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术后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例真菌性鼻—鼻窦炎经鼻内镜的手术后的护理近年来,鼻内镜鼻窦开放术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照明清晰,全方位视野,操作精细,创伤小,面部无瘢痕彻底切除病变,保留正常组织和结构特点。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的同时,也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术后护理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患者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效果良好,痊愈出院,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1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病程5.3年。
术前常规检查心、肺、肝、肾无异常;术前行鼻内镜检查及鼻部CT检查。
术前均存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流血涕,头痛头晕,嗅觉减退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鼻窦开放术,术中清除病变组织,保护正常的鼻窦黏膜,清除致病真菌为主要原则,术后鼻腔填塞膨胀海绵,给予规范化护理,所有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原有症状消失。
护理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从患者入院贯穿整个住院过程,了解患者情况,管床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手术方法,交代手术配合注意事项,并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以消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减轻焦虑,减除恐惧的心理。
2.术后病情观察:(1)术毕回病房后,应给予去枕头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呼道通畅。
全麻清醒后开始观察患者眼球活动情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视力是否有异常改变。
(2)观察鼻腔渗血包括鼻腔分泌物的量,颜色及性质,有无活动性出血等。
(3)并发症的观察,有无眼部并发症〈如眶周淤血,肿胀,结膜充血,眼球突出等〉,脑脊液鼻漏,术腔粘连等并发症。
术后在患者鼻部进行冰敷或冷敷,从而达到减轻疼痛和出血的效果。
(4)术后1-2天鼻粘膜会有反应性肿胀,鼻塞可能比手术前还要严重。
告诉患者术腔上皮化至少需要1个月左右,在些期间鼻腔有结痂和少许分泌物是正常的。
鼻内镜手术前后的护理鼻内镜手术一般作为治疗鼻部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鼻窦炎、鼻息肉等。
手术前后的护理非常关键,可以大大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下面介绍鼻内镜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1.遵守饮食规定:手术前6小时不能进食,饮水也要在手术前2小时停止。
这样可以避免手术中呕吐,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注意个人卫生:手术前要洗澡,更换洁净衣服。
同时清洁鼻腔,避免手术时引发感染。
3.停用药物:手术前几天要停用血液稀释药,如阿司匹林和华法林等。
同时按照医生的规定停用其它的药物。
4.避免紧张:手术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松自己。
避免因为紧张而影响手术效果。
1.注意休息:手术后要保持半躺位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
同时避免剧烈活动。
2.控制饮食:在手术后的几天内要吃软的、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避免鼻腔受刺激:手术后的几天内避免使用氧化物、纱布或其它药物来清洁鼻子。
同时避免外力的碰撞,保持耐心等待鼻腔的愈合。
4.注意药物使用:按照医生的嘱咐正确使用药物,如清洁剂、消炎药等。
5.注意防感染:与手术后一周内要避免水的接触。
同时避免接触他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三、入住医院期间的护理1.注意环境卫生:尤其是手术后的几天内,要保持整洁、干燥的环境,以避免感染。
2.多喝水:手术后的几天内可以多喝水,有利于恢复。
3.注意休息:在医院期间要注意休息和睡眠。
不要过度疲劳,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鼻内镜手术的成功与否,与手术前后的护理有很大关系。
通过正确的护理,可以大大缩短鼻内镜手术的恢复时间,使手术效果更加显著。
鼻窦炎手术后鼻内窥镜病灶清理术的护理配合【关键词】鼻窦炎手术后医护鼻内窥镜病灶清理术鼻内窥镜手术是微创手术在鼻科学的应用。
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鼻腔创面多,术后易发生淤血、粘连和息肉再生,所以,术腔的病灶清理及护理极为重要。
2006年5月~2008年4月,我科对57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均在内镜室鼻内窥镜下行病灶清理术,90%以上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后鼻内窥镜病灶清理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74例慢性鼻窦炎中,男386例,女188例,年龄14~76岁。
其中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152例。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较严重者伴有头痛。
病程2~30年。
手术后均于表面麻醉鼻内窥镜下行病灶清理术。
结果:治愈538例,好转36例。
2 术前准备2.1 物品消毒硬性鼻内窥镜和鼻内镜吸管、上颌窦吸管、上颌窦组织钳等手术器械采用2%戊二醛浸泡10h消毒灭菌,使用前用生理盐水冲净消毒液;导光束、冷光源系统用术必泰纱布擦拭消毒;弯盘、枪状镊、敷料用高压蒸汽灭菌。
2.2 器械准备鼻内镜冷光源系统和电视监控摄录像系统,观察记录系统、打印系统和纤维导光束、负压吸引系统等;角度为直向0°偏向30°、斜向70°视觉,直径2.7~4.0mm的鼻内镜硬管各1把;弯盘2个,枪状镊、鼻内镜吸管、上颌窦吸管、上颌窦组织钳各1把;无菌棉片、无菌方纱、1%丁卡因、5%利多卡因、1%麻黄素、明胶海绵、膨胀海绵、外用生理盐水等。
2.3 病人准备①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灶清理术的目的及操作的基本步骤和配合事项,以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嘱患者如操作时可能出现疼痛,此时不要移动头部或用手拉出硬镜,可讲话告诉医生或抬手示意,以免损伤鼻黏膜组织;②血压监测:有高血压病史者,遵医嘱按时给予服用降压药,术前术中血压应控制在≤19/12kPa,以免术中渗血或出血过多;③手术体位: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部抬高20~30°;④麻醉方式:根据病情选择不同表麻方式。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采用电视监视下的微创外科技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目前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借助内窥镜的良好照明,对鼻腔深部结构也能够清晰的观察,使手术进行到以前不易到达的区域。
将传统的根治性或者破坏性的手术,转变为在彻底清除病变。
在纠正异常的解剖学结构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窦的正常粘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粘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
标签:鼻窦炎鼻息肉;复发;随访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患者。
临床主要为鼻塞、流脓涕、嗅觉障碍或伴有头痛等表现。
一旦发生保守治疗无效,即可选择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多通过鼻内窥镜下手术,其特点是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手术彻底。
但是术后也存在一定的复发率,特别是术后不按时随访患者,复发率更高。
自2011年至2013年我院通过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80 例,给予术前、术后精心护理,预防鼻息肉复发。
总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资料患者80例,男56例,女24例,均为鼻窦炎、鼻息肉。
患者年龄在16~62岁之间,平均年龄40岁;双侧60例,单侧20例。
其中慢性鼻实炎15例,鼻息肉65例。
1.2手术方法手术采用Messerklingnger术式,切除钩突、前组或后组筛窦及其息肉,扩大上颌窦口和筛漏斗,中鼻甲过度肿胀阻塞中鼻道者可酌情纵形切除外侧部分,但要保护中鼻甲骨和内侧粘膜。
术后2天取出双鼻腔填塞膨胀止血海绵,清理鼻腔鼻窦残留积血和脓性分泌物。
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混合液冲洗鼻窦至干净。
出院嘱患者鼻腔和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特别是鼻腔应用至少6个月以上,定期回院复诊治疗。
1.3结果80例经6个月至1年的随访治疗,治愈55例,术腔上皮化;好转17例,有轻度的瘢痕狭窄,鼻窦流少量的分泌物、粘膜水肿;无效8例,均为息肉复发。
2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2.1.1加强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向患者介绍鼻内窥镜手术的优点,手术方法及配合要点,并把成功的病例向患者介绍,解除患者紧张情绪,由于鼻腔血管神经丰富,手术易致严重疼痛,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应给予以安慰、鼓励,并把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向病人讲明白,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做完鼻镜后注意事项做完鼻镜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手术,主要用于观察和诊断鼻腔和鼻窦的疾病。
鼻镜手术通常是微创的,恢复期较短,但还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手术的顺利恢复和避免并发症。
以下是做完鼻镜后的注意事项:1. 鼻腔保持清洁:手术后,医生会给你一些鼻腔喷雾或滴剂,用于保持鼻腔的通畅并预防感染。
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保持鼻腔干净。
2. 规范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用药,尽量避免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等的非甾体消炎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如果需要其他药物治疗,请咨询医生。
3. 减少鼻部摩擦:手术后,鼻子可能会有些敏感,为了避免刺激导致鼻部出血,要尽量减少鼻部的摩擦或揉搓。
可以轻轻用温水和软质纸巾清洁鼻子,避免用力擤鼻。
4. 避免剧烈运动:手术后,鼻部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所以在恢复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或剧烈活动,以免出现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如果需要锻炼,请咨询医生并调整运动强度。
5. 饮食调节:在手术后的几天内,饮食一定要清淡易消化,尽量避免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和酒精饮料,以免刺激鼻部和消化系统。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帮助伤口愈合。
6. 忌烟酒和嗜好:手术后一段时间要忌烟酒和其他嗜好,如吸烟、喝酒和过度嗜茶或咖啡,因为这些会刺激鼻部黏膜,延缓愈合并增加感染的风险。
7. 小心外界刺激:手术后,鼻子对外界的刺激会比较敏感,要避免强光直射,也要避免一些过敏原,如花粉、灰尘等。
在户外活动时可以佩戴太阳镜,保护鼻部。
8. 定期复诊:手术后要根据医生的嘱咐定期复诊,确保伤口的愈合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后续治疗。
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如剧烈疼痛、持续出血、高热等,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之,做完鼻镜手术后,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规范用药、减少鼻部摩擦、避免剧烈运动、调节饮食、忌烟酒和嗜好、防止外界刺激,同时定期复诊以确保恢复的顺利进行。
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嘱咐,尽快康复。
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术后护理
作者:李红丽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1期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窦炎;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16-01
鼻内窥镜手术是耳鼻喉科近年来开展的新型微创手术,鼻窦内窥镜手术在鼻外科学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彻底清除病变、创伤小和恢复快等优点外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及生理功能。
术后加强护理,使其治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减低复发率,现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1 体位:局麻术后病人取半卧位,有利于鼻腔渗出物流出或减轻鼻腔填塞症状,以减轻头面部的充血和肿胀,减少不适。
,全麻患者麻醉未清醒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6 h后改半卧位。
2 术后一般护理:患者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及鼻腔填塞可能出现头痛、头昏、口干、流泪等不适反应,疼痛是术后常见的症状。
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的需求,向患者解释以上症状,用湿纱布擦拭,疼痛患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处理,或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3 术后鼻腔冲洗:患者于术后2
4 至48h取出鼻腔填塞的纱条,进行鼻腔清理后配合鼻腔冲洗。
术后第3天开始行鼻腔冲洗,每天2次。
冲洗液生理盐水加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 及地塞米松注射液
5 mg。
冲洗液温度在35℃~40℃左右为宜。
术后坚持不懈的鼻腔清理是防止术后粘连的措施,指导患者冲洗鼻腔的方法。
4 常见并发症护理:渗血常在术后4 h达高峰,告知患者此时严禁剧烈体位改变,以减少伤口渗血。
嘱患者勿过度低头,勿自行拔除鼻腔纱条,如有打喷嚏的先兆可张大嘴,用舌尖顶住上腭以减轻冲击力,避免活动性鼻出血;注意观察眼部情况严密观察有无眶内血肿、眼球移位或眼球内转障碍、复视或视力下降等症状,若发现上述症状常为术中损伤纸样板所致,损伤纸样板引起眶内感染可导致视神经炎,引起失明。
因此,发现纸样板损伤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注意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的发生,如鼻腔有清水样鼻漏流出或出现持续不凝血性分泌物时,脑脊液鼻漏是鼻内镜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2],常为术中损伤硬脑膜所致,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采取头高30°平卧位。
5 饮食护理:术后正常饮食有利于伤口愈合。
患者因术后鼻腔填塞纱条堵满鼻孔,致使吞咽时前额和鼻腔胀痛,伤口渗血,所以患者无食欲,拒绝进食。
应鼓励患者进清淡、易消化、富含热量的饮食,少量多餐,逐步过渡到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6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因鼻塞、流泪等症状而致情绪低落、烦躁,迫切希望尽早将鼻腔填塞物取出,这时,我们应耐心地解释鼻腔填塞的重要性,做好心理安抚工作,稳定患者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和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避免出血、感染、粘连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加强术后鼻腔冲洗及术后随访是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痊愈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顾有守.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在皮肤科的应用[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35):190-191.
[2] 范红,伊海芳,陈茹,等.食管支架置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微创医学,2008,3(3):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