS-USA)于2014年1月29日宣布创建一个新网站,丙肝指南官网(),并通过该网站及时发布最新的丙肝治疗指南,以帮助医生使用最新成果治疗患者。
网站于2014年2月13日发布了最新的HCV感染者检测、管理和治疗建议,现将该指南的主要建议介绍如下。
一、HCV检测和护理的联合1、1945到1965年期间出生的至少要进行一次HCV的检测(等级:Class I, Level B)2、其他人应筛查HCV感染的风险, 所有伴有行为、暴露和与HCV感染风险相关联者均应进行一次检测1)危险行为●注射吸毒(目前或曾经,包括那些只注射一次者)●鼻内使用非法药物2)风险暴露●长期透析(曾经)●在不规范的设置下纹身●医疗保健,急救,和公共安全人员针刺或锐器刺伤后,或黏膜暴露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母亲为HCV感染者的儿童●输血或器官移植前受者,包括:✧后来被通知给他们输血的献血者后来被证实HCV感染✧1992年接受输血或血液成分,或接受一个器官的移植✧接受1987年以前生产的凝血因子✧曾被监禁过3)其他医学状况●HIV感染●不明原因伴有ALT升高的慢性肝病或慢性肝炎(等级: Class I, Level B)3、对于注射吸毒者和有无保护性的男-男性行为的HIV阳性者每年检测一次HCV;对于其他有进行性暴露于HCV风险者应定期检测(等级: Class IIA, Level C)4、推荐使用HCV抗体作为HCV检测,如果结果阳性,应使用敏感的RNA以确定是否为现症感染(等级: Class I, Level A)5、抗HCV抗体阴性者中如果在过去6个月内发生过HCV暴露并怀疑存在肝病者应推荐进行HCVRNA检测或随访检测抗HCV抗体;免疫功能受损亦应考虑给予(等级: Class I, Level C)6、对于怀疑自发或治疗所致的病毒清除者再感染者,推荐开始就是用HCV-RNA 检测,应为可以预见抗HCV抗体是阳性的(等级: Class I, Level C)7、抗病毒治疗开始之前,建议进行HCVRNA检测以确认基线病毒血症水平 (基线病毒载量)(等级: Class I, Level A)8、推荐进行HCV基因型检测以指导选择更为恰当的抗病毒治疗方案(等级: Class I, LevelA)9、如发现抗-HCV抗体阳性但HCV RNA阴性,应告知患者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是现症感染HCV感染者(等级: Class I, Level A)10、对活动性HCV感染者因给与教育和干预,旨在降低肝病进展和HCV传染的风险(等级:Class IIa, Level B)a)所有HCV感染者应给予限制饮酒的建议,适当的时候应予戒酒的干预措施.(等级:Class IIa, level B)b)所有HCV感染者均应建议评估其他可能加速肝纤维化的情况,包括HBV和HIV感染c)对所有HCV感染者均应使用肝活检、影像和非侵入性标志物评估肝纤维化进展程度以帮助选定合适的抗HCV治疗的方案以及决定是否开始其他筛查措施(如肝癌的筛查)(等级: Class I, Level B)d)对于所有易受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影响的HCV感染者均建议给予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的接种(等级: Class IIa, Level C)e) HCV感染者均应接受如何避免将HCV传染给他人的教育(等级: Class I, level C)11、对所有HCV活动感染者均应由给其提供综合管理的医师对其进行评估,包括抗病毒治疗的考虑(等级: Class IIa, level C)表1 HCV传播的防范措施●应劝告HCV感染者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及牙齿或剃须刀,并要警惕保护出血伤口预防其他人接触到其血液的可能性●应建议他们停止使用非法药物并进入药物滥用的治疗。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一、概述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 是常见恶性肿瘤。
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如果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自然生存时间很短,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由于其中HCC占到90%以上,故本文所指的“肝癌”主要是指HCC。
二、诊断技术和应用(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我国肝癌的病因因素,主要有肝炎病毒感染、食物黄曲霉毒素污染、长期酗酒以及农村饮水蓝绿藻类毒素污染等,其他肝脏代谢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隐原性肝病或隐原性肝硬化。
由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有效治疗和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因此,十分强调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监测。
常规监测筛查指标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肝脏超声检查(US)。
对于≥40岁的男性或≥50岁女性,具有HBV和/或HCV感染,嗜酒、合并糖尿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般是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一般认为,AFP是HCC相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AFP持续升高是发生HCC的危险因素。
新近,有些欧美学者认为AFP的敏感性和特异度不高,2010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指南已不再将AFP作为筛查指标,但是我国的HCC大多与HBV感染相关,与西方国家HCC致病因素不同(多为HCV、酒精和代谢性因素),结合国内随机研究(RCT) 结果和实际情况,对HCC的常规监测筛查指标中继续保留AFP。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肝癌的亚临床前期是指从病变开始至诊断亚临床肝癌之前,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上难以发现,通常大约10个月时间。
2018年美国肝病学会美国感染病学会指南:成人HCV感染的检测、管理和治疗建议目前已意识到及时控制HCV感染快速进展的重要性,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以及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制订了HCV感染的检测、管理和治疗建议指南,并于2014年发布。
此次更新重点介绍了自2018年5月1日关于抗病毒治疗的最新推荐意见,主要内容涉及丙型肝炎的初始治疗、再治疗以及特殊人群的管理。
作者对此次更新全文的推荐意见进行了翻译,供业内同行参考。
本指南推荐意见的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按照推荐意见分级评估和制订及评价(GRADE)系统进行分级(表1)。
1 HCV初始治疗1.1 基因1型因在某些治疗方案中基因1a型患者的复发率往往高于基因1b型患者,因此不能分型的基因1型HCV感染应视为基因1a型。
对于基因1a型,导致非结构蛋白5A(NS5A)抑制剂活性显著降低的基线耐药相关变异(RAS)对一些含NS5A抑制剂方案的疗效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选择使用艾尔巴韦(elbasvir)/格佐普韦(grazoprevir)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对基因1a型感染者进行预处理RAS检测。
(1)对于初治、基因1b型或1a型无elbasvir NS5A RAS患者(无论是否有代偿期肝硬化),推荐使用12周elbasvir/grazoprevir。
(Ⅰ-A)(2)对于初治、基因1型无肝硬化患者,建议使用8周glecaprevir/pibrentasvir; 对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建议使用12周。
(Ⅰ-A)(3)对于初治、基因1型患者,无论是否有代偿期肝硬化,推荐使用12周来迪派韦(ledipasvir)/索磷布韦(sofosbuvir)(Ⅰ-A)。
对于HCV RNA<6 000 000IU/ml、HIV阴性、非黑人、非肝硬化患者,建议使用8周。
(Ⅰ-B)(4)对于初治、基因1型患者,无论是否有代偿期肝硬化,建议使用12周sofosbuvir/维帕他韦(velpatasvir)。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HCV抗体报告和实验室检测导则要点张静王建梅高鹏翻译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94基本原理使用抗-HCV检测HCV感染是为达成 1)临床诊断病人肝脏体征或症状;2)管理职业性的或围产期的接触;和3)筛查无症状人群来鉴定HCV感染人应该接受咨询或医学鉴定。
抗-HCV检测结果也被用做公众保健监护来监控发病率和流行率,并用来锁定和评估HCV预防工作。
抗-HVC检测是由多重机构完成的,它包括医院和其它卫生机构、医师诊所、卫生科诊所、HIV或其它独立咨询检测站、职业站和健康事务部门。
这些机构的抗-HCV检测阳性结果的判读可能是难判定的。
通常缺乏检测相关人员的临床信息,甚至有HVC感染风险的人可能在一个十分足够低的感染风险,感染的筛查检测结果可能是假阳性(如,卫生保健专业人士就有HCV感染的职业风险,他们总感染患病率很低)。
没有被测试样本的来源信息或相关被检测人的临床资料,任何样本得出的一个筛查测试阳性结果的准确性都不能被确定。
然而,尽管过去对所有抗-HCV筛查测试的阳性结果的反映追加测试的有推荐方法,但大多数实验室报告阳性抗-HCV结果仅根据一个阳性筛查分析。
为改进改善反应性的追加试验的实行,推荐的抗-HCV检测运算法则已经扩大到包括一个更特异的检测选项,即依据筛查检测试剂测量值/阳性判定值(s/co)之比值,阳性结果可以通过此方法来实现,并且没有任何检测费用的升高。
行使这些推荐方法将更加可信的结果给医师和他们的病人,因此进一步的咨询和临床评价限定了那些确认的已经感染了HCV。
这对于第一次检测HCV感染的人、在非临床机构检测的人和需要确定接触后的有追踪现查需要的人是至关重要的。
抗-HCV检测和结果报告的实验室运算法则所有提供抗-HCV检测的实验室要使用一个FDA许可或承认的抗-HCV检测,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来完成。
∙筛查检测阴性样本不需要进一步检测,并可以按照抗-HCV阴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