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2.1.2 植物细胞》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2.2 《植物细胞》教案课题:1.2.2 植物细胞科目:班级:课时: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植物细胞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生物上册3.授课时间:2课时(90分钟)4.教学时数:2课时二、核心素养目标1. 生命观念:使学生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2.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使其能够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来推断其功能。
3. 科学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使学生理解植物细胞的研究对于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细胞的基本概念,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等。
他们对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能简单描述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们对生物学科普遍感兴趣,特别是那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实践和互动来学习,而不是单纯的课堂讲授。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们可能会对植物细胞的复杂结构感到困惑,特别是对于细胞壁、叶绿体等部分的理解。
此外,他们可能对实验操作中的细节把握不够,需要老师在实验设计和操作上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四、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以便他们能够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一系列与植物细胞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解释。
这些资源应该能够清晰地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实验器材:准备一系列实验器材,包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植物细胞切片、染色剂等,以便进行植物细胞观察实验。
确保所有实验器材都是完整和安全的,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受伤。
2.1.2植物细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玻片的分类、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说出各结构的主要功能。
2.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等学习过程,提高观察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制作和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三、教学难点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四、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教师针对上一节课显微镜的内容提出问题:我们用显微镜可以看到生物的微观世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学生进行回答。
接下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二)新知讲授环节一:玻片的分类教师先将菠菜叶片直接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请学生观察物像,引导学生得出用显微镜观察时要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进而介绍常用的玻片标本的三种类型。
环节二: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教师先逐次介绍进行观察时所需要的材料用具,再重点逐步讲解洋葱鳞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过程,同时进行示范,操作过程中强调注意事项。
之后请学生分组按照讲解的操作步骤进行练习操作,启发学生用一个字对操作过程进行描述: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同时思考讨论滴清水、使用碘液处理的目的,并尝试将实验观察到的结果绘制出来。
环节三:植物细胞结构学生操作结束后绘制出观察到的菠菜叶片的细胞结构后,在课件上呈现植物细胞的结构图或呈现植物细胞的模式图。
引导学生对植物细胞各部位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介绍,帮助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
(三)巩固练习教师多媒体展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达到巩固新学知识的目的,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完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交流学习所获、分享学习心得。
(五)布置作业1.课下完成本节课后习题。
2.课后利用环保材料制作植物细胞结构模型。
植物细胞●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1.通过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2.学会画细胞结构简图以提高动手能力。
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制作临时装片。
2.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教学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胆大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洋葱鳞片叶、番茄(或西瓜等成熟果实)的果肉、新鲜的黄瓜、清水、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5%)、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2.学生准备:自愿准备感兴趣、可观察的植物材料,如:洋葱、成熟的番茄、黄瓜(西瓜、苹果)等;3H铅笔、绘图纸、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问答式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复习上节课内容。
具体方法如下: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可分为……(学生接述)我们还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步骤可分为取镜……(学生接述),大家对显微镜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
那么我们掌握好这些知识就是为了便于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结构。
今天我们就先来观察一下植物细胞结构。
[讲授新课]学生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可是把一个洋葱或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我们不妨来做一个小实验。
学生活动:把切得较厚的材料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辨析、思考原因。
教师活动:这样能观察到细胞吗?学生回答:不能。
为什么观察不到呢?学生回答:材料太厚、不透光。
回答非常正确,所以我们在观察时,应先将材料切得薄而透明,通常我们把材料制成玻片标本。
玻片标本常用的有三种: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切片、液体材料涂抹制成的涂片和撕取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装片。
《2.1.2 植物细胞》
一知识目标
(一)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能力目标
(一)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练习绘制细胞结构简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情感目标;
(一)体验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交流制作心得。
(二)根据自己的观察,客观真实地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三)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一)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二)归纳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规范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5.教具准备;
①教师准备:洋葱鳞片叶,清水,碘酒溶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②学生准备:铅笔,绘图纸,尺。
二.教学过程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一)
玻片标本分类
切片-- 切取薄片
涂片-- 液体涂抹
装片-- 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撒→滴→取→展→盖→染→吸然后可以进行观察。
三.植物细胞结构与作用
1.细胞壁-- 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2.细胞膜-- 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转换的通路。
3.细胞质-- 细胞质是存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物质
4.细胞核-- 细胞核主要是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5.液泡 -- 渗透调节,贮藏,消化等三个方面。
6.叶绿体--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