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44
项目三:调色作业任务一调色配方和调色流程职业能力一光源和比色【每课一练】1.填空题(1)用肉眼进行比较时,要从_______及面透光来比较.(2)最理想的调色环境是在晴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之间,距离北向窗户约______的地方。
2.选择题(1)用肉眼进行比较时,要从_______及面透光来比较A.正、30°B.正、45° C正、60°(2)使用珍珠色漆等特殊涂料时,也有必要太阳光线下确认其______和亮度A、色调B、明度C、彩度3..简答题(1).光源主要有哪些?(2).简述如何选择调色环境。
参考答案1.(1)正、45°(2)50cm2.(1)B (2)A3.(1)光源有太阳、荧光灯、白炽灯泡、水银灯等(2)最理想的调色环境是在晴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之间,距离北向窗户约50cm的地方,避免早上和傍晚比色,尽量选择正午太阳光照不会有太大变化的时候。
周围地板和墙壁的颜色尽量不要使用色母和黑白色,而要使用反射较少的无彩色的淡色,提前准备好调色要用的机器和材料等,不要使用一般的荧光灯,而要使用高演色性(接近标准光源)的灯。
职业能力二色彩的性质【每课一练】1.填空题(1)色相环中相隔____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
(2)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_____。
2.选择题(1)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 )、( )、( )称之为三原色。
A红 B.黄 C蓝(3)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_____。
A黑色 B白色 C蓝色3..简答题(1)颜色三属性是什么?(2)简述色彩纯度的概念。
参考答案1.(1)180 (2)补色2.(1)ABC (2)A2.(1)色调、明度、彩度(2)色彩纯度也称彩度、艳度、浓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职业能力三调色的基础【每课一练】1.填空题(1)在24色相环上相距_____度到_____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项目三调查中学生移动学习现状——经历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1)学习目标:⏹了解数据处理的概念及过程。
⏹认识数据处理的应用价值。
⏹了解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的概念及基本方法。
⏹了解数据可视化及其常见的呈现方式。
⏹能够使用在线调查平台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表达。
⏹能够完成数据分析报告。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数据处理的过程与作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数据可视化的方法,撰写报告。
难点:数据分析的方法,撰写报告。
教学准备:软硬件环境:机房、移动学习软件、思维导图软件、在线调查平台、文本加工软件、数据处理软件。
教学素材:移动学习应用案例、调查问卷范例、在线调查平台网址、数据分析范例、调查报告范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设计意图新课导入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大家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学习的?使用到哪些工具?展示移动学习应用,询问学生移动学习的使用情况,提出问题:“如何了解中学生的移动学习现状?”倾听,思考,回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引入今天的课题。
总结归纳学生的发言,引出项目。
自主学习讲解在线调查与数据处理的关系、数据处理的意义及过程。
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是对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和表达的过程。
数据处理的作用:现状分析、原因分析、预测分析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明确目标●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撰写报告一、明确数据需求制作思维导图二、采集数据1、数据采集的方法和工具:传统的社会调查地方法有:发放纸质问卷、面对面访谈、实地考察等现代调查方法:在线调查平台、网站及调查系统等。
◆人工输入的观察、研究数据◆利用技术工具直接采集的数据◆各种数据库中的数据◆利用搜索引擎工具在网络上快速获取的数据◆通过网络调查问卷采集的倾听、观看、思考。
小组活动1小组活动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认识数制,并了解数据处理的作用及一般过程。
掌握数据采集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
数据2、在线编辑发放问卷,采集数据问卷星调查平台的使用方法3、获取表格数据三、数据加工数据加工是指通过数据编码、数据清洗、数据重组等一系列过程,使采集到的数据符合数据分析的需求。
组成项目的三要素项目三要素: 目标、范围、资源一、目标项目的目标是指项目的预期成果或实现的目标。
目标通常是明确的、可度量的,并且与组织的战略目标或利益相关方的需求相一致。
在确定项目目标时,需要考虑到项目的可行性、可达性和可量化性。
项目目标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清晰明确:项目目标应该能够被理解和接受,并且明确指导项目的实施和评估。
2. 可度量性:项目目标应该可以用具体的指标进行度量和评估,以便能够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控制。
3. 实现性:项目目标应该是可行的,并且能够在给定的时间、成本和资源约束下实现。
4. 与组织战略一致:项目目标应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
二、范围项目的范围是指项目的工作内容和交付物。
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对项目范围的定义、规划、控制和验证。
范围管理的主要过程包括:1. 范围规划:确定项目的工作内容和交付物,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分解结构(WBS)。
2. 范围定义:详细描述项目的工作内容和交付物,并明确其可交付成果和交付标准。
3. 范围控制:监控项目的范围变更,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项目范围的稳定和可控。
4. 范围验证:确认项目的交付物是否满足预期的要求和标准。
范围管理的关键是明确项目的边界和可交付成果,并建立有效的变更控制机制,以确保项目的交付物符合预期要求,同时避免范围蔓延和变更的不可控性。
三、资源项目的资源是指为项目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合理配置和利用项目资源,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资源管理的主要过程包括:1. 资源规划:根据项目需求和约束条件,确定项目所需的各种资源,并编制相应的资源计划。
2. 资源获取:通过采购、外包或其他方式,获取项目所需的资源,并与供应商或外部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3. 资源分配:根据项目计划和资源需求,将资源分配到不同的任务和活动中,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