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零排放生态养猪法讲座
- 格式:doc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24
发酵床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篇一发酵床养猪技术【摘要】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是利用我们周围自然环境的生物资,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入有机填垫,再将仔猪放入猪舍.发酵床养猪是通过参与垫料和牲畜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化生、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垫料、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牲畜抗病能力,促进牲畜健康生长。
【关键词】发酵床好处垫料一、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好处1、降低基建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2、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发酵床养猪技术由于不需要对猪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标准,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3、相对节水、节电、节人工。
发酵床养猪由于不需要每天用大量的水冲洗圈舍,达到节约用水90%以上.发酵床养猪冬暖夏凉。
不用采用地暖、空调等设备,大大节约了能。
冬天发酵产生的热量可以让地表温度达到20度左右,解决了圈舍保温问题;夏天,只是通过简单的圈舍通风和遮荫,就解决了圈舍炎热的问题。
由于饲养员的工作量大大减轻,所以节省了人工。
4、降低饲料成本发酵床养猪能够节省饲料的原理是便给菌类提供丰富的营养,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菌体蛋白,猪只通过拱食圈底填充料中的菌体蛋白,猪吃了这些菌体蛋白不但补充了营养,还能提高免疫力。
补充了营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节省一部分饲料。
采用这种方法养殖,可以增加粗饲料的比例,减少精料用量,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加之猪生活环境舒适,生长速度快,一般可提前10天出栏。
5、降低药费成本。
猪生活在发酵床上,更健康,不易生病,减少用药成本。
6、变废为宝垫料和猪的尿混合发酵后,直接变成优质的有机肥,可直接用于果树、农作物的使用,达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效果。
二、酵床技术实现猪场清洁生产的关键技术1、猪舍的建设发酵床养猪的猪舍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一般要求猪舍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环保养猪技术,实现了养猪无污染、无臭气、零排放问题,彻底解决了规模养猪场以及农村养殖户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已在我省部分地区示范推广。
1.什么是生物发酵床养猪发酵床养猪技术就是利用周围自然环境的生物资源,采集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菌落,经过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培养、扩繁,形成有相当活力的土著微生物原种,再按一定比例将土著微生物原种、锯屑、秸秆等农副产品以及一定量的泥土、天然盐等加到一起,以此作为猪圈的垫料。
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入上述有机垫料制成发酵床。
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发酵床上面,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被土著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不再需要人工清理。
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猪粪为食饵,繁殖滋生,随着猪粪尿的消化,臭味也就没有了,而同时繁殖生长的大量微生物又向生猪提供了优质的菌体蛋白质被猪食用,从而相辅相成将猪舍演变成饲料工厂,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是一种无污染、无臭气、零排放的新型环保养猪技术,具有成本低、耗料少、效益高、操作简单、无污染等优点。
2.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主要有三部分内容。
一是猪舍的地上部分,包括猪舍的类型、屋顶、墙、窗的设计与建造,以及猪舍内部结构及设施的设计与建造;二是发酵床的设计与建造;三是发酵床、猪舍各部设施以及猪的饲养管理。
㈠猪舍地上部分的设计与建造北方地区发酵床养猪猪舍的类型宜采用半钟楼型屋顶、四面墙体或三面墙体加一面塑料大棚式设计。
半钟楼式屋顶设计,即在猪舍的顶端纵轴南向设计一排立式通风窗。
由于阳光的照射以及发酵床的温度,猪舍内部空气受热膨胀,比重变小,从顶部立式通风窗流出,底部南北两侧低开的通风口吹进凉爽的风上移。
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舍内良好的空气对流现象,舍内空气得以有效交换。
良好的通风使得发酵床内的水分蒸发,圈底则保持疏松柔软状态。
发酵床面的上升气流带走了猪床表面的水分,使得与猪体接触的床面湿度降低,给猪创造了适宜的生活环境。
发酵床养猪专刊目录一、经济效益 (2)二、猪舍的建造原则 (3)三、发酵床猪舍的建造模式 (4)地上槽模式 (4)地下槽模式 (4)半地下槽模式 (5)四、垫料 (6)1、什么是垫料 (6)2、垫料的基本类型 (6)3、垫料选用的一般原则 (7)4、50平米的猪舍配料以及费用 (7)5、铺垫过程 (7)五、发酵床日常维护 (8)1、垫料通透性管理 (8)2、水分调节(湿度管理) (8)3、疏粪管理 (9)4、补菌 (9)5、垫料补充与更新 (9)六、发酵床注意事项 (9)1. 锯末用量: (9)2. 菌剂用量: (10)3. 节奏控制: (10)4. 替代垫料: (10)5. 湿度管理: (10)6. 发酵状态: (10)七、生态养猪发酵饲料 (10)八、饮水 (11)一、饮水系统 (11)二、饮水设备 (11)九、问题答疑 (12)1、发酵床零排放绿色生态养猪技术适合哪些猪群? (12)2、采用发酵床零排放绿色生态养猪技术,是否还需要正常免疫?抗生素等药品能否减少? (12)3、猪栏中为什么要留硬地平台?可以不留吗? (12)4、饮水装置如何安装设置? (12)5、如何配置发酵场?垫料制作与有机肥生产能否共用一个发酵场? (12)6、常用垫料原料有哪些?木屑是不可替代的吗? (13)7、垫料发酵时间的长短是如何确定的?垫料必须要经过发酵处理吗? (13)8、垫料发酵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处理? (13)9、发酵床温度过高或过低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如何处理? (13)10、不同阶段圈栏大小与常规养猪有区别吗?养殖密度如何调整? (14)11、夏季和冬季垫料养护应注意些什么? (14)12、为什么发酵床垫料要定期补菌?常用的补菌方式有哪些? (14)13、冬季排湿用的排风扇如何选用和安装,开启排风扇应注意什么? (14)14、发酵床需要定期药物消毒么? (14)15、每批次转栏或出栏后垫料如何处理? (14)16、如何判断垫料使用到期? (14)17、如何延长垫料使用寿命? (15)18、垫料出栏后如作有机肥使用,是否还需要做发酵处理? (15)19、发酵床能用多长时间? (15)20、那你们这些菌放进去能管多少时间呢? (15)21、就是我家是原来建造的猪棚,没阳光能改成发酵床吗? (15)22、生态养猪法投资成本大吗?发酵床一平米成本是多少? (15)23、发酵床有什么弊端? (16)24、30-50m2一栏的话,那一栏可以养多少头猪? (16)25、一批猪出栏后垫料还需再发酵一次吗? (16)26、垫料养猪必须要经过发酵吗? (16)27、怎样控制发酵床的温度? (16)28、怎样调节好水分?温度过大怎么办? (16)29、益生菌菌液的制作 (17)30、菌液的储存: (17)使用发酵床技术零排放生态养猪—--基于环境保护、生态循环经济等新理念的健康可持续新型养殖模式。
一、经济效益对使用“发酵床零排放生态养猪技术”进行养猪生产的企业而言,其经济效益体现在:1 、降低基建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
省去了传统养猪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粪污处理系统(如沼气池等)投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2 、降低运营成本。
(1 )节省人工。
无须每天冲洗圈舍。
(2 )节约用水。
因无须冲洗圈舍,可节约用水90% 以上。
(3 )节省饲料。
猪的粪便在发酵床上一般只需三天就会被微生物分解,粪便给微生物提供了丰富营养,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猪吃了这些菌体蛋白不但补充了营养,还能提高免疫力。
另外,由于猪的饲料和饮水中也加配套添加微生态制剂,在胃肠道内存在大量有益菌,这些有益菌中的一些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类能够分解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采用这种方法养殖,可以增加粗饲料的比例,减少精料用量,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加之猪生活环境舒适,生长速度快,一般可提前30 天左右出栏。
根据生产实践,一般可以节省饲料20% 左右。
(4 )降低药费成本。
猪生活在舒适的发酵床上,更自由更健康,不易生病,减少医药成本。
(5 )节省能源。
发酵床养猪冬暖夏凉。
不用采用地暖、空调等设备,大大节约了能源。
冬季室内温度和发酵床表面温度基本上是一样的,比水泥地面温度高,猪生活在上面很舒适,解决了圈舍保温问题;夏天,只要通过简单的圈舍超微喷雾系统或者喷淋通风系统和植物遮荫等措施,就解决了圈舍炎热的问题。
3 、垫料和猪的粪尿混合发酵使用三五年后,直接变成优质的有机肥。
4 、提高了猪肉品质,更有市场竞争优势。
目前用该方式养猪的企业,生猪收购价格比普通方式每公斤高出0.5-1.5 元,而在消费市场上,猪肝的价格是普通养殖方式的数倍。
生态环保养猪法的优点概括为:五省、四提、三无、两增、一少、零排放。
四提:提高猪肉品质、提高生猪抵抗力、提前出栏、提高肉料比。
三无:无臭味、无蝇蛆、无环境污染。
两增:增加经济效益,增加生态效益。
一少:减少猪肉药物残留。
零排放:猪粪尿全部在猪舍内降解,没有污水和粪便向外排放。
生态养猪就是在养猪过程中给猪一个自然生态的原始生存环境,现代养猪过程中包括的有发酵床、发酵饲料以及饮水三个方面,给予猪的居住及喂养过程中一个自然生态的生存环境。
二、猪舍的建造原则发酵床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供各猪场在建设或改造中采用1、每栏面积以50--100平方米左右为宜,便于垫料的日常养护;2、发酵床面积为栏舍面积的70%左右,余下面积应作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生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3、垫料高度以保育猪50-70cm、育成猪60-90cm为宜,一般南方地区可适当垫低,北方地区适当垫高,夏季适当垫低,冬季适当垫高;4、育成猪养殖密度较常规养殖方式降低10%左右,便于发酵床能及时充分的分解粪尿排泄物,能保持健康养殖环境;5、垫料进出口的设计要满足进料和清槽(即垫料使用到一定期限时需要从垫料槽中清出)时操作便利;6、加湿装置应保证后期垫料养护加菌时能共用;7、通风设施完整,南方夏季加温时要考虑加超微喷雾系统或者湿帘或者喷淋系统。
冬季应定时开启排风扇,避免猪舍湿度过大。
三、发酵床猪舍的建造模式地上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建在地面上,垫料槽底部与猪舍外地面持平或略高,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须垫高50-100cm (见图2-2),保育猪60cm左右、育成猪100cm左右,利用硬地平台的一侧及猪舍外墙构成一个与猪舍等长的槽,并视养殖需要中间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单元的圈栏,以防止串栏(见图2-3)图2-3 地上槽示意图优点:保持猪舍干燥,特别是能防止高地下水位地区雨季返潮。
缺点:造价稍高。
适应地区:南方大部分地区;江、河、湖、海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有漏粪设施的猪场改造。
地下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构建在地表面以下,槽深50-80cm,保育猪60cm左右、育成猪80cm左右,新猪场建设时可仿地上槽模式,一次性开挖一地下长槽,再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单元,原猪舍改造时,适宜在原圈栏开挖坑槽(见图2-4)。
AB图2-4 地下槽模式A 单列式B 双列式优点:冬季发酵床保温性能好,造价较地上槽低。
缺点:透气性稍差,无法留通气孔,发酵床日常养护用工多点。
适应地区:北方干燥或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
半地下槽模式也称半地上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一半建在地下,一半建在地上,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取用开挖的地下部分的土回填,槽深50-120cm,保育猪60-70cm、育成猪80-120cm,长槽的建设与分隔模式同地上槽。
优点:造价较上两种模式都低,发酵床养护便利(见图2-5)。
缺点:透气性较地上槽差,不适应高地下水位的地区。
适应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南方坡地或地势高台地区。
AB图2-5 半地下槽模式A 单列式B 双列式四、垫料1、什么是垫料发酵床主要由有机垫料组成,垫料主要成分是稻壳,锯末,树皮木屑碎片,豆腐渣,酒糟,粉碎桔杆,干生牛粪等,占90%,锯末占大部分,其他的占少部分。
其他5% 是土,0.3%少量的粗盐。
猪舍填垫总厚度约60-120厘米左右。
土的用量为总材料重量的5% 左右,要求是没有用过化肥农药的干净泥土;盐用量为总材料的0.3% ;1立方米的垫料用菌液2公斤或者菌粉0.1公斤,垫50-60厘米,基本上能垫2平米的用量。
2、垫料的基本类型理论上所有的有机物料都能用来制作垫料,但从使用效率及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通常应选择碳供应强度大、供碳能力均衡持久以及通透性、吸附性好的材料作主要原料,如木屑、米糠、草炭、秸秆粉等;同时为确保垫料制作过程生物发酵的进程及效果,常选择其它一些原料作为辅助原料。
垫料原料按照不同分类方式,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如按使用量划分,可以分为主料和辅料:1、主料。
顾名思义就是制作垫料的主要原料,通常这类原料占到物料比例的60%以上,由一种或几种原料构成,常用的主料有木屑、稻壳、各种秸秆粉、花生壳、蘑菇渣等。
2、辅料。
主要是用来调节物料水分、pH、通透性的一些原料,由一种或几种原料组成,通常这类原料占整个物料的比例不超过40%。
常用的辅料有稻糠、麦麸、饼粕、玉米芯粉末、玉米面。
如按原料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碳素原料、氮素原料和调理剂类原料:1、碳素原料。
是指那些有机碳含量高的原料,这类原料多用作垫料的主料,如木屑、谷壳、秸秆粉、草炭、蘑菇渣、木薯渣、糠醛渣等。
2、氮素原料。
通常是指那些有机物含量高以下的原料,并多作为垫料的辅料,如养猪场的新鲜猪粪、南方糖厂的甘蔗滤泥、啤酒厂的滤泥等,这类原料通常用来调节C/N。
3、调理剂类原料。
主要指用来调节pH值的原料,如生石灰、石膏以及稀酸等;有时也将调节C/P的原料如过磷酸钙、磷矿粉等归为调理剂;此外还包括一些能量调理剂,如红糖或糖蜜等,这类有机物加入后可提高垫料混合物的能量,使有益微生物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增到一个庞大的种群数量,所以又俗称“起爆剂”。
3、垫料选用的一般原则垫料制作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首先确定主料,然后根据主料的性质选取辅料。
无论何种原料,其选用的一般原则为:1、原料来源广泛、供应稳定;2、主料必须为高碳原料;3、主料水分不宜过高、应便于临时储存;4、不得选用已经腐烂霉变的原料;5、成本或价格低。
4、50平米的猪舍配料以及费用锯木屑>花生壳>稻糠>稻草粉>其他秸秆粗粉,惰性越大的原料,越是要加点营养在内(如米糠或麦麸、玉米粉),不然,全部用惰性原料如锯木屑,则发酵缓慢,如果没有营养在内,发酵起来比较缓慢,无法快速发酵产热,从稻糠开始的其他原料,也至少加米糠或麦麸或玉米粉等至少30公斤。
说明:1、水分的控制要根据垫料的干湿决定加水的多少,要先把菌液加到水中稀释或者播撒菌粉,然后在与垫料混合搅拌,尽量把菌粉或菌液与垫料混合均匀,垫料混合之后湿度达到40%左右就行,湿度不要太大比较便于后期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