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注意力训练课程
- 格式:ppt
- 大小:352.00 KB
- 文档页数:17
专注力训练课程 │ 1、俯视图训练(思维能力)│ 2、译码记忆训练(提升记忆力)│ 3、记忆游戏训练(提升记忆力)│ 4、划消训练(视知觉注意力)│ 5、目视追踪训练(视知觉注意力)│ 6、数图形训练(视知觉注意力)│ 7、走迷宫训练(视知觉注意力)│ 8、数字复述和倒述训练(听知觉注意力)│ 9、听词反应训练(听知觉注意力)│ 10、句子扩展训练(听知觉注意力)│ 11、脑力平衡训练(思维能力)训练孩子的观察力、空间知觉、想象注意的稳定性。
训练日期:20年月日完成时间:分秒方法和要求:请仔细观察左图中箱子的组合位置以及箱子上面的物体,从俯视的角度将与左图相符物体位置用“√”勾选出来。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空间知觉、想象注意的稳定性。
训练日期:20年月日完成时间:分秒方法和要求:请仔细观察左图中箱子的组合位置以及箱子上面的物体,从俯视的角度将与左图相符物体位置用“√”勾选出来。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空间知觉、想象注意的稳定性。
训练日期:20年月日完成时间:分秒方法和要求:请仔细观察左图中箱子的组合位置以及箱子上面的物体,从俯视的角度将与左图相符物体位置用“√”勾选出来。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空间知觉、想象注意的稳定性。
训练日期:20年月日完成时间:分秒方法和要求:请仔细观察左图中箱子的组合位置以及箱子上面的物体,从俯视的角度将与左图相符物体位置用“√”勾选出来。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空间知觉、想象注意的稳定性。
训练日期:20年月日完成时间:分秒方法和要求:请仔细观察左图中箱子的组合位置以及箱子上面的物体,从俯视的角度将与左图相符物体位置用“√”勾选出来。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空间知觉、想象注意的稳定性。
训练日期:20年月日完成时间:分秒方法和要求:请仔细观察左图中箱子的组合位置以及箱子上面的物体,从俯视的角度将与左图相符物体位置用“√”勾选出来。
训练儿童的视觉观察力、注意力的分配和稳定性,以及短时记忆能力。
训练日期:20年月日完成时间:分秒,错误处方法和要求:1、请根据上方表格中规定的译码规则,将下方大表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注意力课程第十七讲第一项 净心训练 静坐(10分钟)准备工作 准备做训练用的桌子、椅子或一块垫子。
1个一次性杯子,里面装入高1-2厘米的大米或小米,上口用胶纸封好。
训练方法 孩子端坐在椅子上或者盘腿坐在垫子上,两手放于膝盖;将装有大米或小米的杯子顶在头顶上;腰背挺直,全身肌肉放松;闭目;均匀呼吸,并逐渐放慢,同时数呼吸的次数;一边听轻柔舒缓的音乐。
这样持续坐5分钟。
然后,将在5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及杯子掉下来的次数记录在第十七日训练报告表中。
检测标准 以静坐时呼吸的次数和头顶杯子掉下的次数一次比一次少为好。
第二项 视觉追踪 扫视折线训练方法 将夹页卡片16平置,眼睛距图20厘米或更近,头不动,眼睛由黑圈开始沿箭头方向快速沿折线方向扫视……直到回到黑圈,算一次。
在扫视的过程中,必须要看清黑线。
在2分钟时间内,记住扫视的次数,并把他记录在第14日训练报告中。
共扫视3个2分钟,并记录3次。
第三项听觉集中 数出几个指定汉字的数目听光盘中的老师或听家长读数列,,数出某指定数字(“0”,“3”,“7”,“9”)的总数,并将其数写在后面的报告表中。
50244 59455 34690 83026 42522 30825 33446 85035 26193 1188171010 00313 78387 52886 58753 32083 81420 61717 76691 47303第四项 视觉分辨 找出横线两边不同的数字将横线右面数列与左面对应数列不同的数字画出来。
3346699——3344669 5698714——56987416935078——9653087 8543197——85431990653196——0653196 7541326——75412363296547——3295647 2345678——23456781256379——1256397 2565448——25654889784561——9784561 0668528——06625854781263——4783216 3255665——32665556985412——6985421 9854251——98542511342956——1234956 9047185——90741584079381——4087381 5961828——56912817896544——7896522 1542687——15426781942123——1924321 9357045——95570547384095——7483096 3305724——33075423715860——3715860 6420975——64209775490073——5409073 2938475——29837458280746——8208764 1928576——1982567第五项 听觉分辨 找出三句话中相同的词组第六项 视觉集中 读数字51870 72133 49999 99837 29780听光盘中的老师或家长读三句不同内容的话,找出三句话中相同的两个词组,并把它写在第17日训练报告中。
小学生注意力训练课用完整版资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小学生注意力训练》教材第四章“视觉注意力训练”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视觉追踪练习、图形识别、细节寻找、以及视觉记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视觉注意力的基本训练方法,提高视觉注意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 通过视觉注意力训练,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视觉注意力训练,提高其视觉注意力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重点:视觉追踪练习、图形识别、细节寻找和视觉记忆等训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图片、计时器。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练习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有趣的视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特点,引发学生对视觉注意力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视觉追踪练习:指导学生跟随移动的物体,锻炼视觉追踪能力。
(2)图形识别: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图片中的特定图形,提高视觉搜索能力。
(3)细节寻找: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细节,提高视觉敏锐度。
(4)视觉记忆:让学生回忆并复述图片中的内容,锻炼视觉记忆能力。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练习纸上的指导进行视觉注意力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视觉注意力训练方法:(1)视觉追踪练习(2)图形识别(3)细节寻找(4)视觉记忆2. 注意事项:(1)保持注意力集中(2)注意观察细节(3)练习过程中保持耐心和毅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纸上的视觉注意力训练题。
(2)家长协助,进行家庭视觉注意力训练。
2. 答案:(1)练习纸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课外视觉注意力训练活动。
(2)推荐学生阅读关于视觉注意力训练的书籍和文章。
儿童训练注意力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注意力的概念,掌握注意力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至少3种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能了解注意力训练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训练,提高观察力、记忆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进行注意力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3. 学生能在团队活动中,展示良好的倾听、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认识到注意力训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增强自信,勇于面对挑战,提高抗挫折能力。
3. 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儿童注意力训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提升学习效果。
学生特点:小学生正处于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强的阶段,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课程设计要注重实践操作,结合课本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注意力训练。
教学过程中,注重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注意力概念与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注意力的定义,认识注意力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 课本章节:第一章《注意力的奥秘》。
2. 注意力训练方法- 介绍至少3种注意力训练方法,如静心冥想、舒尔特方格、记忆游戏等。
- 课本章节:第二章《注意力训练的方法》。
3. 注意力训练实践- 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现场体验注意力训练,提高注意力水平。
- 课本章节:第三章《注意力训练的实践与应用》。
4. 注意力与学习效率- 分析注意力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注意力对学习的重要性。
- 课本章节:第四章《注意力与学习效率》。
5. 团队协作与注意力- 通过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倾听、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注意力。
- 课本章节:第五章《团队协作中的注意力》。
6. 课程总结与评价-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在注意力训练中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
小学生注意力训练课程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小学生往往容易分散注意力,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
为了帮助小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培养良好的注意力,开设注意力训练课程成为了一种趋势。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注意力训练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注意力训练课程的内容1. 站立冥想:课程开始时,学生将按照指令平稳地呼吸,放松身体,集中注意力。
通过冥想,学生能够让杂念和干扰从思维中消散,为之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2. 专注练习:通过一系列专注练习,比如拼图、盲目绘画等活动,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
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逐渐延长专注时间,并增强抵抗诱惑的能力。
3. 认知训练:通过数学题、阅读理解等认知训练活动,学生需要不断摄取新的信息,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逻辑推理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多感官体验:在注意力训练课程中,学生将进行一些多感官体验活动,如听音乐、观察图画等。
这些活动能够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增加对不同感觉的敏感度,并提高他们对外界刺激的集中程度。
二、注意力训练课程的重要性1. 提升学习效果:集中注意力是学习的基本前提。
通过训练,小学生可以改善分散注意力的问题,集中精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训练课程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课程中,学生需要按照要求完成任务,这要求他们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
3. 提高生活品质:良好的注意力控制能力不仅仅对学习有益,还对日常生活有积极影响。
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更好地处理复杂的问题,提高生活的品质。
4. 增强情绪调节能力:训练注意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当他们能够将注意力从干扰因素转移,集中到需要完成的任务上时,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结论:注意力训练课程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提高生活品质,并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注意力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注意力方面的问题。
2、通过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的稳定性、广度和分配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掌握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
(2)通过实际训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训练方法运用到日常学习中。
(2)针对不同学生的注意力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注意力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让学生对注意力有初步的认识。
2、训练法通过一系列的注意力训练活动,如数字听写、图形观察、专注力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注意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4、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注意力集中和不集中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短片,然后提问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记住了哪些细节。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同学能记住更多的内容,从而引出注意力的话题。
2、知识讲解(10 分钟)(1)介绍注意力的定义和特点,如注意力的稳定性、广度、分配和转移等。
(2)讲解注意力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减少错误、增强记忆等。
3、注意力测试(10 分钟)进行简单的注意力测试,如让学生在一分钟内数出给定数字中特定数字出现的次数,或者观察一幅复杂的图片并回答相关问题。
测试结束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力水平。
4、注意力训练方法(15 分钟)(1)注意力集中训练数字听写:老师缓慢地读出一串数字,学生听完后写下听到的数字。
数字的长度逐渐增加,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舒尔特方格:在一张纸上画出 25 个方格,随机填入 1 25 的数字。
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指出并读出数字,用时越短越好。
(2)注意力广度训练图片观察:展示一张包含多种物品的图片,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记住图片中的物品。
专注力训练教案教案一:专注力训练——观察练习目标:通过观察练习,帮助学生提高专注力和细致观察力。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专注力的重要性,并解释观察的意义。
2. 活动: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图片或物品,并要求他们观察一段时间后闭上眼睛。
学生需要描述并回忆他们所看到的细节。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细节,并互相进行比较和讨论。
4. 提出难题:教师给学生一个更具挑战的观察任务,例如观察一段视频或一张复杂的图片,并要求他们回忆尽可能多的细节。
5. 结果展示:学生报告他们观察到的细节,并讨论各自的方法和策略。
教案二:专注力训练——呼吸练习目标:通过呼吸练习来帮助学生放松心灵,提高专注力。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向学生解释专注力和放松心灵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呼吸练习的作用。
2. 呼吸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坐直,闭上眼睛,开始呼吸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深吸气,并慢慢地将气息呼出。
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在呼吸的感觉上。
3. 观察体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他们在呼吸练习期间的感受和注意力状态。
4. 讨论反思:学生分享他们的体验,并讨论呼吸练习对他们的专注力有何影响。
5. 反馈和巩固: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并鼓励他们将呼吸练习纳入日常生活中,以提高专注力。
教案三:专注力训练——听力活动目标:通过听力活动来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和注意力控制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专注力在听力方面的重要性,并解释注意力控制的作用。
2. 听力训练:教师播放一段语音或音乐,并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在听完后回答。
问题可以涉及听到的内容、情感表达等。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在听力活动中的体验和策略,并互相借鉴和讨论。
4. 增加难度:逐渐增加听力难度,如增加听取的内容长度、减少重复播放次数等。
5. 结果展示:学生报告他们听到的内容和答案,并讨论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以上是三个专注力训练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控制能力。
注意力训练课程教案简介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帮助学生掌握注意力转移和分配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注意力概念及重要性2.注意力训练方法3.注意力训练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注意力训练方法的掌握与实践。
2.教学难点:注意力转移和分配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注意力概念及重要性1.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2)简要介绍注意力的概念及重要性。
2.知识讲解(1)讲解注意力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介绍注意力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3.案例分享(1)分享注意力集中的成功案例。
(2)分享注意力不集中的失败案例。
4.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注意力。
(2)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注意力训练方法1.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注意力训练方法。
2.知识讲解(1)讲解注意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2)介绍注意力训练的具体方法。
3.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注意力训练活动。
(2)让学生分享实践中的感受和收获。
4.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注意力训练方法应用到实际学习中。
(2)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第三课时:注意力训练实践1.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知识点。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注意力训练实践。
2.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注意力训练活动。
(2)让学生分享实践中的感受和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4.作业布置(1)布置注意力训练的家庭作业。
(2)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下节课分享成果。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2.实践成果:评估学生在注意力训练活动中的表现。
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注意力训练课程的满意度。
六、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3.教学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训练注意力教案大全教案标题:小学生训练注意力教案大全教案目标:1. 帮助小学生了解注意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注意力水平。
2. 提供一系列的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训练和发展他们的注意力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持久注意力,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教案步骤:第一步:引入注意力的概念(5分钟)1. 通过简短的讲解和实例,向学生介绍注意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注意力对于学习和生活的作用,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第二步:训练集中注意力(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些注意力训练的活动,如找出不同之处、数学计算题等。
2. 强调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尽可能专注和集中注意力。
3. 每个小组完成活动后,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策略和体验。
第三步:训练持久注意力(15分钟)1. 给学生一项需要一定时间和耐心完成的任务,如拼图、迷宫游戏等。
2. 强调持久注意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任务中保持耐心和专注。
3.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让他们分享完成任务的感受和策略。
第四步:游戏活动训练(15分钟)1. 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如注意力集中游戏、反应速度游戏等。
2. 引导学生参与游戏,并观察他们的注意力表现。
3. 在游戏结束后,与学生一起讨论注意力在游戏中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提出改进注意力的建议。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5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注意力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训练到的注意力技巧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3. 结束课堂前,给学生一些注意力训练的练习,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集中注意力的程度、持久注意力的表现等。
2.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于注意力训练的理解和体验。
3.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注意力训练,可以通过阅读、解谜游戏等方式。
小学生注意力训练课用完整版资料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小学生注意力训练,主要涉及教材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注意力的重要性,掌握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
具体内容包括:注意力概述、注意力训练方法、注意力提高策略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注意力的重要性,认识到注意力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2. 培养学生掌握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注意力训练方法及其运用难点:注意力提高策略的实施及个性化调整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练习本、计时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注意力小游戏,引发学生对注意力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注意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等。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一个注意力训练的目标。
2. 引导学生运用注意力训练方法,如:使用计时器进行时间管理、设定学习计划等。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注意力训练成果,互相借鉴、学习。
四、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一组注意力训练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注意力提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组注意力训练题目,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学生对注意力训练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5分钟)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七、作业设计(5分钟)2.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注意力训练计划,并实施一周。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还可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注意力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注意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运用注意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重点是注意力训练方法及其运用,难点是注意力提高策略的实施及个性化调整。
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1. 注意力提高策略的实施: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注意力提高策略,并将其付诸实践。
提升专注力的课程有很多种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课程类型:
1.
注意力训练课程:这种课程通常会通过一系列的游戏、练习和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例如,老师可能会让学生完成一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任务,如数字搜索、听力理解等。
2.
冥想课程:冥想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的练习。
在冥想课程中,学生通常会学习如何通过深呼吸、放松身体和集中注意力来减轻压力和焦虑,从而提高专注力。
3.
瑜伽课程:瑜伽是一种结合了身体运动、呼吸调节和冥想的练习,能够帮助人们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
在瑜伽课程中,学生通常会学习一些简单的体式、呼吸技巧和冥想方法,以帮助他们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
4.
认知行为疗法课程: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的方法。
在这种课程中,学生通常会学习如何识别和纠正自己的不良思维模式,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专注力水平和需求都不同,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非常重要。
在选择课程时,建议先了解自己的专注力水平和需求,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课程。
同时,也需要注意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以确保能够获得有效的帮助。
提升小朋友专注力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专注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专注力的重视。
2.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专注力水平,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3.通过各种活动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水平。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专注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2.通过实际活动,训练学生的专注力。
3.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专注力水平,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专注力的重要性。
2.如何通过活动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水平。
3.如何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专注力问题并加以改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等教学资料。
2.准备专注力测试题目和活动材料。
3.准备奖励和鼓励机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通过PPT或故事引入专注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专注力的重要性,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
教师向学生讲解专注力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专注力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专注力水平。
3.测试。
教师设计专注力测试题目,让学生进行测试,了解自己的专注力水平,并记录测试结果。
4.分析。
教师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学生的专注力问题,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5.活动。
教师组织各种专注力训练活动,如专注力游戏、专注力训练等,让学生通过活动提高自己的专注力水平。
6.总结。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强调专注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改进。
七、课堂延伸。
1.布置专注力训练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行专注力训练。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专注力的培养,如做作业时专心致志、听课时不走神等。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注力进行培养和提高,通过测试和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注力水平,并通过活动提高专注力。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专注力的训练和引导,同时也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专注力问题。
课程名称:专注力训练课程课程目标:1. 提升学生的专注力水平,增强注意力集中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3. 增强学生的视觉、听觉、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课程时长:每周一次,每次45分钟课程对象:3-12岁儿童及小学生课程准备:1. 教学场地:安静、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2. 教学工具:白板、彩色粉笔、图片、卡片、音乐播放器、计时器等。
3. 教学材料:专注力训练教材、练习册、图片素材、音频素材等。
课程流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2. 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深呼吸、手指操等,帮助学生放松身心。
二、专注力训练(25分钟)1. 视觉专注力训练:a. 拼图游戏:分发拼图,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观察拼图完成情况。
b. 数字划消:在卡片上随机写上数字,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划去指定数字,观察划消正确率。
c. 图形划消:在卡片上随机画出图形,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划去指定图形,观察划消正确率。
2. 听觉专注力训练:a. 听音辨音:播放一段音频,让学生说出听到的声音。
b. 听音排序:播放一段音频,让学生根据音频内容排序。
3. 手眼脑协调能力训练:a. 线条追踪:在白板上画出线条,让学生用手指追踪线条,观察追踪准确率。
b. 情境创设: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细节,回答相关问题。
三、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专注力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 教师针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继续进行专注力训练。
2. 作业内容:家长陪同孩子完成练习册中的专注力训练题目。
注意事项:1. 教师应保持耐心,关注每位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调整训练难度和内容。
3.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提升专注力。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注意力训练课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注意力训练》教材的第三章“专注力提升方法”和第四章“注意力分散原因及对策”。
详细内容包括:专注力的定义与重要性,提升专注力的技巧与练习,注意力分散的常见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专注力的概念,认识到专注力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提升专注力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 了解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学会自我调整,减少注意力分散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运用提升专注力的方法,克服注意力分散。
教学重点:专注力的概念,提升专注力的方法,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及对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实物演示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引导学生体会专注力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1)讲解专注力的概念及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2)介绍提升专注力的方法,如番茄工作法、冥想等。
(3)分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如外界干扰、心理因素等,并提出相应对策。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道数学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提升专注力的方法解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注意力训练练习。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及对策,分享各自的经验。
六、板书设计1. 专注力概念2. 提升专注力的方法3. 注意力分散原因及对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提升专注力的方法,完成一道数学题。
2. 答案:(1)答案见教材课后习题。
(2)答案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无统一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专注力提升方法,注意力分散问题是否得到改善。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专注力提升相关书籍。
(2)实践活动:开展注意力训练小组,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2024年小学生注意力训练课用完整版资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生注意力训练》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注意力的定义、注意力的重要性、注意力训练方法以及实践操作。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提升注意力的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注意力的概念,认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
2. 掌握至少三种注意力训练方法,并能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3.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提升学习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注意力的概念、重要性以及训练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效提升注意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设计一个注意力测试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注意力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注意力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分析注意力不足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提升注意力的必要性。
3. 方法介绍(10分钟)介绍三种注意力训练方法:集中注意力法、交替注意力法、分配注意力法。
结合实例,讲解每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5分钟)设计三道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注意力训练方法进行解答。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注意力的定义、分类、作用。
2. 注意力训练方法:集中注意力法、交替注意力法、分配注意力法。
3. 注意事项及实践操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练习题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注意力训练的书籍,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鼓励学生参加注意力训练的实践活动,提升注意力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游戏设计。
《注意力训练》班会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心理学与生活》教材第十二章“注意力与记忆”,具体内容为注意力的训练。
详细内容包括注意力的定义、注意力的分类、注意力训练的重要性、注意力训练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注意力的概念、分类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至少三种注意力训练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3.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提升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注意力训练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重点:注意力的概念、分类以及注意力训练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注意力测试题、计时器、白板、白板笔。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计时器(手机或手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以此引出注意力的概念。
2. 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注意力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做笔记,教师解答学生疑问。
3. 注意力训练方法介绍(15分钟)教师介绍三种注意力训练方法:静心冥想、数字连线、注意力转移训练。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体验注意力训练过程。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一道注意力测试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一道注意力测试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收集答案,进行讲解和反馈。
6. 注意力训练应用(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注意力训练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注意力的定义、分类2. 注意力训练方法静心冥想数字连线注意力转移训练3. 注意力训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测试题1:数字连线(见附件)测试题2:注意力转移训练(见附件)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注意力训练方法的应用情况等。
2. 学生反思:学习注意力的感受、注意力训练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最新集中注意力教案优秀5篇集中注意力教案1注意力训练教案1.热身活动(1)活动目的:心理活动课通常要求安排适当的热身活动,以调动气氛或引起相应的情绪体验,为正式的心理训练作好铺垫。
(2)活动过程①打开一盏60瓦的白炽灯,让它的光线照在一张白纸上,白纸并无异样。
用一个放大镜将光线聚焦到白纸上的某一个点上,该点很快就变焦、冒烟、起火。
②教师点评:把分散的光线集中起来,威力大增,如果这束光线继续压缩,就可以得到非常厉害的缴光;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将分散的注意集中起来,学习效率也会成倍增加……现在我们就开始进行注意训练。
2.注意训练之一--凝神冥想(1)活动目的:训练学生对背景“视而不见”的能力。
(2)活动过程:①让学生做深呼吸和放松运动。
②让学生做深呼吸和放松运动。
目光平缓地注视前方某一个点,心中只想着这个点,别无他念,想像这一点慢慢地被拉长,变成一条线,然后又幻化出许多复杂的图形。
在训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排除来自环境的干扰。
于是,当我们的眼睛长时间地凝视在一点时,视野就会变得狭窄,那些容易吸引你并导致注意力分散的事物也就不会进入眼帘,因而人的意识范围也随之变窄,从而达到注意力集中的心理境界。
③安排学生每天坚持做几分钟这样的训练。
本文来自:集中注意力教案2集中注意力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2、是学生掌握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方法3、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教学准备:ppt课件、游戏纸张教学重难点:1、课堂纪律的控制2、使学生掌握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教学方式:游戏,学生讨论教学程序:一、导入让学生观看视频《饥饿的鼹鼠》后回答与片中有关的问题,考验同学们有无集中注意力观看。
引出本节课主题:集中注意力二、游戏环节看爱因斯坦图片,引出天才,再引用法国生理学家的名言:“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为了测试大家有没有做小天才的潜质,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反口令游戏规则: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力、做反口令动作(即做与老师相反的动作,如老师说起立,你就坐下,等等)讨论:做好这个游戏需要什么条件?有同学做不到集中注意力,那么下面再进行一个游戏,这次不要大家集中注意力了,我们可以一心二用:一心二用游戏同学们准备好纸和笔,然后两手同时,一手画圆,一手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