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一名教师众目睽睽之下施暴掐死学生
- 格式:doc
- 大小:0.99 KB
- 文档页数:1
“疯狂的老师”安州镇中学老师殴打中年男子致残
2012年10月11日下午两点左右,河北省安新县安州镇中学的现任教教师李海滨公然组织了一起打架斗殴事件。
当时正在学校教课的教师李海滨突然接到家人电话,于是放下手中工作、放下教室里的学生们匆忙赶回家中,并没有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急忙组织亲戚、朋友十余人带上铁锹、棍棒等工具赶到此次事件的被害者(一位50多岁得中年男子)的家中。
边走边骂,完全忘记了自己人民教师的身份。
受害者听到门外有叫骂声,跑出家门。
这时李海滨等人刚一见到受害者人影,十几个人蜂拥而上,受害人试图反抗,可不及对方来人之多,在乱棍之下很快被打倒在地。
就在受害人已经无力反抗的情况下,李海滨等人却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
直到一些听到吵闹声音的邻居及路人发现受害男子已经开始昏厥并及时将李海滨等人拉开,此时李海滨手中的铁锹已经折断。
受害男子随即被送到安新县医院,经诊治除了身体多处有淤青、出血之外,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右脚骨骨折,右肋骨和肺部受到严重创伤。
受害男子家中还有一位9个月的待产孕妇同时受到惊吓。
并被及时送到医院。
一位任教多年的教师就这样在众人的眼皮底下公然组织并参与了一起群殴事件,难道这是当今文明社会所允许的吗?教师应该是传播知识的使者,应该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可是教师李海滨又做了什么?这件事件引起了我们的恐慌,让我们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感到担忧,试问这样一位有暴力行为的教师能教出怎样的出色的学生?他对的起自己的身份,对的起这个让人心生敬畏的职业吗?答案是否定的。
希望尽我们的微薄之力能帮助到这位受害者,同时让这位暴徒教师为自己的不耻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应有的惩罚。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沉重的心情,为大家讲述一个令人痛心的虐童事件。
这个事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虐童行为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也让我们警醒,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起虐童事件。
近日,某地一所幼儿园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虐童事件。
一名教师因个人情绪问题,对一名幼儿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殴打、辱骂,导致该幼儿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虐童问题的深思。
作为一名教师,看到这样的悲剧,我们无不感到痛心疾首。
虐童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虐童事件的原因1. 教师职业道德缺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然而,部分教师却因为个人品德问题,对幼儿进行虐待,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严重践踏。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在我国,部分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较低,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进而引发虐童事件。
3. 家庭教育缺失。
部分家长对幼儿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幼儿在家庭中得不到关爱,容易成为虐童事件的对象。
4. 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部分成人将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导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二、如何预防虐童事件的发生1.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使教师认识到虐童行为的严重性。
2. 完善教师待遇保障体系。
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3.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通过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4. 加强幼儿园管理。
建立健全幼儿园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幼儿在园安全。
5. 加强社会监督。
鼓励社会各界对虐童事件进行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虐童行为的良好氛围。
【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6条:“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8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5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7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教师体罚学生学校如何担责?近日,在一所中学,一位女学生因为上课迟到,被教师要求在午休时到操场罚跑圈,她因感身体疲惫没有跑。
下午上课的时候,教师向全班通报批评时,对这位女生进行了辱骂。
下课后,该女生气愤不过,说了一句脏话。
这位教师得知后,把她带到教学楼后面的胡同里,揪着她的衣领,对她进行殴打。
晚上,该女生住进了医院。
请问:学校在这起事件中有没有责任?这位教师又应承担什么责任?北京市中允律师事务所张绍忠律师:根据我国的教育原则,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绝对禁止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杀死学生案例分析报告1. 案件背景此次案件发生在某小学的校园内,涉事教师为该校的一名年轻男教师。
据了解,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色,与学生关系良好,未曾有违纪行为。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该教师竟然在课堂上杀害了一名学生。
2. 案件经过据目击者描述,该教师在上午第三节课时,突然对一名学生发起了攻击。
他使用了一把教室内常见的尺子作为凶器,猛击该学生的头部,导致学生当场死亡。
其他学生们在恐慌中逃离教室,随后报了警。
当警方赶到现场时,该教师已经被制服并被带离教室。
3. 案件影响此次案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引发了家长和教育界的强烈愤慨。
整个校园陷入了悲痛和恐惧之中,学校疏散了学生,并暂停了课堂教学。
政府已经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并对该校的教职人员进行了全面审查。
4. 分析与原因4.1 健康因素该教师的行为异常和极端,从专业角度来看,可能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问题有关。
慢性压力的长期积累,工作负荷过重或者个人生活问题等原因可能导致他出现心理问题,并因此发生暴力行为。
4.2 工作压力教育工作的本质决定了教师需要面对大量的工作压力。
如果教师无法妥善处理工作压力,加之缺乏应对压力的机制与技能,就有可能导致他们的情绪失控,甚至发生极端行为。
4.3 管理缺失学校管理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问题。
尽管该教师的表现一直良好,但是否进行过心理评估、是否有监督和关怀机制等都是需要纳入考虑的因素。
对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况进行及时监测、干预以及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并应对教师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5. 预防与措施5.1 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及时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并主动寻求心理支持和解决办法。
学校应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教师识别并化解潜在的心理问题。
5.2 管理与监控学校管理方面应该建立健全的教师管理机制,并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与监控。
对教师进行心理评估,并在工作中提供相应的关怀和支持,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师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师犯罪案例教师,古往今来都是受人尊重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然而近年来教师对学生实施性侵害、性犯罪的行为仍时有发生,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犯罪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教师犯罪案例篇1:鲍某某强奸、猥亵儿童案——利用教师身份侵害学生身心健康(一)基本案情被告人鲍某某,男,汉族,1966年4月3日出生,大专文化,小学教师。
2010年9月,被告人鲍某某在某村小学担任被害女学生方某某(第一次被害时9岁)、徐某(第一次被害时10岁)、冯某某(第一次被害时10岁)、徐某某(第一次被害时9岁)、方某(第一次被害时10岁)、詹某某(第一次被害时9岁)、郭某某(第一次被害时10岁)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
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鲍某某利用教师身份,以辅导学习、打扫卫生、打乒乓球等名义,先后将方某某、徐某、冯某某、徐某某、方某、詹某某、郭某某骗至学校器材室、办公室和油印室等处,强迫上述7名被害女学生观看淫秽图片和录像,趁机摸弄各被害人胸部、阴部,猥亵各被害人共计数十次;又以此方式,奸淫方某某、徐某、冯某某、徐某某、方某、詹某某共计数十次,并且拍摄该6名被害女学生的裸照或者被奸淫的照片、视频。
2011年9月19日,鲍某某被人举报后,在学校校长等人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供述了大部分猥亵女学生的事实。
(二)裁判结果法院认定被告人鲍某某犯强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核准,罪犯鲍某某已于近日被依法执行死刑。
案例2李艳勤故意伤害案——继母借“教育”之名打骂虐待继女(一)基本案情被告人李艳勤,女,汉族,1983年4月5日出生,初中文化,个体户。
2010年9月,被告人李艳勤和申二刚各自离异后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教师体罚学生致其自杀案作者:来源:《教育》2013年第04期■案例原告的女儿张某是山东省临清市某小学学生,正读小学二年级。
该校教师李某怀疑她偷了其100元钱,对张某进行了体罚和侮辱。
不堪侮辱的张某回家后和农药自杀身亡。
原告认为张某是因为被冤枉偷东西受到体罚后,精神受到强烈刺激,才走上轻生的道路的。
原告认为,李某在自己的钱丢失后,利用职务之便,随意怀疑学生偷钱,并当着全体同学的面体罚张某,造成她自杀身亡的严重后果,其过错是明显的。
原告遂将李某所在学校以及其上级某总校和当地政府一同告上法庭,要求相关赔偿。
■案情评析法院审理认为,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名誉权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人和单位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健康和名誉。
作为学校的教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除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教好书外,也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本案中,该小学的教师李某在上课期间,在无任何根据的情况下,怀疑学生张某偷钱,并当众对其进行体罚,其行为显然是违法的,侵害了张某的人格尊严和身体健康,李某的行为给张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和精神压力,致使其回家后服毒自杀身亡。
由于李某是在授课过程中所作的上述行为,故其赔偿责任应由其所在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负担,但由于该小学无独立法人资格,学校上级单位虽有独立法人资格,但在事发时,未领取法人资格登记证,故应认定它也无独立法人资格,故该民事赔偿责任应当由该总校上级法人单位当地人民政府承担。
张某服毒时年仅9岁,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放学离校后,应由其父母承担监护照料的责任,但其父母均不在家中,没有尽到监护之责,致其独自在家中服毒自杀,对此,原告也有一定的责任。
法院一审判决由被告当地人民政府赔偿原告医药费、交通费、死亡补助费、丧葬费、精神损害赔偿费等的80%,原告自己承担20%,该小学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
一审判决后,原告、被告均不服,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
二审法院认为,该总校虽然在损害事实发生时尚未领取法人登记证,但实际上已获得了批准,而且它已经作为事业单位法人在行使管理职权,具备了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应当由其承担赔偿责任。
一位教师涉嫌性侵学生法庭审理揭开真相近年来,教师涉嫌性侵学生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对教育体制的反思。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知识传授者,其行为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和成长,更关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然而,性侵学生事件的屡屡发生,使人们对教师职业的信任和教育体制的定位产生了怀疑。
本文将带您走进一起教师涉嫌性侵学生的法庭审理,揭开事实真相。
事件发生地为某小学,涉及的教师为一位35岁的男教师张某,而受害学生则是一位仅13岁的女生小红。
据小红家人介绍,张某是小红的班主任,他们本应该是彼此间的师生关系,然而,这段看似平凡的关系却演变成了一个黑暗的世界。
审理过程中,法庭首先听取了小红的陈述。
小红称,张某在下课后经常单独找她谈话,渐渐地,张某的话题开始脱离学业,牵扯到她的个人生活、家庭状况等私密话题。
渐渐地,张某开始给小红送礼物,以此加深二人之间的感情。
然而,这些礼物背后却隐藏着张某对小红不正当的性关注。
接下来,法庭的焦点逐渐转移到了被告人张某身上。
张某被指控性侵,他多次与小红有不合逻辑和不正当的接触,甚至采用身体接触和言语暗示等手段引导小红滑进性侵的陷阱。
而且,即使小红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愿意,张某仍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
作为被告人,张某对于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辩解。
他表示,自己与小红之间的关系只是师生之间的密切互动,并没有别有用心。
他起初的礼物给予只是为了鼓励她在学习上更进一步,并没有额外的目的。
然而,经过法庭的深入审问和证人证言的展示,这些言辞已经难以服人。
在审理过程中,法庭召集了多位证人出庭作证,以进一步了解案件的情况。
这些证人包括了小红的同学、家人以及学校的其他教师。
他们的证言共同构成了案情的关键线索。
一位同学回忆道,她曾多次目击到张某和小红在教室内单独呆在一起,行为举止并不恰当。
小红的家人表示,在张某上课后,小红明显地性格变得封闭、排斥与人接触,且成绩也开始下滑。
其他教师则透露,他们曾发现小红在课堂上情绪低落,经常缺乏注意力。
校园欺凌事件报告情况【推荐】一、事件概述1. 时间:2021年9月10日2. 地点:某中学教学楼一楼走廊3. 事件性质:校园欺凌4. 涉事人员:(1)受害者:张三,男,15岁,该校九年级一班学生(2)施暴者:李四,男,16岁,该校九年级二班学生(3)围观者:王五、赵六、孙七等约10人,均为该校九年级学生二、事件经过1. 事件起因据调查,施暴者李四与受害者张三因早读迟到被老师批评,李四认为是张三告密,心生报复之意。
2. 事件发展(1)9月10日中午,李四在教学楼一楼走廊找到张三,对其进行辱骂、推搡。
(2)张三试图反抗,被李四及其同伙(围观者)围攻,期间李四对张三进行了多次扇耳光、踢打等暴力行为。
(3)围观者在旁观看,部分人起哄、嘲笑,无人上前制止。
(4)事件持续约10分钟,直至上课铃响,李四等人离去。
3. 事件后果(1)受害者张三身体受伤,面部、颈部等多处出现淤青,精神受到严重打击。
(2)事件在校园内传开,引起广泛关注,部分学生表示担忧、恐惧。
(3)学校声誉受损,家长对学校管理提出质疑。
三、事件处理1. 学校方面(1)及时了解事件经过,对受害者张三进行安抚,并安排心理老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2)通知施暴者李四及其家长到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要求其向受害者道歉。
(3)对围观者进行严肃批评,要求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在班级内作出检讨。
(4)加强校园巡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 家长方面(1)受害者家长要求学校对施暴者及其家长进行严肃处理,保障孩子在校安全。
(2)施暴者家长表示歉意,承诺加强对孩子的管教。
3. 教育部门(1)对该校进行通报批评,要求学校加强校园欺凌防治工作。
(2)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四、原因分析1. 家庭因素(1)施暴者李四家庭教育缺失,家长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格或放任不管,导致孩子心理扭曲。
(2)受害者张三家庭关爱不足,孩子在面对问题时缺乏应对能力。
高校教师发表不当言论案例高校教师发表不当言论是一种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也可能对学生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下面列举了十个高校教师发表不当言论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1. 某高校教师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表种族歧视言论,对特定民族学生进行侮辱。
这种言论不仅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也违反了法律法规中的反歧视条款。
2. 一位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公开宣扬极端政治观点,煽动学生对特定政治团体的仇恨情绪。
这种言论不仅损害了学生的思想独立性,也违背了高校教育的中立性原则。
3. 某高校教师在公开演讲中发表了一系列性别歧视言论,对女性学生进行了不公平评价。
这种言论不仅违反了性别平等的原则,也违背了高校教育应该弘扬的人文精神。
4. 一位高校教师在微信群里发布了一条贬低农村学生的言论,对农村学生进行了侮辱和歧视。
这种言论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违反了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公平公正的教育观念。
5. 某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发表了一些不实言论,对特定历史事件进行了歪曲和否定。
这种言论不仅误导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也违反了高校教育的客观性原则。
6. 一位高校教师在个人博客上公开煽动学生参与非法活动的言论,对学生进行了不负责任的引导。
这种言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中对高校教师的行为规范,也可能导致学生陷入违法犯罪的困境。
7. 某高校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对学生进行了人身攻击和侮辱,对学生进行了不公平的评价。
这种言论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违背了高校教育应该具备的尊重和关怀学生的原则。
8. 一位高校教师在学术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充斥着恶意攻击和诽谤的言论,对其他学者进行了无端的指责。
这种言论不仅破坏了学术界的良好氛围,也违背了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学术诚信和专业精神。
9. 某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公开宣扬个人的宗教信仰,对学生进行了强制性的传教活动。
这种言论不仅违反了高校教育的世俗性原则,也侵犯了学生的宗教自由权利。
10. 一位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散布虚假信息和谣言,对学生进行了误导和欺骗。
3天前,黑龙江省铁力市一个刚满15岁的少年,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被该校的一位老师活活掐死。
7月11日17时45分,铁力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该市铁力镇正阳街一平房内发生一起人命案。
警方迅速赶到案发现场,只见一名男孩仰卧在床上气绝身亡,在死者旁边用绳子捆绑着一名40岁左右的男子,该男子家人指认他是杀害男孩的凶手。
死者叫高志强,是铁力市第五中学学生。
被指认为凶手的邱庆学是高志强所在学校的物理教师。
11日17时30分左右,高志强与邱庆学的女儿,还有在邱家补课的6名学生正在邱的岳母家打扑克。
当时邱庆学从外面回来,看了一会儿后离开。
几分钟后,邱庆学拿来一把菜刀,突然朝高的颈部猛砍,后又放下菜刀,用双手狠掐高志强的脖子。
警方称,犯罪嫌疑人的杀人动机目前尚不清楚。
据高志强父亲高臣介绍,高志强于2002年考上铁力市第五中学后,一直寄宿在该校物理教师邱庆学家里,高臣每个月支付邱庆学400元钱费用。
时间久了,两家相处较好,高臣夫妇来看孩子时,一般都要请邱庆学一家吃顿饭,每逢年节也都给老师送一点礼品。
今年春节前,邱庆学知道做生意的高臣经济条件比较好,于是向他借钱做生意,但被高臣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