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
- 格式:pdf
- 大小:367.83 KB
- 文档页数:9
鄂尔多斯是蒙古古部名。
鄂尔多斯地区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地理概念。
它指的是黄河中断、阴山之南,被大河从西----北----东三面环绕的属于黄土高原北端的延续地带,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单位。
这一地区,秦汉时称“河南地”、“新秦中”,明代以后称为“河套”。
《明史》上说:“大河三面环之,所谓河套也”。
清人杨江《河套图考》说:“河以套名,主形胜也”,“譬河以绳,所套之地是也”。
15世纪中叶,蒙古鄂尔多斯部开始驻牧于此,故又称之为鄂尔多斯地区、鄂尔多斯高原。
鄂尔多斯地区除包括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全部以外,还包括与之相邻的巴彦淖尔盟的后套和宁夏、陕北的一部分地区。
鄂尔多斯文化在华夏文化中属于黄河文化系统,其源头为“河套文化”。
鄂尔多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共同活动的历史舞台。
鄂尔多斯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多民族人民共同培植的一种多元融合、风格独特的文化。
鄂尔多斯地区,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有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开发鄂尔多斯文化资源,承继这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对于建设繁荣富庶的鄂尔多斯,塑造鄂尔多斯形象,弘扬鄂尔多斯精神,让鄂尔多斯大步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鄂尔多斯文化,发掘鄂尔多斯文化资源,对于华夏文化研究的深入,对于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建构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仅对鄂尔多斯文化的民族特色这一论题展开一些初步的历史考察与理论探索,尚祈方家示正。
古代鄂尔多斯地区,沃野千里,又有大河环绕,水草丰美,气候湿润,资源富集,是人类生存的理想家园。
鄂尔多斯地区,是我国古代“河套文化”的发源地。
“河套人”是迄今为止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距离今约35000多年。
“河套文化”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古文化。
鄂尔多斯地区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摇篮,它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共同活动的历史舞台。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鄂尔多斯的文化面貌即十分典型地反映出这样的特征。
几千年来,许多经济形态不同、人口众寡不同的民族在鄂尔多斯地区生活过,其中有不少古老的民族经过多次的交融之后,已逐渐消失,它们已融合到其他一些民族之中去了。
鄂尔多斯美食:
1、手把肉:鄂尔多斯传统美食,深受各路食客喜爱。
2、黄河鲤鱼:鄂尔多斯特色美食,肉质鲜嫩、营养丰富。
3、酸烩菜:鄂尔多斯传统美食,酸香可口、回味无穷。
4、猪灌肠:鄂尔多斯传统小吃,软硬兼具、清淡适口。
5、酸饭:鄂尔多斯传统美食,鲜美适口,非常好吃。
6、奶食:蒙古族传统美食,醇香可口、甜而不腻。
7、红腌菜:鄂尔多斯特色小吃,深受当地人喜爱。
8、羊油馓子:鄂尔多斯传统美食,酥脆甜香、别具风味。
9、沙果:鄂尔多斯特产水果,酸甜可口、营养丰富。
10、米凉粉:鄂尔多斯传统美食,筋道爽口、解渴泻火。
鄂尔多斯的含义鄂尔多斯的含义“鄂尔多斯”是蒙古语“官帐”的意思。
据史料记载,鄂尔多斯是蒙古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
早在成吉思汗时,就有四大翰尔朵。
成吉思汗死后,守护大汗官帐的近卫军又专职守护成吉思汗陵寝。
到十四世纪时,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卫士将自己“艾马克”(部)的名称,改称鄂尔多斯部,由此得名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地区历史上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
鄂尔多斯地处黄河南岸,因此,人们称之为“河南地”;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还水,南与古长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鄂尔多斯与山西隔河相望,一在河西,一在河东,因此,又被称作“河西”;鄂尔多斯曾是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地方,前后有土方、鬼方、羌方·龙方、熏育、白狄、赤狄、义渠、楼烦、林胡等游牧部落,因此被称“胡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出兵攻打胡的,占据了鄂尔多斯地区,从内陆移民,开荒种地,使鄂尔多斯很快富庶起来,可以与秦中原媲美,因此,有“新秦中”的美称;成吉思汗死后,元朝统治者规定了缜密的祭祀成吉思汗“八白室”的活动,把成吉思汗用过的物品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由一批专门的护陵人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
十五世纪中叶,鄂尔多斯部落随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进入鄂尔多斯地区,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的蒙古人按时祭奠成吉思汗陵,一直没有离开此地。
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
十七世纪中叶,清王朝加强了对蒙古各部的统治,推行“蒙旗制度”,把鄂尔多斯地区划分为六个旗,左翼前、中、后三个旗,右翼前、中、后三个旗,六个旗作为一个盟,叫做伊克昭盟,“伊克昭盟”是蒙语,汉意是大庙的意思。
从此,伊克昭盟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2001年2月撤盟设立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一系列别称,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含义也不同,新中国的伊克昭盟有着本质的区别。
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比今日的鄂尔多斯疆域大,它不但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巴彦淖尔盟的河套及宁夏和陕北的一部分地区。
新城康巴什第一部分康巴什·简介鄂尔多斯市简介鄂尔多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西、南以长城为界,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山西省毗邻。
全市辖7旗1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62.5万,其中蒙古族18.3万。
市府所在地康巴什新区,是鄂尔多斯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萨拉乌苏文化、青铜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长眠于此。
民族文化厚重深远,蒙古族三大史诗中的《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两部诞生于此,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婚礼进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鄂尔多斯资源富集,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617亿吨,占内蒙古自治区的1/2、全国的1/6;天然气探明储量80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多,国内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坐落在境内。
天然碱、食盐、芒硝、石膏、石灰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阿尔巴斯白山羊绒被称为“纤维宝石”和“软黄金”。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经济总量由小到大、发展布局由乱到治、产业层次由低到高、增长方式由粗放到集约的历史性转变,被中央确定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被中财办确定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城市加以总结宣传。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61亿元,总量进入全国地级市第21位,人均GDP跃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
近年来,先后取得中国最具创新城市50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安全城市等殊荣,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
当前,鄂尔多斯同全国一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市委、市政府正在深入实施“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和“城乡统筹、集约发展”两大战略,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在科学利用资源、保护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文化、科技、电子等产业。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萨拉乌苏文化、青铜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7万年前,“河套人”就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明朝天顺年间,蒙古鄂尔多斯部驻牧河套,始称鄂尔多斯;清朝顺治六年,鄂尔多斯各旗会盟王爱召,形成伊克昭盟;200 1年,撤盟设地级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自然资源富集,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其中煤炭已探明储量1676亿吨,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天然气探明储量8000多亿立方米,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品牌服饰从这里走向世界,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经成为中国绒城,世界羊绒产业中心。
鄂尔多斯文化艺术璀璨,是世界蒙古族传统礼仪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其中“鄂尔多斯婚礼”和“成吉思汗祭祀”以其独特的魅力载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特色城市化快速推进,地区要素集聚能力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和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七个典型城市”之一。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4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98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5205元和8756元。
从1994年开始鄂尔多斯的经济规模强劲扩张,整个九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年均20%的速度飞增,增长速度连续7年居内蒙古之首,9年内经济总量翻三番。
2004年鄂尔多斯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羊绒、煤炭产量均位于全国城市排名第一。
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效益形成“鄂尔多斯现象”。
鄂尔多斯GDP总量由2000年的150亿元攀升到2005年的550亿元。
到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800亿,财政收入80多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接近2万元。
根据《2009年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鄂尔多斯市GDP达到2161亿元,人均GDP达到134361元,折合19672美元。
鄂尔多斯市基本情况: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属黄河上中游地区,黄河境内流长728公里。
南以长城为界,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自治区毗邻。
鄂尔多斯市与黄河北岸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又形成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金三角”。
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
全市辖东胜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7旗1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9万,其中蒙古族16.8万。
鄂尔多斯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4大产业“羊煤土气”中,羊指的是阿尔巴斯白山羊绒,以纤维细长著称于世,享有纤维钻石、软黄金之称。
煤炭方面鄂尔多斯已探明的储量占全国的1/6,占内蒙古的一半,用火柴可以点着,被中外专家公认为世界罕见的“精煤”。
稀土方面,鄂尔多斯高岭土储量为65亿吨,在全国硬质高岭土中质量最优。
而在天然气储量方面, 他们占全国的1/3,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整装大气田——苏里格气田就在鄂市境内。
此外,还有天然碱、食盐、芒硝、石灰石等,储量巨大。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有效实施资源转化战略,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07亿元,是前51年总和的2.6倍。
2004年,鄂尔多斯跨入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行列,2006年又成功跻身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并成为自治区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
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速达32.2%,在全国333个地级城市中居第5位。
人均GDP达6600美元,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列第8位, 年均增速达29.1%,居全国第4位。
财政收入达到14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2.3亿元,年均增速达41.9%,居全国第4位。
人均财政收入达5434元,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列第7位,年均增速达39.9%,居全国第4位。
内蒙古鄂尔多斯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内蒙古鄂尔多斯,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鄂尔多斯地处中国北方腹地,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它以广袤的草原、壮丽的沙漠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于世。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鄂尔多斯的自然风光。
这里拥有壮丽的沙漠景观,也是中国重要的沙漠地区之一。
鄂尔多斯有着辽阔的腹地草原,这里的草原和牧民文化是内蒙古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您可以放飞自我,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亲近大自然的魅力。
其次,我要介绍一下鄂尔多斯的历史和文化。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方,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曾是北方民族的聚居地,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传统。
您可以参观鄂尔多斯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这里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在鄂尔多斯还有一些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比如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和鄂尔多斯市博物馆。
这两个地方是鄂尔多斯人文气息最浓厚的地方,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优美的文学作品和精美的艺术品。
除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鄂尔多斯还有一些特色的民俗活动,比如草原文化节和那达慕大会。
草原文化节是鄂尔多斯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的7月中旬举行,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观看草原上的表演和体验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地区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动,也是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独特展示。
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各种马术表演、民族音乐和舞蹈,感受到真正的草原风情。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鄂尔多斯的美食文化。
这里的美食以草原特色菜肴为主,如烤全羊和奶茶等。
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独特,而且还展示了鄂尔多斯人民豪爽和好客的精神。
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大家对内蒙古鄂尔多斯有了初步的了解。
如果您有机会来到这里,一定要细细品味这片土地的美丽和魅力。
感谢大家的聆听,祝您在鄂尔多斯的旅途中玩得愉快!谢谢!(注:以上为较常用的导游词,可根据需要自行修改。
)内蒙古鄂尔多斯导游词(二)欢迎大家来到内蒙古鄂尔多斯,我将为大家带领游览鄂尔多斯独特的风景名胜区。
我的家乡鄂尔多斯作文我的家乡鄂尔多斯作文范本(通用11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我的家乡鄂尔多斯作文范本,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家乡鄂尔多斯作文 1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它座落在我国西北部地区————鄂尔多斯。
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是让人难忘的好地方。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长眠在我的家乡,他用他顽强不息的毅力征服了五十多个国家,许多外国朋友来参观旅游时,都要看看他的陵墓。
我的家乡还有远近闻名的白绒山羊,他来自阿尔巴斯草原,它哺育着那些肥肥的羊儿,它的绒织成五颜六色的羊绒衫,穿上它你冬天里不寒冷,这可是"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
我的家乡还有无尽的宝藏,我们的煤炭已探明储量一千四百九十六亿吨,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百分之十五、这里的煤炭突出的特征是:特低硫,特低磷,高热值,被国内国外公认为"洁净煤"。
我们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到那里游玩的人都会看到笑容满面的笑脸,还能尝到热腾腾香喷喷的奶茶。
我的家乡鄂尔多斯作文 2我的家乡景物颇多,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动人美妙的音乐喷泉,还有美丽而富饶的东胜区和康巴什区。
可是我今天只想用最华丽的笔触来赞美鄂尔多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我写的草原是苏泊汗大草原。
苏泊汗大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那里有膘肥体壮的骏马,一匹匹快如闪电。
高傲自大的骏马都是昂首挺胸,似乎可以百分百得到冠军。
然而谦虚的小马都是垂头丧气,似乎在说:“谦虚使人进步,高傲使人落后。
”小马的嘴似乎开过光,没想到廋小的马竟然也可以轻松得冠。
下面我们继续将目光转移到洁白如雪的小绵羊身上,一只只小绵羊似乎对草原上的青草吃上了瘾,久久不愿离去,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吃完了鲜草。
可是谁知道,这些“大棉花”是吃完睡,睡完吃。
案例正文:
鄂尔多斯集团的多元化战略选择1
摘要:本案例描述了鄂尔多斯集团由单一的羊绒产业转型为羊绒、煤电、化工等多元化经营模式的过程。
案例首先对该公司实行多元化战略的基础,面临的发展瓶颈和外部环境提供的机遇和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陈述,进而梳理了鄂尔多斯集团多元化战略的思想脉络:一是相关多元化,即实行品牌延伸;一是不相关多元化,即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向能源重工业领域挺进,最后简要叙述了该公司多元化战略的推进方式及初步成效。
关键词:多元化战略;产业延伸;资源优势
0 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多元化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一种主流战略选择,世界级的大企业纷纷走上多元化之路,形成了一股多元化浪潮。
多元化战略选择的基本思想是降低分散经营风险,保持企业的稳健成长。
但是,自从多元化战略出现以来,一直存在多元化与专业化的理论之争。
虽然专业化一直是理论界的追求,多元化一直存在争议,但依然有大量企业走上多元化之路。
位于中国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集团就是其中的一员。
从2002年开始,鄂尔多斯集团由服装业向能源化工冶金行业跨越,实现了多元化成长模式。
鄂尔多斯集团以羊绒服装业起家,从技术、规模、营销网络、品牌影响力衡量,可谓是世界的羊绒专家。
20多年对羊绒产业的专注追求,终于打造了羊绒业的世界第一,到2002年,成为了高度专业化的羊绒服装加工业。
羊绒产业的高度成熟为鄂尔多斯集团实现战略扩张提供了必需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能力。
但继续扩张羊绒产业还是走多元化道路?成了当时鄂尔多斯集团的两难选择。
最终集团规模的扩张,企业面对的机遇让多元化战略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多元
1.本案例由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郭晓川教授撰写。
版权归内蒙古大学案例中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
本案例的所有部分都不能以任何方式与手段擅自复制或传播。
2.本案例所用数据资料均为鄂尔多斯集团对社会公开的信息或者是以此为基础而经过整理、计算所得。
3.本案例仅供课堂讨论之用,并无意暗示或说明某种管理是否有效。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教学案例
化发展的七年期间有彩虹,有风霜;有豪情,有迷茫。
今天,在“归核化”、“专业化”的呼声中,鄂尔多斯集团依然逆流而地走上了“多元化”。
1 鄂尔多斯集团的传统主业---羊绒服装加工业
斯科、香港、科隆、米兰设有7个国际销售公司和20多家直销店,产品远销美
国、欧盟、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外销羊绒制品400多万件,创汇2亿美
元左右,初步构筑起国际化营销服务框架,为发展国际品牌奠定了基础。
依托强
势的品牌资源,集团不断向男装、女装、内衣、皮草、羽绒等非绒类服装领域延
伸,大服装产业已经成型。
以核心技术和管理模式成熟,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稳
定为标志,鄂尔多斯集团羊绒产业进入了高度成熟期。
表1 鄂尔多斯集团1999—2008羊绒业务收入状况2(单位:百万元)年份羊绒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羊绒业务占主营收入比
2008 3131.46 9385.14 33.37%
2007 2997.96 6736.81 44.50%
2006 1910.49 4002.71 47.73%
2005 1696.98 2939.92 57.72%
2004 2341.71 3097.5 75.60%
2003 2151.55 2917.2 73.75%
2002 2104.27 2215.02 95.00%
2001 ——2427.95 >95.00% 2000 ——1821.82 >95.00% 1999 ——1479.73 >95.00%
2 羊绒产业的困境与发展瓶颈
羊绒产业造就了鄂尔多斯集团,但羊绒产业先天的一些制约因素与社会发展
所形成新的挑战,越来越对羊绒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瓶颈。
2.1 羊绒资源日趋紧张,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中国羊绒产业已经进入了高度成熟期,中国及全球的羊绒产品销售也呈快速
增长趋势,但原料的产量长期相对稳定,其原因如下:
2数据来源:鄂尔多斯1999——2008年报整理、计算所得
1、羊绒减产。
近几年中国政府加大环保力度,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轮放”、“圈养”政策,2008年全国羊绒产量较去年减少了20%左右。
2、中国羊绒库存严重不足。
由于中国羊绒收购企业在2003年年底前将库存羊绒全部出口,致使国内羊绒库存严重不足,造成羊绒原料市场的持续紧俏。
自2004年以来,羊绒价格一直在持续攀升,2008年半成品无毛羊绒价格已涨至近70万元/吨。
地丰富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鄂尔多斯集团很早就提出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战略经营理念,并进行了实践尝试,从90年代初组建鄂尔多斯集团开始,就在羊绒主业之外涉足了建材、电子、医药等领域,但基本都以失败告终。
和羊绒衫620万件/年的产能,是世界最大的羊绒制品加工基地。
1、羊绒资源优势。
鄂尔多斯集团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草场肥沃,是国内最佳的山羊生长环境,被世界公誉为软黄金“纤维钻石之冠”的鄂尔多斯羊绒系列制品,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获得了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
国煤炭蕴藏最大、煤质最高的地区之一。
目前鄂尔多斯集团已经取得20平方公里的采煤权。
为综合开发利用当地优质煤炭资源,2003年集团与大股东一起投资设立了鄂尔多斯电力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开发鄂尔多斯棋盘井地区丰富的煤炭、电力资源。
由于进入新领域,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有大量的社会专业化人才的加盟。
鄂尔多斯集团专门制定了人力资源规划及薪酬规划。
这个时侯,管理制度的一致性和文化的认同性使得鄂尔多斯集团的多元化战略保持了平稳推进的状态。
5.2 多元化成效
综合来看,鄂尔多斯集团基于资源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化战略选择促进了集团整体经济效益上升,多元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见表2)。
未来几年公司将在巩固羊绒联合加工业龙头地位的基础上,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开辟煤炭、电力及硅铁合金三大新利润来源,形成羊绒加工业、煤炭电力冶金两大产业并驾齐驱的新产业格局。
当然,对于企业的多元化战略选择,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何选择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鄂尔多斯集团的多元化战略能走多远,这有待时间的检验。
表2 2008年度鄂尔多斯主营业务构成概况3(单位:百万元) 行业收入构成
名称
占总收入比例 收入 成本 毛利率 冶金
48.60% 4543.64 2830.8 37.70% 煤炭
5.22% 487.91 330.23 32.32% 羊绒服装
33.49% 3131.46 2323.9 25.79% 电力 12.69% 1186.72 768.76 35.22%
地区收入构成
名称
占总收入比例 收入 成本 毛利率 国内
66.25% 6307.59 —— —— 国外
33.75% 3212.7 ——
—— (案例正文字数:6558)
3数据来源:新浪财经频道
Abstract:
This case study describes how Ordos Group has evolved from a singular cashmere industry to a diversified business model that includes cashmere, coal-base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chemical industry, etc. Foundation, barriers for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opportunities and advantages brought by external environment are firstly introduced, then general idea for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is summed up, one is related diversification that focuses on brand extension, the other is unrelated diversification which aims at extending industry chain and advancing to heavy energy industries. Last, it briefly introduces way of adopting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its preliminary effect.
Key words: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industry extension; resource based advan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