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仪的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315.00 KB
- 文档页数:14
除颤仪的临床使用.心脏电除颤(心脏电复律):是用除颤仪以较高的电压弱电流短暂的电击心脏,使所有的心肌纤维完全停止收缩,然后由心脏具有较强自律性的窦房结发生冲动,控制心脏活动恢复正常心律。
电击除颤的操作步骤为:①电极板涂以导电糊或垫上盐水纱布;②接通电源,确定非同步相放电,室颤不需麻醉;③选择能量水平及充电;④按要求正确放置电极板,一块放在胸骨右缘第2~3肋间(心底部),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第5~6肋间(心尖部),并用约10~12kg压力按压;⑤经再次核对监测心律,确认需除颤并明确所有人员均未接触病人、病床后,同时按压两个电极板的放电电钮;⑥电击后即进行心电监测与记录。
.电击能量:成人第1次为200J,第2次为300J,第3次360J;儿童第1次2J/kg,以后按4J/kg计算。
电除颤后,一般需要20~30s才能恢复正常窦性节律,因此电击后仍应继续进行CPR(心肺复苏),直至能触及颈动脉搏动为止。
如第1次电击不成功,应至少间隔30s以上再次电击。
持续CPR\纠正缺氧和酸中毒、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加大剂量到5mg)及溴苄胺(5~10mg/kg)可提高除颤成功率。
注意事项⒈除颤前要识别心电图类型,以正确选择除颤方式。
2加大给氧以免心肌缺氧。
3分泌物多时及时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
4输液针头固定牢固,以免放电时病人肢体抖动使针头脱出影响抢救。
5放电时任何人不得接触病人及病床,以免触电。
6.电击部位皮肤可能有轻度红肿疼痛,3-5天后可自行缓解。
7.除颤易造成栓子脱落应注意观察病情。
适应症非同步除颤:室颤·室扑;同步除颤:房颤·房扑·室上速,室速。
禁忌症1.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
2.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者。
3.风湿活动及感染性心内膜炎者。
4.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合并心律失常地者。
5.房颤,房扑,室上性心律失常伴高度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
6心脏肥大及心功能不全者。
7.风湿性心脏病术后,一月以内的房颤及甲亢症状未控制的房颤。
除颤仪操作流程正确设置除颤能量除颤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跳骤停的患者。
其正确操作和设置除颤能量对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并指导如何正确设置除颤能量。
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除颤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患者周围没有任何可导电的物品,如金属饰品、首饰等。
同时,将患者的胸部裸露,并清洁胸部皮肤,以确保除颤电极的贴合性能。
2. 开机与设置能量打开除颤仪的电源开关,并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
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的体重来设置能量水平,通常可以选择120至200焦耳的能量。
根据除颤仪的型号和设备说明书,设置能量水平,确保选项正确。
3. 贴上电极根据除颤仪的要求,准备好贴有导电凝胶的电极片。
将电极片正确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放在右侧胸骨第二肋间的位置,另一个放在左侧胸骨第五肋间的位置。
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的肌肤贴合良好。
4. 分析心律将除颤仪的分析按钮按下,仪器将开始分析患者的心律。
在此期间,患者应该保持安静,操作者不应触碰患者或设备。
除颤仪将会显示心律的分析结果。
5. 设置除颤能量根据除颤仪的提示和分析结果,操作者需要设置除颤能量。
选择适当的能量水平,并将其输入除颤仪中。
注意,一些除颤仪可能使用双能量模式,此时需要设置两个能量水平。
6. 复视心律设置除颤能量后,除颤仪会提示操作者进行复视,确保除颤前心律是否适合进行电除颤。
在进行除颤前,操作者应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状态,并确保没有人接触患者或设备。
7. 电除颤确认除颤无误后,操作者需要将除颤仪的电除颤按钮按下,释放除颤能量。
电除颤过程中,需要迅速将患者远离任何导电物,同时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8. 复苏心肺复苏在完成除颤后,操作者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根据患者的状况,采取适当的复苏措施,如CPR(心肺复苏术)和呼吸道管理。
总结:除颤仪是一种关键的医疗设备,正确操作和设置除颤能量对于挽救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电除颤仪的使用流程电除颤仪是用于治疗心脏房颤、室颤的一种医疗设备,具有快速有效的心脏复苏效果。
在急救中对猝死、心脏骤停、心率不齐等情况的处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电除颤仪的使用流程。
一、携带电除颤仪前的准备1.检查电除颤仪的电量是否充足。
2.检查电极片是否完好无损,如果有损坏则需要更换。
3.查看电除颤仪开关位置,打开电除颤仪的电源开关。
二、连接电极片1.连接电极片,将电极片贴到病人的胸前,确保两片电极片分别黏贴在病人的胸前左、右两侧。
2.如果使用衬垫电极片,需要将衬垫放在病人的胸前,然后将电极片黏贴在衬垫上。
三、开启电除颤仪的分析程序1.在连接电极片后,电除颤仪会自动进入分析程序,进行心律判断。
2.分析完成后,电除颤仪会根据判断结果向操作者发出语音指令。
四、进行电击治疗1.根据电除颤仪的语音提示,确认治疗是否需要进行电击。
2.如果需要进行电击治疗,确定病人处于安全状态。
3.按照电除颤仪的相关提示,将电击按钮和电极片很好地接触,进行电击治疗。
治疗完成后,根据提示进行下一步处理。
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如果电除颤仪判断需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则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压胸、人工呼吸等操作。
如果需要进行再次电击治疗,则重复以上的过程。
六、结束电除颤仪使用1.在使用电除颤仪之后,确保病人情况稳定后及时关闭电除颤仪的电源开关。
2.清理电极片或衬垫,以备下次使用。
总之,电除颤仪是现代急救中不可或缺的装备,正确的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救治患者的成功率。
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
电除颤使用指南
(实用版)
目录
1.电除颤的概述
2.电除颤的操作步骤
3.电除颤的注意事项
4.电除颤的应用范围
5.电除颤的维护与保养
正文
一、电除颤的概述
电除颤,全称为心脏电击除颤,是一种通过向心脏施加电流,恢复心脏正常心律的医疗设备。
它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速,能够迅速恢复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二、电除颤的操作步骤
1.开机:打开电除颤仪,检查设备是否正常。
2.粘贴电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位置粘贴电极。
3.连接导线:将电极导线与除颤仪相连。
4.选择模式:根据患者心律选择除颤或起搏模式。
5.放电:确定能量级别后,按下放电键进行电击。
三、电除颤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前,应确保自己和周围人员均处于安全位置。
2.操作过程中,避免触碰患者,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3.在进行电击时,确保除颤仪与患者之间无障碍物。
4.使用后,及时清理和消毒电极,防止交叉感染。
四、电除颤的应用范围
电除颤广泛应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包括急救、急诊、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为医生提供快速、有效的心律失常治疗手段。
五、电除颤的维护与保养
1.定期检查电除颤仪,确保设备功能正常。
2.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定期更换电极和导线。
3.保持设备清洁,避免进水、受潮。
电除颤仪的使用步骤及流程1. 电除颤仪简介电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心肺复苏的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治疗心脏触电、心脏骤停等急性心脏病症。
它通过向心脏施加电能冲击,恢复正常心跳节律。
本文将介绍电除颤仪的使用步骤及流程。
2. 使用电除颤仪的准备在使用电除颤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认电除颤仪的电源是否正常连接;•保证电除颤仪的电极贴片或传感器是否粘贴正确,确保良好的电极接触;•确保电除颤仪的仪器功能正常,如监测屏幕是否显示正常、报警功能是否正常,以及能否调节电击能量等。
3. 使用步骤使用电除颤仪的步骤如下:步骤一:确保安全•确保患者安全,立即停止触电等危险行为;•将患者摆放在平坦且干燥的地面上;•切勿触碰患者或除颤仪时,保持距离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步骤二:准备电除颤仪•打开电除颤仪的电源开关;•激活除颤仪的操作界面;•确认除颤仪的设置参数是否符合患者的需要,如能量级别、心律监测方式等;•检查电极贴片或传感器的连接是否良好。
步骤三:下达除颤指令•根据患者的心律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除颤;•如果患者心脏无脉搏或心室颤动,立即下达除颤指令。
步骤四:准备荷电电极•使用干净的手套,将电除颤仪连接导电电极与电极贴片或传感器的接口;•确保电极贴片或传感器粘贴牢固。
步骤五:电击前准备•确保患者没有接触导电物体,如水、金属等;•通知周围人员远离患者,保持安全距离。
步骤六:进行电除颤•按下电除颤仪的电击按钮,向患者施加电击能量;•确保电击按钮完全松开,待电击完成。
步骤七:观察反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需要,继续进行多次电除颤。
4. 注意事项在使用电除颤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使用电除颤仪时需要经过相关培训并获得合法的资质;•在运输和存放电除颤仪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个人安全,避免自身触电的危险;•定期检查电除颤仪的仪器功能,确保工作正常;•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合适的电击能量和治疗策略。
5. 总结电除颤仪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能够在心脏骤停等急性心脏病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除颤仪是用于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电除颤的一种设备,是临床心血管急救的重要工具。
除颤仪的正确使用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务人员在操作除颤仪时必须认真负责,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
一、操作流程1、准备除颤仪在使用除颤仪前,需要进行以下操作:(1)开机:按下电源键,等待除颤仪进行自检,并确保设备处于工作状态。
(2)设置能量等级: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等状态,设置合适的能量等级。
一般情况下,初次电除颤的能量等级为120-200焦。
(3)连接除颤电极:将除颤电极连接到除颤仪上。
2、进行电除颤(1)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检查患者的呼吸、心率和意识等情况,确保患者处于麻醉状态。
(2)贴上除颤电极:将除颤电极粘贴在患者心脏部位,确保电极正确粘贴。
(3)设置除颤能量: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置合适的能量等级。
(4)进行除颤:按下除颤键,等待电击结束。
3、检查患者生命体征(1)观察患者呼吸:检查患者呼吸情况,如果发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检查患者心跳:检查患者心跳情况,如有需要,再进行电除颤。
二、考核标准1、操作规范性:操作除颤仪时,医务人员需遵循标准操作流程,如设置能量等级、贴上除颤电极等。
2、技术熟练度:医务人员需要掌握除颤仪的操作方法,熟悉除颤仪的相关参数,在操作除颤仪时需熟练掌握操作步骤。
3、注意安全问题:医务人员在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问题,如避免触碰除颤电极、避免使用带有金属的设备等。
4、患者效果:除颤仪的正确使用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操作不当,可能影响患者成活率。
因此,医务人员在操作除颤仪时,应仔细检查所有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需要进行电除颤。
5、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能够迅速反应,并且正确操作除颤仪以拯救患者。
因此,医务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增强应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总之,正确使用除颤仪非常重要,必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功能的考核标准,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心电除颤监护仪的操作规程一、引言心电除颤监护仪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监测和诊断患者的心律异常,并在必要时提供心电除颤治疗。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供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心电除颤监护仪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设备使用和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 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在使用心电除颤监护仪之前,需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检查重要部件如电极、电源等是否正常运作。
2. 准备工作区域:选择一个安静、干净并且有足够空间的区域进行操作。
将患者的床位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并确保周围有足够的灯光照明。
3. 患者准备: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体位,如平卧位。
清除不必要的物品,并将监护仪的电极正确连接到患者的胸部。
三、设备使用1. 开机和系统检测:按下监护仪的开机按钮,并等待系统启动完成。
在系统启动完成后,进行自检和硬件检测,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心电图监测:选择合适的心电导联进行监测。
常用的导联有三导联监测(I、II、III导联)和五导联监测(I、II、III、aVR、aVL、aVF导联)。
按下监护仪上的心电图监测按钮,开始心电图的实时监测。
3. 心率和心律监测:监护仪会自动计算和显示患者的心率和心律。
根据医生的要求,监护仪可以设置警报上限和下限,一旦超过或低于设定值,监护仪将会发出警报。
注意观察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心电除颤治疗:在必要时,根据医生的指示和患者的病情,进行心电除颤治疗。
确保患者处于平卧位,并确保周围没有任何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物品。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重设置适当的能量水平,并将除颤电极正确连接到患者的胸部。
按下监护仪上的除颤按钮,进行除颤治疗。
四、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观察患者病情:在监测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特别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是否正常以及心律是否稳定。
2. 心电导联的位置调整:有时候,心电导联可能会出现脱落或者移位的情况,导致心电图的质量下降。
除颤术(一)目的纠正室性心律失常,终止室颤(二)实施要点1.评估要点:(1)患者病情是否存在心脏骤停、室颤等除颤指征、意识、心电图状况以及是否有室颤波(2)除颤仪性能是否处于安全备用状态2.电除颤操作流程:操作前准备(1)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糊、治疗碗内放纱布3块、摆放有序。
(2)暴露胸部,清洁皮肤。
(3)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心电波形;检查除颤仪后向考官报告“设备完好,电量充足,连线正常;电极板完好,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
(不超过30秒)操作中(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再次确认病人为室颤.(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3)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
“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5)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6)电极板压力适当,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
(7)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不超过20秒钟)。
(8)除颤结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
(9)移开电极板.(10)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1)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擦净皮肤。
(12)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
操作后(1)整理病人衣物,协助舒适卧位,密切观察并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
(2)整理用物.(三)适应症禁忌症非同步电除颤:室颤、室扑.同步电除颤:心房颤动、扑动,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等的复律。
适应证(1)心室颤动、扑动是电复律绝对指证。
(2)心房颤动和扑动伴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3)药物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或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