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智能管理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21.35 KB
- 文档页数:12
博物馆的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述略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承担着保护、展示和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
本文将从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博物馆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保护和管理效率。
一、智慧保护1. 智能安防系统:博物馆内部设施和文物珍品的安全是博物馆保护的首要任务。
智能安防系统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入侵探测、温湿度监测等手段,实时监控博物馆的安全状况,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系统将自动报警并进行相应处理,确保博物馆内部安全。
2. 防火系统:博物馆内收藏着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防火工作尤其重要。
智慧防火系统可以通过烟雾探测、温度监测等手段,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扑救和疏散,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对文物的伤害。
3. 气候控制系统:博物馆内的文物对环境温湿度要求非常严格,智慧气候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控博物馆内的温湿度,确保文物的保存环境符合要求,防止因温湿度变化而导致的文物损坏。
4. 灾害预警系统:博物馆所在地区往往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地震、洪水等。
智慧灾害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地震监测、水位监测等手段,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博物馆内的文物和人员安全。
二、智慧管理1. 文物数字化:将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实现文物的长期保存和远程展示。
通过三维扫描、高清摄影等技术手段,将文物的形态和细节记录下来,形成数字化档案,方便研究和展览。
2. 智能导览系统:博物馆内的展品众多,为了方便观众参观,可以利用智能导览系统提供导览服务。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导览设备,实时获得展品的介绍、位置信息等,提升观展体验。
3. 藏品管理系统:博物馆的藏品管理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智慧管理系统可以匡助博物馆实现对藏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包括藏品登记、入库、出库、移交、维修等环节,系统可以实时记录和查询相关信息,提高管理效率。
4. 数据分析与展览策划:通过对观众参观行为、展品受欢迎程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博物馆可以了解观众需求和展览效果,从而优化展览策划和文化传播。
博物馆文物智能管理方案背景: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和传承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在面对大量文物和游客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局限性。
因此,博物馆需要引入智能管理系统,提高文物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方案概述:博物馆文物智能管理方案基于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引入智能监控、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文物的全面管理。
该方案包括文物智能监控系统、文物数据管理系统、文物定位系统等多个组成部分,通过各个系统的协同运作,实现对文物的实时监控、数据管理和定位追踪,提高文物管理的效率与安全性。
方案具体内容:1.文物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安装智能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文物展览区域的实时监控。
监控系统可以对文物展览区域进行安全状况的监测,并及时报警或提醒工作人员。
同时,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游客进行实时监管,避免对文物的非法触碰和破坏。
2.文物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一个文物数据管理系统,对博物馆的文物进行全面的数字化管理。
系统将文物的基本信息、图片、文物鉴定报告等相关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和存储,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查询和管理。
此外,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文物的变化情况和展示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
3.文物定位系统:4.数据共享与合作:建立与其他博物馆的数据共享和合作机制,实现博物馆之间的文物信息互通。
这样可以方便学术研究、展览策划和文物调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博物馆的影响力。
5.培训与推广:为博物馆工作人员提供智能管理系统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技术。
同时,通过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智能管理系统的优势和应用,增加公众对博物馆的参观和支持。
实施步骤:1.设计智能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功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定制。
3.建设文物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文物信息的数字化整理和存储。
4.实施文物智能监控系统,对文物展览区域进行监控和管理。
5.配置文物定位系统,对文物进行实时定位和追踪。
6.建立数据共享与合作机制,与其他博物馆进行数据交流和合作。
博物馆智能管理系统方案2017年5月一、需求分析 (17)二、系统介绍 (17)2.1系统原理 (18)2.2系统结构 (18)2.3系统功能介绍 (18)三、系统流程 (19)3.1库房管理 (19)3.2入库流程 (19)3.3 出库流程 (20)3.4 移库流程 (20)3.5系统特点介绍 (21)四、应用价值 (21)五、产品介绍 (22)5.1创羿CY-URD-105桌面式读写器 (22)5.2创羿CY-URD-200固定式读卡器 (16)5.3创羿CY-TUD-561面板天线 (18)5.4创羿CY-WTK-301纸质标签 (18)一、需求分析博物馆作为重点文物管理单位,其馆藏的文物种类及数量众多,仅文物日常的盘点及查找就占用了文物管理部门大部分精力。
在当前文物收藏热的背景下,文物普遍升值,国家对文物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作为文物保管单位,采用新技术控制文物仓库日常人员进出,加强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尤为必要。
进一步完善目前的文物管理系统,加大文物管理的力度,保证文物的安全和数据的可靠,尤其加强对国家一、二级贵重文物和经常需要外出展览的文物管理成为文物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
在此背景下,北京创羿采用先进的无线射频RFID技术,构建成一个适应性更强、安全性更高、数据信息准确可靠的人员及文物管理系统。
这对加强馆藏文物的管理力度,在文物盘点、查找和日常管理、人员出入等关键环节上来提高文物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提高管理系统的智能性及安全性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系统介绍本系统依托RFID的技术优势,通过安放在文物上的标签,利用先进的RFID 设备对数据采集,快速实现对文物盘点和查找管理,及时记录设备去向信息,在文物盘点时能有效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准确率。
2.1系统原理文物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文物进出自动化管理,由安装在文物上的RFID标签、固定式读写器、手持读写器、管理中心网络管理设备及其管理软件组成。
智能博物馆文物管理系统产品介绍1贵重物品电子标签(绿色、黑色、淡蓝色)产品性能:工作频率:2.4GHz―2.5GHz识别距离:0-500M工作电流:小于13MA功耗性:超低功耗使用寿命:2年安全性能:防雷、防冲击,满足工业环境要求信号调制方式:GFSK静态电流:小于2μA工作电流:小于15MA工作湿度:小于85%存储温度:-40℃ ~+80℃工作温度:-30℃ ~+65℃抗干扰性:10V/M 0.1~1000MHz AM调幅电磁波外壳材料:高温改性ABS塑料产品颜色:军绿色(颜色可选)可靠性:防水防冲击,内置加速传感器物品管理安全可靠性加强2 无线路由节点工作频率:2.4GHz―2.5GHz ISM 微波识别距离:有效识别距离0M—200M,可根据需要调整定位精度: 1.5M—3M识别速度:最高识别速度可达200公里/小时识别能力:先进防冲突算法,同时识别 200 张标签识别方式:全方向识别环境温度:在-40℃—85℃湿度: 5%RH—95%RH(无凝露)使用寿命: 30年抗干扰性:使用频道隔离技术,多个设备互不干扰安全性能:防雷、防冲击,满足工业环境要通信接口:支持ZIGBEE无线传输、串口、 GPRS等电源: 9V/12V—3A DC电源数据速率:最高10M bit/s外形尺寸: 15.5CM*14CM*5.5CM产品重量: 0.5kg外壳材料:金属材质产品颜色:银灰色安装方式:粘贴或者侧挂3手持机(PDA)产品性能:示屏幕:彩色3.2英寸显示屏240*320触摸面板:仿玻璃的耐用触摸屏数据接口:USB1.1(标配)红外接口(选配)背光:LED背光电池:充电式聚合物电池(3.7v,2000MAH)待机时间:150小时,一次充电扫描次数:5000次尺寸:186.5MM*75MM*31MM(2000MAH)重量:400克CPU :32bit,533MHZ内存:128M RAM/2G ROM通讯模块:802.11g,支持外置天线接口:USB HOST+USB SLAVE扩展接口:SPI接口,串口,USB接口基本软件:Windows CE5.0,手写输入法,中英文及符号键盘多媒体软件:录音机/媒体播放器工作温度:-20℃至50℃存储温度:-25℃至70℃湿度:5%RH-95%RH(无凝露)其他:可根据具体要求定制4 加速度传感器介绍RFID加速度测量有源标签是在RFID有源标签的基础上采集加速度传感器的信息并利用现有的ZigBee组网方式传输数据。
智慧博物馆智慧展品实时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智慧博物馆逐渐成为博物馆行业的新趋势。
智慧博物馆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将博物馆展品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提供更便捷、丰富、个性化的参观体验。
而智慧展品作为智慧博物馆的核心组成部分,实时管理系统的建设对博物馆展品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分析传统的博物馆展品管理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存在信息不准确、工作繁琐等问题。
在展品管理中,常常需要通过手工记录、盘点等方式来管理展品的属性信息、数量、存放位置等内容,这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还很容易造成数据的错误和遗漏。
此外,展品的异常、损坏等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因此,智慧博物馆需要一种智慧展品实时管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三、解决方案1.展品信息管理模块2.展品实时监控模块该模块通过展品感应器实时监测展品的状态,例如展品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并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至云端数据库。
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监控展品的状态,一旦发现展品异常情况,系统将立即发送警报信息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3.展品定位和导航模块为了提高参观者的参观效果和体验,该模块通过在展馆内部安装定位设备,实现对展品的定位和导航功能。
参观者可以通过智能设备上的APP,选择感兴趣的展品,系统将自动导航至该展品所在位置,并提供相关的展品信息和解读,提高参观者的参观效果。
4.展品保护模块该模块通过视频监控、红外感应等技术手段,对展品进行安全保护。
当有人触碰展品、靠近展品或者出现其他异常行为时,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5.数据分析和应用模块该模块通过对展品信息和监测数据的分析,提供统计报表和数据可视化展示,为博物馆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和兴趣偏好,推荐相关的展品和活动,提高参观者的参观体验。
四、系统优势1.实时性强: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展品信息和状态的实时采集和监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反应速度。
智慧博物馆文物知识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作者:李晓丹刘峰来源:《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8年第03期0 引言随着智慧博物馆的不断发展,观众已能通过各馆的网站、微信、app获取展览、活动和藏品等各类信息。
目前,博物馆开始认识到推广文物知识的重要性,从知识重构、系统规划和场馆合作多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有文物专题网站、知识图谱系统等。
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则在信息化层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我们运用HTML5、二维码技术和缓存技术,通过搭建文物知识管理平台来助力文物知识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
1 文物知识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文物知识管理平台遵循标准化、模块化的原则,由管理后台进行统一维护,内容存储在文物知识专题库中,通过调用文物知识数据接口,按特定设计形式展现文物知识。
1.1 系统部署文物知识管理平台中的统一管理后台、文物知识专题库和文物知识数据接口均应部署在博物馆的信息机房内,并按照双机热备模式部署数据库服务。
同时,应用服务器考虑采取虚拟化部署模式,充分利用并有效调度资源池的计算能力,满足不同场景的业务需求,并根据实际状况动态调整计算资源分配。
为预防单点故障和备份冗余,必须确保系统在全年不出现全局性的故障。
1.2 可用性在系统功能和界面设计上力求简洁明了、直观可靠,方便用户培训和快速上手。
应当采用业界标准技术,广泛支持通用系统平台。
1.3 可靠性系统必须保障7×24 h的不间断运行,并同时满足博物馆总体安全规范的各项要求。
1.4 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不存在不符合语义规定的值的特性。
系统的完整性是指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而采取的措施,以防止发生重要数据的丢失。
1.5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为了保护系统和数据免受非法的访问、使用、修改或者泄密而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
安全控制措施的选择需平衡实施安全控制措施的代价和剩余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
此外,还要遵循纵深防御的原则,对系统中各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加以重视,包括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
博物馆的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述略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是博物馆领域中的重要议题,它们旨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提升博物馆的保护和管理水平。
本文将从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智慧保护博物馆的智慧保护主要包括物品保护和安全保护两个方面。
1. 物品保护物品保护是博物馆保护文物和艺术品的核心任务之一。
智慧保护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1)环境监测:利用智能传感器监测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指标,及时发现并调整不利于文物保护的环境因素。
(2)智能展柜:采用智能展柜可以控制展柜内的温湿度,防止文物受潮、受热等伤害,并在展示过程中提供恰当的照明和保护。
(3)视频监控:安装智能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文物陈列区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偷窃、破坏等,保障文物安全。
2. 安全保护博物馆的安全保护是为了防范火灾、盗窃、破坏等意外事件,智慧保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智能报警系统:利用智能感知技术和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博物馆内外的安全状况,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自动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2)防火系统:安装智能化的防火探测器和报警器,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灭火和疏散。
(3)门禁系统:利用智能门禁系统,对博物馆的进出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和管理,确保惟独授权人员可以进入博物馆特定区域。
二、智慧管理智慧管理是博物馆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
1. 资源管理智慧管理可以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手段对博物馆的资源进行管理:(1)文物档案管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文物进行全面的档案记录,包括文物的基本信息、图片、文物鉴定和鉴赏意见等,方便管理和查询。
(2)展览管理:利用智能化的展览管理系统,实现对展览计划、展品布展、展览评估等环节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2. 参观体验智慧管理可以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吸引更多的观众:(1)数字导览系统:利用智能手机应用或者触摸屏设备,提供导览地图、文物介绍、语音讲解等功能,匡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展品。
博物馆智能管理系统方案2017年5月一、需求分析 (17)二、系统介绍 (17)2.1系统原理 (17)2.2系统结构 (18)2.3系统功能介绍 (18)三、系统流程 (18)3.1库房管理 (19)3.2入库流程 (19)3.3 出库流程 (19)3.4 移库流程 (20)3.5系统特点介绍 (20)四、应用价值 (21)五、产品介绍 (21)5.1创羿CY-URD-105桌面式读写器 (21)5.2创羿CY-URD-200固定式读卡器 (16)5.3创羿CY-TUD-561面板天线 (18)5.4创羿CY-WTK-301纸质标签 (18)一、需求分析博物馆作为重点文物管理单位,其馆藏的文物种类及数量众多,仅文物日常的盘点及查找就占用了文物管理部门大部分精力。
在当前文物收藏热的背景下,文物普遍升值,国家对文物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作为文物保管单位,采用新技术控制文物仓库日常人员进出,加强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尤为必要。
进一步完善目前的文物管理系统,加大文物管理的力度,保证文物的安全和数据的可靠,尤其加强对国家一、二级贵重文物和经常需要外出展览的文物管理成为文物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
在此背景下,北京创羿采用先进的无线射频RFID技术,构建成一个适应性更强、安全性更高、数据信息准确可靠的人员及文物管理系统。
这对加强馆藏文物的管理力度,在文物盘点、查找和日常管理、人员出入等关键环节上来提高文物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提高管理系统的智能性及安全性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系统介绍本系统依托RFID的技术优势,通过安放在文物上的标签,利用先进的RFID设备对数据采集,快速实现对文物盘点和查找管理,及时记录设备去向信息,在文物盘点时能有效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准确率。
2.1系统原理文物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文物进出自动化管理,由安装在文物上的RFID标签、固定式读写器、手持读写器、管理中心网络管理设备及其管理软件组成。
当携带RFID标签的车辆、文物通过仓库设定的射频感应区域时,系统通过RFID标签实现自动化的存货、取货及仓库中的快速盘点、文物监控等操作。
通过科学的编码,还可方便地对物品的批次、产地等进行动态的管理。
利用系统的库位管理功能,更可以及时掌握所有库存文物当前所在位置,有利于保障文物的安全及提高文物管理的工作效率。
2.2系统结构2.3系统功能介绍⏹实时监控文物存储,保障文物出入库的安全⏹完善文物的监管,减少和杜绝文物的非法流出⏹实时文物车辆定位追踪管理⏹标签识别的正确性高,减少人为的错误输入⏹增加库存的准确率⏹有效的库存管理和控制,快速、高效的文物流转。
⏹有效的库存空间利用,降低营运成本⏹文物各种当前和历史事务的统计报表为决策者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数据交换接口的连通,增强文物现有应用系统的管理⏹记录文物管理员完成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掌握文物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增强对文物管理员的管理⏹建成后的文物文物管理系统,将为文物的指挥决策提供更有价值、更具时效性的分析数据⏹将文物单据所需的大量纸张文字信息转换成电子数据,简化了查询步骤,只需输入查询条件,就会查到所需记录,大大加快了查询速度⏹提高文物数据统计的速度和准确性,减轻汇总统计人员的工作难度⏹无纸化的操作,减少纸张的开销利用系统的库位管理功能,更可以及时掌握所有库存文物当前所在位置,有利于保障文物的安全及提高文物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系统流程3.1库房管理⏹实时24小时监控,利用射频芯片固定读写器,定时扫描,完成每个芯片数据的获取,与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比,如有非法或异常,则数据发生变化,《文物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发出报警提示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定期盘库,管理人员在管理平台中发出盘库命令,各个设备读取相关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汇总信息,得到真实的文物库房信息。
3.2入库流程⏹文物检验⏹采用选定的物品编码方案对入库物品进行编码;把编码信息写入RFID标签⏹对应在每个文物的外箱进行粘贴固定⏹然后用手持的读写器读取对应RFID标签的ID信息,通过手持的读写器内置软件选择定义文物的属性,并登记录入到软件系统的数据库⏹现场计算机自动分配库位,并逐步把每次操作的库位号和对应物品编号下载到无线数据终端(手持终端或叉车终端)上⏹作业人员运送货物到指定库位,核对位置无误后把货物送入库位(如有必要,修改库位标签中记录的货物编号和数量信息)⏹再用手持的读写器打印文物的名称、入库日期等属性的标帖粘贴于外箱上完成文物入库流程⏹具体的入库流程图如图所示3.3 出库流程⏹根据合法指令的出库单,在《文物智能管理信息系统》中选定需要出库的文物;⏹通过定位装置及信息系统,确定所选设备的库位及位置;⏹将库位文物取下,放入运输车辆,如需要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跟踪;⏹在运输文物出库房时,射频芯片读设备,将射频芯片中的数据读出来,同时《文物智能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外箱芯片的信息,在数据库中修改;⏹此时《文物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将此数据处理,做出确认,根据设定的库房射频芯片监视设备的数据提交,《文物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完成此遗弃化武出库流程。
⏹具体的出库流程图如图所示3.4 移库流程⏹根据需要,现场计算机编制移库指令,并下载到数据终端;⏹作业人员按数据终端提示,到达指定库位;⏹从库位上取出指定数量的货物,并改写库位标签内容;⏹把货物运到目的库位,货物送入库位,修改库位标签内容;⏹向现场计算机发回移库作业信息。
⏹具体的移库流程图如图所示3.5系统特点介绍⏹实时监控文物存储,保障文物出入库的安全⏹完善文物的监管,减少和杜绝文物的非法流出⏹实时文物车辆定位追踪管理⏹标签识别的正确性高,减少人为的错误输入;⏹增加库存的准确率;⏹有效的库存管理和控制,快速、高效的文物流转;⏹有效的库存空间利用,降低营运成本;⏹文物各种当前和历史事务的统计报表为决策者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数据交换接口的连通,增强文物现有应用系统的管理;⏹记录文物管理员完成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掌握文物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增强对文物管理员的管理;⏹建成后的文物文物管理系统,将为文物的指挥决策提供更有价值、更具时效性的分析数据;⏹将文物单据所需的大量纸张文字信息转换成电子数据,简化了查询步骤,只需输入查询条件,就会查到所需记录,大大加快了查询速度;⏹提高文物数据统计的速度和准确性,减轻汇总统计人员的工作难度。
⏹无纸化的操作,减少纸张的开销;四、应用价值该系统的应用,在文物盘点、查找和日常管理人员出入等关键环节上,有效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准确率;同时在实现文物管理部门的合同管理,方便查找合同与文物的对应关系,从管理上加大对文物的管理针对性;提高了文物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提高系统的智能性及安全性;同时提高了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和树立了科学管理新形象。
五、产品介绍5.1创羿CY-URD-105桌面式读写器创羿科技CY-URD系列读写器采用RFID设计,内置2dBi陶瓷天线及UHF小功率模块。
定位于近距离读取、一般读取速度、一般防碰撞性能等要求的应用场合,非常适合供应链管理、资产管理等各个应用领域的发卡应用及近距离读取等。
通信协议:EPC Class 1 Gen 2 (ISO 18000-6C)工作频率:902MHz ~ 928MHz(可根据用户需要或使用地区规定定制)协议标准: ISO18000-6B 、 EPC Class 1 、 EPC Class 1 GEN 2工作方式:广谱跳频( FHSS )或定频,可由软件设置天??线:内置 12 dBi 天线输出功率:30 dBM功??率:小于 0.5 DB调节范围:20~30 dBM ,可由配套工具软件调节读卡方式:定时自动读卡、外触发控制读卡或软件发命令读卡,读卡方式可设置识别时间:单卡识别小于 8Ms读写时间:读每 8 字节小于 5Ms ,写每 4 字节小于 25Ms读写距离:20M通信接口: A 型:RS-232 、RS-485 、Wiegand26/34 B 型:RS-232 、RS-485 、Wiegand 、USB E 型:RS-232 、RS-485 、Wiegand 、TCP/IP输入接口:1 路触发输入功??耗:≤5W外形尺寸:460MM×460MM×50MM工作温度:- 10 ℃ ~ + 55 ℃储存温度:- 20 ℃ ~ + 85 ℃状态提示:蜂鸣器识别距离与识别速度该“被动式”定位电子标签可与公司的多款无源读写器配合工作,在具体应用中,信号强度和识别距离具有非常突出的特性。
当用户对最大识别距离的长短有不同要求,或应用环境比较复杂时,可以选择使用不同信号强度的读写器,并可通过应用软件调节读写器的灵敏度来达到所需的识别距离。
通讯安全有源电子标签与配套的读写器进行通讯时,使用特殊通讯协议,对设备的合法性进行校验,为防数据破解而研发了缜密的加密算法,确保通讯过程数据安全。
可靠工作产品充分考虑了防雷、防水、防冲击等工业环境应用要求;生产过程严格依照ISO9001质量标准进行多环节质量检测,确保用户拿到的产品充分满足性能要求。
应用领域智能停车场管理;码头集装箱管理;车牌防伪识别管理;车辆编组调度管理;行李包裹识别管理;口岸出入境车辆查验管理;仓库文物进出监管和识别管理;高速公路(路桥)不停车收费管理;医院、银行、图书馆、工厂等出入通道等。
5.2创羿CY-URD-200固定式读卡器1. 体积小巧,并支持以太网供电(PoE),安装方便理速度快;2. 金属外壳,散热效果佳;3. 内置高速处理器,可自主操控或外接工业电脑;颜色:黑色尺寸:115*93*25mm防护等级:IP65工作频率:中国频率&欧洲频率接口协议:EPC Class1 Gen2 ISO18000-6C功能接口:RJ45、RS-232(包含4 PIN GPIO)天线数量:内置天线,搭配不同模块组合,可外接单天线或四天线,SMA(母头)最大功率:30dB工作温度:—20°C~+50°C存储温度:—40°C~+70°C工作湿度:< 90%识别距离与识别速度该“被动式”定位电子标签可与公司的多款无源读写器配合工作,在具体应用中,信号强度和识别距离具有非常突出的特性。
当用户对最大识别距离的长短有不同要求,或应用环境比较复杂时,可以选择使用不同信号强度的读写器,并可通过应用软件调节读写器的灵敏度来达到所需的识别距离。
通讯安全有源电子标签与配套的读写器进行通讯时,使用特殊通讯协议,对设备的合法性进行校验,为防数据破解而研发了缜密的加密算法,确保通讯过程数据安全。
可靠工作产品充分考虑了防雷、防水、防冲击等工业环境应用要求;生产过程严格依照ISO9001质量标准进行多环节质量检测,确保用户拿到的产品充分满足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