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分析英语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14 KB
- 文档页数:5
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分析英语教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分析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循环小数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7、例8及练习八第4、5、6、7、9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
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不断地重复。
)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
(板书:循环)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立列算式。
学生列式:400÷75。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3.引出课题。
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
)揭题:那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研究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二、互动新授1.认识循环小数。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
)让学生猜一猜400÷75的商下一位是多少?并计算验证引导学生说出:400÷75的商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3.4《循环小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的《循环小数》这一章节。
我们将探讨循环小数的定义,如何写出循环小数,以及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循环小数。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含义,掌握循环小数的写法,以及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循环小数。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循环小数的定义,写法以及判断方法进行板书,以便学生能够清晰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道判断题和一道应用题。
判断题是让学生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循环小数,应用题则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对于循环小数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定义和写法,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是一个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
例如,1/3=0.3333,其中3就是重复出现的数字。
这个定义是理解循环小数的基础,因此,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循环小数的含义。
2. 循环小数的写法:循环小数的写法是将第一个循环节以后的数字全部略去,而在第一个循环节首末两位上方各添一个小圆点。
例如,0.3333可以写作0.$$_3$$。
这个写法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因此,我会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写法。
3. 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循环小数: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循环小数,需要看它的小数部分是否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这个方法是解决循环小数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循环小数。
4. 循环小数的性质:循环小数的性质包括:循环小数的位数是无限的;循环小数可以转化为分数;循环小数可以进行四则运算等。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1)一. 教材分析《循环小数》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循环小数的概念、性质和简单的运算。
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概念,以及进一步学习初中数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于小数的认识和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观察、操作实践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能识别和写出循环小数;能运用循环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
2.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循环小数的运算规律的发现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发现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循环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的PPT,用于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循环小数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循环小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钟表的指针、水流的波纹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小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循环小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循环小数。
同时,展示一些循环小数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他们发现循环小数的特征。
教案:《循环小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循环小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循环小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概念及特点2.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3. 循环小数的四则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循环小数的四则运算。
2.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识别和循环小数的四则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
2. 结合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和四则运算。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循环小数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
- 提问:什么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有哪些特点?2. 探究循环小数的概念及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循环小数的概念及特点。
-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学习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讲解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如括号法、上标法等。
- 学生举例说明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并相互评价。
4. 学习循环小数的四则运算- 讲解循环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如乘法运算、除法运算等。
- 学生举例说明循环小数的四则运算,并相互评价。
5. 巩固练习-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点评练习题,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四则运算。
- 提醒学生注意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四则运算。
2. 请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循环小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循环小数;(2)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并能正确书写循环小数;(3)能够求出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概念;2. 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3. 循环小数的求值方法;4. 循环小数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简便记法及求值方法。
2.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识别及简便记法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商场打折、银行利率等,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2)让学生观察、分析实例中的循环小数,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特征。
2. 探究循环小数的概念(1)让学生举例说明循环小数的含义,引导学生总结循环小数的定义;(2)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3. 学习循环小数的求值方法(1)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求值规律;(2)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求值方法。
4. 应用循环小数(1)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商场打折后的价格、计算银行利息等;(2)通过练习,巩固循环小数的概念、简便记法及求值方法。
5.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循环小数的理解;(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循环小数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及合作交流能力;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循环小数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六、教学建议1. 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循环小数的存在;2. 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循环小数的规律;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循环小数的知识;4. 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理解与应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4、循环小数◆教学内容教材第59-62页例1、例2的“循环小数的认识,意义和应用”。
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四的相关练习。
◆教材提示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和怎样利用循环小数取近似值,所以本节课的知识点有:知识点一:认识循环小数,并寻找出循环小数的规律。
知识点二:会运用循环节表示循环小数。
知识点三:循环小数的实际运用。
本节内容是以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为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例1的两个小数除法商除不尽时,引导学生发现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一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适时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接着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循环小数。
本节课的学习难点在用循环小数来取近似值。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例2的问题情境,再让学生联系前面的取近似值的知识来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能根据要求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提供的例题,引导学生在计算中发现,在与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对比和例题中的两个商的对比中,得出无限与有限,循环与不循环小数的区别与联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引导学生认识和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认识循环小数并能正确表示,会用循环小数取商的近似值。
难点探索循环小数的循环规律,正确运用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草稿纸。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做游戏。
师:同学们在上体育课时都做过原地踏步走,下面我们也来一起做一做。
师生一起做,并让学生喊口号:“一二一,一二一,……。
”同学们在喊口号时,发现你们喊的口号中的数字有什么特别的?引导学生发现:口号中的121反复出现。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循环小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概念及分类2. 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3. 循环小数的性质和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及性质。
2.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运算,尤其是小数点后循环部分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分类和表示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
3. 操练:设计典型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循环小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循环小数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突出重点与难点,逻辑清晰,图文并茂。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计算给定循环小数的值,巩固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提高题:设计一些循环小数的运算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拓展题:引导学生探讨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循环小数的知识。
总计:约2000字五、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环节。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循环小数是数学中的一种特殊的小数形式,它具有无限循环的特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循环小数的性质。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和分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循环小数作为一种特殊的小数形式,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
同时,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需要教师充分的激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循环小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判断和性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循环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如循环小数的例子和练习题。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用于板书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如0.6666…,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循环小数的兴趣和好奇心。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循环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执教者:谢老师1、教学过程:(一)认识循环1、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师:同学们在开课之前,老师先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生:好。
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好像很多孩子都知道下面的是什么,谁来帮我讲下去。
生: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师:咦,你为什么不讲了?生:讲不完,后面都是重复不断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师:哦,你发现了我们这个故事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断重复的。
如果是你,你会给这依次重复不断的故事后面加个什么符号,来表示这重复不断的内容呢?生:省略号。
师: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或物像这个故事一样,是不断重复出现的呢?生:周一到周末,下一个星期又是周一到周末~~~~~~~师:哦,我们的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一个挨一个,按一定的顺序出现,我们把这样子的现象叫做“依次”,(教师板书:依次。
)一个星期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重复出现”,(板书:重复出现)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完整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师:说说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的现象。
学生举例后教师小结:生活中象这种“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我们把这种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现象,板书:循环)2、认识生活中的循环小数(二)自主探索,学习新课1、认识小数中的循环现象,引出循环小数师:请同学们计算1÷6,请一个同学上黑板上计算。
(指生板演)师:在计算时你们发现了什么呢?生:余数始终是4.师:还有呢?生:商总是6。
师:那么这样计算下去,能算完吗?生:不能。
师:你们知道商的后面会一直出现什么呢?生:6师:也就是说商的后面在不断重复出现6,这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循环现象。
《循环⼩数》教案(1)《循环⼩数》教学设计⼀、教案背景:以前学⽣对⼩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数,到学习了循环⼩数以后,⼩数概念的内涵进⼀步扩展了,学⽣认识到除了有限⼩数以外,还有⽆限⼩数,循环⼩数就是⼀种⽆限⼩数。
⼆、教学课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单元中的⼀节:《循环⼩数》,在教材的第27-28页例8和例9。
三、教材简析:循环⼩数是在学⽣学习了⼩数除法的意义、⼩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较抽象,是教学的⼀个难点。
课本的例8,是教学从某⼀位起,⼀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数提供感性材料。
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种是从某位起⼏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由此引出循环⼩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数的简便记法。
接着教材⽤想⼀想的⽅式组织学⽣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由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数和⽆限⼩数的概念。
1、教学⽬标知识⽬标:初步理解循环⼩数、有限⼩数、⽆限⼩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数和⽆限⼩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数的简便记法。
能⼒⽬标: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提⾼观察、分析、⽐较、判断、抽象概括能⼒。
情感⽬标: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2、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循环⼩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通过⽣活实例、实践、观察、分析,理解什么是“循环”,进⽽理解什么是循环⼩数。
四、教法与学法:教师应向学⽣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法。
“循环⼩数”正是⼀个能很好体现这⼀理念的题材。
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主探究的⽅法引导学⽣学习,并注重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五、教学过程:(⼀)认识循环1、从⽣活现象中,感知“循环”师:你们最喜欢星期⼏?为什么?⽣:星期六、星期天。
《循环小数》(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循环小数是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中的一章节,主要涉及循环小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在本节课中,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循环小数的基本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并能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是指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一个或多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小数。
2. 循环小数的性质:循环小数的位数是无限的,但可以表示为有限的小数位数;循环小数的值是确定的,不会因为循环节的长度而改变。
3. 循环小数的应用: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计算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掌握循环小数的性质。
2. 能够识别和写出循环小数。
3. 能够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循环小数的定义和性质。
难点:循环小数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如“一根绳子长3.6米,每次剪去0.3米,问剩下的绳子长度是多少?”2. 讲解:讲解循环小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PPT展示循环小数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循环小数。
3. 练习:让学生练习写出一些循环小数,并判断它们是否为循环小数。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循环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循环小数: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一个或多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小数。
位数无限,值确定。
循环小数的应用:测量、计算等方面。
七、作业设计答案:(1)3.6 不是循环小数。
(2)4.2323 是循环小数,循环节为23。
答案:(1)一根绳子长3.6米,每次剪去0.3米,问剩下的绳子长度是多少?解:剩下的绳子长度为3.6 0.3 = 3.3米。
(2)一个人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跑步,10分钟后他跑了多少米?解:他跑了80 10 = 800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循环小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较好,但在运用循环小数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循环小数优质教案循环小数教案公开课实用(优秀6篇)循环小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2.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一)口算0.8/0.5=4/0.25=1.6+0.38=0.15/0.5=1-0.75=0.48+0.03=(二)计算21/3=15/3=12/3=10/3=教师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7例710/31.列竖式计算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教师用两种颜色的笔分别将商3和余数1描一遍)使学生明确:因为余数重复出现1,所以商就重复出现3,总也除不尽.所以10/3=3.33……(二)教学例8例8计算58.6/111.学生独立计算2.因为余数重复出现数字3和8,所以商就重复出现数字2和7,所以58.6/11=5.32727……3.观察比较10/3=3.33……58.6/11=5.32727……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小数部分有的数字重复出现;有一个数字、有两个数字重复出现;)4.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教师板书:循环小数.像3.33……和5.32727……是循环小数.5.简便写法3.33……可以写作;5.32727……可以写作6.练习把下面各数中的循环小数用括起来1.5353……0.19292……8.4666……(三)教学例9例9一辆汽车的油箱里原来有130千克汽油,行驶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大约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两位小数)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130/6=21.666……asymp;21.67(十克)答:小汽车大约装21.67千克汽油.2.集体订正重点强调:保留两位小数,只要除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即可.3.练习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先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的近似值.28/182.29/1.1153/7.2(四)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几种情况出现?1.除到小数部分的某一位时,不再有余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也就是被除数能够被除数除尽.如3/2=1.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2.除到小数部分后,余数重复出现,商也不断重复出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如10/3=3.33……,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三、课堂练习(一)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5.7/914.2/115/810/7(二)下面的循环小数,各保留三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1.29090……0.0183838……0.4444……7.275275……四、布置作业(一)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用循环小数表示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二)一列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305千米,用了3.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保留两位小数)循环小数教案篇二教学内容:P27例8、例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认识循环节,学会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分析英语教
案
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分析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一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7、例8及练习八第4、5、6、7、9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
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
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不断地重复。
)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
(板书:循环)
2 .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立列算式。
学生列式:400 + 75。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
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 25” ;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
“ 3 ”。
3 .引出课题。
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
永远也除不完。
)揭题:那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
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研究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一一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互动新授
1. 认识循环小数。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 3” , 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
)
让学生猜一猜400* 75的商下一位是多少?并计算验证
引导学生说出:400 * 75的商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板书:400* 75=5.333 …)
2 .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出商的特点。
在第2小题:78.6 * 11计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先停一停,看一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指导学生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是什么?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5和6,如果继续除下去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
总也除不尽。
3. 引导学生比较400*75, 28* 18, 78.6 * 11的商,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400* 75和28* 18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某个数字,78.6 * 11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起开始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数字4和5。
师小结: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做循环,像 5.333 •- 1. 555…和7.14545…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4.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师引导: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
在循环小数里,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什么?怎样表示循环小数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第33—34页的知识。
学生自学后指生回答,学习循环小数的概念。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如: 5. 333…的循环
节是3; 7 14545…的循环节是45。
(板书)
5 .师小结:今后在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也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除得的商。
三、巩固拓展
1. 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2. 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自主完成,并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学生可能会说:商是小数,商是循环小数,而且有的能除尽,有的除不尽。
教师从而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
如0. 9375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
如0. 2142857是无限小数。
(板书)
师小结:我们现在学的小数比以前又扩大了,又增加了
无限小数,而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精品文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
获?(学生反馈)
五.作业:
1.熟记概念。
2.练习八4、5、6、7、9 第题。
六、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400 + 75=5.333…5. 333 …的循环节是3 7 14545…的
循环节是45。
有限小数0.9375无限小数0. 2142857。