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法试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一章科学研究概论一、判断题1.技术科学一般要物质生产部门所需要解决的应用问题而划分。
(×)2.对已有知识的分析、整理、综合以及规范化、系统化的实践活动不属于科学研究的内容。
(×)3.应用研究的成功率低于基础研究的成功率。
(×)4.信息论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5.随着科学的发展,特殊研究方法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为一般研究方法。
(√)二、单选题1.以下哪个学科不属于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C)A.物理学B.生物学C.医学D.天文学2.以下(D)属于开发研究的特点。
A.研究周期长B.不急于评价C.成果形式为学术论文、专刊、原理模型D.有很强的保密性3. (C)系统地运用科学实验方法,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A.亚里士多德B.达芬奇C.伽利略D.培根4.《自然辩证法》的作者是(C)A.黑格尔B.马克思C.恩格斯D.维纳5.在自然科学研究诸环节中,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飞跃阶段是(C)A.收集科学事实B.实验探索C.提出科学假说D.验证三、多选题1.哲学传统上包括(ABD)A.形而上学B.知识论C.数学D.伦理学2.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包括(ABCD)A.逻辑方法B.经验方法C.数理方法D.现代方法3.科研方法中的现代方法包括(ABCD)等。
A.系统论B.控制论C.耗散结构论D.协同论4.经验方法包括(BCD)等方法。
A.归纳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测量法5.科研能力包括(ABCD)。
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想象能力D.实际操作能力C.生物学中的同位素示踪方法D.突变论方法第二章经典科研方法一、判断题1.不完全归纳法可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
(√)2.伽利略仅运用实验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的错误观点。
(×)3.在各种逻辑推理方法中,类比法的可靠性最小。
(√)4.运用数学方法最关键的一步是求数学方法的解。
(×)5.概念不能成为科学假说的形式。
1、科学定义: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P22、《辞海》科学定义,范畴,定理3、科学按研究对象不同分类 P44、科学研究是探索性质和规律P55、科学研究分类(研究过程)6、科学研究一般过程ABD P87、科学方法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BCD P98、科学研究方法论有(ABD)不同层次P129、唯物辩证法有(AB)创立(马、恩)P1310. 自然科学方法的三大支柱(实验方法、概率方法、逻辑方法p16)11思维形式A B C P1812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方式:概念判断、13创造性思维包括:(A B C D)P23-P2414系统思维具有(A B C D)等特点 P2415、大学教师应具备的科研素养(ABC ) P2716科学问题的特征(A B C D)P3517科学问题分为A B C D P3618劳丹将科学问题分为(A B)19经验问题可分为A B D P3720科研问题按求解类型分为A B CP3821科研问题根据内容性质分为C D P3822根据需要回答的问题,是A B P3823广义上讲科研选题包括A B P3924邹鲁院士。
研究方向分为B C D P40 25. 科研方向在选题中的作用ABC P41 26科研选题方式A B C D P4427科研方案的设计,包括A B C D P47 28科研选题的评价一般包括A C P4929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A B C D P49第三章31资料收集要求包括A B C D P5532原始资料收集方法A B C P5433二手资料搜集方法A B CP5434鉴别资料过程需要鉴别A B C D P5835资料整理原则A B C D P5936 按加工深度,文献分为A B C D P6137文献的三个基本属性A B C P6138印刷型文献分为A B C D P6339属于一次文献的有A B C D P6240一次文献的特点A C D P6241二次文献的特点A B C P6242三次文献的特点A B C D P6343按文献载体形式分类,文献分为A B C D P66 44按著录形式分类,检索工具分为A BC D P66 45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A C D46工具检索法分为A B C P6947间接检索方式分为A B CP6948计算机检索方法分为A B C P7049文献阅读方法可归类为A B C P7250文献阅读的具体要求A B C D P7451根据文献综述信息含量不同,可分为A B DP7852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基本结构包括A B C D P7953文献综述的特点A B C P7754世界上最著名的两种科学杂志A B (Science和Nature) 第四章55课题立项的评审原则包括A B C P9156课题按研究性质分为A B C D P9257课题按研究功能分为A C D P9358科研课题按研究内容和经费需求分为A B C P9359科研课题按研究的层次分为A B D P9360科研课题按管理部门分为A B P9361写科研立项申报书,要清晰表达项目的A B C D P9662科技查新原则包括A B C P10463科技查新中的独立客观公正原则包括A C D P10564科技查新也包括(A B C D)查新 P10665新颖性的判定原则主要包括A B C D P10966新颖性的概念界定包含A C D P10867科技查新与专利审查其中的新颖性区别体现在A B D P108 第五章68科研方法类型分为A B C P11169思辨方法通过(A B)获取知识 P11270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A B C D P115-P11771定性研究的常用方法A B C D P11372定性研究的特点A B C D P11273定量研究的测定尺度包括A B C D P11574定量研究主要运用A B C等方法 P1165.275实验研究方法要素A B C D P11876按是否设控制组,实验设计分为A B P11977按分组与处理方式,实验设计分为C D P119 78按自变量多少,实验设计分为A B P11979对比设计,实验对象分为A B P11980 效度分为B C P1225.381调查研究基本程序包括A B C D P12482问卷按发放形式分为A B C D P12583问卷设计分为A B C D等环节 P12584问卷一般由A B C D等部分 P12585问卷中的调查问题基本上可概括为A B C P126 86问卷中形式问题分为B C P12687 问卷中的功能问题分为 ABCD P12688 问卷中的实质问题分为ABCD P12689 访谈法按控制程度分为 ABC P12890 半结构式访谈形式包括 ABCD P12891文献法的特点 ABCD P1305.492 观察法按是否隐匿身份分为 BCD P13593 观察法按观察方式的结构分为CD P13594实地研究方式优点包括ABD P13895 观察法依据观察对象划分为 AB P13596 抽样方法分为AB P13997 个案研究的一般步骤 ABCD P1385.598 统计数字来源 ABCD P14499 历史比较法包括ABC 三种类型 P144100 参与人同时选择是 AC5.6101 逻辑分析的方法有ABCD P148102博弈分析中的组成要素ABCD P149103按当事人之间的约束力行为BCP151104博弈论按行为的时间序列性分为AD P151105按参与人对其它参与人的了解程度博弈分为ACP151 106按博弈进行的次数,博弈可分为BCP151107属于非合作博弈ABCD P151第六章108数据按性质分为ABCD P152109定数据包括AB P152110定时数据包括ABCD P152111定量数据包括ABCD P152112定量数据或数值数据包括CD P152113统计分组遵循原则AB P1566.2114描述性统计包括数据的ABCD P158115统计图的类型ABCD P161116统计表包括ABCD P1596.3误差117以误差的来源分类 ABC P166118抽样误差是AB引起的偶然性误差P168 119误差的表示方法包括ABCDP168120系统误差通过ABCD进行检验P169121粗大误差的判别方法包括ABCD P1716.4122回归分析按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分为CDP173123回归分析按涉及的自变量的多少分为AB124大部分经济变量可以通过 ABC 转为线性关系P179125常见的方差分析包括ABP180126聚类分析按聚类变量分为ABP186127聚类分析按聚类类方法分为CD128结构方程模型有效整合了统计学的两大主流技术ABP188 129结构方程模型的组成因素有ABCD P189130结构方程模型中指标分为BD P189131结构方程模型包括(BC)P189132结构方程模型中测量模型反应的是A与D之间的关系 P189 第七章134科研成果的特征概括为ABCD P192135以下ABCD属于科研成果136科研成果的形式,包括ABCD P193137科技论文包括ABCD等几种P197138科技论文具有ABCD等特点 P195139科技论文的结构分为一般分为ABC 三大部分P198140前导部分分为ABCD P198141附录部分分为ABCD P200142专利包括 ABC P205143申请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包括ABCD P207 144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包括ABCD P207 145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包括ABC P207146专利成果转化的方式ABCD147 CD 不属于国际上确定保护范围148 国际法保护范围包括 AB P211149 我国现行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规定 ABC 形式P212单选练习题第一章1.1(自然科学)包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它是-------P41.1(观察研究)认识科学地位与事物方法,是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P71.1(调查研究)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P71.1(实验研究)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P71.1(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1.1(科学研究程序)是指在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最基本最有成效的步骤P41.1(设计方案)主要包括科学实践的研究内容,思想领域,研究方法等1.1 12世纪初,宇宙论者(威廉)提出了“科学是知识”的思想 P2 1.1百科全书“science”解释是“”,现象的(只是 .),这一()重要之一P21.1从研究性质看,科学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和发展性研究P7 1.1研究方法看,科学研究可分为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P71.1科学可按研究对象不同进行分类,以下(政治经济学)不属于这一分类P41.1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状态可分为(创新性)和继承性P61.1确立(科研课题)是科学研究起点,也是首要环节。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
作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題)15
1、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
A 、爱因斯坦
B、牛顿
C、诺贝尔
答案:A
2、衡量国家科技领先的标志之一是:
A、获诺贝尔奖的人数
国民经济总产值
C、人口数量
答案:A
3、衡量一个人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之一是
A 、论文
B、家产
C、经历
答案:A
4、理论要不要经过实验验证:
A 、一切理论都要
B. 有些理论不一定要答案:B
5、检验理论正确的实验是必须能够重演的:
B、不一定
C、不是
答案:A
6、
称赞你的论文的人都是:
A、坚持真理的人
B、认同你的观点的人
C、奉承你的人
答案:B
7、
一篇论文其关键词可以选择几个:
A、两个
B、3? 8 个
C、9 个以上
答案:B
8、
论文引言就是:
A、
、/一前言
B、绪论
C、引论
答案:C
9、参考文献的编号一律用什么括号括起
A、大括号
B. 中括号。
级研究生“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考试题目及答卷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6分)将以下六个名词的正确的标号填写在此后的括号内1、基础研究:认清或理解所要研究的对象,发现其内在规律,旨在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和发现新的探索领域,不考虑任何实际目的的创造性活动。
2、科研假说:研究者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与事实,对欲研究的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所作出的推测性的说明或假定性的理论解释。
3、一次文献: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写成的文献。
凡是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称为一次文献。
4、对照:就是“齐同对比”的原则,指除被试因素外,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他条件尽量相同。
5、四次文献:机读文献及其产生的磁带、磁盘形式的书目、索引。
6、前瞻性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某一因素可能导致事件发生的频度,以明确其因果关系,亦即从原因追踪结果。
二、填空:(每空1分,共14分)1.开题报告应突出的要点有_______ ___和__ _____。
2.科研设计的三要素______ _、__ ____、__ ____,五个原则____ __、 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
3.科研假说的性质有____ __性、__ ____性和__ ____性。
4.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数_ _____时,显著性检验效果最佳。
三、简答题:(共40分)1.两种中药,预实验可知HBsAg转阴率分别为30%和50%,拟取α=0.05,1-β=0.9,(双侧),问正式实验时每组样本数n应为多少?(5分)参照以下公式之一:n=[(p1*q1+p2*q2)/(p1-p2)2 ]*(zα+zβ)2n=(S/D)2 *(zα+zβ)2n=2*(δ/D)2 *(zα+zβ)2n=2*(S/D)2 *(zα+zβ)2 +0.25*(zα)n=2*(Mse/D2 )*(Q+zβ)zα、zβ值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αα、β ___________________ zβ单侧双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2.32 2.58 2.325% 1.65 1.96 1.6510% 1.28 1.65 1.2820% 0.84 1.28 0.8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值表 (α=0.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数 3 4 5 6 7 8 9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值 3.4 3.8 4.0 4.2 4.4 4.5 4.6 4.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对一个专题进行文献检索?(5分)。
一、选择题1.试验设计中强调必须遵守“随机、对照、重复、均衡”四大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 ).A.减少过失误差、降低随机误差、消除系统误差;B.便于收集资料、便于统计处理、便于撰写论文;C.纯化“信号”、降低“噪音”、多快好省;D.仅用一、二次,最多十几次试验,就可得到可靠结果;2.已知A、B、C都是三水平因素,且根据试验得知:AB、BC不可忽视.若希望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一些,试验设计时最好选择( ).A.拉丁方B.正交设计C.析因设计D.交叉设计3.为了研究一组因素X1,X2,……,X g对一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对病人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观察结果分为两档,即病人生存时间2年和2年,考察的危险因素有治疗方法(4种)、治疗前病人的状态(6种)、病人的年龄、癌细胞的类型(3种)等.问这种资料最适合选用什么统计方法分析( ). A.方差分析 B.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回归分析4.为了研究一组因素X1,X2,……,X g对一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对病人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观察结果为病人的生存时间(年),含终检数据,考察的危险因素有治疗方法(4种)、治疗前病人的状态(6种)、病人的年龄、癌细胞的类型(3种)等.问这种资料最适合选用什么统计方法分析( ). A.方差分析 B.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回归分析5.某试验需在5%和15%两种氧浓度下进行,每种氧浓度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类似的药物对K562细胞进行抑制,每个试验条件下均重复4次试验(独立的4个样品,所含细胞的质和量都相同).观察的指标为计量资料,此设计称为( ).A.拉丁方B.配对设计C.析因设计D.交叉设计6.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A.系统误差(偏性)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责任事故7.对于由一个错误的实验设计所产生的实验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其补救方法靠( ).A.统计方法B.数学方法C.重做实验D.重新设计,重做实验8.试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A.便于统计处理B.严格控制或消除随机误差的影响C.便于进行试验D.尽量减少或抵消非试验因素的干扰9.某医生用针刺疗法治疗三种不同的疾病,目的在于弄清:针刺治疗对哪种病疗效最好,三种病人分别在甲、乙、丙三组接受相同的辅助治疗.该医生每天依次给甲、乙、丙三组病人(每组30人)一一扎针,这样做人为产生了( ).A.重复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条件误差10.为评价某药的降压作用,某单位随机选择50名高血压患者,记录每人服药前后的舒张压值,这种收集资料的过程,称为什么实验设计类型( ). A.析因设计 B.成组设计 C.配对设计 D.单组设计11.对于一个试验而言,配伍组设计优于完全随机设计,这是因为( ).A.配伍组设计简单易行B.降低了随机误差C.降低了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影响D.可以分析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12.在某项试验研究中,想着重考察A、B、C三个试验因素分别取四个不同水平条件下对现测指标的影响,已知这三个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为了使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些,应选择( ) A.析因设计 B.成组设计 C.配对设计 D.拉丁方设计13.在某项试验研究中,想着重考察A、B、C三个试验因素分别取四个不同水平条件下对现测指标的影响,且需要考虑AB和BC,为了使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些,应选择( ) A.析因设计 B.正交设计 C.交叉设计 D.拉丁方设计14.有人为研究甲、乙两种药物是否有协同或拮抗作用,设立了四个组,第一组为空白对照;第二组为单用甲药;第三组为单用乙药;第四组为甲、乙药合用.用小鼠作为受试对象,各组均用5只小鼠做试验,观察指标是与芗作用有密切联系的某种物质的含量.试验做完后,共测得20个试验数据,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参数检验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为分析此资料,应选择( ).A.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B.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C.单因素四水平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D.交叉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15.某地在钩虫病普查中,对粪检阳性者与阴性者各随机抽查10例,测定其血红蛋白量,为了解钩虫粪检阳性者与阴性者的血红蛋白量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着性意义.首先需判定此资料取自什么试验设计类型( ).A.配伍组设计B.成组设计C.配对设计D.交叉设计16.开展一项科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A.有了试验数据之后B.有了试验设计之后C.从最初的试验设计开始D.从计算机算出结果开始17.有两种治疗某病的方法,为了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疗效,需要将该病患者100人分配到甲、乙两治疗组中去,最佳的分组方法是:A.男性患者进入甲组,女性患者进入乙组.B.甲、乙两治疗组中两性患者人数接近相等.C.完全随机地分成两组.D.先按性别、病情进行配对,再在每对中用随机方法分组.18.两因素A、B之间有显着性的交互作用,意味着:A.因素A的作用随因素B的作用增强而增强.B.因素A的作用随因素B的作用增强而减弱.C.一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随另一个因素水平的改变而改变.D.一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随另一个因素水平的改变而改变.19.从事一项医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A.试验结束之后B.制定试验计划时C.发表论文前D.申报成果前20.许多人习惯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这样做在什么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A.样本含量较小时B.实验者操作不太熟练时C.因素之间独立时D.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时21.某研究者对所研究的问题缺乏了解,盲目开展实验,当实验过程(或结果)中出现异常现象时,他们常常:A.不能合理处置B.胸有成竹C.重做实验D.用统计方法弥补22.有些研究者做实验时随处记录实验结果,缺乏合适的记录原始数据的表格.其根源在于:A.没有现成的表格 B.领导没有要求 C.缺乏完善的实验计划 D.与成果评定无关23.在用小白鼠作为受试对象的实验中,实验者用手随意地、一次又一次地从笼子中抓小白鼠,每次抓一只,将先抓到的n1只放入对照组,后抓到的n2只放入试验组.问:这样做意味着什么A.实现了随机化 B.误用随便取代随机C.结论仍然可信 D.动物分组无关紧要24.研究DHA和樟树碱对小鼠学习记忆农历能力的影响.考察:DHA的3种剂量、樟树碱加入与否,共有六个实验组,每组用小鼠5只.尚不知剂量与樟树碱对观察结果(潜伏期)的影响谁重要谁次要,问:本研究采取的是一种什么试验设计类型组别测定前未给樟树碱测定前给樟树碱潜伏期() 潜伏期()对照组kgDHAkgDHAA.两因素析因设计 B.单因素6水平设计 C.两因素交叉设计 D.成组设计25.某单位在40岁以上人群查体中,记录了485名血压正常人于80名血压升高者的情况,然后追踪6年,得到了冠心病患病情况如下:血压升高者80例,追踪6年后有19例患冠心病;血压正常者485例,然后追踪6年后有20例患冠心病,问这是一种什么设计类型A.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B.交叉设计 C.队列研究设计 D.配对设计26.某人在某地抽样调查了29例儿童的血红蛋白与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资料如下,试问:如用4种微量元素(x1、x2、x3、x4)来预测血红蛋白(Y)的含量,应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No Y x1x2x3x412………………………………………………29A.t检验B.方差分析回归D.多元线性回归27.选了10只家兔观察在A、B两个因素作用下家兔皮肤损伤直径(mm)的大小.A有两个水平:A1、A2;B有两个水平:B1、个受试对象完全随机地均分到A1、A2两组中去,任何一只家兔的两个对称部位上分别接受B1、B2两种处理,资料见下表.问这是什么设计类型家兔编号直径A1B1 A1B2家兔编号直径A2B1 A2B21 2 56 7 10A.析因设计B.正交设计C.28.某医师研究某种急性白血病的患者的生存率时,收集了20例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打算分析两个因素(一个为定性,另一个为定量)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第一个骨髓AG检验结果(阴阳性)、第2个是白细胞计数(WBC),资料如下:问可用什么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此资料AG(+)组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WBC(亿/L) 23 43 26 60 105 100 170 54 70生存周数65 156 100 134 16 108 121 4 39 143AG(-)组患者编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WBC(亿/L) 44 30 40 15 90 53 100 190 270 280生存周数56 65 17 7 16 22 3 4 2 329.试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A.便于统计处理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C.便于进行实验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30. 研究苯撑硅橡胶的性能,需要考察A、B、C、D四个因子,各有3个水平,打算做5次重复试验,并希望正交表中试验号尽可能少.(1)若A与B的交互作用不可忽略,应选择什么样的正交表.(23) (27) (34) (313)(1)若交互作用全部忽略,应选择什么样的正交表.(27) (37) (34) (313)31.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受试对象分组,如何分组,组与组之间具有最好的可比性A.多分几组 B.将条件相近的分入同一组C.将条件相近的分入不同组D.将体质强的分入对照组、弱的分入实验组32.有降压药4种(设为A1,A2,A3,A4),对四只猴子进行实验,每猴用药4次,每次7天,间隔一个月,每次以用药前后舒张压下降值mmHg作为实验效应,已知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可忽略不计,资料见下表.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参数检验的前提条件,应采用何种方法分析4种药物的疗效是否有显着性差异猴号降压药代号与血压降低值(mmHg) 用药次序 1 2 3 41 2 3 4A1(45) A2(35) A3( 0) A4( 5) A2(30) A4(20) A1(40) A3(10) A3( 0) A1(45) A4(20) A2(25) A4(40) A3(10) A2(20) A1(25)A.正交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B.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C.拉丁方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D.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33.将肉瘤接种在大白鼠的三个不同部位b1,b2,b3,并用药物a1,a2观察对肉瘤生长的影响,共有6种不同处理,将条件相近的大白鼠24只随机分配到6种不同处理组中去,每组4只,假定在肉瘤接种后不久,就使用抑瘤的药物.请根据设计特点及下表资料选择适当方法分析药物与部位对肉瘤生长情况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着性的交互作用编号瘤重(g)a1b1 a1 b2 a1b3a2b1 a2b2a2b31234A.正交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B.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C.拉丁方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D.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34.已知A、B、C都是三水平因素,且根据预实验得知:AB、CB不可忽视.由于经费紧张,研究者希望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一些.试验设计时最好选择( ).A.拉丁方设计 B.正交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35.某项试验研究中考察的实验因素有A和B,A(是否用3-氨基苯甲酰胺)分为A1(不用)、A2(用);B(平阳霉素的浓度,μg/ml)分为B1(5)、B2(10)、B3(20)、B4(40)、B5(60).两因素共有10种不同的水平搭配,每种搭配条件下用4个试验样品独立地重复试验4次,观察的指标为DNA残存损伤百分数.目的是了解3-氨基苯甲酰胺对平阳霉素所致DNA损伤修复的抑制情况.此设计可称为( ).A.成组设计B.配伍设计C.析因设计D.交叉设计36.已知A、B、C都是七水平因素,其中:A是实验因素,B、C都是区组因素,且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可忽略不计.试验者希望试验次数尽可能少,问最好选择什么设计类型A.成组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析因设计 D.正交设计37.已知A、B、C都是三水平因素,且各级交互作用都很重要,若选用析因设计,且希望资料便于用计算器进行统计分析,则至少要做多少次试验38.下表资料所代表的试验属于什么设计类型10A.成组设计B.交叉设计C.39.由专业知识得知,某化合物的产率(Y%)可能受到A(剂量)、B(温度)、C(时间)、D(浓度)4个试验因素的影响.设计时A取了,,…,共6个水平;B取了35,40,45,50共4个水平;C取了6,7,8共3个水平;D取了70,75,…,95共6个水平.并用均匀设计安排了试验.对试验结果分析时,拟合产率Y关于因素A~D的logistic曲线回归方程,发现因素C未被选入方程,这表明:A.因素C在以后做此试验时不必考虑B.因素C的3个水平之间对Y的影响无显着性意义C.因素C在以后做此实验时可随便取某个值D.因素C的3个水平之间对Y的影响完全相同40.用甲乙两种培养基培养结核杆菌45份,得资料见下表,请指出本试验的设计类型.甲乙两种培养基培养结核杆菌的结果(份)乙的结果甲的结果+-合计+-12416132817合计162945A.成组设计B.配对设计C.析因设计D.交叉设计41.两个试验因素共组成6个不同的试验条件,每一个条件下都独立地重复了3次试验,资料见下表请指出本试验的设计类型. 3-氨基苯酰胺对平阳霉素所致DNA损伤修复的抑制情况3-氨基苯酰胺残存损伤百分比(%)平阳霉素浓度10 20 40用不用A.成组设计B.拉丁方设计C.析因设计D.交叉设计、B是构成某种抗生素培养基的两种主要原料,它们均取3个水平,经过试验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AB作用有显着性意义,这说明:A.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将随另1个因素的水平改变而变化B.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随另1个因素的水平改变而变化C.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将随另1个因素的作用减弱而增强D.1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将随另1个因素的作用减弱而减弱43.研究某药物治疗铅中毒的驱铅效果:资料见下表.运用配对t检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此药有明显的驱铅作用”.问:这个结论不可靠的原因是什么样本含量过小 B.统计分析方法不当C.缺乏合适的对照组 D.缺乏必要的预试验44.本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医学界曾用金的化合物当作结核病的特效药,名医为此发表的论文数以百计,然后,又作为定论编入了医学院的讲义.书籍其结论是不成立的,问采用什么方法可迅速而客观地对作出评价A.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 B.扩大样本进一步试验C.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 D.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5.某研究者在进行伊利蒙菌发酵的试验研究中,分别对培养基含水量、培养基起始PH值、温度和光线强度对产物的影响作了多批研究,得出最适合条件为:培养基含水量为55~65%,起始PH值为~以及温度与光线强度的具体值.问:这种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的做法在什么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A.分期分批试验时B.因素之间互相独立时C.在短期同时做完这些试验时D.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时46.某医师为研究服避孕药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分别回顾性调查了子代染色体异常和正常的同年龄组儿童的母亲102名和148名,结果孕前6个月内服用避孕药者分别是34名和20名,问:这叫什么实验设计A.队列研究设计B.成组设计C.交叉配对设计D.病例-对照设计多选1.(多选)严格控制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是进行试验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下述那些措施是达到上述目的所不可缺少的A.用随机化法选取样本并分组B.相同条件下必须做重复试验C.正确设立对照组D.各组之间在重要的非处理因素上尽可能一致.2.(多选)实现化的方法有:A.查随机表法B.查随机排列表法C.运用计算机产生伪随机数D.抽签或摸球3.(多选)安排三因素的试验设计方法中,哪些方法不便于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的试验场合A.析因设计B.拉丁方设计C.正交设计D.交叉设计4.(多选)在试验设计中必须涉及的项目称为要素,试验设计的要素有:A.试验因素B.试验单位C.试验计划D.试验效应5.(多选)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其主要缺点有哪些A.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B.论文不易发表B.不便分析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D.申报科研成果难度增大6.(多选)在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对照形式有哪些A.标准对照B.自身对照C.相互对照D.历史或中外对照1.请用下表中简化的随机排列表第15行随机排列数字将14只家兔分到试验和对照组中随机排列表(n=20)的简化结果N o 123456789111121314151617181921 5171016912245181415719681131132.在某项试验研究工作中,要研究A、B、C、D四个因素对观察指标Y(计量指标)的影响是否胡显着性意义,每个因素只考虑2个水平,根据专业知识得知,还需考虑交互作用AB、BC.请选择合适的正交表,并进行表头设计(表体内因素的水平代码全部省略)3.设有12只鼠按体重由轻到重编为1—12号,请用下而给出的随机排列数字(见下表),将它们均分到甲、乙、丙三个处理组中去.随机排列表(n=20)的简化结果No123456789111121314151617181923181113172038157419125149116164.用n=20的随机排列表中的第13行随机数字,如何将18小鼠随机分成工A、B、C三组,请写出分组过程.01234567890131091418121715352111980147136165.为了寻找营养丰富而又经济实惠的婴幼儿食品,搞好儿童保健.某研究所利用甘蔗废糖蜜试制了L-赖氨酸盐酸盐(简称赖氨酸盐).现通过实验研究了解膳食中添加赖氨酸盐后对正常儿童发育有无影响,计划从甲、乙两个幼儿园各选90名儿童(含大、中、小班)作为受试对象,问如何考虑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结论具有更好的可比性6.已知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均值为3200g,标准差为467g.今欲研究某药物在妇女怀孕期间服用后能否减少低体重新生儿数,若服用该药后出生的新生儿将比一般的新生儿平均增重230g才认为该药有效,问如果取α=,β=,需要多大样本含量才能发现其差异7.为了通过试验研究,找到生产某种抗菌素的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案,需考虑A、B、C、D、E五个三水平因素,根据专业知识,还需考虑AB、AC、AE.请选用合适的设计类型,并进行具体的设计.8.设有4 种防护服,请4 个成年男子在4个不同日期试穿,测定他们脉搏(次/分),其数值用“(1),(2),……,(16)”表示.请选用合适的设计类型并以表格形式给出最终的设计方案,含试验数据.9.某些试验涉及A、B、C、D、E、F 6个皆为3 水平的试验因素,根据专业知识得知;CD、CE是不可忽视的.请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并以简明的方式表示之.10.某试验中拟考查4个两水平的因素A、B、C、D的作用大小,根据专业知识:必须考虑C与D之间的交互作用.由于试验次数多、周期长、花费大,研究者希望试验次数较少,而且试验结果分析很方便,请选用合适的设计方法并给出具体的安排.11.在行走速度和行程固定的前提下,负荷越重,体能消耗越多.为研究在4种不同的负荷量下,消耗体能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着性意义,拟用4名战士,在4个不同日期进行试验,并且,每人每天只接受1种负荷试验1 次.书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可忽略不计,用TN代表体能消耗量,请选用合适的设计方法并以不合格形式给出具体的安排.12.某研究者拟用4只家兔做试验,希望了解注射4种不同剂量,,,kg)的胰岛素后,家兔血糖下降值的改变有无显着性意义.由专业知识得知,若前后两次试验的间隔超过一天,即使用同一只兔做试验,结果也不会受到影响.根据已知条件,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试验设计方案(简述理由),并将其以表格的形式表达出来13.某单位研究A1~A5五种类型的军装工潮湿与干燥两种环境、静坐与活动两种状态下着装战士的主观热感觉(假定有较客观的观察指标,取名为TTT),以便对不同类型的军装的合理使用作出科学安排.根据预试验得知,因素之间的各级交互作用不可忽视,因素之间的主次地位不清楚,至少有年龄相同、健康状况相近的男战士60名志愿者充当受试者.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案(简述理由),并将其以表格的形式表达出来.14.将体重相近的12只小鼠配成4个区组,每个区组内的3个小(编号为①、②、③)被随机分配到甲、乙、丙三种饲料组中去,随机分配的结果见表1.假定观察的指标是半年后小鼠体重日平均增加量(kg),试将表1转换成便于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的表2.若严格按实验设计应当周密、完善的要求来评价,请指出此设计还有什么不够完善之处.表1 随机分配结果 表2 区组 鼠号(处理代码)1 2 3 4①(甲) ②(丙) ③(乙) ①(丙) ②(乙) ③(甲) ①(乙) ②(甲) ③(丙) ①(丙) ②(甲) ③(乙)15.在培养钩端螺旋体时,除将PH 固定在~,温度固定在28℃外,需对血清种类(A)、浓度(B)、基础液(C)和添加剂(D)四个试验因素的不同水平所产生的效应进行研究.已知各因素均为两水平,且四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不可忽视,各因素在专业上地位相等,科研经费允许在各种不同试验条件下可独立做3次重复实验,观察指标为钩端螺旋体计数.请简述选择某种设计类型的理由,同时用表格形式给出具体的实验设计.16.研究者希望通过对12名有慢性疼痛的患者的实验研究,来回答“耳廓疗法是否能解除慢性疼痛”这一问题.实验方法如下:用适当的电流强度(根据患者能够感觉又无痛感为准)分别刺激左耳两个穴位各5分钟,即穴位N(与疼痛部位相对应的耳廓治疗点)、穴位C(与穴位N 有一定距离且与疼痛无关的)穴位,实验时,要求先后对同一个受试者刺激这两个穴位,两次之间有较长的时间间隔,以便前次的结果不会影响后次的结果.患者并不知道这两个穴位之间有什么区别,假定有较为客观的评价指标ZT 用来测定刺激后的镇痛效果,请简述选择某种类型的理由,同时,用表格形式给出具体的实验设计.17.为了研究五种降压药A 、B 、C 、D 、E 的降压效果,拟用5只猴子来做此实验,只要每两次用药之间的间隔大于一周,后做实验的效果便不会受到先做实验结果的影响.每次用药7天算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观察指标为血压下降值(mmHg),请根据本实验研究的实际情况,简述选择某种设计类型的理由,同时用表格形式给出 具体的实验设计.二、 填空题1.对照、重复、( )和( )是实验设计中的四个基本原则.2.在实验设计中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共同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和抵消( )的干扰和影响.3.在试验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完善的( );试验设计缺乏( );单因素设计取代( );缺乏必要的( );不能合理地处理( );样本含量( );缺乏合适的记录原始数据的( ).4.在收集数据和选取数据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设计类型与资料收集方式不( );随意舍弃( );盲目运用“( )”准则舍弃某些自认为过大或过小的观察结果.5.在表达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在编制统计表方面存在( )表达不清等问题.在绘制统计图方面存在( )不当和( )不符合数学原则等问题;在运用百分比方面存在总例数( )也用百分比表示等滥用现象.在运用平均数方面存在不考虑资料的( )情况,一律用( )表达资料平均水平的现象;在表达( )分布资料时仍盲目套用“x s ±”的表示方法.6.在运用统计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把( )看成处理定量资料的“万能”方法;把( )看成处理定性资料的“万能”方法.把“( )”看成判定两变量呈直线关系的无容置疑的依据.7.在辨析设计类型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把一个单因素多水平的设计看成是( )的设计,统计处理时减少了误差的( ),降低了结果的( );把一个多因素设计看成多个单因素设计,混淆了( )之间的关系,无法分析因素之间的( ). 8.试验设计中不可回避的三个要素是( )、( )、( ).9.试验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四个基本原则是( )、( )、( )、( ). 10.常用的五种对照形式是( )、( )、( )、( )、( ).11.有些人在实验结束后要处理资料时却不知需要哪些统计方法,其根源是缺乏完善的( ).12.有些人在实验中虽然设立了对照组,但当某些结果出现时却不能作出明确的解释,这是由于( )所致. 13.有人为了说明A 、B 两台仪器测定的结果之间差别没有显着性意义,居然用一个健康人的4次重复测定值及其统计检验结果为依据,这实际上是曲解了实验设计中的( )原则.14.某项实验研究涉及5个因素,某研究者先将其中4个因素固定在各自的特定水平上,实验时只允许一个因素取各种水平,待该因素的“最佳水平”确定后,再依次寻找其它因素的最佳水平.这样做在( )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15.有些人在零散的纸上随处记录实验结果,缺乏( )的收集资料表格.16.很多人误将重复测量设计资料当作重复实验设计资料不收集,其后果是被迫使用( )来分析资料.17.很多人收集的是多因素多指标的资料,分析时一律化成多个单因素一个指标的情形来处理.这样做将无法了解因素之间的( )和关于( )的评价.18.有些人在表达定量的观察结果时,不考察资料是否服从( ),盲目运用x s ±的方式来表达,这是表达统计资料中常见的一种错误. 19.有些人在实验记录中,随意舍弃自认为“过大”或“过小”的实验数据,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统计学上( )的规则.20.若某指标的总体观察值服从正态分布,当n( )时,不适合使用“3x s ±”作为舍弃样本中可疑值的规则. 21.很多人误将t 检验当作( )的“万能工具”. 22.很多人误将2检验当作( )的“万能工具”.23.影响统计结论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 ).24.在实验设计的三个要素中,( )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指标来实现 .25.在实验设计的四个原则中,( )的原则是最容易被忽视,而且,也是最难严格遵守的. 26.可靠性较差,而且也是不太常用的一种对照形式是( ).27.为了比较一种药物取一种特定剂量的疗效时,除了可用空白对照外,更常用的可能就是采取( )了.28.已知甲、乙、丙三种药对某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假定有某定量指标可以反映疗效的好坏,为了进一步比较其疗效的高低,需要如何进行试验设计。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15 题) 151、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A、爱因斯坦B、牛顿C、诺贝尔答案:A2、衡量国家科技领先的标志之一是:A、获诺贝尔奖的人数B、国民经济总产值C、人口数量答案:A3、衡量一个人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之一是:A、论文B、家产C、经历答案:A4、理论要不要经过实验验证:A、一切理论都要B、有些理论不一定要答案:B5、检验理论正确的实验是必须能够重演的:A、是C、不是答案:A6、称赞你的论文的人都是:A、坚持真理的人B、认同你的观点的人C、奉承你的人答案:B7、一篇论文其关键词可以选择几个:A、两个B、3~8 个C、9 个以上答案:B8、论文引言就是:A、前言B、绪论C、引论答案:C9、参考文献的编号一律用什么括号括起:A、大括号B、中括号C、小括号10、参考文献号一律用:A、阿拉伯数字B、汉字C、英文答案:A11、论文中对重要的公式:A、应编号B、不应编号答案:A12、论文中使用别人公开发表的结论,并注明出处的属于:A、引用B、抄袭C、剽窃答案:A13、论文是如何写出的:A、研究后写出的B、编写出的C、从书上抄来的答案:A14、博士学位论文至少应有:A、创新点答案:A15、论文中对表的题目要求为:A、表的题目在表上部B、表的题目在表下部C、随便什么位置答案:B二、案例分析题(每题 5 分,共5 题) 25.0116、在一篇题目为《目标运动分析新论》论文中,论文摘要是:“在我的《TMA 理论》那本书中,介绍了TMA 的经典方法,在本论文里,主要叙述目标运动分析的几种新的方法,它们是:1)识别-滤波-控制原理;2)交互多模型方法;3)多站信息融合的方法。
”(1)、上述摘要犯了那几方面的毛病?A、使用“我的”第一人称B、使用了缩略语TMAC、前两句是过去研究信息,应删掉D、没有交代成果与结论E、以上全部是答案:E17、以下是《人工神经网络在传感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论文的目次:一.概述二.数学基础知识三.传感器基础知识四.人工神经网络简介五.人工神经网络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六.仿真七.结论八.致谢九.参考文献(1)、它是一种仿教科书式的论文,其在目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概述的设置B、数学基础的介绍C、传感器基础的介绍D、“人工神经网络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篇幅比例偏少答案:D18、一篇好的论文主要应该包括:第一,概述该题目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第二,用大量的篇幅撰写自己的理论、方法(包括方案设计等);第三,再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的试验、实验或仿真结果;第四,给出论文研究结论。
临床科研方法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临床研究中,下列哪项不属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特点?A. 随机分配B. 对照组C. 盲法D. 长期随访2.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评估诊断试验的准确性?A. 敏感性B. 特异性C. 阳性预测值D. 所有上述选项3. 临床研究中的交叉设计指的是什么?A. 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接受不同处理B. 研究对象在不同地点接受相同处理C. 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接受相同处理D. 研究对象在不同地点接受不同处理4. 以下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局限性?A.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B. 无法控制混杂因素C. 需要大量样本D. 无法进行长期随访5. 临床试验中,数据的盲法设计主要目的是什么?A. 减少操作误差B. 减少选择偏差C. 减少信息偏差D. 减少测量误差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区别,并举例说明它们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2. 解释什么是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在临床试验中的重要性。
3. 描述临床研究中的混杂因素,并举例说明如何控制这些因素。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假设你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新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
请描述你将如何设计这项研究,包括研究类型、样本量估算、随机化方法、盲法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计划。
2. 你收到一份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到一项关于某种疫苗预防流感效果的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疫苗组和对照组的流感发病率分别为5%和10%。
请分析这份报告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四、论述题(共30分)论述在临床研究中,伦理审查的重要性及其在研究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的应用。
请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1) ()是根据文献标题和摘要,确定主次,主要的先读,次要的后读,或只选取文中有用的部分读。
A:略读B:选读C:研读D:精读(2) 作为一名科学研究者必须遵循(),杜绝弄虚作假,反对剽窃抄袭,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与研究成果。
A:个性发展B:团队合作C:学术规D:其他(3) 误差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叫(),它是绝对误差与测量值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的比值,并且通常将其结果表示成百分数的形式,所以也叫百分误差。
A:偶然性误差B:非抽样误差C:截断误差D:相对误差(4) 由于实际运算只能完成有限项或有限步运算,因此要将有些需用极限或无穷过程进行的运算有限化,对无穷过程进行截断,这样产生的误差称为( )。
A:模型误差 B:测量误差C:截断误差D:舍入误差(5) 863计划、火炬计划等属于( )。
A:应用开发主导型 B:高技术研究发展型C:基础研究型D:试验与发展项目(6) 现代信息检索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
A:布尔检索 B:截词检索C:原文检索D:聚类检索(7) 科研方案的修订与完善中不包括下列中的哪一项( )。
A:相关要素的修改B:容的修改C:步骤的修改D:题目的修改(8) 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始建于()年6月。
A:1994 B:1998C:1999 D:1997(9) ()是审核调查表中的各项数据在计算结果和计算方法上有无错误,故多用于对区间数据和定比数据的审核。
A:逻辑检查B:计算检查C:混合检查D:其他(10) ()是收集资料的途径,更是一种可以指导研究全过程的研究方式,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方法之一。
A:实验研究方法B:调查研究方法C:实地研究方法D:理论研究方法(11) 教师的()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A:感性认识B:科研道德素养C:理性思维D:科学抽象(12) ()是判断发明创造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A:科研立项类查新B:科技成果类查新C:专利申请查新D:其他(13) ()为科研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科技成果和新产品的评估、鉴定和奖励及科研立项的评审等提供了客观而又可靠的文献依据。
科研方法试题库(总12页) --本页仅作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科研方法试题库一、选择题1.试验设计中强调必须遵守“随机、对照、重复、均衡”四大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 a )。
A.减少过失误差、降低随机误差、消除系统误差;B.便于收集资料、便于统计处理、便于撰写论文;C.纯化“信号”、降低“噪音”、多快好省;D.仅用一、二次,最多十几次试验,就可得到可靠结果;2.已知A、B、C都是三水平因素,且根据试验得知:A B、B C不可忽视。
若希望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一些,试验设计时最好选择( b )。
A.拉丁方 B.正交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3.为了研究一组因素X1,X2,……,X g对一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对病人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观察结果分为两档,,即病人生存时间2年和2年,考察的危险因素有治疗方法(4种)、治疗前病人的状态(6种)、病人的年龄、癌细胞的类型(3种)等。
问这种资料最适合选用什么统计方法分析(c )。
A.方差分析 B.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C.COX回归分析 D.Logistic回归分析4.为了研究一组因素X1,X2,……,X g对一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对病人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观察结果为病人的生存时间(年),含终检数据,考察的危险因素有治疗方法(4种)、治疗前病人的状态(6种)、病人的年龄、癌细胞的类型(3种)等。
问这种资料最适合选用什么统计方法分析( c )。
A.方差分析 B.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C.COX回归分析 D.Logistic回归分析5.某试验需在5%和15%两种氧浓度下进行,每种氧浓度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类似的药物对K562细胞进行抑制,每个试验条件下均重复4次试验(独立的4个样品,所含细胞的质和量都相同)。
观察的指标为计量资料,此设计称为( c )。
A.拉丁方 B.配对设计 C.析因设计 D.交叉设计6.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b )。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题) 151、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A、爱因斯坦B、牛顿C、诺贝尔答案:A2、衡量国家科技领先的标志之一是:A、获诺贝尔奖的人数B、国民经济总产值C、人口数量答案:A3、衡量一个人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之一是:A、论文B、家产C、经历答案:A4、理论要不要经过实验验证:A、一切理论都要B、有些理论不一定要答案:B5、检验理论正确的实验是必须能够重演的:A、是C、不是答案:A6、称赞你的论文的人都是:A、坚持真理的人B、认同你的观点的人C、奉承你的人答案:B7、一篇论文其关键词可以选择几个:A、两个B、3~8个C、9个以上答案:B8、论文引言就是:A、前言B、绪论C、引论答案:C9、参考文献的编号一律用什么括号括起:A、大括号B、中括号C、小括号10、参考文献号一律用:A、阿拉伯数字B、汉字C、英文答案:A11、论文中对重要的公式:A、应编号B、不应编号答案:A12、论文中使用别人公开发表的结论,并注明出处的属于:A、引用B、抄袭C、剽窃答案:A13、论文是如何写出的:A、研究后写出的B、编写出的C、从书上抄来的答案:A14、博士学位论文至少应有:A、创新点答案:A15、论文中对表的题目要求为:A、表的题目在表上部B、表的题目在表下部C、随便什么位置答案:B二、案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5题) 25.0116、在一篇题目为《目标运动分析新论》论文中,论文摘要是:“在我的《TMA理论》那本书中,介绍了TMA的经典方法,在本论文里,主要叙述目标运动分析的几种新的方法,它们是:1)识别-滤波-控制原理;2)交互多模型方法;3)多站信息融合的方法。
”(1)、上述摘要犯了那几方面的毛病?A、使用“我的”第一人称B、使用了缩略语TMAC、前两句是过去研究信息,应删掉D、没有交代成果与结论E、以上全部是答案:E17、以下是《人工神经网络在传感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论文的目次:一.概述二.数学基础知识三.传感器基础知识四.人工神经网络简介五.人工神经网络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六.仿真七.结论八.致谢九.参考文献(1)、它是一种仿教科书式的论文,其在目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概述的设置B、数学基础的介绍C、传感器基础的介绍D、“人工神经网络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篇幅比例偏少答案:D18、一篇好的论文主要应该包括:第一,概述该题目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第二,用大量的篇幅撰写自己的理论、方法(包括方案设计等);第三,再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的试验、实验或仿真结果;第四,给出论文研究结论。
科研方法试题库一、选择题1.试验设计中强调必须遵守“随机、对照、重复、均衡”四大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 a )。
A.减少过失误差、降低随机误差、消除系统误差;B.便于收集资料、便于统计处理、便于撰写论文;C.纯化“信号”、降低“噪音”、多快好省;D.仅用一、二次,最多十几次试验,就可得到可靠结果;2.已知A、B、C都是三水平因素,且根据试验得知:A⨯B、B⨯C不可忽视。
若希望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一些,试验设计时最好选择( b )。
A.拉丁方B.正交设计C.析因设计D.交叉设计3.为了研究一组因素X1,X2,……,X g对一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对病人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观察结果分为两档,,即病人生存时间≤2年和>2年,考察的危险因素有治疗方法(4种)、治疗前病人的状态(6种)、病人的年龄、癌细胞的类型(3种)等。
问这种资料最适合选用什么统计方法分析(c )。
A.方差分析B.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COX回归分析D.Logistic回归分析4.为了研究一组因素X1,X2,……,X g对一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对病人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观察结果为病人的生存时间(年),含终检数据,考察的危险因素有治疗方法(4种)、治疗前病人的状态(6种)、病人的年龄、癌细胞的类型(3种)等。
问这种资料最适合选用什么统计方法分析( c )。
A.方差分析B.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COX回归分析D.Logistic回归分析5.某试验需在5%和15%两种氧浓度下进行,每种氧浓度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类似的药物对K562细胞进行抑制,每个试验条件下均重复4次试验(独立的4个样品,所含细胞的质和量都相同)。
观察的指标为计量资料,此设计称为(c )。
A.拉丁方B.配对设计C.析因设计D.交叉设计6.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b )。
A.系统误差(偏性)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责任事故7.对于由一个错误的实验设计所产生的实验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其补救方法靠( d )。
A.统计方法B.数学方法C.重做实验D.重新设计,重做实验8.试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b )。
A.便于统计处理B.严格控制或消除随机误差的影响C.便于进行试验D.尽量减少或抵消非试验因素的干扰9.某医生用针刺疗法治疗三种不同的疾病,目的在于弄清:针刺治疗对哪种病疗效最好,三种病人分别在甲、乙、丙三组接受相同的辅助治疗。
该医生每天依次给甲、乙、丙三组病人(每组30人)一一扎针,这样做人为产生了(d )。
A.重复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条件误差10.为评价某药的降压作用,某单位随机选择50名高血压患者,记录每人服药前后的舒张压值,这种收集资料的过程,称为什么实验设计类型(c )。
A.析因设计B.成组设计C.配对设计D.单组设计11.对于一个试验而言,配伍组设计优于完全随机设计,这是因为( d )。
A.配伍组设计简单易行B.降低了随机误差C.降低了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影响D.可以分析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12.在某项试验研究中,想着重考察A、B、C三个试验因素分别取四个不同水平条件下对现测指标的影响,已知这三个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为了使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些,应选择( d )A.析因设计B.成组设计C.配对设计D.拉丁方设计13.在某项试验研究中,想着重考察A、B、C三个试验因素分别取四个不同水平条件下对现测指标的影响,且需要考虑A⨯B和B⨯C,为了使试验次数尽可能少些,应选择( b )A.析因设计B.正交设计C.交叉设计D.拉丁方设计14.有人为研究甲、乙两种药物是否有协同或拮抗作用,设立了四个组,第一组为空白对照;第二组为单用甲药;第三组为单用乙药;第四组为甲、乙药合用。
用小鼠作为受试对象,各组均用5只小鼠做试验,观察指标是与芗作用有密切联系的某种物质的含量。
试验做完后,共测得20个试验数据,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参数检验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为分析此资料,应选择( a )。
A.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B.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C.单因素四水平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D.交叉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15.某地在钩虫病普查中,对粪检阳性者与阴性者各随机抽查10例,测定其血红蛋白量,为了解钩虫粪检阳性者与阴性者的血红蛋白量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意义。
首先需判定此资料取自什么试验设计类型( b )。
A.配伍组设计B.成组设计C.配对设计D.交叉设计16.开展一项科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cA.有了试验数据之后B.有了试验设计之后C.从最初的试验设计开始D.从计算机算出结果开始17.有两种治疗某病的方法,为了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疗效,需要将该病患者100人分配到甲、乙两治疗组中去,最佳的分组方法是:dA.男性患者进入甲组,女性患者进入乙组。
B.甲、乙两治疗组中两性患者人数接近相等。
C.完全随机地分成两组。
D.先按性别、病情进行配对,再在每对中用随机方法分组。
18.两因素A、B之间有显著性的交互作用,意味着:cA.因素A的作用随因素B的作用增强而增强。
B.因素A的作用随因素B的作用增强而减弱。
C.一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随另一个因素水平的改变而改变。
D.一个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随另一个因素水平的改变而改变。
19.从事一项医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bA.试验结束之后B.制定试验计划时C.发表论文前D.申报成果前20.许多人习惯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这样做在什么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dA.样本含量较小时B.实验者操作不太熟练时C.因素之间独立时D.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时21.某研究者对所研究的问题缺乏了解,盲目开展实验,当实验过程(或结果)中出现异常现象时,他们常常:aA.不能合理处置B.胸有成竹C.重做实验D.用统计方法弥补22.有些研究者做实验时随处记录实验结果,缺乏合适的记录原始数据的表格。
其根源在于:cA.没有现成的表格B.领导没有要求C.缺乏完善的实验计划D.与成果评定无关23.在用小白鼠作为受试对象的实验中,实验者用手随意地、一次又一次地从笼子中抓小白鼠,每次抓一只,将先抓到的n1只放入对照组,后抓到的n2只放入试验组。
问:这样做意味着什么?bA.实现了随机化B.误用随便取代随机C.结论仍然可信D.动物分组无关紧要24.研究DHA和樟树碱对小鼠学习记忆农历能力的影响。
考察:DHA的3种剂量、樟树碱加入与否,共有六个实验组,每组用小鼠5只。
尚不知剂量与樟树碱对观察结果(潜伏期)的影响谁重要谁次要,问:本研究采取的是一种什么试验设计类型?a组别测定前未给樟树碱测定前给樟树碱潜伏期()潜伏期()对照组104.8±14.46 41.15±11.310.1g/kgDHA 116.8±14.30 68.45±13.701.0g/kgDHA 150.1±11.31 79.10±14.58A.两因素析因设计B.单因素6水平设计C.两因素交叉设计D.成组设计25.某单位在40岁以上人群查体中,记录了485名血压正常人于80名血压升高者的情况,然后追踪6年,得到了冠心病患病情况如下:血压升高者80例,追踪6年后有19例患冠心病;血压正常者485例,然后追踪6年后有20例患冠心病,问这是一种什么设计类型?cA.病例-对照研究设计B.交叉设计C.队列研究设计D.配对设计26.某人在某地抽样调查了29例儿童的血红蛋白与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资料如下,试问:如用4种微量元素(x1、x2、x3、x4)来预测血红蛋白(Y)的含量,应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dNo Y x1x2x3x41 135.0 13.70 12.68 80.32 0.162 130.0 18.09 17.51 83.65 0.26………………………………………………29 105.0 13.75 13.57 79.80 0.14A.t检验B.方差分析C.COX回归D.多元线性回归27.选了10只家兔观察在A、B两个因素作用下家兔皮肤损伤直径(mm)的大小。
A有两个水平:A1、A2;B有两个水平:B1、B2。
10个受试对象完全随机地均分到A1、A2两组中去,任何一只家兔的两个对称部位上分别接受B1、B2两种处理,资料见下表。
问这是什么设计类型?家兔编号直径A1B1A1B2家兔编号直径A2B1A2B21 2 5 16.5020.7516.7519.0017.5020.00671018.2521.2518.5020.5020.7522.75A.析因设计B.正交设计C.拉丁方设计D.配伍组设计28.某医师研究某种急性白血病的患者的生存率时,收集了20例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打算分析两个因素(一个为定性,另一个为定量)对生存时间的影响。
第一个骨髓AG检验结果(阴阳性)、第2个是白细胞计数(WBC),资料如下:问可用什么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此资料?COX?AG(+)组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WBC(亿/L)237.54326601051001705470生存周数6515610013416108121439143AG(-)组患者编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WBC(亿/L)44 30 40 15 90 53 100 190 270 280生存周数56 65 17 7 16 22 3 4 2 330. 研究苯撑硅橡胶的性能,需要考察A、B、C、D四个因子,各有3个水平,打算做5次重复试验,并希望正交表中试验号尽可能少。
(1)若A与B的交互作用不可忽略,应选择什么样的正交表。
A.L4(23)B.L8(27)C.L9(34)D.L27(313)(1)若交互作用全部忽略,应选择什么样的正交表。
A.L8(27)B.L18(37)C.L9(34)D.L27(313)31.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受试对象分组,如何分组,组与组之间具有最好的可比性?A.多分几组B.将条件相近的分入同一组C.将条件相近的分入不同组D.将体质强的分入对照组、弱的分入实验组32.有降压药4种(设为A1,A2,A3,A4),对四只猴子进行实验,每猴用药4次,每次7天,间隔一个月,每次以用药前后舒张压下降值mmHg作为实验效应,已知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可忽略不计,资料见下表。
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参数检验的前提条件,应采用何种方法分析4种药物的疗效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猴号降压药代号与血压降低值(mmHg)用药次序123 41 2 3 4A1(45)A2(35)A3(0)A4(5)A2(30)A4(20)A1(40)A3(10)A3(0)A1(45)A4(20)A2(25)A4(40)A3(10)A2(20)A1(25)A.正交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B.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C.拉丁方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D.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33.将肉瘤接种在大白鼠的三个不同部位b1,b2,b3,并用药物a1,a2观察对肉瘤生长的影响,共有6种不同处理,将条件相近的大白鼠24只随机分配到6种不同处理组中去,每组4只,假定在肉瘤接种后不久,就使用抑瘤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