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 格式:doc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4
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材分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核酸的种类及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本节内容的重点放在细胞层面,让学生了解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核酸能成为遗传信息携带者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以及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2)掌握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DNA和R 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学会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分析DNA的结构和功能联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临时装片的制作都不熟练,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2.学案导学:见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血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
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好显微镜、生理盐水、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消毒牙签、酒精灯等材料用具。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利用“问题探讨”唤起学生对遗传物质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知识点归纳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二、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关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拥有重要作用。
三、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嘧啶(U)五、核酸的散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散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许的DNA;RNA主要散布在细胞质中。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有关观点: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单糖:是不可以再水解的糖。
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很多单糖的糖。
多糖的基本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可溶性复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二、糖类的比较:分类元平素有种类散布主要功能单糖cH核糖动植物构成核酸脱氧核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重要能源物质二糖蔗糖植物∕麦芽糖乳糖动物多糖淀粉植物植物贮能物质纤维素细胞壁主要成分糖原(肝糖原、肌糖原)动物动物贮能物质三、脂质的比较:分类元平素有种类功能脂质脂肪c、H、o∕1、主要储能物质2、保温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磷脂c、H、oN、P)∕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固醇胆固醇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性激素保持生物第二性征,促使生殖器官发育维生素D有益于ca、P汲取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一、有关水的知识重点存在形式含量功能联系水自由水约95%1、优秀溶剂2、参加多种化学反响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它们可互相转变;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加,反之,含量减少。
联合水约%细胞构造的重要构成成分二、无机盐(绝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②、保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③、保持酸碱均衡,调理浸透压。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温习旧知
以回顾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引入,出示学生实验结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DNA、RNA分布的状况以及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RNA分布的状况.
二、讲授新课(核酸的分子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我们上节课的时候就提到,核酸是生物大分子,第一节学的蛋白质也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都有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比如说蛋白质我们知道是——氨基酸,那么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请同学们大致看一下,找到那个名词,是——核苷酸。
(一)我们当时学氨基酸的时候知道氨基酸有几部分组成(和同学一起回忆)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然后还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R 基。
那么核苷酸又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同学们看书回答。
(一个核苷酸都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我们可以看出,组成核苷酸的3个成分: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
从3个组成成分我们就可以找出组成核酸的元素——磷酸中的P,五碳糖中的C,H,O. 含氮碱基中的N
所以核酸主要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那么这三个部分又是怎么连接成一个核苷酸的呢,板书:
P
这就是核苷酸的模式图,核酸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但是核酸有两种。
那么它们各自对应的核苷酸又有什么区别呢?同学们核苷酸中磷酸都是H3PO4 ,那五碳糖呢?同学们发挥一下想象力,DNA叫脱氧核糖核酸,RNA叫核糖
核酸,所以说他们对应的核苷酸的不同是不是很有可能就是在五碳糖上?事实也正是如此。
五碳糖呢有两种,一种就叫核糖,而另一种就叫脱氧核糖。
我们来看他们的具体区别。
让学生自己观察脱氧核糖少了一个氧。
DNA对应的核苷酸叫脱氧核苷酸,RNA 对应的叫核糖核苷酸。
但是呢同样都是脱氧核苷酸它还可以分为几种,既然都是脱氧核苷酸那么五碳糖肯定一样,都是脱氧核糖,那区别在哪儿呢?人家氨基酸决定种类的是R 基,那核苷酸呢,我们有含氮碱基!
我们首先来看脱氧核苷酸,他的碱基A,G,C,T,RNA的是A,G,C,U,碱基有重复,但核苷酸不同,因为五碳糖不同。
下面我们试着填一下下面的空格。
组成DNA的碱基有 4 种,因此脱氧核苷酸有 4 种;组成RNA的碱基有
4 种,因此,核糖核苷酸有 4 种,所以核苷酸总共有 8 种,碱基共有
5 种。
(二)教师:我们知道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链连接而成的,其实核酸也是由许多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
观察脱氧核苷酸长链图2-9。
此图是一小段脱氧核苷酸长链,图中有多少个脱氧核苷酸分子?(5个)得出结论每个核酸是由几十个乃至上亿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
教师用PPT展示一下DNA与RNA的结构图(对2种核酸的认识),发现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细胞中,DNA由2条核苷酸链构成。
RNA由1条核苷酸链构成。
DNA 得遗传信息贮存在碱基排列顺序里。
虽然组成核苷酸的种类就几种,而核酸是由许多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在组成长链时各个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有很多种,这就体现了核酸分子的多样性,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了特定的遗传信息(DNA的特异性),所以在DNA指纹法中就可以判定是犯人同一人。
绝大多数的生物,其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中。
如: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部分病毒(DNA病毒)。
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贮存在RNA 分子中。
如:HIV、 SARS、禽流感病毒等(它们都属于RNA病毒)。
小结
表格总结出DNA与RNA的异同。
课堂练习
1、鱼体内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得到()
A.1种五碳糖
B.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C.5种含氮碱基
D.8种核苷酸
2、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线粒体
D.叶绿体
3.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五碳糖
B.碱基
C.磷酸
D.核苷酸
4.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
A.核糖
B.葡萄糖
C.脱氧核糖
D.麦芽糖
5.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在真核细胞内,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内
C.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有8种
D.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含有核酸
板书设计
三、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组成元素:C 、H 、O 、
N
、P
核苷酸 磷酸
五
碳糖含氮的碱基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磷酸 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磷酸
核糖 含氮碱基(A 、T 、C 、G )
(A 、U 、C 、G )核苷酸链一般2条一般1条
核酸基本单位:
作业布置
1班导与练15页1-6题;作业与检测第85-86页:。
12、13、14班课本29页基础题1-3题;导与练15页1-6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