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3单元素质自测题-掌门1对1
- 格式:doc
- 大小:347.00 KB
- 文档页数:5
素质自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0分)
1.我们要具备的__品质或能力__可以分为四类。
A.情商
B.素质
C.状态
D.品牌
2.下面哪项不属于健康生活习惯的类别?
A.起床锻炼
B.约束自己
C.节约用水
D.经常出去玩
3.下列属于自信的表达方式有:
A.总是责备自己
B.不敢抬头和人对视
C.能接受自己的不足
D.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4.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习惯,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要坚持日常的、__积极的__行动。
A.积极的
B.消极的
C.暂时的
D.虚假的
5.下列哪句话不是正确的礼貌行为?
A.请求别人帮忙时,要以礼貌的姿态示意
B.帮助别人时,要有主动性
C.拒绝别人时,不要言语伤人
D.不分时间地点,随意说话二:填空题(10分)
1.我们要对待他人____有礼貌____,尊重他人的感受,在处理矛盾的时候要保持克制。
2.若情绪不稳定时,我们可以采取____呼吸调整____等措施来抚慰自己,以恢复思维的活力。
3.针对自身的不足,要从____实际出发____,比如提高学习的效率,改变不良的习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4.我们要从___家庭__环境中积极吸收积极的因素,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促进自身的心理发展。
5.一名合格的学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品4套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题一、选择题(14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A.略无阙.(quē)处不见曦.(xī)月属.(shǔ)引凄异B. 夕日欲颓(tuí)未复有能与(yǔ)其奇互相轩邈(xuān miào)C. 东皋薄(báo)暮望徙(tú)倚欲何依鸢飞戾(lì)天者D. 急湍tuān甚箭水皆缥(piǎo)碧白云千载(zǎi)空悠悠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两岸石璧,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B.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D. 实是玉界之仙都。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对每一个莘莘学子....来说,中考既是初中学业的终点,更是攀登人生之塔的又一个起点。
B.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到天伦之乐....。
C.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故宫,见证了风雨中无数起起落落的历史变迁。
D.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和无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春节晚会上小沈阳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赞颂。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岗,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
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自测题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记分:一. 基础知识,语言积累与运用(3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带点的字注音.(6分)轩_iè ( ) lòu( )空鸣钟击qìng( )zhēn( )酌伧( )俗帷( )幕重峦叠 ( ) 盘曲( )峋( )它风景惟妙惟( )巧妙绝( )( )然不同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3分)①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②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③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④河上是五座( )的汉白玉石桥.A.标准欣赏崇拜美丽B.标志品味看重精致C.标本鉴赏推崇精美D.范例赏析喜欢玲珑3.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写在横线上.(3分)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装.崇山峻岭,是着的曲线;江河溪流,是着的曲线;大海汪洋,是着的曲线.A.流动B.屹立C.翻腾4. 修改病句.(4分)①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是关系到能否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②通过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我们大家都提高了思想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5.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6分)①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②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③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④屏风就是一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⑤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注视行人,千态万状……()⑥按屏的建筑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6.诗句默写.(5分)①浮云游子意,.②《秋词》表现诗人豪迈乐观之情的诗句是:,.③《说〝屏〞》中引用了不少古诗词,使文章说明的语言生动形象,也增添了诗情画意.其实,写屏的诗句还有不少,请再写出两句.7.仿照例句,以〝爱〞为话题,另造一个句子.(3分)例句:美,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简明得体,有说服力的话.(6分)临近中考,班主任老师对同学们的学习抓得更紧了,真是分秒必争,这样体育活动课又要泡汤了.学生:老师,下节是体育活动课,我们出去踢会儿球,行吗?老师:不行,我要考试.学生:老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那也不行,马上联考,怎么一天到晚就是想着玩.学生:老师,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那,我考试怎么办?学生:老师,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好吧,要注意安全.学生:谢谢您!9.下面是一则某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的报道稿,文中连用3个〝战胜〞,行文显得单调.请根据不同的比分,用2个〝战胜〞的同义词语分别填入括号,替代文中加点的〝战胜〞,使用词准确且富有变化.(2分)今天进行的中学生男篮预选赛中,一中队以72比60战胜十五中队,十八中队以68比56战胜( )八中队,二中队以98比42战胜( )十一中队.二. 阅读理解(46分)(一)(14分)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10.石拱桥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1.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 )(2分)A.由本质到现象B.由具体到概括C.由一般到个别D.由原因到结果12.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13.第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2分)A.举例子B.打比方C.列数字D.作比较14.第三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的作用是什么?(2分)15.第四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 一)(18分)(甲)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追求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皆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乙)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和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6.(甲)中括号内依次填写的词语应是( ).().( ).( ).(2分)17.说明事物应抓住事物的特征,(甲)中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句中_________二字,贯穿全篇,全文紧扣这两个字分项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最后一句话照应了这一特征.(3分)18.(乙)可以分为两层,先说假山的堆叠.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游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次说池沼的特点,并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他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9.(乙)所说明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0.〝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中〝艺术〞和〝技术〞有何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1.选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2.说明事物应注意合理的安排说明的顺序.这两个文段采取的是________顺序.从《苏州园林》全文的结构看,这两个文段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关系.(2分)23.从语言的角度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①(甲)中对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有着重要作用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表达的语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中,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因为这些词语用得极有分寸,既不夸大,又不缩小.③〝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一句中的〝又〞用得好,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三)(14分)世界上有些国家吃辣椒很厉害,如墨西哥.印度.匈牙利.朝鲜……中国某些省,如四川.湖南等也以吃辣椒出名.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美国宇航员威廉__8226;勒努瓦在宇宙飞行时也带着辣椒.有一位指挥家,他走到哪里,辣椒就带到哪里,就连参加英国女王宴请时,也照例带着辣椒酱,他解释说:;没有辣椒的饭菜好比是病号饭.;辣椒原产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故亦称;番椒;,又名;秦椒;.;大椒;.;辣茄;.辣椒有几千个品种,仅我国四川的干辣椒就有100多种.辣椒有辣与不辣之分,甜椒不辣.云南有一种辣椒,其辣无比,只要舌尖稍微碰一下,就会使人辣得难受,疼痛万分.美国制药专家斯克维尔于1912年制定了测量辣度的方法,后来人们就以他的名字作为辣度的单位.植物病理学家曾用这种方法,测出甜椒的辣度为零,最辣的辣椒有300000斯克维尔.①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不爱吃辣椒的人不禁要问:;人们何苦要吃辣椒?;②这是因为吃辣椒有3个好处:一是它的营养丰富;二是能驱风散寒;三是能增进人的食欲.③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占首位.④此外,辣椒还含有维生素B1.B2.胡萝卡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⑤谚语曰:;三个辣椒,顶件棉袄;.⑥辣椒中的辣椒素对人体具有刺激作用.⑦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接触,神经就迅速把;烧灼;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⑧大脑还同时指挥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据心理学家分析,吃辣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作为;受伤;对待,从而促进身体释放一种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醉剂,能起到一种轻微的欣快作用,使人产生精神快感,专家称此为;辣椒微醉;.这也许是人们对辣椒越吃越爱吃的主要原因.24.作者在第一段中列举美国宇航员和一位指挥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5.第二段除了介绍辣椒的原产地.名称.品种.分类等知识之外,重点说明了辣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6.第二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7.分别指出第三段中说明下面内容的句子(只填句子序号).(3分)(1)辣椒营养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辣椒能驱风散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辣椒能增进食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第三段〝这就有利于消化〞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9.概括第三.四段的内容(答案不超过20个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三.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16分)30.古今中外的桥,姿态万千,各具风采.请用不超过50字的一段话介绍你所熟悉的一座桥,写出其独有的魅力来.(5分)31.〝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按要求写出相关语句.(6分+5分)①与〝桥〞有关的诗句:②与〝桥〞有关的俗语:③与〝桥〞有关的歌谣:与〝桥〞有关的故事:【参考答案】1.榭镂磬斟cāng wéi嶂嶙煞肖伦迥2.C3.B A C4.①去掉〝能否〞②去掉〝使〞5.①举例子②列数字③作比较④下定义⑤摹状貌⑥分类别6.①落日故人情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③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7.(例)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是饥饿时的一块面包.8.合乎语境,得体即可9.攻克.淘汰.轻取……(意近即可)10.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11.C12 .不能调换.因为〝形式优美〞是承上段而言的,得先说;〝结构坚固〞是下文要说的,所以放在后面.(或: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了解,是理性认识.两者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换)13 .A14. 限制〝到处都有〞,使语言更严密.准确.15.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16.略17.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完美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18.忘却苏州园林,只觉身在山间池沼河道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布置石头,种些花草19.假山池沼的艺术美20.〝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21.作比较引用22.从整体到局部(逻辑顺序) 总分23.(1)一切决不肯定,强调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2)大多往往 (3)略24.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25.辣度.或〝辣度的测量〞.〝辣度的测量方法〞.26.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27.⑴ ③④;⑵ ⑤⑥⑦;⑶⑧.28.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29.吃辣椒的好处和越吃越想吃的主要原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积累运用(26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曦.月(x ī)经纶.(l ún)纤.云(qi ān)轩邈.(mi ǎo)B.十仞.(r èn) 沿溯.(sh ù) 藻荇.(x ìng) 驱犊.(d ú)C.燕.然(y ān) 横柯.(k ē) 素湍.(tu ān) 缥.碧(pi ǎo)D戾.天(l ì) 飞漱.(sh ù) 萋.萋(q ī) 千转.(zhu ǎ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遂致征蓬无与为乐乘奔卸风B凄异桐庐负势竞上千百成锋.C缥碧经纶窥谷忘反争高值指.D瀑布绿潭略无阙处重岩叠嶂.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3月3日这一天,天.无.纤.云.,草堂外戏蝶在菜花里飞舞,几若透明。
B.精彩的歌舞让人头晕.目.眩..,拍手叫好。
C.三峡的山真高啊!隐天.蔽.日..,不是正午时分,根本见不到太阳。
D.深秋时节,九寨沟林寒.涧.肃..,别是一派清秋一洗的别致风光。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
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
5.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2 分)A.念/无与/ 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 交横C .但 / 少闲人 / 如吾 / 两人者 / 耳D .自/康乐/ 以来,未复有 /能与其奇者6.默写填空。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单元素质评价(三)(第三单元)(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下列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C)A.襄.陵(xiānɡ)陟倚绝(yǎn)五色交辉B.属.引(zhǔ)飞漱素湍.(tuān)沉鳞竟跃C.猿.鸣(yuán) 御风鹦.鹉(yīnɡ)重岩叠嶂D.缥.碧(piǎo)长啸燕.然(yàn)疏条交映解析:A项,“陟”应为“徙”,B项,“竟”应为“竞”,D项,“燕”应读“yān”。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B)A.清荣.峻茂(茂盛)晓雾将歇.(消散)怀采薇(大声喊)B.欣然起行.(走)长歌..C.鸢飞戾.天(至、到达)浅草才.能没马蹄(刚刚可以)D.一百许.里(表示约数)单车欲问.边(慰问)解析:“长歌”意为长声歌唱。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C)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沿溯阻绝.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C.春冬之.时欲界之.仙都D.负势竞上.横柯上.蔽解析:A项分别为:独一无二的/断绝;B项分别为:在/假如;C项,都是“的”的意思;D项分别为:向上/左上边。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C)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蝉则千转不穷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D.窥谷忘反解析:A项,“阙”同“缺”;B项,“转”同“啭”;D项,“反”同“返”。
5.下列作家、作品、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B)A.《黄鹤楼》——崔颢———唐代B.《与朱元思书》——吴均——唐代C.《水经注》——郦道元——北魏D.《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解析: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6.根据提示,填写空缺部分。
(8分)(1)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第三单元-掌门1对111.中国石拱桥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国瓷器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
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
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上,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
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
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番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
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
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
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
传统细瓷早巳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
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
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
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等寓意丰富的图案。
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
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掌门1对1一、语言运用(28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2分)()A.轩榭(xüān)镂空(lîu)B.笨拙(zhuō)洨河(xiáo)C.桥墩(dǔn)后妃(fēi)D.休憩(qì)闺女(guī)2.根据注音填字组词。
(4分)重峦diã()嶂对chân()斟zhuï()gǒng()桥惟妙惟xiào()píng()风qián()坤tán()香3.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4分)①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 )②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 )③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④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4.下列加粗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2分)()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
C.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守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5.调整下面句子的顺序。
(2分)①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②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③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
④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⑤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2分)(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4)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
()7.辨析近义词,选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4分)(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________而不仅是________。
第三单元测试卷B. 属.引(shǔ)轩邈燕.然(yān)鸢飞唳天C. 沿溯.(shù)漂碧藻荇.(xìng)侯骑D. 素湍.(tuān )萋萋襄.陵(xiāng)夕日欲颓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只是重岩叠嶂....走起来要小心。
B.“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起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C.只见落梅山庄坐落在群山万壑之间,风景秀丽,宁静而又祥和的气氛让人望峰息心....。
D. 西南方有一片竹林,林子遮天蔽日....,棵棵翠绿挺拔。
一阵秋风吹过,林子“沙沙”作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每当春雨淅淅沥沥的时候,总是会令我想起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
B.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C.即使国家人社部推行延迟退休的计划,也难以改变社保资金短缺的局面。
D.通过我县教育局举办的系列送教下乡活动,促进了全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辛勤的蜜蜂穿行其间,忙着采花酿蜜。
②无数条的小路,蜿蜿蜒蜒地钻进村子。
③路旁,放羊的老人,坐在树下的衰衣上,嘴里含着一根长早烟,哼着吕剧或自编的小曲,眯缝着眼,神态自如,悠然自得。
④路边是高低大小不一田地,茂密的庄稼尽情享受春风的宠爱。
⑤田野里顶顶草帽或苇笠在浮动,乡亲们正忙着间苗或除草。
⑥小麦在风中你推我揉,正忙着蹿个和灌浆。
黄色的油菜花,身披暖洋洋的阳光,携手跳着舞蹈。
A.②④⑥①⑤③B.⑤④⑥①③②C.②④③①⑥⑤D. ⑥⑤①③②④5.下面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清晨起来,品一杯清茗,手捧一本《归去来兮辞》,让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风,伴随着自己的精神,放飞到自己静谧、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己的心沉淀、沉淀,在现代都市的躁动之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
这难道不是在诗意地生活吗?A.这怎么能是在诗意地生活呢?B.这是在诗意地生活。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雄跨.(kuà)嶙.峋(lín)淙.淙(zóng)巧妙绝伦.(lún)B.广漆.(qī)轩.榭(xuān)石砌.(qì)惟妙惟肖.(xiào)C.蟠.龙(pán)河堤.(dī)弧.形(hú) 因地制宜.(yí)D.伧.俗(cāng)藻.井(zǎo)匀称.(chèn) 长虹饮涧.(ji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浩渺推崇桥敦前瞻后顾B.和谐纤细险峻失之豪厘C.鉴赏池沼阑干别具匠心D.招书矗立妃嫔迥然不同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2分)A.说起桥,其种类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绝对数不过来。
B.张小亮长得和他父亲惟妙惟肖....,简直就像一个人。
C.城外是一片重峦叠嶂....的山脉,一眼望不到边。
D.这座建筑物的设计巧妙绝伦....,简直无可挑剔。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2分)A.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取得进步。
B.他的家乡是河南省太康县人,跟我家离得比较远。
C.近日,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纳粹电池"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光。
A .BCD 2、 水皆缥碧泠泠作响急湍甚箭互相轩邈 (pi a o )(li ng )(tu a n )m i a o ) 天山共色(s e)横柯上蔽(k e )鸢飞戾天(l i) 急湍甚箭(sh e n )夹岸高山(ji a)窥谷忘反(ku l ) 一百许里(x u)猛浪若奔(b e n )泉水激石(j i )任意东西(r e n )鸢飞戾天(yu a n )好鸟相鸣(xi a ng ) A.锐不可挡 针砭时弊 晶莹剔透 出类拔B.顶力相助 带罪立功 以逸代劳 变本加利 C.一枕黄梁 鞠躬尽瘁 别出心裁 挺而走险 D.立竿见影 名声鹊起 销声匿迹 通宵达旦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疏条交有时见日 C . D .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八年级上语文三单元测试 、基础知识 1、读音打假,请用你的火眼金睛挑出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疏条交映B .望峰息心C .任意东西D .乘奔御风5、下面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
B. 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犹如“金牌”照亮了中国三农巨变之路。
C. 河的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蜿蜒起伏,连接着苍苍茫茫的远山。
D. 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掌门1对1班别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2、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自出新裁葱笼社稷B、不毛之地学籍轩敞C、目酣神醉妄肆闾左D、防不胜防突兀忿恚3、对下面句子的主干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我军切断铁路线>B、炽热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
<炮火映红了天空>C、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
<死尸堆>D、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似世界一大奇迹。
<水稻培育成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A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5、说话得体的是()A老师对小明说:“这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明白?”B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C昨天是我的16岁诞辰。
D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
6、选出能与“四面云山来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A.千树万树梨花开B.万紫千红总是春C.万家忧乐在心头D.千锤万凿出深山7、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是: ( )例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
A变换成被动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我总被一些事情感动着。
B变换成否定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不能不使我感动。
C变换成反问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吗?D变换成感叹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啊!8、按合理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1)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2)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3)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4)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A、(2)(4)(1)(3) B(1)(3)(2)(4)C、(1)(4)(2)(3) D(4)(2)(3)(1)9、下面这句话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请你加以修改,使句子只有一种明确的意思。
(3分)原句:学校收到了许多出版社送来的图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餐馆一广告为:“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
”这两句话看似挺自信,但仔细推敲一下,这样说仍显得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没有足够的把握。
请对这一广告稍作改动(不改变字数),使其更显自信。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5题。
(10分)[甲文]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着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在国内,这座桥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乙文]我们吸收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
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紧起床。
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
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
这时,接近圆满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
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得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光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却亮得多。
再是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
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
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亭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亭上乾隆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
桥下的永定河,在晓月的映照下,波光粼粼,细流淙淙。
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以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不仅想起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①桥宽约8米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A、①表示估计②表示程度B、①表示限制②表示程度C、①表示程度②表示限制D、①表示限制②表示估计12、甲文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分)13、甲文通过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了卢沟桥的_________,又通过描写性的文字向人们展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
乙文记叙了夜宿卢沟桥_____________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美的桥——卢沟桥。
(2分)14甲乙两文都引用了马可·波罗评价卢沟桥的话,但写作目的不同。
甲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卢沟桥____________的特点,而乙文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卢沟桥的___________之情。
(2分)15根据乙文画横线句子的内容,概括“卢沟晓月”的特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阅读【甲】【乙】【丙】三段文字,回答16—20题。
(18分)【甲】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特点,这才是可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乙】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
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
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皲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
这里的树,又以造型奇特见长,有的偃如老妇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
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丙】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6公里,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
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荫大道。
道外的丘岗坡坨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渐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16、三段文字都写到“树”,但各有不同的特点,如甲文所写的树木特征是“高低错落,充满画意”。
请从乙丙两文中选择有关词语,概括树木的不同特征。
(2分)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三段文字写树都强调了气氛,如甲文突出繁华欢悦,乙文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 ,丙文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18、对这三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2分)A.甲乙两文多处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B.甲文没有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乙文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D.甲乙丙三文都采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19、从说明顺序来看,甲乙两文都是____________ 顺序,丙文是___________ 顺序;从文段结构看,甲文是 _____________ 结构,乙文是__________ 结构,丙文是并列结构。
(4分)20、有人认为甲文段中写的“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不妥,因为既然“没有”就无说明的必要。
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阅读《人能与鸟比翼齐飞吗》完成21-25题(9分)①人类自古以来就向往能像鸟一样在蓝天上翱翔。
据《后汉书》记载,我国在1900多年前就有人用在鸟的羽毛制造成翅膀试验过飞行。
直到17世纪,欧洲还有人试图这样模仿鸟类飞行,但都未以成功。
这是为什么呢?②经过长期研究,人类终于弄明白:人的肌肉能量与鸟类比较,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因此靠双臂来扇动翅膀,是无法克服自身重量进行有效飞行的。
扑翼飞行的失败,并不能阻挡人类的探索。
1783年,人们利用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气球,第一次升上了天空。
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在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方面探索,开始也进行过扑翼机的研究,但是由于鸟类飞行时翅膀的运动十分复杂,限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还不能提供轻而坚固的材料和高效率的动力,这种尝试仍未成功。
后来,还是鸟类的翱翔(不需扇动翅膀)和风筝的飞行给人以启示,终于采用固定机翼的形式,于1903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的载人飞机,实现了飞行的理想。
③从那以后,航空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今天,千姿百态的飞机飞向蓝天,为国防和国民经济服务乘坐飞机已成为极普通的事了。
不过,人们感到乘坐飞机并不能享受在蓝天自由飞翔的乐趣。
于是,许多航空爱好者们绞尽脑汁进行扑翼飞行的研究。
不久前,科学家们制成一种“机械鸟”,它以一台小电动机为动力,扇动两只3米长的涤纶薄膜翅膀,便可轻盈地飞上天空。
这种扑翼机可用于体育运动,也可用于军事侦察和通讯联络,引起各国航空界的极大关注。
我们相信,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一定能实现像鸟一样在广阔的蓝天中自由翱翔的美好愿望!21文中表明当今飞机种类众多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研制扑翼飞行器并不容易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2文中②提到了两种飞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