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9
20时间地点涉事企业食品罪魁祸首
2011.03.15河南双汇猪肉瘦肉精
2011.03.25河南南阳韭菜残余农药
2011.04.07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
2011.04.10三黄鸡化学合成色素2011.04.11上海上海盛禄食品馒头防腐剂、甜蜜素2011.04.13安徽猪肉牛肉膏
2011.04.15北京黑芝麻未知
2011.04.15山东青岛小银鱼福尔马林
2011.04.15湖北宜昌姜硫磺
2011.04.17辽宁沈阳豆芽各种添加剂
2011.04.22北京爆米花银光增白剂
2011.04.28重庆花椒罗丹明B 2011.05北京烤鸭北京烤鸭
2011.06.03广东燕窝亚硝酸盐
2011.07.26广东油废油、老油
2011.07.26北京油条洗衣粉2011.08上海味千拉面;肯德基豆浆、骨汤豆浆粉;勾兑液
全年全国油地沟油2011.09北京包子香精
2011.10全国速冻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2011.11.08全国联合利华(中国)立顿铁观音稀土
2011.11.28长春可口可乐美汁源果粒奶氨基甲酸酯类2011.11.30南京鸭血消泡王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盘点
后果事件
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加速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
10人中毒
39人中毒
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和神经行为
可能致癌猪肉涂抹牛肉膏变牛肉
黑芝麻浸泡出墨汁
消化道灼伤,穿孔,植物神经紊乱,生殖能力缺失,甚至是白血病
致癌
致癌
导致人体皮下组织生肉瘤,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
致癌
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部疼痛以及肠胃道疾病;致癌
引发痴呆
致癌
致癌、肝肾功能衰竭,影响神经系统。
2011年食品安全6大危机事件
1、瘦肉精事件:
3月,河南“瘦肉精”猪,不但入市销售,且流入双汇肉制品企业。
2、鲜榨饮料“滥添加”事件:
4月,各地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出击,拉开了全国“围剿”餐饮场所利用添加剂制作鲜榨饮料的违法行动。
3、上海“染色馒头”事件:
4月,上海在馒头中检出“柠檬黄”和甜蜜素含量超标。
4、净水器“砷超标”致癌事件:
5月,卫生部公告,共11个型号的进口净水器存在砷(致癌物)超标。
媒体指出,国内净水器的情况更不容乐观。
5、“地沟油”产业链事件:
9月,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地沟油案件,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母乳喂养可改善学龄儿童肺功能
-----英国《每日科学》网站2月3日报道]瑞士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母乳喂养能改善学龄儿童的肺功能。
瑞士伯尔尼大学教授屈尼表示:“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我们发现母乳喂养的儿童肺部功能有适度改善,包括母亲患有哮喘病的儿童。
另外,数据显示,母乳喂养能直接促进肺部成长。
因此应强烈建议所有母亲都进行母乳喂养,包括患有哮喘病的母亲。
”
◆牛奶里含有碳酸钙,而一些药片钙含量较大,如果同时服用可能会因为短时间内过量补钙而导致孩子患上奶碱综合征、高血钙、碱中毒等。
儿科专家建议,可以让孩子先喝牛奶,几小时之后再吃钙片效果会更好。
2011年全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瘦肉精”事件出事企业:双汇集团曝光时间:2011.3.15罪魁祸首: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2011年3月15日,央视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问题猪肉从河南出厂到抵达南京屠宰场过程中,一路凭借买来的“通行证”畅通无阻…[详细]“染色馒头”事件出事企业: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曝光时间:2011.4罪魁祸首:柠檬黄,防腐剂,甜蜜素2011年4月,《消费主张》节目曝光,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馒头中加入色素、防腐剂,回炉过期馒头,更改生产日期,制成“染色馒头”后运送到联华、华联等多家超市进行销售…[详细]“地沟油”事件 曝光时间:2011.6味千“猪骨汤精”事件出事企业: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罪魁祸首:地沟油 2011年6月,记者历经一个月、数千里艰难追踪,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其规模之大出人意料,仅记者实地探访的几家窝点,其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详细]曝光时间:2011.8罪魁祸首:猪骨汤精2011年8月,味千被爆白汤的制作链条,味千白汤浓缩液的主要成分是“猪骨汤精”,由山东泰安一家食品企业生产;随后又由上海一家公司添加调味料、增稠剂、香精等;味千各门店用水稀释成白汤,出“血燕”事件曝光时间:2011.8.16罪魁祸首:亚硝酸盐2011年8月16日,浙江工商抽样检测了3万盏血燕,结果显示亚硝酸盐全部严重超标,通常是采购便宜的白燕窝后,用鸟粪等熏制、发酵、染色加工成血燕出售,劣质的白燕窝历经大约十天的熏蒸后,就变成了中国大陆热捧的鸟粪制成、含有亚硝酸钠的血燕产品…[详细]“假绿色猪肉”事件出事企业:沃尔玛公司曝光时间:2011.8.24罪魁祸首:普通冷鲜猪肉冒充绿色猪肉2011年8月24日,重庆工商部门接到市民举报,称沃尔玛超市重庆凤天店用普通冷鲜肉假冒有“绿色食品”认证的“绿色猪肉”销售。
2011年最新食品安全事件盘点曝光时间:2011.3.15地点:河南罪魁祸首:瘦肉精近期河南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报道双汇重庆区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引来民众冷眼旁观,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添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仅颜色光亮,而且可以增加猪的瘦肉率,现在人们都关注身材,不吃肥腻的肉,这也导致饮食习惯吃瘦肉,而添加瘦肉精的猪肉正好符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瘦肉精事件一出大家都在徘徊这肉还吃不吃?时间:2011.3.25地点:河南南阳罪魁祸首:残余农药(磷)严重超标中医上说,春天是生发阳气的时节,而韭菜性温,可以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然而,就在3月下旬,本该补气健脾的韭菜却让河南南阳4个家庭的10口人中毒住进医院。
中毒原因系在流动菜贩购买残余农药超标的韭菜。
这些菜贩,以前他们就没有种过韭菜。
就在一边庄稼地中间种了一点,也没有种植的经验,自己私自使用一些违禁的农药,就造成了超标的现象。
3、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发生时间:2011.4.7地点:甘肃平凉罪魁祸首:亚硝酸盐4月7日平凉市崆峒区发生牛奶中毒事件,39名中毒患者被送往当地两家医院救治,患者以14岁以下儿童居多。
其中,3名婴幼儿死亡,均不到2岁,最小的不到2个月。
最终该事件确认为亚硝酸盐特大投毒案件。
作为防腐剂而应用在肉质食品里的亚硝酸盐一直被认为是致癌物,一般腌制品、发酵的食物、咸鱼、腊肉、熏肉、酸菜等中会存在亚硝酸盐,牛奶中添加亚硝酸盐是头一次,误食亚硝酸盐后可造成心脏呼吸衰竭,心肌受到创伤,形成心肌炎;亚硝酸盐还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
4、多地曝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多吃致癌曝光时间:2011.4.13地点:安徽罪魁祸首:牛肉膏近期在安徽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经过腌制,可让猪肉在90分钟内迅速变身“牛肉”,猪肉冒充牛肉,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而食用者在外观上也几乎分辨不出来,业内人士透露,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冷冻食品以及烧烤类食品中,这种牛肉膏早就是造假的手段之一,据悉,牛肉膏中含有的各种氨基酸、I+G、味精、水解蛋白等。
授课案例: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盘点一、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时间:2011.3.15罪魁祸首:瘦肉精央视315特别行动节目抛出一枚食品安全重弹,曝光了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
一时间,市场哗然。
有报道双汇重庆区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引来民众冷眼旁观,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添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仅颜色光亮,而且可以增加猪的瘦肉率,现在人们都关注身材,不吃肥腻的肉,这也导致饮食习惯吃瘦肉,而添加瘦肉精的猪肉正好符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瘦肉精事件一出大家都在徘徊这肉还吃不吃?新闻曝光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主要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自己的连锁店和加盟店。
据销售人员介绍,他们店里销售的猪肉基本上都是济源双汇公司屠宰加工的,严格按照“十八道检验”正规生产,产品质量可靠。
然而,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
风波一起,双汇股价午后一路下行至跌停。
双汇方面表示,正在调查济源厂,一定会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消息传出后,广州多家卖场紧急排查,部分卖场紧急下架相关商品。
“瘦肉精”问题屡禁不止,其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利益链条?又该如何监管?-应对:广州部分卖场下架双汇火腿肠“双汇肉品可能含有瘦肉精”的消息传出后,各大超市卖场一片紧张,对其场内销售的双汇猪肉产品进行紧急排查并急召供应商。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公司先将双汇火腿肠下架了。
”昨天,广州某大型连锁超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旗下超市没有销售双汇的冷鲜猪肉,但有双汇火腿肠销售,虽然供应商方面解释,供应给该超市的双汇火腿肠非央视曝光的问题厂家生产,但为了消费安全,该公司还是决定先行下架。
广州家乐福昨天也向记者表示,全国家乐福旗下所有超市的双汇新鲜猪肉均决定采取下架处理。
不过,家乐福广州区内的超市没有销售新鲜猪肉,至于目前在售的双汇火腿肠、香肠类产品,则尚不下架,正在与供应商进行沟通。
“据供应商方面解释,他们供应给超市的是清远双汇分公司和河南漯河产的,并不是媒体所提及的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产的,与央视所说的事无关”。
2011年上半年我国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染色馒头:上海5名嫌犯称今年以来制售问题馒头33万余只(2011-4-12)(温州作坊制售近20万个染色馒头部分卖给高校)“问题馒头”涉及本市十家超市(2011年4月12)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初步查明,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问题馒头”销售给了本市华联、联华、迪亚天天、乐天玛特、惠侬、购物中心松江店、吉买盛、雨润发购物中心、物美、如海等10家超市。
调查情况显示:(1)虚假标注生产日期(“早产”馒头);(2)滥用食品添加剂(“染色”馒头);(3)回收馒头再利用(“回炉”馒头)等问题。
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违反《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1)。
(1)馒头标签上标注的食品添加剂是维生素C,可实际上没有添加剂维生素C,而是加进了防腐剂山梨酸钾,而GB2760标准规定发酵面制品的食品类号06.03.02.03,可以使用的添加剂中,并没有山梨酸钾。
(2)使馒头产生甜味的,不是白糖,而是甜蜜素。
在GB2760标准中规定,允许添加甜蜜素的食品种类,是烘焙/炒制坚果与籽类,并不包含发酵面制品。
(3)使用柠檬黄的着色剂和面,白面变成了玉米的颜色。
GB2760标准中规定可以添加柠檬黄的食品种类,包括果汁饮料、碳酸饮料、糖果、果冻的食物,但用量有严格限定,最大使用量为0.10g/kg。
可使用该色素的食品中并不包括发酵面制品。
另外,有一些生产企业使用苯甲酸为馒头增白,使用量常常会严重超国家规定标准,是低档小麦粉变成特白粉。
苯甲酸实际上就是面粉增白剂,它对人体上呼吸道、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及过敏性,过多的苯甲酸用量会使肝、肾出现病理变化。
瘦肉精:河南“瘦肉精”案黑色产业链曝光暗号订货暴利(2011-3-15)。
公安部统一部署指挥下组织全国范围内“瘦肉精”破案会战,至2011年8月,公安部组织各地公安部门破获“瘦肉精”案件120余件,抓捕嫌疑人989人,收缴“瘦肉精”2.5吨,摧毁一个覆盖63个地市“瘦肉精“特大制售和添加使用犯罪网络,销毁”瘦肉精“加工线12条、生产”黑工厂“32家。
2011年最新食品安全事件盘点曝光时间:2011.3.15地点:河南罪魁祸首:瘦肉精近期河南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报道双汇重庆区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引来民众冷眼旁观,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添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仅颜色光亮,而且可以增加猪的瘦肉率,现在人们都关注身材,不吃肥腻的肉,这也导致饮食习惯吃瘦肉,而添加瘦肉精的猪肉正好符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瘦肉精事件一出大家都在徘徊这肉还吃不吃?时间:2011.3.25地点:河南南阳罪魁祸首:残余农药(磷)严重超标中医上说,春天是生发阳气的时节,而韭菜性温,可以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然而,就在3月下旬,本该补气健脾的韭菜却让河南南阳4个家庭的10口人中毒住进医院。
中毒原因系在流动菜贩购买残余农药超标的韭菜。
这些菜贩,以前他们就没有种过韭菜。
就在一边庄稼地中间种了一点,也没有种植的经验,自己私自使用一些违禁的农药,就造成了超标的现象。
3、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发生时间:2011.4.7地点:甘肃平凉罪魁祸首:亚硝酸盐4月7日平凉市崆峒区发生牛奶中毒事件,39名中毒患者被送往当地两家医院救治,患者以14岁以下儿童居多。
其中,3名婴幼儿死亡,均不到2岁,最小的不到2个月。
最终该事件确认为亚硝酸盐特大投毒案件。
作为防腐剂而应用在肉质食品里的亚硝酸盐一直被认为是致癌物,一般腌制品、发酵的食物、咸鱼、腊肉、熏肉、酸菜等中会存在亚硝酸盐,牛奶中添加亚硝酸盐是头一次,误食亚硝酸盐后可造成心脏呼吸衰竭,心肌受到创伤,形成心肌炎;亚硝酸盐还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
4、多地曝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多吃致癌曝光时间:2011.4.13地点:安徽罪魁祸首:牛肉膏近期在安徽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经过腌制,可让猪肉在90分钟内迅速变身“牛肉”,猪肉冒充牛肉,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而食用者在外观上也几乎分辨不出来,业内人士透露,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冷冻食品以及烧烤类食品中,这种牛肉膏早就是造假的手段之一,据悉,牛肉膏中含有的各种氨基酸、I+G、味精、水解蛋白等。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时间:2011-12-10 16:50:00 来源: 食品商务网1.事件名称:双汇瘦肉精事件爆发时间:2011年3月15日爆发源:瘦肉精具体事件: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
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2.事件名称:雨润烤鸭问题肉爆发时间:2011年5月19日爆发源:病变淋巴和脓包具体事件:2011年5月19日,合肥雨润火腿被疑掺过期肉;7月2日,渭南市政府公布调查结果,“问题肉”中确有病变淋巴和脓包;8月3日,雨润“老北京烤鸭”被检出菌落总数实测值达到标准值的13倍。
3.事件名称:“塑化剂”风波:多行业被波及爆发时间:2011年5月24日爆发源: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具体事件: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4.事件名称:进口奶粉死虫活虫爆发时间:2011年10月爆发源:死虫、活虫具体事件:2011年10月,青岛一消费者在美素奶粉中发现活虫,经销商却要求消费者证明活虫国籍才能赔偿。
11月,西安一消费者称在雅培奶粉中发现甲虫,雅培回应未开封奶粉出现固体异物块或小虫的几率为零。
5.事件名称:全聚德违规肉爆发时间:2011年7月18日爆发源:“无证驴肉”具体事件:2011年7月18日,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曝光上半年14家违法企业名单,其中,全聚德、亿客隆、华联超市、东兴楼等知名企业上榜。
方庄全聚德店因“无证驴肉”被处罚款1000元。
6.事件名称: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爆发时间:2011年11月9日爆发源:稀土具体事件:2011年11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抽查结果显示,联合利华有限公司“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3倍多。
2001-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速览回顾近10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家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旧账”很多,包括卷土重来的“三聚氰胺”、阴魂不散的“地沟油”,而毒豆芽、牛肉膏、染色馒头等事件,也折射食品领域问题花样不断翻新。
站在2011年岁末回望,期待随着法制不断完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食品安全这个复杂的问题能逐步得到解决。
1、“毒粉条”--2011年4月21日,广东省中山市质监局在港口镇铺锦村偏僻鱼塘处查封一家粉条工厂,当场查获约1万斤假粉条成品。
检查发现,该作坊的红薯粉是用普通玉米淀粉做原料,加上墨汁、柠檬黄60、果绿等添加剂。
据该公司法人罗某交代,该作坊从今年2月开始生产,两个月已卖出45吨假粉条,主要销往位于中山沙朗金叶广场的批发市场。
2、“毒豆芽”--2011年4月18日,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发布消息说,该局皇姑分局端掉6个黄豆芽黑加工点,查获掺入非食品添加剂生产的豆芽25吨多,12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经检测,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6-苄基腺嘌呤激素,其中,人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恩诺沙星是动物专用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
3、“牛肉膏”--2011年4月15日,合肥工商部门发现市场上有一种“牛肉膏”添加剂,可以将猪肉加工成口感以假乱真的“牛肉”。
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
4、“染色馒头”--2011年4月11日,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栏目曝光,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系染色制成,加防腐剂防止发霉。
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回收后重新销售。
每天有3万问题馒头销往联华、华联、迪亚天天等30多家超市。
5、“瘦肉精”--2011年3月,中央电视台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其中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问题猪肉从河南出厂到抵达南京屠宰场过程中,一路凭借买来的“通行证”畅通无阻。
2011上半年十大“毒食品”事件2011上半年十大“毒食品”事件(2011-08-02 16:57:39)转载▼标签:墨汁粉条胖豆芽分类:他言毒生姜毒韭菜染色馒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事关人们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特别是2011年以来,“毒食品”事件一再发生,引起了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共同关注。
这里,盘点出2011年上半年具有代表性的十大“毒食品”事件,一者让我们具体感受到当前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二者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河南济源:双汇“瘦肉精猪肉”事件2011年3月中旬,消费者熟悉的双汇集团旗下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被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其售卖的产品含“瘦肉精”,河南省济源市政府在全市的7家双汇连锁店和59家双汇冷鲜肉专营店现场封存双汇冷鲜猪肉1877.9公斤,共抽样46个,其中6个确认为阳性,34个阴性。
同时,济源市政府对济源双汇公司的收猪、屠宰和生产猪肉制品等活动全部停业整顿,济源市畜牧局对库存的689头生猪进行尿液检测,发现19头“瘦肉精”检测呈阳性。
遭曝光后,3月16日,双汇集团就媒体广泛报道的的“瘦肉精”猪肉事件作出回应,该公司采购部业务主管承认,他们厂的确在收购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所谓“加精”猪。
3月底,处在“瘦肉精”危机中的双汇集团在河南漯河召开“万人职工大会”,集团董事长万隆再次向消费者致歉。
至此,双汇因“瘦肉精”事件受损超过121亿元。
记者调查发现,河南孟州市、沁阳市等十几家养猪场,都在养殖这种肌肉发达的“健美猪”,和普通的猪肉相比,这种猪肉几乎没有什么肥肉,且能多卖几十元钱,在河南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生猪养殖环节使用禁止使用的“瘦肉精”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食用这种猪肉产品,将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2.重庆:“三聚氰胺雪糕”事件2011年3月25日,重庆警方封存扣押了重庆吉喜达食品有限公司库房的16.25吨原料奶粉,顺藤摸瓜查封了储存于重庆外运储运公司仓库内的10.475吨剩余奶粉。
2011年最新食品安全事件都有哪些作文天地06-01 0914:1、双汇瘦肉精事件2、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3、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4、多地曝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多吃致癌5、黑芝麻浸泡成“墨汁”疑染色6、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事件7、染色馒头事件8、沈阳毒豆芽事件9、宜昌毒生姜事件10、到期面包回炉再造热卖11、合肥染色蛋糕事件12、北京多家影院爆米花桶被曝或含荧光增白剂存致癌因素13、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事件14、广东中山查获1325公斤“墨汁粉条”15、重庆一公司购26吨三聚氰胺奶粉生产雪糕被查获16、广州市场现“染色紫菜” 浸泡多次仍掉色17、珍珠奶茶吃珍珠等于吃塑料18、台湾“塑化剂”事件,比三氯氰胺毒20倍19、“毒黄瓜”事件劲爆!2011年的食品安全事件。
2011年还没过去一半,食品安全事件就曝光了很多,在这里就摘取一些代表事件。
【一】大米镉超标事件大米作为南方人的主食,无疑听到这个消息对南方人而言无疑与时晴天霹雳,但是卫生部的相关负责人立刻展开调查,甚至对广西、广东、湖南、珠海等集贸市场以及米市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证实:百分之十大米的确含有镉超标。
但是,专家也建议普通市民也无需过度恐慌,只要科学吃米,我们市面上出售的大米仍然安全,可以合理地规避镉超标带来的吃饭风险。
【二】染色馒头事件馒头出了问题,北方人最恐慌。
南食大米,北食馒头,馒头出了问题,这让人深深的受伤,大呼“究竟还能吃什么?”所谓的“染色馒头”就是使用大量的香精以及添加剂(又称着色剂)使馒头看起来外观更加的诱人,口感更加的劲道美味,但就是这样据科学人员介绍:青少年如果长期使用这样的馒头,轻则中毒,重则影响正常的发育。
看看都涉及到了祖国花朵的成长,让我们情何以堪?!【三】双汇瘦肉精事件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餐餐都少不了“荤菜”的,而荤菜的主要用料就是肉,如果肉再出了问题,那才是让人担忧的,可偏偏瘦肉精的产生确实让我们大吃一惊。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
1.事件名称:双汇瘦肉精事件
爆发时间:2011年3月15日
爆发源:瘦肉精
具体事件: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
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2.事件名称:雨润烤鸭问题肉
爆发时间:2011年5月19日
爆发源:病变淋巴和脓包
具体事件:2011年5月19日,合肥雨润火腿被疑掺过期肉;7月2日,渭南市政府公布调查结果,“问题肉”中确有病变淋巴和脓包;8月3日,雨润“老北京烤鸭”被检出菌落总数实测值达到标准值的13倍。
3.事件名称:“塑化剂”风波:多行业被波及
爆发时间:2011年5月24日
爆发源: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
具体事件: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
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4.事件名称:进口奶粉死虫活虫
爆发时间:2011年10月
爆发源:死虫、活虫
具体事件:2011年10月,青岛一消费者在美素奶粉中发现活虫,经销商却要求消费者证明活虫国籍才能赔偿。
11月,西安一消费者称在雅培奶粉中发现甲虫,雅培回应未开封奶粉出现固体异物块或小虫的几率为零。
5.事件名称:全聚德违规肉
爆发时间:2011年7月18日
爆发源:“无证驴肉”
具体事件:2011年7月18日,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曝光上半年14家违法企业名单,其中,全聚德、亿客隆、华联超市、东兴楼等知名企业上榜。
方庄全聚德店因“无证驴肉”被处罚款1000元。
6.事件名称: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
爆发时间:2011年11月9日
爆发源:稀土
具体事件:2011年11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抽查
结果显示,联合利华有限公司“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3倍多。
稀土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好坏取决于其浓度的高低,过量摄入将对人体造成危害。
7.事件名称:速冻食品病菌门
爆发时间:2011年10月19日
爆发源:金黄色葡萄球菌
具体事件:2011年10月19日“思念”三鲜水饺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月7日,三全白菜猪肉水饺也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月17日,湾仔码头上汤小云吞也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三大冷冻食品品牌陷“细菌门”。
8.事件名称:可口可乐中毒
爆发时间:2011年11月28日
爆发源:农药残留
具体事件:2011年11月28日,长春市民饮用可口可乐美汁源草莓味果粒奶优中毒1死1昏迷。
可口可乐公司三次声明称,国家权威检测部门对产品留样检测显示,所有指标合格。
9.事件名称:牛肉膏事件:猪肉变的牛肉
爆发时间:2011年4月
爆发源:添加剂超量
具体事件:2011年4月,合肥、南京等多地的一些
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牛肉。
专家指出,食品添加剂在一定安全剂量内食用,并无危害,但若违规超量和长期食用,则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
10.事件名称:京津翼地沟油机械化规模生产
爆发时间:2011年6月底
爆发源:地沟油
具体事件:2011年6月底,“新华视点”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产业链的黑幕。
调查发现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其加工工艺科技含量高,产业链庞大并以小包装的形式进入超市。
11.事件名称:浙江检出20万克“问题血燕”
爆发时间:2011年8月
爆发源:亚硝酸盐
具体事件:2011年8月,浙工商在流通领域食品质量例行抽检中发现,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350倍之多,这些血燕产品多从广东、厦门等地进入,主要源自马来西亚等国家。
12. 事件名称:染色馒头:食入多量危害健康
爆发时间:2011年4月初
爆发源:香精,色素
具体事件:2011年4月初,有媒体爆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
这些馒头都是回收馒头中加香精和色素加工而成。
13.事件名称:沈阳查获25吨“毒豆芽”
爆发时间:2011年4月
爆发源: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6-苄基腺嘌呤激素
具体事件:2011年4月,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端掉6个黄豆芽黑加工点,查获掺入非食品添加剂豆芽25余吨,据了解,这些豆芽中被检测出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6-苄基腺嘌呤激素等有害物质。
14.事件名称:北京惊现美容猪蹄
爆发时间:2011年10月17日
爆发源:火碱、双氧水
具体事件:10月17日,通州工商分局联合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查扣八里桥市场肉类交易厅部分在售猪蹄,并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据了解,八里桥市场有部分商户使用火碱、双氧水等化工原料泡制猪蹄。
15.事件名称:内部员工爆到期产品回炉黑幕
爆发时间:2011年4月12日
爆发源:回炉面包
具体事件:2011年4月12日,广州甜心客面包店内部员工爆料称他工作的地方将过期产品回炉继续销售,“再生面包”在厂里是公开的秘密。
面包回炉再造已有3年历史,而公司迄今未接到过吃面包导致食物中毒的投诉。
16.事件名称:南京查处鸭血黑作坊
爆发时间:2011年12月
爆发源:膨大剂
具体事件:12月,据有关媒体的报道,在南京六合大厂丁家山路上,藏匿着一处黑作坊非法生产鸭血。
仅三四斤原料,加入添加剂后即可生产多达20斤的鸭血,“膨大”近5倍。
相关评论
17.事件名称:重庆查处5个制销潲水油窝点
爆发时间:2011年5月5日
爆发源:潲水油
具体事件:5日16时许,根据举报群众提供的线索及区公安局前期摸排走访的情况,南川局公安局刑侦、经侦、派出所共计30余警力,会同相关部门执法人员赶赴当地大观镇、河图乡一举端掉5个制售潲水油窝点,共查获潲水油56桶约2吨,扣押正在运送潲
水油的货车一辆。
18.事件名称:东莞地下作坊日销上万黑粽
爆发时间:2011年5月19日
爆发源:黑作坊
具体事件:5月19日上午,髙埗镇综合执法部门的巡逻人员发现这个地下作坊,查获了6000多个待售的粽子。
“按道理被查封后,不敢再开的,哪知后面几天还是天天出货,而且是量越来越大”,有居民说。
据称,被查处的第二天,地下作坊就复工了,相关部门只好再一次进行查处。
19.事件名称:广东中山出现毒“红薯粉”
爆发时间:2011年4月23日
爆发源:墨汁、石蜡
具体事件:2011年4月23日中山市质监局根据市民投诉捣毁了一大型“墨汁石蜡红薯粉”生产工厂,昨日稽查人员联合警方抓捕工厂老板罗某父子。
截至昨日共在金叶市场查获265袋问题粉丝。
20.事件名称:香精包子
爆发时间:2011年9月15日
爆发源:香精
具体事件:2011年9月15日北京查封多家打着“蒸功夫”旗号添加香精的包子铺。
据了解,这些包子铺
并不是北京蒸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绝大部分都是一些安徽安庆老乡经营的假“蒸功夫”。
他们非法使用香精,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蒸功夫方面表示,他们早就想打假了,一直屡劝未果!
21.事件名称:暗访市场带淋巴“血脖肉”
爆发时间:2011年5月17日
爆发源:血脖肉
具体事件:一些市民喜欢在路边的小摊上买包子当早餐吃,可谁会想到这种肉包子的馅料有可能是未剔淋巴的“血脖肉”呢?近日,有读者向本报报料,西安不少生肉市场上,“血脖肉”正在热销。
22.事件名称:肯德基炸薯条油7天一换
爆发时间:2011年8月17日
爆发源:炸薯条
具体事件:肯德基内部员工称,肯德基炸制薯条的油是7天换一次,炸鸡用油是4到5天换一次。
“盛油的机器只有到了深夜才停,一整天不停地炸。
炸薯条的油到后来都变黑了,炸鸡的油最后是土黄色的。
”这位员工说,每天晚上,都会有工作人员把这些油中的油渣滤掉,第二天继续使用。
23.事件名称:俏江南南京店陷“回锅油”
爆发时间:2011年9月19日
爆发源:回锅油
具体事件:地沟油问题格外引人关注。
“俏江南”南京店也卷入了地沟油风波。
该店大堂经理称,“水煮鱼的油都是给员工自己用了。
”
24. 事件名称:山西老陈醋95%为醋精勾兑
爆发时间:2011年8月8日
爆发源:醋精
具体事件:有媒体称,全国每年消费330万吨左右的食醋,其中90%左右为勾兑醋。
当记者就这一传言向业内人士求证时,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透露了更惊人的消息:市场上销售的真正意义上的山西老陈醋不足5%,也就是说,消费者平常喝的基本都是醋精勾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